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创业风险分析心得体会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创业风险分析心得体会范文第1篇
关键词:风险补偿;系统动力学;企业自主创新;进化博弈
中图分类号:F270;F22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1-8409(2014)09-0054-06
Research on Enterprise Independent
Innovation Risk Compensation System Evolution
Based on Evolutionary Game
ZHAO Shi1,2, XIE Kefan1
(1. School of Management, Wuhan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Wuhan 430070;
2. Shanghai Precision and Gravels Logisitics Co., LTD, Shanghai 201700)
Abstract: On the basis of three major entities behavioral analysis in enterprise independent innovation risk compensation system which is at an early stage of development in China, this paper structures enterprise independent innovation risk compensation system evolution model with evolutionary game theory and system dynamics theory. Then it analyzes the evolutionary stability of enterprise independent innovation risk compensation system by example simulation, and based on it, analyzes the effects of risk compensation policy, independent innovation will and risksharing will on the enterprise independent innovation risk compensation system evolution, proves the availability and necessity of enterprise independent innovation risk compensation policy, reveals the evolutionary mechanism of enterprise independent innovation risk compensation system, and proposes the policy proposals of carrying out the risk compensation policy and propaganda policy at the same time.
Key words: risk compensation; system dynamics; enterprise independent innovation; evolutionary game
1引言
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不断发展,创新能力已经成为了企业重要的核心竞争力,而我国政府也认识到企业自主创新是国家经济持续高速发展的重要基础。自政府提出构建以企业为核心的技术创新支撑平台以来,我国企业在全国以及区域性企业自主创新支撑平台的支持下,得到了长足的发展;但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企业在自主创新能力和自主创新绩效上仍然存在较大差距。究其原因,从客观而言是创新环境不完善和创新资源不充足,从主观而言则是自主创新的高风险阻碍了企业的自主创新意愿。因此,降低企业自主创新风险,减少企业自主创新的阻滞力是提高企业自主创新源动力的关键,也是促进我国企业自主创新不可忽视的重点。
企业自主创新风险防范机制主要由三个维度构成:企业承担、社会分摊和政府补偿。企业承担是指企业作为自主创新的核心主体,是风险防范措施的决策者和实施者,也是风险损失的最终承担者。技术创新风险的减少和防范与组织策略有重要的关系[1],很多关键的策略可以用于技术创新风险的防范和管理,以促使技术创新项目达到利益最大化[2],寻求社会分摊作为一种有偿的风险防范渠道,是企业防范自主创新风险的一个重要策略。然而因自主创新风险过高而引起的风险分摊契约缔结障碍阻碍了社会风险分摊机制的运行,因而,政府补偿在企业自主创新风险补偿机制中起着重要的促进和调节作用。
我国对于企业自主创新风险补偿的研究源于20世纪80年代,最初的补偿方式为设立经营风险准备金或经营风险基金。林跃武认为企业技术创新风险客观存在,且严重阻碍了企业的技术创新,建立风险补偿体系十分必要[3]。企业技术创新风险补偿体系是国家和各级政府部门为了健全和完善技术创新活动的外部环境,促进技术创新活动,在考虑到技术创新活动本身的高投入与高风险特点的基础上,遵循风险与收益对等的原则,对参与技术创新活动的主体,包括企业、科技保险公司、贷款银行、担保机构及风险投资公司所进行的一种全面、系统、规范的补偿机制与制度安排[4]。由此可见,我国对于企业风险补偿的研究主要集中于政府补偿,而国外学者则对于政府直接投入企业技术创新项目存在异议,认为企业风险补偿应基于企业或联盟的内部机制。例如:针对联盟项目利益分配问题的风险补偿[5],以高质量的产品组合策略开展企业风险补偿[6],利率波动引起的企业风险补偿[7],企业人力资源的风险补偿问题[8]等等。
系统的运作基础主要是系统内主体的决策变化,而系统的进化过程就是系统内主体通过不断的分析、决策、学习和博弈不断进化的过程,因此,进化博弈理论是开展系统进化分析的有效工具。龚健等运用进化博弈模型分析了企业海外R&D战略联盟的进化过程[9],于斌斌则运用进化博弈理论研究了产业集群产业链中企业的进化过程[10]。
2企业自主创新风险补偿系统的主体及假设
企业自主创新风险补偿系统主要涉及三方行为主体:自主创新企业、政府和社会风险分摊组织。虽然社会风险分摊组织包含了保险公司、银行、信贷担保公司、风险投资公司等不同类型的主体,但他们在与政府的博弈过程中存在较高的相似性和一致性,在企业自主创新风险补偿政策中也属于同一类被调节对象,因而将其共同视为一方主体。三方主体在企业自主创新风险补偿系统中,以实现自身利益最大化为目标进行动态决策,并通过各自的决策相互影响、相互作用,构成动态博弈关系,而企业自主创新风险补偿系统即是基于这种动态博弈关系运作[11]。
为了使复杂的企业自主创新风险补偿过程简单化,以便于运用模型进行分析,基于企业自主创新风险补偿体系中各方主体行为的特点和我国社会经济情况,对主体作出如下假设:
(1)假设企业自主创新风险补偿系统中的三方主体均有两种策略选择:政府可选择推行风险补偿政策和不推行风险补偿政策;企业可选择开展自主创新和不开展自主创新;社会风险分摊组织可选择分摊风险和不分摊风险。
(2)主体中的“政府”为风险补偿的实施主体,可以是中央政府,也可以是地方政府,政策调整范围与政府管辖范围一致,其决策基于政策覆盖的全部区域。其决策为实时决策,而非定期决策,即政府可以根据自主创新风险补偿的发展现状随时作出决策,并立即推行政策的实施,不考虑政策有效期和政策延迟情况。该假设主要用于保证博弈过程连续性。
(3)政府的风险补偿行为主要包括两类:直接补偿和间接补偿。对直接从事创新活动的企业的补偿是直接补偿,对社会风险分摊组织的补偿是间接补偿。两种补偿政策属于同一个政策系统,即政府一旦决定开展风险补偿,则两种补偿方式同时进行。风险补偿强度为定值,风险补偿的额度只受到风险发生概率的影响。所有风险补偿均为风险损失补偿(事后补偿),即只有当企业开展自主创新项目发生损失,或社会风险分摊组织分摊企业自主创新风险发生损失时,补偿政策才生效。假设政府有充足的资金进行补偿,但在决策时,充分考虑补偿的成本,即服从经济人假设。此外,在博弈过程中,政府获得的所有社会效益全部转化为经济收益,以经济指标表现。
(4)假设自主创新企业的风险偏好为风险中性,政府的风险补偿政策对其具有正效应,且为了有效防范自主创新风险,企业具有分摊自主创新风险的意愿。此外,假设自主创新企业具有独立投资和开展自主创新项目的能力,而自主创新结果只有成功和失败两种,即一旦发生风险损失则视为自主创新项目失败,企业无法获取风险收益[12]。
(5)假设社会风险分摊组织为政策覆盖区域内的大中型风险分摊组织,具有分摊企业自主创新风险的能力。社会风险分摊组织的风险偏好也为风险中性,政府的风险补偿政策对其具有正效应。
为了便于进行进化博弈分析,基于以上假设前提,对博弈分析过程中设计的一些基本变量做出如下假设:
(1)假设若自主创新企业进行自主创新,其全部投入总额为Cy,项目成功时获取的收益为πy。自主创新项目失败(发生风险损失)的概率为p,成功并获取收益的概率为1-p。若企业不开展自主创新,则会因失去市场竞争优势造成经营收益下降,从而遭受损失,该损失与产业整体的技术创新竞争力2024而产业整体的技术创新竞争力主要受到政府补偿和社会风险分摊的影响,因而,该损失可以根据是否有政府补偿和社会风险分摊分为四类。由于政府补偿只是一种辅作用,而社会风险分摊为企业自主创新风险防范的主要力量,所以社会风险分摊影响强于政府补偿影响,从而产生的损失分别为:政府补偿且社会分摊时为Lyza,有社会分摊无政府补偿时为Lya,有政府补偿无社会分摊时为Lyzd,两者皆无时为Lyd,且Lyza>Lya>Lyzd>Lyd。
(2)假设若社会风险分摊组织开展社会风险分摊业务,则固定成本为Cx,当自主创新项目失败时,其分担的风险损失为s。分摊风险所获得的收益与政府补偿相关,当有政府补偿时,风险分摊收益较高,为Δπxa;当无政府补偿时,风险分摊收益较低,为Δπxd。若社会风险分摊组织不开展社会风险分摊业务,而企业存在分摊风险的需求,则社会风险分摊组织会因为丢失市场份额而产生损失,这一损失与企业的风险分摊需求强度和社会风险分摊组织的整体风险分摊能力2024当政府进行补偿时,企业自主创新意愿较强,风险分摊需求较大,且社会风险分摊组织受到政府补偿后,整体分摊能力提高,因而不开展社会风险分摊业务的损失较大为Lxa,反之,当政府不进行补偿时,损失较小为Lx。
(3)假设政府推行和运作补偿政策的费用是Cz,当发生风险损失时,对企业的直接补偿为O1,对社会风险分摊组织的风险损失补偿为O2。当政府开展风险补偿时,企业开展技术创新所产生的社会效益,在有社会风险分摊条件下为Δπza,在无社会风险分摊条件下为Δπzd;当政府不开展风险补偿时,企业开展技术创新所产生的社会效益,在有社会风险分摊条件下为Δπ0a,在无社会风险分摊条件下为Δπ0d,且Δπza>Δπ0a>Δπzd>Δπ0d。
(4)假设在系统运作过程中政府选择补偿策略的概率为z,选择不补偿策略的概率为1-z;企业选择自主创新策略的概率为y,选择不创新策略的概率为1-y;社会风险分摊组织选择分摊的概率为x,选择不分摊策略的概率为1-x。
(5)以上所有假设变量均为正实数,其中0
3企业自主创新风险补偿系统进化模型的构建
基于进化博弈思想,在企业自主创新风险补偿系统中,各方主体的策略选择决策基础主要是其所选策略的效用,因而基于系统中各方主体的策略选择和各方利益机制构建博弈效用矩阵,如表1所示。表1企业自主创新风险补偿的博弈效用矩阵
自主创新企业创新(y)不创新(1-y)政府补偿(z)社会风险
分摊组织分摊(x)(Δπza-Cz-p(O1+O2),Δπxa+pO2-Cx-ps,(1-p)πy+pO1-Cy+ps)(-Cz,-Cx,-Lyza)不分摊(1-x)(Δπzd-Cz-pO1,-Lxa,(1-p)πy+pO1-Cy)(-Cz,0,-Lyzd)不补偿(1-z)社会风险
分摊组织分摊(x)(Δπ0a,Δπxd-Cx-ps,(1-p)πy-Cy+ps)(0,-Cx,-Lya)不分摊(1-x)(Δπ0d,-Lx,(1-p)πy-Cy)(0,0,-Lyd)注:表格中效用顺序为政府效用、社会风险分摊组织效用、企业效用
基于企业自主创新风险补偿博弈效用矩阵可以构建各方主体的效用模型如下:
(1)政府的效用模型
设政府选择补偿策略时效用为uz1,选择不补偿策略时效用为uz2,可得:
uz1=xyΔπza-xypO2+yΔπzd-ypO1-Cz-xyΔπzd(1)
uz2=xyΔπ0a-xyΔπ0d+yΔπ0d(2)
(2)社会风险分摊组织的效用模型
设社会风险分摊组织选择分摊策略时效用为ux1,选择不分摊策略时效用为ux2,可得:
ux1=zy(Δπxa-Δπxd)+zypO2+yΔπxd-yps-Cx (3)
ux2=zy(Lx-Lxa)-yLx(4)
(3)企业的效用模型
设企业选择创新策略时效用为uy1,选择不创新策略时效用为uy2,可得:
uy1=zpO1+xps+(1-p)πy-Cy(5)
uy2=zxLyzd-zxLyza-zLyzd-xLya+xzLya-Lyd+zLyd+xLyd-xzLyd (6)
为了进一步分析三方主体的进化博弈过程,根据进化博弈理论,构建三方主体动态复制方程[13]得:
dxdt=x(ux1-ux)=x(x-1)(ux2-ux1)=x(x-1)[zy(Lx-Lxa)-yLx-zy(Δπxa-Δπxd)-zypO2-yΔπxd+yps+Cx](7)
dydt=y(uy1-uy)=y(y-1)(uy2-uy1)=y(y-1)[zxLyzd-zxLyza-zLyzd-xLya+xzLya-Lyd+zLyd+xLyd-xzLyd-zpO1+xps+(1-p)πy-Cy] (8)
dzdt=z(uz1-uz)=z(z-1)(uz2-uz1)=z(z-1)[xyΔπ0a-xyΔπ0d+yΔπ0d-xyΔπza-xypO2-yΔπzd+ypO1+Cz +xyΔπzd] (9)
为了进一步分析企业自主创新风险补偿系统的进化机理,将进化博弈理论与系统动力学理论结合,基于系统中各方主体的博弈效用模型和动态复制方程,运用Vensim软件,构建如图1所示的企业自主创新风险补偿系统流图。
4企业自主创新风险补偿的系统进化分析
为了对企业自主创新风险补偿的系统进化机理进行分析,并验证企业自主创新风险补偿系统进化模型的有效性,本文以武汉市企业自主创新风险补偿系统为算例,进行模拟计算分析。
为了保证算例参数设计的一般性,有效规避进化博弈中的特殊稳定点,基于进化稳定理论,算例参数应符合以下条件:
Cx
Cy-(1-p)πy
Cy-(1-p)πy
Cz
基于以上参数设计条件和一般企业技术创新数据设计算例参数如表2所示。表2参数值表
参数名称参数值参数名称参数值参数名称参数值参数名称参数值Δπza10Δπxa8Lya25O22Δπzd6Δπxd6Lyd15p 06Cz2Cx4Lyza3s 5Δπ0a4Lx2Lyzd2πy5Δπ0d2Lxa3O13Cy4注:以上参数除损失概率p外,其他参数单位均为百万
首先,对系统的进化稳定性进行分析,取x、y、z的初始值为(03,03,02)和(04,04,05)分别进行模拟,得到如图2、图3所示的模拟计算结果。由图2和图3可知,企业自主创新风险补偿系统有两个进化稳定点:(1,1,1)和(0,0,0)。当三个主体选择补偿、创新和分摊策略的初始概率大于一定值时,系统最终将稳定于(1,1,1)点,即稳定于(分摊,创新,补偿)策略组合;反之,当三个主体选择补偿、创新和分摊策略的初始概率小于一定值时,系统最终将稳定于(0,0,0)点,即稳定于(不分摊,不创新,不补偿)策略组合。
然后,分析政府补偿政策对企业自主创新风险补偿系统进化的影响。在不考虑政府补偿政策的情况下,三方系统变为两方系统,根据进化博弈稳定性分析可得:
当CxLxa+Δπxd-ps
当0
当Cy-(1-p)πyLya+ps
当0
为了分析政府补偿的作用,依据以上进化博弈分析结果,取(x,y)初始值为(02,03),使系统在政府补偿概率初始值为0时的进化稳定点为(0,0)。然后,取政府补偿概率为02,04,06,08分别进行系统模拟计算,得到如图3所示的系统进化结果比较图。
基于以上模拟结果可知,政府补偿政策对企业自主创新风险补偿系统具有推动性作用,随着政府补偿初始概率的增大,企业和社会风险分摊组织的进化稳定点从(0,0)转向(1,1),该结果说明,政府的风险补偿政策有利于促进企业自主创新行为和社会风险分摊组织对企业自主创新风险的分摊,只要政府坚持推行企业自主创新风险补偿政策,最终企业和社会风险分摊组织会选择(创新,分摊)策略组合。
第三,分析社会风险分摊组织的风险分摊意愿对企业自主创新风险补偿系统进化的影响。取系统初始值为(03,04,04)和(06,04,04)分别进行模拟计算,得到如图4所示的进化结果比较图。
如图4所示,当社会风险分摊组织的分摊意愿增强,企业的创新意愿和政府的补偿意愿会提高得更快,系统会更快达到进化稳定点(1,1,1)。该结果说明,社会风险分摊组织风险分摊意愿的提高有助于增强企业的自主创新意愿和政府的风险补偿意愿,促使系统快速向有效的稳定点进化。
第四,分析企业自主创新意愿对企业自主创新风险补偿系统进化的影响。取系统初始值为(04,03,04)和(04,06,04)分别进行模拟计算,得到如图5所示的进化结果比较图。
如图5所示,当企业的自主创新意愿增强,社会风险分摊组织的风险分摊意愿和政府的补偿意愿会提高得更快,系统会更快地达到进化稳定点(1,1,1)。该结果说明,企业的自主创新意愿的提高有助于增强社会风险分摊组织的风险分摊意愿和政府的风险补偿意愿,促使系统快速向有效的稳定点进化。
5结论
通过企业自主创新风险补偿的系统进化分析可以得到以下结论:
(1)政府推行企业自主创新风险补偿政策有助于提高企业的自主创新意愿,促进社会风险分摊组织主动分摊企业自主创新风险,进而促进区域企业自主创新,推动区域的科技和经济发展。
(2)扶持区域社会风险分摊组织有助于提高区域企业自主创新能力。政府通过扶持区域社会风险分摊组织,提高其风险分摊能力和风险分摊意愿,从而通过有偿的社会风险分摊辅助企业进行自主创新风险防范,提高区域企业自主创新能力和意愿。
(3)企业自主创新意愿与社会风险分摊组织的风险分摊意愿之间存在相互作用机制,企业持续的自主创新行为有助于提高区域的社会风险分摊能力和意愿。
(4)政府的风险补偿政策应当与宣传引导政策协同推行,通过风险补偿政策降低企业和社会风险分摊组织的风险感知,而后通过宣传引导政策直接提高企业的自主创新意愿和社会风险分摊组织的风险分摊意愿,以促使企业自主创新风险补偿系统迅速向有效的稳定点进化,从而以最低的财政投入达到促进区域企业自主创新发展的目的。
参考文献:
[1]Banholzer, William F, Vosejpka, Laura J. Research on the Control of Operating Risks and Crisis on the Technology Innovation of Modern Enterprise [J]. Annual Review of Chemical and Biomolecular Engineering, 2011, 2:173-188.
[2]Graham Andrea M, Rogers Jamie. Technology Innovation Risk Mitigation and Organizational Strategy:A Balanced Framework for Technology Managers [C]. PICMET:Portland International Center for Management of Engineering and Technology, Proceedings, IEEE Computer Society, 2011, 1-6.
[3]林跃武. 建立科技开发项目风险补偿体系的设想[J]. 浙江金融, 1992, 5:44-45.
[4]谢科范, 赵, 刘介明. 浅谈技术创新的风险补偿体系[J]. 当代经济, 2009, 10:58-60.
[5]Love Peter E D, Davis Peter R, Chevis Robert, Edwards David J. Risk/Reward Compensation Model for Civil Engineering Infrastructure Alliance Projects [J]. Journal of Construction Engineering and Management-ASCE,2011,137:127-136.
[6]Beinhofer Bernhard. Producing Softwood of Different Quality:Does This Provide Risk Compensation? [J]. European Journal of Forest Research, 2010, 129(5):921-934.
[7]Fornari Fabio. Assessing the Compensation for Volatility Risk Implicit in Interest Rate Derivatives [J]. Journal of Empirical Finance, 2010, 17(4):722-743.
[8]Berkhout Peter, Hartog Joop, Webbink Dinand. Compensation for earnings risk under worker heterogeneity [J]. Southern Economic Journal, 2010, 76(3):762-790.
[9]龚健, 黄鲁成, 罗琳. 企业海外R&D战略联盟的进化博弈模型[J]. 科学学研究, 2003, 21:85-89.
[10]于斌斌. 基于进化博弈模型的产业集群产业链与创新链对接研究[J]. 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 2011, 32(11):111-117.
[11]赵. 基于SD模拟模型的企业自主创新风险补偿政策研究[J]. 软科学, 2013, 27(11):66-80.
创业风险分析心得体会范文第2篇
关键词:风险投资;城市创新能力;空间杜宾模型;长三角;管理能力
1选题
1.1研究背景
(1)风险投资被称为产业升级的“触媒”。研究表明,风险投资能够帮助信息落后地区提高资源配置,加快创新技术提高,缩减融资约束成本。风险投资机构作为专业投资者,可依据拥有的资金和相关知识技术,对企业创新发挥重要作用。(2)作为中国最具发展潜力的金融中心,长江三角洲十分重视创新能力提升。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之际,国务院《长江三角洲区域一体化发展规划纲要》[1],将长三角一体化抬升为国家战略。
1.2国内外现状评述
我国的风险投资业经历了14年的缓慢发展尚在初期阶段,随着国家中小企业创业板市场计划的出台,全国范围的风险投资热将持续升温,中国风险投资业的发展前景令人乐观。美国、日本等风险投资大国在世界风险投资额中占比巨大,已形成独有的风投体系。风险投资在科学技术向实际生产力转化中能够牵动新经济发展,促进各国产业升级,但理论与实践方面仍不完善,国内外各方学者做了大量调研:(1)风险投资对创新的促进方面。周泽将和胡刘芬(2024)运用“信号传递理论”发现风险投资可以降低企业与投资者间的信息错误率,向市场传递企业品质的信息,从而降低约束成本,拓展企业的融资渠道。Lerner(2010)实证风险资本增长可以有效驱动创新增长[2],引起专利数量的增加效应提高。(2)风险投资机构的职能方面。郑馨(2024)基于“理论”,肯定了风险投资机构具有“内部人职能”。Amit、Glosten和Muller(2024)强调了风险投资机构事前评估与事后监督管理的重要性。1.2.1风险投资网络与城市创新能力相关文献表述,风险投资网络位置关系和上市公司投资效率间的相关影响是基于理论和实践双重依据,风险投资在网络中心度的变化可以抑制投资不足,市场上企业的变化对城市十分重要,间接说明风险投资网络位置对城市创新能力起很大作用,这也是本文重点探究的一方面。从我国经济发展分布来看,城市创新能力的不同空间分布[3]与地区经济状况有相关性,创新能力自东南部向西部地区递减;在影响创新能力方面,受金融环境影响较大的是西部和东北部城市,而东南部城市受原有经济水平影响较大。风险投资作为重要的融资形式,深刻影响创新型企业的发展。相比单独投资,联合风险投资更利于提升企业创新能力,但投资方之间在不同指标上的差异过大,也不利于创新能力的发挥。1.2.2文献评述风险投资网络发展至今虽然有很多不足之处,但从整体发展上看已逐渐走向成熟。近些年因为市场经济发挥着更大效用,很多有创新潜力的企业认可风险投资对地方经济尤其长三角城市群的积极作用。在解决资金困境时都会采用风险投资这一方法,在获得资金后,将其转变为更大的生命力,提高自主创新能力,改善经济结构,进而促进城市经济发展。
1.3选题意义
1.3.1理论意义在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的背景下,创新能力作为经济增长核心驱动力[4]的影响作用日益加强,成为衡量地区经济发展质量的重要参考。因而在全球化进程加快、国际竞争的加剧和分工深化的全球背景下,探讨如何提升区域自主创新能力,转换发展思路,提高区域综合竞争力,也是依据不同历史时期的发展状况,研究长三角城市群面临的机遇与挑战。1.3.2现实意义当下,我国正向高质量发展阶段转变,创新驱动发展尤显重要,应把握自主创新能力,提升整体创新水平。长江三角洲创新能力的提高可促进整体经济实力的发展,扩大对外开放程度,提高市场化程度。而风险投资也发挥了积极作用,在不同层面有了显著的进步,为长三角地区各方面能力的提高提供有效思路,开拓新的道路,引领城市提高自主创新能力。
2内容
2.1课题研究思路
查找相关中外文献,搜集各地区风险投资网络位置对长三角城市群的影响资料,于风险投资网络对创新能力的促进效果展开分析讨论。通过对长三角主要城市受风投网络位置影响的分析和实地研究,总结出对于政策制定者、风险投资者以及创新型企业的相关决策建议,撰写论文(见图1)。
2.2研究方法
2.2.1文献研究法2024的中外文献和新闻材料,全面、正确地了解掌握所要研究的问题。在导师的帮助及小组成员的共同努力下,查找了大量2024风险投资网络位置促进城市创新能力的文章,参考资料过后,对其有了一定了解和掌握。2.2.2定量分析法采用问卷调查的形式进行调查,了解长三角城市群主要城市的常住居民对于该地区风险投资发展的了解程度,及对他们的影响,得到更加精准的数据,为后期研究区域风险投资网络位置对城市群影响提供可靠的依据。2.2.3定性分析法通过对长三角城市群主要城市受风险投资网络位置的研究,进行归纳、概括,对获得的资料进行分析,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由此及彼,认识其本质,并进一步分析其对嘉兴金融业的发展产生的影响。
2.3主要内容
2.3.1长三角城市风险投资网络位置和创新能力现状我们查阅了相关新闻媒体报道,时刻关注2024风险投资网络位置的国家政策和当地政府政策,了解到近几年,长三角城市群的风险投资工作已经在很多领域开展,发展速度迅猛。同时2024、查找了与本文2024的中外文献和大量数据,进行梳理,即对网络中心度指标(投出风险投资事件和收到风险投资事件)进行分析,详细了解了长三角城市群的风险投资集聚程度。2.3.2周边城市与本市创新能力受风投集聚程度影响在长三角一体化背景下,引入“政府风投引导基金”[5]指标,结合长三角城市群近五年的网络区位变量作为衡量风投集聚程度的指标,对风险投资集聚与城市创新能力的关系进行实证分析,研究发现;风险投资集聚程度对城市创新能力呈正相关。结合空间杜宾模型,比较长三角城市不同的风险网络投资区位对创新能力的影响程度,了解到风险投资在总体层面上能够提升长三角城市的创新水平[6],对于大型企业密集度和风投集聚程度更高的城市,风险投资对于创新的影响更为显著。2.3.3风投企业不同生命周期与行业对创新能力的影响借鉴空间杜宾模型,研究处于不同生命周期阶段的公司对其他城市科技创新和经济发展带来的效应。为了研究在运用风险投资过程中的被投资企业,和企业生命周期对该城市高新产业化的影响,采用投资阶段(stage)和投资行业(industry)两个虚拟变量。通过查阅比较生物、高端装备制造、新能源、医疗健康等若干新兴行业,实证接收风险投资的企业科技越前端,发展越趋于成熟,越能促进该城市的创新技术;与此同时,研究得出城市中收到风险投资的企业管理制度越完善,越不利于周边地区企业经济的发展。2.3.4借鉴国际几大湾区协同创新实践的研究及对长三角地区的启示纽约湾区、旧金山湾区和东京湾区作为世界著名的三大湾区,在协作分工、跨区域协同创新发展上取得了显著成效,协同创新的发展经验对长三角地区的发展建设具有借鉴价值。从世界三大湾区风险投资与城市创新能力发展所采取的主要做法汲取经验,从中挖掘风险投资与城市创新能力间的内在联系与相关机理,并建立模型,从而为政策制定者、风险投资者以及创新企业提供相关的决策建议。
3预期价值
3.1对政府而言
创新是拉动区域经济增长的核心动力,拥有决定区域经济的实力,是各影响因素的主心骨。在这个风险和机遇并存的时代,各个省市中心领导层都渴望搭乘风险投资这艘大船,享受其中的资源,推动各地发展。从长三角城市群风险投资网络的角度来看,必须紧紧抓住风投区位以及周边城市区位创新因素,挖掘有价值的资料供大家参考。此外,也可以提出针对性的意见,为推动经济发展做出独特的设计。
3.2对投资者而言
从地理位置上看,风投机构往往通过自身的集聚产生一些辐射效应,从而拉动周边城市经济发展,并通过用户交互资源以及共享基础设备,实现边际效用最大化,不触碰到边际效用递减,同时,机构的联合形成了资本集聚,庞大的资本团为股票、基金等领域敞开了方便之门。对投资者来说,研究的理论能够帮助投资者识别各类风投机构的差异,从中理性看待事物,减少不必要的投资带来的成本溢出,还能对其他管控问题防患于未然,信息不对称的方式,为各种主体强化了同样的意向。
3.3对企业而言
各种集聚的风险投资企业能够使得城市的发展能力得到进一步的提高。在企业心中,我们的研究能够清晰城市在风险投资中的地位,可以对各类投资产品与投资主体进行有效辨别,为企业提供一套完整的升价服务,包括检查、管理以及对接。这些服务大幅的促进了风投机构多样性研究的开发与开拓。比如,通过这类机构的帮助,创新科研公司水平飞速进步,各类技术人员涌现,从事业最底端解决投入产出比问题,同时也解决了在金融领域创业艰辛的特点,谋得了较好的回报,拉高了各城市整体的水平。
参考文献
[1]长江三角洲区域一体化发展规划纲要[J].城市规划通讯,2024(24):1-4.
[2]J.Lerner.The.FinancingofR&Dandnnovation[J].HandbookoftheEconomicsofInnovation,2010:609-639.
[3]滕丽,罗艺蕴.中国城市风险投资与创新空间耦合性研究[C].中国地理学会经济地理专业委员会.2024年中国地理学会经济地理专业委员会学术年会摘要集.中国地理学会经济地理专业委员会:中国地理学会,2024:191.
[4]睢博.风险投资、空间临近性与区域创新.青海社会科学,2024(2):109-117+124.
[5]李婷婷.风险投资集聚与城市创新能力实证研究[J].金融理论探索,2017(1):10-16.
创业风险分析心得体会范文第3篇
近年来,学界2024电子商务和创业的研究表明二者都对经济增长和财富积累有积极的影响。Greenstein.M(2001)曾经把电子商务风险定义为:保密数据丢失的可能性,或者导致在物理上、运行机理上或财政上对另一方造成危害的数据或程序的毁坏、建立或使用,以及对硬件造成损坏的可能性。从这一定义可以看出,Greenstein.M是着重从数据保存和传输安全角度界定电子商务风险的,属于技术类风险。曾小春(2007)从顾客可感知风险、电子交易的信任问题等角度研究了电子商务非技术风险。SteveG.Sutton(2008)应用了Khazanchi和Sutton(2001)的2024B2B电子商务保证构架来识别电子商务关键风险因素,该框架的重点是三个风险组成部分:(1)技术风险,(2)应用程序—用户风险,和(3)商业风险。但是国内外很少有研究者将电子商务和创业风险这两个概念放在一起讨论,更多的是探究传统企业在应用电子商务进行流程改造的过程中会遇到哪些风险或是企业在创业过程中如果应用电子商务这个平台会遇到怎样的风险。本文试图从二者的结合点入手,结合大学生创业这个背景,研究电子商务创业风险管理。
新创企业存续的决定因素或者说新创企业面临的风险因素研究经历了由外部到内部、由一般到特殊的发展过程:(1)20世纪70年代到九十年代初,一些学者建立了基本的模型,以识别决定新创企业存续的不同因素,他们认为很多因素可以解释新创企业的生存机会,包括:创业者的个人特质、新创企业的战略和组织结构、新创企业所处的环境(Klandt,1984;Aldrich&Zimmer,1986;Schussler&Voss,1988;Bruderl,1992/1996)。(2)从20世纪90年代末开始,学者逐渐将目光聚焦在更为具体的风险因素研究上,新创企业初始规模和进入市场之后的规模(Cabral&Mata,2003);新创企业类型,新创高技术企业的平均存活率要低于一般新创企业(Bruderl,1992;Harald.S,2007);金融因素,较低的负债率或者较高数量的启动资金有助于减少失败的风险(FotopoulosandLouri,2000);创业企业创立时间,创业时间和生存机会之间是非线性的关系(Bruderl,1996;Caves,1998;Honjo,2000;Wagner,1994);产业发展水平(Audretsch,1995;Gort&Klepper,1982);市场规模和市场动力(Mata&Portugal,1994);技术状况(Nelson&Winter,1982)、所处的地区环境(Keeble&Walker,1994)以及宏观经济状况(Boeri&Bellmann,1995)等。
国内学者在近年来也对创业风险的定义及其内涵进行了一系列研究。林强(2001)认为创业是一种高风险活动。虽然市场效率在提高,信息可得性也在逐渐提高,然而创新的不确定性却增大了,创业的风险也在相应的提高了。风险理论中十分强调创业的风险,认为它是创业者面对的最重要的问题,而创业的高利润回报正是对风险和不确定性的补偿。建立合理的评价指标体系是高技术企业创业风险评价模型建立的基础,指标体系的科学性在于它能够客观地反映高技术创业企业风险评价因素的构成及其内在联系。一批国内学者(毛荐其,2002;殷林森、胡文伟、李湛,2007;唐炎钊,2004)给出了高新技术项目创业风险评价的指标体系,尽管各种指标体系不完全相同,但从评价方法角度来讲,主要是运用层次分析法。
此外,我们在探究创业风险来源的同时还需关注在创业管理理论研究中的创业核心驱动力研究成果。美国着名的创业学专家Timmons(1999)教授在《新企业创立:21世纪的创业学》一书中提出了一个影响深远的创业过程理论模型。Timmons认为:创业的核心的过程是高潜力企业获得极大成功的原因。尽管企业、创业者、地理和技术因素千差万别,但都是核心问题或驱动力量主导了高度动态的创业过程。这些核心的驱动力是:(1)商机的驱动;(2)创业领袖和创业团队的驱动;(3)节约和创造资源的驱动;(4)依赖与上述驱动因素的匹配与平衡。
从前述文献我们得知,风险的不确定性来自于未来的后果和事件可能发生的概率,而在事件发生概率一定的情况下,创业者一旦不能准确把握Timmons提出的创业过程的三个核心驱动力(商机、团队和资源),将对未来产生严重的后果,换言之,创业过程的核心驱动力将变为三个主要风险来源。
本研究借鉴Timmons对创业过程核心驱动力的商机、团队、资源模型,在阅读大量创业风险相关文献的基础上,将上文所讨论的电子商务初创企业特点,大学生创业特点融入到基于Timmons模型建立的创业风险因素识别模型之中,同时考虑对杭州程途信息技术有限公司预研究的结果,勾勒出大学生电子商务初创企业风险的识别模型框架。
二、研究设计
1.研究方法。我们采取案例研究的方法。案例研究除了可以验证理论、批判理论之外,也可以构建理论,具体回答“是什么”、“为什么”和“怎么样”的问题(Lee,1999;Yin,2004;欧阳桃花,2004;周辉,2005;潘绵臻、毛基业,2009;王凤彬,2009;谢芳,2009),因此我们从具体和深入分析大学生电子商务初创企业案例入手,在验证相关理论的基础上,尝试构建大学生电子商务初创企业风险识别的理论框架模型。由于我们对于案例研究方法还不是非常熟悉,本土高水平的案例研究在规范性方面还有需要进一步完善的地方(潘绵臻、毛基业,2009),因此本研究采取模仿国际高水平案例研究的方法,着力让其符合规范性案例研究的特征。
2.案例选择。为确定研究设计的可行性,也为多案例研究提供事实依据,本研究选取了程途公司作为预研个案。该公司成立于2011年1月18日。主要从事旅游电子商务。访谈对象是公司现任董事长李先生,23岁,浙江大学2011应届毕业生,自从高中时期立志创业到大学选择创业管理专业,李先生的创业梦已经延续了7年并且还将继续下去。
通过访谈了解到,程途公司是一个典型的大学生电子商务创业企业:首先,创业团队经验不足,资源匮乏,但充满创业理想,他们尝试着借助外部力量去将产品实现,但也在慢慢变得独立起来。其次,该公司旗下网站商业模式新颖但是充满市场不确定性风险,他们尝试着根据市场需求的变化调整商业模式,但是依旧没有找到最佳的解决方案。第三,面对市场的变化,程途公司会表现的措手不及,行业环境稍微发生变化就可能导致公司业务严重下滑。因为资金不足等原因网站服务器是与其他网站共同租用的公共服务器,只要该服务器中一台电脑出现问题,所有的网站就有可能瘫痪,他们在朝着拥有自己的专属服务器这个目标努力着,相信在不久的未来一切都会好转,但总体说来,抗风险能力较低。
我们的问题是,随着创业活动的开展和进行,他们遇到这样的风险的时候会怎样反应,类似的风险对企业的发展影响究竟有多大,面对的风险和他们预计的风险之间会有多大的不同,最重要的是,上述问题的答案只对程途公司有效,还是一种普遍的规律?是否对其他创业企业也能产生一定作用?
在预研个案的基础上,接下来我们又访谈了2家由本科在读学生创办的企业(浙大外卖网、乐起网),通过二手数据2024深入了解了另2家已经较为成功的创业企业(孔夫子旧书网、买卖宝),试图寻找大学生电子商务创业企业遇到的普遍风险。
3.访谈与二手数据资料采集。遵循中国式企业管理科学基础研究项目的整体要求,我们选择二手资料2024和一手资料采集两种方法。
一手资料获得方法有3种:(1)研究者到案例企业进行实地调查,包括现场访谈和线上考察;(2)半结构式访谈案例企业董事长或网站总监;(3)开放式访谈网站使用者及供应商。二手资料的2024包括:(1)从行业或专题杂志中选取的访谈式文章;(2)在企业整个历史上,所有发表过的2024企业的主要文章;(3)直接从企业获得的材料,特别是主观撰写的书籍和文章,他们发表的演说、内部刊物、年度报告和企业其他文件;(4)企业或外界观察家出版的2024该行业、该企业和/或企业领导人的书籍;(5)行业分析及商业和行业参考资料;(6)年度报告、代理声明、分析家报告和其他2024公司、特别是公司初创期的材料。
在案例访谈过程中,由于各种客观与主观因素,受访企业代表的回答可能会带有一定的主观性,笔者努力尝试采用多种措施来避免或弥补这一影响,如请受访者尽量提供事实和数据,以使得所2024资料能最大程度地反映研究对象的真实情况。本案例研究遵循罗伯特·K·殷(2004)、Eisenhardt(1989)等学者的建议通过访谈记录、企业内部报告、档案记录和文献构成研究中的证据三角形,多样化的研究信息可以使案例研究基础更加坚实有效(Yin,1989)。在面对面的半结构化访谈中,我们每次都保证至少有3个人参加,一人为主访谈者,两人为辅访谈者并负责笔录,同时,我们还采取记录与录音同时进行的方式确保访谈信息尽量不遗漏、不失真,以强化证据之间的互相印证,保证访谈过程的信度和效度。我们坚持在访谈当日(一般访谈当日的记忆和理解最为深刻)进行访谈录音的整理,填写访谈提纲中各个问题的答案,就信息不清楚、理解不一致的问题进行讨论,通过反复听录音或反馈给受访者进行求证并最终达成共识,从而保证了资料整理分析过程的信度与效度。
4.数据分析。首先对得到的一二手资料进行整理和归类,然后运用前述的理论框架和界定的问题,抽取出与主题相关的部分,将质性数据誊抄或导入ATLAS.ti6.0软件。
被2024一手数据的三个样本企业选取1份深度访谈材料,另外两个2024二手数据的样本企业选取3个以上数据来源的深度材料,由两位研究助手阅读,并参照前文所列示的大学生电子商务初创企业风险识别3个层面12个维度,抽取出的相关主题,寻找出现频率高的词条对其进行归类和编码,然后进行互换审查,并由本文的第二作者进行最后的审查确定。按照形成的编码表,应用ATLAS.-ti6.0软件搜索相关编码,并定位,形成引用,由研究助手核对,根据上下文判别搜索编码的准确性,将错误分析结果予以剔除。
本研究中主要是以不同风险因素下出现的词频为参照,识别大学生电子商务创业的关键因素。根据不同关键因素下主题词出现的频次,对5家企业进行跨案例的比较分析,从而得到每个风险条目的影响力评价。由于对5家企业的访谈次数以及企业自身的差异,为了在同一基准下更好的比较不同企业间不同因素的差异,本研究采用“是”、“否”的形式对各关键因素的词频进行标度。结果如表2所示,其中,“否”代表词频比率小于10%,“是”代表词频比率大于10%的情况。
三、讨论和结论
如果说在杂志、报纸或者电视网络媒体上人们看到的更多的是创业成功人士的风光无限,那么本研究的分析结果呈现在人们面前的则是创业背后的困难和一个个创业者们与风险斗智斗勇的故事。通过对五个企业在3个层面12个方面的逐一对比分析我们总结得到了分析结果。
因为商业模式不同、创业时间不同和程序开发难度不同等因素,五个企业在面临不同创业情境的时候所遭遇的风险也不尽相同。可以从表中看出只有“(2)市场需求变化风险”和“(3)未能形成有效的商业模式”两个方面的风险得到了五个企业的一致肯定,同时,没有任何一个风险得到五个企业的一致否定,除“(7)愿景不一致与目标不明”、“(8)利益分配和团队激励”、“(10)技术发展危机”三个因素外,其他因素的统计结果都表现出显着性。可以认为上文提出的大学生电子商务初创企业风险识别模型框架符合实际情况。本文结合前人观点,独特性地提出电子商务初创企业三个特点:市场潜力无限但竞争激烈、网络与交易安全、创业成本低。基于实际观察与大学生创业实践,提出大学生电子商务创业特点:“兴趣驱动”与“利益驱动”、过度依赖社会资本、时间精力有限。然后,从文献回顾中初步整理出适合于大学生电子商务初创企业风险识别的理论框架,选择在大学生电子商务创业方面具有代表性的五个案例企业作为研究对象,运用规范的案例研究方法,对“大学生电子商务初创企业可能遇到哪些风险”这一问题进行了系统的分析和研究。最后,经过调整得出了包括商机风险、团队风险和资源风险三个层面十二个维度的大学生电子商务初创企业风险因素识别模型。多案例比较分析的结果表明,本文先前提出的大学生电子商务初创企业风险因素识别模型的研究假设都在不同的证据水平上得到证实,所以商机风险、团队风险和资源风险都是大学生创业风险因素。
创业风险分析心得体会范文第4篇
(一)创业网络及其特征
1.创业网络
创业网络是初创企业各种社会关系的2024体,它还是一个复杂网络系统。分析创业网络与新创企业风险之间的关系需要明确复杂网络系统的特征。复杂网络系统所具有的自组织、小世界、无标度、社团结构性质对于新创企业利用创业网络应对风险具有重要意义。自组织性是指系统自发调节网络中的活动以适应某目的;小世界特征指的是亲朋好友、熟人同事之间局域范围内频繁交流,与其他社会主体“长程联系”极少的现象;无标度特征是指某些联系量大的节点更容易与其他节点建立联系,少数节点形成联系中心,其余多数节点只有少数联系的现象;社团结构是指复杂网络中由许多具有相似性的节点组成的子网络,是小世界进一步发展演化的结果。创业网络本质上是个多中心协调体,通过多主体协同互动,提高网络节点企业应对外部风险的能力。网络构成越是复杂,整体自主协调应对风险的效果越好。
2.创业网络特征
社会网络囊括亲友同事、合作伙伴、商场政界人士、各种机构等可辨主体,构成网络的实体;另一方面,网络中主体之间存在合作、信任、权威等关系,表现出复杂网络的性质。企业的各种经济行为都是通过社会网络来实现的,而社会网络是主体之间纵横交错的关系结构,难以直接测度。本文认为网络规模、网络强度和网络信任是企业社会网络的三大表征,通过对这三个指标进行测评,可以量化企业社会网络,便于分析社会网络对新创企业风险的影响。网络规模是网络中主体的数量,这里指的是与企业达成或将会达成合作关系的主体,也是构成网络的实体;网络强度是网络中线的载重,衡量主体之间合作关系的密切程度;网络信任则用来说明主体之间的合作关系是否存在误导和欺诈等不信任的行为,是对社会环境可信任程度的衡量。
(二)创业网络特征对新创企业风险的影响
社会资本理论认为社会网络是获取信息和资源的重要途径。处于企业社会网络中的合作伙伴能够利用彼此的社会资源,由此增进双方的交流和了解。网络规模越大,企业接触的主体越多,利用资源和了解信息的渠道越多,越能获取蕴含企业风险的信息,也越能获取企业发展所需的资源,企业被淘汰的风险越低;网络强度越高,彼此交流和合作的机会越多,应对风险的方案越稳定可靠;信任程度越深,获取外界支持的成本越低,也越有利于扩大网络规模和加强网络强度,获取企业发展关键信息和关键资源的可能性越高,这对于经验不足、资源短缺的新创企业降低创业风险尤为重要。企业所拥有的社会网络对初创公司有积极的影响,能够降低创业风险,促进新创企业成长。创业初期基于创业者情感形成的个人网络成为影响新创企业风险的主要因素。据“强关系”假设,创业者个人社交网络和家庭背景能够为新创企业提供必要的物资和情感支持;又根据实际问卷调查分析可知,绝大部分新创企业在创业初期得到了来自家人、朋友、亲戚的大力帮助,这使得新创企业顺利地度过了“种子期”,降低了过早夭折的风险。伴随着企业的发展,更多的主体加入企业网络,以创业者个人网络为主导的社会网络逐渐演变为以企业合作、战略联盟和产业集群为表现形式的商业网络,复杂网络的形成和发展促进了社会网络规模的扩大,网络强度的加强,网络信任程度的加深,形成多主体协调中心,大大降低了交易成本,复杂网络协调应对风险的效果逐渐显现,这对于降低新创企业风险,维持稳定的合作关系,突破新创企业存活瓶颈(一年)具有重要意义,也为今后缓解资金、技术、人才、市场等方面的压力,降低新创企业经营风险和财务风险奠定了良好的基础。综上述,新创企业社会网络规模、网络强度和网络信任对于降低企业风险均有积极作用。由此提出以下假设:H1:新创企业社会网络规模对于降低新创企业风险有积极影响;H2:新创企业社会网络强度对于降低新创企业风险有积极影响;H3:新创企业社会网络信任对于降低新创企业风险有积极影响。
二、研究方法
(一)样本选取及研究量表
本文采用问卷调查法搜集数据。将所要调查的问题划分为基本资料、网络强度、网络规模、网络信任和企业风险五个部分,共31个题项,采用likert五级评分法对除基本资料以外的部分设计问卷答案。深入苏、徽、赣、鄂省区进行问卷调查,获得了151份问卷,剔除成立时间在8年以上或答案不完整或明显敷衍等不符合要求的问卷,共101份有效问卷。
(二)信度与效度检验
问卷设计保持了一定的实用性。为了衡量问卷的可靠性和有效性,采用SPSS19.0进行可靠性分析和因子分析,做信度和效度检验。从表中可知,各变量α系数均大于0.6,说明采用该问卷进行调查能够得到比较有用的信息,测量结果真实可靠;各因子载荷均大于0.5,说明问卷题项能够很好地测量企业社会网络和风险:基本符合信度和效度检验的相关要求。因此,通过该问卷获得的数据能够作为测量和评价新创企业社会网络与企业风险的客观依据。
(三)数据分析
采用SPSS19.0计算每个题项的综合因子得分,分析网络强度、网络规模、网络信任和企业风险之间的相关性,并以企业风险为因变量,网络强度、网络规模和网络信任为自变量,进行多元回归分析,检验社会网络强度对新创企业风险的影响、社会网络规模对新创企业风险的影响、社会网络信任对新创企业风险的影响。多元回归分析R2为0.631,调整后R2为0.619,F值为54.63,Sig为0.000,具有显著的回归效果。
(四)结果
从统计结果来看,各P值均小于0.05,拒绝不相关假设,接受相关假设。假设1、2、3均获得支持,即企业社会网络强度、规模、信任都与新创企业风险负相关。网络强度越高,新创企业风险越低;网络规模越大,新创企业风险越低;网络信任程度越深,新创企业风险越低。相关系数均大于0.6,企业社会网络规模、强度、信任与新创企业风险紧密相关,且社会网络各表征之间相辅相成、互相促进,网络信任与网络规模、网络强度、企业风险之间的关系尤为显著。回归分析散点除了一个离群点外,分布在以e=0为中心的横带中,说明该模型是合适的。
三、结论
创业风险分析心得体会范文第5篇
1技术创新风险是可管理的投机风险
风险理论把风险分为纯粹风险和投机风险。纯粹风险是指只有损失机会而无获利机会的风险,如火灾、地震等。其后果只有两种可能,即有损失或无损失。投机风险是指既有损失机会又有获利机会的风险,其后果有三种可能:盈利、损失、不盈不亏,如股票投资、经营活动中存在的风险。投机风险因有利可图而具有程度不同的吸引力,使人们为求得利益而甘冒风险。
1技术创新风险属于投机风险。创新主体希望通过成功的技术创新获取期望的利益。但是技术创新系统在外部因素和内部因素的作用下,创新活动最终有三种可能的结果:一是创新成功,实现了预期的目标;二是创新失败,未能实现预期目标,甚至无法回收前期投入的资金;三是技术创新没有达到理想的效果,仅使投入与收益基本持平。所以在风险类型上,技术创新风险属于投机风险。
2技术创新风险是一种动态风险,有其复杂性。即由技术创新系统的外部因素或内部因素的变动,如经济、社会、技术、政策、市场等因素的变动,研究开发、市场调研、市场营销等方面的管理不到位,均可能导致风险的发生。而所谓的静态风险是指由于自然力的非常变动或人类行为的错误导致损失发生的风险,如地震、火灾等。
3技术创新风险在某种程度上是可以防范和控制的。技术创新活动是一种有目的、有组织的技术经济活动。通过对技术创新系统的组织管理,尤其是树立风险意识,完善风险管理,则能够在一定程度上防范和控制风险损失的发生和发展,使受控的技术创新活动向预期目标发展。
4技术创新风险导致的失败结果在某些条件下是可以改变的。例如,电视机、电子表在美国公司经历失败之后,却在日本企业手中经过完善和市场开拓,最终获得了成功。事实上,影响技术创新的风险因素有一些是可以控制的。在改变某些可控因素之后,能够改变原来失败的结果。
5技术创新风险是可管理风险。虽然技术创新风险不可能完全灭除,但总的来说,技术创新管理比较完善的创新主体,能够有效地防范和控制某些风险因素,其技术创新成功的可能性相对就会高一些。因此,要取得技术创新的成功,必须在完善技术创新管理的同时,还要加强技术创新的风险管理。美国著名管理学家彼德·杜拉克说过:许许多多成功的创新者和企业家,他们之中没有一个有‘冒险癖’。……,他们之所以成功,恰恰是因为他们能确定有什么风险并把风险限制在一定范围内,恰恰是因为他们能系统地分析创新机会的来源,然后准确地找出机会在哪里并加以利用,他们不是专注风险,而是专注机会。”
2技术创新风险是一个理性过程中的风险
在技术创新这一具有创造性的过程中,必然会受到许多可变因素以及事先难以估测的不确定性因素的作用和影响。这些因素的影响使技术创新的结果具有不确定性。但技术创新过程是创新主体理主导的过程,并不是人们所想象或认为的那样是一个不确定性很强的随机过程。因为,在技术创新过程中所有的工作都是有目的、有组织地进行的,其中每个阶段都包含有分析、评价、决策和实施等符合逻辑的理。创新设想调研开发中试生产市场销售技术创新过程的技术创新风险分析矩阵〔3〕表明,在技术创新整个过程中的各个阶段,均可能存在技术风险、资金风险、市场风险、管理风险、决策风险、政策风险,或者说不同特征的风险,如技术、市场、管理、决策等风险,在创新过程的不同阶段具有不同的分布,其发生变化的规律存在显著的差别。技术创新风险分析矩阵技术风险市场风险财务风险生产风险管理风险政策风险创新设想调研评估研究开发中间试验批量生产市场销售创新主体需对这些可能存在的风险因素进行事前、事中分析。一方面可以采取风险管理措施,使风险处于受监测状态,防范风险,降低风险可能造成的损失。另一方面,可以通过完善的技术创新管理,如进行市场调查研究,对创新设想进行评估,切实按照目标顾客的需求和企业发展战略的要求开发新产品,制定和实施有效的市场营销策略,使技术创新活动实现其目标。事实上,技术创新综合能力不同的企业,他们所面临的创新风险有着明显的区别。创新综合能力强的企业,相对而言创新的成功率要高得多。一些技术创新调查项目的研究结果证明了这一点〔1,2〕。有的研究认为〔4〕:新产品失败率25年来保持稳定的原因,是对新产品管理能力的长期改进,要保持这种稳定,可能意味着需要付出巨大的努力。因此,随着市场竞争日趋激烈,对技术创新风险进行理性的分析,始终致力于完善技术创新管理和风险管理,是防范和控制创新风险的基本措施。
3技术创新过程中的不确定性因素逐步递减
美国布兹·阿伦和哈米尔顿咨询公司根据51家公司的经验,归纳出新产品设想衰退曲线〔5〕。从新产品的设想到产业化成功,平均每40项新产品设想约有14项能通过筛选进入经营效益分析;符合有利可图的条件,得以进入实体开发设计的只有12项;经试制试验成功的只有2项;最后能通过试销和上市而进入市场的只有1项。事实上,在衰减过程中许多不确定性因素被逐步排除,或者说可能导致风险发生的不确定性因素随着过程的进展而逐步减少。衰减比率会因产品不同、技术的复杂程度不同而存在差别。而越保守的公司,其衰减率越高。但衰减曲线的形状具有典型性。
这一衰减过程本质上是一个学习过程,获取经验的过程。在创新设想阶段,重点是要明确技术方面的不确定因素;在调研评估阶段,重点研究顾客是否存在这种需求,企业有无能力利用这一环境机会;在取得进展后,要尽量明确在可靠程度方面存在的不确定因素。但即使到研究开发的后期,甚至产品投放市场后,不确定因素还会存在,还是会遇到一些预想不到的新的风险。
一些资料表明,有些创新活动,对创新项目估计不足,有时甚至不存在技术可行性或市场接受能力;对研究开发费用、设备调整费用和批量生产费用估计不足,特别是常常低估后者,致使投资超过预算,甚至超过企业的承受能力,而承受过大的风险。因此,在考虑创新项目的评价时,不仅要进行事前研究,而且还要进行事中研究,对各个阶段都要进行评价,即由一次性评估转变为多阶段的评估,有一次性决策转变为多阶段决策。
4技术创新的风险随创新过程的推进而具有积累性
国外的研究表明,应用研究阶段的成功率一般低于25%,开发研究阶段成功的可能性为25—50%,产业化或商品化阶段的成功率一般为50—70%,三个阶段的投资大体为1∶10∶100。上海对7个高新技术产业的调查,其投资的比例为1∶103∶1055。1980年美国全国工业会议的调查结果,新产品开发各阶段的费用和时间的占用比例如表1所示〔5〕。显然产品样品开发和商品化阶段是资金投入最大的两个阶段。表2新产品开发的时间和费用分布概念开发样品开发试销商品化合计时间(%)14402323100费用(%)10301644100(注:根据〔5〕整理。)
为准确描述风险的大小,我们设I为创新项目的投资费用,P为该创新项目失败的概率,V为风险变量,它们之间的关系可用下式表示:V=I×P(1)技术创新项目从概念开发到市场实现要经历的阶段设为n个,则各阶段的风险Vi与该阶段的累积投资额I0i和失败概率Pi之间的关系为:Vi=I0i×Pii=1,2,…,n.(2)其中I0i=∑Ii,Ii为各阶段的投资额。显然,由于投资具有积累性,在技术创新过程中,尽管概念开发、方案分析阶段的淘汰率最高,但是由于该阶段投资费用和投资累积量较低,由(2)表示的风险Vi还是比较小的;而在样品开发和商品化阶段的投资比较高,累积投资量逐步扩大,其失败率虽然不像概念开发、方案分析阶段那么高,但由(2)式计算的风险V是很大的。
根据以上分析,如果在创新过程的初始阶段淘汰率不高,不尽早放弃那些没有成功希望的设想方案,就会使一些不可能取得技术成功或市场成功的开发项目进入创新的后期阶段,将使风险沉淀和积累下来,最终导致风险的增加或进一步扩大,甚至导致企业的经营危机。因此,必须采取相应的对策:①进行多阶段评价;②谋划多种可行备选方案;③将风险的控制点尽可能设置在创新过程的初期阶段,尽早释放可能存在的风险;④采取有效的管理,控制费用。
5充分利用信息是防范或降低技术创新风险的有效途径
新技术开发是探索性很强的工作,潜在着许多失败的风险。在制定风险决策时,情报的数量和质量致关重要。掌握的信息越多,越准确,才能作出正确的、有把握的决策,企业承担的风险也就相对减少;反之,承担的风险就会增大。因此,要采取有效的措施,加强情报信息的搜集,不仅在技术开发阶段,在样品研制、商品化和进入市场等阶段,获取信息都是十分重要的。相应的对策是:
1树立风险意识,加强风险管理。风险管理是企业经营管理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通过风险识别、风险估测、风险评价和风险控制,采取有效措施加强技术创新的风险管理。
2加强市场研究。必须进行细致的市场研究,对用户需求有更好的理解,使R&D瞄准和满足这些需求。这在产品创新中起着重要作用。有些企业不作细致的市场调研,仅作肤浅的分析,就盲目上马,往往一事无成。
3重视分析技术创新过程中的各种不确定因素。有些企业希望高新技术成果能够立刻实现规模生产、创收见效,未待技术完善,未进行小试和中试,就筹措巨资,投资上马。正是由于这种边完善技术、边建立生产线的侥幸心理,导致创新周期过长,成本过高,甚至项目失败的结局。因此识别各种不确定性因素,对防范风险是至关重要的。
4加强信息沟通。创新项目在执行过程中,要加强信息沟通,使企业内部各部门协调配合,加强与同行的技术协作,与用户建立密切的联系,建立信息反馈渠道,改进新产品。
5加强市场营销。当前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缺乏有效的市场营销策略是许多新产品失败的直接原因。对于新产品的市场开拓,制定有效的市场营销策略,注重营销沟通,完善服务,听取用户的建议,完善新产品,是一些企业面临的紧迫任务。
参考文献1张华胜,官建成,高柏杨·北京地区企业技术创新活动障碍因素分析·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1997(1)
2胡树华,张浩,袁明鹏·91家企业新产品成败的实证分析·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1997(12)
3吴涛·技术创新风险的分类研究及矩阵分析方法·科研管理·19993
4MBA核心课程编译组·新产品开发·中国国际广播出版社·199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