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人口统计分析报告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人口统计分析报告范文第1篇
1.1评价标准采用Balasubramanian等设计的改良CONSORT评分量表评价纳入文献的报告质量。改良CONSORT评分量表包括30个条目,根据报告情况计分。没有描述记1分,描述不恰当记2分,充分描述记3分。每篇报告由2名研究者“背靠背”评分,分数不等的条目通过讨论达成一致。计算每篇文献的总分,然后计算改良CONSORT评分中各条目报告的文献数构成情况。采用Jadad评分标准对每个研究的方法学进行评价。Jadad评分量表由随机、盲法、随访3部分组成,盲法、随机每部分按标准划分为0~2分,随访记1分,总积分为0~5分。0~2分为低质量研究,3~5分为高质量研究。评价由2位研究者独立进行,并进行交叉核对,有争议处引入第3位评价者共同讨论决定。
1.2统计分析利用MicrosoftExcel2010录入数据。计算改良CONSORT评分中各条目报告的文献数,并计算每个研究报告的总分。以α=0.05为检验水准,运用简单线性回归以CONSORT评分为因变量,以作者人数、研究报告页数、开展试验的中心数目、主要结局指标是否为阳性、是否有资金支持、试验是否经过伦理委员会批准、是否在临床试验注册机构注册以及Jadad评分为自变量,分别对每个变量进行单因素分析。筛选影响报告质量的变量,然后采用多元线性回归分析影响口腔医学随机对照试验报告质量的因素。所有的统计计算在STATA12.0软件中完成。
2结果
2.1RCT研究的内在真实性表1展示了采用改良Jadad评分量表评价RCT研究的内在真实性的结果。得分3~5分视为高质量研究共10个,占纳入研究的14.71%;得分1~2分视为低质量研究共58个,占纳入研究的85.29%。
2.2纳入RCT文献的一般特征共纳入符合标准的文献68篇。表2归纳了纳入的68篇文献的一般特征、相关因素的分布情况,以及相对应的改良CONSORT评分结果。
2.3RCT报告质量表3展示了采用改良CONSORT评分量表评价口腔领域RCT的报告质量的结果。纳入文献中最高得分76分,最低得分39分,平均得分50.38±1.83。
2.4影响因素分析表4展示了对可能影响改良CONSORT评分的相关因素进行的单因素分析和多因素分析的结果。伦理委员会批准、签署知情同意书、Jadad评分对CONSORT评分的影响有统计学意义。经过伦理委员会批准的试验其报告的CONSORT评分是没有进行伦理审核试验的47.18倍。签署知情同意书的试验其报告的CONSORT评分是没有进行知情同意试验的1.57倍。Jadad评分增加1分,CONSORT评分增加5.72分。
3讨论
RCT作为防治性研究的“金标准”,其结论的真实性不仅影响临床实践中医生的决策,还会给将来进行系统评价等二次研究工作带来重大影响。临床试验的报告质量直接影响了对干预措施效果的评价,只有研究者完整清楚地表述了整个临床试验的设计方案、实施过程、分析方法和结果解释,读者才能正确理解和判断其结果的真实性,反之则会使结果的可信度降低。总体来看,根据改良CONSORT评分表,中国口腔医学领域的RCT报告质量不能令人满意,平均得分仅为50.38±1.83。5本口腔领域核心期刊中,《中华口腔医学杂志》获得最高分数68.00±12.71,其次是《华西口腔医学杂志》,得分57.29±9.90,但2本杂志发表的RCT报告数量较少,仅占纳入文献总数的13.23%,结果可能存在偏倚。国外针对口腔医学领域的杂志做出的类似研究平均CON-SORT得分为62.4±2.1,这表明国内口腔临床RCT的设计、执行和发表与国际水平还有较大差距。
从Jadad评分结果来看,仅有10个试验得到3分及以上,可视为高质量的研究仅占纳入研究的14.71%。临床研究的方法学质量仍然还存在着很多的问题,比如在68篇文章中,40篇未报告随机方法,64篇未报告随机分配方案的隐藏,65篇未报告盲法的实施情况等。根据多因素分析结果,Jadad评分与CONSORT评分成正比关系,Jadad评分增加1分,CONSORT评分增加5.72分。没有合格的方法学指导和支撑的RCT,其报告质量也不会令人满意。
从表3的分析数据来看,目前中国口腔临床究的RCT报告主要存在以下问题。1)随机分组描述不清。试验对象在试验中应当按照随机原则分配到可比的研究各组,研究者应当提供足够的信息使读者能够评估随机分配顺序和分组中产生偏倚的可能性。读者不能从仅有的“随机分配”,“随机化”这样的字眼来判断随机,故作者应当清楚报告产生随机顺序的方法和过程、是否隐蔽分组执行的情况。2)样本量确定无依据。在试验设计阶段,应用统计学方法计算样本含量决定纳入研究的最小例数。样本量过大,浪费人力物力;样本量过小,样本的代表性较差,无法排除机遇因素对治疗结果的影响,不能有效地验证试验假设。3)盲法描述不充分。盲法是减少衡量偏倚的一项重要措施,有条件实施盲法的RCT中,盲法原则应贯穿整个试验。RCT报告中应详细描述受试者、干预实施者、结果评价者、数据分析人员的设盲情况及具体实施过程中破盲情况,还应评估盲法是否成功。4)没有描述失访情况。失访在临床研究中经常存在,如果使用受试者流程图来进行说明,读者就容易判断受试者失访的情况及原因。另外,纳入研究均没有进行意向性分析。意向性分析的重要性在于确定依从性对预后的影响,避免夸大治疗效果,如果存在大量失访,应假定失访者均为最坏结局,通过最坏例数分析考察结果的稳定性。5)未结合实际对结果充分讨论。在讨论中作者应综合考虑试验中的各种偏倚,并说明其对结论的影响。很多试验要么未报告外部真实性相关内容、要么因报告不充分而无法展开评价。作者应讨论临床试验结果在目标人群以及日常临床实践中得以重复再现的程度,或者临床试验过程及其预后与临床日常实践模式的相似性与差异性。
另外,中国口腔RCT研究在伦理学批准方面也存在欠缺。对于一切涉及人体的生物医学研究,研究者在试验开始之前必须取得受试者自愿的知情同意,但68篇报告中,仅有23.53%报告了知情同意的情况。所有的临床试验必须由伦理委员会进行伦理审查,以确保受试者的利益不受影响,仅有10.29%的RCT报告了试验经过伦理委员会批准。仅有2.94%在临床试验注册机构进行了注册。根据多因素分析得出,经过伦理委员会批准的试验其报告的CONSORT评分是没有进行伦理审核试验的47.18倍。签署知情同意书的试验其报告的CONSORT评分是没有进行知情同意试验的1.57倍。已注册的临床试验将会受到注册机构的方法学指导,使其设计、实施和结果都得到优化,并能避免重复研究和选择性报告结果。
人口统计分析报告范文第2篇
关键词:丙类传染病;流行病学;发病率;手足口病
丙类传染病包括流行性感冒、流行性腮腺炎、风疹、急性出血性结膜炎、麻风病、流行性和地方性斑疹伤寒、黑热病、包虫病、丝虫病,除霍乱、细菌性和阿米巴性痢疾、伤寒和副伤寒以外的感染性腹泻病。从2004年1月1日起国家将丙类传染病纳入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传染病监测信息系统实施网络直报。本文分析句容市2010-2014年丙类传染病流行趋势,为制定防控措施提供科学依据。
1.资料与方法
1.1资料来源 法定丙类传染病个案来源于句容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2010-2014年疾病监测信息系统中登记报告的法定传染病数据,人口统计学资料来源于市统计局2010-2014年统计年鉴。
1.2方法 采用Excel 2003软件对从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信息系统中导出数据进行初步整理,利用SPSS 19.0统计分析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
2.结果
2.1总发病与死亡情况 2010~2014年,除麻风病、斑疹伤寒、黑热病、包虫病、丝虫病外,其他6种传染病均有报告,共计6672例,年均发病率为227.62/10万,和全国同期水平相近,5年发病率依次为248.84/10万,213.23/10万,278.54/10万,28025/10万和1 17.58/10万。各年度丙类传染病报告发病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422.766,P
2.2报告发病顺位 5年间6种登记报告的丙类传染病年均发病顺位依次为手足口病(62.08/10万)、流行性腮腺炎(29.15/10万)、流行性感冒(7.06/10万)、其他感染性腹泻病(1.15/10万)、风疹(0.52/10万)和急性出血性结膜炎(0.03/10万)。按年度进行统计,历年排名前3位的均为手足口病、流行性腮腺炎和流行性感冒,但3者位次有变化,2013年排名第1位的为流行性腮腺炎,其他各年度均为手足口病,见表1。
2.3传染病分布特征
2.3.1人群分布 性别分布方面,2010-2014年报告的6672例病例中,男性2377例(发病率为162.65/10万),女性1765例(120.08/10万),男、女历年累计发病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94.117,P
2.3.2职业分布 职业分布方面,5年内报告的病例中以散居儿童报告发病数最高,为2208例,占总病例数的33.09%,其次为幼托儿童(2135例,占32.00%)和学生(2034例,占30.49%)。
2.3.3时间分布 全年均有病例发生,1-4月、7-10月丙类传染病的报告发病趋于平稳,5-6月、11-12月发病较高,2个发病高峰期总病例数达3192例,占全部发病数的47.84%。出现2个发病高峰主要是由于手足口病分别在5-7月和11-12月出现1个发病高峰,见图1。
3.讨论
人口统计分析报告范文第3篇
【摘要】 通过查阅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检索中药不良反应相关文献,探讨中药不良反应特点与发生规律。结果表明:(1)中药不良反应约占全部药物不良反应的15%,其中中药注射剂占全部中药不良反应的70%以上。(2)中药不良反应发生随着年龄的增长,其构成比明显增加。(3)中药不良反应多数发生于用药后1 d之内,占全部病例的72?53%。(4)中药不良反应的发生与给药途径、剂型有明显的相关性,注射剂型引起的不良反应最多,其次为口服中成药,口服草药及外用中药引起的不良反应所占比例最低。(5)中药不良反应累及的器官系统以皮肤及其附件损害最常见,其次为全身性损害。
【关键词】 中药;副作用;数据2024
随着新的上市的中药品种增多、使用数量的增加及应用范围的扩大,中药不良反应的报道逐渐增多。为了减少中药不良反应发生,指导临床合理应用中药,本研究通过选择临床不良反应总结文献,包括中药不良反应报告的分析、医院集中监测等论文,提取并统计中药不良反应特点和发生规律的相关指标,结合药物不良反应的相关文献,总结了中药不良反应的特点与发生规律。现报道如下。
1方法
1?1资料来源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NKI)(1990~2009年)、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VIP)(1990~2009年)。以“中药”“不良反应”为检索词,进行篇名检索。
1?2文献选择标准
1?2?1纳入标准(1)文献内容涉及中药不良反应分析。(2)为一次文献,源于各级不良反应中心或各级医院的不良反应报告表总结,研究者自发2024的不良反应病例分析,或者医院集中监测病例报告。
1?2?2剔除标准(1)源于个案病例的文献分析或综述(二次文献)。(2)来源相同或者部分相同的文献,指文献来源于同一地区或同一医院,而且其采集时间相同或者部分相同。(3)抄袭或重复发表的文献。(4)相关统计指标不全,无法利用的文献。(5)单一中药品种的不良反应分析文献。
2结果
按上述文献选择标准,对检出文献进行筛选,最终筛选出符合要求的文献32篇[1-32],共涉及病例6 553例,文献病例来自北京、河南、广东、四川、安徽、上海、江苏、浙江、陕西、山西、河北、广西等12个省市。文献病例的采集时间为1992~2009年,文献病例的来源不存在时间和地区上的重复引用。
2?1性别分布有30篇文献统计了性别构成比,共涉及病例5 724例,其中男2 644例(46?19%),女3 080例(53?81%),女性病例多于男性。尽管药物不良反应有女性较为敏感的趋势[33],但由于不能获得所有用药者的性别分布情况,故不能确定这一结果是源于女性对中药毒副作用比较敏感,还是源于女性用药者比较多。
2?2中药占全部药物不良反应的比例有12篇文献统计了中药占全部药物不良反应的比例,共计有病例6 519例,其中中药不良反应病例1 006例(占15?43%)。单篇文献报导的中药占全部药物不良反应比例最小为10?82%,最大为23?50%,可见中药不良反应约占全部药物不良反应的15%。
2?3中药不良反应病例的年龄分布本组文献对病例年龄分布的描述方法多样,按10年或20年为一年龄段进行统计者有7篇文献,涉及病例1 869例。按≤20岁、21~60岁、≥61岁分3段统计者有3篇文献,涉及病例349例。本研究根据数据的实际情况,将其分为4个年龄段(≤20岁、21~40岁、41~60岁、≥61岁)和3个年龄段(≤20岁、21~60岁、≥61岁)两种情况分别进行统计。为统计不良反应病例的年龄分布特点,将各年龄段病例数转换成以每1岁所含病例数为标准(各年龄段每1岁所含例数为年龄段例数与该年龄段年数之比),并以每1岁所含例数计算各年龄段的构成比。61岁以上年龄段者按12岁计算该年龄段年数(按WHO公布的《2006年世界卫生报告》,我国人均寿命为72岁),结果见图1。
以每1岁所含例数计算各年龄段的构成比,结果显示,按≤20岁、21~40岁、41~60岁、≥61岁年龄段统计,其构成比分别为7?49%、21?78%、25?02%、45?72%。按≤20岁、21~60岁、≥61岁年龄段统计,其构成比分别为14?27%、38?41%、46?71%。可见,不良反应的病例数随年龄增加而有明显增加趋势。
2?4中药不良反应的发生时间有7篇文献具体地描述了不良反应的发生时间。结果表明,药后1 h内不良反应占全部病例49?15%,药后1 d内不良反应占全部病例72?53%。由此可见,多数不良反应是在药后1 d内发生的。药后1 d之内,尤其是1 h内是不良反应发生最多的时间段,故应加强这一时间段的观察。
有4篇文献描述不良反应发生时间的范围,最短可发生在用药后数秒钟,最长为用药后121 d[10,26]。有2篇文献统计了首次用药所致不良反应的例数[5,22],在838例不良反应病例中,首次用药导致不良反应有627例,占74?82%。可见,70%以上的不良反应是在首次用药后发生的。所以,首次用药是中药不良反应另一个重要监测点。
2?5中药不良反应累及的器官系统及临床表现有28篇(涉及病例5 686例)报告了不良反应累及器官系统情况,累及器官系统6 538例次。涉及皮肤及附件损害2 477例(占37?89%),表现为各类皮疹、紫癜、瘙痒、皮肤潮红、黏膜水肿或颜面水肿等;全身性损害1 136例(占17?38%),表现为过敏性休克、过敏性(样)反应、药物热、全身不适等;消化系统损害1 157例(占17?70%),表现为恶心、呕吐、呃逆、口苦、纳呆、胃灼热感、腹胀、腹痛、腹泻、便血、便秘和肝功能损害等;神经系统损害539例(占8?24%),表现为头晕、头痛、头胀、惊厥、面部潮红、口干、口渴、烦躁、意识不清、抽搐、嗜睡或睡眠不安、失眠、耳鸣、视觉异常、癫痫样表现等;心血管系统损害458例(占7?01%),表现为心悸、胸闷、面色苍白、四肢厥冷、血压下降或升高、类心绞痛反应、心率加快或减慢、房性或室性早搏、房颤、静脉炎等;呼吸系统损害361例(占5?52%),表现为呼吸困难、气促、哮喘、胸闷、咳嗽、呼吸音增粗或有干湿啰音、喉头水肿等;血液系统损害36例(占0?55%),表现为白细胞总数减少、粒细胞减少或缺乏、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急性血管内溶血或出血等;泌尿系统损害123例(占1?88%),表现为血尿、少尿、尿频、急性肾功能衰竭、肾小管病等。其他损害236例(占3?61%)。另外,有16篇文献统计了过敏性(样)休克的病例数,共有病例3 397例,过敏性休克138例,占4?06%。
由此可见,皮肤及其附件损害最常见,其次为全身性损害和消化系统损害,第3为神经系统损害、心血管系统损害、呼吸系统损害,而泌尿系统、血液系统损害所占比例最少。
2?6中药不良反应与给药途径及剂型有明显的相关性有25篇文献统计了各给药途径的不良反应例数,共4 870例。其中注射给药3 436例(占69?44%),口服给药1 369例(占27?67%),外用给药及其他149例(占3?01%)。可见,中药不良反应与给药途径有明显的相关性,以注射给药途径的不良反应构成比最高,其次为口服途径,外用给药及加工药材等接触药物者最少。
有17篇文献统计了病例的剂型构成比,共有病例2 723例,注射剂1 925例(占70?69%),口服成药剂型684例(占25?12%),口服草药37例(占1?36%),外用剂型85例(占3?21%)。可见,注射剂不良反应涉及的病例最多(占70%以上),其次为口服剂型,包括胶囊、片剂、颗粒剂、液体制剂等,外用剂型和临床用量最大的饮片所致病例比较少。
王奇等[34]调查了中药注射剂及同品种不同剂型中药的临床研究文献,统计结果表明,34种药品出现不良反应,涉及4156例,其中注射剂4146例(占 99?76%),同品种其他剂型10例(占 0?24%),提示不良反应绝大多数为中药注射剂品种,而同品种其他剂型( 如口服液、颗粒剂、胶囊、片剂等) 则大多未出现或很少出现不良反应。黄萍等[35]对1993以前的中药不良反应进行了比较系统的总结,在3 009例不良反应病例中,注射途径仅占6?11%,注射以外的给药途径为93?89%。而本研究因注射给药产生不良反应病例占69?44%。通过两组源于不同时间的文献比较,提示由于近10余年中药注射剂的上市和使用增加,导致中药注射剂所致的不良反应病例快速增加。
因此,中药不反应的发生与给药途径、剂型有明显的相关性,由注射给药引起的不良反应最多,其次为口服中成药,且其不良反应病例的构成比远低于注射剂,而口服草药及外用给药引起的不良反应比例最低。
3讨论
通过复习和分析中药不良反应的相关文献,发现中药不良反应报告的分析、临床不良反应总结(如医院集中监测)类文献质量较高,这些文献来源于一定时间内某一地区或医院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比较接近临床不良反应的实际发生情况,具有较好的代表性。本研究以中药不良反应报告的分析、医院集中监测等文献为重点,开展中药不良反应特点与发生规律的文献研究。
通过对上述文献的统计和分析,我们初步认为中药不良反应有如下特点与发生规律:(1)中药不良反应约占全部药物不良反应的15%,中药注射剂占中药不良反应发生总数的70%以上,是中药不良反应最重要的组成部分。(2)中药不良反应在各年龄段均可发生,且随着年龄增长,不良反应的构成比明显增加。(3)中药不良反应可发生在药后数秒钟,也可在用药后数月才发生。药后1 h内不良反应占全部病例49?15%,药后1 d内不良反应占全部病例72?53%,首次用药发生不良反应的构成比为74?82%。(4)中药不良反应的发生与给药途径、剂型有明显的相关性,注射剂型引起的不良反应最多,其次为口服中成药,且不良反应病例的构成比远低于注射剂,而口服草药及外用中药引起的不良反应比例最低。(5)中药不良反应累及的器官系统以皮肤及其附件损害最常见,占37?89%以上;其次为全身性损害,占17?38%,其中过敏性(样)休克占全部病例4?06%;第3是消化系统损害、神经系统损害、心血管系统损害、呼吸系统损害;泌尿系统、血液系统损害所占比例最少。上述2024中药不良反应特点及发生规律的归纳只是基于现有文献的一个初步总结。由于文献可能存在发表性偏倚,以及有些文献存在被统计指标的残缺,因此,完善的中药不良反应特点及发生规律的研究有待更大样本中药不良反应病例的统计与分析,或者开展大样本的中药不良反应的前瞻性研究。
参考文献
[1]刘碧波,蔡国宁,朱建君.251例中药不良反应报告分析[J].中南药学,2007,5(6): 564.
[2]邱雄,范岳邦,藏云吉.275例中药制剂不良反应报告分析[J].中国药房,2008,19(15): 1185.
[3]董炳吉,金灿.293例中药不良反应报告分析[J].西北药学杂志,2004,19(6): 275.
[4]张丽,赵怡婷,陈冰.623例中药不良反应报告分析[J].中国医院用药评价与分析,2009,9(2): 151.
[5]赵向阳.761例中药不良反应报告分析[J].安徽医药, 2007,11(10): 959.
[6]姚佳晨,胡晋红,王卓,等.797例中药不良反应报告分析[J].药学服务与研究,2007,7(2): 130.
[7]陈燕华,徐晋辉.55例中药不良反应分析[J].中国药业,2005,14(3):56.
[8]蒋敏明.64例中药不良反应报告分析[J].中国实用医药,2007,2(36): 153.
[9]代大顺,姚恩霞.67份中药不良反应报告分析[J].中医药管理杂志,2007,15(6): 415.
[10]刘翎.124例中药制剂不良反应报告与分析[J].中国中药杂志,2006,31(22): 1907.
[11]戴淑萍,陈赛贞,杜有功.135例中药制剂不良反应报告与分析[J].中国药业,2008,17(4): 49.
[12]周践,郭代红,和培红.142例中药不良反应分析[J].药物不良反应杂志,2002(6): 368.
[13]刘世峰,薛新民.326例中药不良反应报告分析[J].中国医药导报,2007,4(29): 106.
[14]时颖华,王大猷.上海地区112 例中药不良反应报告分析[J].中国药房,2002,13(6):357.
[15]王锦燕,曹丰.我院36例中药不良反应报告分析[J].北京中医,2006,25(9): 555.
[16]徐峰,关英,郑彦云.我院42例中药不良反应报告分析[J].中药材,2003,26(11): 848.
[17]廖晓玲,叶汉琛,谢栋.我院中药不良反应报告分析[J].海军医学杂志,2006,27(4): 344.
[18]韦焕丽,刘初春,齐金.我院中药不良反应报告分析[J].中国医药指南,2008,6(23): 359.
[19]韦明华,张弥,汪军荣.中药不良反应162例报道[J].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杂志,2006,4(4): 371.
[20]郭丽萍.中药制剂不良反应95例分析[J].河南中医学院学报,2008,23(3): 47.
[21]王霞.中药制剂致不良反应52例分析[J].首都医药,2008(2): 43.
[22]贾毅婕,王育琴,常红军,等.77例中药不良反应报告与分析[J].药物不良反应杂志,2003(4): 231.
[23]付晓燕.66例中药不良反应[J].中国实用医药,2007,2(12): 84.
[24]赵滨红.87例中药制剂不良反应报告分析[J].中国药房,2007,18(18):1417.
[25]孟永良,严炎中.177例中药制剂不良反应情况分析[J].中国药业,2006,15(19): 53.
[26]蔡长春,李景苏.53例中药制剂不良反应临床监测结果分析[J].中成药,2005,27(1): 92.
[27]杨玉芳,陈龙英,周燕文,等.102例中药制剂不良反应报告分析[J].广西中医学院学报,2002,5(3): 65.
[28]张敏红,章宏法.78例中药制剂不良反应报告分析[J].海峡药学,2009,21(3): 161.
[29]翟培良,王晓艳.口服多种中药制剂致消化系统不良反应75例分析[J].陕西中医学院学报,2008,31(4): 51.
[30]董秀丽.我院中药制剂不良反应的调查分析[J].临床误诊误治,2009,22(4): 52.
[31]胡旭涛.中药制剂不良反应71例分析[J].临床经验荟萃,2009,16(4): 404.
[32]杨耀芳.自发呈报监测中药的不良反应[J].中国中药杂志,2001,26(11): 787.
[33]金有豫.药物不良反应[M].北京: 人民卫生出版社,1998: 15.
人口统计分析报告范文第4篇
【关键词】艾滋病;疫情;分析
【中图分类号】R181.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7484(2014)06-3932-02
为了解河池市艾滋病流行规律和变化趋势,为制定艾滋病干预策略提供科学依据,现将河池市2013年艾滋病疫情分析如下。
1 材料与方法
1.1资料来源 疫情来源于河池市各县(市、区)疾控中心通过国家艾滋病报告管理信息系统上报的艾滋病资料;人口资料不源于河池市统计局,以年平均人口数计算当年常住人口发病率。
1.2方法 根据国家艾滋病报告管理信息系统提供的年报表统计分析,并用Excel分类统计。
2 结果
2.1疫情概况 2013年河池市报告HIV/AIDS 556例,发病率13.88/10万,比2012年下降10.03%。其中新发现感染HIV 337例、新发现AIDS 219例、 既往HIV转化AIDS 125例、死亡167例、既往死亡本年终审34例,与2012年比分别减少35例、27例、58例、76例、56例,各项指标均大幅下降。
2.2 地区分布 2013年全市各县(市、区)均有病例报告,发病数居前三位的是:都安县121例,占21.76%;宜州市88例,占15.83%;大化县74例,占13.31%。全市累计报告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和病人数4551例,现存活2877例,其中HIV 1491例,AIDS 1386例。累计疫情居前三位的是:都安县891例,占全市现存活数的30.97%;宜州市404例,占14.04%;大化县357例,占12.41%。各县(市、区)2013年HIV/AIDS发病死亡情况见表1。
2.3 人群分布 2013年新发现的HIV/AIDS 556例中,男性348例,女性208例,男女比例为1.67:1。最小发病年龄1岁6个月,最大年龄为84岁,30--49岁为高发年龄组,共报告313例,占总报告数的56.30%;其次为50--64岁年龄段,发病130例,占全市报告数的23.37% 。农村486例,占87.41%;城市70人,占12.59%。职业分布广泛,包括学生、公共场所服务员、工人、民工、农民、干部职员、待业人员等,其中以农民为主,占70.32%,其次为家政、家务及待业人员,占7.01%。职业分布见表2。
2.4 传播途径构成 多种感染途径并存,异性性传播占的比例最大。通过异性性接触传播535例,占96.22%;男男同性传播11例,占2.0%;注射吸毒传播5例,占0.9%;母婴传播4例,占0.7%。
2.5 主动监测 2013年全市共完成HIV抗体筛查103.36万人次,占全市常住人口数的30.44%,与去年同期比增长22.01%。其中有偿供血(浆)人员检测人次数最多,占57.46%,其次为其他就诊者检测、孕产期检查和术前检测,分别占8.21%和8.17%。筛查人次数与去年同期比增长最多的样本来源是强制/劳教戒毒人员检测,上升幅度为280.62%,其次为新兵体检,上升195.58%,第三是无偿献血人员检测,上升42.39%。确证阳性数样本来源与去年同期比下降47.89%。见表3。
表3 2013年河池市HIV/AIDS主动监测统计表
3 讨论
河池市2013年报告的HIV/AIDS 结果显示,新报告的艾滋病感染者、艾滋病病人及死亡人数均首次呈现下降趋势,主动监测人数比上一年增长22.01%,新发感染人数却下降47.89%,但部分县(市、区)疫情仍呈现高发态势,说明人群观念和行为的改变是预防艾滋病的关键[1]。
河池市HIV/AIDS病例80%在农村,96.22%为异性传播,性传播途径成为主要的传播方式,其中非婚异性是性途径传播的重要影响因素,给防控工作带来了新的挑战。30-49岁青壮年人群报告感染者及病人数所占比例较大[2],可能与低档暗娼活动密切2024。老年男性病例的感染途径集中于。老年人寻找的一般为收费低廉、年龄偏大、安全性知识缺乏的低档暗娼,感染艾滋病的危险性更高。老年男性病例在外感染后,又通过家庭内传播造成配偶感染,这是造成老年女性病例快速上升的主要原因。暗娼规模较大,流动性强,管理困难和不到位,亟待创新社会管理模式。
在2013年新报告病例中,35.86%报告时即为病人, 22.22% 为当年新报告当年即死亡的病例,这表明原来没有被发现的早期感染者已进入发病高峰,病人发现晚的问题普遍存在,及时发现潜在的HIV感染者,对艾滋病防治有重要意义[3]。因此,要不断完善覆盖城乡高危人群、重点人群的监测检验体系,争取早发现和积极治疗病例,加强健康教育和健康促进,针对不同人群采取有效的干预措施,以有效减少新发感染和降低病死率。
参考文献:
[1] 黄小涛,林忠文,毛晓庭,等.汕头市潮阳区一般人群艾滋病相关知识的调查分析[J].中国预防医学杂志2010,11(3):309-310.
人口统计分析报告范文第5篇
(一)、对乡镇计生统计人员严格要求,以专业化、知识化多元化为标准,每月定期进行一次业务培训和现场练兵,不断以会代训对乡镇计生所长、计生统计等业务人员对统计基础知识、报表质量、作用发挥等方面进行了认真的培训,使他们掌握到了一定的业务知识,收到了一定的效果,从而提高了计生统计人员的综合素质。
(二)、建立健全了人口与计划生育统计工作制度,做好经常性统计工作,坚持落实村级计生管理员每月月底到乡(镇)计生办参加报表汇审例会制度和乡(镇)计生统计员每月二日到县计生委统计股参加报表汇审例会制度。今年元至5月份,县发展规划股共召开乡镇统计员例会5次,应到会120人次,除极特殊情况外,每次例会基本全部到会。
(三)、在严格要求统计员提高素质的基础上,对数据的准确性进行严格把关:要求报告单与报表一致,报表数据与日常调查一致,微机输入数据与报告单、报表一致,对报表不符合实际、数据失真的乡镇,进行通报批评。使报表与微机输入数据真正起到有分析价值的作用。
(四)、不断改进统计工作方法,坚持统计报表与抽样调查及年终考核相结合,微机输入与手工报表相结合,拓宽统计数据采集渠道,将下级数据上报与上报信息反馈结合起来,保证数据上报的准确性。
(五)、对每季度报表数据进行分析,并通报各乡镇,以便指导下步工作。
二、认真落实人口计划,做好人口发展预测工作
(一)、今年元月份根据乡村人口规模、已婚育龄妇女年龄构成等实际,结合往年人口生育情况的特点,县人口计生发展规划股坚持宏观调控与科学分析,对乡镇及时下达2010年生育计划。由各乡镇根据本乡(镇)符合生育政策对象数量,合理安排生育指标,做到生育指标落实到人,所有符合生育政策的对象名单逐级上报。首先由村级报到乡镇计生办,然后由乡镇计生办逐人报到县计生委发展规划股备案。
(二)、2010年元月发展规划股对今年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形势进行了分析和预测,写出了人口形势预测警报告,分析新形势下的人口与计划生育工作存在的新情况、新问题,研究与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相关的政策、措施,向县委、县政府提供了正确的决策依据,及时对各乡镇2010年的人口计生工作提出了指导性建议。进一步认清我县人口形势,明确任务,创新思路,强化措施,确保全年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目标的圆满完成。
三、扎扎实实地开展了春季“生殖健康进家庭活动”
(一)、发展规划股全体人员积极服务于全县春季“生殖健康进家庭活动”协助和指导乡镇认真清查漏档漏管已婚育龄妇女,要求组织专业队伍,逐村逐户排查,澄清已婚育龄妇女底数,康检对象底数和四术对象底数,结合计划生育信息录入情况与民政、公安、卫生等部门联系,及时将新婚和漏登漏管已婚育龄纳入管理,特别是已婚育龄妇女和康检对象占总人口比例明显低于正常值的行政村,利用单月康检的机会,加大排查力度,确保漏登漏管已婚育龄妇女全部纳入管理,提高管理率,并按时向市人口计生委发展规划股上报排查两漏进度情况并按要求上报两漏排查情况报告。
(二)、对“四术”任务进行预测和合理分配,指导乡镇积极完成“四术”任务,确保人口计划的完成。
四、规范生育证的管理与发放,进一步简化办证手续,严格审批程序,确保符合政策生育
(一)、一孩生育证继续由统计股统一管理,乡级发放。县对乡实行抽查监督,坚持一孩生育证的登记发放制度,要求乡(镇)实行生育对象随时要求领取,随时发放,做到生育前领证,使符合生育策的对象都能持证生育。对一些工作不认真、把关不严的生育证管理员,不同程度进行通报批评和调整。
(二)、发放二孩生育证严格按照《河南省人口与计划生育条例》和《河南省生育证发放管理办法》的2024规定执行。经过对二孩生育对象深入调查研究,报请市、县生育证审查审批领导小组的审核决定后,再根据年度人口计划,决定是否发放二孩生育证。使生育对象做到了持证怀孕和持证生育。
(三)、通过宣传橱窗等宣传形式,公示《河南省生育证发放管理办法》,增加办证工作的透明度,让群众了解生育证发放程序。
五、进一步搞好对持二孩生育证人员的全程监控
利用单月康检对当年和下年度持二孩生育证人员进行全程监测,直至生育后采取绝育措施为止。通过监测对当年未生育的及时换发下年度生育证,避免隔年度换证,制止了私自引产流产后换证,对因特殊情况胎儿发育不良,造成的胎儿畸形、死胎等情况必须经县计生服务站鉴定确诊,由县计划生育医学鉴定审批小组审批后同意终止妊娠者方可换证。对持二孩生育证人员的孕情监测一律由乡镇计生办统计员、生育证管理员、计生服务中心B超员三人共同负责把关,对持二孩生育证外流人员,由流动人口管理员严格把关,按时寄回合格的康检证明。定为单月11日乡级按时以电子邮件形式将持二孩生育证人员的孕情监测表上报县人口计生委发展规划股。:
认真贯彻落实“一法三规两条例”严肃生育政策,维护生育证的权威性,维护广大育龄群众的合法权益,更好地为广大育龄群众提供优质、个性化服务,使生育证审批发放工作经常化、制度化、科学化,根据市人口计生委的要求对持生育证对象实行月报告、零报告、实名报告制度,并搞好持证人员的跟踪服务。定于每月5日乡级按时向县人口计生委发展规划股上报上月的生育证发放人员登记表及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