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本网活动方案内容页

课程考核方案{推荐5篇}

2024-08-04 19:40:01活动方案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课程考核方案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课程考核方案范文第1篇

本文从现代职业教育培养目标着手,以岗位能力需求为依据、技能培养为目的对高职课程考核方案进行探讨。阐述目前高职课程考核方式的缺陷和考核方式改革的必要性。最后,探讨了《采购管理实务》课程考核方案的设计与实施。

【关键词】

采购管理课程;岗位能力;考核方案;技能培养

1 《采购管理实务》课程考核方案改革背景

继教育部2006年提出《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后,中国高等职业教育走上了快速发展的轨道,新兴的高等职业教育有了更明确的发展思路——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培养面向生产、建设、服务和管理第一线需要的高技能人才。因此,职业教育应从工作岗位能力需求出发,以技能培养为主要目的,在课程进行过程中以传授实践性知识为主,讲授理论性知识为辅,“以岗位能力需求为依据、技能培养为目的” 课程改革旨在实现职业教育的教学过程与工作过程融合,在专门构建的教学情境中传授职业从业资格相关知识,使学生有能力应对那些对职业、生计以及社会有意义的行动情境。课程的深化改革是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关键环节,而教学评价的改革对课程教学模式改革又具有重大的促进与导向作用,因此,结合课程特点进行课程考核方案的改革探索实践势在必行。

1.1 《采购管理实务》课程简介

该课程是物流管理专业的一门专业核心课程,是在多年教学改革的基础上,通过对物流管理相关职业工作岗位进行充分调研和分析的基础上,借鉴先进的课程开发理念和基于工作过程的课程开发理论,进行重点建设与实施的学习领域课程。目标是让学生掌握一般的采购方式(包括询价采购、招标采购、网上采购等)、采购谈判、采购合同管理等方面的知识,重点培养学生实施招标采购、网上采购的能力、采购市场调查和分析的能力、采购谈判的能力、对供应商选择与评价的能力。

1.2 《采购管理实务》课程现行考核方式及存在问题

《采购管理实务》课程采取以开卷考核为主、闭卷考核为辅的考核方式,即期末成绩(50%或70%)+平时成绩(50%或30%),可操作性较强,但存在着诸多问题。

(1)考核形式单一。开卷或闭卷考核侧重考查学生对所学知识的掌握程度,试卷涉及知识面广,学生仅对采购管理的概念定义、方法、分类等进行死记或温习回顾。

(2)考核内容局限。目前的考核内容普遍以教材、课堂与教师为核心命题,而受限于教师与教材对社会发展的适应力,让学生们失去了学习新知识、新技能的机会,阻碍了学生素质的拓展。

(3)考核评价方向偏离。作为高职院校,培养面向生产、建设、服务和管理第一线需要的高技能人才是第一要务,培养学生的社会适应性、岗位技能,提高学生的实践与创造能力。然而,目前的考核评价并没有直到这样的作用。

2 考核方案制定目标

2.1 知识理论学习与岗位能力需求相结合,达到技能培养的目的

课程的考核不能再满足于识记掌握现有、已有知识,应该利用学生已掌握的知识,引导开发学生的思维、培养学生的岗位能力与技能。因此,课程考核应该采用基于能力考查主线,理论知识、职业素养等并重的考核方案。以岗位能力需求为依据,技能培养为目的,帮助学生学习和应用知识与技能。

2.2 考核方案内容联系专业实际

以岗位能力为依据、技能培养为目的,突出专业、职业能力培养,立足学生专业领域,结合实际工作过程为导向的先进开发理念设计课程考核方案,处理好前续与后续课程的关系,真正让学生理解理论知识与专业实际的具体联系。

2.3 考核方案强调学生为主

课程考核方案在较全面的考查了学生的识记、理解与基本技能能力的基础上,也要考查学生的自觉能力、动手能力、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以及创新能力等。考核内容可以在笔试基础上,再增加社会调研、撰写报告等形式。使学生真正把知识转化为能力,提升解决实际问题的技能,满足社会工作的需求。

3 考核方案的具体设计

根据《采购管理实务》课程性质与特点以及本课程在物流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中的地位和作用,基于以上所述课程考核方式改革目标,制定了《采购管理实务》课程考核方案。《采购管理实务》课程评价体系由平时表现、理论知识与综合能力三个考核单元组成,分值比重各占30%、30%和40%,如表1。其中,平时表现包括考勤、作业、课堂表现、沟通能力、等,理论知识包括理论知识掌握、案例分析、完成作业的精准度等,综合能力包括理论知识的灵活应用、职业素养、合作能力、写作能力、学习能力等。

本文所探讨的《采购管理实务》课程考核方案,主要针对基于“以岗位能力需求为依据、技能培养为目的”的课程开发思想教学模式的一种尝试,立足岗位能力需求,强调培养学生的综合应用技能。在面向学院物流管理专业学生实施《采购管理实务》课程考核方案后,总体达到了如下改革目的:

(1)使学生对所学专业及后续课程有了更深入了解,发挥了课程对岗位能力需求、技能培养的支撑作用;

(2)学以致用,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独立地进行资料搜索、调查研究、小组讨论等,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与创造性;

(3)学生作为学习主体,主动把理论知识与实践结合起来,提高了综合能力,增长了自信。

【参考文献】

[1]姜大源.职业教育学研究新论[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2007.

[2]严中华.职业教育课程开发与实施——基于工作过程系统化的职教课程开发与实施[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9.

课程考核方案范文第2篇

课程名称

连锁店开发与设计

主讲教师

适用专业

连锁专业

教学年级

课程概况

一、课程性质

《连锁店开发与设计》属于专业技能课,是高等专科院校连锁企业管理专业的一门必修核心课程。连锁经营是社会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是现代商业组织及先进管理思想和科学技术的结合所产生的新型商业组织形式。连锁经营的标准化,专业化,规范化的管理要求,决定了连锁店的开发与设计有别于一般企业。《连锁店开发与设计》主要涉及了连锁企业的组织结构,岗位配置,人力资源规划,工作分析,人员招聘,员工绩效考评和员工培训等相关的知识。本课程每周4个课时,开设一个学期,共64学时。在教学中,采用的主要方式包括理论讲授、讨论、案例分析、实训等。在教学过程中,突出三个方面的特点:1.把国内外人力资源管理的最新理论,方法同国内连锁企业的管理实践相结合。2.在引进介绍国内外人力资源管理理论的同时尽可能同全国连锁企业的现状相结合。3.使本教材尽可能适合采用案例教育的方法。通过本课程的教学,应当使学生掌握连锁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基本理论以及主要操作技能与方法。

连锁门店开发与设计是连锁经营管理专业所构建的新课程体系中专业技能领域的核心课程之一,也是一门重要的实践课程。现代高职教育强调“工学结合”,倡导职业为导向的教学模式。在这一指导思想下,广州工商学院连锁经营管理专业的教师团队在如何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以学生为中心,进行教学做一体化的教学模式上进行了改革与探索。

“连锁门店开发与设计”课程是在计算机基础、连锁经营管理实务、商品学、配送中心管理、门店营运与管理等先修课程的基础上开设,与后续课程如商品采购、门店营运、物流配送、财务管理紧密联系。

连锁门店开发与设计是以门店开发与设计为研究对象,介绍连锁门店开发与设计的基本原理、商圈调查与选址、企业形象与店面设计、卖场内部设计、商品陈列、开业设计的一门实用性专业课程。本课程具有很强的实践性,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真正了解连锁门店开发与设计有关的基本知识概念、理论,教会学生如何更好地进行门店开发设计,为学生学好后续专业课程提供基础技术支撑,更为培养学生今后具备从事商圈调查、选址、门店

CIS

设计、店内、外布局设计、商品陈列、门店开业推广设计等工作的实际能力而奠定基础。

二、课程教学内容

《连锁企业人力资源管理》注重与行业的紧密结合,尽可能融入当前连锁行业的需求和最新变化,突出管理方法和操作技能的训练。在内容的选取上,根据职业情境和连锁经营与管理专业学生的职业发展需求,

取材于职业岗位活动和实际工作流程,选取了连锁企业机构设置及人员配置、人力资源规划、招聘与配置、人力资源培训、绩效管理、薪酬与激励、劳动关系管理及职业生涯规划设计等8个模块15个项目53个任务,辅以课外阅读、课堂训练与测评,内容新颖、系统,具有较强的可操作性。本书的特色在于以项目为载体,以任务为驱动,以学生为主体,突出学生能力素质的培养。单项项目尽可能是大型项目的子项目,尽可能用接近学生未来岗位的项目任务来训练,并在每个项目(任务)后,设计了实践教学环节,要求学生完成所有的项目和任务。

曹静主编的这本《连锁店开发与设计》吸纳了连锁店开发与设计方面的*研究成果,全面、系统地介绍了连锁店开发的战略、商圈调查、不同零售形式的规划特点、店铺投资、开业、店面店内设计和设备选择等。本教材共分九章,章连锁企业店铺开发战略,介绍连锁企业经营战略的内涵、常见的开店战略和开店计划;第二章商圈调查,介绍商圈的概念、调查及设定方法和GIS在选址中的应用;第三章不同零售形式的规划,介绍百货商店、专卖店、购物中心和商业街的选址及规划要点;第四章店铺投资分析,介绍连锁店的投资项目、投资评估和大型商铺的投资分析;第五章店铺租赁与招商管理,介绍店铺租赁洽谈、合同和招商工作模式;第六章店铺开业,介绍开业计划的制定、协调、实施与营销策划;第七章店铺外观设计,介绍连锁店的店名、店标设计、出入口设计、招牌与橱窗设计和停车场与楼梯设计;第八章店内布局与环境设计,介绍店内布局的原则、要素和不同业态的布局形式,以及灯光、色彩、音响、气味等环境设计的要求;第九章连锁店设施与设备,介绍连锁店常用的陈列仓储设备、标识、待客、防损、收货设备和节能、消防设备等。

《连锁店开发与设计》是“上海市高等职业教育连锁经营管理重点专业建设项目”(085工程)的标志性成果之一,也是“中高职教育有效衔接教改课题”成果,适合作为经济管理类专业的教材,也适合流通业人士阅读。

三、课程总体培养目标

按照连锁经营管理岗位群的职业能力要求,以连锁企业工作流程为主线,依据连锁超市店铺拓展、布局及陈列工作领域中的典型工作任务来设计教学内容,同时遵循学生职业能力培养的基本规律,依由简单到复杂整合、序化工作任务,通过任务驱动、课堂与校内外实训基地一体化等行动导向的教学模式,让学生在学中做、在做中学,“教、学、做”有机结合。注重在每一个工作任务、每一个教学环节循序渐进地锻炼、提高学生的实际工作能力,逐步培养学生的综合素养。

通过市场调研与职业岗位分析,以连锁企业的完整工作过程为依据,结合岗位能力的要求,科学选择项目,实施项目教学分为项目确定、项目实施、项目考核三部分。根据学生的职业生涯规划,以学生就业的连锁店、加盟店及创业店铺的店长为培养目标,

通过教学,使学生理解现代连锁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基本理念,掌握连锁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基本方法、内容、策略和技能,并为今后学习其它课程和从事连锁企业管理的工作打下基础。

《连锁企业人力资源管理》是一门建立在经济管理基础之上的综合性应用课程,实践性较强,具体培养要求如下:1.在于使学生了解连锁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一般理念和管理理论;2.理解连锁企业的组织结构和岗位配备以及人力资源规划(难点);3.掌握连锁流通企业连锁企业工作分析,懂得如何进行招聘和录用员工,培训和开发人力资源(重点);4.掌握连锁流通企业资源绩效

考评、薪酬管理等基本方法(难点、重点);5.掌握连锁企业劳动关系管理。

1.基础知识要求:

学习本课程应了解连锁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基础知识、经济学基础知识、金融财务基础知识等。

2.素质要求:

要求学生具有良好的思想品德、职业道德、心理素质和创新意识,要学会科学的分析方法,有较强的组织、领导和实际操作运用能力。

3.实践操作要求:

由于本课程主要是讲述连锁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基本理论,实践操作部分有实训课解决,本课程主要侧重于理论的理解与掌握,将理论运用于实践这一过程的培养。

项目实训教学充分锻炼学生的写作、表达、计算机应用能力,提升了学生应用专业理论知识的能力,解决问题与人沟通的综合能力,而且便于教师在项目进行中发现的问题,分析和汇总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从而指导课堂的理论性教学。

课程考核方案

根据高职教学建设和发展需要,为了使学生在掌握基本理论、知识和技能的基础上,增强职业素养与专业技能,提高分析及解决问题的能力,成为具有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的高技能人才,特制订课程考核改革方案。通过考核方式的改革使教学工作的重点落实到学生能力的培养和素质的提高,力争对学生进行全面检测考核,讲究实际效果。

本课程的考核方式采取知识考核、能力测评与过程考核三项综合考核,成绩评定方法如下:

一、知识考核

1.成绩配比

知识考核项成绩占总成绩配比为40%。

2.考核内容

考核内容主要有八个模块,分别是:

(1)连锁企业机构设置及人员配置;

(2)人力资源规划;

(3)招聘与配置;

(4)人力资源培训;

(5)绩效管理;

(6)薪酬与激励;

(7)劳动关系管理;

(8)职业生涯规划设计。

第一章 连锁企业店铺开发战略

学习目标

引导案例

第一节 连锁企业经营战略概述

1

第二节 连锁企业开店战略

1

第三节 连锁企业开店计划

1

本章小结

思考题

实践应用

第二章 商圈调查

学习目标

引导案例

节 商圈概述

第二节 商圈调查及设定

1

第三节 店址选择与GIS

2

本章小结

思考题

实践应用

第三章 不同零售形式的规划

学习目标

引导案例

第一节 百货商场

第二节 专卖店

1

第三节 购物中心

第四节 商业街

1

本章小结

思考题

实践应用

第四章 店铺投资分析

2

学习目标

引导案例

第一节 连锁店投资项目

第二节 连锁店投资评估

第三节 大型商铺投资分析

本章小结

思考题

实践应用

第五章 店铺租赁与招商管理

学习目标

引导案例

第一节 店铺租赁

1

第二节 招商管理

1

本章小结

思考题

实践应用

第六章 店铺开业

学习目标

引导案例

第一节 店铺开业计划的制订

1

第二节 店铺开业计划的协调与实施

1

第三节 开业活动的营销策划

1

本章小结

思考题

实践应用

第七章 店铺外观设计

学习目标

引导案例

第一节 店名和店标设计

1

第二节 出入口设计

1

第三节 招牌与橱窗设计

1

第四节 停车场与楼梯设计

1

本章小结

思考题

实践应用

第八章 店内布局与环境设计

学习目标

引导案例

第一节 店内布局设计

2

第二节 店内环境设计

1

本章小结

思考题

实践应用

第九章 连锁店设施与设备

2

学习目标

引导案例

第一节 连锁店常用设备概述

第二节 连锁店陈列、仓储设备和生产加工设备

第三节 标识、待客和防损、收货设备

第四节 节能减排、消杀、卫生和消防设备

本章小结

思考题

实践应用

附录1 超市购物环境(GB/T 23650—2009)

附录2 城市商业网点条例(征求意见稿)

二、能力考核

1.成绩配比

能力考核项成绩占总成绩配比为30%。

2.考核内容

考核项目表现为:设计职业生涯规划。

3.考核方式

过程化考核(60%,其中包括态度评价、技能评价、团队合作、完成情况评价)

在学习了连锁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基本方法、内容、策略和技能等具体内容之后,结合本学期学习的各种案例和先进经验,每位学生完成个人职业生涯规划设计,最终形成电子PPT作业上交。本项考核完成的时间预计为第12-15教学周。

评分方式:能力考核总分=教师评分×50%+学生评分×50%

(学生评分:同学相互之间进行打分)

评分细则:

(1)职业规划设计的完整性(30分)

作品内容要求真实、完整,分析透彻,主要包括自我认知、职业认知、职业目标、实施路径、评估调整、职业道德等方面。

(2)职业规划设计的科学性(30分)

要基本体现人职匹配的思路,目标确定和路径设计要符合自身和外部环境实际,不主观臆想,科学合理。

(3)职业规划设计的操作性(25分)

作品要求思维缜密,目标明确,分析有深度,可操作性强,要有一定的分阶段目标,尤其是近期(大学至毕业后五年)目标规划,分析要具有说服力。

(4)职业规划设计的逻辑性(10分)

作品逻辑清晰、组织合理,准确把握职业规划设计的核心和关键。

(5)职业规划设计的创新性(5分)

创意新颖,充分体现个性而不落俗套,

文如其人,充分展示当代大学生朝气蓬勃的精神风貌。

该阶段是实施中的重点,计划确定后学生需通过各种途径完成项目。要注意引导学生独立思考,一方面对学生会遇到的问题及时解答,做好理论知识的梳理,另一方面为项目评价做准备。课程的实训项目内容及目标如表1所示。

表1课程实训项目内容

名称

内容

目标

实训项目

1

投资可行性报告的分析

引入案例深入剖析,撰写投资可行性报告

实训项目

2

编制商圈分析报告

掌握商圈相关知识,会区分商圈,撰写分析报告

实训项目

3

实践选址

某预设连锁门店的选址策略

实训项目

4

店标及店铺招牌设计

设计店标及招牌

实训项目

5

比较沃尔玛与家乐福卖场设计不同

卖场内部布局调研

实训项目

6

设计门店的

7Y6

设计所选门店的

7Y6

(一)

项目任务分配

由组长分工,制定完成项目任务的工作计划。在规定的时间内,学生运用新学习的知识、技能积极探索和解决在项目工作中出现的困难和问题,按时完成规定工作任务。该步骤着重激发学生自主学习兴趣。

(二)

项目计划制定

按照各个项目小组划分,制定出各个小组的项目计划,这里又具体包括了完成项目的方法选定、实施项目的步骤、时间控制和小组成员的具体分工。为了保证项目的顺利实施,每个小组至少需要拟定好两套通过成员共同沟通讨论后的方案。在项目活动中,每个学生都要参与其中,以确保其都能掌握到重要的知识,因为分工的不同,角色的不同,使得每个学生都能充分在自己的部分中发挥各自的创新能力。

(三)

项目计划落实

教学过程中的一个重点是项目计划的落实。在此阶段中,学生在拟定好计划之后,老师需要充分调动起学生的兴趣让学生积极参与进去,以确保计划顺利落实。在课堂知识的教学中,老师仅仅是引导者,老师通过讲授、情景模拟、让学生分小组讨论、实地调研等多种形式让学生充分参与其中,并引发和鼓励学生进行创新和独立性思考,以便更好的促进项目任务的完成。

(四)

项目成果展示

以PPT的方式向全班介绍项目的完成情况。通过展示,提高学生参与项目化教学的积极性,培养竞争意识。展示后要求小组回答其他小组的提问,其他小组根据其讲解和答辩情况进行评价考核。之后是教师点评,教师在点评中指出问题所在及解决方法,比较各组的优劣。

三、过程考核

1.成绩配比

过程考核项成绩占总成绩配比为30%。

过程考核总成绩:考勤×30%+作业完成×40%+课堂表现×30%

2.考核内容

(1)考勤情况;

(2)课程作业成绩;

(3)课堂表现。

3.考核方式

该项考核总分50分,基础分25分。以此为基础,在考勤、思想态度与纪律意识、课程作业等各项进行加减分赋分方式。(加减后分值区间为0-50分)

(1)

考勤成绩(记录)

每次课进行点名并记录,迟到每次扣分0.5分,无故旷课一次扣2分。学期旷课超3次,本项成绩为0;学期旷课超五次,过程考核成绩为0。

(2)课程作业成绩(记录)

本学期本课程计划作业次数6次,根据每次作业完成质量,经批改分为A、B、C三个等次,A等每次加1分,B等每次加0.5分,C等不加分。另作业完成创意新、质量佳者设A+等次,学期作业获A+2次以上,本项成绩为满分。

(3)课堂表现(记录)

上课回答问题积极(主动)加0.5分,提问回答完整,陈述有理有据加1分。

四、“连锁门店开发与设计”项目教学的考核

根据项目特点,建立演、练、考、评结合的考核模式,共三方面。

一是过程考核分,约占20%,主要是考察学生日常课堂表现情况,建立考核评价指标,注重团队分工协作,强化学生参与的积极性、主动性、创新性。

二是项目成果分,约占30%,主要是根据各小组的PPT成果展示,采取小组互评、教师点评、群体评议等方式对各小组的项目完成情况进行评价,同时组长还要对成员的项目任务工作贡献情况评分。

三是期末卷面分,占总成绩50%,从而发挥考试的导向和检验作用,实现学生理论与实践学习的衔接。

1.

教研室主任意见

教研室主任(签字):

5.系部主任审核意见

系部主任(签字):

6.教务处审核意见

教务处处长(签字):

课程考核方案范文第3篇

兽医药理学是学习兽药及相关研究内容的一门学科。在教学中,结合兽医临床实践,培养学生实验、实践的能力,为临床学习和研究兽药打下良好的基础。但由于该门课程内容理论知识较为枯燥,常导致学生会出现厌学心理。结合多年的教学经验,探讨如何在此门课程的考核方式上进行细划与调整。

兽医药理学考核方式策略兽 医药理学是学习兽药及相关研究内容的一门学科,为临床学生学习新兽药及相关研究提供基本理论,也是基础兽医学与临床兽医学的桥梁。它是动物医学专业的一门必修课。通过该门课程的学习,可使学生较系统地掌握兽药的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基本研究方法与技能。

1考核形式

将考核分为两种:形成性考核和终结性考试两种形式。形成性考核成绩占课程总成绩的70%,终结性考试成绩占课程总成绩的30%。

1.1 形成性考核

目的是本着从课程的自身特点和培养应用型人才的实际需要出发,通过对学生学习过程的指导、考核和管理,及时了解、反馈学生学习信息,有利于提高课程的教学质量和学习效果,有利于促进学生自主学习,形成良好的学风考风,有利于培养学生综合素质、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有利于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和个性发展。而再将形成性考核内容分成四步来进行。

1.1.1第一次形成性考核内容

课堂回答问题占20%。通过上课前提问记分,督促学生课下认真复习,每人至少采分2次,取其平均分记入成绩。

1.1.3第三次形成性考核内容

撰写论文或案例分析占20%。考察学生对该领域的理解和掌握情况,培养学生对问题的分析、总结和归纳的能力。

1.1.4第四次形成性考核内容

学习心得占20%。培养学生组织语言的能力、文字水准及学习收获,考察学生一学期来对本门课程的体会及信息量的收集。

1.2终结性考试

2主讲教师职责及要求

2.1主讲教师要按本课程实施细则的要求布置形成性考核任务,并收回学生完成形成性考核任务的相关材料。

2.2主讲教师需按时评阅学生完成形成性考核任务的相关材料,并要有批语、批注和成绩评定,并及时反馈给学生本人。

2.3主讲教师要针对学生学习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进行指导、答疑及讨论。

2.4主讲教师如发现有抄袭、代作、复制等非学生本人独立完成的现象,学生的课程形成性考核成绩可视情节轻重按0分或违纪处理。

2.5主讲教师填写完《形成性考核学生成绩记录表》,经签字认定后,成绩要上

交到教务管理部门。

2.6主讲教师学期末要对形成性考核情况进行认真总结,若发现问题要及时提出整改意见,并及时反馈给教务管理部门或学生管理部门。

3成绩记载与管理

本课程的综合成绩应采取以下方法记载:

3.1形成性考核成绩由主讲教师评定,要客观、公正、准确。成绩一经评定,不得随意改动。

3.2各种形成性考核成绩均按百分制记录。

3.3形成性考核成绩的计算方法要全统一,采取以下记算方式:

X=∑(xi×λi)

X——学生课程形成性考核的成绩

xi——第i项形成性考核任务的成绩

λi——第i项任务的考核成绩占课程形成性考核成绩的百分比。

3.4学生必须能独立完成课程规定的教学实践活动(如必做实验等),成绩及格后方可参加终结性考试。

课程考核方案范文第4篇

关键词:独立学院 计算机专业 实训课程考核 改革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91(2017)02(c)-0188-02

随着经济发展速度的加快和办学模式的改革,独立学院在高等教育领域应运而生。独立学院以培养应用型本科人才为教学目标,顺应了当前社会和企业在发展过程中对于应用型人才的客观需求。在计算机技术深入千家万户并和各行各业紧密结合的情况下,对于学生计算机实践应用能力的培养已经成为了独立学院的一项重要的教学任务。但受到发展时间短、专业设置不规范、课程体系不完整等因素的影响,独立学院所开展的计算机专业实训课程考核暴露出一些问题,亟待改革。

1 当前独立学院计算机专业实训课程考核存在的问题

调查发现,目前独立学院对于计算机专业实训课程的考核,仍然采取打分式的考核方式,每门计算机专业实训课程的考核的最终分数由平时成绩加期末考试成绩构成,一般情况下,平时成绩在总成绩中的比重为30%,期末考试成绩在总成绩中的比重为70%。期末考试的组织形式通常为闭卷考试,以客观题目为主要试题。可以说,目前独立学院计算机专业实训课程考核的方式仍然非常传统,在目前教育领域深刻变革的背景下,暴露出一些明显的问题。

其一,平时成绩的评价价值非常低,甚至沦为了课程总成绩的“调节剂”。对于平时成绩的打分本来就存在困难,没有较为规范的标准,导致平时成绩的评价价值降低,并且独立学院教师对于学生期末的成绩无法把握,因而利用适当调整甚至大幅度调整平时成绩的方式,实现对于课程总成绩的调整,导致平时成绩的评价功能基本丧失,沦为总成绩的“调节剂”。其二,实践水平的评价不够准确。平时成绩是评价学生实践水平的重要依据,但平时成绩在课程总成绩中占到的比重非常小,并且存在考查方式不规范、考查标准不严格的问题,导致平时成绩的可靠性大大降低,再加上期末考试成绩仅仅表现的是学生的试卷答题水平,并未考查学生的上机操作水平,导致实训课程考核对计算机专业学生实践水平的考查效果很差。其三,削弱了期末考试应有的价值。目前独立学院计算机专业实训课程期末考试多以客观题为主,给学生自由展示能力水平的空间较小,对于学生真正计算机能力的考查存在不确定性,并且不少学生采用背“重点”的方式在考试之前集中突破,让期末考试考查的重点变成了学生的记忆力而非真实的计算机能力水平,间接造成学生“高分低能”的情况出现。

2 独立学院计算机专业实训课程考核改革方案分析

鉴于目前独立学院计算机专业实训课程考核暴露出一些明显问题,需要对此考核方式进行适当改革或改进,以通过考核真正反映每一位学生的计算机实践应用能力,满足独立学院计算机专业应用型人才的培养需求。在此,提供几点改革措施。

2.1 完善课程考核指标体系

课程考核指标是独立学院计算机专业实训课程考核的基本依据,目前独立学院计算机专业实训课程考核指标体系存在明显漏洞,必须着力予以完善。一方面,结合独立学院计算机专业每门实训课程的实际开展和考查情况,将日常表现、小组作业、口试表现等大的指标纳入到课程考核的指标体系当中,并且每一指标均按照百分制进行准确打分,有效反应学生的课程实践操作能力和平时学习表现。另一方面,对所有的指标的具体评价方式进行细化规定,即在大指标下制定详细的小指标,形成完善的课程考核指标体系,在日常表现指标下,还应当设置出勤情况、课堂笔记、教师印象等小指标,在小组作业指标下还应当设置系统文档、系统作品等小指标,在口试表现指标下还应当设置作品答辩、知识检验等小指标。在完善的课程考核指标体系的支撑下,独立学院计算机专业实训课程的考核工作将会开展得更加有理有据、更加科学有效。

2.2 确定课程考核指标权重

在明确了课程考核指标之后,接下来的工作就是确定每一项课程考核指标在总分当中的权重,权重越高的课程考核指标,说明该指标越重要。课程考核指标权重的确定,一方面要结合独立学院计算机专业实训课程长期积累的经验,以丰富的教学经验对每个课程考核指标的重要程度、说服力进行判断,再为其设计合适的指标权重数值,并以设计的指标权重数值参与到最终的总成绩的计算当中。另一方面,可以参考母校其他专业或者其他专业设置类似的院校的课程考核指标权重设置方式,对所设计的课程考核指标权重进行灵活调整,在发现具体的课程考核指标权重存在偏差或者不科学的地方之时,要及时对其进行修改,尽可能保证所有课程考核指标权重都是具有良好的可靠度的,从而真实反映出学生的计算机专业实践应用能力水平。除此之外,当根据所设计的课程考核指标权重数值,制定出每门课程详细的课程考核指标权重系数表,作为课程评价的基本依据,规范课程评价的开展方式。

2.3 分析学生总体考核成绩

对于全体学生课程考核成绩的分析,一方面可以大致确定独立学院计算机专业实训课程的教学开展效果和学生的实际学习情况,另一方面可以反馈所设计的课程考核指标体系的合理程度。在课程考核体系设计之初,分析学生总体的考核成绩也是评价课程考核指标体系的科学性的重要策略。具体来说,在分析学生某一门课程总体的考核成绩之时,应当将此门课程的所有学生分数利用SPSS工具进行分析,在学生数量较多的情况下,也可以选择一定数量的学生成绩样本进行分析,对学生的成绩进行编号,然后利用SPSS工具的统计分析功能,得出学生成绩的正态分布曲线,并对此正态分布曲线及相关数值进行分析,判断学生成绩的分布方式是否合理。如果通过正态分析发现学生成绩中中等成绩占绝大多数,而高分人数和低分人数较少,并且所有分数段过渡较为平滑,则说明所涉及的课程考核评价指标体系是较为科学合理的,反之则必然存在不够合理的地方,需要继续进行修改和完善。

3 结语

独立学院在当前教育领域中,其出现本身就是一种突破和创新,但鉴于独立学院计算机专业实训课程考核存在的问题,仍然应当采取适当的改革方案对独立学院计算机专业实训课程考核的方式进行改革和完善。本文提出的改革方案较为笼统,在实际的应用过程中仍然需要细化提升和不断补充。相关的独立学院管理者和教学工作者也应当具备充分的教学改革意识,在计算机专业实训课程的考核中立足实际情况,及时发现考核方式存在的漏洞,以先进的理念指导考核的工作实践,充分结合现代信息技术的分析方式,着力拓宽考核工作的实现策略,从而真正实现独立学院计算机专业实训课程考核质量的提升,将教学的真实效果和学生的真实水平客观、准确、有效地反映出来。

参考文献

[1] 赵杰.高校计算机专业实训课程教学方法改革的探索[J].科技信息,2013(10):15.

[2] 孙开岩.浅谈计算机实训课程考核改革方案[J].河南科技,2013(15):274.

课程考核方案范文第5篇

关键词: 法学专业 案例式考核 初探

一、法学专业案例式考核方法的教学地位

从20世纪80年代起,案例教学法作为一种新型的教学方法被介绍到中国。由于案例教学法不仅在教学形式、教学内容、提高教学效果、培养学生应用能力等方面独具特色,而且尤其适合法律事件的重现与法律规范的应用分析,从而在高校法学课堂教学中得到了广泛的研究与应用,已经成为重要的法学教学方法之一。

目前国内关于法学案例教学的研究与实践主要集中于课堂教学环节。然而教学是多层次多环节的过程,案例教学法不仅应当关注于课堂教学环节,还应当应用于其他重要的教学环节,尤其是对教学效果的考核环节。考核环节是对教学效果的强化、反馈与检验,对于促进课堂教学环节的持续改进意义重大,并且对于学生的学习具有较强的导向性。在法学课程考核环节中突出案例式考核,是案例教学法应用的深化,具有极其重要的教学地位,应当进行更深入的理论研究与实践探索。

二、法学专业案例式考核方法的实践价值

1. 案例式考核是对课堂案例教学的强化、反馈与检验。案例式考核继承了课堂安全教学风格的一致性,考核的过

程即是对课堂案例教学效果的再次强化过程,学生在案例式考核中的总体表现也是对课堂案例教学效果的检验,同时也能够反映出课堂教学过程成功的因素,并指出存在的不足,形成课堂案例教学的反馈机制,丰富了案例教学法的内容体系及表现形式。

2. 案例式考核更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法学应用能力。课堂案例教学法总体上是教师引导、学生参与,学生有教师和教材的辅导,并有相对较为宽裕的时间去思考。但案例式考核要求学生必须在有限的时间内独立思考并解决问题,从而锻炼学生在压力下的法律思维与快速反应能力。

3. 案例式考核暗合国家司法资格考试的要求。与其他法治国家一样,在我国担任法官、检察官或从事律师工作必须要通过一定的资格考试,即司法考试。在实行统一司法考试制度以后,国内教育界一直难以权衡法学教育的职业培训与学术研究这双重价值。但司法考试强调考察考生的应用能力,案例式考试占据很大比例:根据近几年的司法考试试卷分析,第四卷案例分析题占绝大比例,即使是前三卷的选择题,也大都是通过简化的、模型化的案例题来考察考生的法学应用能力。在法学教育中大力推行案例式考核,既可以夯实学生的理论基础,还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司法考试应试能力。

三、法学专业案例式考核诸要素探析

并不是说包含一两个案例分析题就是案例式考核了,本文所述的案例式考核指就某次考核整体而言具有较明显的案例化特点,重要的法学理论与法律应用知识主要通过案情表述与事件解决体现出来,学生答题可以比较灵活,评分标准也具有一定的弹性。结合实际情况,法学专业案例式考核在实践应用中应注意以下几点:

1. 关于适用范围。案例式考核特别适合于民商、刑法等应用法学课程的考核,不仅可以考核学生的应用能力,也可以考核其理论分析能力,另外,还可以通过对某一社会现象或事件的分析评价,将案例式考核应用于法理学等理论法学的考核。

2. 关于考核方式。书面考试是案例式考核的主要形式,此外,课堂/外作业、现场面试,或者直接要求学生进行案例实务操作,都是可行的选择。在笔者进行经济法课程教学时,曾经把班级学生分成三组,在学校大学生法律援助中心的协助下,分别进行了三次公益诉讼,诉讼结束后每人再写一份体会作业,并根据他们的全面表现予以评分。这种考核方式在社会上引起了一定的反响,新闻媒体予以了正面报道,学生也普遍支持并能热情参与,收到了较好的学习与考核效果。

3. 关于案例选择。在案例式考核中,案例的选择非常重要,除证据法、侦查学等专业课程外,大部分法学课程应当选择事实无争议或无需太多事实假设的案例,从而让学生把注意力都集中到法律原则与规则的理解与应用上。对于法律适用上有争议的案例,需要指明争议并要求考生说明自己的观点并予以论证,同时应当控制这种案例所占的分值比例。

4. 关于答题指导与评分标准。对于一次考核,教师关注的是考生对课程知识的掌握情况,而考生关注的是自己所能获得的考分与评价,答题指导与评分标准则通过引导考生如何答题折衷着这两种不同的价值取向。例如美国大部分法学院考卷的答题指导都会说明:“我们的评价依据你对相关论点的语言组织论证能力,还包括你对相关知识理解和应用的浓度。你所给出的最终回答并不是最重要的。”并且他们给出的参考答案也都非常详细,包括有争议的不同论点的论证,但通常并不设定很详细的评分细则,阅卷教师具有较大的自由裁量权,这正体现了素质考核的要求。

5. 关于试卷规范化。教育规范化要求考核规范化。试卷规范化要求试卷应当列明试卷名称、考试编号、考生情况、考试时间、题型及分值、答题特别要求等内容,对于法学专业案例式书面考核而言,还应当注意两点,一是案例答题指导,这对于考生的答题方向与方式有重要影响,二是考试纪律申明,这对于法科考生具有特定的象征意义。例如国外法学试卷上普遍会作出类似的特别说明,“请注意,根据校纪法典,如果你发现了本考试中的违纪现象,请与×××联系(校纪执行部门人员名称,作者注),否则你也是违纪行为。”

6. 关于考核的反馈。目前国内高校考试普遍缺乏反馈环节,对学生而言往往是试卷一上交就意味着考试结束,本课程的学习也结束。其实反馈环节很重要,是考试的延续,也是课程学习的延续。因为案例题涉及的知识点较多,评分重点更重视答题的论证过程,所以在考核结束后,案例式考核的反馈环节更为重要。本文建议高校在考试制度中增设反馈环节,即在考试结束后的合理时间内,教师要尽早向学生讲评试卷内容,尤其是案例题的答题参考,不要让学生还遗留着课程问题就开始另一门新课程的学习。

参考文献:

[1]曾树桂.案例教学法在公共关系学教学中的运用[J].吉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7,(2).

[2]罗世荣等.案例及其法律案例教学[J].重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2).

[3]经柏龙,罗岩.论案例教学及其运用[J].沈阳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1).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