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智慧校园策划书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智慧校园策划书范文第1篇
关键词:中等职业学校;智慧校园;数字化校园;小区短信技术
中图分类号:TP39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3044(2013)05-1244-02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规划纲要》指出,在整个教育结构和教育布局当中,必须把职业教育摆到更加突出、更加重要的位置,到2024年形成现代职业教育体系。而中等职业教育是我国职业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推进中等职业教育的信息化建设是实现《纲要》中“加快教育信息化进程”的重要步骤之一。中等职业学校是实施中等职业教育的学校,目前共有三类:1)中等专业学校(简称“中专”);2)技工学校(简称“技校”);3)高级职业中学(简称“职业高中”、“职高”)。
中等职业学校从传统校园到建设并建成数字化校园,已经经过了多个阶段及多个层面的研究,在代替了传统校园的纸笔和电教后,数字化校园也完成了计算机化、信息化、网络化的进程建设。随着传感技术、云计算、虚拟化技术、人工智能等技术的发展和应用,智慧校园的建设已掀起一股浪潮,改变以往人们传统的生活与工作方式,改善了人与社会的关系。
1 数字化校园的缘起
数字校园是在传统校园的基础上,以网络为基础,从环境、资源、到活动全部数字化,实现网上办公、网上管理和网上服务。它最早起源于20世纪70年代的美国。1990年,美国的格林发起了科研项目“信息化校园计划”。1998年,美国前副总统戈尔发表演讲,明确提出“数字地球”的概念,在此之后全世界普遍接受了数字化概念,并引申出“数字城市”、“ 数字校园”等概念。学校在开展教育、科研和管理及对外通讯工作全过程中运用宽带、交互性和专业性的局域网络实现数字化教学和学校办学数字化、信息化和智能化。
2 智慧校园的内涵与特征
2008年,IBM公司首次提出了“智慧地球”的理念。在“智慧地球”的概念提出后,国内不少学者提出了“智慧校园”的概念和建设思路,西南大学、成都大学等高校都在筹划、实施智慧校园的建设。浙江大学在信息化“十二五”规划中,提出建设一个“令人激动”的智慧校园,这种智慧校园支持无处不在的网络学习、融合创新的网络科研、透明高效的校务治理、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方便周到的校园生活(吴颖骏,2010)。
在理论研究方面,国内也有不少学者从多个角度对智慧校园的内涵进行了解读。沈洁等在2011年认为,智慧校园是一种将人、设备、环境、资源以及社会因素,在信息化背景下有机整合的一种独特的校园系统,它以物联网技术为基础,以信息的相关性为核心,通过多平台的信息传递手段提供及时的双向交流平台,简单说,就是更智能更智慧的学校;黄荣怀等在2012年认为,智慧校园能感知物理环境,识别学习者的个体特征,提供无缝互通的网络通信,有效支持教学过程,智能决策的开放教育教学环境和便利舒适的生活环境。智慧校园的发展及应用如图1如示:
智慧校园的发展是数字化校园的高端形态,是数字化校园发展的理想追求,也已成为一种共识。然而智慧校园是一个系统工程,国内的中等职业学校一般来说物力有限,要在两者之间找一个切合实际应用的结合点,既能结合中等职业学校财力物力构建一定规模的智慧校园实践项目,又能将学校的智慧校园建设成为市级领先、省内一流的职业教育信息化高地,因此本文准备以本校数字化校园中已部分建成的智能办公管理系统和教学资源建设为突破口,采用小区短信技术,进行智慧校园建设的实践研究,探索智慧校园在中职学校的实践之路。
3 小区短信技术
3.1 小区短信概念
利用手机用户进出特定范围需与交换机交换位置信息的特性,结合目前短消息平台,实现在特定区域范围、特定时间对特定客户群,发送特定服务短信。其原理利用移动信号的信令监测系统监测信令过程,获得手机用户当前的位置信息。小区短信系统主要由信令采集、信令分析、短信业务应用三部分组成。用户从进入小区到收到短信所经历的流程如图2所示:
3.2 小区短信系统流程
1)用户手机进入热点范围,向基站发送信令消息,产生信令过程;2)基站与基站控制器交互用户信令消息;3)基站控制器与移动服务中心交互用户信令消息;4)小区短信系统的信令采集部分从基站控制器与移动服务中心之间采集到原始信令消息,进行信令分析;5)小区短信系统将预先准备的短信写入短信网关;6)短信网关为手机用户下发短信。
3.3 系统功能
在同一个热区同一用户,可控制对其每天发送的信息条数;同一条信息只发给同一个用户一次;系统可控制发送短信频次(如每天或者第月或每周),可控制发送短信时段(如每日早9晚5之间发送);过滤热区常驻人员屏蔽黑名单发送;系统提供用户拒绝接收功能。应用场景:小区短信从业务使用者来看,主要包括政府公益类、行业信息类。
4 中等职业学校内进行智慧校园建设的实践研究
中等职业学校也属于传统校园的一种,在传统校园教育教学过程中也经历了从电教到数字化的过程,在当前社会都在进行数字化、信息化、网络化的进程中,中等职业学校也走到了将要建设智慧校园的阶段,在这一阶段如果落伍将会落后一个时代。只有跟上社会信息化的进程,积极构建“智慧型”的校园环境才有可能真正提升校园的信息化水平。因此,我们认为建设智慧校园应遵循以下原则:
1)智慧校园是数字化校园、信息化校园发展的最高阶段。智慧校园的发展是数字化校园发展的理想追求。
2)智慧校园建设时应遵循顶层设计,既可以先完成数字化校园建设,再扩展成为智慧校园,也可以直接进行智慧校园建设,只要作好长期规划,分步实施都能实现建设目标。
3)可以通过校企合作,校校合作等多种方式进行智慧校园的实践建设,实施跨越校园地理范围、空间范围层面上的智慧校园项目。
4)智慧校园建设依赖于通讯技术和网络技术,电信运营商网络设备生产商家的积极参与也是建设中的关键。
以某中等职业学校为例,在智慧校园的实践中,可以逐步建成以下智能网络平台:
1)网络教学平台(教学资源网络);2)科研支撑平台(教学科研网络);3)校务管理平台(智能办公网络);4)校园服务平台(高效接入网络);5)教学管理平台(远程及在线教学网络)。利用数字化校园中已部分建成的智能办公管理系统和教学资源平台,后期在校园内局部建成物联网络,有效获取人、财、物及产、学、研信息,进行资源整合、服务集成,逐渐实现智慧校园中的规范化管理、科学化决策。
实践项目里的智慧图书馆,有信息采集及信息推送两个过程,采用小区短信技术,通过采集手机信息的范围精准控制,建成一个智慧型的图书馆,能够实现手机短信的无目标推送,让每一个走进校园图书馆的读者,接收到最新一期图书简报、新书信息、会议厅、报告厅讲座信息等。具体流程如下:读者进入图书馆这个小区短信范围,产生信令过程,小区短信系统会从这个信令过程中采集到需要的资料进行信令分析,再将它与短信应用部分进行比对,最后由短信网关向用户发出信息。在此过程中,产生三个层面的数据,全面感知层相当于物理层、可靠传递层相当于网络层、智能处理层想当于应用层。读者进行图书馆的范围,就如同进入一个智慧网络,实时采集信息,推送2024数据,再与图书馆里的物联网相联,实现智能化、自动化。如资金容许,可以试点建设智慧实训工厂,采集走进实训工厂的师生手机信号,推送与实训相关的课程及实训场所使用情况等信息。实现智慧化相互交流和相互感知。推而广之,也就可以建设智慧宿舍、智慧餐厅,进而实现智慧校园,智慧信息无处不在。
参考文献:
[1] 宗平,朱洪波,黄刚,许建真. 智慧校园设计方法的研究[J]. 南京邮电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0(4):15-19+51.
[2] 严大虎,陈明选. 物联网在智慧校园中的应用[J]. 现代教育技术,2011(6):123-125.
[3] 冀翠萍. 智慧校园信息化运行支撑平台的建设[J]. 现代教育技术,2012(1):49-53.
[4] 沈洁,黄宇星. 智慧校园及其构建初探[J]. 福建教育学院学报,2011(6):122-125.
[5] 黄荣怀,张进宝,胡永斌,杨俊锋. 智慧校园:数字校园发展的必然趋势[J]. 开放教育研究,2012(4):12-17.
[6] 任斌. 从数字化校园到智慧校园[J]. 福建电脑,2012(9):57-58.
[7] 汪志宏. 智慧校园的服务与应用的案例分析[J]. 计算机光盘软件与应用,2012(17):55-56.
智慧校园策划书范文第2篇
关键词:智慧校园;技术架构;应用
在知识社会创新2.0环境下,智慧校园以新一代信息网络技术为支撑,以物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管理、智能化装备为工具,以全面透彻的感知、宽带泛在的互联、智能融合的应用以及以人为本的创新为核心理念,实现教育资源的广泛共享、教学管理的自动运转、科研项目的智能支持、校务管理的制度优化、服务支撑的智慧响应、校园文化的慧智融合,达到智慧教育的终极目标。智慧校园的建设以知识承载、传播和创新为主旨,面向学生、教师、管理人员、服务人员以及外部实体等五类功能性主体,借助信息网络平台,达到人、财、物之相关信息与教育目标的智慧融合。
1 高职院校智慧校园的技术架构设计
1.1 技术构成
(1)数据存储技术。数据存储技术是智慧校园的基础技术,没有记忆就没有智慧,没有数据存储就没有智慧校园的功能特点。按照数据的稳定性,数据划分为静态数据和动态数据。静态数据是指在较长的时间内不变的数据,例如,资产信息、个人信息等。
(2)数据处理技术。数据处理技术以软件应用系统为基础,包括数值计算、知识转换、事务处理、报表分析、统计查询、文本处理、图像处理、传感信息处理、模拟仿真等诸多功能。智慧校园通过数据处理提供智能服务。
(3)数据传输技术。数据传输技术实现知识流、资金流、状态流、管信流等的融合和集成。宽带网络是数据传输的主要通道,配合无线wifi、移动3G/4G网络,实现网络全天候的服务支撑。
(4)权限和安全管理技术。系统安全和稳定是智慧校园正常运转的基础。信息高度集成和共享需要动态、完善的权限管理和数据安全技术的支持。基于角色的权限管理具有较好的灵活性和通用性。数据结构中植入权限或身份的数据选项有助于动态权限管理。
(5)云平台技术。云平台是大型或超大型组织系统建设的新型模式,实现装备资源、知识资源、计算资源、应用服务资源的集成。云平台服务对象包括用户(领导、教师、学生、教工)、内部组织(学部、学院、教研室和研宄所、职能部门、服务部门)、外部组织和个人、社会化智慧教育服务对象等。
(6)专用设备信息集成技术。智慧校园的泛在感知依靠专用设备的传感器和信息系统反馈信息。读卡器、无线射频技术、视频监控技术、图像识别、智慧讲台、智慧教室等都要采用状态传感装置或信息系统反馈状态信息。状态信息集成技术是智慧化的重要基础。实时反馈决策、应答智能管理和服务,专用设备信息集成技术是不可或缺的。
1.2 SPOADA模型
智慧校园建设以信息采集、信息处理、信息存储、信息使用为核心技术特征,主要结构要素包括静态和过程数据库(Static & Process Data Base)、指令和数据(Order and Data)的传送、权限配置(Authority Assignment)和数据审核(Data Audit)。如图1所示,智慧校园的结构模型定义为SPOADA模型,S,P分别表示状态和过程数据库,O,A分别表示指令及其嘞蘅刂疲D,A分别表示数据及其审定。
2 高职院校智慧校园的应用
在智慧校园理论构建和技术研究的基础上,全面、系统地展开智慧校园的规划和设计。
2.1 知识管理系统
知识管理系统是智慧校园建设的核心系统。根据知识循环模型,智慧化的知识管理系统主要实现知识的存储、传播,并为知识的创新服务。知识管理系统涉及高职院校的教学、科研以及学术交流等日常工作。知识管理系统是智慧教育的基础,不仅服务于在校师生,也能够面向社会开放服务于公众。
(1)知识存储。结合智慧图书馆建设,知识存储实现不同载体知识的数字化,便于统计、查询、数据挖掘和智慧服务。由于知识的沉积性特点,采用大数据管理模式有助于海量、异构数据的并发操作和处理。
(2)知识传播。知识传播不仅能够服务在校学生,也同样能够服务于在线公众。智慧校园知识传播不仅要实现网页图文并茂的知识传播,也要根据不同专业领域特点制作音频、视频、幻灯等视听化电子资源,设计实现自动解惑、答疑的应用系统,建立实时文字、语音、影像互动的交流平台,实现全领域、全天候、多媒体的知识传播。
(3)知识创造。智慧校园要能够促进知识创新。云计算提供多种应用工具和平台,诸如大型计算、仿真、虚拟现实等。数据挖掘、数据融合、面向主题的数据集成等功能的自动实现,促进知识循环和知识的创新。
2.2 状态监控系统
泛在感知的物理基础是前端感应器和数据终端。状态监控系统既要借助于感应器自动获取状态信息,也要利用终端设备和管理系统人工输入状态信息。状态监控主要以空间位置的监控为主导。
2.3 业务管理系统
智慧校园的业务管理系统要突出体现数据的自动生成和处理、数据挖掘和辅助决策。业务管理系统主要包括学生管理系统、教工管理系统、校务管理系统、科研管理系统、教务管理系统、后勤管理系统、图书馆系统、档案馆系统、资产管理系统等。
2.4 一卡通系统和云平台
一卡通是限于校园内使用的一种IC卡,是校园内部各类人员身份识别和验证的工具。一卡通整合了与身份认证相关的所有业务,相当于门禁通行证、图书借阅证、校内银行信用证、食堂饭卡和校园内的身份证。一卡通系统包括前端读卡器以及身份确认后开启的各类应用系统。云平台是智慧校园信息资源和信息服务的集成系统。云平台包括基于SPOADA模型的信息处理系统,同时提供全方位的网络支持、应用软件和大数据存储和处理的硬件设备。
参考文献
[1](英国)马克斯?H?博伊索特.知识资产――在信息经济中赢得竞争优势[M].张群群译.上海:上海世纪出版集团,2005:24-80.
智慧校园策划书范文第3篇
关键词:高校信息化;智慧校园;物联网;云计算;大数据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3044(2016)35-0158-03
根据《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4年)》要求:教育信息化纳入国家信息化发展整体战略,充分利用优质资源和先进技术,整合现有资源,构建先进、高效、实用的数字化教育基础设施。根据教育部的《教育信息化十年发展规划(2011-2024年)》中大力推进职业院校数字校园建设,构建继续教育公共服务平台,整合信息资源,建设信息化公共支撑环境等的具体内容。根据《教育部2024办好开放大学的意见》的要求: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发展新成果,聚集优质教育资源,丰富教育教学手段,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探索具有中国特色、体现时代特征的开放大学办学模式,满足全民学习、终身学习需要,建设学习型社会。把握《贵州省十三五规划》大好机遇:加快发展大数据产业,实施“互联网+”行动,促进数据资源开放共享。顺应贵阳市智慧城市工程的建设。结合贵州省各个高校信息化建设的现状:网络基础设施薄弱,安全保障体系不完善;信息化技术水平相对较低;各个服务系统相对独立,没有完善的共享与自动化机制。结合国内高校信息化建设的先进经验。贵州各大高校都在纷纷力争打造基于大数据、云计算和物联网的校园信息化建设,加快“数字化校园”或者“智慧校园”的实现。本文以作者所在的单位贵州广播电视大学(贵州职业技术学院)力争在“十三五”打造基于大数据、云计算和物联网的“智慧校园”为例,谈谈当前高校信息化建设的一些设想与方法。
1 基础知识简介
物联网(Internet of Things,IoT)作为一种新兴网络技术和产业模式[1,2],在业界受到广泛关注。从国际电信联盟(ITU)在信息社会世界峰会上的《互联网报告2005:物联网》中可以总结出物联网所体现的两层基本涵义:(1)目前的三大网络,包括互联网(Internet)、电信网、广播电视网是物联网实现和发展的基础,物联网是在三网基础上的延伸和扩展;(2)用户应用终端从人与人之间的信息交互与通信扩展到了人与物、物与物、物与人之间的沟通连接。因此,物联网技术能够使物体变得更加智能化。从目前的发展形势看,最有可能率先获得智能连接功能的物体包括家居设备、电网设备、物流设备、医疗设备以及农业设备,并基于此实现人类与自然环境的系统融合[3~5]。
IBM 公司于 2007 年底宣布了云计算计划[6],云计算的概念出现在大众面前。所谓云计算,简单地说就是以虚拟化技术为基础,以网络为载体,以用户为主体为其提供基础架构、平台、软件等服务为形式,整合大规模可扩展的计算、存储、数据、应用等分布式计算资源进行协同工作的超级计算服务模式[7]。 虚拟化为云计算实现提供了很好技术支撑,而云计算可以看作是虚拟化技术应用的成果。在过去的几年里,已经出现了众多云计算研究开发小组,如谷歌( Google) 、IBM、微软( Microsoft) 、亚马逊 ( Amazon) 、EMC、SUN、HP、VMware、Sales-force、Alisoft、华为、百度、阿里巴巴、中国电信等知名 IT 企业纷纷推出云计算解决方案。
大数据(big data),指无法在一定时间范围内用常规软件工具进行捕捉、管理和处理的数据2024是需要新处理模式才能具有更强的决策力、洞察发现力和流程优化能力来适应海量、高增长率和多样化的信息资产。在维克托?迈尔舍恩伯格及肯尼斯?库克耶编写的《大数据时代》中大数据指不用随机分析法(抽样调查)这样捷径,而采用所有数据进行分析处理。大数据的5V特点(IBM提出):Volume(大量)、Velocity(高速)、Variety(多样)、Value(价值)、Veracity(真实性)。[8]
智慧校园主要依托上述三大技术,国内外已经具有很多成功例子。
加利福尼亚大学有10个分校以及5个医疗中心,同时还管理着美国能源部的一些实验室。校区过于分散,迫切需要一个先进的决策系统来了解各方面信息,及时做出正确决策。加利福尼亚大学将整个校园看做是一统一、集成的生态环境,将所有数据进行整合和实时展现,对历史数据进行挖掘、分析,提炼出关键信息,进行趋势预测,为决策提供科学化的依据。这套决策系统以网络和物联网为基础,实时了解各核心业务的动态,实现各个系统间的数据相互共享和协同,最终,将提取出有价值的信息进行分析,并在“校长仪表盘”上以图表形式直观的展现。例如,在对学生的精细化管理和服务上通过实时获取学生信息,设定学生在校园内48小时内更新无状态则报警。所展现的数据包括科研基本信息、教学状态信息、业务管理信息、IT运维信息、学校财务信息、安防监控信息等覆盖学校生活各个方面的整体状况。校区及医疗中心的总体情况都会通过仪表盘应用显示到校长面前,校长能够实时了解校园安全、校园运转、风险分析、财务情况等信息。
北卡罗莱纳州立大学是一所拥有超过30000名学生和近8100名教职工,在工程、科学技术和教学方面的教学与研究都居世界领先地位的综合性大学。随着学校的发展壮大,师生对能提供学术计算的资源的需求也越来越大,校方想通过云计算平台,高效管理这些相关资源。因此学校将资源进行整合,成立了虚拟计算机实验室Virtual Computing Lab( VCL ),建立云计算系统平台。用户可以及时或者预约的方式通过该系统获取自己需要的资源和解决方案。学生能通过网络接受免费的教学材料、应用软件、在线存储等。该系统的建立降低了75%的软件许可成本,每个应用系统服务的人数也提高了150%,另外,计算资源在科研、教学和管理间的转移更加灵活,学校服务器和计算机实验室的利用率也提高了,师生满意度大幅提升。
浙江大学智慧校园以通信网和云计算为基础,搭建智慧应用平台,总共有几十种应用系统服务于校园的管理和设施,学校内的各个方面都包含其中。他们的规划完全按照中国电信浙江省分公司的方案分成了智慧应用、智慧平台、云计算和通信网四个部分。其中智慧应用分成了智慧校园的管理和设施两个部分,服务于学校的教研、设备、日常生活、公共交通等各个领域。
南京邮电大学贯彻的是以物联网为基础的智慧校园的建设思路,利用先进的信息技术,建设各种先进应用服务系统作为载体,并将教研、学校管理和校园生活融为一体、构建出一个新型智慧化大环境,快速、准确地将校园中的各业务过程中的相关信息反馈给人们,学校制度和管理的创新和改进,需要各应用系统提供综合的数据分析,为业务流程的管理、改进和再造提供数据技术,实现并促进信息化教育、科学化决策和规范化管理的科学发展。集成各应用系统从而使校园的信息得到共享,破除了信息孤岛,推进教研、学校管理、校园生活、后勤服务向智慧化发展。
总之,智慧校园建设主要有三个方面的核心特征:根据识别用户角色,为每个人提供可定制的个性化服务,在一个统一的全面感知环境和综合信息平台上获取所需的服务;集成学校各个应用系统,实现信息互联,系统协同,打破信息孤岛;学校的大协同信息平台不仅实现校内的协同工作和信息共享,还为学校和外部环境的沟通提供接口。
2 智慧校园的架构设计
从上面智慧校园实现的成功案例中,一般 “智慧校园”是一个包含大数据、云计算和物联网等新一代技术的综合体。首先,把传感器嵌入和装备到校园里的教室、图书馆、食堂、实验室、会议室和宿舍楼等地方的终端设备上,使其形成的物联网与互联网相联,实现校园生活与物理系统的整合;而后将教学系统、学习系统、管理系统、办公系统等众多软件系统平台整合并融人“校园云”;最终,将“校园云”、物联网、互联网整合起来,建立“大数据平台”,实现数据共享,实现大规模数据实时抓取,深度分析计算,形成更有效的决策依据。基于大数据、云计算和物联网的“智慧校园”体系结构如图1所示。
为了更好地实现上面描述的“智慧校园”,一般建设重点主要包括四个方面:
(1)各种通信网络与通信平台的集成。研究电信网络、WLAN、互联网、教育资源网和物联网高速融合通信,实现整个校园网络覆盖。研究集成高清视频、语音、数据和流媒体的IP统一通信,研究语音通信能力、短信通信能力、微信通信能力和视频通信能力的通信集成平台。实现低成本、高安全、高清晰、高稳定、可重复、可扩充的校园信息通信和数据流通,促进应用集成、系统融合和数据共享,全面高效地支撑智慧校园的各种信息化建设和应用。
(2)各种异构系统的集成。研究现有各种异构应用系统的集成方法,实现统一操作和数据共享。由于之前大部分高校没有一个统一规划信息化建设的部门,由各个部门自己建设自己的应用系统,从而造成目前一个学校很多应用系统各自独立,不能互动和共享信息,形成一个一个信息孤岛。通过研究异构系统的集成方法,找出一种科学的,实用的办法,是学校智慧校园建设的一大难题。
(3)大数据云计算中心。研究大数据存储与分析的云架构,构建服务器集群和存储器集群,为各个系统提供统一的数据源,对大量结构化与非结构化形态的数据进行有效管理与分析,形成智慧教学、智慧管理和智慧生活。实现开放教育的科学教学质量评估体系,对教学全过程和学习效果的监测、评价和综合考核,为学历教育和非学历教育服务。
(4)云服务系统。研究云服务系统的开发与搭建,为教学、科研、管理和生活提供优质服务。对目前使用的在线学习系统、多媒体教学系统、虚拟实验室教学系统、计算服务系统、办公自动化系统、实验系统与考试系统等等改建为云端系统、让学生能利用各种设备完成学习,实现在校学生和社会学生随时学习、随处学习。
3 建设目标与要求
通过智慧校园的建设,一般要求达到如下目标:
(1)为广大师生提供一个全面的智能感知环境和综合信息服务平台,提供基于个人的个性化设计定制服务。
(2)提供对学校各项业务的整体智慧化解决方案规划,实现物物互联共享与协作的高效运行。
(3)为学校的建设提供现代信息技术保障,聚集丰富的优质教育资源,提供先进的学习条件,拥有完善的、科W的办学体系,基本满足多样化学习需求,为学习型社会提供重要支撑,为人力资源开发提供重要保障。
(4)为学校与外部环境提供一个共享与交流的借口,顺应贵州省大数据发展和贵阳市智慧城市建设。
(5)为学校培养大数据、云计算和物联网方面的人才提供实训平台。
为了完成上面提出的目标,一般在实施过程中要求:
(1)建设理念要先进,要充分利用好信息化发展的最新三大产物,发挥好信息化技术的最大优势;
(2)重点为高等教育服务,支撑贵州教育云的建设;
(3)紧密结合省与学校十三五规划的信息化建设内容;
(4)整体思考,一次规划,分期投入,分步建设,做到边建设,边利用,达到立竿见影的效果;
(5)要深入调研,摸清家底,实事求是,充分利用好现有资源,合理规划,节约成本,提供有效服务。
4实施内容规划
智慧校园的建设是一个庞大的系统工程,一般不是一下就能建起来的,没有一个科学的实施规划方案,往往会导致工程的失败。我们经过详细的考察与研究,提出了下面的实施规划方案。
总体建设思路:先骨干(骨干包括两网(校园有线网和无线网)、一心(数据中心)、一出口、两平台(一卡通平台和系统集成平台)),后枝叶(各种业务系统)
下面是我们学校具体的实施步骤:
第一步:
1.全光网改造;
2. 全无线覆盖;
3.出口带宽提速;
4.数据中心云迁移;
5.一卡通平台;
6.OA系统。
第二步:
系统集成平台;
图书馆信息化的升级,改造,系统集成与一卡通对接;
第三步:
教务系统的升级,改造,系统集成与一卡通对接;
后勤管理系统的升级,改造,系统集成与一卡通对接。
第四步:
云桌面实验室与办公室的建设,系统集成与一卡通对接;
其它系统的升级,改造,系统集成与一卡通对接;
第五步:
建设大数据应用系统。
通过上面一步一步的完成,最终一个学校的智慧校园就给完成。
5 建设保障
智慧校园是一个让人兴奋,但又有很大风险的项目。因此必须要建立相应的保障体系,才能保证该项目能有效地完成。下面是我们研究后建设的保证体系。
学校成立信息化建设领导小组,成员包括学校校长和各个部门的主要领导,由校长任组长,一起把握和推进信息化建O;
学校成立信息化建设专家委员会,由校内和校外长期从事校园信息化建设的资深人员组成;
学校成立专门的信息化建设办公室,负责信息化建设的具体事项;
在整个建设期间,学校每年预留专门的建设金费,供信息化建设专用。
6 建设成果的推广
今天是云计算的大力发展时代,贵州三大电信运营商在贵阳的不同地方都建了超大的IDC。我们建设智慧校园应该充分利用这个条件,建设期间可以采用以租代建的方式,实现花小钱办大事。建设好的系统,可以通过IDC中的云架构,分享给其它高校使用,大大降低建设经费,提高系统的使用率。
7 结束语
智慧校园建设工程是一个庞大的工程,也是当前各个高校开展得热火朝天的项目。如何保证智慧校园建设成功,本文提出了一套严密的方法,供大家借鉴。
参考文献:
[1] Huang Y H,Li G Y.Descriptive models for internet of things[A].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Intelligent Control and Information Processing[C].Harbin,China:IEEE Press,2010:483-486.
[2] 朱洪波,杨龙祥,朱琦.物联网技术进展与应用[J].南京邮电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1,31(1):1- 9.
[3] 吴吉义,平玲娣,潘雪增,等. 云计算: 从概念到平台[J]. 电信科学,2009, 25(12) : 23-30.
智慧校园策划书范文第4篇
[关键词]智慧校园;体系架构;转型发展;应用规划
doi:10.3969/j.issn.1673 - 0194.2016.22.135
[中图分类号]TP393.1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0194(2016)22-0-02
目前,各高校都相继开启了教育信息化“十三五”规划建设,以“互联网+教育”理念指导的各个高校信息化建设正处于从数字校园到智慧校园的转型发展期,大多数的高校处于智慧校园的建设成长期,针对数字校园建设时期存在的突出问题,通过智慧校园的建设弥补不足,进行准确的定位,充分发挥信息化建设的作用,是信息化建设重点。
1 智慧校园是对数字校园的补充与发展
数字校园建设时期,各高校的信息化建设主要围绕运用多种信息化手段服务教学科研,丰富教学资源,业务系统建设与集成,建立网站门户等方式开展信息化建设,数字校园建设强调信息技术服务教育教学,这是教育信息化的目标,也是推动教育发展的动力,但要应对学生对多种学习方式的需求,只注重网络基础设施和存储空间建设,从软件定义世界的角度上难以支撑学与教的变革,特别是在数据的利用分析和学生生活空间需求扩展方面捉襟见肘。
智慧校园可以充分利用数字校园建设时期建立的共享数据中心、应用集成平台来提供数据和基本业务的支撑,同时,智慧校园有其自身特点:网络的无缝互通、打破学校壁垒网络学习、大数据挖掘分析、情景感知的个性化推送服务、社交化网络媒体交互,等等。结合智慧校园的特征,建立一种数字校园建设补充与发展的转型模式尤为重要。
2 智慧校园的建设目标
高校信息化的目标是促进学校教育内容、教学手段和方法现代化。创新人才培养、科研组织和社会服务模式,推动文化传承创新,促进高等教育质量全面提高。因此,高校智慧校园的发展目标,就是要支撑高校四项基本职能与管理服务的改革创新。另外在智慧管理决策、智慧生活服务方面也需要确立明确的发展目标。
3 智慧校园的体系架构
从数字校园到智慧校园,需要融合全新的服务理念、全面的管理业务和信息共享机制,优化流程,提升管理水平。在借鉴国内多所高校智慧校园规划建设模式的基础上,结合应用型艺术高校的特点,笔者设计了智慧校园建设的总体架构模型。该模型从下到上依次分为基础设施层、共享数据中心层、应用系统与资源层、服务总线层和服务中心层,共五个层次,o以信息标准与规范体系、运行维护与安全体系两个保障体系保障智慧校园的规范建设与运行维护。
4 从数字校园到智慧校园转型的典型应用规划
4.1 逐步完善网络基础设施平台,为智慧校园建设奠定基础
增加校园网络出口带宽,采用万兆出口设备,分区域进行无线网络建设,逐步实现学校无线全覆盖的目标。建设有线与无线双网覆盖的网络环境,使网络覆盖率达到100%,为学校提供高速、便捷、安全的校园网络服务,实现办公自动化、管理信息化,建立计算机网络辅助教学系统,开展网络教学服务,实现校园智慧化。
4.2 以服务教学工作为核心,加强教育大数据建设
根据现有教务系统存在的体系结构不良、缺少移动端支持、对数据的利用不足等困境,建设新型的教务系统,逐步实现对教务门户的升级改造、掌上教务、个性化数据挖据、教师与信息化建设协同发展等建设工作。
4.3 运用多种信息化教学手段,使信息化与教学深入融合
建设10个平台:应用广泛的网络课程平台、开放资源2024平台、MOOC实践学习平台、毕业论文防抄袭检测平台、基于微博、微校园(APP)的移动学习平台、课堂实录课程资源平台、数字教学参考文献平台、教学环境虚拟仿真软件平台、课堂教学监控系统、学生电子学习档案平台。逐步通过网络教学、虚拟现实技术、微课等多种方式丰富网络教学手段。
4.4 为教学提供现代教育技术支持,利用先进设备提升教学效果
引进MOOC、翻转课堂的相关应用,提高课堂授课的效果,同时采用逐步建设投影清晰度高的投影器材和液晶屏幕,扩大网络通达教室数量,通过服务器集群提供对教学用软件或应用系统的支撑服务,通过智能一卡通系统管理教学场所,监控教学质量保障体系。
4.5 加快智慧校园、“互联网+”方面的应用
建设统一的共享数据中心和综合信息服务平台,为师生员工和学院领导提供便捷的数据呈现、数据统计和分析以及一些整合应用服务。通过部署可配置的PC门户和移动门户,在全校范围内较为快速地实现数据的有效利用。
4.6 加强特色知识资源平台建设,为师生提供丰富的网络资源
科学规划、统筹安排,大力加强网络课程建设,积极开展网络教学;分期进行具有特色的各类资源库建设。如:作品库、多媒体数据库、教学资源库等,为教学、科研创造良好的信息环境。
4.7 智能一卡通建设,为学生提供便利的生活服务空间
建立以卡为媒介的、面向全校师生的综合平台,覆盖身份识别、消费服务、金融服务、信息服务、流程整合等领域,形成高效稳定、功能全面、扩展灵活、管理方便的新一代“智慧一卡通”系统平台,实现“智慧校园”的建设目标。
4.8 网络信息安全建设,建设绿色网络环境
对用户上网行为进行审计,优化网络结构,通过防火墙技术、入侵检测技术保护校内数据中心资源,数据的统一备份和容灾处理,保证数据实时更新和高度一致,为师生建设一个绿色的网络环境。分析网络行为,个性化满足学生的需求,引导学生朝着良性方向发展。
4.9 应用系统集成建设,实现校外管理流程的智能化
根据实际需要建设智慧化应用系统。并将应用系统中的数据进行规范化整合和处理,消除信息孤岛,打造统一的应用系统平台。
4.10 智慧图书馆建设,实现个性化知识服务
建设以采购、编目、馆藏、流通及馆际互借等为核心的图书管理信息系统及资料检索系统,丰富网上图书借阅功能,建设大容量的图书资料存储系统,实现图书文献数字化,对馆藏资源和服务的深层次挖掘,结合读者需求模型而建立起来专家级知识服务系统,具有显著的个性化特征。
主要参考文献
[1]丁婧,李艺.教育管理信息化评价标准体系初议[J].教育学刊,2011(4).
[2]朱洪波,张登银,杨龙祥,等.南京邮电大学基于物联技术的智慧校园建设与规划[J].中国教育网络,2011(11).
[3]黄宇星,李齐.基于网络智慧校园的技术架构及其实现[J].东南学术,2012(6).
[4]蒋东兴,付小龙,袁芳,等.大数据背景下的高校智慧校园建设探讨[J].华东师范大学学报,2015(z1).
[5]吕倩.基于云计算及物联网构建智慧校园[J].计算机科学,2011(z1).
[6]宓,赵泽宇.大数据创新智慧校园服务[J].中国教育信息化,2013(24).
智慧校园策划书范文第5篇
杨云生勤于学习,善于思考,有宽厚的知识背景和扎实的专业功底,坚持工作、研究一体化,多年来一直以全新的理念、求实的行动,把自己的智慧和爱心投入到学校管理和学科建设中,并不断地超越自我。2000年以来,主持的10项课题在省、市级优秀课题评选中获奖,撰写的30多篇论文在公开发行的刊物上发表,专著《承担文化育人的历史使命》在2007年12月由北京教育出版社出版发行,专著《夯实学校发展的根基――学科文化建设的探索与实践》在2011年9月由浙江大学出版社出版发行。
记 者 杨校长,您好!如今,教育信息化已经成为解决教育资源分配不均、提供公平的受教育机会、满足群众对发展教育的期望、推动教育在更高起点上实现更大发展的重要力量。可以说,加快教育信息化建设已成为我国教育事业改革与发展的必然选择。从总体上看,我国的教育信息化建设取得了重大历史性突破,但同时也面临着一系列问题,如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缺乏统筹有效的投入机制,在实际的操作过程中也存在着重建设轻应用的现象等。与之不同的是,惠贞书院在数字化校园建设中,对信息技术的应用可谓成效显著。请您简要介绍一下贵校近年来在数字化应用方面的成效。
杨云生 近年来,学校充分认识到校园数字化建设和现代教育技术的运用是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重要突破口和制高点,是真正落实“轻负高效”的有效手段,是学校管理科学化、程序化及精细化的重要抓手。为此,加快以校园网为主体的数字化校园建设和掌握现代教育技术成为学校全体教职工的共识。学校以引领教师发展、促进学生成长、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为宗旨,添置、整合各种信息化硬件设施,建设全方位的基于教师、学生和学生家长相互融通的数字化管理应用平台,建立了学校数字化资源库,并下大力气全面提高师生信息技能和素养,提升学校的信息化管理水平,构建了由管理到应用的全方位数字化系统。学校相继被评为浙江省现代教育技术实验学校、浙江省首批数字化校园建设示范校、宁波市现代教育技术示范学校、宁波市首批数字化校园。
记 者 推进学校教育信息化的关键在校长。作为校长,您花大力气推进学校教育信息化的动力在哪里?
杨云生 首先,推进学校教育信息化的动力来自于应对数字化时代学校发展必须解决的三大现实问题,也即三大挑战:一是基于数字平台的教与学,将成为学校发展最为重要的特征之一;二是构建数字化校园,促进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管理的深度融合;三是不断拓展国际视野,借助教育信息化深化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如果这三个现实问题不能得到有效解决,整个学校教育将跟不上时展的步伐。
其次,推进学校教育信息化的动力还来自于实现学校教育现代化与跨越式发展的需要。这里有这样几点需要说明:一是校长对教育信息化的关心、认识与布局,要按照统筹规划、整合资源、加强服务、注重效益的原则,建立实用有效的教育、教学管理平台,实现学校管理的数字化、信息化、无纸化;二是要加强优质教育资源库建设,促进教育信息资源的整合与共享;三是校长要对校情及发展任务进行分析,数字校园建设要充分体现学校的办学理念,要结合学校的整体发展规划进行统一设计,要注重对学校核心业务的支撑与引领,要服务于学校的管理者、教师、学生和家长,服务于学校教育教学质量和管理水平的提升,服务于学校办学特色的形成。
我们要建设的数字校园就是要借助信息技术手段对学校的教育、教学、管理等主要业务以及资源和数据进行优化、整合和融通,拓展现实校园的时间和空间维度,在传统校园的基础上构建一个数字空间,实现从环境、资源到活动的数字化。
总而言之,推进学校教育信息化的动力来自于学校教育信息化发展的定位,探求合适的学校教育信息化发展策略离不开校长的眼界、决断力与教育境界。
记 者 学校在推进教育信息化的工作中采取了怎样的策略?
杨云生 在推进教育信息化的工作中,我们主要采取了以下策略:
一是明确责任分工,丰富平台资源。我们通过校园数字平台进行分类管理、监控,及时掌控各个部门、相关责任人完成工作的情况,使各类人员在公开、透明的环境中认认真真考虑、踏踏实实做好自己可以干而且应该干的事。各部门按照职责分工适时上传有价值的材料,如要求各教研组及时上传本组试题、教案、主题教研活动等资料,形成学校的新教育资源,做到组内共享;学校通过购买和与其他资源网站合作等方式扩充各种资源获取渠道,供教师教学参考、使用。
二是滚动更新,持续发展。首先,在信息化软、硬件环境建设上改一次性大规模投入为多次、持续、分阶段适量按需求有针对性地投入。其次,强调设备更新的层次性。学校的滚动更新策略,既关注前沿科技的融入,适时添置需要的先进设备,又考虑到学生、教师应用层次的差异,充分发挥普通设备、传统配置的作用;另外,考虑到软、硬件的兼容问题,分层更新提高了利用率。再次,注重信息化校园环境建设的系统性、安全性与有效性,为后期的更新、升级留出足够空间。
三是任务驱动,全员提升。这一策略主要针对教育信息化进程中人员信息素养的提升问题。管理人员注重分析实际需求并进行方向把握,提高基于信息作出决策的能力;专业技术人员注重技术前瞻分析、推进设备更新与技术升级;教师关注教育教学与信息技术的深度融合,鼓励学生开展基于数字平台的学习与创新。我们对全体教职工进行分类培训,采用任务驱动的方式,要求全员参与。
四是改进管理流程,保证工作流畅。改进管理流程是学校管理的一个永恒主题。我们通过监控和协调关键部门或环节,及时发现在传统管理模式下不易察觉的流程缺陷,改进管理流程,将不可测量的变成可以测量的,将不确定的变成确定的,从而保证学校工作运行的顺畅、有序,实现高效管理。
记 者 您刚才提到了“校园数字平台”,请你具体介绍一下。
杨云生 校园数字平台是整个数字化校园系统建设的一个主要部分。门户平台可以将系统集中展现,提供个性化服务,为信息化系统提供统一身份认证的安全管理,并且可以将原来的各个信息孤岛进行连接,实现数据的融通和共享。数字校园建立统一开放的系统接口,充分连接学校现有的网络和资源,实现跨平台集成,立足于满足学校日常的管理需要。我校校园数字平台系统模块包括校园网站管理平台、协同办公管理平台、流程管理平台、学生成长记录平台、学生自主学习平台、学生成绩管理平台、校园视频点播平台、本地教学资源平台、学校图书馆管理平台、网络报修平台、家校平台等。
记 者 以前我们有一种认识,认为技术是凌驾于理念之上的,但事实上,在日新月异发展着的现代信息技术中蕴含着很多需要我们去领悟的教育理念。我觉得贵校的智慧教室教学模式正是体现了这一点。
杨云生 智慧教室是当下人们为了追求教学的多元性而建构的数字教室,是一种新型的教育形式和现代化教学手段。它基于互联网技术集智慧教学、环境智慧调节、实时监控及测评于一体。2012年10月,第一个智慧教室落户惠贞书院,我们开始了智慧教室创新教学模式的尝试。随着智慧教室的不断增多,我们的研究队伍也不断扩大,研究意识不断增强,思路更趋清晰。现阶段我们认为智慧教室创新教学模式最显著的特性是:“教”为“学”服务,“教”与“学”有效互动。
我们经过在不同年级、不同学科的课堂教学研磨探索之后,架构了智慧教室创新教学模式的基本进程:自主学习(学生充分发挥自身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对当前所学的知识进行意义建构并用所学解决实际问题)―评量反馈(通过阶段检测及时了解学生的学习状况,把握教学的关键点,在学生需要的时候教,教学生所需要的)―合作学习(发现、整理、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