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本网工作总结内容页

大学生创新创业工作总结{甄选5篇}

2024-07-29 22:37:01工作总结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大学生创新创业工作总结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大学生创新创业工作总结范文第1篇

我国创意产业人才发展现状

笔者通过对北京、上海、广州、长沙、武汉、南宁等六座城市影视制作、广告/媒体、公关活动以及动漫制作等四类创意型企业员工进行问卷调查,发现我国创意人才目前存在如下问题:

1.从业时间短,人才流动性大

从业时间与人才流动性是评估创意型企业专业水平的重要标准。只有拥有一定比例熟练创意工作的“老员工”,人才相对稳定,才能确保企业专业水平得以稳固与提升。2004年,我国创意产业首先在上海出现,随后在东部发达地区各省市及部分中等城市逐步得以发展,创意产业在我国发展已有近10个年头。根据调查数据,超过七成的被访人从事创意行业不超过5年。与此同时,创意人才表现出较高的跳槽频率。被访人中有接近一半表示有“2~4次”跳槽经历,更有1/4的被访人表示有“4~6次”跳槽经历。笔者把跳槽频率数据与从业时间数据进行关联分析时发现,相对于较短的从业时间,创意人才表现出非常高的跳槽频率,人才流动性非常大。

2.职业忠诚度低

职业忠诚度是衡量创意人才工作投入程度的重要指标。良好的就业动机与职业规划在一定程度上折射出创意人才对创意工作的情感忠诚度。只有创意人才带着满腔热情,才有可能在创作活动中不断燃烧激情、激发创新力;也只有创意人才热爱创意工作,才能承受住高强度的工作压力。调查数据显示,在职业规划问题上,13.81%的被访人明确表示“近期有转行计划”,另有7成以上的被访人态度模糊,仅1成左右表示会“坚持本行”。创意人才如此低的职业忠诚度,将直接影响其工作投入程度,进而导致创意型企业创新力停滞不前。

3.工作满意度低

创意人才的工作满意度低主要表现在对专业水平提升不满意与对薪资奖励不满意。调查数据显示,超过6成被访样本对目前专业水平感到不满意,其中有53.81%的被访样本表示“专业能力停滞不前”,更有7.62%的被访样本表示已出现“工作倦怠”。工作能力与专业水平的提升是创意人才坚持创意工作的内在激励因素。与事务性专员不同,创意人才更看重工作中的自我价值实现,而专业度的提升是实现自我价值的一方面。创意人才只有在创意工作中专业能力不断得到企业与客户的认可,对工作的满意度才会随之提升。反之亦然。

不仅如此,创意人才对现有薪酬/奖励机制普遍不满,仅30.01%的被访人对现有薪资待遇持正面评价,对现有奖励机制持正面评价的被访人只有21.43%,另有接近2成被访人表示对现有奖励机制“非常不满意”。

我国创意人才发展对策:构建创意孵化器型组织结构

人才流动性大、职业忠诚度低、工作满意度低等问题,已经成为影响创意型企业持续发展的关键因素。创意人才的发展困境从根本上反映了我国创意型企业人才管理机制不健全。对于创意型企业来说,提升创意人才创新力的根本方法是将企业组织结构优化为具有复制和再生创新力的组织结构,使企业成为创意人才的创意生产基地。因此,从创新型组织角度出发,将企业组织结构打造为具有创意孵化器功能的创新型组织结构,通过组织结构优化提升创意人才创新力,促成激励的发生,或能解决创意人才发展困境,并最终实现创意产业的健康发展。

1.创意孵化器型组织结构

如图所示,具有创意孵化器特征的组织结构,在总经理与项目小组之间将增设创新平台作为企业创新力生产平台。创新平台由创意、企划、客户、市场等方面总监组成,他们是企业最高执行管理者,对项目小组业务职能负有直接责任。创新平台是创意孵化器的核心驱动部门。其部门职能是确保创意型企业创新能力不断提升。从工作职责来看,创新平台对所有项目小组的创意专业水平起到引导与启发的作用,因此构成创新平台的各职能总监专业素养要远远高于所有基层服务人员。

2.创意孵化器型组织创新力生产路径

作为创意孵化器核心驱动部门的创新平台,是企业创新型组织架构的核心部门,其对于创新力的生产路径主要表现在四个方面:

路径一:创新内容,提升出品水准。作为创意孵化器核心驱动的创新平台是产品生产过程中的绝对核心。创新平台肩负创新产品的职责,通过创造性生产提升企业出品水准。以湖南卫视为例,其职能部门创新研发中心即扮演着创意孵化器型组织结构中创新平台的角色。作为电视传媒业中的佼佼者,湖南卫视早在2006年就正式成立了创新研发中心,以此提升电视节目创新力。①经过8年实践,湖南卫视创新研发中心先后推出《变形计》、《我是冠军》、《天天向上》和《我是歌手》等一批优质电视节目。

路径二:打造培训平台,提升员工专业素养。创新平台不仅要创新产品、提升企业创意水平,同时将打造企业培训平台,提升员工专业素养。在创意孵化器型企业组织中,作为拥有最高专业水平的创新平台,各职能总监将定期对全体人员进行专业培训。例如,市场研究总监将研发项目团队服务客户所属行业的相关专业报告定期予以分享,提升小组执行人员行业专业性;客户总监以客户沟通技巧、项目进程管理、团队协调组织方法等方面为主要培训内容;创意总监将在更为核心的创作层面向员工输出专业养分。

路径三:营造创意擂台,提升创意沟通能力与操作技能。创新平台实现创意孵化的第三条路径是定期发起内部创意大赛,激发团队沟通能力与创意操作技能。项目团队之间缺乏专业交流是创意型企业的一大弊病。具有竞赛和交流性质的创意比赛,将为囿于固定思维的各项目团队开拓新的视野。定期推出内部创意比赛是创新平台营造创意氛围的一种可行方式。创新平台在此主要扮演配角,通过营造擂台,刺激各小组在竞争意识下团队协作,将创新技能付诸实践。

路径四:建立新兵营,孵化创意生力军。培养新兵是创新平台生产创新力的第四条路径。创意孵化器型企业所招募到的各高校/社会实习生不再如传统做法那样被分配到企业各项目组分别学习实践,而是直接进入由创新平台各职能总监打造的学习平台,接受更系统的学习与培训。经过一定周期的实习培训,通过平台总监考核的优秀实习生将转入项目组,以正式员工身份进行作业。以国际4A广告公司奥美为例,在奥美中国最新推出的“2014奥美新兵计划”中,其导师团队成为广告公司的创新平台,发挥培养创意人才的作用。

构建创意孵化器型组织结构的意义

随着文化创意产业发展逐步成熟,创意人才将成为创意型企业的核心资源,从组织内部出发,通过构建创意孵化器型组织结构缓解创意人才发展困境,将有效提升创意型企业的竞争力。创意孵化器型组织结构的运作模式将从企业稳定性、创意人才工作投入度、创新力及企业运营成本四个方面,对创意型企业的长远发展带来深远影响:

1.提升创意人才情感黏度,加强企业稳定性

按照创意孵化器型组织创新力生产路径,企业中大部分中层管理人员将通过创意孵化器培养而成,其核心部门创新平台通过培养创意生力军、实现专业人才的内部提拔等方式实现创意人才的内向型生产。经由内部提拔的人才情感黏度更高,对企业的情感归属感更强。他们的成长与企业的成长是同步的,对于企业将附着更多的情感倾向,因此跳槽的可能性也会相对低很多。

2.提高创意人才工作投入度

工作投入度与职业忠诚度、工作满意度成正比。创意人才热爱创意工作并能在工作中实现自我价值,其工作投入度也会随之提升。激发创意人才对创意工作的兴趣是提升创意人才职业忠诚度的主要方式。创意孵化器型企业通过优化创意氛围,激发创意人才工作热情。例如,由创新平台推出的公司内部创意比赛,将常规工作变成了轻松有趣的竞赛游戏,缓解了工作压力,促使创意人才在兴趣的驱动下完成创意工作。与此同时,创意孵化器型企业通过打造培训平台与创意擂台提升创意人才创新力,促使创意人才通过优质产品得到客户认可,工作中的自我价值与存在感得以实现,工作满意度由此提升。

3.再生创新力

在传统创意型企业人员架构中,总监主要作为部门负责人行使工作职责,各部门总监各自为政,负责所辖部门作业出品。如此一来,总监对企业整体专业水平的提升所产生的作用有限,总监们的专业能力与创新力也很难成为企业的再生资源。创意孵化器型企业通过组织结构的优化,将各职能部门的总监聚合在一起组成创新平台,使总监不再受限于具体的执行操作环节。此时位于创新平台中的总监,主要扮演创新生产机制的催化剂与创新分子学习原型的角色。作为创意孵化器核心部门的创新平台,不再是传统意义上总监的简单集合,而是创新力的复制与再生部门,其职能范围已包括研发产品、打造学习平台、优化创意氛围等。

4.降低企业运营成本

创意型企业提升专业水平的传统做法是从外部高薪聘请高级人才。这种做法一方面因为协作问题势必需要延长创意团队作业磨合时间;另一方面,过度依赖高薪引进外来高端人才,对企业来说也是一笔不小的开销。创意孵化器型企业给予创意人才生产一条新的路径――内向型人才生产机制。其核心部门创意平台通过培养创意生力军、实现专业人才的内部提拔,使企业不再需要持续从外面输入高端人才。这一转变将带来的直接变化是创新人才的运营成本下降。

【本文为湖南省教育厅高等学校科学研究项目“二线城市中小型广告公司发展模式研究”阶段性成果,项目编号:10C1345】

注释:

大学生创新创业工作总结范文第2篇

同志们

今天,科学技术部、国务院国资委、中华全国总工会在这里召开创新型企业建设工作会议,总结交流创新型企业试点工作取得的成绩和经验,首批创新型企业名单,进一步部署和推进创新型企业建设。刚才,全国政协副主席、科技部部长万钢同志作了重要讲话,充分肯定了创新型企业建设的重要意义和取得的进展;四家创新型企业代表作了典型发言,交流了建设创新型企业,依靠创新实现发展的做法和经验,我们听后很受启发,备受鼓舞。在此,我代表科技部,并受国资委、全国总工会的委托,代表国资委、全国总工会对开展试点的各个企业取得的成效表示热烈的祝贺!向参与和支持这项工作的各部门、各地方和各方面的同志们表示衷心的感谢

党的十七大明确,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这是国家发展战略的核心,是提高综合国力的关键。要加快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相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建设。最近,总书记在青岛考察时,要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以推进自主创新来提高产品的市场竞争力和企业的国际竞争力。总理在广东调研时,一个企业要发展,关键在于创新,只有不断创新,企业才能成为同行业的领军企业。这为我们推进创新型企业建设了要求,明确了方向。

经过改革开放三十年的快速发展,我国经济社会发展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加强能源资源节约和生态环境保护,保障国家安全,要求我们必须立足国情,坚持走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回顾上世纪80年代,在农村改革发展的大潮中实施了服务于“三农”和促进乡镇企业技术进步的星火计划;在世界新技术革命的迅猛发展和我国加快调整产业结构的进程中,实施了促进高新技术企业成长、发展高新技术产业的火炬计划,建设了一批国家级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今天,在建设创新型国家的进程中,为提高自主创新能力,推进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相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建设,实施“技术创新引导工程”,加快建设创新型企业,大力推进产学研结合,这是落实党中央、国务院战略决策和部署的重要举措。

在此,我受三部门委托,就深入推进创新型企业建设谈两点意见。

一、创新型企业试点工作取得重要进展

科技部、国资委、全国总工会在有关部门的支持下联合启动了“技术创新引导工程”,开展了创新型企业试点工作,其目的就是要促进企业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形成和完善有利于自主创新的内在机制,培育一批创新型企业,引导更多的企业走创新发展道路。我们首批选择了103家企业开展试点。经过两年的发展,扩大了试点范围,又选择184家企业开展试点。在目前开展试点的287家企业中,国家大型骨干企业占有重要地位,民营科技企业占有较大比重,实施企业化转制的科研机构也占有一定比例。试点企业中既包括工业和高新技术企业,也有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和环保企业。287家试点企业的销售收入总额约占全部国有及规模以上非国有工业企业主营业务收入20%,上缴税额约占全国税收总额的20%,资产总额约占全部国有及规模以上非国有工业企业资产总额的33%。科技部还与财政部、教育部、国资委、全国总工会、国家开发银行共同建立了“推进产学研结合协调指导小组”,加强统筹协调,发挥各自优势,共同推进产学研结合工作,开展了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的试点工作。

两年多来,各企业认真开展创新型企业试点工作,取得了显著进展。试点企业的领导班子高度重视,把这项工作摆在企业改革发展的突出位置,主要负责同志亲自抓,成立领导小组,制定试点方案,积极推动各项工作开展。试点企业明确了以创新为核心的发展战略,加大研发投入,建设企业研发机构,努力攻克关键技术,以掌握核心技术和自主知识产权。试点企业积极吸引和培养创新人才,大力开展职工技术创新和技能培训、技术竞赛等活动,大胆探索和创新产学研合作的机制与模式,吸纳和采用先进的管理理念和管理方法,努力建设企业创新文化,积极发挥在行业和区域发展中的带动作用。

科技部、国资委、全国总工会建立了联合工作机制,积极推进创新型企业建设。三部门共同制定试点工作方案,开展调查研究,加强对试点企业分类指导,分别对中央企业、企业化转制科研院所和民营科技企业等的试点工作进行具体指导。整合各类资源,在政策落实、项目实施、人才培养、能力建设等方面给予支持。制定评价指标体系,开展对首批试点企业的评价。围绕创新政策和知识产权等关系企业发展的重点问题开展面向试点企业的专题培训。中组部、财政部、教育部、国家开发银行等有关部门也从多方面给予积极支持。

通过两年多的试点工作,试点企业自主创新能力不断增强,企业发展对技术创新的依存度显著提高,在多个方面取得了重要进展。从被命名的91家创新型企业的统计数据看,一是关键领域核心技术取得了重要突破,发明专利和自主知识产权大幅增长,企业的发明专利申请量由20*年的9300件增加到20*年的17180件,增长了84.7%,软件企业的软件著作权授权量由638个增加到4371个,增加了近7倍;二是研发投入大幅度增加,企业平均研究开发经费投入占销售收入的比重达到6.74%,企业研究开发经费总额从20*年的545亿元增加到20*年的829亿元,增长了52.1%,约占全社会研究开发经费总额的24.6%;三是研发队伍不断扩大,企业的研发人员总量从20*年的17.46万人增加到20*年的22.01万人,增长了26.4%;四是研发机构建设迈上了新台阶,所有企业均建立了研发机构,一半以上的企业与高校、研究机构建立了联合实验室;五是新产品数量大幅增加,企业的新产品销售收入由20*年的7402亿元增加到20*年的11772亿元,增长了59%;六是经济总量有较大提升,企业的销售收入总额从20*年的27926亿元增加到20*年的4*13亿元,增长了45.7%,工业增加值相应地从7212亿元增加到9203亿元,增长了27.6%;七是企业的带动作用明显增强,多数企业承担有国家重大项目或地方重点项目,企业处于行业或区域发展的前列,建有57家国家重点实验室、企业技术中心和工程中心。

特别值得的是,当汶川特大地震发生后,各试点企业坚决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的部署和要求,迅速行动,组织员工捐款捐物,不少企业组织专门队伍赶往地震灾区,参与抗震救灾、恢复重建。同时,各试点企业在抗击南方雨雪灾害、落实节能减排和支持奥运等任务中做出了积极的贡献,从中表现出企业的高度政治责任感和社会责任感。

自20*年以来,各地方也相继开展了创新型企业试点工作,目前,已选择了近2000家企业进行试点。其主要特点,一是创新型企业建设工作得到了地方党委、政府的高度重视,建立了试点工作领导小组,纳入规划,重点推进。二是形成了多部门联合推进的良好机制。各地方科技管理部门和国资委、总工会会同有关部门积极推进本地区的试点工作。三是政策措施实,支持力度大。不少地方从税收优惠、企业研发能力建设、重大和重点科技项目支持、人才培养和奖励等方面给予支持。四是地方试点工作成效明显。试点开展以来,试点企业研发投入加大,新技术、新产品、新标准不断推出,自主创新能力进一步提升,在区域经济结构调整中的带动和示范作用不断增强。

回顾创新型企业试点工作的历程,总结试点企业和试点工作的经验,我们体会必须做到五个坚持。一是坚持解放思想,创新观念。推进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相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建设,需要我们改变传统观念和认识,与时俱进。建设创新型企业,首先要实现观念创新,要用科学发展的理念、战略的思维、全球化的眼光、市场化的意识来实现以创新驱动又好又快发展。二是坚持深化改革,创新体制和机制。良好的体制机制是企业提高创新能力的重要保障。对企业而言,不仅要加强技术创新和产品创新,更要加强制度创新、管理创新和方法创新,切实把改革创新作为企业发展战略的核心。三是坚持企业为主体,创新产学研结合的模式。要遵循市场经济规律,坚持技术创新的市场导向,把产学研结合的基点放在产业发展和竞争力的提升上,放在企业技术创新的需求上,形成产学研在战略层面的长效合作机制。四是坚持大力协同,形成工作合力。增强企业自主创新能力,需要部门间的密切配合,相互协作,需要重视和发挥各地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促进形成资源整合、多方联动、有效支持、共同推进的局面。五是坚持政府引导,集聚创新要素。重在营造良好的政策法制环境,引导和支持各类创新要素向企业集聚,同时要开展试点示范,加强分类指导。

二、认清形势、明确要求,进一步推进创新型企业建设

两年多来,创新型企业试点工作取得了重要进展和初步成效,试点企业技术创新能力显著提升。今天,在第一批开展试点的企业中有91家企业进入了创新型企业行列。这是在推进创新型企业建设中迈出的重要一步。但是,我们必须清醒地看到,创新实践永无止境。被命名的创新型企业,只是站在一个新的起点上,责任更加重大,使命更加光荣,任务更加艰巨,我们必须认清形势,明确要求,进一步加大工作力度,把创新型企业建设提高到新的水平。

当前,我国正处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处于改革发展的关键阶段,既面临前所未有的机遇,也面临十分严峻的挑战。从国际上看,科学技术日新月异,重大创新成果不断涌现,科技进步与创新已经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的主导性力量,国际科技经济竞争更加激烈。发达国家以及跨国公司依靠其科技优势,通过控制核心技术和知识产权、建立技术标准、构筑技术壁垒、垄断高端市场等方式,来维持和扩大其竞争优势,使我国众多企业面临越来越大的压力和挑战。从国内来看,我国正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生产力水平总体上还不高,面临着日益严峻的能源、资源和环境的约束。自主创新能力总体上还不强,特别是企业自主创新能力还比较薄弱,成为影响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的重要制约因素。

党的十七大,要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走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道路,要求我们积极应对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市场化、国际化带来的新机遇和新挑战,实现由工业大国向工业强国的转变,这就必须坚持自主创新,大幅度提升企业的自主创新能力。

今年初,总书记在安徽视察奇瑞等创新型企业时,只有不断提高自主创新能力,才能始终把握发展的主动权,增添发展的新优势,要强化企业在技术创新中的主体地位,鼓励企业加大研发投入和人才储备,引导和支持创新要素向企业集聚,加快形成一批竞争力强的创新型企业,促进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我们要进一步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党中央、国务院的战略决策和部署上来,采取有力措施,制定工作规划,明确工作目标,加大工作力度,扎实推进创新型企业建设。

在总体要求上,要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精神,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提高自主创新能力为核心,以深化改革为动力,着眼于建设创新型国家的战略要求,着眼于提升我国产业核心竞争力,着眼于促进科技与经济更加密切结合,着眼于促进区域经济结构调整和产业发展,大力实施“技术创新引导工程”,积极推进创新型企业建设。

在工作目标上,力争在三到五年内,在建设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相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上取得突破性进展。企业在技术创新中的主体地位初步确立,重点行业和关键领域的技术创新能力大幅度增强,产学研结合更加紧密,一大批企业进入创新型企业行列,努力培育中国创新型企业500强。

在工作任务上,要研究制定创新型企业建设工作规划,按照示范一批、培育一批、带动一批的思路,扩大试点范围,通过创新型企业的示范带动作用,引导更多的企业走创新发展的道路。研究制定关键产业领域的技术创新政策,引导企业的技术创新方向和重点。营造良好环境,完善鼓励技术创新和科技成果转化的法制保障、政策体系、激励机制。建立企业创新的评价监测体系,运用科学合理的评价指标,加强政策导向及动态调整。

在保障措施上,科技部、国资委、全国总工会将进一步加强与有关部门的协作与配合,积极引导和支持政策要素、人才要素、技术要素、资金要素、管理要素和公共服务要素向企业集聚,具体将采取以下十个方面的措施。

一是完善和落实激励企业自主创新的各项政策措施。认真落实《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2024年)》配套政策及其实施细则,重点促进企业研发费用的税前抵扣、自主创新技术和产品的政府采购、激励企业创新的金融支持等政策的落实。制定和完善国有骨干企业创新友好型出资人政策。

二是加强企业创新人才和各类人才的培养。营造有利于科技人才向企业流动的机制和环境,促进企业、大学、科研机构的人才交流,建立企业与大学、科研机构合作培养企业创新人才队伍的共建机制。建立有利于科技人才在企业成长和发展的激励机制和管理模式,开展对企业高层管理人员的培训,促进企业加强职工知识和技能培训,提高广大职工的科技素质和能力。

三是进一步支持企业加强研发能力建设。支持企业建立和完善研发机构。完善有关规划和管理办法,在具备条件的企业建设国家重点实验室、国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和产业化基地。

四是引导企业更加重视知识产权和标准工作。促进企业制定知识产权战略,加强知识产权的创造、运用、保护和管理,注重建立健全企业知识产权管理机构,积极开展和参与技术标准的制定,努力形成更多的自主品牌。21写作秘书网

五是加大科技计划对企业技术创新的支持力度。注重反映产业技术创新和企业的重大技术创新需求,在具有明确或潜在市场应用前景的领域,支持优势企业牵头或参与承担国家及地方重大与重点科技项目。

六是促进加强对企业的金融支持。加大引导性资金的投入,促进运用贷款贴息、偿还性资助等多种方式支持企业,促进建立创业投资引导基金,推进信贷担保、知识产权质押贷款等工作的开展,为解决企业特别是中小企业贷款难创造条件,进一步建立和完善技术产权交易市场。

七是为企业提供更多的公共服务。构建面向企业技术创新的公共服务平台,促进国家实验室、大学、科研机构、检测中心、大型仪器中心等向企业开放。加大对技术市场、生产力促进中心、企业孵化器、留学生创业园等科技中介服务机构的扶持力度,为企业技术创新提供更好的公共服务。

八是支持企业“走出去”。支持企业在全球化市场环境下更加主动地参与国际竞争、分工与合作,利用各种有效资源为企业开展国际经济技术合作与交流提供便利和服务。

九是建立企业创新的交流平台。整合资源,建立企业创新的信息交流平台,发挥各有关部门的组织、协调作用,组织开展企业的经验交流、学习研讨等活动,为企业创新提供交流平台,创造合作机会。

十是加强对企业创新的评价和奖励。进一步完善创新型企业评价指标体系,制定具体的评价考核办法,加强创新导向,对企业技术创新从整体上进行考核。完善奖励办法,在科技进步奖中对优秀企业的技术创新工程和平台给予奖励。

在工作要求上,已进入创新型企业行列的企业要从新的起点出发实现持续创新。要巩固试点成果,把已经形成的好做法制度化、规范化,形成长效机制;建立和完善持续增加研发投入的保障机制、创新要素参与分配的激励机制;进一步制定和落实企业创新发展的规划。要更加重视知识产权管理和标准制定,把知识产权的创造、保护和应用贯穿于企业技术创新的全过程;把培养和吸引优秀人才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从企业长远发展的要求出发,加强创新人才队伍建设;要不断探索和创新产学研结合的组织模式和运行机制,强化产学研合作的组织和机制保障,有条件的要牵头组建或参加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以形成符合市场经济规律和持续创新需求的产学研合作关系。

各试点企业要坚持高标准、严要求,加大试点工作力度。要按照建设创新型企业的标准和要求,完善和落实试点方案,要重视学习创新型企业的做法和经验,实施企业创新战略,提高自主创新能力;要注重营造尊重人才、崇尚创新、宽容失败、和谐奋进的创新文化氛围;要在加大研究开发投入、完善研发机构、创新产品和服务、提高创新效率,掌握核心技术和自主知识产权等方面取得明显进展,争取早日进入创新型企业行列。

大学生创新创业工作总结范文第3篇

为深入贯彻落实党中央的精神,努力提升****科党建工作科学化水平,****科党支部紧紧围绕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持续深化“五心”党建,大力推动基层党建质量提升,不断筑牢国有企业党建工作的“根”与“魂”,全面发挥党的领导核心和政治核心作用,全力引领改革、推动改革,全力保障公司持续健康稳定发展,在全体党员中开展以“三学三争活动,促进企业发展”为主题的党建品牌创建活动。具体实施方案如下:

一、指导思想

以习近平总书记的治国新思想新战略为指导,深入贯彻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和全国国有企业党的建设工作会议精神,以促进工作、推动发展为落脚点,以开拓创新、服务大局为基本原则,把项目制管理和创建党建品牌作为新时期提升党建科学化水平的有效载体,着力推进党的基层组织建设,打造工作精品,展示良好形象。强化**科党员的服务理念,积极发挥党组织战斗堡垒和党员先锋模范作用,进一步激发**科党组织的生机与活力,努力开创基层党建工作新局面。

二、品牌内涵

紧紧围绕“创一流,争第一,勤奋、节俭,多奉献”的要求,继续深化开展创先争优活动,在全体职工中大兴学习之风,大兴争先之风。积极发挥党支部纽带作用,以“创一流企业,建百年新集”为目标,积极抓好党员和党务工作者队伍建设,发现挖掘优秀人才,为党组织输送新鲜血液。以“三学三争”为主要内容,即:学理论、学管理、学技术;争当生产模范、争当技术标兵、争当管理能手,创新基层党建工作机制,扩大基层党建工作覆盖面,以完善和规范基层党建工作,促进企业发展。

三、方法步骤

(一)品牌认定阶段(4月—5月)

按照公示党委和管理中心党总支的要求,开展党建品牌创建大讨论,集思广益,科学制定创建实施方案,把党建品牌的定位过程变成宣传发动和增强党员干部服务意识的过程。认真总结去

年**科党建工作的经验做法,围绕“敬业、求实、创新、争先”,确认开展“三学三争”活动,并向管理中心党总支提出品牌认定申请。

(二)宣传发动阶段(6月)

按照确定的党建品牌,召开支委会、党员大会作动员部署,明确目的意义、工作任务和标准要求,充分调动全体职工参与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形成浓厚的创建氛围。采取多种形式,制作印发宣传资料和创建标准、规范,在全体职工中大力营造共建共创的良好氛围,发动党员干部积极投入到党建品牌创建活动中来。建立基层党建信息上报工作制度,及时向**管理中心党总支汇报品牌创建工作开展情况。

(三)培育发展阶段(7—11月)

针对当前**科面临自身理论学习不够实、实践运用还不够好、从严执纪还不够果断等问题,引导全体党员深入领会党章和习近平总书记系列讲话及党的十九届五中全员会精神,自觉加强对党的认识和归属感,自觉将加强党的组织建设和促进生产经营发展有效的结合起来,将企业发展与市场经济发展结合起来。深入了解企业组织建设、党员结构及生产经营现状,全面了解企业目前面临的困难,搭建平台,建立机制,开展以“学理论、学管理、学技术;争当生产模范、争当技术标兵、争当管理能手”为主要内容的“三学三争”党建品牌创建活动,帮助企业内强素质、外树形象,全力助推企业快速发展。着力抓好党建品牌创建活动,以示范带动整体,推星树典,激发活力,切实发挥“品牌”的示范、引导、激励效应,使创建党建品牌活动成为服务基层建设、助推企业发展的“核心工程”。

(四)总结提升阶段(12月)

认真研究党建品牌创建工作中存在的问题、成效和经验,及时归纳总结,形成书面汇总材料上报管理中心党总支,以创建党建品牌促进单位效能提升、发展能力提升、核心竞争力提升。

四、工作要求

(一)提高认识,落实责任。成立党建品牌工作领导小组,并落实分管领导和具体实施人员。创建党建品牌工作是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的一项重要措施,是党的组织建设的基础性工作。要充

分认识开展创建活动的重要性和必要性,明确职责任务,上下联动,确保创建活动扎实有效开展。

大学生创新创业工作总结范文第4篇

【关键词】企业人力资源开发;再教育培训;知识

中图分类号:F2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0278(2013)05-053-01

知识(知识是人类生产和生活经验的总结)经济时代给现代企业经营理念带来了新思路、挑战和变化,知识(知识是人类生产和生活经验的总结)资源取代了土地、资本、原材料等而成为主要的生产要素,即人力资本取代物力资本而成为现代企业经营的主导原因。知识(知识是人类生产和生活经验的总结)经济时代,人力资源开发已成为世界各国共同关注的战略难题。企业的人力资源开发重在教育培训,教育培训是企业人力资源开发的基础工程,这可以从理论和实践上可以证明。现在我国企业人力资源教育培训现状不容乐观,在指导思想、培训内容和方法、评估和反馈机制的创建、培训市场的规范化和企业员工终身教育体系的创建等诸方面尚存在许多难题,必须要经过全面创新、经过创建“学习型组织”、经过培训立法、经过学习国际先进培训经验等加以改进,否则,是无法适应发展中的新经济的要求的。所以怎么样分析、研究一条适合我国企业情形的“中国式教育培训”之路,是摆在广大人力资源开发者面前的任务。

知识(知识是人类生产和生活经验的总结)经济时代,最有竞争力的组织莫过于学习型组织。学习型组织首先是一个勇于不停创新、善于全面创新的组织,是一个创新人才脱颖辈出的组织。因此我想,知识(知识是人类生产和生活经验的总结)经济时代的企业教育培训改进工作也应针对着创新、针对着创建“学习型组织”来开展。

一、创新教育培训观念

首先要突破(意为打开缺口突破难关)过去的教育培训思想的束缚,树立现代教育培训“注重人才国际化、尊重人才、加重人力资本投资”的新理念,充实认识“科教兴国”、“人才兴企”的战略意义,克服以往只注重眼前好处的短视目光,把提升企业的生存竞争力和员工个人的发展潜在能力作为企业教育培训的双重目标,对企业的人力资源开发工作进行“系统思考”,激发勉励员工“自我超越”,经过教育培训“改善员工心智模式”,以将企业创建成一个有“共同愿景”、有合作精神的“学习团队”。这种教育培训观念实质上便是彼得·圣吉所倡导(率先提议)的“五项修炼”思想。

二、创新教育培训内容

要根据财产结构调整的要求、企业员工的实际素养水平和企业的发展战略目标,精心选择、设计教学主要内容,突出企业教育培训的针对性、实效性、职业性、前瞻性和复合性。培训内容职业性应具有时代特点,能及时反映人类最新文明成果。不但需要把培训内容的重点放在企业经营办理知识(知识是人类生产和生活经验的总结)、经济体制改革的政策法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基本理论、企业经营实务、岗位流程和技术、外语、计算机等必备知识(知识是人类生产和生活经验的总结)上,相比领导艺术、电子商务、虚拟企业、企业设计、企业信息系统的创建等知识(知识是人类生产和生活经验的总结)也因根据受训对象的知识(知识是人类生产和生活经验的总结)需求而纳入教学主要内容。另外,企业员工的道德教育(包括思想品德、职业道德、社会公德)、责任心、奉献精神、沟通与合作本领、创新思维与创新本领的培养训练也必不行少。古人云“有德无才,其德可用;有才无德,其才难用”,道德观、价值观(指一个人对周围的客观事物总评价和总看法)、信仰教育、企业文化教育也是企业教育培训不行或缺的内容。相比大量的必要再就业的下岗员工,创业思维、创业理念教育与再就业的本领培养同样重要。要在培训实践中不停总结、提炼,以创建适合不一样行业、不一样层次、不一样需求甚至不一样地区的“教育培训知识(知识是人类生产和生活经验的总结)库”,以利于有的放矢地提升培训效果。

三、抓紧落实企业教育培训的立法工作

逐步创建企业员工教育培训法规体系,使培训工作法制化。制定培训组织、培训师资、培训对象、培训内容与教材(教材是由三个基本要素,即信息、符号、媒介构成,用于向学生传授知识、技能和思想的材料)、培训方法与本领、培训效果与考核等方面的具体政策并包管实施(实际的行为),规范培训市场的创建和运作,把“实施(实际的行为)品牌战略、创造培训精品”作为企业人力资源开发的重大课题(意是指我们要研究或者要解决的问题)加以分析,要特别重视对培训师资的资格认证、考核及功夫培训工作,确保培训质量。

四、要把培训投资纳入企业重要的财政预算

大学生创新创业工作总结范文第5篇

在社会创业群体中,高校师生具有知识创新优势,是创业产品的自主知识产权的所有人,是社会最具创新能力和创业激情的群体。高校师生的创业项目通常都具有市场的技术领先性,掌握研发产品的科技核心技术。依托高校优良的科研资源和创新环境,创业团队能够提前了解行业的科技发展动态,对市场的需求有高度灵敏度,通过研发合作形成高效的团队。

1.1政府出台政策鼓励创业活动党的十提出:“鼓励多渠道多形式就业,促进创业带动就业。”国家积极鼓励高校师生结合专业学科知识和优势研发创新能力开展创业活动。国家主席在致2013年全球创业周中国站活动的贺信中强调指出,全社会都要重视和支持青年创新创业。在2014年夏季达沃斯论坛开幕式上,国务院总理在致辞中谈到,要借改革创新的“东风”,在960万平方公里土地上掀起一个“大众创业”的新浪潮。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联合国务院九大部门出台了2014年《关于实施大学生创业引领计划的通知》。其中明确指出,在2014-2017年实施新一轮“大学生创业引领计划”。国务院办公厅的《关于做好2014年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毕业生就业创业工作的通知》中也提出,通过提供创业服务,帮助和扶持更多高校毕业生自主创业。

1.2高校科研创新能力不断增强国家通过“211工程”、“985工程”等专项工作,对高校的经费投入和政策扶持持续加大。高校对服务社会发展、提高自主创新能力的成效开始显现,科技研发创新能力不断增强。近年来,高校承担国家各类科技攻关项目,对经济发展和科技进步的贡献越来越大。自国家设立科学技术奖以来,至2009年,高校获国家自然科学奖共489项,占授奖总数的52.3%;获国家技术发明奖共1191项,占授奖总数的37.0%;获国家科技进步奖共3044项,占授奖总数的30.9%。2013年度国家科技奖励三大奖中,全国高校共获得169项奖项,占通用项目总数246项的68.7%。高校师生的持续研发创新活动,使得高校的科技创新优势在国家科技创新活动中占有重要的位置。

1.3创新竞赛和创业教育的开展高校开展的创新竞赛是培养大学生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提高协同合作、创业精神综合素质的学科性竞赛。挑战杯全国大学生系列科技学术竞赛是由、教育部、人社部、中国科协和全国学联共同主办的,国内最受关注、最具代表性和示范性的大学生竞赛。目前有1000多所高校200多万大学生参与展示创新竞赛。2014年等五部门决定,共同组织开展创青春全国大学生创业大赛,进一步促进创新人才成长、深化高校素质教育。各高校积极探索实践,制定创业教育规划制度,开展教学工作。2002年,中国人民大学、清华大学、上海交通大学等九所高校被教育部确定为开展创业教育的试点高校。2012年,教育部在《普通本科学校创业教育教学基本要求(试行)》的通知中明确,高校应创造条件面向全体学生单独开设“创业基础”必修课,把创业教育作为本科人才培养的重要工作内容。、全国青联与国际劳工组织合作开展的KAB创业教育项目,已在100多所高校创设大学生KAB创业俱乐部,培训20多万名大学生。

2大学科技园的SWOT分析及对策

大学科技园结合高校科研优势与社会产业资源,推动了市场经济发展,为国家科技研发、技术进步和科技成果产业化提供了重要平台。到2014年,科技部、教育部已认定十批110余所国家级大学科技园。各省市也积极实施创新驱动战略,发展大学科技园引领区域经济发展。大学科技园的建设发展,为高校的优势学科建设、科研成果产业化、科技人才培养等方面提供了有力的支持。本文采用战略规划管理的态势分析法(SWOT分析法),对大学科技园促进高校师生科技创新创业的内部因素和外部环境进行系统分析,按照影响因素构造SWOT矩阵,相应提出实施策略。SWOT分析法是战略规划管理的重要分析工具,针对研究对象的内部因素-竞争优势(Strength)、竞争劣势(Weakness)和外部因素-机会(Opportunity)和威胁(Threat),用系统分析的思想,把内部因素和外部因素依照矩阵形式排列,相互匹配加以分析,从中得出相应的结论和决策。

2.1内部因素-竞争优势分析科技部和教育部协同推进的大学科技园建设,在服务我国新形势下的经济转型发展和创新型国家建设中取得的成绩有目共睹。大学科技园积极推动高校的科技成果产业化,培育高新技术企业、聚集创新创业人才、促进高校教育改革、成为区域经济发展科技创新的重要策源地。截至2010年,国家级大学科技园有可自主支配面积814.5万平方米,入驻在孵企业6617家,累计转化科技成果4606项,在孵企业申请专利5603项,其中发明专利2333项。2014年,由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等14家国家级大学科技园共同发起成立的国家大学科技园研究会成立。研究会将总结各高校科技园区的管理模式和运营经验,汇聚各类资源,为促进大学科技园的科学规范发展提供政策建议。教育部2010年《关于大力推进高等学校创新创业教育和大学生自主创业工作的意见》中明确指出,以国家大学科技园为主要依托重点建设一批“高校学生科技创业实习基地”。大学科技园可以整合高校研发创新资源,利用教学实习基地、工程实训中心等载体,帮助高校师生开展创新创业实践。高校通过大学科技园孵化服务平台,提供高校师生创新创业项目孵化的软硬件支持,开展大学生创业指导和实习培训。大学科技园内工商税务、人才服务、银行投融资等专业平台,政策咨询和项目辅导等服务体系,完善了高校创新创业教育和创新创业人才培养体系,“高校学生实习实训———毕业设计———就业创业”培养服务链储备了优秀的创新项目和创业团队。

2.2内部因素-竞争劣势分析大学科技园的建设发展中,存在体制机制、管理服务和科技成果转化等现实问题。首先是运营体制问题,高校的资产经营公司出资成立“大学科技园有限公司”,负责统筹规划、建设开发、经营和管理大学科技园。由于涉及到国有资产,大学科技园在运营管理中受到政府教育部门、财政部门、科技部门等政策管理的约束限制,影响到大学科技园有限公司的正常经营和运行效率。其次是管理服务问题。当前大学科技园的管理运营人员的构成相对单一,造成大学科技园发展的“软件条件”不足。陈赟畅等对大学科技园的调研发现,管理人员中只有12%的人员有企业管理的经验或从事过企业管理工作。管理人员对于大学科技园入孵企业提供的资金支持、法律咨询等方面的服务不够完善,导致孵化工作能力不强。再次,大学科技园对于高校的的创新成果转化工作还有很大的提升空间。以专利成果为例,《中国高校知识产权报告(2010)》统计,1985年至2010年期间,我国高校专利申请年平均增长率19.8%;专利授权年平均增长率26.0%。但是,专利转化率普遍低于5%。很多原创型的新技术、新材料、新工艺,由于资金配套、管理服务等原因没有实现产业化。

2.3外部因素-机会分析高等学校创新能力提升计划即2011协同创新计划,是2012年教育部在高教系统继“985工程”、“211工程”后实施的第三项国家战略工程。2011协同创新计划的目的是让“1+1>2”,项目以人才、学科、科研三位一体创新能力提升为核心任务,构建面向科学前沿、面向文化传承创新、面向行业产业和面向区域发展的四类协同创新模式。由高校牵头,联合科研院所、行业企业和地方政府等优势资源,2013年国家培育了167个协同创新中心,最终十四个协同创新中心获批为“2011计划”首批国家协同创新中心。协同创新价值内涵对大学科技园有着重要的影响。首先,协同创新要求高校满足社会发展需求为导向,为大学科技园提供了发展的理论依据,为高校师生创新创业活动提供社会的价值认同。其次,协同创新要求以任务为纽带,跨学科、跨高校、跨地区的协同发展,组织方式的转变打通了高校部门分隔的管理方式,促进了大学科技园服务高校师生创新创业的活动实践。第三,高校内部创新资源和企业、政府的创新资源通过大学科技园平台有机融合、共享发展,为高校师生创新创业活动提供了资源保障。

2.4外部因素-威胁分析在世界政治复杂多变,国内外经济环境错综复杂的外部因素影响下,我国经济发展总体良好,同时面临诸多不确定因素。首先,国家经济形势整体向好。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2014年上半年国内生产总值(GDP)按可比价格计算同比增长7.4%,经济运行总体平稳。第三产业增加值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为46.6%,高于第二产业0.6个百分点,产业结构继续优化。其次,我国的创业环境和创业政策有待改善。基于2002-2012年的数据,清华大学《全球创业观察中国报告:创业环境与政策》报告显示,我国的创业环境在参加全球创业观察的69个国家和地区中排在第36位,居于中游水平。我国的创业环境和政策总体上逐步改进,在金融支持、政府项目、商务环境等方面的服务现状亟需改善。

2.5促进高校师生科技创新创业的行动对策基于大学科技园的内部和外部因素的SWOT分析,本文对SWOT矩阵分析模型的内部和外部因素组成的四种战略组合,提出大学科技园促进高校师生科技创新创业的行动对策。跨组织知识共享网络具有社会关系性与信息技术性、知识保护与知识共享共存性。高校师生科技创新创业工作,需要政府、高校和企业多元主体协同互动,以大学科技园为孵化服务平台共同扶持和推进。高校师生科技创新创业为地方经济的发展聚集创新创业人才、储备创业项目,加速科技成果产业化的成效日益显现。政府部门出台高校师生科技创新创业的专项政策,成立人社、科技、教育和财政多部门联动的专设机构,建立协调督查机制,分类细化评价体系和具体考核指标,以监督落实、健全完善管理工作。按照高校师生创新创业项目的发展规模和孵化阶段,政府配套优惠政策,落实资金奖励、税费减免等孵化工作。政府与高校合作,依托大学科技园建设孵化办公场地及相关配套设施,配备专业人员和创新创业导师提供政策落实、项目申报、自主知识产权申报工作。对科技创新性高、满足市场需求的创新创业项目设立专项基金,给予资金资助和奖励,助推创新创业。制定高校师生创新创业名录,实行专项采购制度。高校师生创新创业工作需要高校的行政财务、教学科研和孵化平台各部门协同合作、分工负责。由分管工作的校级领导统筹各成员部门组成工作领导小组,协同合作校内创新创业的教育资源和创新平台,以任务导向开展工作。①高校制定政策文件,在教学科研、管理服务和资金奖励等方面,提供制度保障。②教务处组织结合专业学科特点和创新创业特色的素质教育理论教材,强化实习实践和案例互动教学,通过师生的理论学习和教学互动,共同提升创新创业意识和实际操作能力。③高校组织从事创新创业教育的教师和管理人员进行针对性的培训和交流学习,邀请社会专业人士、行业专家组成专兼职的创新创业教师队伍。④成立由团委主导,学生处、教务处和财务部门合作,多部门协同负责的机构,开展创业实践比赛,创新竞赛等活动,进行创业模拟实践培训。⑤由大学科技园牵头负责,协同行政管理、资产财务部门成立专门机构,配备创业导师和工作人员,以科技产业化和地方经济发展的需求为目标,负责高校师生科技创业项目的公司运营和扶持政策落实工作。知识协同创新主体可以通过人才流动、项目合作、产学研合作等形式实现知识的交流和共享。按照市场经济的发展规律,大学科技园应理顺与高校的关系,按现代企业制度明确产权关系,确立资产关系中的责权利的关系,组建现代企业制度管理公司,完善利益分配、产权激励的机制。创业创新培养载体的建设,要加强协同创新,服务于地方经济发展。鼓励大学科技园与企业建立多种形式的产学研合作关系,互聘专家担任研究员,形成人才交流互动,创新创业成果共享,推进科技成果转化工作。

3结语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