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居民幸福感调查报告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居民幸福感调查报告范文第1篇
近日,首都经济贸易大学了“2010北京社会经济生活指数”报告(后简称报告),这也是其连续第五年。
“尽管北京市城镇居民对自己的生活比较满意,幸福满意指数连续几年维持在72~75,但在今年的调查中我们发现这一指数,仅高于2007年的72.44,为73.32。”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副教授阮敬告诉《北京科技报》,此次幸福指数所涵盖的五个方面由高到低依次为身心健康、家庭生活、人际关系、个人价值的实现、收入水平。被调查者中有18.87%和51.91%的人表示生活得很幸福或比较幸福,21.92%的人表示幸福程度一般,生活不幸福的人占6.43%,0.87%的人觉得自己很不幸福。
阮敬认为,居民幸福感降低的主要原因,是收入差距不断扩大造成的。近三年来,居民对于收入水平满意度连续几年维持在较低水平。据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工资研究所的最新数据显示,我国收入最高和最低行业的差距已扩大到15倍,跃居世界之首。“同时,再加上物价、房价的不断增长,以及百姓对通货膨胀的预期,对于个人价值的实现就会产生一定的影响,导致北京居民幸福感降低。”
“除此之外,职业因素也是造成北京居民幸福感过低的另一原因。”阮敬说,此次北京城镇居民的调查职业包括:公务员、个体劳动者、事业单位、农民、企业蓝领、企业白领、教育界人士、自由职业者。其中,事业单位职工的幸福感最高为74.30,原因就在于事业单位的职工福利待遇和工资水平都很稳定,生活保障性强,这类人群并不太会担心失业并且在社会上拥有相对较高的社会地位,因此幸福感就会高。而自由职业者最低只有71.40,这类人群社会资源占有率偏低,但他们中有很多是为了追求个人价值从而成为自由职业者,但在实际生活中却很难实现其价值,相对于其他阶层就会不那么幸福。
从国外来看,以新加坡为例,其政府就非常重视控制贫富差距,重视对弱势群体的救助,同时不遗余力地打造了独特的“劳、资、政”三方的和谐关系。新加坡职工总会秘书长,长期以来都由内阁的资深部长担任,任何关于员工薪金与福,包括对公积金政策的调整,政府都会主动寻求职总和全国雇主联合会的意见。所幸,在我国的“十二五”规划中,缩小收入分配差距也被视作很重要的一环。
在此次报告的体系中,记者发现还有廉政感知指数这一项。
“廉政与居民息息相关。”阮敬告诉记者,居民在日常生活中处理许多事情,都可能碰到廉政问题,比如公款吃喝、利用职权为亲友谋利、工作中相互推诿踢皮球。并且在中国,民众对政府廉政状况的评价最能反映党风政风状况和廉政建设中存在的问题,是政府廉政建设最需要听到的声音。
于是此次廉政感知指数被分为四个部分,分别是:廉政建设类指数为54.05,反映民众对政府在廉政建设方面的主观评价,尽管与2009年(50.67)相比,有所提高。但该指数在所有指数中分值仍是最低,说明民众对政府廉政建设工作的满意度最低。其中,民众认为各级干部廉政自觉性较差,评分仅为52.75;政府对腐败现象的防范力度也不太够,评分仅为55.34。
廉政治理类指数为55.07 ,反映民众对政府惩治腐败行为力度的认可程度。与2009年(56.29)相比,评价有所下降。说明民众认为政府惩治腐败的力度还不够。廉政信心类指数为60.64 ,反映民众对政府未来廉政状况的信心。这一指数是所有类指数中最高的,说明民众对政府未来的廉政工作抱有一定的信心,但信心仍不足。
此外,阮敬告诉记者,居民对于不廉洁信息来源也发生了改变,由原来通过本人遇到变为通过媒体报道,其所占比例为44.4%,与前三年相比,比重提高了10个百分点。其中,涉黑护黑、生活作风腐化、贪污挪用公款、官官相护等不良现象,民众主要是通过媒体得知。其中最为知名的就是2010年的重庆打黑纪录。与前三年相比,2010年的调查问卷中,特意加上了“涉黑护黑”这一选项。调查结果显示,民众把涉黑护黑视作危害社会最严重的不廉洁现象。
专家组在调查中还发现,导致不廉洁现象的产生原因也发生了变化。在前三年的调查中,产生不廉洁现象的最主要原因,都是“缺乏外部监督”。2010年的调查显示,有关部门有法不依、执法不严,工作人员廉政自觉性不够,社会环境恶劣,是产生不廉洁现象的前三项原因。
在此次调查中尽管居民的幸福感和廉政感知都有所下降,但是居民的安全感却有所上升。
调查显示,2010年有65%以上的受访者表示感觉很安全或比较安全,相比2009年,这一比例提高了近2个百分点,比2008年的60%提高了5个百分点,表示很不安全或不太安全的仅占7.3%,表明近几年北京市城镇居民总体安全感较高并在提升。
居民幸福感调查报告范文第2篇
“没有富豪,没有贫民,而是绝大多数默默生活工作的普通人,就是生活中我们最熟悉的那些人。”李秀萍是主持此次调查的北京大学社会调查研究中心专家何建新对准的调查对象,“具体来说,就是生活在城市、年龄在25岁到50岁之间、拥有自住房的饮食男女,八成以上都是本地居民。”
《报告》覆盖了全国一、二、三、四线共计20个城市,调研收集超过2000份样本量,最后结果显示:在各省市幸福感排名中,辽宁省居民生活最幸福,其次是天津市及山东省。“辽宁省居民对未来的不确定性及社会保险能够带来的保障力度相较其他地区更有信心;而天津居民不论老少,均感觉生活幸福,是幸福感最无年龄差异的城市。”《报告》同时显示,北京居民在居住成本、物价水平、就业、社会发展预期和社会保障力度方面的评价很低,成为我国“幸福感洼地”。此外,上海市最“与众不同”:男性的幸福感普遍高于女性。
在城市排名中,如烟台、丹东等体量不是很大的中小城市排在幸福感前列;性别上,女性相比男性感觉更幸福;普通人的收入与幸福感成正比,收入越高幸福感越强;而年龄上,45岁以下的幸福感高于年长者,“中年人要承担更多赡养老人与抚育孩子的压力,这个结果同国际趋势是一致的。”何建新分析。
如同一枚硬币的两面,幸福感的一面是人的生存状态,另一面则是对社会价值的认知,或者说是一种心态。
究竟哪些因素影响了幸福感?哪些因素会拿走或增加幸福的砝码?调查显示,中国人增加幸福感的砝码非常一致,如“家庭和睦”、“孩子健康成长”、“良好的人际关系”等;而最不增加幸福感的则是“帮助他人”。
著名社会学家费孝通曾说,中国人不是以个体方式存在,而是生活在家庭和人际之中的。“多少年过去,这种状况没有太大变化,家庭仍是中国人生活中最重要的因素和社会最基本的单元”。何建新认为,这种特征反映在生活里是中国人表现出的非常矛盾的价值取向,“对待他人中国人显得有些冷漠:不能扶老人,不愿募捐;但同时对亲人和朋友又非常充满温情。”
“一些文明和教育程度更高的国家,选择做义工,帮助他人是许多人一生都要从事的职业。在他们的观念里,他人都是自己,关心他人就是关心自己。”何建新表示,每个社会阶段都有不同的特征,随着社会的开放与进步,中国人会慢慢通过全球化融合,逐步学习和补充这些元素,学会帮助他人。
虽然20个城市居民幸福感受具有明显的区域特点,但他们都有一个共同点,就是对自身健康和未来的风险持担忧态度。从幸福感来源的评价来看,中国城市居民在财务及社会环境方面的幸福感偏低,说明中国城市居民有保障性依赖的倾向,有一定的不安全感来自社会环境的变化。更有高达七成的被访者认为赡养老人的资金开支较大,近八成被访者认为目前子女教育的费用很高。
“正是由于对城市生活环境、个人发展预期、家庭财务收支等方面表现出更多焦虑,一线城市处于幸福感的低谷。”何建新分析,二、三、四线城市生活得相对更坦然,也与这些城市正处于发展的上升期有关,比如人们在收入不断增加的同时还可以享受到较低的通胀水平、相对合适的城市拥挤度等,都会让人心生满足感。“目前已经开始出现逃离一线城市的倾向,二、三、四线城市成为更多人的选择,是一个很好的迹象。”
值得一提的是,中国城市居民在普遍享受着国家经济增长带来福祉上升的同时,也在普遍承受着社会发展与“一部分人先富起来”带给自身的相对压力。
“幸福是人类与生俱来思考的问题,所以关于幸福感的讨论并不陌生。但是最近几年开始不一样,对幸福的研究开始从哲学层面落实到国家具体行动的层面。”清华大学社会学系教授孙立平说。
曾经,GDP数字的高低,一直被视为衡量经济绩效和社会进步的唯一标准。但是,随着GDP代表的社会经济进步与个人的生活感受之间产生反差,人们开始反思,是不是GDP这一衡量标准出了问题?
为了找到这些问题的答案,2008年2月,当时的法国总统萨科奇决定设立经济绩效与社会进步评估委员会,由国际三大知名经济学家担纲研究社会发展的衡量标准。最后出台的报告从GDP标准的缺陷、生活质量和可持续发展与环境三方面,建议主要国际组织和各国政府调整GDP的算法,用“国民幸福总值”(GNH)取代“国民生产总值”(GDP),纠正GDP社会发展的误导。
类似的反思和行动国内也在进行中。去年开始,广东、山东、河南等地相继把提升人民幸福感写入“十二五”规划,纳入干部考核体系。
“在中国,关注幸福感,提升幸福感是一种社会进步。多少年我们的经济生活中没有这个理念,只有一个发展的理念。”在孙立平看来,发展主要是数量的概念,如果仅追求数量的增长,社会缺乏良好的理念、价值和方向,发展就会出现偏颇。“现在已经到了提出幸福感这个问题的时候了。”
幸福感与经济发展、科学技术的关系非常微妙,一般说来,相对封闭、生活安逸的社会幸福感更强,但是在技术进步和经济发展提升生活质量的同时,也意味着把人类的欲望伸向了更广阔的空间。“传统的幸福感与现代化是矛盾的。现代人面临着在发展科学技术背景下,如何追求幸福的困惑。”孙立平说,既要发展经济,提高生活质量,又要追求心灵的满足与幸福,这是现代人对生活中平衡二者矛盾提出的新要求。
居民幸福感调查报告范文第3篇
而幸福感较低的人群中,还有离异人士。报告显示,离异人士的幸福感得分仅有78.94分。未婚人士得分为82.46分;已婚人士幸福感得分为82.29分。
收入与幸福感成正比
针对此次调查,喻志强说,调查发现,收入与幸福感成一定正比。他表示,从调查结果看,收入在2000元以下的三分组低收入群体幸福感较低,而收入在4000-4500元和4500元以上的高收入群体幸福感最高,其中4500元以上收入的幸福感得分为86.54分。
收入与幸福感成正比
多重因素影响幸福感
记者注意到,此次调查中,影响成都市民幸福感的因素主要包括了收入水平、生活压力、物价、个人意愿是否得到满足等多方面。多达32.9%的市民对自己的工作工资收入不满意,41.3%的市民认为与其他行业相比,自己的工资水平不高。同时,生活压力大也成为影响人们幸福感知的重要因素。调查显示,有近五成的市民感觉当前的生活压力较大。
对幸福影响比较大的因素
居民幸福感调查报告范文第4篇
六成受访者感觉现在“幸福”
在当今中国,幸福已经变得越来越重要,越来越多的人意识到:幸福,才是一切行为的终极价值和目标。从去年各地召开的地方两会开始,多个地区纷纷提出将提升百姓的幸福感作为工作的重要目标。
总体而言,中国人会感觉生活幸福吗?“2011-2012中国幸福小康指数”调查显示,过半受访者(50.9%)感觉“比较幸福”,9.7%的受访者感觉“非常幸福”;23.5%的受访者表示“说不好”自己究竟是幸福还是不幸福;仅有15.9%的受访者明确表示自己“不太幸福”或者“很不幸福”。
六成(60.6%)受访者感觉自己“幸福”,相较于去年高出了0.4个百分点。与此相关联的是,只有13.3%的受访者认为今年“不如去年幸福”。
如果放在全球范围内衡量,中国人的幸福指数算得上高吗?今年上半年,民意调查机构“盖洛普”(Gallup)公布的全球幸福感调查报告显示,全球有17个国家超过半数的民众觉得幸福,其中丹麦人民的幸福感最高,74%的民众觉得幸福;还有26个国家只有不到十分之一的民众觉得幸福;认为自己生活幸福的中国人占比18%,仅在亚洲,幸福感就低于阿联酋、阿曼、韩国、泰国、新加坡、日本、马来西亚等国。
年龄越大,幸福感越高
学历越高,幸福指数越低
调查显示,幸福感高低与年龄大小密切相关,年龄越大幸福感越高。年龄在18-35岁的年轻人幸福感指数在60以下,56-65岁的老年人幸福感指数为68.6,而65岁以上的老年人幸福感指数则高达70.7。
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社会保障体系逐渐健全,对城乡老年人在医疗、养老方面的保障力度不断加大,加上老年人主要追求颐养天年,对其他方面要求较低,因此容易产生较高的幸福感。而随着物价,特别是房价的上涨,“80后”们在工作、生活方面的压力非常大,加之当今社会物欲横流,年轻人相互攀比心理强,这样更容易产生心理落差和不平衡,自然就影响了幸福感。
幸福感指数与文化程度也密切相关,文化程度越低幸福感指数则越高。小学及以下文化程度的幸福指数最高,为67.1;而本科及以上文化程度的幸福感指数最低,为60.6。
婚姻对于“幸福”的影响上升至第三
“2011-2012中国幸福小康指数”除了对千余名公众进行问卷调查外,还对近百名不同行业、不同性别、不同年龄层次的劳动者、学生进行了深度访问,谈到对自己幸福感影响最大的因素时,大多数受访者提到了4个关键词,“收入”、“健康”、“婚姻”和“家庭关系”,而这4项,恰好也在今年“影响公众幸福感的十大因素”排行榜中位居前四位。
“收入会在很大程度上影响我的幸福感。”天津市东丽中学教师魏宪萍的感觉是,收入虽然不是影响幸福感的最重要因素,但却对于健康和婚姻都有直接的影响,所以“很重要”。
因为去年母亲的一场重病,易城阳光健身会所操课部经理郑雷雷更深刻地体会到了健康的重要性,她本身也是一名健身教练,对于生活在充满竞争与压力的现代化社会中而又不注重身体锻炼的一大部分人群,她感到很担忧,“尤其是年轻人,亚健康者所占比例已经非常高了。”在她看来,健康才是影响幸福感的最重要因素。
此外,住房、社会保障、职业、环境、个人能力和社交,也会对公众幸福感产生较大影响。
与去年的中国幸福小康指数调查相比,今年婚姻对于公众幸福感的影响力由第10位上升至第3位;而社交与社会保障对于公众幸福感的影响力则退后了一些,前者由第7位降至第10位,后者由第4位降至第6位。
值得注意的是,在对公众幸福感影响最大的两个因素“收入”与“健康”中,去年排在首位的是健康,今年则是收入,并且“收入”(59.3%)比“健康”(53.0%)高出了6.3个百分点。
虽然只有53.0%的受访者把健康视为影响自身幸福感的因素之一,但却有63.4%的受访者表示“会为自己的健康感到担忧”。
虽然收入和健康都非常重要,但北京师范大学心理学院副教授张西超告诉记者,“收入并不是影响幸福感的核心因素。在一般情况下,只要人类处在温饱水平,钱的多少对于幸福感的影响并不大,国外也有大量的研究表明,一个百万富翁的幸福指数可能会比一个穷光蛋稍微高出一点点,但是不会太高,这也从另一个侧面反映了收入并非影响幸福感的最重要因素。”
中国有句老话叫“不听老人言,吃亏在眼前”,不妨看看年长者的观点,调查显示,在影响“80后”、“70后”、“60后”三个年龄层次受访者的幸福感因素中,收入均排在健康之上,并且在“80后”受访者中,选择“收入”比选择“健康”的高出了14.4个百分点之多;而在“50后”受访者中,则是选择“健康”的最多。
民众幸福首盼“提高工资”
调查显示,居民对社会治安状况、交通条件等方面满意度总体评价值越高的地区,幸福感指数往往越高,反之亦然,这说明幸福指数与民生工程紧密相关。
10月17日,国务院总理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时表示,四季度将会制定收入分配制度改革总体方案。酝酿八年的收入分配制度改革方案终于有眉目了,而这一改革,也被很多人看作是当前“最大的民生工程”。
人社部劳动工资研究所日前的2011年《中国薪酬发展报告》显示,部分行业工资上涨过快,除企业高管与农民工工资收入差距最大达4553倍外,企业内部近5年来高管工资增幅明显超过普通职工工资增幅,收入差距不是在逐步缩小而是明显放大,造成社会收入分配不公。而全国总工会在2010年的一项调查表明,两成职工5年间从未涨过工资。
因此,公众对于提高工资水平的期待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幸福感的提升。
调查显示,近年来政府在改善民生方面下了非常大的功夫,也取得了显著成效,和谐社会的架构及机制逐步建立,民众对此比较满意。但是,城乡居民对当前收入分配制度的满意度却仅为55.5,次于食品药品安全和城市噪音控制的满意度。这也在较大程度上影响了城乡居民的幸福指数。
如何才能有效提升公众的幸福感?排在首位的是“提高工资水平”,其次是“提高养老保障水平”,再次是“提高食品安全水平”,接下来依次是“提高医保水平”、“降低房价”、“改善医疗卫生服务”、“改善城市环境”、“加大教育投入、改善教育服务”、“改善社会治安”和“治理交通拥堵”。
居民幸福感调查报告范文第5篇
2015年的中国城市,哪些市民感受到自己所在城市带来的幸福?
近日,《t望东方周刊》联合中国市长协会《中国城市发展报告》主办的“2015中国最具幸福感城市调查活动”落下帷幕,相关调查结果已经出炉。成都、宁波、杭州位列前三甲。
总排名
本次调查中,一个重要的部分是通过受访者对“自身所在城市”城市幸福感受的各个方面进行评价。这部分调查内容相对主观,特别是由于各地受访者对自身所在城市形象的“期望值”不同,可能对不同城市之间衡量的标尺会发生一定程度的变化,甚至“变形”。但此种“变形”在客观材料申报和大数据采集环节中进行了较大程度的修正。
根据公共调查、抽样调查、大数据采集和材料申报四部分数据的汇总,以及加权统计结果来看,2015年最具幸福感城市前20位的依次是:成都、宁波、杭州、南京、西安、长春、长沙、苏州、上海、北京、深圳、厦门、重庆、珠海、佛山、无锡、南通、大连、绍兴、中山。(附图1)
调查方式
此次调查活动历时两个月,即2015年8月1日至2015年 9月30日,采用公共调查(包含网络调查和微信公众号调查)、抽样调查、大数据采集和材料申报等4种方法进行。其中,通过公共调查和抽样调查的方式,测量市民对于自己所在城市各个具体方面的感受,包括对于人情、赚钱机会、交通、生活便利、医疗卫生、教育、治安状况、环境等这些与生活息息相关的具体因素;大数据采集则通过与第三方合作,在其数据库中采集与幸福感有关的行为数据;材料申报则由城市自行申报。
从统计结果看,在参与调查的样本中,男性占了绝大多数,男性与女性的比例为68:32,符合性别调查要求。
从受访者方面看,大部分受访者在城市中居住的年限达到10年以上。
年龄分布上,25~35岁的人数最多,达到37%;36~45岁的人数占53%;45~55岁的人数占比为7%;55岁以上的只有3%。
从学历分布来看,本科及以上学历的占了绝大多数,达到83%。
从职业分布来看,来自企业的受访者比例最大,达到31%,党政机关、事业单位和传媒的受访者紧随其后,比例分别达到25%和16%,其他依次是经商、学生和其他人员。
从婚姻状态上看,参与调查的民众中,未婚者超过半数,为55%。
住房
近年来,由于中国房地产市场的发展迅猛,住房问题已经随着房价的上涨变成百姓最关心的话题之一,影响着广大人民群众的生活。住房问题,既是经济问题,也是民生问题,因此百姓的关注度最高。
本次调查结果显示,对于当地住房现状幸福感程度最高的城市前十位是成都、宁波、长春、杭州、西安、南京、长沙、苏州、绍兴、珠海。(附图3)
物价
在与老百姓生活息息相关的物价方面,受访者对当地物价感到幸福程度的城市中,宁波居榜首,成都、杭州分列二、三位,紧接着是长沙、西安、长春、南京、苏州、中山、大连等。上海、北京等一线城市依旧在物价方面,让城市居民有压力,未能给居民带来明显的幸福感。
城市交通
随着城市经济的快速发展,人们生活水平提高,机动车保有量急剧上升,交通需求迅速增长,城市交通已经成为城市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提高的判断标准之一。
那么,在城市交通的满意度方面,哪些城市较为突出?调查结果表明,在对当地整体交通状况幸福感受上,成都、宁波、杭州名列三甲,长春、西安、南京、长沙、苏州、大连和珠海列居前十。(附图4)
医疗
2015年进入医改的第六个年头,五年的医改历程取得了一定的成效,比如,建立全民覆盖的医保网络,逐步健全基层医疗卫生体系和公共卫生服务体系,以及全面推开的基本药物制度等。
2015年也是全面深化公立医院改革的一年。这一年,100个地级以上城市推行了公立医院综合改革试点。
城市居民对这些医改新政的感知度如何?他们如何评价自己所在城市的医疗服务,以及医疗的便利程度?在这个指标上,本次调查结果显示,上海、北京和成都获得较高的满意度,分列前三;其次是南京、西安、长春、长沙、苏州、宁波和杭州。上海、北京拥有一流医疗设施和医护人员,得到了大多数被调查者的认可。(附图5)
生态环境
在当地空气、水质、道路干净程度以及绿化、山水等方面的幸福感受度上,排名前十的城市依次为杭州、宁波、成都、南京、西安、苏州、长春、长沙、上海和南通。
在对当地气温及天气舒适度方面,居民认为较为幸福的城市中排名前十位的分别是:成都、宁波、杭州、南京、长春、西安、长沙、苏州、上海和绍兴。(附图6)
安全感
治安状况,一头连着千家万户,一头连着经济社会发展,是社会和谐发展的晴雨表。本次调查中,城市治安状况是其中的重要内容之一。调查结果表明,对于当地整体的治安状况感到幸福的城市中,排名前十位的城市依次为北京、上海、成都、宁波、杭州、南京、长沙、苏州、西安和长春。(附图7)
调查结果同样显示,在文明执法方面,市民较为满意的城市依次是:上海、南京、北京、西安、杭州、长春、长沙、苏州、成都和宁波。
养老
人口老龄化是当今世界各国普遍面临的一个重大社会问题。中国也不例外:中国老龄人口已经超过2亿人,预计到2055年,占总人口的比例将达35%。人口老龄化问题将成为中国城市迫在眉睫的新挑战,养老问题成为人们最关注的焦点之一,也是考量一个城市发展是否协调发展的标准之一。
调查数据表明,居民对于养老状况感到幸福度较高的前十名城市是:杭州、南京、成都、宁波、西安、长春、珠海、苏州、佛山和长沙。(附图8)
生活节奏
生活节奏的快慢是城市居民幸福感较明显的一个指标,越来越多的人如今开始崇尚慢节奏的生活。
本次调查发现,对自己所在城市的生活节奏感到幸福的城市中,北京、上海、广州等生活节奏较快的城市均未挤进前十,而成都的悠闲生活得到了当地人的认可。成都在这个指标里名列榜首,紧随其后的宁波、南京、杭州、成都、西安、苏州、长春、长沙、大连和中山则依次组成了第二梯队。
人情味
而在城市人情味的感受方面,调查数据则显示了另一种结果。调查显示,人情味最浓厚的城市中,排名前十位的依次是:长春、宁波、南京、杭州、成都、西安、苏州、长沙、北京、上海。(附图9)
公共服务
公共服务是为满足社会公共需求、维护公共利益,由政府直接提供或由政府提供保障的公共产品和服务。改善公共服务是21世纪公共行政和政府改革的核心理念,直接关系民生幸福,也是我国建设服务型政府的主要内容。
本次调查结果显示,市民对城市公共服务质量满意的前十名城市是:上海、深圳、北京、成都、宁波、长沙、长春、苏州、西安、南京。(附图10)
购物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技术的进步、竞争更为激烈的商业环境以及可选择活动的增多,市民购物对于便利的需求比以往任何时候都要强烈。而丰富的商户商品数量,便利的购物条件,高性价比的消费,均可让城市居民具有较高的幸福感。调查结果显示,对购买各种生活产品的便利程度感到满意的前十位的城市有:上海、成都、北京、杭州、西安、南京、长春、苏州、长沙和宁波。
而在对自己所在城市文化体育设施,包括餐饮设计、娱乐设施的便利度等方面,评价较高的前十名城市依次为:宁波、长沙、杭州、成都、西安、苏州、南京、北京、上海、珠海。
城市的包容度及开放度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在飞速增长的同时也伴随着大规模的劳动力迁徙和流动,“孔雀东南飞”的迁徙路线和特征非常明显。外来人口大规模流向大城市和发达地区,为流入地经济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外来人口的幸福感,主要体现为城市对流动人口的包容度和开放度。本次调查数据显示,宁波、成都、杭州、长春、西安、南京、北京、苏州、上海和长沙对该项指标具有较高的幸福感。
在城市文明度的感受方面,调查结果显示,以下城市居民的幸福感较为明显:成都、北京、杭州、南京、西安、宁波、上海、长沙、长春和苏州。(附图11)
教育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教育是影响社会发展的大事。对城市而言,能否提供较为均衡的教育资源,是衡量市民满意度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当地教育所感受到的幸福程度,也是城市幸福度的重要指标之一。本次调查结果显示,对学校质量、教学质量较为满意的前十名城市是:北京、上海、南京、杭州、长春、西安、长沙、苏州、宁波和成都。(附图12)
历史及传统文化
在对当地历史、传统文化等方面,有哪些城市感到满意呢?调查数据显示,对自己所在城市的历史、传统等感到幸福的前十名的城市依次是:南京、北京、西安、杭州、宁波、长春、成都、苏州、上海和长沙。
个人发展
城市的经济发展有助于增加城市居民的幸福感,但人们的幸福感在相当程度上并非取决于财富因素。国外研究表明,当一个国家中大部分人尚未解决温饱时,发展经济能提高国民幸福度;但经济发展到一定程度后,其关联度则会减弱。
调查结果显示,对当地发展感到满意的前十个城市依次是:深圳、上海、北京、宁波、西安、南京、苏州、长沙、长春和杭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