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眼前所阅读的此篇文章有20755文字共六篇,由奚国柯细致纠正后发表!企业是指企业所得税法及其实施条例规定的居民企业和非居民企业。居民企业,是指依法在中国境内成立,或者依照外国(地区)法律成立但实际管理机构在中国境内的企业。非居民企业,是指依照外国(地区)法律成立且实际管理机构不在中国境内,但在中国境内设立机感谢大家来借鉴!
2024年人力资源管理制度2024 篇一
摘要:国有企业是国家的企业,但也同样是人的企业,其能否获得更好的发展,完全取决于人这个主观因素,反过来说要想有效的促进国有企业的良好发展,就必须加强国有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尤其是人力资源管理的激励制度。本文就这个问题展开简单的探讨。
关键词:国有企业 激励制度 人力资源
0 引言
企业是由人组成的,人是企业的中心。无论是计划工作、组织工作、人员配备工作、领导工作,还是销售工作,都离不开人的活动。企业建立科学规范的人力资源管理制度的出发点和目标,就是充分激活人,最大限度地调动全体员工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使员工处于运转的主动状态,激励员工奋发向上、励精图治的精神。
1 激励制度对国有企业的作用
1.1 激励是开发个人潜能的重要手段
科学研究表明,人的积极性是受到人的心理因素和外部环境因素影响的,而人的心理因素起着重要作用。激励是调动人的积极性,挖掘人的潜能的重要途径,一个人的工作能力受到激发后可以达到另外一个层次。可见人的潜能是一个巨大的资源库,挖掘人的潜力,对一个企业的生存和发展有巨大的作用。
1.2 激励是激发员工创新精神的动力
只有提高了员工的素质、特别是员工的创新意志和能力,才能使企业的产品保持市场竞争力。而做到这一点,则必须对员工进行激励,使他们充分发挥自身的优势和积极性,形成勤奋学习、努力研究和创新的企业文化,一旦形成这种企业文化氛围以后,技术研发更快,产品的更新换代速度加快,企业的发展发展动力则更加充足,使企业进入一个快递的发展进程中去。www.meiword.coM
1.3 激励是提高国有企业人力资源质量的关键
在当今的社会中,人力资源已经实现了自由的流动,如何吸引人才、留住人才是提高企业人力资源质量的关键。有效的激励制度则起着重要的作用,每个企业都应该非常重视员工对工作的满意度及不断调动其工作积极性,对企业有重大贡献的员工应给予丰厚的物质和精神奖励,让员工对企业有归属感、认可,同时可以吸引更多人才到企业来。
2 目前国有企业人力资源管理激烈制度中存在的问题
2.1 激励方式
在国有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激励制度当中,有着各种各样的激励方式,但是在展开激励措施的过程中,如果没有选择好正确的激励方式,那就会产生适得其反的效果。对于不同的员工,国有企业必须实施不同的激励,比如说国有企业的领导者,他们所需要的是更多的肯定以及赏识,如果给与的是物质激励,就难以实现预期的激励目的;对于国有企业的一般员工来说,需要的则是物质方面的激励,虽然获得肯定、认可也同样会起到激励的作用,但其效果远远没有实质的物质激励来得透彻。然而,就我国目前的形式来说,大多数国有企业的激励制度过于统一,激励的方式也过于笼统,从而无法体现出激励的具体性,直接的影响到激励的效果。
2.2 激励目标
就我国目前的形式来说,大多数国有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仍属于比较粗放的管理,对于相关的激励目标,实行的是统一目标管理,从而直接的抑制人才的发展,可以说这种激励目标的设计、制定都非常的不科学。因为每个人的能力都是有所不同的,而只有不同的、切实的以及具有针对性的激励目标才能够确保每一个人都获得发展。激励目标过于统一,就会使得自身企业人力资源结构发生改变,而这种改变是负面的改变,是不利于国有企业发展的改变。
2.3 激励艺术
激励不仅仅只是一种严格的制度,更是一门艺术,比如说激励的时机、激励的语气以及激励的方式,只有艺术的激励才能够引起人才的共鸣,才能够促进人才的发展。比如说对国有企业的一般员工来说,需要的是企业的重视,是企业切实的物质奖赏,更是企业领导者的关心,所以在面对国有企业一般员工的时候,国有企业的领导者应该多关心员工的生活、多理解员工的思想、多尊重员工的意愿,这样才能够创造出和谐的工作环境,让员工感受到自己是被重视的,是被企业需要的,从而实现预期的激励目的。
3 做好国有企业人力资源管理激励制度的措施 3.1 开展多途径的岗位培训
国有企业对人才展开的激励方式,可以是语言,可以是物质,也可以是切实的行动,而岗位培训则是激励行动的重要体现。通过岗位培训,不仅仅能够提高国有企业员工的工作能力,还能够反作用于企业自身的发展,可以说既激励了人才,又提高了自身企业的核心竞争力。而这个培训,不仅仅只是简单的深化,而是要具有有针对性的对国有企业每一个级别员工实施的分类性的培训,并且重点是要提高员工的市场适应能力以及创新能力,并且提倡员工应该终身学习、不断学习的正确理念,鼓励每一个员工都得到更好的发展。
3.2 制定科学合理的薪酬制度
人才外出工作,除了是想体现出自身的价值之外,最重要的就是获得薪酬,因为薪酬是人才生活的根本需要,而国有企业制定合理的、适合的薪酬系统对于自身的员工有着非常重要的激励作用,既能够体现出员工在国有企业中的价值,又能够促进员工的不断提高。而国有企业所制定的薪酬制度,必须符合以下三个要求:第一,就是要将员工的实际薪酬与企业的绩效有机的结合在一起;第二,就是要合理的、适当的拉开薪酬的层次,以激发员工的上进心。
3.3 准确把握激励的时机
激励的确可以在任何时候展开,但是国有企业的领导者也必须正确的认识到,不同的实际所展开的激励行为都会收到不同的效果,比如说国有企业的员工在通过自己的努力之后完成了任务,那么他就会非常希望能够获得企业及时的肯定以及认可,而对于员工来说,企业给与的激励越及时,那么所获得的满足感就会越强烈,从而就会更好的、更积极的投入工作当中。正是因为这样,国有企业能不能够把握好激励的时机并且展开适当的、合理的激励是非常重要的。
3.4 构建和谐的工作环境
工作的环境,是国有企业员工每天都无法避免的,而环境这个因素会直接的影响到员工工作的情绪。正是因为这样,国有企业必须积极的为员工打造良好的、舒适的工作环境,关注员工的需求,使员工能够全身心的投入到工作中,使员工在企业中体现自我价值、加强相互交往,从而增强对企业的归属感和满足员工自我实现的需要。
4 总结
总而言之,随着我国加入到wto以后,我国的市场竞争就越加的激烈了,甚至可以说是更加的残酷了,而企业与企业之间的竞争,说到底就是人才与人才的竞争,这一点对于国有企业来说也不例外。由此可以看出,国有企业要想在激烈的竞争中获得可持续的发展,就必须加强自身的人力资源管理,而要想促进自身员工的提高,就必须及时的实施激励制度,以完善自身的人力资源结构,促进自身的发展。
参考文献:
[1]胡红卫.国有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中国行政管理,20xx.
[2]祖钦先.搞好国有企业人力资源开发的几点看法[j].石油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xx.
[3]李新民.国有企业人力资源管理中的人本管理初探[j].xxxx有色金属,20xx.
2024年人力资源管理制度2024 篇二
本文通过传统人事管理在管理观念、管理模式、管理重心、管理方法、管理地位等五个方面局限性,提出在市场经济建设过程中现代人力资源管理制度建立的迫切性,以广东韶关钢铁集团有限(文中简称韶钢)为例,阐述国有企业人事制度改革的经验和成效。
广东韶关钢铁集团有限,始建于下1966年,从1966年至1979年国家累计投资2.1亿元,使韶钢形成十万吨铁、十万吨钢;的生产能力,但累计也亏损了1一9亿元。通过不断改革滚动发展,1994年形成72万吨钢的生产能力。1995年韶钢被列入国有资产授权经营试点企业。经过韶钢人不断的技术改造,大量引进高新技术装备,完成了炼钢设备大型化、自动化的改造,300万吨钢平台成功搭:建,实现了中小型钢厂向大型钢铁企业的跨越。1995年到20xx年钢产量由80万吨增长;到288万吨总资产从24.4亿元增长到117:亿元。20xx年完成利润总额13.9亿元,利税总额21?.22亿元20xx年韶钢进入全球钢铁企业100强,排95位。韶钢的松山股份有限进入中国上市100强排52位。在.中国69家重点钢铁企业中生产规模排第21位经济效益综合指数排第11位利润总额排第8位。
韶钢的快速发展与韶钢从上到下思想观念的快速脱胎换骨的改变.人才工作机制的全面创新有着极大的关系。
20世纪90年代以前企业对人员的管理习惯上叫人事管理。人事管理以企业人员和企业相关的各种事务为对象在一定管理思想和原则的指导下运用组织、协调、控制、监督等手段形成人与人、人与事之间相互关系的某种状态以实现企业目标。www.meiword.cOM
90年代以后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和改革开放的深入.广东韶关钢铁集团有限逐渐认识到传统的人事管理的弊端和现代人力资源管理制度建立的迫切性。
传统人事管理的局限
1管理观念方面。传统的人事管理将事作为中心,把人力视为成果,把人视为执行指令的机器,着眼于为事配人为人找位。把人力视为成本,为了了降低生产成本企业想方设法减少对员工的投资(工资、奖金、福利费、培训费),形成一种目光短浅、急功近利的近视企业管理行为。
2管理模式方面口传统人事管理主要是按照上级决策对职员进行组织、分配和处理,多为事中和事后的“被动反应型”管家式管理,是一种操作式的管理模式。受领导者个人意志影响较大,个人、组织包括企业都是被动接受者。
3管理重心方面。传统人事管理以事为中心。追求组织和人员调配,因事择人根据工作所需资格条件选人.解决事得其人,人适其事的问题。虽然在一定程度上可以防止机构膨胀,但它过分强调人适应工作.重事不重人管理活动局限于为事配人为人找位而没有着眼于人的开发利用没有认识到人是一种宝贵的资源。
4管理方法方面。传统人事管理是孤立的静态管理它往往把相互联系的几个阶段:录用、培训、考核、调动、退休等人为地分割开来孤立地进行管理。从而造成录用与使用脱节使用与培训脱节培训与晋升、奖励脱节等等。它把相互联系的“人“划归各单位、各部门.从各自管辖范围出发进行分口切块式的管理.实行”部门所有制“把人视为部门的财产只重拥有不重使用.造成人才闲置、人才压制。就流动而言,进来不易出去也难。传统人事管理的最大特点是稳定性极高,一个人一旦被安置在某个单位(或岗位)工作一干就是一辈子。
5管理地位方面。传统人事管理的部门作为企业内的一个职能部门,从事日常的事务工作,是处于执行层的地位。
在实行传统人事管理的时代,韶钢把企业的人分成两大部分。一是干部,归口组织部管理二是工人纳入劳资处管理。这样的管理,遵循的是以事择人,为人找位的管理原则。各个部门把自己所有的人才控制得很严没有真正把人才作为第一资源使用。一些部门往往只重拥有不重开发使用.不了解人力资源的自有性、生物性、时效性、创造性、能动性的特点,闲置人才、压抑人才不但不能使人力资源增值,反而在闲置中使原来优秀人才贬值,以至流失。
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我国市场经济体制的不断完善传统人事管理的种种缺陷越来越成为韶钢参与市场竞争和企业进一步发展的绊脚石。韶钢人的管理观念随着韶钢的迅速发展及时得到转变他们深刻地认识到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企业要生存和发展必须依赖人力资源素质的提高和人力资源的开发利用.人力资源是第一资源的观念在韶钢领导层逐步树立起来。他们积极的进行人事制度改革.把原来的组织部、劳资处取消成立了人力资源部在新成立的人力资源部的管理下积极探索适应现代企业制度的选用人机制。
现代人力资源管理制度的建立
一、取消企业内部行政级别
企业不再套用行政机关的行政级别不再对照国家机关公务员三分之一管理人员的行政级别。打破了干部一和工人的界限.变身份管理为岗位管理。
二、实行管理人员聘用制和考核制
建立起职工“能进能出”管理人员一能上能下一,一没有闲人、没有懒人、没有蛀虫“的用人机制。制订《韶钢管理人员和专业技术人员考核晋级办法》和《韶钢中层领导年度考核办法》,全面、客观、公正、准确地考核管理人员履行职责的情况,重点考核工作能力和工作业绩.考核结果作为管理人员升降职的重要依据。考核结果称职和优秀的,每年都给予表彰和奖励工作业绩突出者则可选择提升更高的岗位,另外还采取末尾淘汰法根据考核结果淘汰3%-6%的中层管理人员。近几年,实行绩效考核共提升中层以上管理人员89人,免职或降职34人。
实行聘用制和考核制后.取得了显著的效果。首先打破了传统的考核制度和用人机制,树立了优胜劣汰的忧患意识.加强了生存理念,从而较大地调动起人员的能动性和创造性,提高了管理人员的综合素质。其次,优化了管理人员的结构中层管理人员从1997年312名减至20xx年的137名精减幅度为56?.1%。实现了“能者上.庸者下”的目标。
三、建立起人才后备队伍
人力资源是第一资源,按照它的特性和人才成长规律组建起一批人才后备队伍。首先,通过年度考核,把素质好、精通业务技术,有进一步发展潜质的年轻管理人员和专业技术人员吸纳入后备人才队伍。然后,进行动态考核.实行优留劣汰,不断增减。上培养,业务技术上压担子。建立起一支几百人的后备队伍。大胆地选择聘用了一批德才兼备的人才。近年来有89名优秀年轻的后备人才先后走上中层以上管理岗位。
四,对管理岗位、业务岗位、专业技术岗位实行竞聘上岗
韶钢两级机关管理岗位业务岗位、专业技术岗位根据新定的机构设置,人员编制、制定了各种《岗位说明书》,明确各岗位职责和上岗条件。同时制定《竞聘上岗工作方案》,实行全员竞聘上岗。从20xx年3月到20xx年6月,通过大胆探索,大力推进。2276个岗位,有1902人通过竞聘上岗,625人分流各个生产岗位,实现了人事制度的重大改革。结果管理人员比20xx年减少36.1%。 通过全员竞聘上岗优化了管理人员队伍的素质开拓了选聘人才的新机制。专科以上学历807名.占7%一5%.中专学历208名.占20.5%。对人才实行动态管理.人才能上能下。在全树立了正确的用人导向,使人才能在最适合的岗位发挥作用。全员竞聘其公正性、公开性,避免了选用人才的不正之风,稳定了人才队伍,减少了人才的流失。
五、科技人员中的技术专家、优秀人才实行举荐评审制
有9名工程技术人员被举荐评为技术专家。30名工程技术人员被举荐评为优秀拔尖人才。对于这样一批优秀人才除了政洽上享受待遇.经济上还给予了适当的津贴。另外还有6名科技人员因为有突出贡献享受了给予的特殊津贴。
要实现韶钢发展的宏伟目标。韶钢的决策者深刻认识到人才是企业发展的“第一资源“。除了用好现有人才外,还要大力加强人才培养创新育才机制。制定了《职工教育培训工作一十五“规划》,实施大培训的人才资源战略.积极开发人力资源。在人才培养原则上实行优秀人才优先培养.重点人才重点培养,紧缺人才抓紧培养。通过多渠道、多层次、全方位的内、外培训,使人才满足经营生产、建设和管理需求并实现人力资源不断增值的培训目标。
首先高级管理人才和高级专业人才的培养和开发。选送选拔高级管理人才和高级专业人才,不定期选送显著业绩的人才到国外培训或考察,使韶钢领导班子的学历结构和职称结构大大优化,其中m日a毕业占75%?,研究生占8%,其他形式后续教育占17%;教授级高工占33%高级工占50%,中级职称占17%。领导班子树立科学的经营管理理念.知识结构更趋合理,富有开拓创新精神。
其次.抓专门人才培训.人力资源管理线上举办《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绩效管理与奖励》、《薪酬设计与管理》:财务管理线上举办《财务会计控制规范》《预算管理》《投资理财》、《招资理财》《证券、税法》在物资采购、供应、销售部门举办《企业现代物流》.《营销策略》、《营销能力技巧》在建筑施工管理单位举办《项目经理》、《项目管理》等专业强的专业培训和知识讲座。
再次,抓好管理人员、专业技术人员继续再教育。开展计算机网络全员培训.使管理人员专业技术人员熟练掌握信息处理技能,推进了信息化管理进程,实现全网络办公自动化。
第四构建终身教育.促进学习型企业的形成,营造浓厚的学习氛围。20xx年韶钢全面培养员工的学习能力和创新能力努力造就高素质团队,不断增强创新发展后劲提出一创办学习型企业一构思。鼓励员工通过多种渠道参与终身学习教培中心加强协调,综合运用社会的学习资源、文化资源和教育资源。经省高等教育委员会批准.在韶钢设置成人自学考试考场和成人高考考场鼓励在职攻读硕士研究生、学历教育、带薪学习等多种形式培训、学习。
第五探索与高等院校联合办学.定向培养人才的新办法。经过筛选,选择三所教学质量好、信誉可靠的高职院校作为韶钢人才后备基地。学院根据韶钢对人才素质的要求和目标,制定教学大纲。教学大纲经韶钢确认后,开展教学活动,实行定单式培养.韶钢需要什么样人才学院就培养、输送什么样人才。学生毕业后达到韶钢对人才素质要求,直接分配给韶钢,把人才培训工作放在最前沿。
第六,实行人才借贷策略。建立开放、流动竞争、协作的科学研究机制.成立韶钢技术委员会、专业委员会聘请13名高等院校、科研院所知名专家、学者。主要负责科技发展方向科技长远规划、年度科研计划、重大科研开发攻关计划以及经费预算等重大问题的决策:协调与高等院校、科研院所产、学、研“等工作。借助外脑.充分利用高等院校、科研院所等社会人才资源不求占有人才,但求拥有人才,为我所用.
韶钢领导班子树立了人才是企业发展的“第一资源”,人才资源是企业整体竞争力标志的科学管理理念,大力推行现代人力资源管理。强调对人力资源的获取、开发、利用和保持等方面的计划.组织、指挥和控制使人力物力保持最佳比例.以充分发挥人的潜能,提高工作效率,实现企业经济效益最大化。采取一系列有效人事改革措施.使管理人员能上能下职工能进能出。实行岗位薪酮工资制。调整新录用高校毕业生工资待遇.模拟市场工资价位.从而大大提高人才的吸引力、凝聚力,使韶钢在快速发展壮大中.取得了很好的经济效益。
2024年人力资源管理制度2024 篇三
组织设计的要求及原则
(必须掌握)
目标—任务原则。组织设计以企业战略、目标和任务为主要依据。企业组织设计应因事设职,因职设人。设计目的是实现利润化。
分工、协作原则。应兼顾专业分工及协作配合。在组织形式上,应将分工和协作结合起来,分工与协作是使组织协调和具有激励性的保证。
统一领导、分级管理的原则。
统一指挥的原则。
权责相等的原则。权责相等是发挥组织成员能力的必要条件。
精干的原则。这才能使组织成员有充分施展才能的余地,才能使组织具有高效率和灵活性。
有效管理幅度原则。管理幅度(或收管理跨度)是指一名上级领导直接领导下级的人数。
岗位
中心任务是要为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提供依据,保证事(岗位)得其人,人尽其才,人事相宜。
岗位设计要求(注意简答):
企业不断地提高工作效率,提高产出与服务水平;
企业员工之间的分工更加合理、协作更加默契
企业员工的工作环境得到进一步的改善
岗位设计以及再设计的内容
(必须掌握,注意简答)
为了使设计能满足企业的上述各种需要,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进行设计以及改进(再设计):
1、扩大工作范围、丰富工作内容合理安排工作任务。可以从以下两种具体的途径达到这一目标:
(1)工作扩大化。横向扩大工作和纵向扩大工作。
所谓横向扩大工作指的是将属于分工很细的作业单位合并,由一个负责一道工序改为由几个人共同负责几道工序。
所谓纵向扩大工作是指将经营管理人员的部分职能转由一部分普通员工承担。
工作扩大意味着员工服务“职能区域”的扩大,它也有两种形式,即横向式和纵向式。
(2)工作丰富化。消除员工从事单调乏味工作而产生的枯燥厌倦情绪。考虑以下几个重点内容:1.多样化2.任务的整体性3.明确任务的意义4.自5.反馈
工作满负荷。
工作环境的优化。
制定人力资源规划的程序142表
企业人力资源规划包括两个层次:总体规划和各项业务计划。
人力资源总体规划是指在2024计划期内人力资源管理的总目标、总政策、实施步骤和总预算的安排。
人力资源业务计划则包括人员补充计划、分配计划、提升计划、教育培训计划、工资计划、保险福利计划、劳动关系计划、退休计划等等。
人力资源作为人力资源管理的一项基础性活动,其核心部分包括:人力资源需求预测、人力资源供给预测及供需综合平衡三项工作。
人力资源规划的步骤是?重点掌握)
1、调查、2024和整理涉及企业战略决策和经营环境各种信息。
2、根据企业或部门实际情况确定其人力资源规划期限。
3、人力资源需求和供给的影响因素的基础上,采用定性和定量相结合,以定量为主的各种科学预测方法对企业未来人力资源供求进行预测。
4、制定人力资源供求协调平衡的总计划和各项业务计划,并分别提出各种具体的调整供大于求或求大于供的政策措施。
5、人力资源规划并非是一成不变的,它是一个动态的开放系统。
制定人力资源规划的程序是:(1)搜集2024信息、资料;(2)做人力资源需求预测;(3)做人力资源供给预测;(4)确定人员净需求;(5)制定人力资源管理目标、具体规划;(6)审核与评估规划。
2024年人力资源管理制度2024 篇四
人力资源规划
进行组织信息调研的具体要求 :
1、准确性。 2、系统性。 3、针对性。 4、及时性。 5、适用性。 6、经济性。
组织信息调查研究的几种类型
1、探索性调研。 2、描述性调研。 3、因果关系调研。 4、预测性调研。
信息采集的方法
询问法。询问法由调查者事先拟定出具体的调研提纲,然后向被调查者以询问的方式,个别地询问各种想要调查了解的问题,请他们回答,来采集2024信息资料。
(1)当面调查询问法。优点:比较机动灵活,不受时 间、地点的限制,得到的资料也往往比较真实。
缺点:所花费的人力、物力、财力会比较大。
(2)电话调查法。
(3)会议调查询问法
缺点:存在从众的心理,受影响大,调查会的效果好坏与会议组织者的组织能力、业务水平和工作能力有很大的关系。
(4)邮寄调查询问法。
缺点:所花的时 间比较长、的问题是回收率低。
(5)问卷调查询问法。
优点:费用适中,回收率较高,效果良好。
观察法:
1. 直接观察法
2. 行为记录法
-----注意这些方法的逻辑层次关系
企业组织信息处理的要求
1、及时性。所谓及时差,一是指对时过境迁并且不能追忆的信息 要及时记录;二是信息传递的速度要快。信息流在一定程度上总落后于物流!
2、信息的准确性。要求企业中的同一信息具有统一性或惟一性。
3、信息的适用性
4、信息的经济性。
组织信息的方法技术
信息的具体方法:专家调查法、数理统计法、财务报表法、市场预告法、态势法(SWOT)。
SWOT代表企业的优势(Strength)、劣势(Weakness)、机会(Opportunity)、威胁(Threats)。因此SWOT实际上是将对企业内外部条件各方面内容进行综合和概括,进而组织的优劣势、面临的机会和威胁的一种方法
组织的概念
企业---车间---班组—岗位之间则形成管理层次,即所谓管理体制中的“体”,是企业组织的有形部分;
组织职能还要对不同层次、不同单元分别规定其任务、责任、权力、以及沟通、协作方式通常形成管理体制中的“制”,是企业组织的无形部分
组织设计的内容和步骤
按照企业计划任务和目标的要求,建立合理的组织机构,包括各个管理层次和职能部门的建立;
按照所负的责任给予各部门、各管理人员相应的权力;
明确上下级之间、个人之间的领导和协作关系,建立信息沟通的渠道;
配备和使用适合工作要求的人员。
2024年人力资源管理制度2024 篇五
1、( )是当前我国调整劳动关系的主要依据。
A.----法
B.劳动法律
C.劳动行政法规
D.劳动规章
2、组织公正与报酬分配的原则不包括( )。
A.分配公平
B.程序公平
C.互动公平
D.法律公平
3、以下不属于劳动保障法的是( )。
A.促进就业法
B.社会保险法
C.工作时间法
D.劳动福利法
4、劳动法律关系的主要形态不是( )。
A.劳动行政法律关系
B.劳动合同关系
C.劳动服务法律关系
D.劳动监督关系
5、( )是现代人力资源管理理论的基本前提和基础。
A.人力资源管理目标
B.人力资源管理对象
C.人力资源管理活动
D.人力资源管理概念
6、满足成就需要的行为不包括( )。
A.发现和使用更好的方法完成工作
B.比竞争者更出色
C.影响他人并改变他们的态度和行为
D.解决一个复杂问题
7、( )指员工对自己的工作所持有的一般性的满足与否的态度。
A.工作成就感
B.工作绩效
C.工作满意度
D.工作态度
8、市场的主要因素,不包括( )。
A.人口
B.产品偏好
C.购买力
D.购买欲望
9、在处理劳动争议时,如果没有准确适用的法律条款,( )可以直接适用。
A.劳动法的首要原则
B.劳动法律规范
C.劳动法的基本原则
D.相关国际公约
10、在市场营销学中,市场是( )购买者需求的总和。
A.显性和隐性
B.男性和女性
C.城市和农村
D.现实和潜在
11、 组织公正与报酬分配的原则不包括( )。
A.法律公平
B.分配公平
C.互动公平
D.程序公平
12、在劳动关系领域,工会不享有( )。
A.参与权
B.决定权
C.知情权
D.咨询权
13、在市场经济环境下,企业追求的目标是( )。
A.利润化
B.差额最小化
C.效用化
D.差额化
14、 的主要任务是提供必要的支持以帮助下属达到他们的目标,并确保他们的目标与群体和组织的目标相互配合、协调一致,这是( )的主要观点。
A.参与模型
B.情境领导理论
C.路径一目标理论
D.费德勒的权变模型
15、 ( )是团队生存、改进和适应变化着的环境的能力。
A.团队成长
B.团队建设
C.团队学习
D.团队发展
16、 ( )是指导致行为或事件的行为者本身可以控制的因素。
A.归因
B.内因
C.外因
D.知觉
17、 人力资本投资收益率变化规律不包括( )。
A.人力资本投资的内生收益递减
B.投资和收益之间的替代与互补关系
C.人力资本投资的预期收益递减
D.人力资本投资收益变动与投资决策
18、 ( )是人力资源管理理论的基本前提和基础。
A.人力资源管理的活动
B.对人力资源外在要素的管理
C.人力资源管理的目标
D.对人力资源内在要素的管理
19、 员工的基本特征不包括( )。
A.生理性行为与生理性需要
B.社会性行为与社会性需要
C.道德性行为与道德性需要
D.自我性行为与自我性需要
20、 影响产业购买者购买决定的主要因素不包括( )。
A.社会因素
B.环境因素
C.组织因素
D.人际因素
21、 下列公式错误的是( )。
A.总供给=消费+收人
B.均衡国民收入=消费+储蓄
C.总供给=消费+储蓄
D.均衡国民收人=消费+投资
22、实证研究方法重点是研究现象本身( )的问题。
A.怎么样
B.怎样好
C.为什么
D.是什么
23、 劳动力供给弹性是( )变动对工资率变动的反应程度。
A.劳动力供给增加量
B.劳动力供给量
C.劳动力需求增加量
D.劳动力需求量
24、 PDCA循环法的四个阶段包括:①检查;②执行;③计划;④处理。其正确的排列顺序为( )
A.①②③④
B.③②①④
C.③①④②
D.④①③②
25、 群体决策的优点是( )
A.群体讨论时不易产生个人倾向
B.能增加决策的可接受性
C.要比个体决策需要更少的时间
D.对决策结果的责任清晰
26、 组织开发的基本目标不包括( )。
A.改变组织氛围
B.改变组织环境
C.改变组织文化
D.改变组织结构
27、 ( )是通过调节利率来调节总需求水平,以促进充分就业、稳定物价和经济增长的一种宏观经济管理对策。
A.财政政策
B.货币政策
C.金融政策
D.收入政策
28、 企业综合平衡的任务不包括( )。
A.经济效果
B.比例
C.发展速度
D.战略
29、社会保险特征不包括( )。
A.自由性
B.社会性
C.互济性
D.补偿性
30、计时工资不包括( )。
A.小时工资制
B.日工资制
C.月度工资制
D.周工资制
31、劳动关系法包括( )。
A.职工管理法
B.集体合同法
C.劳动争议处理法
D.劳动合同法
E.用人单位内部劳动规则制定法
32、 路径一目标理论认为的领导行为主要包括( )。
A.反馈型
B.指导型
C.支持型
D.参与型
E.成就导向型
33、 财政政策的手段包括( )。
A.调节利率
B.增减预算支出水平
C.增减税收
D.调节法定准备金率
E.增加货币供应量
34、 属于人力资本投资特征的选项有( )。
A.收益形式单一化
B.投资的动态性
C.谁投资,谁收益
D.投资的连续性
E.收益形式多样化
35、 企业经营环境的微观包括( )。
A.现有竞争对手
B.顾客力量
C.潜在竞争对手
D.市场力量
E.国际竞争对手
36、 有领袖魅力的管理者的关键特征包括( )。
A.是变革的代言人
B.自信和远见
C.行为不循规蹈矩
D.对环境敏感
E.有清楚表达目标的能力
37、 劳动力市场的制度结构要素有( )。
A.工会
B.最低社会保障
C.劳动力需求量
D.最低劳动标准
E.劳动力供给量
38、 劳动法津渊源包括( )。
A.劳动行政法规
B.劳动法律
C.----法中2024劳动问题的规定
D.国际劳工标准
E.我国立法机关批准的相关国际公约
39、 规范研究方法的特点包括( )。
A.目的在于认识客观事实
B.结论具有客观性
C.以某种价值判断为基础
D.结论具有主观性
E.目的在于为制定经济政策服务
40、 人力资本投资支出包括( )。
A.实际支出
B.心理损失
C.直接支出
D.间接支出
E.时间支出
41、企业为赢得经营战略上的先机,要占领的制高点包括( )。
A.人才制高点
B.组织制高点
C.技术制高点
D.成本制高点
E.市场制高点
42、 规范研究方法的特点包括( )。
A.目的在于认识客观事实
B.结论具有客观性
C.以某种价值判断为基础
D.结论具有主观性
E.目的在于为制定经济政策服务
43、 实施货币政策的主要措施包括( )。
A.调整贴现率
B.调整税率
C.公开市场业务
D.调整利率
E.调节法定准备金率
44、 失业类型分为( )。
A.摩擦性失业
B.技术性失业
C.结构性失业
D.季节性失业
E.阶段性失业
45、福利的特性包括( )。
A.公平性
B.法定性
C.企业自定性
D.灵活性
E.福利支付不与个人劳动量直接相关
46、 2024劳动法的基本原则,以下说确的是( )。
A.具有指导性、纲领性的法律规范
B.其权威性高于劳动法的具体规定
C.其稳定性低于劳动法的具体规定
D.其权威性低于劳动法的具体规定
E.其稳定性高于劳动法的具体规定
47、 人的心理性包括( )。
A.心理过程
B.个性心理特征
C.心理素质
D.个性意识倾向
E.心理状态
48、 劳动标准制度包括( )。
A.工资制度
B.工作时间制度
C.劳动安全卫生制度
D.休息休假制度
E.女职工和未成年工特殊保护制度
49、 资源的稀缺性属性包括( )。
A.暂时的稀缺性
B.绝对的属性
C.相对的稀缺性
D.永久的属性
E.消费劳动资源支付手段的稀缺性
50、 下面属于法律渊源的有( )。
A.正式解释
B.劳动法律
C.地方性劳动法规
D.劳动规章
E.劳动行政法规
2024年人力资源管理制度2024 篇六
1、员工激励的特点不包括( )。
A.任何一种激励方法都不是万能的
B.激励不一定达到满意效果
C.员工做出相应反应需要一定时间
D.激励一定会产生直接反应
2、阿伦和梅耶所进行的综合研究提出的不包括( )。
A.感情
B.继续
C.规范
D.口头
3、差异化战略的制定原则包括效益原则、适当原则和( )。
A.原则
B.有效原则
C.经济原则
D.持久原则
4、收入差距的衡量指标是( )。
A.国民收入
B.基尼系数
C.人均GDP
D.需求弹性
5、市场营销计划的控制不包括( )。
A.季度计划控制
B.效率控制
C.年度计划控制
D.战略控制
6、人力资源开发目标的整体性不包括( )。
A.目标制定的整体性
B.目标实施的整体性
C.各目标间不孤立
D.目标设计的针对性
7、( )是指最先的印象对人的知觉产生的强烈影响。
A.光环效应
B.投射效应
C.首因效应
D.刻板印象
8、劳动法律关系的主要形态是( )。
A.劳动行政法律关系
B.劳动合同关系
C.劳动服务法律关系
D.集体合同关系
9、2024平均失业持续期,表述错误的是( )。
A.无论时间长短都属于非正常失业
B.它的长度是反映失业严重程度的重要指标
C.平均失业持续期相对较短,反映了经济的动态性
D.平均失业持续期延长表明劳动力市场中存在长期失业者
10、( )是组织报酬体系设计和实施的第一原则。
A.公平公正
B.适当激励
C.效率优先
D.成本节约
11、 ( )是指最先的印象对人的知觉产生的强烈影响。
A.光环效应
B.投射效应
C.首因效应
D.刻板印象
12、 企业( )是指企业的声誉、人力、财力和物力。
A.销售能力
B.实力
C.服务能力
D.潜力
13、 ( )是指尊重和关心下属的看法和情感,更愿意与下属建立相互信任的工作关系。
A.关怀维度
B.认可维度
C.结构维度
D.尊重维度
14、 劳动力市场的客体是( )。
A.劳动力市场关系
B.劳动者的劳动力
C.劳动力的所有者个体
D.使用劳动力的企业
15、 人力资源的( )是企业竞争优势的根本。
A.技能开发
B.创新能力
C.培训开发
D.管理能力
16、 以下2024人力资本投资的表述,错误的是( )。
A.投资主体可以是国家或个人
B.投资对象是人
C.投资直接提高人的劳动生产能力
D.是一种非生产性投资
17、 人力资源开发目标的整体性不包括( )。
A.目标制定的整体性
B.目标实施的整体性
C.各个目标间不孤立
D.目标设计的针对性
18、 绩效管理活动的首要和关键环节是( )。
A.绩效计划
B.绩效诊断
C.绩效沟通
D.绩效考评
19、 ( )关注于人际关系,它使团队成员们紧密结合,使大家能继续相处甚至获得某种乐趣。
A.团队沟通职能
B.团队任务职能
C.团队维护职能
D.团队决策职能
20、 费德勒认为,决定领导行为有效性的关键情境因素不包括( )。
A.任务结构
B.的职权
C.领导与被的关系
D.的特质
21、 第一个对学习中的强化做出理论的是( )。
A.弗洛姆
B.莱文泽尔
C.爱德华·桑代克
D.赫兹伯格
22、 以下2024就业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就业主体必须有劳动能力
B.就业者所从事的劳动是有酬劳动
C.就业主体的所得不能是经济收入
D.就业者所参加的劳动属于社会劳动
23、 在管理体制上,现代人力资源管理属于( )。
A.主动开发型
B.以事为中心
C.被动反应型
D.以人为中心
24、 ( )是指导致行为或事件的行为者本身可以控制的因素。
A.归因
B.内因
C.外因
D.知觉
25、 ( )不属于人力资源创新能力运营体系。
A.创新能力开发体系
B.创新能力激励体系
C.创新能力结构体系
D.创新能力配置体系
26、 劳动法的基本原则直接决定了( )的性质。
A.劳动法律事实
B.劳动法律制度
C.劳动法律事件
D.劳动法律关系
27、 企业资源优势具有( )的特点,企业要不断投入以保持和创新其优势。
A.绝对性和时间性
B.相对性和时间性
C.绝对性和持久性
D.相对性和持久性
28、 ( )是造成非正常失业的主要原因。
A.劳动生产率提高
B.气候的变化
C.市场经济的动态性
D.总需求不足
29、 顾客力量不包括( )。
A.顾客消费承受能力
B.市场商品消费结构
C.顾客购买动机
D.企业产品消费群体
30、 员工自我保护机制的特点不包括( )。
A.大多数为满足个人需求
B.它是一种动态表现
C.压力会使员工做出不同程度的反应
D.增强了自主自立性
31、 劳动法基本原则的特点包括( )
A.是指导性的法律规范
B.高度的权威性
C.反映劳动法律部门的特点
D.高度的稳定性
E.反映调整的劳动关系的特殊性
32、最低劳动标准包括( )。
A.最低工资标准
B.最低劳动条件
C.最低社会保障
D.最差就业环境
E.最长劳动时间标准
33、 劳动法律关系包括( )。
A.劳动关系
B.劳动行政法律关系
C.劳务派遣关系
D.劳动服务法律关系
E.劳动合同关系
34、 下面属于劳动权的是( )。
A.平等就业权
B.劳动报酬权
C.自由择业权
D.休息休假权
E.职业培训权
35、 按照活动范围和区域的不同,可将市场分为( )。
A.行业性市场
B.世界市场
C.商品性市场
D.地方市场
E.全国性市场
36、 人力资本是( )共同投资的结果。
A.国家
B.企业
C.社会
D.家庭
E.个人
37、 人力资源开发的根本目标包括( )。
A.有效促进人的发展
B.有效运用人的潜能
C.有效开发人的潜能
D.有效促进组织的发展
E.有效开发组织的潜能
38、 企业战略的实质是实现( )之间的动态平衡。
A.外部环境
B.内部环境
C.企业实力
D.战略目标
E.长远发展
39、 社会保险的社会性是指( )的社会性。
A.保险范围
B.保险组织
C.保险目的
D.保险流程
E.保险管理
40、失业类型分为( )。
A.摩擦性失业
B.技术性失业
C.结构性失业
D.季节性失业
E.阶段性失业
41、 战略控制的方法包括( )。
A.全程控制
B.事前控制
C.重点控制
D.事后控制
E.事中控制
42、 劳动法的内容极为丰富,包括( )。
A.劳动关系
B.劳动法律事件
C.劳动标准
D.劳动监督检查
E.社会保险
43、 创新是把一种从没有过的生产要素和生产条件的“新组合”引人生产体系,包括( )。
A.引进新产品
B.引用新技术
C.实现企业的新组织
D.开辟新市场
E.改进生产装备设施
44、各类用人单位成为劳动法律关系主体的前提条件是必须具有( )。
A.用工权利能力
B.用工行为能力
C.劳动休息权力
D.劳动权利能力
E.劳动行为能力
45、 制定或调整重大劳动关系标准应当贯彻“三方原则”,其中“三方”指的是( )。
A.雇主协会
B.
C.企业员工
D.工会
E.行业协会
46、 影响工作满意度的因素包括( )。
A.富有挑战性的工作
B.公平的报酬
C.支持性的工作环境
D.优良的条件
E.岗位职务不断提升
47、 劳动关系化原则的具体内容包括:劳动关系当事人双方享有( )。
A.参加工会的权利
B.集体协商权
C.组织工会的权利
D.共同决定权
E.平等协商的权利
48、 根据参与者的介入程度和品牌间的差异程度,可将消费者的购买行为分为( )。
A.习惯性购买行为
B.化解不协调的购买行为
C.个性化购买行为
D.寻求多样化的购买行为
E.复杂的购买行为
49、失业率等于( )。
A.失业人数/就业人数
B.失业人数/人口总数
C.失业人数/社会劳动力人数
D.就业人数/失业人数
E.失业人数/(就业人数+失业人数)
50、 企业战略控制的方法包括( )。
A.全程控制
B.事前控制
C.局部控制
D.事后控制
E.事中控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