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保育员培训心得体会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保育员培训心得体会范文第1篇
内容预览: 经过几天封闭式的理论强化培训,感触颇深。在全党开展以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主要内容的保持*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这是确保我们党始终走在时代前列,更好地肩负起历史使命的重大举措,是“三讲”、“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学教活动的延伸,很及时很有必要。我作为第一批学习人员,在思想上认识、在行动上支持、在学习上用功。下面,我结合党员现状谈一下自己的几点认识。 一、什么是*党员的先进性 党的先进性是我们党的本质特征,是我们党的生命所系,力量所在。党的先进性是通过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来体现的。先进,就是先行、先导、先锋,也就是走在一般群众的前列,走在时代潮流的前列,走在社会发展趋势的前列。…… 你还没注册?或者没有登录?这篇要求至少是本站的注册用户才能阅读! 如果你还没注册,请赶紧 点此注册 吧! 如果你已经注册但还没登录,请赶紧 点此登录 吧!
保育员培训心得体会范文第2篇
在劳动保障系统将综合办公部门和人事教育部门两个方面的同志召集在一起,开一个培训工作座谈会,在历史上还是第一次。这对于加强沟通与协调,加强管理与配合,促进劳动保障教育培训工作顺利开展是很必要、很有意义的。刚才袁司长对劳动保障培训工作进行了系统地回顾,对劳动保障部的培训管理模式、运作方式、工作程
序进行了深入的阐述,同时,也提出了今后的工作思路和工作要求。讲得非常好。下面,我把劳动保障部培训班的组织管理,工作实施的2024情况向大家作一汇报。一、几年来培训班举办情况
*年劳动保障部重新组建后,部党组为了规范和加强教育培训工作,即对教育培训机构作了调整,重新确定教育培训中心的职能。从大的方面看,教育培训中心主要有三项职能,一是面向劳动保障系统,开展系统公务员、事业单位工作人员的培训;二是面向企业,开展企业劳资管理人员的培训;三是面向社会,开展职业技能培训。2024劳动保障系统干部培训工作,部党组当年也进行了专门研究,确立了“统一管理、政事分开、委托承办”的管理模式。所谓统一管理,就是改变过去各个部属单位独立办班的状况,各个单位只是提出办班建议,人事教育司进行综合平衡,经部长办公会讨论通过,形成统一的年度办班计划并下达执行;所谓政事分开,就是机关转变职能,不再承担办班的事务性工作,各司局在办班工作中只负责制定教学计划和选派师资;所谓委托承办,就是所有培训班的具体工作全部委托由教育培训中心承担,各司局不再介入。按照这个办班模式,从*年开始,教育培训中心承办了各种劳动保障业务培训班,干部培训取得了比较积极的成果。*年当年举办了18期培训班,培训人数为3700人次。截至到20*年底,6年来共举办了近127期培训班,培训人数近27000多人次。有力地促进了干部队伍素质的提高,有力地推动了劳动保障事业的发展。
2024面向企业的劳资干部培训工作,起步稍晚一些,20*年开始启动。与劳动保障系统干部培训相比,这一培训更具有实践性和操作性。教育培训中心按照企业的特点和实际需求进行选题策划和教学安排,举办各种培训班。培训的重点主要在人力资源管理、劳动关系、工资分配和社会保险工作流程等方面。每年办班规模在10期左右,培训人数在1500人左右。通过探索、实践,我们感到企业对劳动保障工作存在很大的培训需求,企业劳资人员的培训工作大有可为,是应该增加投入,积极做好的工作。
二、培训工作的主要特点
(一)举办培训班严格执行劳动保障部办班计划,围绕劳动保障重点业务开展培训。每一个培训班的举办,都要经过一套严格工作程序。一是举办培训班首先要有指标有计划。二是办班方案教育培训中心与各司局协商后必须报人事教育司审核批准。三是办班时间、地点和培训内容确定后由教育培训中心统一发出办班通知。几年来凡是教育培训中心承办或举办的培训班都是严格遵守部里2024规定,严格按照程序运作的,包括教育培训中心面向企业举办的培训班,也都是经过人事教育司备案,经部领导批准后作为计划来执行的。
(二)师资阵容强大。每期培训班都是由司局长、处长和2024专家学者担任授课老师,甚至部领导亲自到培训班上授课。如20*年举办的WTO培训班,部领导和各2024业务司局的一把手都承担了讲课任务。总的来说,我们的教师能够从理论到实践,从历史轨迹到发展方向,从宏观到微观,从本国具体情况到借鉴国外先进经验,从政策制定到实施过程,从成功经验到难点问题等等,给学员以比较满意的讲解。可以说,我们的师资讲解问题很权威、很前沿,也很准确和适用。
(三)保证教学时间,注重培训质量。部里对培训班的课程设计要求是授课时间最低不少于3天,就地考察活动安排1天,这就是所谓的“31”模式。各个业务司局在教学上,精心准备,力求业务覆盖面大,政策指导性强。多数培训班都有一套完整、系列的教材,每个授课教师都有讲义并印发到每个学员,大多数教师采用多媒体教学方式。学员普遍反映,在理论基础、实际操作以及经验积累上得到很大帮助,通过培训解决了一些实际问题,学有所获。
(四)接待服务水平不断提高,保证培训教学顺利实施。因教育培训中心受客观条件的限制没有自己的培训场地,所以办班要到全国各地。为确保接待服务质量,降低办班成本,提高办班水平,我们逐步实行了定点培训方式。经过认真考察和严格筛选,在全国范围内我们确定了几家宾馆作为定点培训基地,从而保证稳定的接待服务水平。我们还将增加一些定点培训基地,以满足办班地点选择的需要。人身安全、财产安全、饮食安全是每个培训班都不能回避的大问题。为防止意外事件的发生,我们在培训班上给学员投保即人身意外伤害险。会务人员到达宾馆后,首要的任务就是与宾馆各方面负责人召开协调会,就安全保卫、防火防盗、环境卫生提出具体要求,在饮食卫生方面察看厨房操作间、消毒设施,实行蔬菜、肉食品要经过检疫,菜样封存24小时的做法,保证了大家的安全。
(五)加强组织管理,维护教学秩序。针对培训过程中出现的报名不报到,到宾馆后不办理报到手续,报到后不按时听课擅自外出等问题,我们采取措施,加强管理。一是在发办班通知时打预防针,明确指出“
防止个别人借培训之名行旅游之实,我们将对培训期间参加培训人员的学习情况(包括是否参加培训班,每天的到课情况等)进行考核、记录、并在培训班结束后将结果公布在劳动保障部教育培训中心网站上。”二是从去年起用磁卡进行现场管理。学员办理报到手续、就餐、听课考勤等进行刷卡记录,此办法既方便了学员,又起到明显的约束作用,提高了听课率。
(六)收费方法由分项收费转变为统一收费,标准不变。过去的做法是每期培训班收500元左右的培训费,食宿费自理。有些人通过各种手段途中虚开发票回单位报销,大大超出培训班的实际开支标准。为解决这一问题,部党组于20*年决定,在不改变培训费、资料费、食宿费标准的基础上,把原来的分项收费改为统一收费,将总额标准在办班通知中报出,并说明除此之外无任何费用。这一措施有效杜绝了一些人虚报培训费用的问题。
(七)培训班会务服务工作进一步规范。为了做好服务工作,提高办班质量,我们实行班前通报和班后评析制度。班前通报就是对每个培训班,从内容设计、地点选择、师资、预计规模、协调情况、收费标准、宾馆情况、就餐标准、用餐形式、考察路线、可能遇到的问题等整个准备事项,经主任办公会议讨论研究。班后评析制度就是每个培训班结束后都要召开会议进行总结评析,并写出书面评析材料,报送办班合作单位、人事教育司和部领导。
袁司长的讲话指出了当前劳动保障部门培训工作中存在的主要问题,讲的非常准确,切中要害。2024计划外办班现象,有的参训人员对自己要求不严格的问题,其存在有着复杂的背景和深刻的原因。
——由于利益驱使,有的单位和个人不择手段非法办班,正常培训秩序受到干扰和破坏。假、冒、伪、劣的办班组织者粉墨登场。曾经出现“劳动和社会保障教育培训中心”,与真正的教育培训中心只差一个“部”字,还有“劳动和社会保障部教育培训部”、“劳动和社会保障部教育培训中心*培训分部”,有的个人租用部机关招待所打着教育培训中心的名义举办各种名目的培训班,在信封上印上劳动保障部的地址,以假乱真。有的通过组织旅游、回扣等各种不正当手段拉生源。
——少数人员参加培训的目的不纯,不自律、不廉洁。有的人是抱着一半学习一半玩的目的出来的,有的人是抱着全部玩的目的出来的。有的是个个人行为,有的是集体行为。有的是偷偷摸摸,有的是单位支持,公开透明。有的地方的一些人在出来之前就策划联系好了旅行社,根本不报到,把培训班通知当成旅游通行证。更有甚者,参加培训还要发点财,虚开发票回去报销。
三、几点意见
(一)加强沟通,相互配合,齐心协力,做好各个环节的工作。通过这次会议,大家对部里办班情况有了比较深入的了解。培训工作涉及很多方面,做好这项工作很不容易。举办一个培训班要经过许多环节,其中组织报名就是重要的一环。现在部里培训班通知发到省市厅局去,或者是办公室来处理,或者是人事处来处理,希望能够保持渠道畅通,把生源组织好。有情况多与人事教育司、教育培训中心沟通联系。如果有必要,我认为这样的会可以1到2年开一次。
(二)注意对参加培训人员的情况跟踪了解,及时交换信息,加强组织性纪律性教育,共同维护劳动保障系统良好形象。
(三)打击非法违规办班,防止上当受骗。从办班计划、发文通知、办班单位、培训时间和收费标准上就可以判断真伪。对非法违规的假培训班不仅不转发通知,不派人参加,还要及时向部人事教育司或驻部纪检组举报。
此外,2024劳动保障双证书项目工作,我也向大家作一汇报。
劳动保障岗位资格证书及劳动保障专业自学考试(以下简称“双证书”考试),是国务院自考办、教育部与劳动保障部我部合作的考试项目。它是在高等教育自学考试系统的平台上,引入、移植劳动保障业务培训的内容,所形成的学历教育与业务知识培训为一体的综合性考试。“一种考试形式、两种证书收获”,即通过高等教育自学考试这一考试形式,既可获得劳动和社会保障岗位资格证书,也可获得大专或本科学历证书。实际上,这个项目本质核心是学历制度与岗位培训制度融合的制度。其主要特点是:高等教育与岗位培训沟通结合,相辅相伴;培养人才以应用型为目标,操作型为取向;激发学员学习动力,用教育带动培训,以文凭促动能力培养;课程设置即符合学历教育的起码标准,又体现劳动保障岗位具体、实践性的要求。这个项目的建立,为劳动保障系统广大干部实现岗位成才开辟了良好途径。用教育部同志的话说,劳动保障双证书项目的建立是改革、是创造,过去从未有过这种学历制度与培训制度结合的先例。因此,它倍受2024方面和2024领导的瞩目与肯定。劳动保障部很重视这个项目。在我们与教育部商谈建立项目的过程中,步正发副部长予以大力支持和精心指导,从项目建立的指导思想、课程设置到教学考试标准及教材编写都做出一系列指示。他亲自参加教材编写会,向部内2024业务司局领导提出明确要求。人事教育司自始至终做了大量的关键的工作。对外,与教育部反复沟通协商;对内,协调组织2024司局共同开展工作;对下,周密安排布置落实工作。在各个工作环节上,袁司长都披挂上阵,亲自指挥。
经过两年多的准备,“双证书”考试项目于20*年10月首次开考,正式启动。
从已经开考和准备开考的省市情况看,这项工作之所以能够取得较快较好的进展,有几个重要原因:一是领导重视为工作开展提供了重要保障。北京、天津和湖南等省市,厅领导高度重视,或者做出明确批示,或者主持会议布置工作,或者成立领导组织机构。湖南省劳动保障厅厅长赵湘平同志亲自挂帅,担任省“双证书”考试工作领导小组组长。二是将劳动保障岗位资格证书做为推动干部队伍建设的重要举措。有的省市要求45岁以下在3至5年内要获得此资格证,并把此证逐步做为上岗的必备条件;有的省市把此证作为劳动保障系统职工使用、任职、提拔的主要依据;有的省市在经费上给予支持。三是宣传到位,为工作开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做得较好的省市,在启动阶段,与省级教育部门反复协商,周密细致地考虑每一个环节,在此基础上做好宣传工作。比如北京通过新闻会对项目进行宣传,宣传范围不仅在劳动保障系统内,而且扩大到企业劳资人员。天津在《天津教育报》用整版篇幅作了详尽的宣传,并安排在天津人民广播电台教育专栏中,与主持人用问答的形式作了宣传,并现场接听热线,回答听众咨询,不仅如此,还举办咨询大会。湖南召开全省电话会议宣传动员,厅长亲自参加。
尽管这项工作已经启动,但是各地的进展还很不平衡,有的动作快,有的动作慢,有的还没动。目前全国劳动保障系统约共有28.7万人,大专以上学历的人员仅占41.3,而劳动保障专业和岗位知识的不足则更为严重。通过双证书能够较快较好地改进劳动保障干部队伍结构,有力地促进能力建设,请大家一定要高度重视,把这项有利于劳动保障事业的事情做好。
希望已经开考的省市,在保证培训质量基础上,要继续扩大生源,向企业和社会延伸。
希望准备开考的省市做好考前各项准备工作,周密安排,打好基础。具体事宜请与教育培训中心项目开发处联系。
希望还没有行动的省份不要落伍,尽快动起来,迎头赶上,争取下半年能够参加考试。
保育员培训心得体会范文第3篇
**年**省优秀运动队退役运动员任教培训班,是在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下,在国家体育总局大力支持下,在省人社厅、教育厅、体育局和兰州市通力合作下,在兰州市教育局、兰州市体育局和省体工一大队、二大队、自行车训练中心、省体校及兰州市体工大队的大力协助下举办的。这是我们深入贯彻科学发展观,落实国务院办公厅《2024进一步加强运动员文化教育和运动员保障工作的指导意见》(〔**〕23号)和《2024进一步支持**经济社会发展的若干意见》的一项重要举措。参加学习培训的退役运动员共100名(其中,省体工一大队48名,二大队23名,自行车训练中心11名,兰州市体工大队18名)。学员总体构成具有两个显著特点,即:男女学员各占一半;本科学历、大专学历各占一半。在兰州生活的占三分之二,已结婚的占二分之一。培训班学员年龄最大的38岁,最小的21岁,平均24.4岁;运龄最长14年,平均7.5年;获得全国比赛前六名以上成绩者70名;学员中有党员19名、少数民族10名。
本期培训班从6月28日上午开班,共60天时间,先后经过四个阶段。第一阶段,体育专业基础知识培训14天;第二阶段,公共基础综合知识培训和职业指导14天;第三阶段,教师资格证三门课程《教育学》、《教育心理学》和普通话培训21天;第四阶段,新教师岗前培训、体检和教学实习11天。在近2个月时间里,退役运动员学习非常紧张、非常刻苦。学员们坚持每天集中上课6至7个小时,大部分同学利用中午、晚上休息时间自学达到3至4个小时。家在西固区、安宁区等地离省体校较远的学员还要往返奔波4个小时。学员们每一天中,从早晨、6点起床到晚上11、12点休息,用在听课、自学、做题、复习上的时间都在10个小时以上,总体学习时间都达到600-700个学时。特别是教师资格课程培训,正值酷暑时节,每天气温高达35度以上,省城兰州遭遇1951年以来的最高气温。在学习《教育学》课程的一周时间里,气温持续在37度至40度之间,教授坚持辅导汗流浃背,学员坚持听课挥汗如雨。局领导和各位班主任看在眼里急在心里,要求调整培训计划,培训班只安排了8月1日1天休息。学员和跟班干部100多人同堂学习,绝大多数学员都是废寝忘食,坚持学习,刻苦学习,顽强学习,咬牙学习,挑战自我,挑战极限,非常劳累,十分疲惫。在就业形势异常严峻的新形势下,大家珍惜组织安置任教的宝贵机会,如饥似渴学习。大多数学员肩负着学习、家庭、工作三副重担,一边干家务,一边记重点,忙里偷闲整理学习笔记,身在家里心仍然在课堂,有的学员还肩负着省运会备战训练等比赛任务。同学们以饱满的热情和顽强的毅力投入学习,有的请来老人照看小孩,有的夫妻双双走进课堂,有的兄弟姐妹一齐上阵,有的男学员的妻子生小孩还未满月克服很多困难坚持学习,有的女学员孩子不到半岁课间还要给婴儿喂奶,有的学员家人和晚辈来探望和鼓励他们好好学习,有的学员家在台湾、河北、重庆、内蒙等地远离亲人来兰拼命学习。有的学员感冒高烧打完吊针坚持听课和参加考试。一位家在内蒙的学员接到父亲病危通知但坚持完成普通话考试后赶飞机去见到最后一面,安葬父亲后强忍悲痛继续投入学习。同学们接受着大剂量、快速度的体育理论、教育理论和公共基础知识的灌输,承受着田径场、体育馆高强度、超负荷体育教学技能的训练,学员们感到这是多少年来培训学习最全面、最系统、最认真、最扎实、最刻苦的一次。可以说,绝大多数优秀退役运动员在这次学习培训中个个都具有“铁人”般的坚强意志。学员们将《教育学》和《教育心理学》的理论、方法及时运用到自己的学习之中,确定了最近发展区,寻找到最佳学习法,不断建构新的知识体系,运用学习迁移实现新旧知识的融会,又快又好掌握教育科学理论、政治思想理论和体育业务知识,实现了由感性认识向理性认识的飞跃。
学习中,学员从自身实际出发,不断寻找有效的学习方法,注重实效,循序渐进。培训的四个阶段中,省教育厅、省体育局和兰州市教育局从西北师范大学、兰州交通大学、兰州城市学院、**联合大学、兰州教育学院、省体校、**人民广播电台、兰州市教科所和兰州市二中共邀请30多位教授、副教授、博士、教研员、高级教练、高级教师和主任播音员,为退役运动员作了精心辅导和专题讲座,引导学习的知识量达到600万字以上,平均每天学习知识量10万字左右。在培训第一、第二阶段,学员们系统学习了《体育专业基础知识》、《政治思想理论》、《教育法律》、《计算机应用知识》和《大学英语》,较好地做到了“四个结合”,即:把学习培训和提高认识相结合;把课堂集中听讲与课后认真复习相结合;把深入思考与广泛交流相结合;把充实公共基础知识与提高体育专业技能相结合。与的任教培训相比较,**年的培训时间更长、内容更多、质量更高,真正是一次知识培训、业务培训、能力培训、素质培训、激励培训。充分体现了社会公平竞争与体育运动特色相兼顾,运动员培养“以人为本”与退役运动员安置“以用为本”相统一。**年退役运动员任教培训,我们尽最大努力做到了体育专业对口和学以致用,这一成功实践和改革创新,又一次在全国体育系统退役运动员培训工作中产生广泛影响,为我们**赢得良好的声誉。
培训第三、第四阶段,在学习教师资格证考试课程《教育学》、《教育心理学》过程中,我们确定《教育学》的辅导采取“系统学习、重点辅导、自测练习、应试指导”四结合的有效学习方法。即:请**联合大学经管学院副院长苏义林教授用4天时间引导学员系统学习教材;请西北师大教育科学学院金东海教授用2天的时间作重点辅导;我们还为学员统一购发一套11章《教育学自测题》,翻印了近4年全省高等教育自学考试《教育学》试卷进行答题,让学员们将所学理论知识运用到答题之中;再请苏义林教授用1天时间强化复习和应试冲刺,让学员增强了答题能力。针对《教育心理学》内容繁多、理论深奥、抽象难学和学员们没有学过《心理学》课程知识基础薄弱的实际,在充分征求全班学员意愿和大家举手表决下,我们确定《教育心理学》的辅导在“四结合”的基础上,增加了“知识串讲”。即:请西北师大教育科学学院康廷虎副教授用5天时间引导学员系统学习教材;再请西北师大教育科学学院副院长杨玲教授用2天时间作重点辅导;最后又请**联大苏义林教授用1天时间进行知识体系串讲,消除了畏难情绪,彻底解决了理论知识难点;我们还为学员统一购发一套15章《教育心理学自测题》,翻印了近3年全省高等教育自学考试《教育心理学》试卷进行答题。我们从退役运动员学习规律、记忆规律和语文基础知识薄弱的实际出发,在《教育学》和《教育心理学》两门课之间安排3天普通话学习,实现了教师资格两门重要课程紧张学习过程中的缓冲、减压和调节。兰州市教育局专门为退役运动员安排了新教师岗前培训,学员们聆听了西北师大体育学院孙杰教授所作的《新时期中小学体育教育热点问题》专题讲座和甘联大及兰州教育学院教授所作的2024教师素养、教师活动规范、班级活动管理、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研究、教育法规等内容的专题讲座,让退役运动员学员在与名师和专家的交流学习中提高了教师修养素质,在9月份参加的教学实习与中学学生的互动实践中进一步增强体育执教能力。
总之,**省退役运动员任教培训,是国家体育总局人事司、人力中心和省人社厅、省教育厅、省财政厅、省体育局、省自考办和兰州市为省、市优秀运动队退役运动员奉献的精神盛宴,是大容量、高强度的素质培训,是提高认识的思想洗礼,是党性锻炼、意志磨练、生活砺练的优质熔炉。跟班干部和全体学员以百倍的信心和极大的努力,艰苦奋战,共度难关,即将圆满完成组织上交给的光荣而艰巨的任务!
二、主要收获和明显成效
四个阶段的培训,全班学员收获较大,主要实现了“六个转变”:
(一)通过精心组织热烈隆重的开班典礼,省人社厅、省教育厅、省体育局及兰州市政府领导出席,省体育局领导作了热情洋溢的讲话,使退役运动员普遍统一了思想,提高了认识,很快实现了从体育运动员向普通学员的角色转变。据统计,全班100名学员,到课率达90%以上,最高时达93%,全勤率占80%以上。三分之一的学员都是提前一个小时来到体校走进课堂,主动打扫卫生和预习讲义,培训班班风和学风都是比较好的。
二是,通过省体育局杨卫、马赛敏、万凌云等领导的勉励讲话特别是李发昌副局长以亲身体会所作的运动员就业就学政策和体育业务专题讲座,帮助退役运动员认清了形势,开阔了视野,拓展了思路,实现了从过去等待组织分配到主动创业的观念转变。有的学员发自内心地说:任教培训感慨很深,组织安置受益终生。决心努力学习公共基础和体育专业知识,志愿去基层体育工作比较薄弱的中学或业余体校执教,用毕生的精力培养后备人才,为**体育事业振兴再做新的贡献!
三是,通过聆听高级教练和高级讲师的专题讲座,丰富头脑,实现了从由体育健儿向体育教师的转变。同学们听体育理论课聚精会神,做学习笔记认真细致,在运动场上生龙活虎,训练刻苦,动作规范,不知疲倦。今年通过增加体育专业基础知识培训,学员的体育教学和训练执教能力明显增强。有的学员在感言中写道:紧张系统的培训充实了头脑,提升了素质,为今后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决心以优异的成绩、合格的标准,早日融入到人类灵魂工程师的队伍中去。
四是,在多位专家的辅导下,用科学理论武装头脑,实现了从体育人向教育者的素质转变。学员们学习笔记都在3万字以上,有的达到6-7万字。通过培训学习对高等教材课程的理论体系普遍有了比较全面的掌握。大学老师的讲课方法灵活,深入浅出,生动形象,精彩独到。辅导重点画龙点睛,指导考试点石成金。老师与学员交流思想情理交融、平易近人,真正成为良师益友。
五是,通过广泛交流,相互学习,实现了从个人奋斗向团队奋进的转变。学员们虽然来自省、市不同的训练单位和运动队,是共同的理想志向和相同的机遇命运让大家欢聚一堂,同窗学习,同场竞技,共同营造出互帮互助、互相学习、比学赶帮、公平竞争的浓厚学习氛围。
六是,在先进经验的启发下,用科学理念指导培训,实现了培训体制由管理型向管办结合服务为主型转变。省体育局和兰州市政府从省、市退役运动员实际出发,制定了切合实际的《培训实施方案》,邀请专家编印了两本《退役运动员任教培训讲义》,科学合理划分四个培训阶段,并借鉴全国退役运动员培训经验,在培训中坚持“从难、从严、从统考出发,大知识量学习”和“严格培训、严格管理”的原则及方针,坚持职业指导、统考课程、体育业务、教师资格四方面培训内容紧密结合。培训班实行了点名制、跟班制。培训班还增加了师德、师范教育,加强了奥林匹克精神、中华民族精神、中华体育精神、北京奥运精神、**精神、**体育精神和兰州精神学习教育,同时全班集体编唱了师魂之歌《和谐体育之歌》和师德之歌《知识的渡船》,从而创新了运动员培训体制,为今后的培训积累了可供借鉴的宝贵经验。
退役运动员学习培训的效果,还体现在参加**年7月25日全省统一选拔考试所取得的良好成绩上。几度耕耘,一分收获,学员用心血和汗水换来了极其宝贵的成绩。公共基础综合知识满分150分,学员最高分91分,高于去年;体育专业基础知识满分150分,学员最高分124分,创造纪录;学员统考总分最高者达到205分(一大队最高分203分,二大队最高分161分,自行车中心最高分205分,兰州市体工队最高分171分),难能可贵。绝大多数学员获得100分以上的较好成绩,相当多的学员获得150分以上的良好成绩,一部分学员获得180分以上的优异成绩。教师资格3门课程考试和去年一样,都保持了95%以上的合格率。可以说,退役运动员学员思想信念之坚定、意志毅力之顽强、学习成绩之良好,刷新了**运动员“学习培训的铁人三项”纪录!优秀学员以良好成绩为省委、省政府和全省人民交上了一份满意答卷!可以肯定地说,是学员们用信念、毅力和智慧共同创建了学习型、和谐型、创业型的团队,是学员们用心血、汗水和拼搏学习改变了社会上一些人对运动员文化程度的看法。学员无愧是代表**运动员先进文化的团队,也是汇集体育教育骨干人才为**体育事业再立新功的团队!
三、政策保障和工作措施
回顾总结**年我省安置退役运动员任教培训工作,之所以工作力度大、社会反响好,根本原因是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国家体育总局大力支持,省人社厅、省教育厅、省财政厅、省体育局和兰州市政府研究提出了优惠政策和得力措施,归纳起来,主要有以下六条:
(一)任教选拔考试,省上坚持“一统三单”的优惠政策。省委、省政府领导作出重要批示,省政府办公厅文件明确从全省招考5000名中小学教师名额中单列80名安置优秀退役运动员。省人社厅、省教育厅、省财政厅、省体育局联合下发《实施意见》,在“一统三单”的优惠政策基础上,专业考试确定以中专体校《学校体育学》等四门课程为主要内容单独命题,可以说实现了“一统四单”。
(二)教师资格考试,继续坚持“一统三单”的特殊政策。退役运动员任教考取教师资格证很难,省教育厅、省语委办和兰州市教育局在全国继续实行特殊政策。
1、《教育学》和《教育心理学》考试,省自考办坚持“一统三单”的特殊政策。即:考试标准要求全省统一,单独确定考试时间、单独设置考点考场、单独阅卷。
2、普通话测试,省语言文字工作委员会办公室为退役运动员专门设计了“1+1+1”的便捷模式。即:邀请国家级普通话水平测试员、副教授进行了1天培训;并邀请4位国家级普通话水平测试员、副教授将学员分4个小班进行了1天专门辅导;邀请6位国家级普通话水平测试员、副教授分3个考场对学员进行了1天的测试。从测试结果来看,学员普遍达到二级乙等以上普通话水平。
3、教学能力鉴定,兰州市教育局继续为退役运动员搭建了“3+3”的绿色通道。即:举办了为期3天的新教师岗前培训班。9月份安排退役运动员学员到兰州市中学进行了3天教学观摩和试讲鉴定。
(三)专门举办培训班。国家体育总局人事司在政策上精心指导,总局人力资源开发中心和省财政厅在经费上大力支持,省教育厅认真负责,省体育局精心组织,兰州市鼎力相助,专门举办退役运动员任教考前辅导和教师资格共4个阶段2个月的培训班,保证了退役运动员综合素质的明显提高,保证了退役运动员达到国家和省上2024任教的标准和要求。
(四)加强组织领导。省人社厅、省教育厅、省财政厅、省体育局和兰州市政府成立高规格的培训安置工作领导小组,组长1正5副。培训班开班后,省体育局人事处长担任班主任,训练单位和体校领导担任副班主任,班主任也是1正5副。从而以强有力的领导组织保证了协调政策、衔接工作和推进培训等各项任务的落实。
(五)选派一流师资。省教育厅、省体育局邀请的西北师大等高校知名专家、教授和省体校高级教练,学术精湛,技术过硬,师德高尚,诲人不倦,实施模块培训和菜单教学,充分运用退役运动员学习和记忆规律,注重实践,学练结合,创新培训模式,增强了学习效果。
(六)管理服务周到细致。省体育局人事处副处长担任培训班班长,各训练单位人事科长和兰州市体育局人事处长担任副班长。班委会和临时党支部先后9次开会讨论班级工作,跟班干部发扬民主,集中智慧,认真负责,热心服务,满腔热忱地为培训工作贡献力量。班委会通过组织全班学员开展“破冰行动”,编印《学员通讯录》,广泛交流,构建和谐。全班35名党员在“七一”建党节发出了60字的倡议,带头刻苦学习。班委会、临时党支部向学员们发出“战高温酷暑,学知识精华,促科学发展”的号召,激励同学们克服困难,刻苦学习。省体校保证饭菜质量,不断增加营养,调整午餐和水果品种,让学员以足够的体力支撑艰苦的学习培训。一大队不仅坚持派通勤车接送学员,而且寇永高书记亲自给培训班送来了一千多斤西瓜,让全班学员、辅导老师和班干部在课间吃西瓜预防中暑。省体工二大队安排授课老师午休,二大队和自行车中心跟班干部为学员购买冰糖、茶解暑。省社体中心领导专门派人给培训班学员送来了260多瓶矿泉水解渴。跟班干部和学员同堂学习,既当联络员,又当辅导员,团结一心,共同提高,不断增强坚持学习的思想动力,有力地鼓舞着大家攻坚克难的士气和信心。为保证学员们宝贵的听课时间,8位跟班干部主动搬桌凳、倒垃圾、打扫卫生,布置分班辅导教室和考场,满头大汗,满身灰土,累得腰腿酸痛也在所不辞,体现了对学员无微不至的关怀。
四、几点共识和工作体会
我们深深地体会到:省体育局和兰州市政府抢抓机遇,省委、省政府科学决策,是办好退役运动员任教培训班的政策杠杆;省人社厅、教育厅的精心指导和通力协作,是办好任教培训班的组织保障;各训练单位、省体校、省体育局人事处和兰州市教育局、体育局的严密组织和周密安排,是办好任教培训班的重要工作保证。
在举办培训班过程中,我们形成了三点共识:
1.妥善安置退役运动员和在全运会上争金夺银同等重要。在役运动员刻苦训练参加全运比赛和退役运动员刻苦学习参加全省统一选拔考试,两个赛场同样精彩,两种金牌同样有份量,同样重要。只有退役安置出口畅通,后备人才才能有源头活水。
2.退役运动员安置,应坚持“从实际出发、整体推进、重点突破、动态进行”的工作原则。坚持组织安置、个人联系工作单位调出、上大学深造、自主择业经济补偿多种渠道安置,组织安置仍是主渠道;应先易后难,整体推进,稳步实施。组织安置中,由于事业单位“凡进必考”,因此要坚持创新运动员安置工作政策,优化协作机制,推进体教结合,从而加快发展体育教育事业。
3.建立退役运动员培训长效机制,是一项长期的重要任务。运动员素质的全面提高是竞技体育可持续发展的人才保证。运动员培训应当从队员入队时抓起,要努力提高体育学院函授办学质量,提高文凭的知识含量;应整合力量,尽快在省体校建成**省退役运动员职业转换培训基地,联合社会力量,应用现代化的教学系统,开展职业资格和教师资格培训,实行运动员动态培训和动态安置。
五、美好祝愿和积极建议
1.祝愿学员在教学实习中取得良好以上成绩,早日拿到中学教师资格证,尽快走上新的任教岗位。希望各单位人事干部和职业指导师继续为退役运动员做好事业单位人事制度改革岗位设置管理和退役运动员工资津贴政策解答、努力开展职业指导,把学员扶上马再送一程。希望学员坚持学习,边教边学,有为有位,一路走好。
保育员培训心得体会范文第4篇
[关键词]职业培训 以人为本 能力 可持续
教育是一种改善人的态度和品质的活动。我国《教育法》明确表述:“教育必须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必须与生产劳动相结合,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党的十七大明确指出:要大力发展职业教育,健全面向全体劳动者的职业教育培训制度。职业教育作为教育的一大分类,其包括职业培训。职业培训可以从企业发展战略的高度,整合培训资源,创造性地开展培训活动,增强员工的素质和技能,提高企业的市场竞争力。
现代管理学之父——彼得·德鲁克提出:“人是企业最重要的资源”。现代企业的竞争,本质上是人才的竞争。企业要发展,必须紧紧抓住“人”这个关键因素,即树立人本管理的核心理念,只有拥有一支高素质、高技能的职工队伍,企业才能更好地赢得激烈的市场竞争。
一、职业培训的人本管理要遵循科学发展观
科学发展观的核心是以人为本,其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企业得以科学持续的发展正是基于以人为本的价值理念得到很好落实。
持续发展本质是人的可持续发展,人本管理的职业培训是以人的自由全面发展作为教育培训的最高理想。职业培训就是要以人为中心,突出人的发展,帮助员工在通往“自我实现”历程中关注自身价值,能够找到适合自己的学习和发展空间,从本质上讲,这是对员工个性的尊重。人们熟知“授人以鱼,不如授之以渔”,而“授之以渔”正是以人为本的体现。
科学的以人为本,必须从全面、协调、可持续几方面着手,从道德和规范的约束出发,从企业和员工的需求出发,着眼未来,全面认识加强职业培训、终身培训的重要性和迫切性。
二、职业培训的人本管理应体现社会和时代的要求
职业培训具有教育的永恒性特点,要求在传授工作规范的同时,更要传授社会的主流思想意识,培养员工对社会正确的基本态度。
当今世界,是多元文化的世界,职业培训也是多元文化氛围的职业培训,社会上各种各样的价值观直接影响着每个人。目前,国际形势日益复杂,而我国的经济发展仍有下滑趋势,经济仍处于软着陆阶段。因此,职业培训的人本管理首先应倡导国家利益至上的思想,有国才有家,要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要有忧患意识,同时增强信心,把握现在,放眼未来。
职业培训具有教育的历史性特点,即要求培训必须反映社会和时代的要求,积极推进以提高员工素质为宗旨的培训活动。职业培训要培养员工用辩证的眼光观察事物的两面性,引导员工正确认识形势,理性思考和行动,要引导员工客观评价所处的时代和社会背景,学会用科学发展和客观理性的眼光对待当前形势,在有张有弛的生活方式中采用正确的方法及时调节和宣泄不良情绪、排解压力,以防止负面情绪的极端化。
三、人本管理应优先开发员工的职业品质
新世纪、新阶段人才工作的根本任务是实施人才强国战略,而人才评价的根本标准“品德、知识、能力、业绩”则把品德放在了首要位置,足以说明职业培训中品德素养的重要性。
以人为本的职业培训强化素养培养,宽厚品质基础。职业培训活动不只是培养员工职业技能的过程,更是开发员工职业品质的过程,培训活动应倡导品德先行,教育员工在社会环境、工作环境、职业环境等各种氛围中,符合社会公共道德和职业品质要求。因为,良好的职业品质是职业潜能开发的基础,也是可持续发展的前提。
1.培养员工爱岗敬业、恪尽职守的情操
社会主义职业道德规范把“爱岗敬业”放在首位。员工爱岗就是热爱自己的工作岗位,忠诚于自己的事业;敬业就是用一种恭敬严肃的态度和认真负责的精神来对待本职工作,是一种对工作尽职尽责、一丝不苟的行为。爱岗和敬业是相辅相成、相互联系的。只有对工作的热情,没有勤奋踏实、恪尽职守的实际行动,是不可能做出任何成绩的。
2.增强员工的事业心和责任感
事业心是一种对坚忍不拔、争取事业成功的思想感情;责任感是对职业职责的忠实履行,能克服一切困难,自觉做好本职工作。事业心和责任感的核心就是忠于职守,献身事业。清朝乾隆年间大学士纪晓岚曾写过一对联:一等人忠臣孝子,两件事读书耕田。忠就是为自己许下的诺言而去行动,忠诚就是诚信。
人本管理的职业培训,必须注重员工事业心和责任感的培养,即在提高员工知识技能水平的同时,强化员工的献身精神,激发他们的劳动积极性,从而使培训转移产生最佳效果,使企业发展得到发展的持久动力。
3.培养员工的团结协作能力,构建和谐共进氛围
以人为本的职业培训必须建立起员工和企业的命运共同体。员工队伍就是一个团队,相对企业而言,他们的目标一致、责任明确、能力互补和合作共赢。职业培训就是通过有计划、有目的、有步骤地对员工进行培养和训练,提高员工的协作精神、合作意识,使其为企业的发展目标而努力工作。
人本管理还应积极构建和谐的工作氛围,培养员工真诚谦虚的情志。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工作和生活中人与人的相互交往,择善而学,观不善而反思。从某种意义上讲,善和不善皆为师,都可使自己得到启迪,都能让自己更具智慧。因此,职业培训应创造各种机会和条件,充分利用员工能力互补的特点,让他们平等尊重,相互影响,共同渴望和探索。在职业环境中,面对指责少反驳多反省,面对误解少发怒多宽容,善于接纳别人,跳出小我,融入大家,宽宏豁达,积极处理好人际关系,营造和谐企业氛围,以增强企业的凝聚力,实现企业与员工的双赢。
四、人本管理要注重员工的职业生涯管理
职业生涯管理是从个人和组织两个方面,对员工职业生涯设计和开发进行规划、促进和完善的过程。企业的职业培训应统筹企业和员工两方面的需求,应从保护员工长期兴趣和个性化发展的角度,帮助员工挖掘自身的潜力,取得职业的成功,以此赢得员工对企业的忠诚,也可使企业获得发展所需的人才。对员工的职业生涯管理必须侧重以下环节:
1.职业培训前充分了解员工的职业兴趣、技能情况,进行岗前的培训引导,帮助员工制订职业生涯规划。
2.对于职业稳定期和危机期的骨干员工,建立各种适合其特点的职业发展通道和阶梯,针对员工的发展需求提供适当的职业培训机会。如:国家电网公司开设“技能通道、管理通道、技术通道”选拨各类人才,通过“星级评定”对农电工的促进激励,选拨“513人才”,建立“领军人才”选拨培养通道机制等。
3.企业的职业培训要考虑不同职业员工的职业发展规划,企业用的职业培训教材,应考虑员工职业生涯发展及管理规定。如:摩托罗拉中国公司,强调以人为本,关怀职工,公司文化倡导“对人保持不变的尊重”和“坚持高尚的情操”。
五、人本管理应突出员工能力培养的核心理念
1.职业培训的项目开发应以员工的能力需求为前提
职业培训内容的安排,必须建立在准确的培训需求预测的基础上。而培训需求预测必须从员工的角度出发,找出企业发展中所存在的差距或潜在能力,并以此确定培训项目、设计培训方法。准确的需求预测和合理的培训内容是与培训对象相辅相成的,企业有什么样的员工,就有什么样的培训项目。
2.职业培训的课程开发应以员工的能力教学为根本
职业培训的最大特点是突出能力训练,知识、理论是能力训练的基础和补充。课程开发必须围绕员工的职业能力这个根本,确保各项能力目标有相应的课程或课程模块。如:国际劳工组织开发的“模块式技能培训”(MES)就可实现员工能力提升的针对性要求,充分体现技能为主的职业培训原则。
3.培训课程体系应以员工的职业能力为核心
随着经济发展和科技进步,职业培训的目标较以往发生了深刻的变化,由此带来教学环境、培训主体地位的变化,因此,在确定课程体系时必须先确立好各课程目标,通过该课程体系的运作,使不同层次的员工更好地履行自身的工作职责,促进企业发展的同时,使员工个人在自己的职业领域内也得到不断的发展。
德国西门子股份有限公司是德国最大的企业之一,公司一贯认为“人的能力是可以通过教育和不断地培训而提高的”,其“大学精英培训”、“新员工培训”、“员工在职培训”的培训课程设计体系框架如下:
西门子课程体系框架中,三种培训的课程方案设计突出能力训练,以职业能力为核心,以员工职业生涯发展和岗位工作实际需求为依据,做到了培训课程设计与培训对象相结合,并与培训目标要求相一致。
六、结论
职业培训是职业教育的重要内涵,以人本管理理念为核心的职业培训,必须科学发展培训活动,营造和谐氛围,基于社会和时代的要求,在培训过程中优先品德教育,注重员工职业品质的开发,为员工进行职业生涯管理,突出能力训练,积极拓展人本管理内涵,建立一支与企业共生命的员工队伍,保证企业和员工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劳动和社会保障部、中国职工教育和职业培训协会[M].《企业培训师培训教材(基础知识)(上)》.北京:新华出版社,2007,2,114-115
[2]张小建.大力推进校企合作加速培养高技能人才开创职业培训新局面[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07,(11)
[3]钟启泉.教育方法概论,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5
保育员培训心得体会范文第5篇
Abstract: With the development of society and the deepening of economic system reform, the problem of the placement of retired athletes caused by competitive sports under the "national system" has become increasingly prominent, which has seriously affected the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of competitive sports in China. The paper analyzes the problems existing in the current career transition of the athletes by means of literature, interview, analysis and discussion, and puts forward the corresponding countermeasures and suggestions for the problems found.
关键词:退役运动员;职业转型;职业生涯规划
Key words: retired athletes;career transition;career planning
中图分类号:G81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4311(2016)32-0074-02
0 引言
在和平年代,竞技体育已经成为激发国民爱国热情的最直接而有效的手段。自新中国成立至今,我国竞技体育硕果累累,运动健儿在竞技场上团结协作、顽强拼搏的体育精神大大增强了我们的民族凝聚力和向心力。然而近年来诸如奥运冠军为生计所迫街头变卖金牌、亚洲第一力士在病困中英年早逝、前举重冠军沦为搓澡工等退役运动员生存艰难的报道屡见不鲜。受举国体制的影响,站在金字塔顶尖享受竞技体育带来的无上荣耀与丰厚收入的“金牌健儿”毕竟是极少数,大量的基层运动员退役后因学历低、文化基础薄弱、长期与社会脱节,在劳动力市场竞争中处于劣势,再就业矛盾日益突出。随着我国劳动人事聘用制度改革的不断深化,越来越多的人将目光从传统的退役运动员就业安置模式转移到如何帮助运动员进行合理的职业生涯规划,使其在退役后能够成功地实现职业转型。
1 运动员职业转型中存在的问题分析
1.1 运动员、教练员对运动员职业转型的重要性认识不足 运动员作为一种特殊职业,需要长期过着“宿舍―训练场―赛场”的封闭生活,生活、学业、情感……一切均要向比赛让路,有时为了一场重要赛事还需要进行长期的封闭训练。长期枯燥的生活使多数队员对训练、比赛之外的事情漠不关心,对社会缺乏真正的了解,对退役后的职业规划一片茫然,甚至刻意规避讨论退役问题。而教练员和领队们追逐的是怎样出成绩多拿奖牌,为了使运动员能够集中心神与精力用于训练和比赛他们根本不愿跟运动员探讨退役后的再就业问题,更别说为他们的职业生涯做出规划了。这就造成了退役运动员面对二次择业时往往感觉迷茫与困顿。
1.2 运动员在役期的学训矛盾阻碍其日后的职业转型 我国的竞技体育呈现出早期专业化的趋势,运动员很小便进入训练馆,专业训练时间与文化学习周期具有重叠性。而现行的“竞训体制”与普通教育体制是分开的,长期处于“体教分离”状态下的运动员为了获取高水平的竞技能力,须投入大量的时间与精力进行长期的系统化的专业训练,从而减少了文化教育、职业生涯规范及社会常识与社会规范的学习,严重影响了其退役后的职业转换。
1.3 现有的职业指导无法从根本上提升退役运动员的职业技能 近年来,国家大力倡导退役运动员自主择业,鼓励其创办实体经济,然而在具体实施过程中却缺乏规范的创业指导以及健全的、具有针对性的职业技能培训制度。现有的运动员职业指导也往往形式单调,内容浅显,主要停留在做几场就业报告分析下当前的就业形势、开几个自主择业动员会、讲解一下相关的就业政策、2024一些企事业单位的用工需求信息上。至于专项的技能培训往往开展的很少,即便是有,运动员也因为培训时间短、缺乏针对性而收效甚微。现有的职业指导措施无法从根本上改变他们职业技能差的状况。
2 运动员职业转换问题解决对策
2.1 重视运动员的职业生涯规划,转变其择业观念 运动员退役后往往迷茫不知所措,自我定位不准。这就需要运动队的管理者和教练充分认识到职业生涯规划在运动员个人发展中的重要作用。在运动员在役期间就聘请专业的职业规划师帮助运动员真正的了解自己,通过对内外环境及自身优、劣势的准确评估,能够对自己的职业生涯有一个清晰的、正确的、客观的、全面的规划。从而帮助运动员明确退役后的发展目标,减少在役期的迷茫,积极转变择业观念,彻底甩掉“要、等、靠”的思想,自觉学习科学文化知识及重视第二技能的培训,以积极主动的心态去适应社会的需要,迎接职业生涯的二次转型。
2.2 重视运动员的文化素质教育,提高运动员文化教育水平 长期的“体教分离”制度使得教练员、运动员只重视运动训练而忽视文化教育,即便有些优秀运动员获得进入高校深造的机会也往往对学业应付了事,运动员空有文凭无水平的现象屡见不鲜。文化素质的普遍低下是退役运动员就业的一项明显的短板。要改变这一处境就要从运动员根本的教育体制入手,逐步由“体教分离”的运动体制过渡到“体教结合”的体制。这就需要我们的体育主管部门与教育行政系统加强沟通协调,完善、健全运动员的九年义务教育制度,利用运动员训练、比赛之余加大其文化课的教学力度;排除困难和干扰,保障运动员文化教育的基本学时不缩减;针对运动员教育的特殊性,建立系统的补课机制,利用其调整、伤病期间进行针对性的单独教学。此外,可通过与运动队周边正规学校联合办学的方式以及定期安排运动员的文化课老师去教育机构学习培训的途径来弥补体育系统自办教育水平不高的缺陷。
2.3 建立健全的退役运动员职业技能培训体系,增加其就业竞争力 随着体育产业的不断发展,各种体育俱乐、健身房等休闲中心的增多,社会对体育人才的需求也越来越大,这给退役运动员提供了良好的发展空间。运动员的就业方向除了教练员、裁判员、体育教师、体育行政管理人员、体育场馆管理人员、健身教练等传统职业还可以向社会体育指导员、体能师、康复师、营养师、按摩师、体育俱乐部管理人员、社区体育管理人员等新型职业转型。
退役运动员在职业转型方面具有较强的专业技术优势,但因缺乏必要的培训和指导,往往很难将技术优势转化为就业优势。针对此问题2004年6月由国家体育总局牵头,成立了专门针对体育行业的职业技能鉴定指导中心,在全国范围内对体育行业特有的工种进行职业技能鉴定。各地体育主管部门应当重视退役运动员的职业技能培训工作,配合鉴定中心对有需求的运动员给予必要的培训和指导,帮助其获得相应的体育行业职业资格证书,增加其就业的砝码,拓宽职业生涯发展的道路。
此外,体育行政部门应主动加强与其他社会行业之间的合作,建立一套有针对性的多元化的职业技能培训体系。针对在役运动员,可以在其训练之余开展一些文化课以外的职业培训,包括运动技能培训、办公软件基础操作培训、营养健身培训、教师资格培训、公文写作知识培训、实用技能培训等。针对处于过渡期或已经退役的运动员,可以寻求与职业技术学校或职业技能培训机构建立稳定的合作关系,联合办学,使运动员能够有机会根据自身兴趣及条件进行二次职业选择,有针对性地进入技校学习,掌握一门技能,更好地立足于社会。
2.4 借助商业保险,健全运动员保障体系 运动员这一职业是一个高危行业,尽管现在训练、比赛的保护设施逐渐完善,但我们目前还无法从根本上消除体育的风险。而一旦运动员在训练中出现伤病、在比赛中出现意外事故的话这将是某个组织或个人无法独自承担的。体育保险作为转嫁这种风险的方式正逐步被应用于体育事业中,它不仅能减轻体育事故给运动员带来的经济压力解决其后顾之忧,而且能缓解退役运动员职业转型中的矛盾。
我国体操运动员桑兰于1998年7月在美国参加运动会时不幸颈椎重伤,造成胸部以下高危瘫痪的严重后果。后来,她在美国接受了10个月免费的康复治疗后,这要得益于美国健全的体育保险制度。美国的体育保险具有针对性强、险种齐全、内容丰富的特点,它不仅包含在役运动员比赛、训练过程中的意外伤害也包含退役运动员的养老及保障,不仅面向竞技体育也面向业余体育、学校体育。
我国目前运动员的保障主要靠国家强制的基本保险,商业保险参与度低,开展体育保险业务的保险公司屈指可数,且保险覆盖率低、险种单一。为发挥体育保险在运动员职业转型中的作用,应当加大体育保险的宣传力度,提高运动员的投保意识;鼓励保险公司开发丰富多样的体育保险险种;获取行政管理部门的支持,打破保险行业的垄断。使体育保险成为运动员保障体系中的重要一环,转嫁运动员的职业风险,缓解退役运动员因伤残、疾病而转型困难的矛盾。
2.5 为退役运动员就业提供就业扶持政策 针对退役运动员这一特殊群体的就业优惠政策可包含以下两个方面:为自主择业的退役运动员提供积极的就业扶持政策;为接收退役运动员的企事业单位提供相应的优惠政策。
运动员从事的是一项“高风险、高投入的劳动”,不仅要在封闭的训练环境中进行超负荷运动量的训练,还要时刻载着比赛的精神压力,为了取得好成绩还要牺牲个人的一些兴趣爱好、与家人团聚的时间、文化学习的时间等,并随时有受伤、致残的危险。面对这些为国争光、为竞技体育做出重大牺牲的运动员,国家理应对其高投入的劳动成本进行补偿,目前常用的主要是“货币补偿”的办法,即政府给予退役运动员一次性经济补偿,鼓励其自谋职业而不是坐等政府安置。这一办法可以在短期内缓解退役运动员的就业压力,但要从长远上帮助运动员就业还需要为自主创业、再就业的退役运动员争取到工商、税务、小额贷款等方面的优惠政策,帮助其立好业。也可以尝试通过建立退役运动员创业孵化基地的方式为运动员创业提供技术支持和办公场地,孵化基地的创业基金可以通过财政拨款、社会募捐、提取体育彩票公益金等途径筹集。
随着市场经济制度改革的不断深化,社会上的人力资源配置也正由国家计划安置逐步走向以市场为主导。在用人制度上,政府指令已不具有强制性。另一方面,随着产业结构的调整和生产方式的转变,企事业单位的用人标准不断提高,综合素质不高的退役运动员很难在竞争激烈的人才市场中脱颖而出。在这种政府的行政指令作用微乎其微,政府安置逐渐减少的背景下,为了更好地促进退役运动员就业,可借助于政府的经济职能,对接纳吸收退役运动员就业的用人单位给予优惠的税收政策便不失为一种好方法。这样既尊重了市场规律,保护了企业作为市场主体的利益,又很好地促进了退役运动员的就业。
3 结束语
综上所述,运动员的职业转型是否顺畅直接影响到我国竞技体育的可持续发展。面对当前我国运动员职业转型中存在的种种问题,无论是教练还是运动员都应抛开训练任务与比赛成绩的束缚,立足于运动员的长远发展,重视其在役期间的文化教育,积极开展运动员职业生涯规划与就业培训,使其在树立正确择业观的前提下,掌握必要的知识、技能,从而顺利实现从运动员到职业人的角色转换。
参考文献:
[1]谭苗青.论运动员职业生涯规划[J].体育文化导刊,2012,12.
[2]孙凌云.职业生涯规划在运动员就业指导实施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J].湖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3,3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