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信仰的力量心得体会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信仰的力量心得体会范文第1篇
红色的印记? 信仰的力量——党史学习教育专题培训心得体会
XX组织开展的党史学习教育专题培训,采取实践体验,沉浸式教育的方式,我们来到了红军飞夺泸定桥纪念馆,重走泸定桥,走过红五军团政治部遗址,体验红军翻越夹金山,参观红军会师桥,毛泽东朱德长征旧居,红军广场烈士纪念碑,在红军长征翻越夹金山纪念馆聆听红军故事,一路上缅怀革命先烈,重温入党誓词,实地了解红军长征历史,切身感受到革命理想信念高于天,党员干部身先士卒,党的政治动员能力,是中国共产党取得一个又一个胜利的法宝。参加这次培训学习,有三个方面的感受:
一、接受思想洗礼,实现精神净化。中国红军二万五千里长征曾经只是书本上的概念,我们只知道红军在前有围堵、后有追击、天上有轰炸的国民党军队的疯狂围剿下,红军战士爬雪山、过草地、挖草根、煮皮带,排除万难,胜利到达陕北,与陕北革命力量建立了陕北革命根据地,但我们并不知道到底是怎样艰难,红军翻越的大雪山夹金山,当地流传着“夹金山,夹金山,鸟儿飞不过,凡人不敢攀。要想越过夹金山,除非神仙到人间!”今天,当我们真实的踏上这片热土,红军长征的场景仿佛再现,感受着是怎样的一种信仰力量支撑着红军战士以钢铁般的意志战胜只有神仙才可翻越的大雪山。红军战士留下的足迹和动人的故事,让我们每个观者受震撼受教育,护送陈云同志出川的地下党员席懋昭,四次被捕入狱,受尽酷刑,看着自己的妻子遭受酷刑,而不出卖党组织,这些曾经在电视剧中熟悉的情节很多人总以为是导演编出来的,而殊不知,现实中远比文艺作品更加残酷,听了2024先烈们的英雄壮举,让我们真切认识到,共产党员的意志是铁打的并非虚构,传承革命精神,让我们得到一次思想的洗礼和精神的净化,让我们真正能够感受信仰的力量,也更加清醒的认识到,当前我们每一个党员干部都要带头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敢于担当,敢于斗争,无愧于时代,无愧于人民。
二、弘扬长征精神,传承红色基因。长征精神作为中华民族百折不饶、自强不息的民族象征,是革命先辈留给我们最为宝贵的精神财富。红军长征,跨越11个省,行程二万五千里,是中国革命史上的奇迹、世界军事史上的壮举,创造了无与伦比的英雄业绩,谱写了惊天动地的革命篇章。翻雪山、过草地、四渡赤水……留下了无数可歌可泣的英雄史诗。当前中国处在近代以来发展最好的时期,世界处于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如何在这时代的浪潮中找到自己的坐标?面对机遇与挑战,我们可以问问自己,我有坚定的理想信念吗?我有克服挑战的勇气吗?我有战胜困难的能力吗?习近平总书记说过“光荣传统不能丢,丢了就丢了魂;红色基因不能变,变了就变了质”,长征精神是我们党在历史长河中留下的宝贵财富。在新时代,我们要将红色基因植根于心,时刻牢记和发扬长征精神,将长征精神内化于心、外化于行,体现到具体工作中去,时刻保持永不懈怠的精神面貌和一往无前的奋斗姿态,无论遇到再难的“夹金山”,也要以不战不休的斗争精神义无反顾地战胜困难和险阻。
三、沿着先辈足迹,躬耕工作实践。学党史,忆长征,让我们明白了伟大的长征精神是中国共产党人革命风范的生动反映。那就是把全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根本利益看得高于一切,坚定革命的理想和信念,坚信正义事业必然胜利的精神;为了救国救民,不怕任何艰难险阻,不惜付出一切、牺牲一切的精神;坚持独立自主,实事求是,一切从实际出发的精神;顾全大局,严守纪律,紧密团结的精神;紧紧依靠人民群众,同人民群众生死相依,患难与共,艰苦奋斗的精神。追忆革命先烈,弘扬长征精神,我们唯有不忘初心、牢记使命、攻坚克难,不断加强党性修养,坚定理想信念,以永不懈怠的精神状态和一往无前的奋斗姿态,以更加饱满的热情和更加昂扬的斗志投身到工作实践中,踏踏实实做好本职工作,通过在政协专委会工作中发挥好基础性作用,充分发挥委员的主体作用,围绕推动XX经济社会事业高质量发展,把XX建设成XX城市,建铮言献良策,尽到一名共产党员的责任,走好属于我们今天的新时代长征路。
信仰的力量心得体会范文第2篇
关键词:中国社会;信仰迷失;重塑
中图分类号: C2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3-1069(2017)05-103-2
0 引言
信仰是人们对人生价值目标的终极追求,也是实际世界的精神寄托,其为一种终极性价值观念体系[1]。一般来说,信仰主要包括、政治信仰和人生信仰三种基本形式。在人的发展中,若产生信仰迷失,就会引起严重的精神否定。探讨转型时期的信仰迷失、原因及重塑问题,对于个体精神的需要、社会秩序的稳定、精神文明的和谐以及道德规范体系的建立等方面都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1 当前社会的信仰迷失
在《华盖集续编?学界三魂》中鲁迅说过:“值得珍视的惟有民魂,只有它涌动起来,中国人才有真进步。”可当下的中国,在社会体制和利益结构深度调整下,在外来和本土多元文化的冲击下,某些国人的灵魂深处对原有的信仰体系进行质疑,但新的信仰体系还尚未确立。如果人没有精神信仰,就会缺乏心灵慰藉、缺乏充实信仰、缺乏精神动力,如同行尸走肉一般;而若一个民族没有信仰,则会没有希望,不能真正地富裕强大起来。当整个社会群体陷入一个信仰迷茫或缺失的状态时,对整个民族和国家都是非常危险的。因此,对当代中国社会转型期的信仰迷失与重塑的研究应引起我们足够的重视。
1.1 信仰迷失的内涵
信仰迷失是一个相对概念,是与社会主流价值体系相对比,既是对一定时期内人们信仰状况的历史描述,又是对现实社会信仰问题的价值判断[1]。随着时代的发展,如果人们原先固有的精神支柱徘徊在弱化的边沿,而且人们不再从中获得精神慰藉,那么这种信仰就会受到怀疑。当人们已经动摇了原来的信仰,而新的信仰又没有产生,此时,人们的内心就会出现彷徨、怀疑等消极情绪,这就陷入了信仰迷失。当人们信仰迷失了,其造成的后果,一是存在怀疑,人们对生命存在的意义产生置疑;二是道德迷茫,在对于基本的价值判断问题上变得多元;三是精神空虚,人们缺乏心灵归属感,总觉得被周围遗弃和隔绝[2]。
当前我国社会的信仰迷失,主要指人们对马克思共产主义信仰产生疑虑,表现为人们在信仰的选择上踟蹰不前,无法确定新的信仰的意识状态,出现对基督教等西方宗教的迷恋、重塑儒教或儒家学说的倡导、迷信盛行等各种各样信仰交织的精神意识状态。
1.2 信仰迷失的表现
1.2.1 信仰“真空”化
当代中国社会转型期面临的是信仰“真空”化,社会的主导信仰开始逐渐被大量社会成员淡漠,而此时又没有新的信仰体系来受到广泛接受、填补,继而导致暂时性的信仰“真空”。中国人目前的生活状态是什么都相信,又什么都不相信,没有精神支柱和行动指南,使人们的对待社会的事物更多的表现出冷漠和无原则的退让。在价值判断上呈现严重的个性化和感性化倾向,注重寻求感官的冲击和物质生活的享乐,而忽略内在精神层次的需求[3]。
1.2.2 信仰吸引力、约束力弱化
信仰作为一种精神柱石,是人们追求的终极目标,其首要功能之一是能为人的行为提供依据:首先,它确定了信仰者行为的正当性。这一动力源于心中的正义感,当人们相信自己的行为是正x的,道德的,做事就能昂首挺胸、无所畏惧,具有强大的激励作用;其次,信仰可以提供结果的必然性,因为由于历史的验证,信仰可以产生一种深信自己行为必然性的效果[3]。但是,在面对着日益繁荣昌盛的物质财富诱惑前,信仰慢慢地丧失了其强大的吸引力。尽管人们意识到信仰的重要性,但却迷恋享乐、金钱和权利。此外,信仰的约束力相对作用也越来越少。在现实社会,当内心的信仰与利益发生冲突时,人们往往会选择后者,只要不在法律禁止范围内,他们所受到的内心、社会舆论谴责也越来越少。
1.2.3 信仰的多元化
随着中国的改革开放和世界全球化的步伐加快,新观念、新事物不断涌现人们的日常生活中,中西方思潮交织在一起,相互碰撞,使我国的信仰形势日益复杂化。在实际生活中,一边是市场经济中享乐物质功利的激流涌入,另一边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天人合一”的精神祈盼。此外,西方的伊斯兰教、基督教等宗教在中国也广为传播,加之打着形形的幌子只是改头换面的封建迷信也趁着混杂的信仰情形迅速侵占信仰的“真空”地带,使我国社会转型期的信仰局面更加繁杂。
1.2.4 信仰的功利化
中国人的信仰中一直有功利化的色彩,中国人的信仰寄托,不是发自内心对事物呈现一种虔诚的信仰,而是它可以实现我的愿望、要求才信仰。而当前郁勃的经济刺激了人们潜藏的无止境的物质诉求,在一些人心中,信仰只有“有所得”,能够带来利益,才值得去信奉。但是,人需要的不仅是财富、光鲜的外表、骄傲的职业和奢侈的享受,人与人之间的善意、正直、善良等精神需求才是人之所以为人的标准。这种功利型的信仰观片面强调物质需要而轻视精神需求,必然产生更严重的后果。我国市场中一些触目惊心的食品安全问题,还有最近令人痛心的“山东毒疫苗”案件等无一不是这些信仰坍塌的典型例证。
2 中国社会迷失的原因
面对我国当前社会新时期中存在的局部与暂时的信仰危机,学者们对其产生原因进行了种种分析。周颖认为是因为东欧剧变、苏联解体造成的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处于低潮以及西方势力的和平演变导致的[4];从国内来说,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轨的阵痛,封建文化的遗毒,对外开放时西方腐朽享乐思想的浸染等,都不可避免地对人们的信仰体系产生了消极影响。
当我们理智客观地来分析我国社会转型期存在的信仰危机的原因时,除了上文所描述的外部因素外,不能忽略的但又至关重要的因素是马克思主义在传入中国的本土化问题。1915年时期,一批有识之士提出了“四提倡,四反对”的口号:提倡民主,反对专制;提倡科学,反对愚昧;提倡新道德,反对旧道德;提倡新文学,反对旧文学。这将新文化与旧文化割裂开来,是中国文化上的一次断层。当他们提出“打倒孔家店”的时候,将中国几千年的传统文化一并摒除了。但是,当时在腥风血雨的时代,马克思主义思想迅速的占领了人们信仰的“真空”,所以那段时间中国社会虽然信仰断层,但很快得到挽救。可是现在参加过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老一辈们已经离去,而如今的新兴一代是在书本上学习着革命历史,感受着马克思主义的光辉,这种没有经过岁月的积淀带给国人心中的认同和虔诚感本身就较低。
3 中国社会信仰重塑之思考
当代中国正历经着深刻的社会变革,无论是过去2000多年的传统文化,还是100多年前传入中国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在中国国人的心中的信仰度都大大降低,我们现在处在一个信仰断层的时代。但如果一个民族特有的伟大的历史成长轨迹能够被正确的理解,就可以解释那个文明在当代形成的合理性,并且显示它会如何回应眼前以及将来面临的挑战”。针对上文2024当前精神信仰的突出问题,笔者对重塑精神信仰产生一些思考和建议,期望可以激励全体中国人民,以饱满的精神状态投入到共筑信仰的伟大历史征程中。
3.1 立足“根文化”寻找归宿
中华民族上下五千年的传统文化、中华共产党从屈辱走向辉煌的革命精神,是我们形成精神信仰的根基,现今在重塑中国社会的信仰时,就应在立足此根基的基础上从民族文化的特性中汲取我们的精神养料。于是有学者提出,中国两千多年的儒学的文化熏陶是中国国民抛不去的根,希望用新儒学来唤醒人们对传统文化的思考。这种尝试和努力是积极的,但我们同样也要看出,新儒学的倡导已经有十几年,虽然其影响在逐步扩大,但仍没有在国民心中形成坚定的信念。究其原因,是因为儒释道把民众对仁义礼智信的认识提升到了终极目标,对价值的追求上升到了精神“信”“仰”至高无上的层面。这些精神是崇高的,是值得广为发扬的。但在当前的市场经济条件下,这种只注重自身修养的一种倡导将不能适应社会时展的需要。同时,在我党90多年的发展岁月中,可继承的精神财富也十分丰硕,共产主义、马克思主义的信仰,这是对群众力量、群众利益的尊崇,是党九死一生、凤凰涅,从苦难走向辉煌的根本动力源泉。但是我们同样可以看出在当今社会更加强调个体的独立性和自主性,如何树立个体的心灵的信仰还需要我们的努力。立足于社会的现状,以马克思、共产主义理论为指导,从中国本土中孕育出符合社会发展的文化和精神信仰,才会持久不衰、生生不息。
3.2 加强基础教育寻求认同
辜鸿铭在《中国人的精神》中提到,在中国儒教中,有一个组织唤醒和点亮了人内心的启示和情感,正是这种情感使他们服从法则和道德,这种组织就是学校;他指出,中国的学校不是教人谋生,而是教导人做个好人,意味着教育和修养。但是,现在的我们如果实事求是地进行反思,目前我国的学校教授更多的是知识而不会是修养,当然从前几年开始教育部门也意思到了这一问题,开始大力提倡素质教育,但是我们不能不否认素质教育占学校教育的比重仍不够,其重视度远远不够仍然有待加强。
3.3 宣扬信仰坚守者
现在的时代呼唤着一群有思想、有感召力的人来影响周围的人。对于那些有思想力的人、言人之不敢言,为人之不敢为的人要加强培养。因为他们可以用自己的号召力来感染周围的人,重塑符合人的发展目标的核心价值观和判断标准,构筑以理智客观为主导的思维方式,形成顺应历史发展趋势的时代精神,最终产生具有终极关怀意义的民族信仰。这些任务的完成需要依靠文化精英的力量,同时他们作为这个时代的信仰坚守者,历来就有着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和焦虑感,消解人们心中那份超越物欲之上的幸福。因此,必须对那群信仰的坚守者加强报道和宣传,形成社会的引领风尚。
3.4 加强法制树立最低道德底线
信仰的建设非朝夕之功,在这段信仰混乱的时期,中国人内心的信仰没有办法立即重塑,所以只能采取外部措施增强人们心中的秩序感――加强法制的建设,依法治国。通过强化法律的作用,为人们心中树立起对法律触碰的敬畏感,完善社会秩序,让人们生活的安全、稳定、幸福,才会增强对国家认同感和归属感,才会对共产主义的实现更加有信心,才能在追逐物质利益的同时注重精神需求。但是,法律是最低的道德底线,如果文明秩序是依靠外在的强制力量来实现,而民族却缺乏内心的崇敬感、“道德律”是无法长治久安的。
参 考 文 献
[1] 王书道.社会转型中的信仰迷失问题[J].西安政治学院学报,2004(2):14.
[2] 符文忠,宁新昌.信仰迷失与生存悖论――对社会转型期人之精神状况的一种解读[J].佛山科学技术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1):38.
信仰的力量心得体会范文第3篇
关键词:信仰危机;表现;原因;重建。
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 将精神文明建设提升为下一阶段的主要任务之一。 在政治、经济、文化以及社会飞速发展的今天, 许多人都因缺失信仰而迷失自己。 信仰作为一个人的精神支柱,作为人类特有的一种精神现象,是人类对一定的宇宙自然观、社会历史观、人生价值观的信奉与遵循,反映了人类超越有限人生、追求永恒不朽的强烈愿望。 一旦这种精神支柱丧失, 带来的严重危害将涉及到这个社会的稳定与发展。 本文对我国市场经济背景下的信仰危机的发生原因和信仰体系的重建做浅探。
一、信仰的内涵。
信仰并不只与宗教2024。 《辞海》给出的释义是:
信仰是对某种宗教或对某种主义的信服和尊重,并以之为行动的准则。 《简明不列颠百科全书》的解释是: 信仰指在无充分的理智认识足以保证一个命题为真的情况下, 就对它予以接受或同意的一种心理状态。 吴江霖等主编的《社会心理学》一书认为,信仰是人们2024他人、事物或思想正确与否的判断。 这种判断影响了个体对他人、事物或思想的评价,影响个体的行为。 还有一些学者认为, 信仰是一种认知成分,认为信仰是对人、事物和思想的认识和归因。 也有研究者不仅从认识的角度认识信仰, 而且认为人的信仰与人的情绪、情感状态相连,并对个体的行为有一定的调节意义。
信仰是一种灵魂式的爱、关爱,是人类最基本的一种情绪。 信仰的东西往往超脱于现实,所以神、已故的亲人,或者以人为灵魂主导的团队、国家、宗教都可以作为信仰的对象。 信仰最根本的就是与自身一样为根本的同类所产生的一种爱,通过人的情绪,大脑所激发的无限的渴望。 信念跟信仰是不一样的,信念是你坚信的东西或者事情, 信仰则是人们灵魂的标注。
信仰是对某种主张、主义、宗教、某人或某物极其相信和尊敬,可以拿来作为自己行动的指南或榜样。
二、市场经济下,信仰危机的表现及原因。
市场经济在为人们带来巨大经济利益的同时,对原本人们所具有的精神观念也带来了巨大的冲击。 人们了解世界的方式多样,由原本单一的从国内媒体拓宽为从国际媒体了解和接受信息, 了解信息的载体也多样化,从原来的收音机、报纸、电视机发展到从电脑、手机等载体了解,或者亲自出国感受。
新鲜信息的井喷使原本就没有形成固定世界观、人生观的青年一代很快就淹没在五花八门的信息大潮之中,颠覆了原有的信仰,出现了信仰真空,使大量的人都失去信仰,便产生了信仰危机。 信仰大概可分三个方面:政治信仰、宗教信仰、道德信仰,相应的信仰危机也从三个方面进行分析。
(一)政治信仰迷失。
出现了以拜金主义、极端个人主义等为信仰的现象,精神上的盲目追求,进一步影响了经济的发展。
(二)对宗教信仰理解的偏差。
宗教信仰, 是指信奉某种特定宗教的人们对所信仰的神圣对象, 由崇拜认同而产生的坚定不移的信念及全身心的皈依。 宗教会使人内心得到慰藉,是一种精神支柱。 市场经济为人们带来巨大经济利益的同时,也带来了观念上的冲击,人们对宗教信仰的理解出现偏差,宗教信仰在很多信众的眼里,不仅仅只是精神寄托和心灵慰藉,对利益、金钱和权力的追求,使他们不再关注宗教的内核和精髓,而是把宗教表面化、形式化,更有甚者把宗教活动当作赚取利益的手段。 对宗教的正确理解和信仰有助于社会的安定,否则,会产生相反的效果,例如对邪教的信仰。 此外,还有些信众对宗教产生盲目信仰,认为如今的好生活是万能的主赐予的,对各路神仙盲目崇拜,例如家中有人做生意要拜财神、有考生要拜“文曲星”、有人生病或出远门要拜菩萨求平安等等。
(三) 对道德信仰崇尚的偏离。
道德是一个人区别于动物、人之为人的基本,而市场经济对价值、金钱、权力的过分追求,人们受到物质利益的熏陶, 对金钱的盲目追求很快演变为对权力、物质的贪恋。 有相当一部分人迷失在利欲的汪洋大海之中,拜金主义、个人主义、权力主义很快颠覆原有信仰,使得人们对道德的崇尚出现偏移。 中国人的道德信仰多从五千年的文化积淀中传承下来,对优秀传统文化的丢失是道德信仰偏离的又一原因。 本不应该出现的道德信仰的缺失,但却真实地发生在你我身边。 社会公德缺失,老人摔倒没有人敢扶起来,公共物品随意破坏;职业道德缺失,食品安全令人担忧, 商品买卖中缺乏诚信; 家庭美德出现问题,邻里间互不认识,夫妻间互不信任等等问题都是道德信仰偏离的表现。
信仰的作用是不言而喻的, 发展经济的目的也是服务于国家,服务于人民,若因大力发展经济而忽略了精神文明建设则得不偿失。 我们应该积极落实科学发展观,继续“两手抓,两手都要硬”,不忽略其中的任何一个方面。
三、信仰体系的重建路径。
坚定的信仰可以帮助我们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信仰的作用不可小觑,而当前却忽视了年轻一代的信仰教育, 除了上文中提到的原因外,还有如下几点:第一,对理想信仰的教育只讲形式不讲方法。 虽然每所学校都开设了思想政治教育课程,但是教育方法传统,教育观念老化,教学内容缺乏时代感,所以结果并不理想。 第二,2024理想信仰积极作用的舆论宣传不到位。 没有相关宣传,青年一代在一个没有理想信仰意识的环境下成长, 长此以往便形成了没有高尚理想的一代,而此时,此种现象的危害已经逐渐显现。 针对以上情况,提出以下几种信仰体系重建的路径。
第一,树立坚定的政治信仰,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 十八大为我们指明了方向,以马克思主义信仰观为主导,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构建社会主义信仰体系。 马克思主义是科学的发展着的思想,当把马克思主义作为自己的信念时, 就是马克思主义信仰。 我国的社会主义实践为它的发展提供了材料和实践, 理论与实践的结合便产生了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的理论成果。 “信仰的天赋”为人们提供价值尺度、奋斗目标和力量源泉,我们要逐步将马克思主义的科学理论体系与我国社会不断变化和发展的实践有机结合起来, 提高公民理解马克思主义理论的能力, 构建出集理想性和现实性于一体的科学信仰体系,实现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目标。
第二,培育多元化文化信仰。 在坚定了马克思主义政治信仰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同时, 允许有其他积极的、良好的文化信仰同时存在。 优秀的文化有很多,对优秀文化的信仰有助于我们开阔视野,培养创新精神。 中国自古就是一个多元文化的国家,有多元传统文化、多元地域文化等。 多元传统文化中信仰儒家文化,可以帮助我们重树“仁义礼智信”;多元地域文化中的京派文化可以培养我们的艺术修养。 还有多元宗教文化、多元海外文化,都有值得我们学习的内容。 我们对西方优秀文化的吸收应该持批判辩证的态度,不能全盘吸收,也不能一概否定,要结合我国现在的实际,洋为中用。 比如西方人在科研、学术等方面的创新、严谨的精神是值得当代大学生和科研人士虚心学习的,有助于我们端正信念,重建信仰。
第三,传统文化的复归。 传统文化中有很多值得当代青少年好好学习的内容, 我们可以将传统文化中优秀的精神同核心价值理念、信仰相结合,让传统文化更好地为我们服务,形成新兴的道德信仰,引领当代青少年形成道德素质。 传统文化魅力无穷,并不会随着社会和经济的发展而过时, 很高兴近年来学习与研究国学的人呈上升趋势,国外也同样如此,证明了传统文化的力量, 也增强了我们学习优秀传统文化的信心。 传统文化中有许多优秀的东西需要我们去传承, 对优秀传统文化的学习有助于重拾道德信仰。 传统文化的复归正在进行中,我们开设了国学课程,开展了名师讲坛进校园进社区、道德讲堂等活动,让传统文化回到我们身边。
第四,营造树立信仰的氛围,更新树立信仰的方法。营造良好的社会氛围,实施切实有效的社会教育和自我教育也是重建信仰体系应当考虑的方法之一。 我们要旗帜鲜明地指出马克思主义是伟大的信仰,它是人们对客观世界的正确反映,是在社会实践的基础上产生和发展起来并且在实践中不断检验、不断发展的信仰。 我们要在学校、社区、各种单位等公开场合以各种形式营造坚信马克思主义信仰的氛围。 将马克思主义信仰渗透进生活的点滴当中,从家庭教育着手进行信仰教育,养成从小培养信仰的习惯。
当代青年马克思主义政治信仰缺失的原因之一, 是课堂上传统的填鸭式教育方法不足以吸引学生学习马克思主义经典, 反会激起年轻人的逆反心理, 所以重建信仰首先要做的便是改革思想政治教育的方式。 第一,进行互动式教学,变学生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把学习的主动权交还给学生,提供马克思主义热点问题的相关课题,让学生做自己的主人,成立研究小组自己研究。 一方面提高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便于学生了解和阅读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重建马克思主义信仰;另一方面,提高学生科研、团队合作的能力, 产生的理论结果可以作为学生自己的研究成果,这对重建信仰体系具有一定的推动作用。
参考文献:
[1] 荆学民。当代中国社会信仰论[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7.
信仰的力量心得体会范文第4篇
关键词:信仰;信仰教育
一、信仰之内涵
提及信仰我们都不陌生,头脑中会迅速跳出信仰这一词汇,问及含义以及对信仰的理解,能够深刻剖析者却寥寥数人,我们仅能对信仰一词作模糊理解,那么信仰的真正内涵是什么呢?
但丁在《神曲?天堂》中说:“信仰乃憧憬之物的实质,也是未见之物的见证,我认为这就是信仰的要旨。”作为人精神活动的核心,信仰唯一表征着人类的终极关怀,对人生的价值追求具有重要意义。《现代汉语词典》对信仰一词做如下定义:信仰是对某人或某种主张、主义、宗教极度相信和尊敬,拿来作为自己行动的榜样和指南。信仰,作为伦理学的一个重要概念,是表示对人生某种目标的选择,指人们对于某种思想、学说、主张、宗教或个人的信服与仰慕,并用以作为自己的精神寄托和行为指导。在西方哲学当中,信仰主要有两方面的涵义:第一,信仰,可译为“信念”,在普遍意义上指的是一种相信、信奉、不怀疑的心理状态;第二,信仰是一种在宗教意义上当人超越问题领域达到神秘领域时产生的态度和行动。英国哲学家罗素认为信仰是由一个观念或意象加上一种感到对的情感所构成的,在信仰中,主体对某一对象的极度相信占核心地位。信仰属人所特有的,具有丰富的社会内容和复杂的结构,是人们对其认定的最高生活价值——终极价值的某种对象的始终不移的依赖和执著不渝的追求,是人对自身生命存在有限性的一种观念超越。
谈到信仰必言及宗教。宗教,无论人们怎样去规定它,它在现代文明中顽强的生存着的事实已经不允许我们轻视它了。只要人类还可以自由地驾驭那些统治着他的自然力量和社会力量,成为自己命运的主宰,还有些不能从思想上解释和解决的问题,人类就需要某种形式的信仰,就难免会有宗教现象。宗教是一个复杂的现象,它既可以是一种意识形态,又可以是一种社会仪式或者社会组织,同时也可以是一种文化现象。但是就宗教和信仰这二者而言,我们可以肯定信仰是比宗教更为根本的东西。现代人趋向宗教不如说趋向信仰更为妥贴,当人们在从事某种宗教或者迷信活动的时候,他们的精神意识状态处于一种信仰的状态。因此宗教活动本身只不过是人类精神意识信仰状态的一种外在形式,而不是它全部外在或必然形式。信仰并不以宗教为自己的特质和必然走向,然而,宗教却以信仰为特质,没有信仰,宗教将失去自己的规定。因此,我们研究信仰必须解剖宗教,解剖宗教又必须从信仰入手。
就个人而言,社会生活具有偶然性,事事的变化会让人产生一种生命变换无常的心态,要想心理安定,必须有稳定心理的一剂良药,信仰就是稳定心理的那剂良药,它能使人的精神活动以最高信念为核心,形成一个完整的精神导向,并调动各种精神因素为之服务。信仰为人生树立了价值目标,当人获得信仰时,人生就有了立命安心之所,信仰由于对人生的终极关怀而成为人类精神的家园。
例如,儒家文化之于中国,伊斯兰教之于阿拉伯地区,基督教之于中世纪的西欧。正如诗人歌德所言:“所有信仰占统治地位的时代,对当代人和后代人都是光辉灿烂、意气风发和硕果累累的;人是需要信仰的,信仰是人类永恒的本性,但是人有什么样的信仰,又是离不开现实和实践的,正如人格的形成一样,先进科学的信仰是不能离开社会环境和教育的作用而自然养成的。”
二、信仰教育之现状
然而随着时代的变迁,社会的发展,信仰危机的问题开始凸现。一些人失去了生活的方向,整天无所事事,得过且过;一些人的信仰走向极端,导致脱离实际的狂热、信仰领域里的迷茫和困惑;一些共产党员甚至对共产主义产生了怀疑……对于现代人的信仰危机需要结合实际情况作具体的分析,但是无论何人都应有信仰。恩格斯认为:“中世纪的强烈信仰无疑地赋予这整个时代以巨大的力量,虽然这种力量处于不自觉的萌芽状态”,但是这一切的一切,都不能成为人放弃信仰的理由。“洞察现代人的性格结构和现代社会就会看到,现代缺乏信仰已不再具有历史上缺乏信仰所曾有过的进步性了。过去反对信仰,是为了解脱精神枷锁,是反对非理性的信仰,它表现了人对理性的信仰,表现了人根据自由、平等、博爱原则,建立一种新社会秩序的能力。今日缺乏信仰则表现了人的极度混乱和绝望”。恩格斯针对中世纪以后的状况明确地指出:“信仰逐渐削弱了,宗教随着文化的日益发展而破产了,但是人还是不了解,他在崇拜自己的本质,把自己的本质神化,变成一种别的本质。人处在这种不自觉而没有信仰的状态,精神上就会感到空虚,他对真理、理性和大自然必然感到失望”。
对于现代人的缺乏信仰需要结合实际情况作具体的分析,但是无论如何人都应有信仰。问题在于,人需要理性信仰。正如弗洛姆所言:“人不能毫无信仰而生活。
摆在我们这一代和今后几代人面前的严肃问题是,还是基于对我们自身生产性活动之体验的理性信仰”。
就当前存在的种种问题来看,信仰危机的实质并不是人们缺乏追求,而是人们没有明确稳定的追求,即理性信仰。重新审视信仰危机,不难找出导致危机的深层次原因:首先,人们没有认识到理性信仰的重要性,因此缺乏对理性信仰的自觉主动的追求;其次,对主流信仰缺乏深刻认识,不能将其作为终身追求的奋斗目标,一旦有风吹草动,马上见异思迁。信仰危机的后果是严重的,如果我们不采取有效措施,会导致人们思想混乱,迷失前进的方向。
三、正确引导人们的信仰教育的做法
1.人的信仰的确立必须借助于道德和教育的作用
无论何种信仰,其内在支撑只能是道德内核。道德是信仰的根。“离开道德而言宗教,则宗教会变成邪魔歪道。”也说过:“道德之于宗教,就如精神之于身体。”“我是被派来完成道德的。”信仰凭借了道德的力量,因为信仰中的道德规劝不仅造就了不同的信仰人格,而且引导着信仰者走向精神的彼岸。
道德作为一种调节人与自我以及与其他各种关系的社会规范,对个体的成长具有重要作用。道德与别的学科不同,它是2024生活的学科,道德生活就是日常生活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人随时都在接受着道德的调整,但是道德并不仅仅体现为规范、束缚,更重要的是它可以使人实现自我超越。人们正是在对道德追求的过程中不断进步,从而展现出人之为人的卓越风范。荀子认为:“水火有气而无生,草木有生而无知,禽兽有知而无义;人有气、有生有知亦且有义,故最为天下贵也。”正是因为拥有了道德,人才能够成为万物之尊。相反,如果没有了道德的内在支撑,人也就失去了生存的意义,有的人甚至还会危害社会,走上自我毁灭与毁灭他人的道路。中华民族有着悠久灿烂的历史文化,在五千多年的历史长河中,积淀了一系列有着深刻内涵的优良道德传统,是中华民族智慧的结晶,是民族精神的体现。正是这种道德的力量,使得中华民族拥有了强大的凝聚力和旺盛的生命力。但在经济全球化的浪潮冲击下,它一度受到了一些人的质疑和冷落,使得人们的思想和行为一度出现了混乱。中华民族的优良道德品质是中国人的根,也是中华民族的魂,是世界文明中独一无二、不可或缺的一个组成部分,它应成为信仰教育的重要内容。道德信仰教育不仅仅局限于传授给学生道德知识,更重要的是要使学生认识到道德对自身成长的重要性,从而形成对道德的敬仰和追求。没有对道德的信仰,纵然掌握再多的道德知识也是枉然。因此将道德信仰教育纳入信仰教育,并成为其中的一个重要内容是非常必要的。
2.构建具有中国特色的信仰教育内容是化解信仰危机的关键所在
信仰教育的内容直接关系到信仰教育的效果。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信仰应该有着深厚的历史文化渊源和深刻的科学内涵。只有激起学生对信仰内容的强烈渴望,信仰教育才有可能取得实效;只有立足本国实际,符合社会发展的潮流,符合青少年身心发展的规律,信仰教育才能与时俱进,永远保持旺盛的活力。
3.自我教育是通向信仰教育的最有效途径
信仰的力量心得体会范文第5篇
【关键词】高等教育 和谐向度 政治信仰
党的和谐理论是我党理论创新的又一个重大成果,其在建设和谐教育、促进大学生政治信仰教育的过程中必将产生强大的推动力。党的和谐理论的价值已经不只是一种哲学、一种修养、一种艺术,更是一种战略、一种理想和一种力量。在高等教育的发展过程中,坚持和谐,坚持科学发展观,就是反对极端,强调辩证统一;反对消极,强调始终不懈。从和谐教育实现的政治信仰培养目标来看,最重要的是要做到教育有的放矢和内涵明确:专业知识教育和政治信仰培养两者相互协调、相互促进和提高。
和谐教育强调教育建设的有序状态。有序是和谐教育的结构表现形式,也是提高教育质量的保证。高校有序状态的衡量标准是看高校能否保质保量地实现培养人才的教育目标,而对大学生政治信仰的培养则是构建和谐教育的关键和灵魂。和谐的大学教育根本在于知识教育与政治教育的平衡,寻找专业知识、实用知识与政治信仰的最佳结合点,防止出现获取专业知识和塑造政治信仰两大教育目标的失衡。和谐理念和大学生政治信仰教育相结合,是中国大学生政治信仰教育在实践中丰富和发展的必由之路。2024高等教育的和谐向度与大学生政治信仰教育的问题的解决,须要强调四个方面的内容:加强大学功能教育,确立政治信仰培养的和谐心态;对政治信仰的考查,造就政治信仰培养的和谐习惯;对时代特征和政治价值特点的追问,增强政治信仰培养的和谐意识;对于核心价值体系的接受,塑造政治信仰的和谐责任。
第一是大学功能与政治信仰教育的目标定位。现代大学的双重职能:一是传播知识和开发知识;二是培育德性和选择价值。大学的双重职能要求大学培育人才的目标不仅是有知识的人,而且是有信仰的人。高校是孕育新知识、新技能的重要园地,也是培育先进生产力和先进文化代表力量的重要阵地。但是,在现实实践中,大学生中间却可能存在着在知识追求和信仰塑造两方面的矛盾。从人才培育的角度,如何顺利完成“政治信仰教育”和“引导国家未来”这项伟大而艰巨的任务,作为国家教育体系最高层面的高等教育在其中的作用至关重要。
和谐的大学生政治信仰教育就是适应和谐教育建设的整体要求,服务于国家政治教育战略,通过对大学生信仰教育规律的探索,来完成培养符合时代要求的“新政治人”的历史任务。和谐教育是一种相对稳定的动态状态,只有善于发现和解决问题,才会促使矛盾向着积极的方面转化,从而形成更高一级的和谐状态。一个社会是否最终和谐,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社会成员有没有共同的理想信念和高尚的道德情感,是否具有联系各个社会群体的强大精神纽带。
和谐精神与和谐教育理念强调与时俱进、求真务实。我国已经进入改革发展的关键时期,经济体制深刻变革,社会结构深刻变动,利益格局深刻调整,思想观念深刻变化。高校加强培养大学生政治信仰的和谐心态,就要从时代精神出发,针对大学生的学习和生活实际,科学地弘扬与融合三重关系:一是指导思想一元化与社会文化多元化的关系;二是消除文化贫困与实现权利公平的关系;三是政治文化自觉与建立政治文化认同的关系。
第二是知识教育与政治信仰教育现代大学生是否生活在“政治信仰缺失”的时代,这是相当一些高校学生在学习思考和讨论人生时关注的一个话题。虽然,当前对一些学生来说,谈论人生信仰(政治信仰)往往不是件时髦的事。对大多数学生来说,他们在大学里学习,所关注的首先是自己知识的增长,同时,作为社会中先进分子,又会自觉不自觉地将对祖国、社会、民族的命运与所接受的高等教育结合起来进行思考。换言之,当前高校学生在努力学习专业知识和掌握英语、计算机等技能的同时,在大学生思想深处,深刻在认识和处理着知识技能与政治信仰的关系问题。由于视野范围、逻辑起点和信息接受不同,不同学生对此理解的深度也有所不同。但是,对于大学生群体,一方面,绝大多数学生不愿拒斥政治信仰问题,政治信仰对他们来说无疑是重要的;另一方面,也不希望把青春年华与某些可望而不可及的信仰理论纠缠在一起,浪费大量的学习时间。
问题的焦点是,如何思考和防止“重技能知识,轻政治信仰”现象的可能出现?在许多大学生看来,社会发展首先需要实用知识的储备。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在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及国际间的竞争是科学技术的竞争的历史背景下,新世纪的大学生要具有良好的知识结构。具体来说,在新世纪知识经济快速更新,职业转移更加频繁,机遇、风险和竞争更加激烈,工程技术、人文管理将会涉及越来越多的经济和社会生活领域,这一切要求大学生在知识结构上成为文理渗透、工企结合的复合型人才。在掌握知识技能与塑造政治信仰的过程中,会出现时间和精力分配的问题。既然社会上有人认为社会前进的动力由政治控制转到了科技推动,那么追求更为实用的知识技能,就成为了不少大学生的心理期望和行动追求的目标。当前在这点上,最明显的证明就是许多大学生拥有多种职业资格证书,以追求高学历、高职位、高待遇。
一方面,对于大学生获得更多证书和渴望更高的人生追求,当代中国社会应该是完全能够理解的。毕竟对于绝大多数大学生来说,十年寒窗换回的不只是一张文凭,要最大限度地发挥能力学识,来发展社会主义生产力。这种积极进取精神,如果不是从片面地追求实用知识的角度出发,就符合知识和信仰的和谐精神实质,因为在当代中国,大学生显然正在完成从追求真理到服务社会的现代转型。另一方面,防止“轻政治信仰”现象在高校的可能出现便成了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随着高等教育大众化时代的到来,由于教育规模的扩大,高等教育既有和谐的一面,也会存在突出的矛盾和问题,如何树立以人为本的思想,落实科学发展观,促进大学生的全面发展,就需要以科学的、理性的、辩证的、系统的现代思维方式,寻找和谐理论与政治信仰培养之间切实的结合点,尽可能增强理论的正功能,减轻其负效应,从而完成对大学生政治信仰培养的新突破。将和谐的基本价值真正转化为全体大学生普遍的政治心理和共同遵守的行为规则。
从教育的过程来看,在现代社会,知识教育和政治教育不应冲突。知识教育在无形中承担着十分重要的政治社会化功能,因为一方面,知识教育是需要教育的载体和工具,有说服力的信仰教育往往是知识性与思想性的统一;另一方面,知识教育在不断开启人的智慧的同时,也使人得到发展,而人的全面发展正是现代政治发展的重要基础,也是现代民主政治生活得以全面展开的前提。
因此,把信仰教育与知识教育结合起来,可以使信仰教育有机地融入知识教育之中,强调教育要有针对性和现实性。同时,在强调知识技能时,要努力挖掘专业知识和实用知识中与政治信仰的相通之处,来服务于大学生,避免出现偏向知识教育而忽视政治信仰教育,防止片面追求知识而可能因此造成的大学生信仰迷茫和对政治信仰的缺失问题。
第三是对时代特征和政治价值特点的追问。对于大学生来说,要建立科学的政治信仰,需要充分认识当代中国的时代特征。可以说,以阶级斗争为中心转为经济建设为中心,并且逐步走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这是当代中国社会根本性的转变。围绕这个中心,大学生需要完成从封闭到开放、从浪漫到现实、从情绪化到法理化的人格转变。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伴随着城市化的迅速发展,知识经济,实用人才,新知识,新技能,被大学生广泛关注,在某些大学生中就可能出现忽视马克思主义理论学习的情况,或者在一定程度上对马克思主义缺乏应有的兴趣。因此,和谐教育中的政治信仰教育就是要教育大学生正确处理时代特征与政治信仰的关系。与时代特征相联系,当代大学生政治信仰表现出新内容和新特点:与父辈相比,他们摆脱了旧体制的束缚,却失去了铁饭碗的保障、福利房的安乐;在获得了更大的自由发展的空间之后,却要承担更大的谋生就业的风险与压力,生活在更多需要自己奋斗的社会。大学生既要保持是几代人传统的集体主义精神,又要适应时代的发展,重视个人奋斗和个人创造;既要关心国家和民族的命运,也要关心自身生存的环境条件、手段和方式。因此,对于大学生而言,政治信仰教育就需要接受一种全新的社会主义理论教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教育。
第四是先进政治文化与主导价值的倡导。先进政治文化的创新发展是社会和谐安定的稳压器,先进政治文化的创新发展有力地推动着政治现代化和社会的全面发展。在大学生政治信仰的培养过程中,则需要密切联系先进政治文化的创新和主导价值的倡导。
政治信仰培养与社会主导价值密切相关,对于大学生的政治信仰培养需要以核心价值观来指导。当然,“主导价值”是与“主体价值”和“主流价值”有所区别的价值规范。对于大学生来说,“主体价值”是大学生所追求的比较前卫的个体价值;“主流价值”则是被社会大多数成员接受,从而可能影响未来社会走向的社会价值;“主导价值”则是主导意识形态文化所提倡的价值。主导价值是一个国家产生凝聚力、保持自己民族独立性的灵魂。在当代中国,核心价值观在大学生培养自己政治信仰时所必须决定遵守的行为规范。
在对大学生政治信仰教育的过程中,通过和谐教育方式,使大学生的创造愿望得到尊重,创造活动得到支持,创造才能得到发挥。在这里会无处不在地洋溢着生命活力和时代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