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本网文案策划内容页

直播营销的策划与筹备(整合5篇)

2024-07-05 13:11:01文案策划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直播营销的策划与筹备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直播营销的策划与筹备范文第1篇

4月19日,在《天下网商》主办的“内容营销——电商新风口”论坛上,美空网CEO傅磊用实操案例解释,网红在帮助商家实现导流和品牌宣传的同时,还是爆款加速器。提及网红直播模式时,他说直播导购将是一大趋势。未来的网红经济会是怎样,直播模式将走向何处,拥有12万网红预备军的美空将有怎样的打算?这一切都值得密切关注。

以下为傅磊讲话内容,经《天下网商》整理:

你不能随便“来一个网红”

网红是什么?大家的回答各不相同。有一次在广州我问一个摄影机构的负责人,它在广州是一家很火的摄影机构。我说现在都在做网红经济,你们觉得什么是网红。他想了半天,他说可能就是比较性感,胸围比较大,人比较性感的叫网红。很多人都是这样理解的。但实际上不是这样,网红不等于网拍模特。我们经常把网拍模特跟网红搞混,实际上,在网拍群体中只有十万分之一或者几万分之一才能出来一个网红。

网红是什么?网红跟网拍模特有一个很大的区别,在于传播力和影响力。网拍模特是生产内容的,网红是带来实现销量的,一个是内容生产层面的,一个是营销层面的,它们是完全不同的两个领域。

第一,网红应当是具备极强的传播力和影响力,这是网红的基本条件。

第二,网红必须具备人格化魅力。比如我们经常说的朝阳群众,朝阳群众究竟是谁谁都不知道,但是他的影响力很大,整天做各种各样的揭露,但他并不是具备人格化的主体,不具备个人的人格魅力,不是人的主体,所以朝阳群众不算网红。

第三,网红要有海量粉丝。

第四,网红必须要有非常强的内容生产能力,且网红不能没销量。很多做网店的朋友跟我聊,说找网红做营销,没有收到很好的效果,这是一个很大的误区。很多开网店的朋友经常和我聊,说为什么我找了网红帮我店铺的商品拍了照,但是都没有收到很好的效果。其实,这里面就存在一个很大的误区,不是说网红帮我们推一个什么东西,这个东西就一定火。网红的粉丝和电商流量是不划等号的。粉丝可以转化成流量,但一定得有方法和策略。

“网红正确使用守则”

第一,网红能做品牌传播。2015年美的空调推出了一个新的产品需要进行一轮传播,为此它专门策划一个游戏——“我没疯”:把玩家的照片放到相应位置就会形成一个数值。这时,美的就找到了美空。

我们帮它甄选了100个网红,并且在微博里做了一个话题,让网红都玩这个小游戏,截图附上自己的文字发到微博。短短十几天的时间,这个微博话题就有几百万的互动,话题评论有1.6万,阅读量则达到了2000多万。

这是一个2024网红品牌传播力的案例。策划很有意思的小内容,网红就能够使它的品牌得到快速传播。

第二,网红能带动爆款,这个带动爆款是实际性的带动销量。去年新创公司控客科技推出了一款众筹产品“小K智能插座”,因为众筹方希望把智能插座人格化,给产品取了一个俏皮的名字“小K-mini”,但是智能插座在外观上的变化不大,吸引不了眼球,众筹方就希望能在视觉形象上增加人气元素。

于是美空网挑选了10名健康、有“mini”感的平面模特,组成“美空女神”队伍,为小K插座拍摄了一组产品大片。这组吸睛大片上线吸引了大量点击,有点击就有机会转化成众筹,筹款很快突破2000万元大关。

它很快成了行业爆款,以至于淘宝首页送了三天的banner广告位。此外,淘宝还把它做成了重点案例,为这个品牌做了品牌发布,现在它也成为对外宣讲标本案例,尤其是在淘宝众筹这个领域。

这就是通过网红带动爆款,创造行业记录的一个案例。网红可以帮助你带动品牌或者成为一个爆款的加速器。

第三,网红能做流量导入。之前,美空和马克华菲合作了一个案子。我们帮马克华菲找了6个在各自领域都具有相当影响力的姑娘,每个姑娘都代表一个群体,然后拍了一组性感的照片和视频。之所以这么做是因为,马克华菲认为关注这些女孩的粉丝群体都是他们的目标人群,比如屌丝男、IT男等。

虽然这套营销和产品无关,它不是按照正常逻辑用产品来带动流量导入,相反,它是通过逆向思维,是基于流量的需求来做营销宣传。在当年的双十一,马克华菲实现了136亿的销售额。

傅磊在天下网商举办的内容营销活动现场/摄影李俊

网红店铺的生产逻辑

第一是养成。2007年美空网上线,在这10年间,美空一直在做模特、摄影师、搭配师、化妆师等时尚领域的垂直社区。在过去这些年里,几乎所有的行业网红、美女网红都是从美空网里走出去的。

我们天生有一个池子,这里面有海量的模特资源。首先我们有养生的生态,在这个海量资源里面我们设了很多玩法,比如有招募活动、培训和互动,同时也有很多合作项目。这些模特或者是小美女们,还包括时尚圈的摄影师、化妆师,在这个体系里面只要不停地互动,不停地跟着平台里面的很多项目一起推进,就会受到关注,就有产生个人影响力。

比如说一个素颜的小姑娘在美空上发了一组照片,不久就会有摄影师找她约片。于是这个小姑娘就有了人生的第一步时尚大片。然后她又将这组照片上传到美空,又会接到不同的邀约。甚至是影视剧组、各种微电影、小广告、广告主等等都上门来找她等等。如此反复。她就很快可以在圈子里形成自己的品牌力和影响力。

但此时的她并不是一个网红,只一个艺人或者说一个专业的模特。

第二是挑选、绑定和深加工。我们会根据大数据,在专业模特和艺人里面挑选一些互动能力强、人气旺的姑娘作为“网红预备军”,对她们进行深度孵化。比如美空会对她们进行专业领域的培训,帮助她们拍出专业的照片。或者是继续帮助这些姑娘做深加工推广,来实现粉丝持续的维护和粉丝持续的运营。这是美空网红商业变现的逻辑,也是行业里最常用的网红店的模式。

如何找到最适合的网红

网红的服务逻辑,刚才讲到了网红能干什么,讲到了现在网红店常用的一套逻辑。那么网红的服务逻辑是什么呢?我们如何找网红?网红怎么样给你服务?比如你是一个电商品牌,你想找网红,帮助你带动销量,推爆款。这里我怎么操作才能找到真正属于我的网红?

第一是找到最适合的网红。网红有一个很大的特点,就是它非常垂直。网红跟传统的明星不一样,现在的网红一定是垂直于某一个领域的。比如罗辑思维罗振宇,他目前是读书领域的老大,想要买书的话一定会关注罗振宇2024的书。但是要是用户想买衣服之类的,肯定不会听罗振宇2024的,因为他并不是这一领域的权威。

一样的道理,我们在选择网红的时候,并不是说她有多漂亮或者说她有多大的影响力,而是她在某一垂直领域里是否具有话语权。比如淘宝第一网红张大奕,为何她的淘宝店一上新品,就会被粉丝抢购一空,因为她一直在研究时尚搭配,在粉丝心目中有一定的话语权,而且粉丝愿意买单。

第二是策划最合适的内容。“掉粉”是网红比较害怕的事情。在很多厂家的惯有思维里会觉得网红就是一个媒体,只要给钱,她们就会发广告。但事实上并不是这样的。网红会评估广告的风险,如果她觉得这个广告与她的风格调性不符,她们一般不会接这样的广告需求,因为一旦接了,会掉几万粉。

所以我们和她们合作的时候就会考虑到这些。比如宣传时具体写什么内容,图片风格等等,都是按照她们的风格、语言习惯和与粉丝互动的习惯,来策划宣传。最后互动量都还可以,基本能够达到几百个赞。之前我们帮华硕手机做的传播,就是基于这样的逻辑。效果很好。

第三是投放。电商体系特别讲究精准化的变现或者是导流。现在常用的方法是通过新浪微博给店铺直接导流,新浪微博有一个微博橱窗,这块应该是今年新开发推出的一个内容。

首先一个女孩会在微博橱窗里发内容。在这个内容里,会有女孩的照片以及她对商品的2024信息和链接。

微博粉丝只要点击链接就可以进入淘宝橱窗,因为淘宝橱窗本身就自带销售和买单结账功能,所以在微博体系里就可以实现成交。同时,淘宝橱窗和手机淘宝也是一键打通的,在手淘里也可以实现结账买单。新浪微博的导流数据是可以测算的。

现在很多90后的姑娘更喜欢玩直播,而且观看她们直播的用户动辄就是几十万。所以这一块最近我们也在做一些测试,美空跟很多非新浪微博网红大号合作,导流效果惊人。

直播营销的策划与筹备范文第2篇

一、下力气办好新闻栏目

坚持“新闻立台”理念,办好新闻栏目,是赤峰广播电视台传播力建设的职责所在。全台新闻栏目主要有电视蒙汉语《赤峰新闻》,民生新闻《直播生活》,与红山区、松山区合办的《走近红山》和《今日松山》;广播主要是蒙汉语广播两个综合频率。为了办好以上栏目和频率,赤峰广播电视台一是加大改版力度。针对不同程度存在的内容不活、形式不活、语言不活的问题,为不断增强广播电视可听性、可视性,对《赤峰新闻》演播室、主持形态、节目内容进行了全新改版、包装。《赤峰新闻》周末版改为《赤峰新闻周刊》,加大深度策划和精心统筹,增强目的性、语言的亲和力和评论的引导力;民生新闻《直播生活》由20分钟录播节目改为50分钟直播节目,栏目强化民生理念,反映民生诉求,突出本土化、平民化,努力使“第一时间、第一现场”成为报道的主要形式,做到报道内容真实、媒体反映迅速、记者感情真诚、宣传形式新颖。汉语综合广播构建起了以新闻滚动播出为框架的节目形态,全天设9个档正点新闻播报节目,蒙语广播强化黄金时间段节目新闻报道力度,以充分发挥广播“快”、“新”的媒体特色和作用;蒙语电视、广播新闻节目进一步拓展新闻领域,增加新闻厚度,提升新闻质量。二是加大节目评审力度。建立“早会”和“周会”选题和节目策划制度,建立播前评审、播后抽查、节目听评等制度,健全节目质量监督体系,不断提升节目质量和节目影响力。在内蒙古新闻奖和影视奖评比中,赤峰广播电视台选送的作品获奖数量、获奖档次每年都有所提高。三是加大人员培训力度。全台实施职工素质和栏目质量提升工程,实行全员参加、全年培训,采取讲课、举办研讨会、赏析会、策划会、评审会、技术竞赛等形式对职工进行培训,不断提高职工业务能力和政策水平,努力培养一批名记者、名编辑、名主持人。四是加大对外宣传力度。通过采取设置专职外宣记者、建立外宣目标责任制和奖惩机制、提高广播电视外宣发稿量措施,电视广播外宣发稿量不断提升。

二、探索广播电视优势资源互补双赢

赤峰广播电视台的成立,为广播、电视优势互补、资源共享提供了有利契机,也为传播力建设创造了新条件。经过有益探索,现已初步实现了“三个共享”:一是新闻资源共享。建立赤峰广播电视网,网站设立新闻传稿平台,做到广播电视蒙汉语新闻稿件当天上传到平台,供广播、电视新闻共同使用。二是人力资源共享。重大新闻采访,广播电视统一派出记者;播音员、主持人全台统一调度使用,优秀的主持人兼作广播、电视主持人工作;重点培养广播、电视技术维护兼通的技术人员。三是节目资源共享。广播电视民生热线节目、民生新闻节目经过整合,重点民生问题统一采访、统一报道,栏目资源共用。目前,正在探索电视民生新闻《直播生活》节目,在广播频道同步直播问题。

三、探索广播电视产业化发展途径

拓展广播电视产业发展空间,将可经营部分的资产剥离出来,实行公司化管理、市场化运作,是推进广播电视产业发展正在探索的新路子。赤峰广播电视资成立了赤峰金典广电传媒有限公司,公司下设专题节目市场营销部和大型活动市场营销部。专题节目市场营销部将电视经济服务频道部分时段资产剥离出来,开办了《宜居赤峰》、《车行天下》、《生活无限》、《印象赤峰》和《健康有约》五档市场化运作栏目。栏目制片人通过竞标产生。大型活动市场营销部的主要工作是把大型活动推向市场,做好大型活动的营销及大型活动的策划、演出、录制、播出工作。同时,还将向会展业等广播电视延伸产业方向发展。

不断改进广播电视广告经营机制,提高广告收入水平。实行广告经营招标制,实施广告合同、广告时间、广告内容、广告制播、广告费减免和广告监督管理“六统一”,实现广告收入持续较快增长。预计2012年,全台广告收入和市场化经营收入达到3000万元,比2009年增长1800万元。

四、不断提高广播电视技术装备水平

现代广播电视技术装备水平是广播电视事业发展的重要支撑,也是传播力建设的技术基础和保障。自2009年赤峰广播电视台组建以来,累计投入技术设备更新改造资金1600万元。购置了广播直播车和电视直播车;对电视制作播出网进行了数字化升级更新;新上媒体资源管理系统;对演播室、播音室和广播电视设备进行了更新改造。通过技术设备更新改造,提升了广播电视装备的档次,完善了设备系统的科学配置,提高了节目制作播出水平。

直播营销的策划与筹备范文第3篇

关键词 京津冀;会展;文化创意产业;新媒体

中图分类号G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6363(2017)03―0007―02

京津冀地区是我国北方会展业最发达的地区,整体会展水平较高。在文化创意产业与新媒体迅猛发展的时代背景下,会展行业与文化产业、信息传播领域不可避免地发生交互、融合。在会展活动的策划、运作、宣传、展示的过程中,文化创意理念不断渗透,新媒体技术和传播形式也越来越多地得到应用,使现代会展更好更快地发展,并发生内涵和功能的转变。

1京津冀地区会展题材与文化创意、新媒体产业融合状况

京津冀地区会展业发展以北京市为龙头,展览题材、形式多借鉴北京的办展模式,展览题材覆盖面较为广泛,各种产业均有涉及。

在题材大类方面,京津冀地区的展览在工业品、原材料、消费品和综合类题材方面均有涉及,其中消费品题材所占比例最高,其次为综合类题材,工业品(26%)和原材料类(19%)题材比例基本相当。但由于京、津、冀三地的产业布局、城市发展等方面存在差异,三地的展览题材构成仍有差别。北京市的消费品类展览比例(40%)明显高于津(30%)、冀(30%)两地,而天津市的工业品类展览(27%)和河北省的原材料类展览(23%)则明显高于其他两地,体现出一定的地域特色。不过,尽管津、冀两地在某些题材比例方面高于北京市,但展览分类数量和总体数量仍明显少于北京市。

在文化创意和新媒体题材方面,京津冀地区的办展总量和所占比例不高。与文化创意和新媒体部分相关的题材包括:服饰配饰、礼品玩具、音响乐器、奢侈品、婚庆婚博;与文化创意产业直接相关的题材包括:文化教育、文化艺术、动漫游戏;与新媒体直接相关的题材包括:信息通信、广告媒体。

文化创意题材展会以河北省比例为最高(11.63%);而与之相关题材方面天津市的比例最高(17.78%);在新媒体题材方面北京(5.07%)和河北省(4.65%)的比例大体相近。其中新媒体题材的展会的数量和比例都较低,平均不足10%。

2京津冀地区会展业与文化创意、新媒体产业融合现状

2.1样本基本状况

课题组在2016年11月1日至2017年1月15日之间,对京津冀地区及少数周边地区共计123家企业进行了问卷调查,共回收有效问卷112份,回收率为91.05%。

在112个有效样本中,北京市企业占18.75%,天津市企业占61.25%,河北省企业占16.07%,其他地区占3.93%;会展企业占68.75%,其他行业企业占31.25%。其中,会展企业的业务包括会展项目策划运营(63.64%)、招展招商(45.45%)、展览展示设计与搭建(81.82%)、会展现场服务与管理(72.73%)、会展宣传推广(27.27%)5个方面;相关行业企业的业务包括物流运输(22.87%)、传媒出版(40%)、电子商务(20%)、礼仪服务(5.71%)、旅游服务(5.70%)、广告(2.86%)及其他(5.69%)。

2.2展及相关业务开展状况

样本业务开展的地理范围分布较广,覆盖全国及国外部分地区,业务涉及题材也覆盖了几乎所有行业,包括农林牧渔(25%)、采矿(18.75%)、制造(56.25%)、房地产(50%)、建筑(6.25%)、租赁商务(25%)、批发零售(43.75%)、住宿餐饮(18.75%)、金融(25%)、交通运输(12.5%)、电力热力(12.5%)、科研技术(18.75%)、信息服务(6.25%)、卫生(18.75%)、文体娱乐(62.5%)、居民服务(6.4%)、居民服务(6.25%)、教育(25%)、公共管理(6.3%),以及其他行业(12.6%)。

2.3文化创意与新媒体使用情况

调查考察了样本在最近一年内策划/筹办/参与的会展项目中使用文化创意手段和新媒体技术的情况,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会展项目的策划和筹备环节使用的文化创意手段,包括:广告(68.75%)、建筑与装饰(31.25%)、艺术品及古董(18.75%)、动漫(6.25%)、影视(31.25%)、音乐(12.5%)、表演艺术(43.75%)、出版(18.75%)、资讯科技服务(25%),另有6.25%的样本没有使用文化创意手段。

2)会展项目的现场展览展示环节使用的文化创意手段,包括:广告(62.50%)、建筑与装饰(37.50%)、艺术品及古董(18.75%)、动漫(6.25%)、影视(25%)、音乐(12.5%)、表演艺术(31.25%)、出版(12.5%)、资讯科技服务(13%),另有12.5%的样本没有使用文化创意手段。

3)会展项目的营销和宣传环节使用的新媒体技术,包括:会展网站(56.25%)、电子商务平台(31.25%)、微博(37.5%)、微信公众号/企业号(75%)、数字报刊(18.75%)、数字广播电视(31.25%)、手机短信(25%)、触摸媒体(31.25%),另有6.25%的样本没有使用新媒体技术。

4)会展项目的现场展示环节中所采用的新媒体技术,包括:会展网站(31.25%)、电子商务平台(25%)、微博(25%)、微信公众号/企业号(81%)、数字报刊(0%)、数字广播电视(37.5%)、手机短信(25%)、触摸媒体(31.25%),另有6.25%的样本没有使用新媒体技术。

3京津冀地区会展业与文化创意、新媒体产业融合特点

3.1应用广泛

数据显示,各种文化创意手段和新媒体技术在会展项目的策划筹备、营销宣传、现场展览展示环节中均有应用。同时,绝大多数企业也开始采用文化创意手段和新媒体技术。这说明文化创意手段和新媒体技术融合于会展行业中的情况已经较为普遍,企业也有意识地将其运用于自己的会展行为当中。

3.2有所侧重

首先,在会展项目运作实施的不同阶段,文化创意手段和新媒体技术的应用状况是有所区别的。文化创意手段方面,会展项目的策划筹备阶段,广告、影视、出版、表演艺术、科技资讯服务等手段的使用率明显高于现场展示阶段;而在现场展示阶段,建筑装饰艺术手段的使用率则明显高于策划筹备阶段。新媒体技术方面,会展项目的营销宣传阶段,会展网站、电子商务平台、微博、数字报刊的使用率明显高于现场展览展示阶段;在现场展览展示阶段,微信公众号和数字电视的使用率又明显高于营销宣传阶段。

此外,在会展项目运作的同一阶段,不同的文化创意手段和新媒体技术的使用率也有较为明显的差异。文化创意手段中广告的使用率显著高于其他手段;新媒体技术中会展网站和微信公众号/企业号的使用率显著高于其他手段。

以上情况的出现很可能是由于不同种类的文化创意手段和新媒体技术针对不同会展运作阶段应用效果有所不同,因而企业会有所侧重地进行选择,以期达到最佳效果。

3.3融合不深

直播营销的策划与筹备范文第4篇

为深入贯彻落实中央农村工作会议、省委十届八次会议以及市、县2024农村工作会议精神,进一步做好疫情防控和春季农业生产工作,做到两手抓、两不误,高标准、高质量地完成备春耕工作,为实现全年的粮食生产工作目标打下坚实基础,特制定本方案。

一、总体思路及目标

1.总体思路。全面落实中央农村工作会议精神,牢牢把握住粮食安全主动权,牢固树立抓好备春耕生产的责任感和紧迫感,敢于作为,科学作为,坚持疫情防控与备春耕工作两不误,早动员早安排早落实,强化惠农政策落实、绿色技术推广、资金物质筹备、新职农民培训、农资市场监管,在积极做好疫情防控的同时,统筹推进当前备耕生产各项工作,为完成全年粮食生产工作开好局起好步。

2.工作目标。一是稳定粮食种植面积。粮食作物种植面积稳定在47万亩左右。二是粮食产量稳中有升。正常年景,实现粮食总产基本稳定在上年水平(3.55亿斤),力争超过上年。

二、主要任务

1.全力稳定粮食生产。认真贯彻新形势下国家粮食安全战略的总体部署,全面贯彻落实农业支持保护补贴等强农惠农政策,充分调动农民种粮积极性,克服东部山区耕地质量不优,多发低温冷害,多种经济作物占比较大的不利因素,引导农民大力发展粮食生产,努力确保粮食作物播种面积基本稳定,巩固提升粮食产能,科学引导农民确定种植方向,落实种植计划,确保粮食面积不减少,产能不下降。积极引导农民调整优化种植结构,在稳定玉米、水稻主粮作物面积,大力发展鲜食玉米生产,扩大鲜食玉米多品种订单种植面积;重点提升水稻品质,加强食味性好、产量高的优质稻谷品种推广;因地制宜发展优质大豆生产,努力提升大豆产能,保障优质食用大豆供给。

2.落实备春耕生产资金。组织农民抓紧筹集备耕资金,引导农民适时售粮变现,提高农民自我筹集资金能力。积极推动粮食收购销售,配合相关部门组织农民适时售粮变现。积极协调推动银信部门加快放贷,及时纾解备耕资金的放贷工作,农民随贷随放,解决备春耕资金缺口,全力满足备耕生产需要。鼓励农民积极投资农业保险,做到应保尽保,努力实现助增产、稳收入、保民安。

3.抓好备春耕物资准备。做好市场调查,了解种子、农药、化肥等农资生产企业,经营门店的生产情况,及时掌握农资品种、数量等货源信息,指导做好余缺调剂,确保农资供应充足。加强农资供需情况监测调度和调剂调运,鼓励农资企业和经销商开展“点对点”生产、配送,确保农民有农资可用。及时发布种子、肥料、农药、农膜等市场信息,帮农民分析农资价格走势,引导农民适时备足各类春耕生产物资,确保春耕前农资全部入户。

4.搞好农机作业准备。充分发挥农机在春耕生产中的主力军作用,动员2024生产主体和企业,做好人员培训、机具准备和检修、维修配件供应等,确保农机具和机手以良好的状态投入生产。指导农民适时落实保护性耕作任务,做到面积落实到户,技术指导到人。合理调剂调配作业机具,开展跨区作业服务,对疫情防控用工紧张地区,要组织各类新型经营主体及社会化专业化服务组织开展代耕代种代管服务。

5.开展技术指导服务。及时组织专家制定分区域、分作物技术指导意见,利用好广播电视、网络微信等手段,开展在线培训、在线指导、在线答疑。关键农时和农民急需之时,在做好疫情防控的前提下,组织农技人员进村入户开展实地指导。

6.落实重大技术推广。坚持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持续开展化肥、农药减量行动,推动化肥、农药利用率达到40%以上,大力推广机械化耕、种、收全程作业,做到“一控两减三基本”的绿色、有机、高效的保护性生态农业。重点抓好保护性耕作、测土配方施肥、生物防螟和飞防作业统防统治等绿色高质高效技术示范推广,提高农产品质量和效益。

7.加强农资市场监管。各相关单位不等不靠、主动作为,严格落实农资监管责任,开展春季农资打假专项整治行动。采取合理方式和有效措施,积极向农资生产经营业户宣传相关法律法规,引导企业守法经营。狠抓审批、生产、流通和使用关键环节,加强重点企业、重点市场、重点产品监管,严厉打击生产经营假劣农资等违法行为,净化农资市场秩序,保障农资供应和质量安全,维护农民利益。要针对当前网上直销、电话订购等营销数量可能增多的特殊形势,研究加强农资监管的有效途径,杜绝发生坑农害农事件。

8.狠抓防灾减灾措施落实。加强监测预警,密切关注春季重大天气变化,及早发布预警信息。组织专家制定有效应对灾害的防范措施,推进科学防灾,重点防“倒春寒”,做好抗涝防旱准备。

9.及时做好农情调度。各相关科室要高度重视农情调度工作,落实专门人员,健全工作网络,畅通信息渠道,借助电话、网络等通讯方式,把握时间节点,按照时限要求,及时统计上报资金物资筹集储备、农资市场价格、下摆入户进度、粮食销售变现等备春耕进展情况,做好情况分析,提出意见建议,要及时解决备春耕中发现的问题,重大问题要立即通报,为各级政府及时掌握备春耕形势、分析研判存在问题、科学制定应对措施提供决策依据。

三、工作措施

1.强化组织推动。各乡镇综合服务中心、经开区农业技术服务站、农业农村局直属事业单位要立足部门职能,切实担负起抓好备春耕生产的主体责任,坚持一把手负总责、分管领导各负其责的工作机制,明确粮食作物稳产、丰产的目标,消除麻痹懈怠思想和畏难情绪,加强调查研究,组织专业技术人员,综合分析和科学研判农业生产形势及发展趋势,提前谋划应对措施,做到早安排早落实,确保全年粮食丰收。

2.强化指导服务。各乡镇综合服务中心、经开区农业技术服务站要组织技术人员,在关键农时季节,深入生产第一线,进村入户,切实帮助农民解决科学选购农资中存在的实际问题,充分利用广播电视、网络微信、“12316”、“12582”专家热线及智农通APP等手段,组织开展在线指导、在线答疑,要加强对合作社、家庭农场、种植大户等新型经营主体的培训,示范带动小农户提高生产技术水平。要快速应对气象灾害的发生,第一时间到现场研判,指导农民采取有效措施,确保春耕春种适时科学开展。

3.强化政策支撑。利用好国家、省对粮食作物生产者补贴政策,加大宣传力度,稳定粮食种植面积,合理调整产业结构,强化耕地保护、主推优良品种和采用新技术推广、加大品牌营销及市场化收购等方面,促进粮食作物高质量、可持续发展。

直播营销的策划与筹备范文第5篇

2009年11月5日,由第十一届全运会男足比赛期间,媒体曝光的一则“山东男足夺冠,奖金可能达到人均50万加一套住房”的消息所引发,北大教授郑也夫提议取消全运会,反对唯金牌论,质问高奖金,从而引发了全社会对全运会是否举办的再次质疑。其实在体育界,2024全运会存在的讨论存在着两种看法,其一是部分学者认为举办全运会劳民伤财,应当停办;其二是部分学者认为全运会对促进我国竞技体育发展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应当继续办。这个持久论战在第十届全运会后就已凸现,主要表现在庞大的经济开支及其竞技体育的市场异化现象上,对于经费的来源,及如何开支更是成为关注的焦点。由此可见,要避免我国综合性体育赛事走向消亡,改革势在必行,而“如何提高体育赛事市场化程度,净化市场环境和竞赛环境,实现体育赛事的盈利”,将成为未来体育赛事改革的一个重要方向。从历史上看,以全国运动会和全国城市运动会为代表的我国综合性体育赛事,是根据新中国体育事业发展需要创立的竞赛体制,是培养、选拔和锻炼竞技体育人才和提高地区体育运动发展水平的重要途径,如今更发展为开展群众体育活动和传播大众体育文化的有效平台,其具有较大的商业价值。然而,长期以来我国综合性体育赛事一直由国家体育总局主办、地方政府承办,按照“共同举办、共同负担、地方自筹为主、中央定额补助为辅”的原则,赛事所需经费预算主要由承办赛事的地方人民政府自筹,中央财政给予一次性定额补助,一定程度上造成了承办地政府的财政负担。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改革的不断深入,我国的体育管理体制发生了深刻变革,竞技体育的产业化水平不断提高,综合性体育赛事步入市场化运作已经是不可逆转的趋势。然而,由于历史的原因和管理水平限制,我国综合性体育赛事在资源开发上存在开发程度低、政治主导为主、开发手段单一、缺乏营销策划等问题。因此,本文参考了近年对体育赛事资源开发的相关研究,对历届奥运会、全运会和城运会的资源开发经验和总体开发方案进行了分析,同时结合两年六城会资源开发部实地工作与调研的经验,运用赛事经营管理、市场营销、资源开发、营销策划等各学科理论,分析了赛事资源开发及营销策划的概念,并提出其营销策划的基本内容及步骤,其中主要就体育赛事资源开发的环境分析、宗旨与目标确定、开发模式选择、机构组建与人员配置和实施计划等6个方面展开论述,力求为我国综合性体育赛事的有序科学开发提供一定的参考。体育赛事资源开发营销策划主要是指在调查分析基础上,通过营销思路和理念创新,从战略上整合利用各种资源,遵循一定的开发程序,对赛事资源开发工作事先进行系统、全面地构想、谋划,制订和选择合理可行的执行方案,以实现赛事预期目标的过程。

2体育赛事资源开发营销策划的内容与过程

2.1体育赛事资源开发营销策划及其主要内容我国体育赛事资源开发营销策划,主要内容包括以下3个方面:调查分析、目标体系、战略战术。具体包括:①调查分析:主要有两个方面一是要先明确所处环境的各种宏观力量(经济、政治/法律、社会/文化、技术)和相关利益者———观众、赞助商、媒体和中介组织等。二是要对赛事资源进行调查分析和统计评估。包括赛事地点、转播场次、广告资源数量等。②目标体系:确认赛事资源开发目标市场、设立具体目标和完成时间表,形成目标体系。③战略战术:赛事资源开发有许多达成途径,战略的任务就是选择最有效的方式来完成赛事目标;战术指分解赛事资源开发战略,对各项细节工作深入展开,包括各项目的具体实施计划和各部门人员的任务和时间表。

2.2我国综合性体育赛事资源开发营销策划创新笔者根据营销策划基本理论和我国体育赛事资源开发实际,提出以下资源开发营销策划过程(见图1)以供参考,主要包括赛事环境分析、宗旨与目标确定、开发模式选择、机构组建与人员配置和实施计划等6个步骤。3我国综合性体育赛事资源开发的营销策划根据以上提出的资源开发营销策划过程,主要就赛事环境分析、宗旨与目标确定、开发模式选择、机构组建与人员配置和实施计划等6个方面作具体论述。

3.1我国综合性体育赛事资源开发的环境分析

3.1.1认清形势统一认识,加强重视加大支持力度纵观我国近几届综合性赛事资源开发的得与失,我们在进行赛事资源开发时应充分考虑其推广环境中的有利与不利因素,力争最大限度地利用其有利条件,限制不利影响,确保资源开发依照计划的进程逐步推广,取得预期效益,最终实现资源开发计划的宗旨。以十一运会为例,就市场开发工作而言,这届全运会面临的形势是最为不利的。有些专家是这样描述这届全运会所面临的困难形势的:前有北京奥运,后有世博、亚运,中间赶上两场地震。作为奥运会后我国第一次综合性的体育赛事,‘后奥运’时代对全运会市场开发的影响显而易见。十一运组委会市场开发部副部长王延奎分析,省内外许多大企业都已将大笔资金投向了全球瞩目的奥运市场;另外,从营销角度看,全运会市场开发营销周期是同亚运会、世博会重叠的,在同一时期,全运会跟这两者争同一块赞助蛋糕,难度就大了。与市场重叠相比,汶川特大地震、国际金融危机爆发等,更让招商环境意想不到地“雪上加霜”。当然这些主要是不利因素,在有利因素方面,面对困难的形势,组委会把市场开发工作摆到重要位置高度重视全力支持,切实加大领导力度,加大招商力度,取得较好成效。

3.1.2运用SWOT分析方法,分清优劣势扬长避短现代管理学在论述计划的制定与实施过程中,提出了重要的SWOT分析方法,对环境和事件发展进行预测,分清主要与次要问题,使建立在SWOT基础上的赛事开发计划与战略能充分利用优势,将机遇资本化,扬长避短,迎接威胁。例如六城会的营销环境分析(见图2),就为六城会资源开发的模式选择和目标制定提供了依据。可见,在进行赛事资源开发时,对赛事营销市场应有一个准确的定位,那就是立足于举办地市场,深入挖掘体育产业资源优势,同时注意突显体育盛会的独特意义与资源平台,全方位开展营销活动。

3.2我国综合性体育赛事资源开发的宗旨与目标

3.2.1概念与创意先行,兼顾“特色”与“共赢”

当前,我国综合性体育赛事的资源开发工作,都要遵循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完美结合,体现服务于竞赛、服务于企业、服务于社会的宗旨,实现既定的资源开发目标,为赛事的成功举办打下坚实的物质基础。如十一运会的指导思想就提出围绕“创一流水平,促和谐发展”的总体目标。而纵观欧美职业联赛与商业体育的成功之道可知,注意力、创造力、形象力、品牌力,已成为现代体育产业的核心生产力和竞争力,而差异化的创意无疑已成为现代体育赛事资源开发和营销策划的一种原动力与整合力,是推进现代体育产业发展的新动力。如六城会提出办出“知音城运”、“滨水城运”、“人才城运”的特色,就是一种很好的赛事“文化”创意。而十一运会提出了“和谐中国,全民全运”理念,在举办竞技赛事的同时,组织了大众体育活动、体育文化活动以及社会体育活动,体现了体育事业与体育产业的协同发展。如省李善峰的评价:“全民全运,这一理念创新的最大价值,是站在时代的高度,顺应了中国社会发展和体育发展的历史趋势。”同时,十一运会在首个“全运村”的建立与开发上也体现了创新精神。赛事研究专家刘清早认为全运村的开发模式和运行机制具有里程碑意义,为我国大型综合性运动会服务保障和资源开发工作提供了经验。

3.2.2立足赛事品牌与举办地经济,科学制定开发目标

在实现赛事资源价值转化的过程中,首要的任务便是确定资源开发目标,依据目标制订总体资源开发计划,并组织实施。在资源开发目标确定时,需要综合考虑诸多因素:赛事举办目标、赛事自身的经济价值、举办地经济环境和竞争对手情况等,以确立合理目标体系。分析近几届我国综合性体育赛事总体目标,其共同目标包括:更好地树立、发展、维护赛事品牌形象和举办城市形象,为赛事提供办赛经费、设备和服务等产品,同时服务赞助企业权益,实现共赢发展。事实上,我国综合性体育赛事的资源开发由于一直有政府的大力支持,因此多采取的是一种“有限开发,按需开发”的原则,这在很大程度上避免了商业化对赛事的冲击。从八运会的1亿元、九运会的2亿元,到十运会的4亿多元、十一运会的7亿多元,全运会赞助合同纪录不断被翻番刷新。然而,现实是没有一届国内综合性体育赛事,如全运会或城运会能够实现盈利。早在十运会后就有部分学者认为举办全运会劳民伤财,应当停办。当前,媒体报道“有2000亿元总投入”的十一运会,所谓“钱运会”庞大的经济开支问题甚至引发了全社会对全运会是否举办的再次质疑。而对于办赛的巨大支出而言,市场开发的收入仅起“锦上添花”的作用,当然这是由国内赛事品牌、地方经济和企业经济实力所局限。但是在不远的将来,有没有一届国内综合性体育赛事能够实现“盈利”的目标呢?这是笔者和大众的共同期待。

3.3我国综合性体育赛事资源开发的模式选择

3.3.1赛事资源开发模式的发展:从政府主导到市场主导

目前我国综合性体育赛事资源开发主要分为政府主导型、市场主导型和政府支持、市场运作型三种模式,不同的模式适用于不同的赛事环境和体育产业环境,并且各具特色,各有利弊。而历史证明前两种模式都不适应当前我国体育赛事资源开发的现实。就政府主导型资源开发模式而言,其主要特点是发挥政府在赛事筹备组织中的主导作用,通过政府指定、号召、分配等方式向企业推销或使用政府资源,通过政府性优惠政策来换取企业资源。从长远来看,这种方式不利于赛事主管部门和组织者树立良好的社会形象,难以调动社会投资的积极性和连续性,是社会转型过程中不符合市场规律的一种短期行为。而市场主导型资源开发模式指赛事资源开发通过完全市场化的方式来运作,这种方式减少了政府的资金和资源投入,自主性和灵活性较强,经济效益明显。在资源开发模式的选择上,我国综合性体育赛事的运作经历了一个从政府包办运作赛事到政府主导、市场运作赛事,再到政府支持、市场运作赛事的渐进过程,期间完全市场化运作赛事的尝试多以失败告终。如从七运会到十运会,全运会在体制上彻底走出了计划模式,完全走向市场,产业化和市场化发展模式初见端倪。

3.3.2资源开发最佳模式选择:政府支持、市场运作

现阶段我国绝大多数体育赛事仍然由政府主办或承办,即呈现出“强政府、弱市场”的态势。然而,随着市场力量的逐渐成长壮大,政府职能开始转变,逐步放权,让利与民,成为一种不可阻挡的发展趋势。“政府支持、市场运作型”资源开发模式主要指发挥政府在赛事筹备组织中的作用,给予资源开发机构足够充分的政府资源,坚持市场化运作,对可开发资源进行资源整合及评估,通过开发多种营销渠道,获取其最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如十运会、六城会和十一运会都提出了“政府支持、市场运作”的基本原则,就说明了这一点。目前,我国正处于经济体制转型之时,政府的行政控制能力仍较强、法治化能力较弱,赛事开发以政府主导、市场运作模式进行仍具适应性。因此,在我国现有条件下,政府主导、市场运作和政府支持、市场运作这两种市场化程度不同的赛事资源开发模式将会共同存在,其中“政府支持、市场运作”模式将成为今后一段时期我国体育综合性赛事资源开发的最佳模式选择。只是在这一过程中,政府的资金扶持力度应该越来越小,政府对赛事的推动将更多的转向相关公益宣传活动和大众体育发展上,而市场开发的力度应该越来越强,资源开发收益应该越来越多,直到有一天我国的体育赛事市场成熟起来,国内综合性赛事也具有了强势品牌,那时将是完全市场化运作赛事的黄金时代。

3.4我国综合性体育赛事资源开发的机构与人员

3.4.1赛事资源开发机构组建以公司制为主

目前我国综合性体育赛事资源开发的组织机构,主要是建立独立的资源开发公司。其组建形式一般有三种:一是委托专业公司全面负责资源开发;二是在市体育局所属产业公司的基础上组建;三是由举办地政府和赛事组委会出资组建新公司。其特点比较如下,见表1。由上表比较可知,为更好地进行我国综合性体育赛事资源开发,遵循规律办事,赛事组委会和承办单位多出资组建了资源开发专门法人机构,以公司制的形式对赛事品牌进行市场运作。如十一运会全部资源的所有权及开发权属于十一运会组织委员会,由组委会市场开发部负责统一管理开发,授权山东十一运会资源开发有限公司具体开发经营。

3.4.2赛事资源开发人员配置兼顾内调和外聘

我国综合性体育赛事资源开发工作多由组委会资源开发部门统筹管理,资源开发公司作为唯一经组委会授权的资源开发运营机构,以组委会资源开发部门为基础组建,实现“一套人马,两块牌子”。在人员配备上,一般在从组委会或举办地政府各相关部门抽调人员的基础上,再面向社会招聘一批从事体育产业经营、项目策划、广告制作、财务管理等方面的专业人才,共同组成资源开发团队。如六城会下属城运公司外聘从事策划、财务、营销和广告制作的专业人员达10多人,超过其人员总数的1/3。而山东省在十一运会筹办过程中还贯彻了一个基本理念,即“组织逐步升级、人员逐步到位、工作不断深入”,就是根据工作的进度,调整人力物力的投入,减少了浪费,体现了组织管理工作的科学化。

3.5我国综合性体育赛事资源调查与优化

3.5.1赛事资源调查与评估

我国综合性体育赛事可开发的资源十分丰富,包括冠名权、特许权、比赛项目无形资产、赛场广告、媒体经营、文化活动和派生产品开发等等。因此,对赛事的各种资源进行调查与评估是十分必要的,即首先就要对赛事经济资源状况的可利用、可获取程度进行全面的了解和评估,在充分进行市场调查的基础上对已确定或尚未明确需要争取的资源进行整合分类,并结合赛事举办地的体育赞助市场及赛事的规模、层次,对全部资源的含金量进行评估。参照国际、国内重大赛事的经营实践,赛事资源可分为有形资源和无形资源,我国综合性体育赛事资源一般包括但不限于下列内容(见表2)。

3.5.2赛事资源整合与优化

借鉴十运会、十一运会、六城会及奥运会的模式,我国综合性体育赛事为赞助企业设计了一系列可供选择的赞助回报“套餐”,主要包含了官方荣誉、行业(产品)权益、冠名权权益、广告权益和招待服务等5大方面。同时,赞助企业还可以“点菜吃饭”,在回报中增加诸如单项赛事冠名权和赛场场地广告权、VIP接待权和赛场展示权等权益。如六城会合作伙伴武烟集团就获得了六城会开幕式和火炬传递活动全程冠名权等“定制回报”。此外,许多企业把自己的活动计划纳入赛事赞助中,获得借助赛事品牌进行活动冠名的“附加回报”,以及进行广告资源置换等获得更多的广告宣传“增值回报”。

3.6我国综合性体育赛事资源开发实施计划

我国综合性体育赛事资源开发的方式主要包含5个方面:赞助招商、特许经营、门票销售、电视转播权开发和社会捐赠等。其实施计划中主要规定了其实施对象、实施手段、实施步骤和实施策略等方面的内容。具体如下:①赞助招商实施计划:包括赞助层次划分;预期赞助目标和细分市场;赞助商的入选标准和具体权益;赞助资格的审定程序;以及销售方式与销售进度等内容。②特许经营实施计划:包括特许经营主要项目(如指定产品、服务等);特许经营基本程序;特许经营目标、时间进度、实施途径;特许经营策略等内容。③门票销售实施计划:包括门票类别、数量;定价与促销模式;销售程序;销售目标、时间进度、实施途径;销售策略等内容。④电视转播权开发实施计划:包括电视转播权开发类别、数量;定价与促销模式;销售程序;销售目标、时间进度、实施途径;销售策略等内容。⑤社会捐赠实施计划:包括捐赠策略;捐赠目标、时间与途径;捐赠程序、权益和相关税收政策等内容。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