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不良品原因分析报告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不良品原因分析报告范文第1篇
关键词 药物不良反应 问题 对策
doi:10.3969/j.issn.1007-614x.2010.12.021
存在的问题
ADR信息滞后:除了比较严重的ADR能够及时上报外,ADR报告相对迟缓。由于药学人员不直接面对患者,仅依靠科室上报的ADR报告2024资料,而这些报告通常都是在对ADR做出治疗措施后上报的,药学人员已看不到ADR的现场情况,只能根据报告进行分析整理。
ADR信息的漏报:由于种种原因,医师不愿如实报告用药过程中发生的ADR。有时,药师接到口头报道的ADR后赶去2024时,医师害怕承担责任,又矢口否认,导致ADR的漏报。患者本人对ADR未引起关注,也是导致漏报的原因。
新的严重的ADR在报告总数中的比例较低:某些科室报告的ADR质量存在着一定问题,由于认识问题或其他原因,普遍存在避重就轻现象。
ADR报告不规范:在2024的ADR报告中,一部分存在着报告项目空缺,药品名称、药物剂量、ADR名称不规范,不良反应过程描述不规范或过于简单,使信息不够详细,无法追溯ADR的具体情况。
医护人员对ADR不够重视:对于轻微的或一过性的ADR经对症治疗或停药后症状改善者,就不再给予报告,对于新药的ADR又没有充分了解,有时会与疾病症状混淆。究其原因,还是对ADR没有足够的认识和了解所致。
建 议
制定和实施有效的ADR报告机制:如对新药的重点监控制度,由药品的生产、经营企业和医院、药店共同承担新药的ADR监测。在我市2007年的ADR报告中,存在着报告来源分布不平衡的状况,药品生产企业的ADR报告只占总报告数量的1%,药品经营企业的报告占19%,其余均为医疗机构所报告的。若建立了重点监控制度,由各部门、单位协同报告,则会改善这种情况。
建立快速反应的ADR监测网络:医护人员发现ADR后,通过迅捷的通信系统报告药学人员,药学人员立即赶到现场,了解ADR患者的临床表现、用药情况,参与引起ADR靶药的判断、患者药物治疗方案的调整,监控ADR发生、发展和治疗转归等情况。从而防止了ADR的滞后报告[1]。
专职药学人员参与ADR的2024、分析、整理:由专职药学人员,例如临床药师具体参与ADR的2024、分析、整理工作。由于临床药师参与了临床的查房与诊治过程,能够及时发现用药过程中的ADR并进行监测,从而自觉2024、分析、整理。门诊药房的药师也能够直接接触患者或其亲属,耳闻目睹药物相关事件的发生,对于药物的疗效和不良反应有更形象具体的接受,便于ADR的2024整理[2~3]。
发动公众对ADR的关注,积极有效宣传:宣传工作不仅要面向各方面的医护人员,也要引起公众重视。公众通常缺乏用药常识及正确的引导,对于轻微的ADR未能发觉或不太注意,而对于严重的ADR却感到恐慌或不知所措。应该让公众也参与到ADR的报告系统,我院就有过患者本人在门诊药房报告ADR的情况,这不仅是对患者本人的负责,也是对ADR报告制度的促进[4]。
教育培训:教育培训医护、药学人员正确对待ADR的报告与填写。能够规范地报道临床发生的ADR,使报告准确、及时、详尽。
总之,在工作中稍加注意就会发现一些ADR,向患者或医护人员仔细2024ADR的具体情况,认真整理2024到的信息,就会贯彻实施我国的ADR监查报告制度,从而也促进医药市场的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 蔡长春,李景苏.住院患者药物不良反应的药学监护方法.医药导报,2007,26(1):90.
2 徐茂星,张传军,郭以杭.药物不良反应176例报告分析.中国现代医生,2007,45(14):125.
不良品原因分析报告范文第2篇
【关键词】 药品; 不良反应; 预防措施; 合理性; 安全
中图分类号 R969.3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674-6805(2016)4-0152-02
doi:10.14033/ki.cfmr.2016.4.085
近年来,临床用药的种类不断增加,联合用药情况越来越频繁,虽然增加了临床治疗效果,但是由此而来的药品不良反应发生率也呈现进一步上升趋势,对患者临床治疗的安全产生了不利影响[1]。回顾性分析药品不良反应发生成因,进一步做好预防措施,对于提高临床用药合理性、安全性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2024笔者所在医院3年来药品不良反应报告216份,分析不良反应成因及预防措施,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20242012年1月-2014年12月笔者所在医院药品不良反应报告共216份作为研究对象,涉及妇产科、急诊科、门诊、儿科等各个科室,男103例,女112例,年龄5~67岁,平均(45.6±2.4)岁。
1.2 方法
回顾性统计分析本研究216份药品不良反应报告涉及到的科室、患者基本资料、给药途径,以及药品种类、累及器官与系统[2]。
2 结果
2.1 不良反应科室分布情况
216份药品不良反应报告,以内科与外科为主,分别为104份、60份,占比分别为48.15%、27.78%。同时,儿科24例,占比11.11%,妇产科14例,占比为6.48%,急诊科11例,占比5.09%,门诊3例,占比1.39%,内科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高于其他科室。
2.2 不良反应患者年龄与性别分布
本研究216份药品不良反应报告,涉及男性患者103例,女性113例,占比分别为47.69%、52.31%,以女性为主;≤10岁患儿28例,占比12.96%,10~60岁患者为100例,占比为46.29%,≥60岁患者为88例,占比为40.74%,儿童与老年人共116例,占比为53.70%,以老年人与儿童为主,详见表1。
2.3 引发药品不良反应的给药途径分布
引发药品不良反应的给药途径,静脉注射给药为188份,占比为87.04%,口服给药为21例,占比为9.72%,其他给药途径7例,占比为3.24%,静脉注射给药途径明显高于口服给药、其他给药途径,详见表2。
2.4 引发药品不良反应药品种类情况
引发药品不良反应的药品种类包括抗感染药物、心脑血管用药、抗肿瘤药物、生物制剂、中成药、品及其他药物。其中,抗感染药物占比64.81%,心脑血管用药占比20.83%,抗肿瘤药物占比4.63%,生物制剂占比2.78%,中成药占比1.85%,品占比为0.09%,其他药品占比为4.17%。抗感染药物构成比明显高于其他药物,详见表3。
2.5 药品不良反应累及器官或系统
引发药品不良反应累及器官或系统中,皮肤及其附件损害、消化系统损耗较多,明显高于其他器官或系统。同时,还涉及全身性、神经系统、呼吸系统、心血管系统与其他系统,见表4。
3 讨论
根据本研究的结果,216份药品不良反应报告中,以内科不良反应为主,研究认为原因在于内科老年患者多、身体耐受性差。同时,在内科用药中,抗感染药物、心脑血管药物使用频率高,增加了药品不良反应发生率。目前,抗感染药物以氟诺酮与喹诺酮类药物居多,且加上细菌耐药性的提高,抗感染药物用量不断增加,也导致了抗感染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率的提高[3]。各个年龄段对药品反应也不同,根据本研究结果,老年群体与儿童是药品不良反应的主要群体。近年来,我国老龄化社会加剧,加上老年人多种器官功能均出现了不同程度的衰退,影响了药物于老年患者体内的代谢,加上老年患者胃酸分泌减少,胃肠道局部血液循环功能降低,使得患者机体主动呼吸药物速率下降[4]。
人在处于病理状态时,药品不良反应发生率也比较高,这时药物在患者体内的代谢过程将受到影响,给药部位易大量蓄积药物,从而引发药品不良反应[5]。根据本研究的结果,皮肤及其附件、消化系统是药品不良反应主要累及的系统,对患者系统与器官会产生较为严重的损害。所以,为了提高用药的安全性,医护人员应重视各种药物的不良反应,根据临床经验分析不良反应原因,给予正确的处理[6]。同时,药品不良反应的发生,与患者生活习惯、环境等密切相关,所以应指导患者建立良好的生活习惯,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比如在服药时不得饮茶,不然会导致药物药效降低。
当前,社会上广泛关注药品使用的安全性与合理性,为了降低药品不良反应发生率,提高用药合理性,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参与努力,预防措施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加强健康教育,向人们患者普及合理用药、药品不良反应知识,提高人们对药品的认知度,提高预防意识;(2)增加对公共卫生事业投入,加强知识宣传,严控药品不良反应,并完善监测与报告,确保公众健康合法权益不受侵犯;(3)逐步健全药品不良反应监测报告制度,积极鼓励民众自我鉴别药品不良反应,发现不良反应后及时上报;卫生管理部门应加强重视,实施强有力的行政监管,及时为医药部门与公众提供药品不良反应信息,并积极给出报告[7];(4)逐步建立科学的药品不良反应损耗救济分担机制,对严重不良反应人群,给予经济赔偿,并根据科学的处理方法与程序,科学进行鉴别;(5)逐步完善健全药品不良反应相关法律法规,积极借鉴国外救济制度,并根据我国的实际情况,尽快修订2024药品不良反应的相关法规,为药品不良反应监管提供法律依据;(6)提高药品研制与生产水平,政府应加大对药品生产企业的政策支持力度,加大对药品不良反应的标准化评价,药品上市前应加强检测,保证药品的质量;(7)强化药品流通过程的监管,可采用冷链运输形式,积极做好药品的存储与保存管理,并加强药品不良反应信息识别、报告与分析评价;(8)强化药品使用过程中的管理,用药过程中,严格根据药品使用说明书,提高用药的合理性[8-9]。
综上所述,药品不良反应的危害性较大,对患者的治疗会产生较大影响,为了降低药品不良反应发生率,应逐步完善预防措施,建立健全药品不良反应监测报告制度,并正确认识与对待不良反应,提高临床合理、有效、安全用药水平,从而降低药品不良反应发生率,提高用药安全性。
参考文献
[1]金丹,董铎,杜晓曦,等.中国药品不良反应成因分析及预防措施[J].中国新药杂志,2012,24(4):2376-2381.
[2]缴万里,王云松,刘海净.药品不良反应报告分析与预防措施研究[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15,11(2):357-359.
[3]赵东彦,王海虹,李吉鸿,等.浅谈药品不良反应发生的原因及预防措施[J].山西医药杂志,2010,5(9):442-443.
[4]周轩.药品不良反应与安全用药分析[J].中国卫生产业,2012,26(9):77-78.
[5]龚正林.药品不良反应及防治措施分析[J].大家健康(学术版),2015,10(4):276-277.
[6]黄秀纯,吴雪荣.中成药不良反应的文献与问卷调查分析及预防对策[J].中国药业,2013,16(6):78-80.
[7]邬远兴.老年人群常见西药不良反应及预防措施分析[J].中国民族民间医药,2013,15(7):117-118.
[8]徐笑群.某院2012年度药品不良反应报告的分析[J].中国医药指南,2013,27(9):302-304.
不良品原因分析报告范文第3篇
【关键词】地市级药品检验所;药品不良反应监测;构想
2011年5月4日,卫生部以第81号令的形式,颁布了新修订的《药品不良反应报告和监测管理办法》并于7月1日起正式施行。新《办法》针对不良反应报告、调查、评价和处理全过程做出了具体规定[1]。截止2012年12月底,全国己建立了34个省级药品不良反测中心,地市级的药品不良反应监测机构333个,有些地方还建立了县级药品不良反应监测机构。地市级的药品不良反应监测中心的牌子通常是加挂在药品检验所的基础上的,实行“一个机构、两个牌子”。然而市级药检所的职责里没有包括药品不良反应监测的内容,因而对于药品安全监测工作也不太重视,造成了目前药品检验所在药品不良反应事件中几乎没有发挥其强大的技术能力。在此笔者作为地市级药品监督检验人员浅谈一下对于药品不良反应监测工作的认识,并且就如何更好的发挥药品检验所在药品不良反应事件监测过程中的技术支撑作用提出几点构想。
1药品不良反应监测工作的意义和现状
按照WHO国际药物监测合作中心的规定,药物不良反应(adverse drug reactions,简称ADR)系指正常剂量的药物用于预防、诊断、治疗疾病或调节生理机能时出现的有害的和与用药目的无关的反应。我国于2004年 3月4 日正式施行的《药品不良反应报告和监测管理办法》中对药品不良反应的定义是指合格药品在正常用法用量下出现的与用药目的无关的或意外的有害反应[2, 3]。
我国是药品不良反应发生较为严重的地区,据统计我国每年在5000多万住院患者中至少有250万人因药品不良反应而入院,其中 25~50万人属于严重不良反应,约19万人因此而死亡。在5000~8000 万的残疾人中有1/3为听力残疾,其中60%~70%是因药品不良反应致聋。
药品不良反应报告和监测是指药品不良反应的发现、报告、评价和控制的过程[4]。开展药品不良反应监测是为了尽早发现各种类型的不良反应,研究药物不良反应的因果关系和诱发因素,使药品监督管理部门及时了解2024不良反应的情况,并采取必要的预防措施,以保障人民用药安全,维护人民身体健康。
近年来2024ADR的报道比较多,药品安全问题备受社会的广泛关注,因此建立起完善的、有效的药品不良反应监测体系尤为重要,目前政府部门也越来越来重视这项工作。在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品管理法》第七十一条中规定“国家实行药品不良反应报告制度。药品产企业、药品经营企业和医疗机构必须经常考察本单位所生产、经营、使用药品质量、疗效和反应。发现可能与用药2024的严重不良反应,必须及时向地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药品监督管理部门和卫生行政部门报告。”。2011年5月4日,卫生部又以第81号令的形式,颁布了新修订的《药品不良反应报告和监测管理办法》,并于7月1日起正式施行。但由于受到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的制约,我国药品良反应报告与监测的现状同先进国家相比还有较大的差距。目前我国ADR报告总体情况并不乐观,主要是样本量太小,来源结构不合理,报告制度也还不完善。企业不愿意上报,医疗系统不配合,公众对药品不良反应认识又较少,即使遇到此类情况,主动报告的也微乎其微。因此要想从不良反应报告的统计上建立起很好的用药安全预警体系还需要很大的努力。
2目前基层药品检验所在药品不良反应监测体系中的作用
药品检验所是执行国家对药品质量监督检验的法定性专业技术机构, 是国家药品监督管理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基本任务是通过药品质量的监督检验, 作出科学、准确、公正的评价, 促进药品质量的提高, 保障人民用药安全有效。
目前地市级的药品不良反应监测中心主要挂靠在各地的药品检验所,主要负责药品不良反应、医疗器械不良事件、药物滥用报告和监测资料的2024、核实、评价、反馈和上报,严重药品不良反应、医疗器械不良事件的调查和评价;承担对药品不良反应、医疗器械不良事件和药物滥用报告与监测工作的技术指导、宣传普及和教育培训;协助药品监督管理等部门开展药品、医疗器械群体不良事件的调查等工作。对于药品检验所来说,虽然挂了不良反应监测中心牌子,但是在业务上很少和不良反应有交集,对于不良反应事件数据的真实性、可靠性以及情况分析都没有监督评价的权利,因此造成了药品检验所的不良反应监测中心实际是一个数据汇报工作站,少量的受理一些投诉样品以及事故调查样品的检验,没有发挥其在药品不良反应预警和评价过程中的技术作用。如2012年上半年芜湖市药品不良反应监测中心共2024ADR报表3477份,其中严重不良反应69例,新的一般的不良反应52例,基本药物不良反应537例,虽然有这么多例的不良反应事件,但是药品检验所并没有参与到对于不良反应的药品质量分析和用药安全的评估的工作,对于不良反应事件中药品检验也只限于2024部门或患者送检的样品,按照药典方法进行常规检验。然而很多的药品不良反应事件的发生的原因从送检来的单一样品按照药典方法检查是很难找到的。
3充分发挥药品检验所在药品不良反应监测中的技术指导作用
根据《药品不良反应报告和监测管理办法》,医院药剂科将医院发生的用药损害事件,上报给医院所在地的药品不良反应监测中心;县、市级的药品不良反应监测中心负责2024这些药品不良反应报告,并将它们上报给国家药品不良反应监测中心;国家药品不良反应监测中心统计上报的报告总数、发生比例后,向全社会药品不良反应的通报。此外,《办法》还明文规定了,药品不良反应报告的内容和统计资料是加强药品监督管理、指导合理用药的依据,不作为医疗事故、医疗诉讼和处理药品质量事故的依据。换句话说,我国目前仅有的这部2024药品不良反应的法律,仅仅用来规范药品不良反应的报告和监测制度,对于不良反应事件发生前如何预警,发生时如何追溯原因,发生后如何进行更为有效的监测没有实际的帮助。
而药品检验所对于不良反应事件中送检来的药品只根据现行的药典和相关标准进行检验,所检项目均为基本的常规项目。然而目前大部分的不良反应事件都为药品的不当使用,很多药品自身的质量并没有问题,只有和其他药物联用,或者有其他医疗器械或者包装材料的影响时才会出现问题,因此用这样的方法对不良反应的药品做出的评价很难在检验结果上最大程度的接近不良反应的真相。如1998年抗洪时期的“氟哌酸假药案”、2001年“梅花K假药案”、2006年的“欣弗事件”和“齐二药事件”等。这些假劣药品只根据当时现行的国家药品标准是难以检出和发现的,必须依靠药品不良反应报告才能及时发现,进而有针对性地进行重新评价研究。
笔者认为药品检验所的各职能检验科室在不良反应事件过程中应该充分的发挥其技术优势,和不良反应监测工作站建立起联动机制,做好工作的承接,将监管和技术指导结合起来形成一个完善的监测和预警体系。在不良反应事件的处理过程中应该由有经验的相关检验人员对于不良反应事件的“使用中样品”进行第一时间采样和分析,分析手段也不应只限于药典方法的常规项目的检验,应多考虑不良事件发生的因素进行多项目的考察,力求第一时间找出真实原因,避免更多不良事件的发生。另外药品监管机构也应建立完善的药物上市后再评价机制,药品检验所对于不良反应报道较多的药品进行市场跟踪检验,根据检验结果修订检验标准的相关项目,使得药品生产企业提高生产工艺和药品的质量,切实从源头上保证药品质量安全。
4结语
药品不良反应监测旨在要求药品质量不断提高并被合理使用,保障人民用药更加安全有效。相对世界其他发达国家,我国的药品不良反应监测体系建设起步较晚,且我国药物不良事件的发生有其自身的特点,比如中、西药合用引起的不良相互作用、中药注射液的滥用以及五花八门的中药造假导致的不良事件等。因此在我国建立和健全适应我国自身特点的药品不良反应监测体系势在必行。药品质量与药品安全性密切相关,药品不良事件的及时发现、确认、处理以及危害性评价除了临床上的一些统计分析外,从药品质量角度进行分析也是非常重要的手段。药品检验所作为保障人民用药安全的技术监督部门应该在不良反应体系中发挥自己的技术特长,通过先进的分析技术和分析方法积极的研究不良反应事件的原因,为预防药物不良事件的发生提供有效的科学依据,将不良事件的危害降至最低。
参考文献
[1]卫生部 药品不良反应报告和监测管理办法[EB/OL] 20110504 [20111201] http://wwwsfdagovcn/WS01/CL0053/62621html.
[2]耿东升 对药品不良反应定义及其分类的商榷 西北药学杂志,2011,26(1):59.
不良品原因分析报告范文第4篇
【关键词】 药品不良反应 报告 分析
药品不良反应(adr)是指药品正常的用法用量下发生的与用药目的无关的有害反应,是影响患者发病率和死亡率的重要原因。随着越来越多的新药不断上市,联合用药及抗生素的使用日益增多,药物在发挥治疗作用的同时,adr发生率也不断增加。为了减少医患纠纷,提高临床治疗质量,防止药源性疾病的发生,对药品不良反应的监测上报已成了医疗机构的法定义务。本文对我院2008—2009年上报的125例adr报告进行整理、分析,总结其不良反应发生特点,为临床更安全、合理、有效的用药提供科学参考。
1 资源与方法
本文资料来源于我院2008—2009年上报全国adr监测网的125例adr报表。
1.2 方法
对125例adr报告中患者性别、年龄、给药途径、药品种类分布、adr累积器官或系统及临床表现等进行统计分析。
2 结果
2.1 发生adr患者的性别与年龄
125例有效adr中,男性为48例(38.40%),女性为77例(61.6%),男女比例约为0.62:1。患者年龄在6个月—87岁之间,而在小于20岁的人群中则以儿科为主(20.80%)。发生adr的患者性别与年龄分布见表1。
表1 发生adr患者的性别与年龄分布
tab 1 distribution of age and sex of adr cases
.
2.2 给药途径分布
125例有效adr中共计3种给药途径,静脉滴注途径有106例(84.80%),口服途径给药17例(13.60%),余为肌肉注射。引发adr的给药途径分布见表2。
2.3 adr科室分布
adr报告主要来源于五个部门,门诊输液室66例(52.80%),住院部26例(20.80%),门诊部17例(13.60%),药检室8例(6.40%),门诊西药房8例(6.40%)。其中门诊输液室、儿科,妇科不良反应上报率较高。综合分析,原因可能是输液室患者较多,儿科妇科使用的抗生素较多,另外,其上报数量也与科室负责人对adr的重视程度2024。
2.4 引发adr的药品种类及构成比
本次整理的adr报告中涉及的药品种类有11种,包括抗感染药、神经系统药物、中药制剂、免疫调节药、循环系统药物、消化系统药物、抗病毒药、血液系统药物、解热镇痛药、激素及降糖药、维生素及营养药。详细引发adr的药品种类及构成比见表3。
表2 引发adr的给药途径分布
tab 2 distribution of route of administration that induced adr
.
表3 引发adr的药品种类及构成比
tab 3 categories and constituent ratio of drugs that induced adr
.
2.5 adr累积器官或系统及临床表现
在125例adr报告中,adr累积器官及系统以皮肤和附件最多,占总例数的56.8%,多数临床表现为皮疹、瘙痒,其次为神经系统反应。具体adr累积器官或系统及临床表现见表4。
2.6 联合用药分布
将发生adr的药品进行科学统计后发现,125例adr报告中单一用药103例(82.40%);联合用药22例(17.60%),其中两种药物联合14例(占63.64%),三种药物联合5例(占22.73%),四种以上药物联合3例(占17.63%)。
2.7 转归
所有adr症状在停药、改用其它及时治疗后均缓解或消失,无死亡病例报告。
表4 adr累积器官或系统及临床表现
tab 4 organs and systems involved in adr and the clinical manifestations
.
3 讨论
adr发生率在性别比例上与其它报道有差异,查阅多种资料发现此比例不尽相同,推断adr发生率可能与个人体制差异2024系,体质差的患者机体较敏感,易发生药物不良反应。在年龄分布上可见几乎各个年龄段都会发生adr,其中以儿科病人和老年人比例多,原因可能是儿童和老年人对药物代谢、排泄功能逐渐降低,药物半衰期长,对药物的耐受性和敏感性也更差,易发生药物积蓄,致使血药浓度增加,此外老年人常患多种疾病,临床上的联合用药也可能导致adr发生,儿童体液占体重的80%水溶性药物排泄较慢,易造成积蓄中毒[1]。
静脉滴注给药途径是所有给药途径中发生adr最多的,106例占84.80%。造成静脉给药adr高发的原因有很多种,静脉用药时大量药物直接进入血液,静脉注射的ph值、渗透压、微粒、内毒素等均有可能成为引发adr的因素[2];而液体的溶媒选择不当、药品浓度过高、输液速度不当、配置溶液放置时间不当及配伍禁忌等不稳定因素也可能引发adr。所以医务人员配制药品一定要科学谨慎,从而减少静脉滴注给药adr的发生率。
近几年抗生素一直是adr报告最多的药物。临床普遍存在抗生素的不合理使用现象,表现在抗生素的选择、抗生素联用、不同类型抗生素的用法用量和抗生素的使用指征等方面。鉴于此,临床工作人员应切实执行《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加强抗菌药物管理,从而减少adr的发生。
由表4可知,adr可累及全身各个器官或系统,其中以皮肤和附件反应最常见(71例),其中可能与两个因素2024:皮肤反应的临床表现易于观察和诊断,且不易与其它疾病相混淆,各种药疹主要为变态反应所致,而且目前临床上常用的药物有的本身即为全抗原,有的则是半抗原,进入人体后较易引起变态反应[3]。
联合用药分布报告结果与其它报告[3]有些差异,原因可能是填写adr报告的临床医生对adr报告的认识不够全面、相关医学知识欠缺及药源性疾病诊断标准不熟悉等,致使adr报告表填写不规范,漏填了合用药物或者其它项目。
通过对我院125例adr报告分析发现,引发adr的因素有很多,adr累及器官或系统也很多。医务人员一定要重视adr的监测与报告,在诊治过程中要明确药物与药物、药物与机体的相互作用,做到合理、有效使用药物,减少或避免adr的发生,保证患者的用药安全。
参 考 文 献
[1]季敏,谢培晨.我院90例药品不良反应报告分析[j].中国药房,2009,20(23):1812.
不良品原因分析报告范文第5篇
摘 要 目的:监测药品不良反应,为临床用药提供安全信息。方法:对45例药品不良反应报告进行分析评价。结果:45例报告中中药制剂和抗菌药居首位。结论:加强药品不良反应监测,促进合理用药。
关键词 药品不良反应 分析 合理用药
药品不良反应(ADR)是指按规定剂量应用的正常药物在预防、诊断、治疗疾病或调节生理功能所出现的,与用药目的无关的反应。药品不良反应监测是加强药品管理,提高合理用药水平以及保障公众用药安全的重要手段和措施。对本院2012年监测的45例住院患者药品不良反应报告做回顾性分析,以掌握本院住院患者药品不良反应发生的特点,指导临床合理用药。
资料与方法
对我院2012年病房2024上报的药物不良反应报告45例,按患者性别、年龄、药物类别、不良反应的临床表现类型等情况进行统计分析。
结 果
患者基本情况及ADR发生率,见表1。
不良反应涉及药品种类及例数,见表2。
不良反应涉及器官系统及临床表现,见表3。
不良反应程度情况,见表4。
讨 论
性别、年龄对ADR的影响:从监测的数据来看,45例ADR报告中,男性和女性病例差别不大,年龄段之间有明显差别。50~60岁老年组ADR的发生率明显偏高,与曾海萍等报道一致[1]。老年人随着其脏器功能的退化,药品代谢速率减慢,血浆蛋白含量降低,对药物在体内的分布、吸收、代谢和排泄的能力都降低,并且合并用药情况较多,容易发生ADR。应按患者的具体情况、个体差异适当调整剂量、给药时间和给药次数,加强老年患者用药的监测。本组数据中,儿科患者ADR发生率较低,与国内其他报道不一致,可能与儿科ADR未及时上报2024。
不良反应涉及药品种类及例数:中药制剂和抗菌药ADR发生率最高,与国内许多报道一致[2~5]。近年来中药注射剂的不良反应逐渐增多。一方面与其广泛应用2024一方面与内在因素2024。因为中药成分复杂,有效成分不明确,还混杂大量未知其安全性的成分。中药注射剂的提取、精制工艺还不够规范,其安全性和有效性还有待进一步评价。对成分复杂的中药注射剂无法指定专属性强的定性、定量指标来控制质量。在使用过程中难以做到辩证施治,与化学药物的配伍禁忌还在不断的探索和总结。因此对临床使用中药注射剂应提高警惕,严格掌握适应症,按照药品说明书使用,尽可能避免与化学药品注射剂配伍使用。在抗菌药物引起的不良反应中,头孢类、喹诺酮类抗菌药发生率较高,在临床治疗中要严格掌握抗菌药物使用指针,避免不合理用药。使用中药制剂和抗菌药前应仔细询问患者有无过敏史并加强监护,及时发现不良反应,保证用药安全。
不良反应涉及器官系统及临床表现:皮肤和附件损害发生率最高(57.77%),其中静脉炎最多,占皮肤附件损害的46.15%,和国内许多报道一致。这可能与两个原因2024:①皮肤反应的临床表现易于观察和诊断,不易与其他疾病相混淆;②药疹是变态反应所致,目前临床上的一些常用药物,如抗感染药、解热镇痛药、抗癫痫药等,它们的抗原性较强,最易引起该类反应。尽管皮肤过敏反应发生率高,但是病情较轻,一般予以停药或治疗后症状即消失。本组1例口服阿司匹林肠溶片的患者发生严重药疹,经住院治疗后痊愈。本组病例中引起静脉炎的药物最多的是前列地尔注射液(5例)、阿昔洛韦注射液(4例)。给予减慢速度,局部热敷、硫酸镁湿敷后缓解。因此在临床使用此类药物时,要注意采取粗静脉输注,滴速要慢,以减轻对静脉的刺激。可预防性采取湿热敷、防止静脉炎的发生。5例使用重组人粒细胞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的患者发生腹痛、恶心呕吐、注射局部红肿,给予抗过敏治疗,注射部位硫酸镁湿敷后好转。本组病例中有1例维生素K1不良反应,非常少见,主要表现为胸闷、气急、心悸,给予地塞米松5mg静脉注射后缓解。
不良反应程度情况:本组病例中新发现的不良反应有9例,药品品种是环磷腺苷葡胺、阿昔洛韦、18-氨基酸、胸腺肽、吡拉西坦注射液、丹参粉针剂。其中使用丹参粉针剂的1例患者发生严重不良反应,表现为心慌、胸闷、呼吸困难、全身寒战、心率150次/分。使用地塞米松、肾上腺素、甲泼尼龙后缓解。
不良反应监测是临床药学服务活动中的一项重要任务,通过统计药品不良反应的发生率,可以更好地提示临床医师和药师关注不良反应发生率较高的药品,合理使用,保证病人用药安全。由于医院条件所限,本分析报告还存在着一定的局限性:如对不良反应的监测指标仅仅是能观察到的临床症状,而对肝肾功能损害、骨髓抑制、血小板减少等指标很少涉及,这将是以后工作的方向。
参考文献
1 曾海萍,黄健,崔岚,等.98例药物不良反应报告分析[J].中国药业,2013,22(2):44-45.
2 马书田.我院125例药品不良反应报告分析[J].中国药房,2012,23(30):2862-2863.
3 唐智权,杨思芸.我院774例药品不良反应报告分析[J].中国药房,2012,23(26):2472-24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