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小课题结题报告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小课题结题报告范文第1篇
数学作业是学生掌握知识,形成技能的必要途径,是发展学生能力的重要手段,是课堂教学的延续和补充,是学生学习数学、发展思维的一项经常性的实践活动,同时,也是检测学生独立完成学习任务的主要形式。
当前,社会上、教育部门谈论最多的就是"减负"一词。尤其是在小学,"减负"所指的是小学生没有作业、不布置作业?做为我们教师来说,没有相应的作业巩固,学生的能力得不到提高,学生智慧水平得不到相应发展,课堂教学得不到及时反馈与评价。但是通过调查发现,教师在实施有效备课中,只注重对学生数学知识的理解,但在作业设计方面,我们许多教师往往过多地依赖教科书,着迷于习题集,作业形式单一、陈旧,仍停留在以"练"为主的机械操作式的作业中,作业内容枯燥乏味,缺少个性化。这样的作业设计不仅加重了学生的课业负担,而且制约了学生学习的灵活性、适当性,扼杀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作业设计的有效性得不到真正的体现。故我们决定将提出"小学数学课堂作业设计有效性研究"的实践研究。
2.课题研究的目标
2.1在教学实践中,结合教师布置作业的量、难易度、形式等进行研究,使作业起到真正的效果,既巩固知识,又对教学进行延续与补充。
2.2为了关注每一个学生,根据学生的认知特点,在设计作业时应面向全体,在内容上,突出开放性和探究性;在容量上,考虑量力性和差异性;在形式上,体现新颖性和多样性。
3.课题研究的对象和方法
本课题重点在1所1600余名学生的小学中进行。本次实验主要采用"行动研究"法,同时还采用观察法、调查问卷法、实验法等。组内研究人员根据本课题的研究目标,通过边实验、边研究、边反思、边总结经验,获得研究数据,得出结论,找出存在的问题,再修订计划,再研究,再反思,最终得出有效的措施。
4.课题研究的过程
4.1准备形成阶段(2012年6月-2012年8月)
4.1.1总结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分析原因,优化课题研究的内容。
4.1.2确立启动课题研究的基本思路。
(1)成立课题研究组:为了使课题研究顺利开展,本课题主要以本组成员为主研,个别数学教师参与。
(2)通过看、听、访等形式开展课题研究前期调研,搜集与课题相关的资料和信息,为课题研究工作提供依据。
4.1.3理论学习。通过自学、集中学习的形式,查阅相关教育教学理论,提高自身的理论知识与专业素养,为课题研究做好知识储备。
4.2研究实施阶段(2012年9月-2013年5月)
4.2.1实施问卷调查,在一-六年级学生中各抽60名学生对作业布置的相关内容进行问卷调查。
4.2.2针对调查问卷与组员进行研讨,寻找问题的关键,研究解决问题的有效策略,在课堂中实验。
4.2.3采取边实验、边研究,不断改进方法,总结经验,认真撰写研究心得。
4.2.4在三、四、五年级中全面实施数学作业有效设计活动,变枯燥的作业为多彩的形式,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热情和创新意识。
4.3研究总结阶段(2013年6月-2013年8月)
4.3.1课题组成员对一年来的研究工作进行全面的分析和总结,将积累的过程性资料进行汇总、整理。
4.3.2总结课题研究中的经验与不足,认真反思。
4.3.3收集研究成果,为课题的结题做准备。
4.3.4撰写课题研究结题报告,认真做好实验结题验收与成果鉴定工作。
5.课题研究取得的主要成果
通过近一年的实践与研究,我们课题组成员认真围绕本课题的研究目标,积极开展一系列的课题研究活动,取得了一些成效。
5.1研究总结出了有效的实施方法。在课题组成员的共同努力下,通过亲自"实践--研究--反思--再实践--再研究"总结出了数学作业设计的有效实施方法,即优化作业量、作业题型、作业类别,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设计不同形式的作业,满足不同学生的需求,让学生在做作业过程中变得"想做"、"会做"、"爱做"、"乐做"。
5.2改变了教师的教育理念,加强了教师的研究意识。"学而不厌,诲人不倦"。新一轮的课程改革要求"教师成为研究者",也就要求我们在从事教学工作的同时,要"在教学中研究,在研究中教学"。通过本课题的研究,教师们研究目的明确,积极性高,研究意识、研究能力有了明显的提高。通过不断实践、反思、研究,总结经验,也研究取得了一定的成效,组内成员将研究过程中的一些做法、感想及时整理并发表于相关杂志、报刊上。
5.3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托尔斯泰说过:"成功的教学所需要的不是强制,而是激发学生的兴趣。" 只有学生对学习的内容感兴趣,才会产生强烈的求知欲望,积极主动地参与到数学学习的全过程。通过本课题的研究,教师在作业设计方面得到了创新,学生也从过去单一、枯燥的"题海"中解脱出来,变机械重复的作业为实践性作业,变硬性统一的作业为自主性的作业,变封闭性的作业为开放性的作业,变回家完成的作业为校内完成的作业,将学生所获得的数学知识向课外延伸,与生活接轨,同时,学习热情也得到了转变,已经由以往看到数学题就不想做、不愿做,转变成为"想做"、 "爱做"、"乐做"。
小课题结题报告范文第2篇
**小学有两项立项课题:市级数学课题“课堂教学中教师指导下有效倾听与交流的研究”;市级英语课题“四年级英语书写星级评价研究”。2010年秋季学期以此两项课题为重点,以点带面规范学校课题研究,在全校范围内营出造积极向上的学习氛围,使教师在研究中享受幸福,享受智慧带来的快乐。
由于多方面原因,课题研究对于小学来说是比较薄弱的。本学期,学校加强了课题研究力度:行政领导蹲点课题组组,检查和指导课题研究;间周开展一次研究活动,学科教师全员参与,参与面100﹪;每次研究活动保证时间、地点、人员、主题四落实;严格按照课题研究程序,规范操作,进行了课题研究的前测、后测及相关的问卷调查;及时收集、整理阶段资料,资料齐全。我们本着求真务实的精神,课题研究工作落实在平时,走实每一步,着实体现课题研究的实效。
二、工作亮点
1、聚焦课堂,关注细节,催生教师新的教育实践智慧
关注细节的教学,必定是成功的教学;关注细节的教师,必定是成功的教师。本学期,我校课题研究提出了“聚焦课堂,关注细节”的口号,从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切入,从常态课做起,夯实课题研讨课。通过“备课——课例展示——集体评课、诊课——教学效益反思”的一体化过程,不断改进教学方式和方法,内化教学新理念,提升课堂教学效能。在聚焦课堂、关注细节的教学研讨中,课题组立足课堂,以发现问题为切入点,以分析问题为关注点,以解决问题为终极目标,共同探索提练简洁活力、扎实有效的课堂教学模式。例如,在数学课题同课异构的“一教”时,三年级林玉珍老师讲“什么是周长”一课,整堂课学生学习气氛很活跃,但学生始终对什么是周长这个概念不能准确表述,不能建立实际意义上的认识。在研讨这堂时,课题组就抓住问题,分析造成问题的原因。通过研讨,大家认为,问题的焦点在教师对概念的表述没有准确定位,不时变换说法,不能给学生明确的概念信息。通过进一步讨论,寻找出解决问题的办法:在一开始进入周长这个概念学习时,教师的语言表述要力求清晰、准确,而且始终要围绕这个概念学习。“二教”中计江玲老师避免了“一教”中的问题,取得了较好的课堂教学效果。事后,课题组的钟莉莉老师说,课题研究解决了她多年教学中的困惑,使她豁然开朗。聚焦课堂,关注细节,使课题研究真正指导了教师课堂教学,促进了教师专业素质发展。研讨活动中,我们力图营造一种宽松、和谐、坦露、开放的人文对话环境,在问题的探讨中引发教师内在冲突,在积极的互动中撩拨教师的心智,帮助教师对已有认知、信念的解构,从而催生出新的教育实践智慧,并努力使教师感受研究带来的的快乐与职业成就的幸福。
2、“同课异构”“三教三评”研究方式,使教师优势互补,智慧共享
小课题结题报告范文第3篇
一、问题的提出
(一)培养学生创造力的需要
素质教育的核心是创新教育,而创新教育表现在课堂教学中就是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应努力为学生创设活动情景,激发学生的探索欲望,丰富学生的想象力,以培养学生的创造个性。
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研究中,教师应变革旧的教学方法、建立新的教学策略,努力为学生创设活动情境,诱发学生的好奇心,鼓励学生大胆尝试,丰富学生的想象力,以培养学生的创造个性。
(二)数学课堂教学本身的需要
长期以来,我们总认为:数学教育就是教师教知识,学生学知识,考试考知识,这是天经地义的常识。尽管我们在理论上谈“创新”与“实践能力”,但在实际教学活动中人们看重的仍然是“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和“数学知识的抽象性、严密性、逻辑性”,因为这关系到考试卷上的100分。吉林市第一实验小学全国模范教师陈晓梅在《儿童应享受幸福的数学学习生活》这篇文章中深有感触地说:一提到数学教育,人们关注的是学生学到知识的多少,学业成绩如何,至于学生在数学学习活动中的情感、价值、地位都被无情地忽略了,学生更多体验到的是数学学习的苦涩和知识的深奥……无论教师还是家长都深信“勤学苦练是100分的榨油机”,而对儿童是否享有幸福的数学学习生活,把数学学习做为一种乐趣、一种享受、一种数学奇境的探索和渴望,则从来没有为孩子想过。数学,究竟给我们孩子的童年留下了什么?是给学生一堆金子,还是给学生一个点金的手指?是授人以鱼,还是授人以渔?这是一个老生常谈之话题,理论上我们似乎明白了,可是做起来却是另一回事。只有创设新奇有趣、密切联系生活实际的教学情境,激发儿童探索数学奥妙兴趣,体验数学的价值和神奇,让学生自己在数学学习活动的过程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并以自己的独特视角和策略解决问题,孩子才能走出数学苦旅的沙漠,奔向生活数学、活动数学、探索数学的绿洲,儿童才能体验到数学奇境的乐趣,成为具有“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的探索者和开拓者。我再一次扪心自问:数学,你将给孩子的童年和明天留下什么?
那么,怎样才能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活用教材,构建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呢?首先要有一套以学生的发展为本,密切联系现实生活,从儿童乐学出发,促进学生情、知、能和谐发展的新教材。这个我们现在使用的新课标教材已经在努力做到,构建“创设情境——建立模型——解释应用”的新教材体系。在教学过程中,学生自己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使学生在课堂教学中成为主动的探索者,把课堂的时间和空间还给学生。把学习的主动权还给学生,把学习兴趣还给学生,把自由还给学生,把人格还给学生,尊重学生的个性差异,使他们成为学习的主人。
二、课题研究理论基础
关于创设情境的论述,早见于各种理论文章与教学专著中。不同的理论研究者和课堂教学实践者,从不同的角度,对创设情境进行了诠释。建构主义认为,学习总是与一定的问题情境相联系的。在问题情境下学习可以使个体对客观情境获得具体的感受,激起积极的情绪,促进学生的潜能发展,从而使学习者更好的利用自己已有的认知结构和生活经验,对当前所学的知识进行“同化”、“顺应”从而达到一定意义上的建构。
学生的学习活动,是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对客观世界的认识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是其顺利完成学习任务的心理前提,而学习积极性又是学习动机伴随学习兴趣形成的,并在情感状态中反映出来。因而,在教学过程中如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以利于发展学生的智力和能力,已成为国内外教育工作者普遍关心的问题。教学实践证明:创设课堂教学情境是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的最有效途径之一。
这些理论和新课改的相关精神,给我的课题研究提供了丰富的理论基础。
三、课题研究的内容和过程
(一)研究内容
《构建小学低年级数学情境课堂》这一课题研究的主要内容是
1、课堂教学中情境创设的现状研究。2、小学低年级数学创设教学情境的方法研究。为了很好的研究这两个内容,我以人教版新课标教材数学一年级上、下册的内容为载体,以学生是否喜欢上数学课,是否在数学课上“不由自主”的积极参与,实现“忘记自我”的精神状态,是否能有效利用上课40分钟,回家不用做作业,学习效果比较好等来验证我的每节课的情境创设是否合理、科学,能促进师生活泼向上的发展。
(二)研究过程
1、准备阶段
这也是一个学习阶段。2003年8月,一拿到新课标数学一年级人教版上册教材,我就边参加并参与区新课标教材培训边开始酝酿这个课题,做了许多准备工作。除了对教材的通读,教师用书的通读与思考外,还学习了大量的相关理论,尤其是新课程的书籍和新课堂教学艺术的书籍。我学习了《走进新课程》、《数学课程标准》、及解读、《新课程中教师行为变化》、《基础教育改革纲要(试行)解读》、《黄爱华活的数学课堂》等解释新课程和建构新课堂的理论和实践书籍。
在此基础上,我设计了课题研究方案并在后续的学习和研究中又修改了课题研究方案,使课题研究逐步走向可行性并努力使研究成果实用化。
2003年11月24日,在吴四小和区教科室签定了课题研究项目合同。在整个准备阶段的学习中,我愈来愈发现,创设一个合理、开放的、意义的教学情境是直接关系到师生在每一个具体的课堂教学中是否享受生命交往、发展的快乐。通过学习研究我认识到:
所谓情境设置,即通过创设生动具体的教学场景和活动境地,激起学生的学习情绪,达到情境(景)交融的教学效果。它应符合以下三点:(1)、激趣。教师情境的创设应选取儿童身边的、感兴趣的、切合学生的认知水平的事例、场景,以此来诱发儿童学习新知的内在动因,促使他们能以最佳的情绪状态投入到教学过程之中,让他们“乐学”。在课堂中激起学生学习、探究的欲望,使教学过程波澜起伏,学生很快便能够快速、有效地投入到数学课堂中来。(2)、蕴伏。教师的情境创设不能简单因激发学生的兴趣而设置,应让学生在情境中有思考、有回味,要有数学思维的空间,更要为后面的新知学习中的难点作好铺垫、蕴伏。通过情境的创设,让学生在积极思考中不知不觉地解决问题,从而实现了认知层面上的“会学”。(3)、连贯。教师的情境创设应该是连续的,整节课是有一个总的情境线索的。在线索的各接点有各个不同的情境,如自主学习的情境、小组合作情境、探究活动情境;再如创设发现问题情境、提出问题情境、解决问题情境等,这样一节可就有一个明确的情境线索,更利于学生的有效的学习活动。
情境的创设只有做到让学生的“乐学”与“会学”有机统一,才能为学生开辟一条既能减轻学生学习负担,又能提高学生学习效率的有效途径,从而为学生的主动发展服务!
2、建立小学低年级数学“创设情境课堂方法”阶段。
(1)新教材研究
我用两个时段,2003年10月到2004年1月、2004年3月到2004年7月对新课标人教版数学上、下册包括教师指导用书进行了通读,学习了前期进入课改地区的教师使用教材的课堂实录并以审视的眼光、尝试的心理在我的每一节课堂教学中进行了实践。针对我班特定学生群的特定情况(素质教育创新班:26名学生)进行了选用、改变、重创。
小课题结题报告范文第4篇
选题本着小、活、实、短、平、快的原则进行,一线教师从自己的教育教学实际出发,选取教育教学过程中的一个实际问题,小,即研究的范围、问题规模小,内容具体,但问题必须具有普遍意义,是个“类问题”,能有点及面,实现推而广之,可以围绕问题持续深入滚动研究;活,即没有固定的研究模式,没有强制的操作流程,流程简化,人人都可以研究,时时都可以开展,处处都可以进行;实,即问题是本学科、本校、本班、教育教学实际问题,在教中研,研中教,研究成果体现在教育教学的改进和有效上,凸显实效性;短,即周期短;平,即符合教师的实际研究水平,快,即见效快。选题范围主要是研究班级教育管理和学科教育教学,学科教育教学主要是研究教什么和如何教的问题。
二、基本涵义及定位
与大课题研究相对而言,小课题研究属于校本研究范畴,是一种重要而可行的校本教研方式。小课题研究更强调教师的自觉行动,是教师的自我研究,是以教师自身教育教学过程中迫切解决的问题为研究对象,以问题解决、经验总结为研究目标,吸纳和利用各种有利于解决问题的经验、知识、方法,改进教育教学工作,同时提高教育教学水平,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课题研究。小课题研究不仅仅是立足校本、贴近教师、植根课堂的有效科研方式,也是实现教育科研大众化、平民化、草根化的重要途径和手段,小课题研究的核心价值在于改进教育教学和参与研究。
三、研究周期
视研究内容而定,可长可短,时间短则两至三周,长则三至五个月,一般不超过一年。
四、研究方法
一般拟采取行动研究、叙事研究、教育观察(课堂观察)、调查研究、课例研究、个案研究、经验总结等方法,。
五、课题组成员一般为1—3人,不超过3人,可以是个人课题,也可以是小组课题。
六、操作流程
小课题研究一般可以采取“深入问题场景(课堂)———发现问题和困惑(提出小课题)——分析、诊断问题——设计解决方法(研讨对策)——合作实施或个体实践——总结提升”的操作程序。
1.各校于每学期期初由教科室组织教师开展以“教育教学中的问题与困惑”为主题的科研论坛活动,指导教师选择一个感兴趣的、有价值的小课题,用叙事的方式记录下来,填写《小课题研究方案》(见附件),选题要符合重要性和迫切性、可能性和可行性、实效性和推广性等标准。
2.教师收集有关这个问题的相关材料及他人的实践经验进行学习,思考和规划自己在教育教学实践中解决该问题的措施和行动,筹策并制定出行动的计划。
3.教师在教育教学实践中开展研究实践,及时记录和收集研究过程的原始真实材料(包括视频材料),写教育教学笔记。一个阶段后,教师进行行动反思,调整行动计划。小课题研究的核心是行动,行动是研究方案付诸于实践的过程,是一个寻找问题解决、改进教育教学实践的过程,研究过程要充实、切实,淡化形式,注重实效。尽可能把小课题研究中的教育行为作为一个过程表述,即不是静止描述教育行为,而要说清楚事情的演变过程,总结从发现问题到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说明教师及学生行为变化的曲折过程,并尽可能用较为全面的事实表述实际效果。
4.教师进一步开展研究实践(“二度研究”),并收集整理研究过程的材料,准备参加学校或区级的鉴定和评审活动,学校要定期督促、检查研究工作,加强对教师的培训和指导,定期召开小课题研讨会,开展小课题阶段成果交流、研究课展示活动,促进各课题组研究水平的整体提高。。
5.学校和区教科规划办要及时帮助教师及时总结小课题研究的经验教训,开展校内、校际或区级的教师小课题研究成果的鉴定和评审、成果推广活动,校内、校际活动由学校自行安排。研究工作结束后,课题负责人要及时向学校或区教科规划办申请结题。结题时主持人须提交研究报告(结题报告或叙事报告)、《研究工作报告表》、《研究成果登记表》各一份(包括附件:结题研究课教案或主题教育活动方案)。区级鉴定和评审活动每年举行一次,范围一般为区级立项的小课题。
6、学校和区教科规划办采取丰富多样的成果推广形式,搭建展示小课题研究成果的平台,如开展课堂研讨、科研沙龙、小课题成果交流会、小课题论文评比等活动;汇编《小课题研究课题通讯》、《小课题结题报告集》、《教师小课题感言集》、《教师小课题论文集》、《教师反思、评课集》等文本资料。
七、成果表达方式
鼓励教师使用自己的语言阐述研究成果。小课题研究倡导多样有效的成果表达方式,一般可以采用行为(教学)和文字方式,文字除研究报告外,可以采用教育教学的叙事、论文、日志、案例描写、课例报告、经验总结、调查报告、个案报告等方式,经典或优秀的活动方案、教案、教学设计、教学课件、课程资源、学生作品等也可作为成果表达形式。
八、管理要求
1、学校层面的小课题管理由学校教科室组织实施,区级小课题的申报和管理由区教科规划办统一组织实施,一般先由学校教科室对上报课题进行指导,并择优(小、实、新)上报区教科规划办。
2、区级小课题申报一般在每年4、5月份,研究方案字数在1000字左右,研究报告字数在2000左右,课题研究方案、课题研究工作报告(进度)表、课题研究成果登记表、课题研究报告表样式见附件。
3、建立小课题管理制度。
小课题结题报告范文第5篇
学习目标:
过程与方法:
让学生们初步确定自己小组的专题,通过开题报告的方式,明确初定课题的背景、目的、价值,做好初步的责任分工和实施计划等准备工作。并通过答辩环节来发现课题漏洞,对课题进行进一步的完善。
知识与能力
通过本次报告,让学生们进一步了解越秀区外国商人聚居地的特色文化,培养创新精神,提高学生们的口头表达能力、逻辑思维能力和组织策划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
培养学生们团结协作的态度,培养学生们的集体观念,激发学生们自信的表现欲望。
学习重点
让学生们初步确定自己小组的专题,通过开题报告的方式,明确初定课题的背景、目的、价值,做好初步的责任分工和实施计划等准备工作。并通过答辩环节来发现课题漏洞,对课题进行进一步的完善。
学习方法:教师引导、小组讨论、制表、报告、答辩
准备工具:相机一部,每个小组一张报告表格、一张b5纸,每人一支签字笔。
学习过程:
教师导入明确本次开题报告的具体要求
1.学生们按照小组就座,将之前已经填写好的表格再次拿出来进行探讨,尽量让课题完善。
2.小组依次上台进行汇报,每个小组的汇报时间为5分钟,汇报的时候要求所有组员都要参与,汇报的时候可以适当用板书或者多媒体,汇报的时候注意仪容仪表,也尽量让语言清晰,让下面其他同学能够听清楚汇报内容。汇报的过程中,下面听汇报的小组要做好要点记录,对于一些疑点,可以在答辩环节进行提问。
3.汇报结束后,所有成员留在原地准备答辩,下面的任何一个小组的任何成员都可以问汇报小组问题,问题可以针对整个小组,也可以指定回答问题的人员。当然,如果你有什么意见或者建议,也可以提出来供汇报小组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