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本网文案策划内容页

新闻推广策划方案(甄选2篇)

2024-07-04 17:43:01文案策划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新闻推广策划方案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新闻推广策划方案范文第1篇

关键词:媒介融合;新闻报道策划;案例教学

中图分类号:G2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8122(2016)06-0139-02

所谓媒介融合,不仅仅在于建立一个多媒体的操作平台,更在于各媒体间建立的合作方式。因此,美国新闻学会媒介研究中心主任Andrew Nachison将“融合媒介”定义为:“印刷的、音频的、视频的、互动性数字媒体组织之间的战略的、操作的、文化的联盟”[1]。在此背景之下,如何打破传统的教学方式,紧跟时代步伐,提高学生的新闻报道策划能力,形成适应媒体融合发展的教学理念成为新闻教育工作者要面对的问题与挑战。本文从新闻报道策划与媒介融合的教学实践入手,探讨媒介融合背景下,新闻报道策划呈现的新特点,并从亲身的教学实践中总结相应的对策与建议。

一、媒介融合背景下新闻报道策划的新特点

在媒介融合背景下,网络、手机客户端等新兴媒介成为百姓获取新闻的主要渠道,极大地改变了人们认知世界的方式,也影响着媒体的新闻策划与生产。我国的新闻专题策划也出现了一些新特点。

(一)多媒体联动成为新闻策划的主要形式

截至2015年底,中国网民规模达6.88亿,互联网普及率为 50.3%,中国手机网民规模达6.20亿,有90.1%的网民通过手机上网[2]。通过网络获取新闻成为大多数年轻一代关注新闻的主要方式,并且随着社会化新型媒介如微博、微信、社交网站的广泛普及,网民在获得新闻信息的同时更加注重分享和转发,成为新闻信息传播广泛度的主要推手。在此大背景下,包括《人民日报》、中央电视台等在内的国内传统主流媒体纷纷推出自己的APP,借助互联网多媒体联动,使同一新闻资源可以在不同的媒介形式中得到共享,提高自己的竞争力。

(二)受众的互动参与成为策划的重要内容

传统媒体的新闻策划更多的是以引导舆论、激发热情为重心的策划,而在媒介融合的时代背景下,这种策划已经无法适应满足社会的需求,策划更多的强调受众的参与程度以及活动本身带来的直接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这在一些公益活动的新闻策划中最为常见。从2011年起,《南方日报》不间断地策划了“幸福厨房”公益活动,旨在为全国范围内缺乏午餐条件的学校建设以“加热自带午餐和集中蒸饭煮粥”为主要功能的电器型“幸福厨房”。2013年6月,南方公益执行团队联合广东省青少年发展基金会共同设立“幸福厨房”专项基金,面向全社会公开募捐,截至2013年12月,“幸福厨房”在全国范围内已建成154间。

(三)新闻内容更加分众化成为新闻策划的主要方向

在媒介融合的背景下,传统媒体纷纷尝试新媒体运营,推出不同的介质,分享同一新闻资源,但如果只是简单的信息分享,很难实现真正的转型,因为不同的介质对同一新闻资源的要求并不同。借助大数据对每种介质的受众实现良好精准的定位,积极地使新闻内容分众化,成为众多媒体的必行之路。如2013年底,北京电视台生活频道策划了“2014生活微行动”,倡导大家通过一系列微小行动让生活变得更加美好。策划组针对网友受众的特征,在微博上发起志愿者征集活动,并应邀数十位演艺界明星及社会各界专家学者共同加盟“微行动助力团”,配以大量的图片、视频进行宣传,不到半个月,就有7万网友参与转发与评论,并承诺愿意加入到“微行动”中来。电视媒体通过微博平台与网友良好互动,扩大了新闻的影响力。

(四)网络新闻策划日益活跃

随着“互联网+”时代的到来,各大新闻网站也顺应潮流,不断推出赋有自己特色的网络新闻专题策划,从而提高网站的点击率,吸引更多受众的关注。2012年,腾讯网和新浪网响应世界自然基金会提出的“地球一小时”倡议,精心策划了“地球一小时”网络专题报道。在各种专题的吸引下,全球超过5000座城市的地标性建筑参与了2012年的“地球一小时”活动,一共有124座中国城市加入到活动中来,并公开了自己的环保承诺。随着互联网使用的进一步深入,借助网络进行报道策划已经成为重大国际、国内新闻事件报道的主要方式。

二、媒介融合给新闻报道策划教学带来的新挑战

在媒介融合的背景下,新闻资源来源广泛,渠道众多,传播速度加快,传播形式多样,受众互动性极高等特点,对新闻策划教学理念与方式提出了新的挑战,主要表现在三方面。

(一)传统的教育理念与媒介融合的发展要求不相适应

传统的教育理念主要是以教授新闻策划的知识和技巧为主。这些理论知识的传授有其必要性,但也存在过于理论化,与业界实践存在一定脱节的问题。媒介融合背景下,业界需要既有扎实的人文社会学科基础知识,又能突破专业界限,熟练使用多种媒介手段,能够同时胜任文字、摄影、摄像、录音等各种工作。这些变化要求学生及时掌握媒介形态的变化,熟悉业界优秀生动的实践案例,具备复合型的能力,才能及时跟进适应新的媒介生态下新闻策划的需要。

(二)传统的教材与媒介融合的发展要求有所脱节

我国新闻传播学界对新闻策划专业教材建设较为积极,涌现了一批优质的专业教材,比如蔡雯教授的《新闻报道策划与新闻资源开发》(2004年)、赵振宇教授的《新闻报道策划》(2008年)等。同时,受出版时间较早的影响,这些教材大都存在对媒介融合背景下的新闻策划关注不多,甚至没2024注的问题。在课堂教学中,传统的教材不能完全适应媒介融合背景下的新闻策划教学需要,在授课过程中需要依靠教师自己总结摸索合适的教学内容。

(三)实践环节薄弱与媒介融合下新闻策划的需要不相适应

当前,高校的新闻教学实验室设备往往落后于业界的更新速度,尤其是一些高精尖的跨媒体设备更是匮乏。同时,传统的课堂教学对实践环节重视不足,大多以课堂讲授加一点实习作业的模式开展教学。这种实习作业往往由学生随意进行,多是一些应付之作,起不到实践的作用,不利于提升学生跨媒体的新闻策划技能。

三、媒介融合背景下新闻报道策划教学的改进措施

目前,大部分的国内大学新闻院系都将新闻策划作为大学本科和硕士研究生的必修课。在媒介融合背景下,如何引导学生适应新的媒介环境,掌握全媒体环境下新闻策划能力,是新闻教育的重要课题。

(一)加强案例教学,促进学生适应全媒体环境

在媒介融合的背景下,新闻资源来源广泛,渠道众多,传播速度飞快,传播形式多样,受众互动性极高。这些特点都要求在教学的过程中要时时更新教学理念与思维,摒弃陈旧的教材与案例,打破传统报道形式,创新信息多样化的表达方式,通过分析媒介融合背景下众多优秀的新闻报道策划案例,让学生充分掌握全媒体下新闻报道策划的原则、方针、方法等。同时,客观而言,高校授课教师往往多是博士或硕士毕业后直接进高校教学,本身大多没有新闻策划的实战经历,对案例的讲授往往也是照本宣科。因此,在课堂教学中,应引入在新闻媒体一线工作,具有实战经验的新闻策划专家讲解案例,通过案例教学提高学生对新闻策划的基本理解。

(二)加强实践教学,培养学生适应新媒体需求的业务技能

早在1908年,密苏里新闻学院创建人沃尔特?威廉姆斯院长就提出“学习新闻最好的方式是动手实践”[3]。实践教学法以教导学生掌握理论精髓和实际操作技能为宗旨,通过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学习激情,使学生能够脱离模拟情境的练习,进入到实操中来,适应未来的工作需求。而在新形式下,新闻策划不再局限于采写编评这些基本的业务技能,对策划前期的调研、用户需求的分析、策划实施过程的把控与调整,实施后的总结报告等成为策划的重要内容。 华南师范大学教育信息技术学院新闻传播系对此已进行为时多年的尝试。依托教育信息技术学院在信息技术方面优势,强化新闻传播系学生掌握摄影、摄像以及计算机信息技术的能力。同时,针对大三的学生,每年开展媒介融合的实践活动。以小组为单位,要求学生利用自己掌握的媒介技术手段,通过不同的媒介形式,如广播、报纸、微信、微博等,将选题呈现出来并付诸实践。这项活动脱离了课堂模拟实践,充分利用广州媒体融合的优势,延伸到媒体产业链的各个领域,直接与社会对接,充分锻炼发挥了学生的策划能力,很多策划可以直接投入运行,收效颇丰。

(三)加强协作精神培养,提升动手能力

在媒介融合的背景下,以文字、图片为主要内容的新闻报道策划已经不能满足新媒体的需求。新闻报道效果的实现不单单是选题、编辑等问题,还依赖于各种媒介形式相互配合,互为补充。一个成功的新闻专题需要策划人员与技术、编辑、视觉等各部门讨论并确定专题的内容与形式。这就要求学生要充分了解各种媒介形式的特征,并具有良好的团队合作意识。在教学的过程中,应加大对这些能力的培养。因此,在教学中,笔者试着将微信平台引入课堂,建构课堂微信公众号,实现了课堂的“微传播”互动。通过分组的方式,建立新闻策划团队开展模拟新闻策划,充分发挥学生自己的特长,合作推出分组设计的新闻策划专题,同时将微信公众号中的新闻策划内容制作纸质新闻产品,形成线上和线下的互动,提高学生的协作能力和动手能力。

参考文献:

[1] 蔡雯.媒介融合前景下的新闻传播变革与新闻教育改革[J].今传媒,2009(1).

新闻推广策划方案范文第2篇

时下传媒变局的演化以及竞争态势的加剧,已逼迫作为传统媒体的党报不得不重塑舆论影响力。顺应传播潮流变迁,审视、优化并再造“新闻生产流程”,以内涵式发展提升竞争力,应是党报谋划传媒主流方阵的利器之一。本文试以此切入,浅谈对党报新闻生产流程的若干构想。

现有流程之弊端:

环节缺省、部门分割致使采编业务运行不畅

毫无疑问,“采与编”是新闻生产流程的核心环节。由于相关外延环节的缺省、部门分割等原因,采编业务流程运行不畅,存在监控不力、策划缺失、信息封闭、采编脱离、层次繁复、时效滞后等弊端,运行粗放散乱,整个流程的开放度、透明度、参与度均有待提高。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信息不畅,彼此封闭。各类新闻线索及信息大多零星分散在各部门,成为“信息孤岛”,缺乏共享平台实现相互传递和沟通。而利用现有手段交流,往往信息损耗大,随意性大,时效延迟。

2.采编分割,缺乏互动。记者编辑缺乏“选题”沟通,编辑不知道记者手中有什么线索,记者不知道编辑需求什么稿件,导致记者写得盲目,编辑编得被动,不知道记者采访了什么选题,坐等来稿,稿好稿坏都要用,处于“被指挥”状态,版面也缺乏策划、筛选功能。

3.疏于过程控制,记者编辑缺乏主观能动性。囿于目前机制不完善、管理不完善的状态,个别记者较懈怠,写稿随意性大,不知道在忙些什么,时有漏发新闻现象发生,且无外界惩处约束,而编辑的策划选题、新闻延伸意识不够,采编业务流程无法得到有效监控。

4.时效性不强,环环延迟,缺乏市场竞争力。当日稿件截稿时间不明确,人为因素拖延时有发生,夜班编辑非常被动,且缺乏惩处制度。

5.部门分割,缺乏报纸整体观念。表现在单兵作战,版面意识不强,采编协同效应不明显,影响了宣传报道质量。

此外,一个完整概念上的新闻生产流程除包括采编业务流程外,广告、发行、印刷等环节也应涵盖在内,而目前后者多是“体外循环”,各自为战,急需与采编业务流程打通对接通道,以整体概念加以审视和重构,统筹布局,协同呼应。

流程优化之原则:

以“全过程可控”为核心要义的流程再造

优化新闻生产流程,应以“开放、共享、互动、高效”为原则,遵循现代生产管理规律,重塑一个合理、完善、互通的运行体系,搭建通畅、透明和公开的运行平台,以技术手段实现新闻生产运行动态的数字化、网络化、自动化,寻求以“全过程可控”为核心要义的业务流程再造。

“每个人都直面这个市场,每一个人都具有企业家精神。”(张瑞敏语)借助流程再造,通过技术手段改造和开发相关系统软件,实现运行体系的“全过程、全共享、全动态”可控,让每一件新闻产品在各个生产流程环节的节点上自动生成备案信息,系统中可查可见,予以“公示”,造成事实上的“围观”效应,同时作为考评、督查产品质量的主要依据,以替代随意、分散、松懈的粗放管理状态,减少外界干扰因素和无为损耗,缩减层阶、提高效率,让每一个编辑、记者直面“传媒市场”,真正生产出“有权威、有品质、有价值”的新闻产品。

流程环节之划分:

大生产流程概念上的环环衔接与首尾呼应

以一个宽泛的大生产流程概念划分新闻生产流程环节,大致应包括:新闻监控申报选题策划会商可行认定采写执行编辑出版/广告安排工厂印刷投递发行考评激励/反馈报料等,各环节彼此衔接,首尾呼应。各环节简要说明如下:

新闻监控:

制定信息线索监控、检索、筛选体系,明确责任分工和责任人,建立突发事件迅速反应机制。

申报选题:

对有价值新闻线索加以梳理,对选题进行初步筛选和酝酿,并经所在部门主任审核后,以报题制方式2024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