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农学专业培养方案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农学专业培养方案范文第1篇
关键词:农业推广;硕士研究生培养;云南
我国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开始于1991年,最初是针对具有一定工作经历的在职人员开展的一种非全日制研究生培养模式。1999年,为落实“科教兴国””和“可持续发展”战略,更好地适应我国农业现代化和农村发展对高层次专门人才的迫切需要,完善具有中国特色的学位制度,经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批准,设置“农业推广硕士(暂定名)”专业学位,2014年经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审议通过,正式定名为“农业硕士”。2009年教育部下发《2024做好全日制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工作的若干意见》,决定包括农业推广硕士专业学位在内的19种专业学位实行全日制培养。目前农业硕士学位共设置15个领域,培养单位在数量上从最初的24家不断发展壮大到106家,培养单位类型也从最初以农林高校(研究机构)为主拓展到综合性大学、师范类大学、理工科类大学,目前非农高校67所,占全部招生单位总数的63.2%。从区域分布上看,一半的培养单位分布在华东、中南等沿海发达地区,其次是华北和西南地区占33%,东北和西北地区相对较少,云南仅4所高校成为培养单位,仅占全部培养单位的3.8%。截至2014年,全国全日制农业推广硕士招生11286人,云南招生约为300人,与其他地区特别是沿海发达地区相比,云南在全日制农业推广硕士研究生培养方面,无论是招生规模,还是培养质量,都还存在较为明显的差距。
一、云南全日制农业推广硕士培养存在的主要问题
农业推广硕士自2009年才开始全日制硕士招生,仍然处于不断摸索前进的阶段,除了受报考人数少、社会认同度不高等外界因素影响,该领域自身发展还面临以下亟待解决的主要问题。
1.生源不够稳定,入学动机不明确。我国2009年开始施行全日制农业推广硕士培养,云南4所培养单位均在2010年开始招生。全日制研究生报考的主力军是应届毕业生,学生在报考全日制硕士研究生时往往不会选择农业推广硕士,主要原因在于一方面出于传统意义上对专业硕士学位的偏见,另一方面对全日制农业推广硕士缺乏了解。从而形成同样的农业推广硕士,非全日制培养因为“物美价廉”而供不应求,但是全日制硕士研究生则面临无人问津的窘境。全日制农业推广硕士为广大考生攻读硕士研究生提供了新的途径,培养单位也可以通过调剂的方式完成预定的招生指标。然而,在调剂过程中,考生选择调剂农业推广硕士往往抱着“能上就行”的保底心态,就培养单位而言,往往也是以保证数量为第一前提。考生的保底心态结合培养单位数量第一的原则,必然导致学生以一种相对“盲目”的方式入学,不仅专业背景差异大,而且入学动机不够明确。
2.培养模式不统一,培养方案缺乏针对性。虽然农业推广硕士学位自1999年开始设置,但长期以来都只是以非全日制方式进行培养,而全日制研究生教育不仅是学位教育,同时还是学历教育,所以现有的非全日制培养模式和培养方案不能直接用于全日制研究生培养,充其量只能提供一些借鉴。另一方面,作为专业硕士,全日制农业推广硕士又有别于传统意义上的学术型硕士研究生,应用能力是专业硕士培养的重点所在,因此,相近专业的学术型硕士研究生培养模式也只是提供参考而已。培养单位通常在教学指导委员会建设性指导意见的基础上,根据自身条件和经验,设置培养年限和培养环节,以云南的4家培养单位为例,在学制上就有2年和3年的差异。在制定培养方案方面,目前培养单位往往只是在教指委推出的指导性培养方案的基础上稍作修改,具体表现为培养目标过于宽泛,不能体现地区和培养单位特色。在课程设置上,除了教指委规定必修课程外,受培养规模限制,为了节约培养成本,培养单位往往不会针对性地开设相关专业课程,通常合并到所开设的相近学术型或专业型硕士点加以培养。
3.导师队伍不够完善,实践教学存在不足。农业推广硕士培养提倡“双导师”制,即校内导师和校外导师共同指导的模式。然而,由于全日制推广硕士培养开始得相对较晚,往往培养单位还没有制定确切的导师遴选规则,通常相近专业的硕士生指导教师直接可以申请为农业推广硕士生导师。这些指导教师往往由于缺乏必要的相关实践研究经验,只能凭借相近专业硕士培养经验完成农业推广硕士研究生培养工作,目前校内导师仍处于探索培养的初级阶段。本来校外导师可以较好地弥补校内导师缺乏实践研究经验的不足,但是对很多实践单位而言,还是一种新鲜事物,特别是在培养单位自身还没有完全消化理解的情况下,校外导师更是对培养过程束手无策,很难起到校外导师应有的实践指导作用。另外,根据教指委要求,农业推广硕士研究生原则上应有不少于6个月的实践环节,但目前培养单位实践基地建设还明显滞后,即使在现有的实践基地上也很少实质性开展能够促进研究生培养的实践活动,所以,目前农业推广硕士研究生的实践环节往往只能依靠校内指导教师自行安排。因为导师的专业背景和研究方向各异,对研究生实践工作的要求和标准也各不相同,这必然造成研究生实践环节缺失必要的监管,甚至偏离面向现代农业的高层次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基本目标。
二、农业机械化领域硕士培养改进措施及建议
针对上述存在的主要问题,根据我国现代农业发展需求,以及农业推广专业学位培养的基本要求,在充分研究云南省农业发展现状和趋势的基础上,本文对云南农业推广硕士研究生培养提出以下改进措施及建议。
1.加强引导和政策鼓励,提高生源符合程度。生源规模和质量是实现农业推广专业硕士人才培养目标的重要前提。一方面,现代农业发展亟需大量高素质专业人才队伍;另一方面,受传统观念和专业特点影响,目前农业推广硕士正面临着生源匮乏的窘境。显然在研究生培养的供给侧形成明显的不对称,这种不对称主要体现为信息的不对称、观念的不对称和政策的不对称。目前仅仅依靠培养单位,根本无法走出上述困境。根据我国人才培养提出的“政产学研用”相结合的原则,在生源保障方面需要政府、培养单位和企业共同联手应对。具体而言,培养单位需要加强招生宣传,借助研究生招生网站等平台,重点阐明农业推广专业硕士基本情况和培养过程,引导考生打破传统观念。各级政府要根据地区农业发展规划,积极出台相应的优惠就业政策,一方面给学生一颗“定心丸”,另一方面可以吸引更多高层次应用型人才投身地方经济建设,进入招生、培养和就业的良性循环。企事业单位特别是基层单位作为农业推广硕士学位所培养人才最终的归宿,在生源建设中也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作为用人单位要及时人才需求信息,并积极参与到招生环节,推进预约式培养模式,营造良好的招生氛围。
2.突出培养特色,构建开放式师资队伍。虽然全日制农业推广硕士是面向全国培养高层次应用型人才,但作为云南省的培养单位,还肩负着服务地方经济的重任,因此,在培养目标上应突出针对云南现代农业发展培养人才的特色,同时有意识地设置具有地方特色的专业课程。师资队伍是人才培养的基本保障。农业推广专业硕士培养不仅要求导师具有一定的科研水平,同时还对导师的实践研究能力提出了较高的要求。培养单位需要加快完善导师遴选和培养体制,利用实践教学基地等平台,有计划的实施导师培训工作鼓励并安排校内导师到企业开展合作研究,提高实践研究水平。同时主动邀请企事业单位技术人员担任校外导师,以专题报告和课程等形式为研究生讲授专业知识。
3.强调实践案例教学,拓展实践教学基地。为了让农业推广专业硕士研究生在较短时间内理解专业内涵,需要通过案例分析,引导学生迅速掌握相关知识点,培养分析问题和独立思考的能力。案例教学已成为专业学位研究生教学改革的重点,2015教育部1号文就是《教育部2024加强专业学位研究生案例教学和联合培养基地建设的意见》,农业硕士指导委员会也在2016年4月于中国农业大学举办了首届农业专业学位案例教学与写作师资培训。无论外部改革还是内在需求,案例教学将逐渐成为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的主要模式。案例是案例教学的基本素材,而案例一定离不开实践活动,同时,作为应用型人才培养,实践环节是决定人才培养质量的关键。在实践教学基地的建设中,培养单位和企事业单位应该积极互动,一方面培养单位有义务向实践教学基地所在单位全面诠释基地建设的目的、意义和重要性,积极宣传国家和地方相关政策,提出具有一定操作性的合作协议;另一方面,企事业单位要积极配合培养单位共建实践教学基地,在实践教学实施过程中扮演主要角色,主动向培养单位提供科研合作和人才需求信息。
三、结语
高层次应用型专门人才是推进现代农业发展进程的基础保障,然而目前无论从生源规模到培养过程都不尽人意,与现代农业发展需求还有一定的差距。本文在分析云南全日制农业推广硕士培养现状的基础上,重点归纳目前培养过程中存在的突出问题,并进一步在政策指引下,通过广泛参考成功经验成果,针对云南全日制农业推广硕士研究生培养,在生源建设、师资队伍、课程改革和实践教学基地建设等方面提出相应措施和建议,从而为全日制农业推广硕士人才培养提供有益的参考与建议。
参考文献
[1]尚巧霞,吴春霞,陆家兰,等.全日制农业推广硕士人才培养模式研究与实践——以北京农学院种业领域为例[J].教育教学论坛,2015(37):272-273.
[2]张帆,叶恭银,袁熙贤.全日制农业推广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培养现状的调查与分析——以浙江大学为例[J].科技通报,2015(2):247-251.
[3]曾雄旺,贺建华,李阿利,等.新农村发展研究院建设背景下全日制农业推广硕士研究生“四双制”培养模式探索[J].学位与研究生教育,2014(9):22-25.
[4]肖新棉,廖庆喜,李善军,等.农业机械化领域农业推广硕士培养质量保障调查研究[J].农机化研究,2010(3):228-230.
[5]唐慧丽,郭明,蒋挺.全日制农业推广硕士培养的实践与思考——以浙江农林大学为例[J].中国林业教育,2013(2):34-36.
农学专业培养方案范文第2篇
高等农业院校涉农会计人才培养模式存在的问题
(一)培养目标同质化,没有体现农字特色各高校的会计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决定了会计人才的培养类型和培养方向,并直接或间接影响到教学手段、教学方式和教学内容等。高等农业院校涉农会计人才教育具有很强的行业针对性和发展特殊性,与一般高等院校会计人才培养目标相比,有其自身特色。但绝大多数地方高等农业院校的会计人才培养方案中都没有具体涉及“涉农”会计人才的培养目标及方法,而是笼统的归纳为“培养具备管理、经济、法律和会计学等方面的知识和能力,能在企、事业单位和政府部门从事会计实务以及教学、科研方面工作的学术研究型人才和复合应用型人才”。这种“宽”而“泛”的人才培养目标定位使得高等农业院校人才培养目标与财经类、综合类院校的同质化倾向严重,不能形成自己的办学风格和特色,无法培养出为“三农”服务的专门人才,也无法适应会计人才市场差异化需求。(二)课程设置套路化,涉农会计教材缺乏一直以来,重核算、轻管理,重理论、轻技能是多数高等院校会计专业人才培养的通病。在这样的背景之下,地方农业院校普遍注重通用型会计专业课程的建设,其会计课程的设置与财经院校、综合性院校区别很小,甚至直接套用其会计专业课程设置。主要课程集中在宏微观经济学、管理学、统计学、基础会计学、中高级财务会计、财务管理、成本会计、管理会计、审计学等。没有涉及农业生产管理、农产品营销以及涉农企业管理等农业与经济管理方面的知识,更缺乏农业会计、农村财务管理等体现涉农会计特色的课程。与忽视涉农会计课程相对应的,是涉农会计教材的缺乏。由于很少有高校开设涉农会计课程,因此市场上很难看到适合农业院校培养涉农会计人才的专业教材。这无形中忽视了农业行业对专业人才的特殊要求。(三)教学方式单一化,脱离涉农企业实际需求在教学方式上,目前高等农业院校普遍采用单一的“填鸭式”灌输型教学,导致学生只学不思,在课堂上处于被动记忆的地位,缺乏主动的独立思考和课堂讨论的机会。同时,由于缺少贴近实际农业经济管理工作的生动的教学案例,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分析、决策能力得不到激发和锻炼。加之目前农业院校所选用的会计类教材中多以工业企业生产加工销售过程为案例,使学生缺乏对涉农企事业单位会计工作的认识和实际研究。这种脱离实践的纯理论教学导致学生不能胜任实际的涉农会计工作。(四)涉农会计师资力量薄弱,实训基地缺乏首先,农业院校会计专业教师数量较少,专业基础不扎实。大部分会计专业教师的第一专业为经济管理、统计学等而非会计学。这导致了教师会计专业知识水平不扎实,不能很好的将会计学与农业经济方面的知识相融合,直接导致教学质量难以令人满意。其次,教师缺乏会计工作经验,尤其是农业会计的实践经验。很多教师在大学毕业后直接进入高校任职,没有在农业企业或农业经济部门从事会计实务方面的经验,导致在教学过程中只是纸上谈兵,不能与企业经济活动的实务紧密结合。再次,农业会计实训基地缺乏。目前的涉农51会计课程仅仅局限于理论教学,而没有相应的农业会计实训基地,究其原因是农业院校的会计专业的实践基地多为会计师事务所或工商企业,与涉农上市公司、农经管理部门、农民专业合作社的联系还不很紧密,这不仅造成了教师不了解农业会计实际,也造成了涉农会计课程缺乏实训基地。
构建涉农会计人才培养模式的思路
(一)明确涉农会计人才培养目标人才培养目标应当依据院校类型、级别、市场需求、政策目标等分类制定,突出特色。地方高等农业院校会计人才培养要以农为本,面向大农业,服务地方经济的发展;要培养具备会计学和农业经济管理知识,能满足农业系统和涉农企业要求的复合型、应用型人才。[4]由于学习会计的学生层次较多,因此培养目标应细分。针对主修会计学专业的本科生、辅修会计学专业的农业类专业学生、非农专业学生,分别制定差异化的人才培养目标。如对主修会计学的学生,重点培养应用型、创新型会计人才,兼顾涉农方向;对辅修会计学的双学位涉农专业学生培养为既懂会计又懂农业的复合型人才等。(二)创新涉农会计理论教学体系理论教学是高等农业院校会计学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主要途径。要培养具有创新意识与能力的高素质应用型涉农会计人才,必须创新理论教学体系,包括课程类别体系、知识结构体系,构建有利于培养学生创新意识与能力的理论教学体系。1.课程设置细化,开展农业特色课程根据知识分类开设规范课程,减少课程随意设置而带来的知识重叠。在会计通用知识的平台上对课程设置进行细化,增设选修课程,并开发一些涉农会计课程。构建以“通识课平台学科基础必修和选修课平台专业必修和选修课平台专业方向模块课实践教学模块”为基本框架的新型课程体系。在涉农会计人才的必修课中增设《农业会计》、《农业统计学》、《农业企业财务管理》等涉农会计课程。[5]在选修课中开设《农业概论》、《农村行政管理》、《农业经济学》、《农产品运销学》等课程。在实践教学模块课程中融入《农民专业合作社会计实习》、《村集体经济组织会计实习》的内容。2.知识结构重组,促进多学科交叉融合高等教育越来越注重“强基础、宽口径、重实践、有侧重、创特色”的人才培养理论,因此知识结构的重组、整合尤为重要。将会计、农林牧副渔产业生产管理知识、物流、管理学、计算机技术、税收、法律、外语等各科知识有机地结合起来,保证各课程模块既相对独立又紧密结合。同时将理论和实践模块贯穿在教学的全过程中,促进多学科交叉融合,构建涉农会计人才金字塔式的知识结构。(三)完善涉农会计的实践教学环节农业会计涉及种植、养殖及其农产品加工等内容,仅靠校内模拟会计实习远远不够,因此要让学生深入农业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社进行调研、实习,培养学生对农业会计的感性认识,通过亲临生产现场参观和考察农业生产过(流)程,熟悉农业会计核算管理过程。[6]同时,地方高等农业院校要加快与涉农企业等的联合培养,与地方农委、涉农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社、村集体经济组织等共建教科研基地,进一步促进校企合作、校地合作、校村合作,[7]探索多元化的农科教、产学研创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从而提升农业会计教学质量,实现涉农会计人才的培养目标。(四)推进涉农人才培养方式方法改革1.更新教学观念。树立农业院校为“三农”服务的办学理念,将培养涉农会计人才作为会计人才培养的重点。以学生为中心,变教学为导学。在加强会计专业基础教育的同时,不断强化通识教育,搭建立足地方、面向全国、服务三农、适应社会的通识教育平台。培养一批“行业企业留得住,生产活动用得上,产业升级离不开”的农业创新人才。2.拓宽培养渠道。高等农业院校应充分利用社会、学校的人才资源,立足当地农业特色经济,变单一的授课式教学方式为多渠道、全方位的培养模式。如通过主办学术前沿讲座、高层次引进人才学术讲座、组织开发学科交叉课程等形式,逐渐将学科建设成果转化为教育内容。[8]以安徽农业大学为例,学校定期举办“神农大讲堂”,邀请农业政府部门人员、涉农企业负责人、知名教授等为本科生开讲座;利用暑期“三下乡”让同学们深入农村各地;利用专业实习让学生到农民专业合作社、农村三资委托中心去做调研等,均收到较好的效果。3.融入案例教学。在课堂上多引入农业企业生产核算案例,特别是本地涉农企业的会计案例,通过案例分析和情景式教学,[9]启发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发现和解决实际案例中的问题。尤其要加强本地案例的开发,把本省的农业上市公司作为课堂教学的鲜活案例。4.鼓励“双创”实训。高等农业院校应响应国家号召,培养农业“创新、创业”型人才。在开拓实践教学基地的基础上还要鼓励学生将会计专业知识与“农”字紧密结合,积极组织学生参加大学生科技创新基金项目、“挑战杯”大学生创业大赛等;并对自主创业的涉农会计人才给予支持和帮助。(五)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学校可组织年轻的会计老师到涉农企事业单位锻炼半年到一年,了解农业生产管理流程,积累农业会计的实际经验,从而丰富教学内容,提升教学质量,避免纸上谈兵。还可以邀请拥有丰富涉农企业财务会计工作经验的基层会计人员及高层管理者开设专题讲座、担任实习指导老师等,传递市场对涉农会计人才的要求,丰富学生的专业知识、增长见识。(六)引导学生正确择业地方高等农业院校应引导学生摆正就业心态,树立“学农、爱农、务农”的观念和服务“三农”、奉献社会的目标。鼓励学生向涉农会计方向倾斜,到农村,到基层,到地方经济发展最需要的地方去,发挥自身农业背景的优势,成为服务“三农”的会计专门人才。还可以通过对涉农会计毕业生的跟踪调查,分析其就业质量及制约发展的因素,了解就业单位对学生的评价,不断改进涉农会计人才培养模式。
农学专业培养方案范文第3篇
关键词全日制农业推广硕士;特点;培养模式
从1999年高等院校扩招以来,高等教育已趋向于大众化,这为研究生规模的扩大提供了生源基础,1999—2005年硕士研究生的招生数年均增长率为27.57%[1]。这种增长不仅表现在学术型人才的培养上,专业学位也有很大的发展。我国从2000年开始招收在职农业推广专业硕士,2009年开始招收全日制农业推广专业学位研究生,这是研究生教育从培养学术型人才为主向培养应用型人才为主的一次转变。
1农业推广硕士专业学位的特点
农业推广硕士是与农业技术推广和农村发展任职资格相联系的专业学位,旨在培养具有一定农业技术基础,熟悉农村发展情况,并能运用相关理论指导农村发展,主要为农业技术研究、应用、开发及推广,农村发展,农业教育等企事业单位和管理部门培养具有综合职业技能的应用型、复合型高层次人才。该专业学位有以下特点:
1.1职业性
职业性是专业学位的基本属性,是专业学位区别于其他学位类型的本质特征。农业推广硕士专业学位具有特定的职业背景,与农业技术推广和农村发展领域任职资格相联系。农业推广硕士专业学位必须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紧密联系才具有生命力。
1.2实践性
实践性是专业学位的重要属性。农业推广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最突出的特点就是除了具有从事农业推广领域的坚实基础理论和宽广专业知识外,更具有解决农业科研、生产、管理一线工作中实际问题的能力。
1.3研究性
研究性是专业学位的本质属性。农业推广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虽然是应用型研究生,但是作为高层次人才必须具有一定的学术能力,如文献查阅、试验开展、论文撰写等基本科研素质,实际生产过程中遇到的问题是不断变化的,如果专业学位研究生不具备研究能力,其实际问题解决的能力必然不强。
2全日制农业推广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模式
2.1招生方面
全日制农业推广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的生源2009年是从参加全国硕士生招生统一入学考试的考生中调剂而来,2010年采取“分列招生计划,分类报名考试,分别标准录取”的方式招生。对于大多数农科院校而言招生比较困难,在学术型研究生招生有缺口的情况下要招收全日制专业学位就更困难。因此,近2年招收的专业学位研究生部分是从学术型研究生中成绩靠后的学生中调剂而来,部分是本科基础较差的应届生。相对学术型硕士生来说,生源质量和学生基础都稍逊一筹。保证生源质量是提高全日制农业推广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质量的第一步。可以采取措施吸引优秀的应届生报考。
2.1.1对于全日制农业推广硕士在学费和生活补助上给予一定的优惠政策,比如学费可以比自筹学术型研究生低。这样可以吸引一些因为家庭经济困难而无法继续深造的优秀本科生报考。
2.1.2 增加免试攻读硕士学位的名额,选拔优秀应届生直接攻读全日制农业推广专业学位。
2.1.3进行正面的宣传来提高社会对全日制专业学位的认知度。目前农科学术型研究生的就业处于低谷,全日制农业推广专业学位刚招生2年,就业去向的好坏直接影响以后的招生,而社会的认可程度对于学生就业的影响较大。因此,要加强正面宣传,提高农业推广专业毕业生就业率,以促进农业推广专业学位招生。
2.2培养方面
2.2.1培养方案的制定。与在职推广硕士不同,全日制农业推广硕士没有一定的职业背景,大部分来自于应届本科生,对于他们的培养应该采取与在职推广硕士完全不同的培养方案。培养应该以职业为导向,把他们对职业的要求融入培养的全过程。在培养目标、课程设置、培养模式和师资方面与学术性研究生应有所不同,要突出农业推广专业学位职业性和实践性的特点。
2.2.2课程设置要求。研究生课程设置是围绕研究生培养目标而进行的课程总体设定和安排,是人才培养活动及其模式的实质性要素和体现教育思想及人才培养目标的载体部分,是研究生培养方案的核心[2]。对于全日制农业推广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考虑到生源主要是没有工作经验的应届毕业生,而其毕业后的就业去向主要与农业技术推广和农业发展等领域相联系。因此,课程设置应与其实际情况紧密相关:应该以实际应用为导向,以职业需求为目标,以综合素质和应用知识与能力的提高为核心;应该在市场调研的基础上“按需设置”,并且体现专业学位研究生的职业特点。由于全日制农业推广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学制为2年。因此,课程设置不能像学术型研究生那样细化。注重应用型课程,相应减少纯理论性课程的设置,满足学生学习和就业的双重需要。
2.2.3教学实践环节。教学模式能否调动研究生的积极性直接影响课堂教学效果的好坏。全日制农业推广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的学制一般为2年,而对于农科类而言,试验的周期较长,结合这一点在教学方面可以采取案例分析和现场讲授等方法,让学生从感性上有一定的认识,以便更好地将理论性和应用性知识有机的结合起来。考虑到全日制推广硕士学制较短和社会认可度低,很多导师对这类研究生还有一定的抵触情绪,因此采取“双导师”制[3],也就是校内导师与校外导师共同承担研究生的培养工作。校内导师负责研究生科研能力、科研素质、理论基础和创新思维等研究生基本素质层次的培养;校外导师负责研究生的选题、研究等实践应用能力层次的锻炼。全日制农业推广专业学位研究生的授课方式应结合其应用性和实践性的特点,采用案例式、专题讲座等授课方式,结合学科前沿、国内外最新形势,把农业实践理论和实际问题引入课堂教学中[4]。专业实践是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的重要环节,高质量、充分的专业实践是全日制农业推广专业学位教育质量的重要保证。应届本科毕业生的实践教学原则上不少于一年。为确保实践教学环节的质量要求,学生要提交实践学习计划、撰写实践学结报告等。
2.2.4学位论文和学位授予。全日制农业推广专业学位研究生学位论文的选题应该来源于校外导师的课题或校内导师的横向课题,必需要有明确的应用价值。学位论文可采用调研报告、案例分析、规划设计等形式,也可以采取澳大利亚一些高校的做法,学位论文不一定要进行答辩,如果需要继续深造的学生可以申请论文答辩,其余的学生学位论文只要导师和同行专家评阅通过即可按照规定授予学位。
3参考文献
[1] 廖湘阳.研究生教育质量评价与保证的专项[r].全国第七届学位与研究生教育评估学术会议,2008.
[2] 潘文年.学科挂靠式研究生培养模式的弊端分析[j].学位与研究生教育,2009(8):32-35.
农学专业培养方案范文第4篇
1.招生单位和招生规模、生源
目前我国农业推广硕士招生单位有70家,包含13个领域,领域点403个;其中水产一级学科对应设置渔业领域,全日制专业学位渔业领域按二级学科设置水产养殖、渔业资源管理和渔业技术三个方向。全国渔业领域招生单位有16家,占全国涉渔高等院校总数的61.5%;它们分别是中国海洋大学、上海海洋大学、大连海洋大学、广东海洋大学、浙江海洋学院、宁波大学、长江大学、广西大学、集美大学、西南大学、海南大学、河北农业大学、河南师范大学、华中农业大学、南京农业大学和湖南农业大学。从地理位置来分,位于内陆有6家、沿海地区10家,主要分布于东部、中部和西南地区;高校类型包括水产院校、部属和地方综合性大学。2009年全国渔业领域招生单位录取人数为115人,占农业推广硕士总招生人数的1.6%,单位平均录取人数7人,教育规模很小[1]。以广西大学渔业领域研究生招生情况为例,从表1可以看出:2009-2011年近三年来共招收渔业领域研究生7人,其中全日制4人、非全日制3人。生源特点是学历高、学缘单一:85.7%的学生具有本科学历,来自本校的生源比例高达71.4%。其中全日制生源主要来源于本校免试2024攻读研究生的应届本科生或从学术型硕士考生中调剂,75%为本校应届本科生;非全日制学员全部来自广西大学的在职研究生课程进修班,主要职业背景是水产科学研究和农业职业教育。
2.培养方案
研究生培养方案是研究生培养机构为了使研究生培养工作符合培养目标,保证一定的规格和质量,为不同学科、不同专业的研究生制定的教学计划,是研究生培养的主要依据。2010年11月农业推广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渔业领域协作组在广东海洋大学召开2010年年会,转发2009年12月18日协作组会议审议制订的《全日制农业推广硕士专业学位渔业领域研究生指导性培养方案》,布置编制和提交全日制农业推广硕士专业学位渔业领域研究生培养方案。至此,农业推广硕士专业学位渔业领域研究生全日制和非全日制培养方案全部制定,两者在培养目标、招生对象和入学形式、学时方式和年限、实践环节要求和课程设置、文凭学历等方面既有联系又有不同(详见表2),为厘清不同规格人才培养目标、建立不同层次的人才培养模式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3.课程体系
课程学习在研究生培养中有重要的作用,培养方案和课程体系设置需有较好的理论深度和宽泛的覆盖面,使研究生具有合理的知识结构。全国农业推广硕士教指委下发的《2024制订农业推广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方案的指导意见》(农推指委[2005]5号)明确指出:农业推广硕士专业学位的课程应当根据培养目标分领域设置,每个领域结合自身特点和课程设置框架确定具体课程,总学分不少于30学分。课程设置包括公共课程、领域主干课程、选修课程。公共课程完全相同,各个领域设立自己的领域主干课和选修课。新颁发的《全日制农业推广硕士专业学位渔业领域研究生指导性培养方案》中,课程体系突出专业学位课程的基础性、专业性与实践性,特别增设了2门研讨和案例教学课,保证了受教育者掌握渔业专业理论知识,具有从事渔业专业的工作能力。表3所示专业学位渔业领域研究生全日制和非全日制课程体系既有联系又有区别:全日制的领域主干课按新设的3个二级学科方向设置三个课程模块,每个模块包含本方向五门课程供学生选修,专业课程的设置上与非全日制的有很大不同;渔业领域主干课《渔业政策与渔业管理》和《水域环境保护》采用新编教材,在课程内容和教学方法上亦强调与非全日制的相应课程有所区别。广西大学根据北部湾经济发展需要和自身师资队伍特点,在保持非全日制课程体系不变情况下,选择开设全日制水产养殖和渔业资源管理2个方向。
4.教材和师资建设
为解决专业学位教材不足和师资水平问题,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渔业领域协作组开展和组织了一系列活动,结果详见表4。截至2010年12月,农业推广硕士渔业领域研究生指导性培养方案中18门领域主干课共有11门获得了课程和教材建设立项,约占总课程的61%;2010年12月由上海海洋大学承办农业推广硕士渔业领域主干课程《渔业政策与渔业管理》的师资培训。渔业领域研究生教育优秀教材和案例缺乏、师资队伍总体水平有待提高的状况得到改善。以广西大学为例,从表5可知广西大学渔业领域研究生师资队伍的基本结构是:校内任课老师10人,其中导师7人,聘请校外导师3人。渔业领域研究生校外指导教师主要聘请广西水产行业中具有丰富实践经验、较高学术水平的业务专家和用人单位中具有较大行业影响力、较高社会威望的管理专家。师资队伍基本结构中任课教师具有博士学历的占70%;正高职称的比例为40%;年龄结构也较为合理,40~50岁之间中年骨干占到70%;有推广工作经验的老师比例占70%,有国外学习和工作经历的占30%。校内导师中高学历的比例较高,其中具博士学位的老师占教师总数的71.4%;正高职称的人数占到总数的57%;校内导师的主体在41~50岁年龄段,占57%;有推广工作经验和有国外学习、工作经历的老师分别占71.4%和43%。校外导师博士和正高职称的比例均为33.3%,年龄均在50岁以下,与广西大学没有学缘关系。这说明广西大学农业推广硕士专业学位渔业领域研究生的教师队伍年轻、学历高的比例较大,学习和工作经历丰富,学缘广泛,指导力量相对较强并有利于国际化教育,整体结构符合教育事业的发展要求。
二、影响专业学位渔业领域研究生教育发展的因素
1.行业人才需求旺
目前,我国每万名农业劳动者中,拥有的科技推广人员数量是1人,而德国是13.5人,美国是7.2人,日本是5人;我国每百万农业人口中,拥有的农业科技产业人员是77人,而发达国家是2458人,世界平均水平是137人[2]。按照发达国家和成功推广经验的标准,其投入配比研究、开发、推广是1?10?100,科技投入占国民生产总值的5%~6%,我国不到1%(约0.6%),而推广经费只有研究经费的1/4。当前我国渔业科技人员总数不足11万人,仅占全国渔业人口的0.57%;我国平均每年通过鉴定(或验收)的水产科研成果达100多项,但应用到渔业生产中,转化为现实生产力的科研成果不到50%,远低于日本、挪威等发达国家70%~80%的水平。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水产品生产大国,水产养殖产量占世界水产养殖总量的70%左右,渔业是中国农业的重要组成部分[3]。由此可以看出,我国渔业技术推广体系需要继续发展壮大,渔业领域专业学位的发展具有广阔的空间和旺盛的需求。
2.国家鼓励发展专业学位教育
2010年5月以来,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和教育部提出了一系列加快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发展的举措。2009年以后各招生单位每年削减5%~10%的招生指标,用于招收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通过增加招收一定数量的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使专业学位逐渐成为硕士研究生教育的主体[4]。表明我国硕士研究生教育开始从培养学术型人才为主向培养应用型人才为主转变。
3.社会和在职人员对专业学位认同率高
统计数据反映:93%曾在高校参加农业培训的技术人员和农业干部对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的作用持认同态度,社会对农科专业学位毕业生的积极认可程度整体达到53.9%。相关调查还发现近5年在农村或农业部门工作的人员缺乏充足的学习、培训,知识体系没有获得系统性的更新,参加学历教育的仅占23.1%,参加研究生教育的仅占总数的3%,他们对提高专业技术能力、创新能力有迫切的需求[5]。农科专业硕士毕业研究生中87.96%的人认为攻读农业推广硕士学位在专业理论水平、知识面的拓展、运用理论解决实际问题能力、工作中的创新能力等方面有提高,61.11%的毕业研究生认为获得学位后参与社会竞争优势明显[6]。
4.培养机构做好了教材和师资准备
从以上对专业学位渔业领域研究生教育现状的分析可知,现有的专业学位渔业领域研究生培养方案、课程体系、师资队伍和教材建设水平已经可以满足和保证正常教学的要求。综上所述,国家政策鼓励大力发展专业学位教育,社会对农科专业学位总体评价较高,对渔业科技服务人才的需求很强烈;招生单位做好了师资准备,在职人员个人对提高自身专业技术能力、创新能力等有较大的需求。社会对专业学位的高度认同和在职人员渴望提升学历和能力的强烈愿望与目前农科专业硕士招生的冷清状况形成鲜明对比。渔业领域研究生多年来招生人数严重不足,教育规模偏小,如广西大学的渔业领域研究生师生比为1.4?1。学生人数少不形成规模,相对于学术型硕士的教学培养,专业学位教育很难得到招生单位和老师的重视,致使渔业领域研究生教学存在被边缘化的趋势,不利于教育质量的提高和专业学位教育的发展。
农学专业培养方案范文第5篇
关键词 农产品质量与安全 专业建设 探索与实践
中图分类号:F322 文献标识码:A
农产品质量与安全的科技支撑是农产品质量与安全监管的基础,农产品质量与安全的科技创新能力是农产品质量与安全监管水平的重要标志。农产品质量与安全的科技问题反映在科研院所就是学科专业建设与发展问题。近年来,农产品质量与安全已逐渐发展为一门新兴学科,不少科研院所还成立专门的科研机构或专业。但如何促进农产品质量与安全创新能力建设持续健康发展,迅速为我国农产品安全生产与质量监管提供科技支撑,已成为科技部门关注的热点和难点。本文结合贵州大学(以下简称“我校”)农产品质量与安全专业建设的探索与实践,对我校农产品质量与安全专业的设置背景、建设目标、建设思路、培养方案、师资建设、课程建设、教学改革及教学管理等方面进行探讨,谨供与同行参考。
1 专业设置背景
农产品是人类赖以生存和繁衍的最基本物质条件。农产品安全与否,关系到广大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关系到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近年来,随着三聚氰胺事件的曝光,瘦肉精、毒豇豆、毒大米、毒生姜事故的频繁发生,国家和地方政府越来越重视农产品的质量安全工作。根据社会需求,建立相应的学科门类是社会经济发展的要求,也是高校教学改革的要求。2002年贵州大学向教育部申报农产品质量与安全专业,但未获批准,2003年教育部才批准在贵州大设置农产品质量与安全专业(目录外本科专业),经过近9年的建设,专业初见成效。
2 建设目标
农产品质量与安全专业是实用性很强的专业,通过深入细致的专业素质教育,紧密结合国家发展现代农业的方针,立足贵州,面向全国,多方向交融,实现培养目标社会需求化和培养模式多样化,着力培养宽口径、厚基础、能创新、具有实践能力、适应社会发展的高素质人才。逐步将专业建设成为国内同类院校知名,具有鲜明特色的应用型人才培养的摇篮。通过专业建设使本专业具备以下特点:(1)造就一支学术造诣深,实践能力强的师资队伍;(2)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和课程体系优化到符合社会的人才需求;(3)教材配备合理,教学手段先进、实践教学条件优越,科研进一步促进教学;(4)专业建设依托农产品质量安全博士点、硕士点学科建设,相互促进,共同发展;(5)通过上述条件培养一大批理论扎实,实践能力强的应用型人才。
3 建设思路
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牢记办学定位,树立具有时代特点征、符合贵州省情、中国国情的的人才观、质量观、教学观、就业观,全面贯彻党和国家的教育方针,遵循高等教育发展规律,以培养高素质人才为根本任务,完善适应个性化教育需要的教学管理体制和内部质量保障长效机制。以质量为生命线,以改革求发展,全方位育人。以师资建设为根本,以课程体系建设为重点,以创新能力培养为宗旨,以教材建设为基础,在密切结合生产实际的同时,紧跟本专业最新国际动态,扩充更新教学内容,及时反映本学科和专业的新理论、新技术。
4 培养方案的制定与修订
将《高等学校农林科类教学指导委员会指导意见》作为主要依据,根据本科办学方针的要求,结合我校的实际,制定了专业的人才培养方案,即培养具备农产品质量与安全的基地建设与规划、生产与管理、加工与包装、检测检验与管理、经营与贸易以及标准化制定和实施等方面的知识和技能,能在农业、环保、农产品、食品、质量检测、外贸等部门及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高科技农业示范园等单位从事2024农产品质量与安全工作的专业技术人才。将人才培养定位于适应农产品质量与安全发展需要的应用性、复合型人才。针对本专业特点和学科发展趋势,积极调研其他开设农产品质量与安全专业的高校教学情况,积极与地方企事业单位、科研院所及农业生产单位联系交流,了解相关用人单位的人才需求状况,修订完善人才培养方案,以满足“宽口径、重基础、能创新”的基本要求,使其适应社会对人才培养质量的需求。
5 师资队伍建设
师资队伍是保障专业建设的根本,没有合格的师资队伍就无法对专业进行建设,而高水平师资队伍建设又是学科专业建设的关键。一直以来学校高度重视师资队伍的建设,制定了师资队伍建设“十一五、十二五”规划和学术梯队建设方案。我们认真落实学校、学院2024师资队伍建设的各项政策与本专业师资队伍建设规划中的各项任务,通过引进高级人才充实了教师队伍,同时充分利用各种实习条件对专业教师进行专业能力及实践教学能力的培养,鼓励本校教师在职进修、攻读学位、深入到相关研究院所、企事业及农业生产单位进行合作研究,选派优秀教师出国深造。对引进与培养的教师有明确的激励机制,对教师提高学历层次,对专业建设、课程建设责任人建立专项资金资助,设立科研基金鼓励教学科学研究,激励中青年教师脱颖而出。经过近9年的建设,我校农产品质量与安全专业专业拥有一支具有现代教育理念,业务素质较高、教学水平高、学历层次高和职称结构、科研能力强、实践技能强的教学团队学历和合理的专业师资队伍,为教学计划的顺利实施及教学质量的提高奠定了坚实基础。
6 课程建设
课程建设是实现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的保障。在课程设置方面,紧密结合人才培养目标,开发新课程,改造旧课程,优化课程结构;做到通识课程、学科大类课程、专业课程和个性课程相结合,必修课和选修课相结合,课程教学与实践教学相结合,第一课堂与第二课堂相结合。注重课程之间的纵向衔接与横向关联、理论环节与实践环节的衔接。鼓励教师开展重点课程和精品课程建设,目前已建成多门重点课程;积极探索双语课程改革,已建设“生物农药及其应用”和“农产品毒理学”两门双语课程。按照学校制定的教材建设原则,制定科学合理的专业教材编写及选用制度;对于缺乏现成的教材,采取根据实际需要,结合教学实践和经验,自编教材的方式来解决。在教材选用方面,鼓励教师使用近三年出版的国家统编教材或先进优质教材;在双语教学方面,选用优质国外原版教材。
7 提高教学条件
教学设施设备、科研仪器设备、图书资料的配备的数量和质量是打造专业的物质基础,也是完成教学计划和实现培养目标的前提。近年来通过各种途径筹措资金补充教学设施、科研仪器设备和图书资料,改善办学条件。目前专业的所有课程已经全部使用多媒体辅助教学。在教育部、省教育厅及学校的大力支持下,目前专业实验室也已初具规模,保证了实验教学的质量。根据专业发展的需要,我们积极与学校图书馆联系交流,购置了一批专业图书,征订了相关的专业期刊和杂志,为师生的学习、教学、科研工作提供了一定的信息服务,为学生课外学习、拓宽专业知识面提供了良好的条件。通过积极联系,按照“互惠互利”的原则,坚持“产学研”三结合,现已建成一批相对稳定的实习基地,为本专业的学生实践能力和综合素质的培养提供了保障。
8 教学研究与改革
根据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的要求、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及教学任务重、课时数少的特点,对培养方案和教学计划进行认真研究论证,并对课程教学大纲进行修订和优化,促进课程之间的衔接与关联,增强课程中现代科学技术与本专业学科知识的有机结合,基本形成一个系统完整又具有开放性的课程体系。组建课程教学组,实行集体备课制度,注重对教材及教学内容的选取,不断吸收先进研究方法和优秀教学成果,通过多元化途径加大实践教学力度加强和完善了实践教学,使理论知识和实践经验相互结合,课程教学与课外学习有机结合,使学生在实践过程中提升了对本专业的兴趣,培养了科学素养,掌握了科学的研究方法,增强了综合应用知识的能力,提高了学生综合素质,为走向社会奠定了基础。
9 教学管理
近年来,我校在积极思考进一步巩固本科教学评建成果、探索建立健全内部质量保障长效机制的实践中,初步形成以“四专一综”的内部质量评估体系,《教育教学状况年度白皮书》,努力强化内部质量保障,推进教育教学质量的提高,收到了良好的效果。“四专”,即抓住本科教育教学的主要环节和关键因素,重点从课程考试质量、毕业论文(设计)质量、实践教学质量和教师教学水平四个方面制订评估指标体系和实施办法,开展专项性检查评估。“一综”,即为创新评估模式,客观、准确、真实地反映学院(部)的教育教学基本状态,创建学校教育教学基本状态数据库,2009年起贵州大学开展了学院(部)年度贡献度及综合竞争力评估。经过内几年的实践,取得了显著成效,一是教学中心地位进一步巩固,二是教学改革创新进一步推进,三是教学过程管理进一步规范,四是教育教学质量进一步提高。
10 发展方向
农产品质量与安全专业是与社会经济发展联系密切、实践性强的专业。如何提高教学效果、培养出真正适合市场需要的专业人才是我们亟待解决的问题。通过近几年专业建设的探索与办学实践,我们发现还存在着某些专业课实践环节较薄弱等问题。在今后的作中,要进一步加强课程建设和专业实验室建设,明确课程组负责人职责,通过观摩调研、设备添置等途径,提高专业课实践环节的教学水平。积极与地方企事业单位、科研院所联系交流,建立良好的“产学研”合作关系,拓展学生实习教学基地,形成以科研促进教学、以教学带动科研的良性循环。深入了解社会对农产品质量与安全人才的需求状况,及时修订完善人才培养方案,以保证人才的培养质量,满足地方或国家经济建设发展的需求。
基金项目:本文得到了贵州大学实践教学改革研究建设项目的资助
参考文献
[1] 黎其万.农产品质量安全学科建设和发展的思考与探索[J].农业质量标准,2007.6:14-16.
[2] 骆焱平,朱朝华.农产品质量与安全专业课程体系探索[J].中国电力教育,2011.1:93-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