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本网合同范本内容页

教育机构的劳动合同(甄选5篇)

2024-07-07 10:38:01合同范本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教育机构的劳动合同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教育机构的劳动合同范文第1篇

【关键词】 中亚 劳务输出 技能培训 模式 新疆

新疆面向中亚劳务输出有着经济、文化、民族、传统、语言、地缘等诸多方面现实与潜在的优势,但如何将优势落到实处,转化为具体的成效,实践证明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劳务输出人员的技能素质。因此,针对现行劳务输出人员技能培训中存在的问题,构建现实、可行和有效的劳务输出人员培训模式,是一项战略性选择,具有十分重要的理论与现实意义,也是当前新疆面向中亚劳务输人员技能培训急需研究和解决的重要课题。

一、构建新疆面向中亚劳务输出人员培训模式的要素

通过对自治区商务厅外经处和兵团商务局外经处的调研,我们发现影响新疆面向中亚劳务输出培训的要素很多,有些要素在实际工作中发挥着作用,有些是已经意识到具有重要作用的要素,还有一些则完全处于隐性状态。因此,理清新疆面向中亚劳务输出培训模式的要素,是构建合理可行模式的重要环节。

1、政府要素(含新疆地方与兵团两方面)。政府要素具体包括以下几个方面:一是政府需把面向中亚劳务输出作为一项硬性的工作目标纳入到工作范畴中,制定出具体的规划,同时将目标任务分解到区级相关职能部门和市县级政府,在区级相关职能部门和市县政府形成二级工作目标;二是政府自治区人民政府应赋予诸如商务厅、外委会等相关部门此项职责,以做到及时准确掌握中亚国家的劳务需求信息。市县应准确掌握本地劳动力的本底信息,及时组织剩余劳动力(特别是有一定教育基础的少数民族适龄者)参加技能培训,同时与涉外企业、劳务输出中介组织建立常态化的劳务合作关系;三是自治区人民政府通过制定相关政策来加以引导、管理和规范培训工作。市县相关职能部门需准确掌握国家和自治区的劳务培训法规政策,为本地劳务培训工作服务;四是自治区人民政府按照规划目标和政策法规合理安排培训资金,为有效培养良好技能劳务人员提供必要的保障。市县则需要通过对本地劳动力的培训组织,及时从自治区获得所需的培训资金,做好劳务技能培训工作;五是建设自治区级和市县两级平台劳务培训平台。自治区级平台的职能主要体现在规划的制定、劳务需求信息的、法规政策的制定、资金的组织等方面。市县平台的职能主要在于劳务培训的组织与落实,以保证希望和可以参与劳务培训的人员均能有序地享受到有政策支持的培训。

2、劳务输出培训协调机构要素。目前,自治区尚无统一的劳务输出与培训协调机构,涉及劳务输出与培训等方面的工作分散在政府不同的职能部门之中。由于存在条块分割、职能受限等问题,形成了谁都在管又谁都不管,有好处时谁都想管,没好处时谁都不想管的怪现象,由此造成我们在面向中亚劳务输出与培训工作上的意识淡漠、认识初浅、行动迟缓、收效不大的局面。解决这一问题的根本出路就是成立职责明晰的独立的自治区劳务输出与培训协调机构。该机构的主要职责是统筹劳务输出与技能培训工作,负责牵头协调政府不同职能部门在一盘棋战略的运筹之下,各司其职地为此项工作尽心尽力,以改变目前由商务部门附带管理的被动局面。

3、教育机构要素。我们这里所说的教育机构包括高校、职业技术学院、职业技术学校,其职能的扩展与延伸一方面在于协调机构工作职能的辐射,另一方面在于自身根据劳务输出技能培训要求的重新定位,即这些教育机构在教育职能上必须打破过去只知眼光向内的教育培养模式,还必须学会将眼光朝向中亚国家,要及时根据中亚国家对外来人才的需求,调整教育计划,培养中亚国家所需的劳务人才,尤其是高级劳务人才。在这方面,普通高等教育尤其要转变观念,树立面向海外培养人才的意识,建立面向中亚国家输送高级人才的教育平台。

4、社会机构要素。社会机构在劳务输出培训方面是重要的补充,不仅可以为劳务输出培训提供必要的资金,还可以为劳务输培训提供相应的技术与智力等方面的支持。与劳务输出培训相关的社会机构主要有民间组织、劳务中介组织、社会教育机构等。

5、企业要素。企业是社会经济发展的细胞,其需要大量经过教育机构培养教育出来的技能型人才,同时它又是培养拥有高技能人才的基地和摇篮。企业(特别是涉外企业)应在培养面向中亚劳务输出的人才中担当起应有的责任,为普通高校和职业教育机构的学生提供动手操作平台,以达到锻炼和提高学生劳动技能的目的。同时,企业可以直接将这些实践锻炼的学生作为自己的人才储备,随时满足自身对人才的需要。

二、新疆面向中亚劳务输出人员技能培训模式的构建及操作

通过对新疆面向中亚劳务输出人员培训模式要素的分析,我们认为可以构建如下模式(图1)来指导、规范新疆面向中亚劳务输出人员培训工作。本文将从组织的职责出发,详细解析该模式的构建及操作。

1、政府的职责。政府根据自己在面向中亚劳务输出上的工作目标,设立面向中亚劳务输出人员培训协调机构,建立由培训协调机构负责的劳务培训平台,通过资金、信息、政策等资源,赋予培训协调机构运用劳务培训平台进行有效协调的相应职责。与此同时,政府应向相关职能部门分解面向中亚国家劳务输出的任务目标,将此项工作纳入到各部门的考核内容中去。除此而外,政府还应通过政策与信息来直接或间接指导和沟通教育机构、社会组织和企业在劳务人员培训方面发挥应有的作用,使他们的积极性得到充分调动和激发。另外,县市政府的主要职责就是明白无误地掌握本县市剩余劳动力的本底信息,及时准确地了解自治区人民政府和培训协调机构制定的政策法规及所的劳务输出与培训信息,及时动员、宣传、组织、服务好本地剩余劳动力的培训。这项工作需成为县市人民政府的一项职责,同时也必须成为一项业绩考核内容。

2、培训协调机构的职责。培训协调机构是政府为落实面向中亚劳务输出目标而设立的直属执行机构,其通过政府所赋予的职权,运用相关的政策协调政府相关职能部门,使政府相关职能部门运用所具有的行政和物质资源为教育机构、社会组织和企业在劳务人员培训方面提供服务,以此来完成本部门所承担的目标职责。与此同时,培训协调机构需充分发挥自己的协调职责,直接利用政府政策、所掌握的信息,通过协调教育机构、社会组织和企业,使他们在培训劳务输出人员上的优势得到最大限度地发挥,以确保政府的培训目标落到实处。

3、教育机构的职责。教育机构负有对面向中亚劳务输出人员培训的职责,而调动和发挥教育机构的这一职责需要政府和培训协调机构在制度、政策、资金、条件等方面的安排。由于教育机构具有层次性,即其包括高等教育机构(如普通高校)、中等教育机构(如高等职业技术学院)和初等教机构(如技校、职业高中等),因此,不同层次的教育机构又具有不同层次的培养职责,需要政府和培训协调机构对此进行明确的划分与界定。不同层次教育机构根据培训协调机构提供的信息或下达的任务,自主从事劳务输出人员的培训工作。同时,教育机构要主动与社会组织和企业对接,以获得其在相关资源和实践等方面的支持与帮助。

4、社会组织的职责。在政府的政策指导下,一些社会组织可以利用所掌握的与教育相关的资源,通过办理相关手续,从事面向中亚劳务输出人员的培训工作,以获得政府的经费支持。另一些社会组织可以直接投资教育机构,通过教育投资获得政府诸如减免税费的优惠政策,也可以按所掌握的劳务输出信息,委托教育机构培养所需的劳务输出人员。在这一过程中,教育机构和社会组织通过有效合作,共同获得政府的经费支持,实现在面向中亚劳务输出与培训上的双赢。与此同时,涉外中介组织是从事面向中亚输出技能型劳务人员的重要组织,他们不仅可以通过直接的途径输出劳务,也可以通过诸如帮助出国者如何获得勤工俭学、绿卡等有效信息,间接地输出劳务。因此,政府通过政策与信息的鼓励、支持和保障,让这些组织健康迅速地发展壮大起来就显得十分重要。

5、企业职责。企业是我国的经济支柱,也是培养和锻炼人才的最佳实践场所。企业一方面需要不断从教育机构获得技能型人才,另一方面也应将自己作为教育机构的实践基地,积极主动地接受教育机构的各级各类学生进行实习,这应成为企业肩负的职责和使命。此外,涉外企业应与教育机构进行密切合作,主动吸纳教育机构培养出来的各类人才,通过自己的项目或与中亚国家所建立的劳务合作关系,将他们输出到中亚国家从事相应的劳务工作,这本身也应成为企业的一项职责。为落实企业的职责,我们的政府应像法国政府那样,制定相关的法律和政策,要求所有企业和个体农庄随时随地接受学生实习、参观及各种学习要求。

综上所述,将经过技能培训的新疆富裕劳动力输出到中亚国家,不仅是提升新疆综合经济能力的有效途径之一,也是不断深化新疆与中亚国家经贸和投资关系,增进中国与中亚国家的友谊,促进共同繁荣与发展,维护和巩固地区安全与稳定的重要方式。同时我们坚信,只要新疆劳务输出人员的技能培训运用上述全新的技能培训模式,充分调动地方和兵团两方面上下各领域的积极性,大力开展对新疆富余劳动力(特别是少数民族)进行严格认真的高技能培训,就一定能将更多高素质的劳务人员输出到中亚各国。

(注:本文属新疆农业大学中亚研究中心2010年资助项目“新疆面向中亚劳务输出人员技能培训模式研究”的部分成果。)

【参考文献】

[1] 素甫·阿布来提:促进中国新疆与中亚五国经济一体化进程的探讨[J].俄罗斯中亚东欧市场,2011(2).

[2] 王玉娟:菲律宾劳务输出对中国的启示[J].对外经贸实务,2006(8).

教育机构的劳动合同范文第2篇

[关键词]人力资源需求 职业教育 复杂关联 运行机理 保障机制

[作者简介]郜玉艳(1990- ),女,河南新乡人,西南大学教育学部在读硕士,研究方向为课程与教学论。(重庆 400715)梁成艾(1970- ),男,贵州铜仁人,铜仁学院继续教育部副主任,副教授,博士,研究方向为职业技术教育。(贵州 铜仁 554300)

[课题项目]本文系贵州省教育厅人文社科重大攻关项目“贵州实施‘三化同步’战略人力资源需求与职业教育发展研究”(项目编号:12ZD007)、贵州省优秀科技教育人才省长资金项目“教育扶贫――职业教育与扶贫开发研究”(项目批准号:黔省专合字[2012]204号)和铜仁学院博士基金启示项目“中职学校‘双师型’教师专业化发展研究”(项目编号:DH1201)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中图分类号]G71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3985(2013)30-0005-04

“三化同步”是指工业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的同时、同步、同样发展,强调三者的协调推进、统筹发展。没有工业化和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就会缺乏动力;农业现代化跟不上城镇化、工业化的发展步伐,就会阻碍工业化、城镇化进程,进而影响整个现代化进程。在“三化同步”战略视野下,职业教育凭借其教育与经济的双重属性满足了人力资源的需求。基于职业教育发展与人力资源需求之间的高度耦合与依赖性,实现两者之间的有效衔接与互动,是实现“三化同步”战略的必由之路。因此,仔细厘清职业教育与人力资源需求之间的复杂关联,认真梳理职业教育与人力资源需求的运行机理,努力挖掘职业教育与人力资源需求良性互动的保障机制,是实现“三化同步”战略发展目标的关键。

一、“三化同步”战略视野下人力资源需求与职业教育发展的复杂关联

“三化同步”是党在新的发展时期审时度势后提出的重大发展战略,它的有效实施需要大批高素质人才。职业教育作为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大量人力资源和智力资本支持。因此,仔细厘清人力资源需求与职业教育之间的复杂关联十分必要。

(一)人力资源需求是职业教育大力发展的助推器

“人力资源是第一资源”,人力资源需求是推动职业教育发展的原动力。职业教育的重要目的之一就在于开发人力资源,服务职业需求,满足经济社会发展对职业人才及大众终身职业生涯发展的需求。在“三化同步”战略视野下,人力资源需求与职业教育发展间的关系是复杂的。人力资源需求对职业教育的发展具有推动和调节作用,职业教育又是人力资源需求得以满足的重要途径。右图是对二者关系的简要说明。

(二)职业教育是人力资源需求得以满足的保障

人力资源需求受多种因素的影响,并最终推动职业教育的发展。职业教育是人力资本形成和积累的主要途径。根据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罗伯特?卢卡斯的经济增长理论模型,人力资本可分为专业化人力资本和社会一般人力资本,但对经济增长起直接作用的是专业化人力资本。人力资源需求是推动职业教育发展的原动力。职业教育作为一种特殊的教育类型,在满足人力资源需求、培养社会所需人才等方面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从微观经济学角度分析,职业教育通过提高个体劳动者素质,促进其从生产效率较低的农业部门转移出去,顺利实现从农村向城市的流动,可以避免和减少经济萧条时“回流”现象的发生;从宏观经济学角度分析,职业教育可以提高劳动者的整体素质和生产效率,促进经济增长,扩大社会就业。①

职业教育能主动适应区域经济发展要求,充分利用区域内人力资源、物质资源等有利条件,培养出有区域经济发展特色的高素质技能型人才。职业教育具有社会性、职业性等特性。它的特有属性决定了职业学校在办学定位、培养目标等方面要因地制宜,充分考虑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即“社会需要什么样的人才,职业教育就培养什么样的人才”这一需求。职业教育是典型的需求推动型教育,它与经济社会发展关联紧密,因此它必须紧紧围绕劳动力市场对人才的需求状况来调整办学进程。基于此,我们应深刻理解劳动力市场的供需关系,不断创新职业教育的办学模式和人才培养方式,最终使职业教育的发展能有效地满足社会经济发展对人力资源的需求。

(三)职业教育与人力资源需求的理性互动

职业教育发展与人力资源需求的良性互动表现为两者相辅相成、相互促进。“三化同步”战略视野下,人力资源需求既为职业教育提供了新的发展机遇,同时也对职业教育提出了均衡发展的新要求。职业教育是推进人力资源需求得以满足的必要步骤和重要组成部分,是实现农业现代化、工业化和城镇化同步发展的必要举措,是完成“三化同步”战略目标的必然要求。

为保证大批技术技能型人才的有效供给,职业教育的改革进程必须与人力资源的需求变革相适应,职业教育改革的标准与内容应能充分体现社会进步和经济调整的发展需求。自“三化同步”战略实施以来,经济社会发展对职业教育和人力资源需求等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即从局限于满足某一行业需求的标准化人才转变为有利于农业现代化、工业化与城镇化同步发展的复合均衡型人才。在这一改革面前,职业教育发展与人力资源需求之间的互动绝不是一个机械的相互作用的“躯壳”,而是由多方面要素共同构成的复杂系统。要真正实现两者之间的良性互动,进而发挥互动的应然效应,就必须彰显职业教育与人力资源之间的系统开放性。系统内各要素之间应当不断进行人力、知识、信息等方面的交流与互补,进而充分发挥互动的系统效应。

二、“三化同步”战略视野中人力资源需求与职业教育发展之运行机理

探讨人力资源需求和职业教育发展间的相互关联,明确两者之间的运行机理,有利于发挥良好的系统效应。现阶段人力资源需求对职业教育的发展提出了许多更为艰巨的要求,为了有效达成这一要求,有必要对人力资源需求和职业教育发展间的运行机理进行全面而深入的梳理。

(一)职业教育发展定位与人力资源需求结构

“三化同步”战略视野下人力资源需求与职业教育发展之间不仅相辅相成、相互促进,还存在内在各要素的相互碰撞、有机结合。职业教育属于典型的需求推动型教育,必须主动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紧紧围绕劳动力市场对人才的需求进行办学。职业教育发展的重要规律是它受经济环境、劳动力市场状况等的制约。随着高等教育的迅猛发展和劳动力市场人才需求结构的显著变化,大学生就业难问题日益凸显。一方面,大量毕业生难觅合适的工作;另一方面,用人单位难以聘到满意人才。这种失衡型的人才供需矛盾已经成为制约经济社会发展的典型瓶颈。职业教育承担着培养高技能型人才的重任。人力资源供需失衡揭示了职业教育与产业结构升级之间的矛盾。作为社会经济重要组成部分的职业教育,应在人力资源供需失衡中承担一定的责任。

人力资源需求结构主要取决于经济结构中的产业结构和技术结构。产业结构决定了人力资源需求的类型,技术结构决定了人力资源需求的层次。产业结构、技术结构的发展变化要求职业教育的体系和结构与其相适应。目前在雇佣方市场占主导地位的劳动力市场环境下,由于产业结构和技术结构变化所引起的人力资源需求变化,最终会促使职业教育的专业结构和层次结构进行调整与变革。基于此,职业教育要对其自身的发展进行准确定位,同时紧紧围绕“三化同步”战略视野中人力资源需求的结构和类型进行办学进程的调整,并结合国家实施“三化同步”战略经济结构中产业结构和技术结构的发展需要,着力培养技术型和应用型人才。

(二)职业教育发展程度与人力资源需求层次

职业教育发展程度指职业教育的层次结构,它是职业教育内部根据教育程度和水平的高低而划分的层次及其相互关系,呈现出一种纵向结构型的外在表征,其主要目的是最大限度地满足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按照各层次人才需要的比例来培养各种不同层次的高素质技能型人才,进而促进经济结构、产业结构、技术结构与职业教育层次结构的协调发展。合理的职业教育层次结构有助于形成合理的劳动力供给结构,培养出社会经济发展所需要的、数以千万计的、不同层次和等级的高素质技能型人才。反之,不但会浪费教育资源,而且还会造成职业教育在满足社会经济需求方面的偏差,进而出现人才过剩与短缺并存的局面,并最终影响社会经济的发展进程。职业教育通过自身层次结构的调整,以培养技能型、应用型人才为目的,为受教育者提供相应的教育和培训,进而有效保障劳动力的充分就业。

通常情况下,人力资源需求的层次结构是由经济结构中的技术结构决定的。人力资源需求的层次结构与职业教育层次结构的关系可以通过探讨技术结构与职业教育层次结构的关系来说明。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势必对劳动力的技术水平提出更高的要求,也要求职业教育提供更高层次的人才,因而可以说,技术结构影响着职业教育的起点和层次。同时,产业技术水平的优化升级也要求职业教育为其提供智力支持。我国已经初步建立了涵盖初等、中等、高等层次的职业教育体系,这一体系是职业教育系统完整性和科学性的外在体现,它在很大程度上满足了经济社会发展对各层次人才的需求。

(三)职业教育专业结构与人力资源需求变化

职业教育的专业结构是指人才群体中所需的各种专业人才的比例构成,是职业教育培养专门人才的横向结构,它包括专业门类结构的比例关系,以及专业门类与社会经济、科技、生产、就业之间的联系。合理的专业结构要求人才群体内各专业人才有一个合理的比例。专业门类的横向结构决定着职业教育培养人才的类型和专业结构本身的发展。专业结构按其目的和标准的不同,可分解为若干相互关联的要素,如各学科专业分类、各种类型人才、不同层次级别等。随着生产力的发展,社会分工日益细化,职业教育不可能为每一种职业培养人才。因此,职业教育在培养人才时,一般把与工作岗位要求相近的职业进行分类,然后通过一定的专业设置或弹性较大的课程实施来实现人才培养的目的,这对职业教育师资、设备、课程、教材等都有很大的影响。显然,职业教育的专业结构受社会生产分工和社会职业结构的制约。衡量专业结构是否合理的根本标准是职业教育专业结构是否同社会经济发展相适应,尤其是专业人才结构是否与产业人才需求结构相协调。因此,职业教育专业结构是关系到人力资源需求与职业教育发展是否协调的关键。

以贵州省高职教育专业为例,现有高职专业构成比例与贵州实施“三化同步”战略的产业结构调整方向明显不太吻合,传统热门专业比例偏高,而适应地方优势与特色产业发展需要的专业比较缺乏。如矿产、化工、原材料、烟、酒等产业发展所需要的专业较少。贵州是个矿产资源大省,但贵州高职教育资源开发与测绘专业的构成比例却很低,相关专业人才极度缺乏,这都不利于贵州“三化同步”战略目标的实现。针对此类情况,我们应以“三化同步”战略目标的实现为着眼点,明确专业调整目标,以专业布局和结构为抓手,根据市场变化不断调整专业结构,最终引导职业院校逐渐形成与人力资源需求相吻合的专业建设格局。

三、“三化同步”战略视野中人力资源需求与职业教育发展的保障机制

在“三化同步”战略视野中,人力资源需求与职业教育发展的运行机理体现在职业教育与人力资源需求结构、职业教育程度与人力资源需求层次等方面。职业教育与人力资源需求间的协调发展不仅包括职业教育系统内部各个子系统或元素间的协调,还包括职业教育系统与劳动力市场在资源配置、信息交换等方面为实现良性发展而协调配合的动态过程和结果。谋求职业教育与人力资源需求的协调发展,关键在于在整个动态系统的分析框架内,调整多元供求主体的发展策略与利益关系,使它们能保持一致,从而实现系统运行的整体目标。

(一)供需机制――构建专业设置的市场导向机制

构建专业设置的市场导向机制是人力资源需求与职业教育发展的关键枢纽。供需机制反映了社会经济发展与职业教育之间的复杂关联。它对就业和职业教育起着导向和决定作用。劳动力市场的基本构成要素是用人单位、劳动者和聘用过程。②通过劳动力市场,劳动力这种重要的人力资源被配置到不同行业、企业及工作岗位。劳动力市场是一个供求“不平衡平衡新的不平衡新的平衡”连续变动的动态过程。正是这种变动,才使人力资源在不同的地区、行业和岗位中得到合理配置。③不同工作岗位引起了劳动分工,也促使了对不同职业劳动力的需求。不同职业之间的差异体现在劳动内容和劳动性上,不同职业之间互相替代的可能性比较小。无论何种性质的劳动,社会分工对劳动力的需求都有很强的特定性,要求劳动力的供给必须与相应的工作岗位相对应。为此,建构以市场供求为导向的人才培养模式,是搭建人力资源需求与职业教育协调发展之间桥梁的关键。

职业教育具有教育性、产业性双重特性,其与市场经济的有机融合,主要是通过人才供需关系的平衡协调来实现职业教育的产业化运作。④职业院校必须首先明确劳动力市场对人力资源需求的数量、质量、专业等信息,进而培养出与市场需求无缝衔接的人才,最终达到与劳动力市场人力资源需求基本协调的理想状态。以贵州省2009年二季度劳动力市场状况为例,从职业需求供给人数来看(见表1和表2),专业技术人员和商业与服务业人员的求人倍率分别是1.1和0.63。与2008年相比,商业和服务业人员需求量明显增加。而从技术等级分组的供求情况来看,职业资格五级和中级专业技术的求人倍率有显著增加,这些都与产业优化升级和第三产业的科学发展密不可分。

(二)培养机制――构建互利双赢的多边协作机制

考虑到职业教育与人力资源需求发展所涉及的四大主体――职业教育机构、企业、行业以及政府机构之间的复杂关联性,我们不妨构建一个由四者共同协调构成的多边运行机制。目前,劳动力市场的结构性供给失衡是职业教育人才培养规格与人力资源结构不对称所引发的外延性问题。职业院校的专业设置缺乏前瞻性的发展规划,与区域经济发展和行业企业需求错位,引起供需矛盾。当前我们单纯地将职业教育发展错位之责归咎于职业院校本身,殊不知这是由于缺乏多个系统乃至整个社会系统的有机协调与大力支持导致的。一般而言,产业结构决定劳动力的类型结构。反映在教育上,就是要规范职业教育的发展进程,增强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的灵活性,使职业教育的培养机制充分发挥有益的促进作用。基于这一考虑,我们必须坚持以就业为导向的办学理念,从专业设置、课程建设、教学模式、学校管理等方面加大改革力度,使职业院校的办学进程与产业、行业人才需求相匹配。同时,我们还应强化以人为本的理念,注重培养学生的专业素质和职业技能,进而不断把就业指导渗透到职业教育的培养过程中。

为了有效达成这一目标,职业教育机构、企业、行业以及政府机构这四大主体可以构建以制度协调为前提的行政协调、实习单位协调、职业院校协调等协调机制,借以通过制度协调机制来保障职业教育与人力资源需求间的互动运行,消解职业教育和人力资源管理部门各自为政、责权不分的弊端,从而推动职业教育与人力资源需求的合理分配与流动;借以通过行政协调机制来作为职业教育与人力资源需求间有效沟通的形式,最终保障职业教育管理部门与系统内部各要素间的沟通和协商;借以通过实习单位协调机制来促使市场运作机制之作用得以真正有效发挥,进而实现市场与职业教育的“无缝衔接”。⑤

(三)调节机制――构建资源优化的统筹管理机制

高等教育需求行为决策总是在比较成本和收益的得失中做出决定的,各种教育的收益率若不反映经济发展条件,那么,无论是对个人还是对国家都会不利。⑥职业教育也是如此。市场调节是必要的,但仅靠市场机制来调节,可能会导致出现劳动力市场人力资源需求与职业教育发展失调的局面,尽管市场调控机制是职业教育运行与发展的首要的、决定性的调节机制。为了避免这一格局的出现,我们在充分发挥市场调节机制作用的同时,应努力挖掘政府调控机制的潜力,不断激发政府调控机制在人力资源需求与职业教育发展之间的调适活力。虽然政府的宏观调控作用是辅的,但是通过政府的宏观调控,我们完全可以从宏观经济态势上把握职业教育的发展需要,并制定出合理的职业教育发展规划。同时,充分发挥政府的调控作用还有利于对职业教育进行统筹安排,合理定位职业教育的人才培养目标,对与未来经济产业发展2024的专业设置进行合理统筹指导。

根据劳动力流动的成本收益理论,劳动力的预期收入与其流动成本的核算结果是其决定是否迁移的根本因素,劳动力的预期收入与迁入地的经济发展水平、就业机会和个人实现就业的能力相关。⑦按照这一理论,我们在充分发挥政府调控机制的调节作用的同时,还应适时考虑到兴趣、爱好等个人因素在职业教育与人力资源需求之间的调节作用。个人在职业方面的兴趣以及发展规划是变化的。职业教育的目的之一就是根据个体在职业发展方面的意向对其施加影响,并引导个体走上合适的工作岗位。用人单位需要能胜任工作岗位的劳动者,倘若个人的职业兴趣与社会的需要不适应,会引起人力资源的流动、再培训和新的职业选择。职业教育可以通过专业结构、层次结构的调整以及在职培训等途径来促进劳动力的合理流动,从而对劳动力进行重新配置,来满足社会生产对劳动力的需要,进而促进社会经济的发展。因此,我们要实现人力资源需求与职业教育的协调发展,就必须充分考虑到个人情感等因素在职业教育与人力资源需求之间的调节作用,最终在充分发挥个人因素调节作用的过程中,以人才供需均衡为基础,以人才供需结构类型匹配为关键,以人才质量为核心,构建起以市场调节为中心、以政府调控为主导的协同控制机制,进而充分保证职业教育与人力资源需求间的协调发展。

(四)反馈机制――构建人才培养的多元沟通机制

随着技术进步、产业优化升级和生产体系的发展,职业的种类和层次不断增多,一些职业的难度加大,职业的相关性、变通性加强,这一切不但要求劳动者的受教育程度、职业培训水平有相应的提高,而且还要求职业教育的专业、层次结构与社会产业结构相适应。因此,构建人才培养的多元沟通机制的目的就在于拓展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的沟通渠道,借以有效发挥与职业教育相关的企业、行业等主体在职业教育人才培养质量提升过程中的作用,进而充分保证市场调节机制作用的有效发挥,最终真正提高职业教育办学质量,满足人力资源需求。

从目前的情况来看,我国劳动力市场的信息传递和反馈功能仍没有得到充分发挥,劳动力市场信息管理系统的建设仍比较落后,还仅限于有限的信息2024、,缺乏对就业信息、就业形势的科学分析与预测。为了有效地拓展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的沟通渠道,职业教育活动的参与者要依靠完善的信息传递机制来了解毕业生就业、劳动力市场需求等供需信息。而为了充分保障这一信息传递机制的有效作用,加快建设劳动力市场信息管理系统势在必行。具体而言,我们不但应努力搭建“职业教育―劳动力市场”信息网络平台,进而切实保证信息资源共享愿望的实现,而且还应通过提供信息平台等方式把信息管理寓于服务之中,从而使社会对人力资源的需求信息能够反馈到教育系统中去,最终使各职业院校能够快速准确地了解劳动力市场的各种需求动态和劳动力市场的竞争情况,进而将这些信息作为课程设置和教学内容调整的依据。

[注释]

①刘春生,郑锁平.从经济学的角度分析职业教育在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中的作用[J].职业技术教育,2005(22):56.

②蒋凯,陈学飞.劳动力市场视角的当代美国高等教育变革[J].高等教育研究,2005(6):107.

③蓝劲松.高等教育与人才市场:理论探讨与实证分析[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1999:7.

④周明星.现代职业教育本质属性探析[J].教育与职业,2003(1):18.

⑤林克松,全.职业教育均衡发展与区域经济协调发展互动的体制机制构建[J].教育研究,2012(11):106.

教育机构的劳动合同范文第3篇

2024积极推进劳动预备制度加快提高劳动者素质的意见

全面推进劳动预备制度是提高劳动者素质、促进我国经济建设快速发展的重要举措。国务院办公厅《转发劳动保障部等部门2024推进劳动预备制度加快提高劳动者素质意见的通知》(〔1999〕60号,已翻印下发),把劳动预备制度提到了一个重要的战略地位。现结合我省实际情况,提出如下意见。

一、推进劳动预备制度,提高广大劳动者素质是一项重要的战略任务,各级政府要加强对实施这一制度的领导,并列入重要的工作日程。根据〔1999〕60号文件2024各级政府要设立由主管负责人牵头,劳动保障、教育、人事、计划、经贸、财政、工商等部门组成工作小组的要求,决定成立四川省推行劳动预备制度工作小组(另文下发),工作小组办公室设在省劳动和社会保障厅。各地也要成立相应的工作小组,切实抓好本地区劳动预备制度的推进工作。

二、技工学校、职业高中、职业中专、成人中专、普通中专学校以及就业训练中心、社会力量举办的教育培训机构和其他职业培训机构举办的职业教育和职业培训,均属劳动预备制度教育培训。从2000年起,在我省普遍推行劳动预备制度,组织新生劳动力和其他求职人员,在就业前原则上接受1?3年的职业培训和正规的职业教育,使其取得相应的职业资格或掌握一定职业技能后,在国家政策的指导下,通过劳动力市场实现就业。

参加各类职业培训合格的学员,具备初中毕业及其以上学历的一般可免试进入各类中等职业学校继续学习;如有考试要求的,应在同等条件下优先录取。劳动预备制度教育培训还可采取举办非全日制班、季节制班、双休日班或晚班,以及学分制与学时制相结合或远程教育培训等灵活多样的培训形式。

三、新生劳动力必须经过职业教育、职业培训,取得相应证书后方可就业。从事一般性职业(工种)的,必须取得相应职业学校的毕业证书、结业证书或职业技能培训合格证书;从事国家和地方政府以及行业有特殊规定职业(工种)的(国家另有规定的除外),在取得职业学校毕业证书或结业证书、职业技能培训合格证书的同时,还必须取得相应的职业资格证书;从事个体工商经营的,也应接受必要的职业培训,其中从事国家规定实行就业准入控制职业(工种)的,必须在取得职业资格证书后方可办理开业手续。

四、职业介绍机构不得2024、用人单位不得招2024(聘)用未持有职业学校毕业证书或结业证书、职业技能培训合格证书和职业资格证书的求职者就业。劳动监察机构要将职业介绍机构、用人单位2024招收、录(聘)用人中的劳动预备教育、培训和获取相关证书的情况列入监察范围,对未执行上述规定的,要依法查处,并责令改正。

教育机构的劳动合同范文第4篇

关键词:民办高校;和谐;劳动关系

随着《劳动合同法》的颁布实施,进一步明确了民办高校与教职工的聘用关系受劳动法律体系的规范与调整,同时开启了民办高校和谐劳动关系的新时代,也对民办高校人力资源管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由于民办高校发展历史不长,办学仍处于初级阶段,其办学起点、模式和体制直接导致其劳动关系多元化,法律关系的复杂化,劳动关系不稳固等典型问题的大量存在,使得劳动争议呈上升趋势,这种趋势直接影响到民办高校的生存与发展。本文深入分析了影响民办高校和谐劳动关系的主要问题及原因,并提出构建民办高校和谐劳动关系的对策。

一、影响民办高校和谐劳动关系的主要问题及原因分析

1.民办高校办学主体复杂,办学形式多样,导致劳动关系多元化。首先,民办高校一般均有多方投资,实行董事会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学校重大事项、相关制度和人事改革等均需通过董事会,从而导致各类政策出台及执行过程等具有一定的复杂性和不可预见的后果。同时因为民办高校基本上没有国家财政性经费,主要靠学费收入支持运转,所以办学人都把生源和规模看得很重,在受招生计划制约的情况下,大部分民办高校会寻求出路,包括开展不同层次的办学,如争取硕士点,开展本科教育、高职教育、成人教育、函授教育、网络教育、各类培训合作班,甚至为解决教职工子女问题办幼儿园等,办学形式多样,这样不同层次的教职员工以不同身份形式进入学校,从而导致劳动关系多元化。2.民办高校机制灵活,用人形式多样,导致劳动关系复杂化。民办高校的人事管理工作由于办学体制、资金筹措体制和管理体制上与公办大学的不同,因而形成了一套具有自身特色的用人制度。在人员聘用上一般有事业聘用制、劳动合同制、退休返聘协议制、临时用工制、柔性聘用制等多种用人方式,用人方式多样导致用人管理多层次化,法律关系交叉复杂法,具有事业编制的双方签订事业单位聘用合同,受事业单位聘用相关法律和劳动合同法共同约束,没有事业编制的未达到退休年龄的双方签定劳动合同受劳动合同法约束,退休返聘的签订协议并受单位相关规定及民事法规约束。同时教职员工来之全国各地,甚至世界各地,层次多,人员素质差异大,文化认同、生活习惯和各地政策不一致性等加剧了民办高校劳动关系的复杂化。3.民办高校跨越式发展,内部管理体制不完善,导致劳动关系不稳定。随着民办高校迅速发展,各学校起点、模式、实力、发展思路等存在诸多不同,同时受民办高校办学历史短,投资形式多样,家族式传统管理和有限的办学水平影响,大部分民办高校至今还没有建立科学、系统、有效的内部管理制度。特别是各层次人员的岗位责任制不明确,校内机构设置不规范,责、职、权分配不尽合理,存在校长的权力过于集中,或部分校领导参与管理机会小、功能单一,难以发挥管理作用,内运作缺乏约束和监督等,使决策失误、权力失衡、分配不公和服务不到位等问题出现,从而导致人才流失较多,劳动关系处于不稳定状态。

二、构建民办高校和谐劳动关系的思考与对策

1.创新民办高校人力资源管理开发新理念,建立人人都是人才的思想,为构建民办高校以“和谐劳动关系”为核心的人力资源管理创新打好思想理论基础。在民办高校的生存和发展中,人才的重要性日益凸显,树立人才资源是民办高校的第一资源的观念已深入人心,已成为民办高校人力资源管理中的工作重点。但要构建民办高校和谐劳动关系则要在配置和使用人力资源时树立人人都是人才的全面人才观。一所民办高校,既需要一个熟悉高等教育办学规律、视野开阔、同时能准确把握高等教育发展趋势的领导团队和一大批博学多才搞教学科研的高层次人才,也需要一批德能兼备、善于管理的行政、教学管理人才和需要勤勤肯肯的后勤工作人员,方能使学校的各项工作能顺利、规范、高效地运行。学校应制定各级各类队伍建设的长远规划和近期计划,从合理配置、优化结构、提高素质和加强能力等方面推进教师、科研人员、教学人员、管理人员、后勤人员队伍建设。在各类各级人才的引进、使用、管理、培养、选拔和相关部门人力资源的配置上要具有科学性和前瞻性,应有非常明确的目标,具体并配套的政策,同时操作必须到位,将民办高校的人力资源开发和管理工作落到实处,为构建民办高校以“和谐劳动关系”为核心的人力资源管理创新打好思想理论基础。2.充分发挥民办高校机制优势,建立民办高校劳动关系多方协调机制,健全民办高校职工权益保障体系。民办高校劳动关系明确的讲就是学校与其各类各级教职员工之间形成的具有劳动契约的社会经济关系,但构建学校和谐的劳动关系却并非是简单的学校的内部事情,这只是作为具有示范意义的社会经济关系的微观基础,不可避免的牵涉到政府、学校、工会、教职工和社会等相关各方,所以民办高校要充分发挥民办高校机制优势,建立民办高校劳动关系多方协调机制。政府要进一步修订相关法律法规,并尽快研究制定民办高校的规范管理政策和措施,切实建立和落实民办高校教师公平的社会保障制度,落实对民办高校的税收、土地、费用资助和人才引进等优惠政策,规范劳动关系,构建民办高校扶持政策体系。工会为民办高校内设机构,应积极发挥自身的桥梁作用,既要注意引导教职工服从学校的管理,广大教职员工的正确利益诉求又能给予积极反映,成为校方与职工之间的协调者,以维护学校内部良好的劳动关系。同时教职员工要本着“有理、有节”的策略,积极主动与学校对话,作为劳动关系另一主体争取自身的话语权。社会其他如宣传媒体等要起好正确宣传和导向作用。各方应做到相互协调相互作用,努力促进民办高校劳动关系的和谐。3.创新民办高校人力资源管理机制,实施人员分类管理,建立“以人为本”的科学薪酬体系,全面完善和推进劳动合同制,进一步规范民办高校劳动关系。民办高校用人机制灵活,用人形式多样,一般有在职聘用、退休返聘、劳务派遣、柔性聘用等多种方式,办学也涉及多层次,如本科、高职、中职甚至校办幼儿园,所以各类各级教职工员给予合理的分类是必须的。首先,根据办学层次予以横向分类,本科、高职均属于大学层次,中职一个层次,幼儿园一个层次,后勤服务一个层次,同时再根据人员性质在职、退休、劳务派遣、柔性聘用给予纵向分类,从而根据分类情况建立“以人为本”的科学薪酬体系。在构建新酬体系时首先应考虑“以人为本”,充分发挥薪酬的保障和激励功能,有利于吸引人才、引进人才、留住人才,形成稳定的教职工团队,保证学校可持续发展。第二,应坚持公平公开、规范合理原则,确保理顺收入分配关系,确定有合理的工资结构,规范收入分配秩序,做到公平公正,确保过程公平合理、规范有序。第三,应突出层次特色,如在大学层次应坚持学术为本,突出重点原则,保证学校可持续发展,坚持人才强校,收入分配政策要坚持向一线教师倾斜,向中青年骨干教师倾斜,向教学与科研工作倾斜,有利于促进师资队伍建设,提高学术水平。第四,应坚持注重业绩、竞争激励原则。充分发挥民办体制机制的优势,注重工作业绩,加大业绩考核的比重,优化竞争激励机制,努力体现多劳多得、优劳优酬。在确立科学薪酬体系的同时在民办高校应全面完善和推进劳动合同制。首先应切实利用《劳动合同法》规范民办高校劳动关系,确保每一位教职工员与学校订立劳动合同;其次应规范订立劳动合同,在双方协商一致的前提下,依法定程序正式签订完整有效的劳动合同;最后加强劳动合同的管理工作,完成相关规章制度,确保按法律程序规定做好教职员工合同的解除、终止、续签等工作,解决人员能进能出问题,同时在规范劳动关系的同时,使劳动关系在调整中实施和谐。4.培育具有特色的民办高校校园文化,进一步营造民办高校和谐劳动关系的良好氛围。具有特色和优良的校园文化能赋予师生民主、人文并富有生机的环境,是构建和谐校园和和谐劳动关系的重要保障。由于民办高校办学总体仍处于初始阶段,发展快,历史短,文化沉淀少,所以培育民办高校和谐特色校园文化,营造民办高校和谐劳动关系的良好氛围势在必行。首先,民办高校应该具有客观务实和一定特色的办学理念,是学校的生存理由,也是学校的生存动力和生存期望,更是一所大学文化的灵魂。它是基于教育发展方向宏观把控基础之上的微观思考,对学校的全体员工具有一定的感召力、凝聚力和生命力。第二,要有以人为本的制度文化。要充分利用民办高校灵活的机制体制,建立规范、灵活又人文的开放的环境,上下层级、平行层级相互尊重、和谐融洽成为这环境的主要基调。第三,要有和谐融洽校园文化环境。一方面要美化、优化我们校园的外部环境,要具备独特的风格和文化内涵;另一方面要有建设突出的人文环境,充分利用民办高校灵活机制体制,搭建各种形式的民主平台,让各级各类教职员工共同参与到学校的管理中,营造民主、和谐的管理氛围,使全体教职员工的职业发展、教育理念、角色认同、价值取向等与学校的主体文化协调一致,营造出民办高校和谐劳动关系的良好氛围。

参考文献

[1]施斌.高校和谐劳动关系的构建与发展[J].当代经济,2008(10):112-114

教育机构的劳动合同范文第5篇

1994年10月中旬.在南京东南大学举行的,由国家教委高等教育司、国家教委高等教育研究中心、中国产学合作教育协会、中国高等工程教育研究会、全国哲学社会科学“八五”规划国家级重点课题“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的研究和实验”课题组(高教系统)共同发起组织的,由东南大学和中国矿业大学承办的“全国高等教育与生产劳动、科学研究相结合学术研讨会”是推动高等教育与生产劳动、科学研究相结合的研究与实践的重要会议。本文就高等教育与生产劳动、科学研究相结合的2024理论问题作论文综述如下.

一、现代社会杂件下,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含理论有新的发展

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的历史时期,邓小平同志对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的理论有新发展?北京师范大学的厉以贤教授指出,邓小母同志2024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的基本观点有:第一,重新肯定了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是培养全面发展新人的根本途径。第二,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就是整个教育事业必须同国民经济发展的要求相适应。第三,在新的历史条件下,贯彻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在内容上、方法上要不断有新的发展。北京科技大学柏士兴、中国矿业大学吴松元、无锡轻工业学院许惠农等人认为,邓小平同志从当代经济和科技发展的现状,从我国经济科技和教育的现实出发,阐明了如何贯彻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的方针,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更重要的是整个教育事业必须同国民经济发展的要求相适应”,指明了“教劳结合”是社会两大部门之间的有机结合,否则就从根本上破坏了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的方针。这一思想值得我们深思。

如何看待在现代社会条件下的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北京师范大学顾明远教授提出并坚持与以往有所不同的看法,他认为,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是个普遍真理,它反映了现代大生产情况下理论联系实际、人的认识论、人的身心发展等客观规律,现代教育是现代生产的产物,因而应该发展地认为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是现代教育的普遍规律.对于世界上任何社会制度下的教育都是适用的,而非为社会主义制度下的教育所独有。北京师范大学厉以贤教授就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为什么说是时代普遍的规律,提出三个观察视角:1.现代科学技术迅速发展大量运用到现代生产中去;2.长期形成的教育棋式脱离生活和劳动,要改变这种状况.广义上讲,是把教育和社会生活结合起来,3.培养的人最终总要走上劳动岗位,因此要强调教育与劳动的结合。对实行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的价值和目标,他认为不仅有教育价值,而且有经济价值、社会价值和变化价值。它们是:1.人的全面发展的价值和目标.2.经济的价值和目标。首要的是为了促使教育树度更加适应经济需要。其经济目的就是为了保证向社会输送合格的劳动力.3.社会的经济价值和目标。在于培养学生在劳动中的集体观念和应在社会上提倡的价值观。中国矿业大学沈通生从现代社会发展状况出发进行具体分析后认为,现代社会中的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的新发展应理解为现代教育与现代生产劳动两个独立过程,以现代科学技术为中介的相互联系、相互依存的有机结合,具体包括5个方面.1.现代教育与现代生产结合;2.双向性结合,既包括教育教学与生产劳动的结合,也包括生产劳动与教育教学的结合;3.教育教学过程与生产劳动过程以科学技术为中介的有机结合;屯结合的内容包括德育、智育、体育、技术教育诸方面;5.结合的基本点也体现在学习者与劳动者具体人身上的全面发展。

二、新形势下的高等教育与生产劳动、科学研究相结合

相当普遍的看法是:高等教育与生产劳动、科学研究相结合是在新形势下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理论在高等教育中的具体应用和发展。大庆石油学院段克东教授分析指出这种相结合有四个层次:第一层次,在社会发展中,以经济建设为中心,高等教育与生产、科研三个系统的结合。第二层次,高校在人才培养、生产和科研方面与社会上的企业和科研单位进行的各种形式的合作。第三层次,在校内的以人才培养为中心,教学与科研、生产(服务)三项工作的结合。第四层次,在教学过程中,以课堂教学为中心,教学与科研、生产(实践)三种要素的结合。大连理工大学谢秉智、张秀萍的论文指出,新形势下高等教育与生产劳动、科学研究相结合表现在三个方面:1.表现在现代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上和高等教育—科学研究—社会生产综合体系对社会发展的推动作用上;2.表现在现代大学的社会职能转变上和高等教育办学体制的改革上;3.表现在高级专门人才培养过程的实际需要和发展趋势上。原国家教委高等教育研究中心主任王冀生研究员也指出,高等教育与生产劳动、科学研究相结合反映出当前我国高等教育改革的重要趋势,即:1.在办学思想上,通过这种相结合把高等教育和国民经济紧密结合起来;2.在办学模式上,把高等学校和社会紧密联系起来;3.在人才培养过程中.坚持这种相结合才能培养出高质量人才。河海大学胡连元认为,高等教育与生产劳动、科学研究相结合在我国得以发展的理论基础是:1.这种相结合体现了马克思主义教育学说的基本原则邝.这种相结合是邓小平教育思想的主要组成部分;3.这种相结合符合新时期党和国家的教育方针内在要求,是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人才的必然要求;4.这种相结合是世界经济和高等教育发展的共同趋势;5.这种相结合是党的十四届三中全会的科学决策,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高等教育体制的客观要求。

三、高等教育与生产劳动、科学研究相结合的几个基本理论问题

1.本质与内涵

吉林省教委主任陈漠开教授对高等教育与生产劳动、科学研究相结合的本质的基本看法是:在现代社会条件下,作为社会实体的人类自身生产与物质生产的矛盾统一,是现代学校教育与生产劳动以科学技术为基础的矛盾之统一。沈通生、吴松元、柏士兴、许惠农在他们的论文中概括了高等教育与生产劳动、科学研究相结合的内涵:(l)现代教育过程与现代生产劳动过程以科学技术为基础的有机结合;(2)是以教育为出发点,以教育活动过程和活动规律为主的,生产劳动作为教育的结合对象,着重为实现教育的基本目标任务提供条件和保证;(3)这种相结合是不同范畴的劳动概念的有机结合,教育劳动的生产性是这种相结合的纽带和桥梁;(4)这种相结合是一个多层次的结合,多内容的结合,其劳动包括体力劳动者和脑力劳动者的劳动;(5)这种相结合是指一种广泛意义上的结合,即这种相结合还表现在教育事业的发展与国民经济发展要求相适应;(6)这种相结合的教育内容,包括智育、体育、技术教育等诸方面、德育也应包括其中;(”这种相结合的基本点应该体现在受教育者具体人身上,使之接受全面发展的教育,朝着全面发展的方向发展。

2.基本特征

陈漠开教授在论文中具体分析了基本特征可分为4点:1.整体性。教劳结合是项复杂的教育系统工程。作为系统,它是一个统一有机整林,具有整体性。在这个整体中,规律交叉,目标一致,优势互补,相得益彰,形成整体优势。在整体目标和整体效益中,实现各自特定的利益和追求。2.双重性。各自的发展规律使相结合具有科学性。这种科学性无论在任何社会制度下都是客观存在的。正因为这样,我们才有可能学习借鉴资本主义国家在这方面创造的反映客观规律的有益经验.但是不同社会制度下的相结合不可能不反映出各自的生产关系和由它决定的教育的阶级性,使之具有社会性。因此在社会主义条件下实施相结合既要重视其科学性一面,又要重视其社会性一面,实现二者的统一。3.多样性。广阔领域,多彩的实践,千差万别的条件,不同的利益追求,使教产研相结合无论内容还是形式,都不能不日益多样化。4.时代性。教产研相结合植根于时代的土壤,不能不反映时代的脉搏、深深打上时代的烙印,具有鲜明的时代性。

3.功能

陈漠开教授提出了社会功能和教育功能。他指出它具有改造社会或促进社会进步的政治功能,提高社会生产的经济功能,培养全面发展的人的育人功能。在社会主义条件下,“改造社会”的内涵发生质的变化,具有促进社会进步的涵义表现为;一是促进教育制度的改革,二是促进知识分子同工农的结合,三是促成脑力劳动与体力劳动差别的逐步消灭。它不仅可以使教育事业的发展适应国民经济发展的需要,使教育培养的人才适应现代生产和科学技术发展的需要,而且通过师生参加物质生产劳动,解决生产过程中遇到的各种实际科学技术问题,直接创造社会物质财富,推动生产发展。它不但能使受教育者的智力和体力得到充分发展,而且会提高他们的思想道德素质,使他们既能从事脑力劳动,又能从事体力劳动,成为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4.结合点和结合模式

沈通生教授指出,科学技术是教产研相结合的有效结合点,教产研相结合只能是以科学技术为纽带在科学技术基础上的结合。现代生产劳动过程的基础是现代科技,而现代高等教育内容的中心或者说现代高等教育的基础也是现代科学技术,科学研究则直接参与现代科技知识创造和发展,因此科学技术把现代生产和现代高等教育及科学研究联系结合起来。一些同志从另外角度看待此问题,提出“中介”的说法,如清华大学陈智等。陈漠开教授认为,将科学技术看作高等教育与生产劳动、科学研究相结合的“中介”更为恰当,因为高等教育主要是培养人,其本身包含科学技术.而现代生产劳动,科学研究也需要科学技术,三者的结合是通过科学技术作为中介来实现的。陈漠开进一步指出,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它不仅决定着生产力发展的水平和速度、生产力的效率和质量,而且决定产品结构、生产组织结构、劳动方式,产业结构,左右生产发展方向,对教育,它则制约教育思想、教育体系,办学模式、教育内容和教育方法手段,是科学技术把教育,特别是高等教育和现代生产联系了起来,并成为其共同的基础。在总体上科学技术是相结合的中介。2024高等教育与生产劳动、科学研究相结合的结合模式,陈漠开教授从性质上分析,认为可分成三种:1.事业适应型模式。?解决的是客观上的问题,这种模式要求整个教育事业与国民经济的发展要求相适应,协调发展,形成良性循环。2.办学合作型模式。它由两种亚模式构成:其一是教育与科研、生产(社会实践)相结合。这是高等教育办学的基本途径。这种结合,是由社会发展中以经济建设中心,教育、科研、生产三个领域,高等学校在办学过程中以育人为中心,教学与科研、生产(社会服务)三项职能,在教学过程中以培养目标为中心,教育与科研和生产(社会实践)三种要素有机结合而成的教育系统工程.其二是产学合作教育。这是学校和产业部门按照工学结合的教学计划共同培养人才的一种办学模式。对高等教育来说,它又是教育与科研、生产(社会实践)相结合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3.过程结合型模式。这是把科学研究、生产实践引进教学过程的一种模式.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