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本网活动方案内容页

制度体系建设与实施方案【优选5篇】

2024-07-10 22:40:01活动方案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制度体系建设与实施方案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制度体系建设与实施方案范文第1篇

【关键词】铁路企业;档案信息化;建设

当今铁路企业铁路建设和信息化建设的高速发展,铁路企业档案信息化建设已成为铁路企业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铁路企业档案的信息化建设必须结合铁路企业各门类档案活动特点和现状,建立一套完整的电子文件归档及管理制度,并完善铁路档案部门和各部门网络环境及与之相互配套的档案管理系统,以便各门类档案的电子文件实施科学的归档与管理,才有利于铁路企业更好地利用和发展。

一、铁路企业档案管理信息化普遍存在的现状

铁路企业档案工作随着企业升级活动的开展,档案管理水平有了很大的提高,但与现代信息化发展需求还存在很大差距,档案管理信息化建设没有长期的规划,基础设施建设上硬件配置低级,软件兼容性差,电子档案的接收和管理制度建立不够健全,档案管理系列标准只是为实体档案管理而制定, 档案收集、管理重心主要还在实体档案管理上,《铁路档案管理系统》主要是用来管理和查询档案的目录,具体要查阅的内容还是从档案库房查找,只有部分门类档案的部分电子档案是通过公文处理系统逐一下载。

二、铁路企业档案信息化建设

(一)基础设施建设。基础设施建设主要指档案信息网络系统和档案数字化设备的建设,即网络环境和硬件设施建设。档案信息网络系统是档案信息传输、交换和资源共享的基础条件,只有建设先进的档案信息网络,才能充分发挥档案信息化的整体效益。档案数字化设备是档案部门应有的硬件设施,陆续配置与铁路系统相配套的高速度、大容量的微机和服务器,提高档案信息处理速度,为各门类档案电子文件的归档、管理和利用提供技术支持。

(二)应用系统的建设和服务平台的构建。《数字档案馆建设指南》档案管理系统功能要求档案管理系统的功能应当具备“收集、管理、保存和利用”四项基本功能,以及用户权限管理、系统日志管理、数据备份与恢复、系统及其数据安全维护等功能。系统的收集功能要求具备接收立档单位产生的电子文件及其元数据、对传统载体档案进行数字化和采集重要信息资源等功能,从源头上保证数字档案的真实、完整、可用;系统应提供在线接收和脱机接收,就目前铁路系统各门类档案电子文件归档比较适合脱机归档,纸质版和电子版同时移交,优先推荐只读光盘和一次只读光盘,并且异质异地备份保管,光盘存放柜环境应符合国家温湿度标准要求。

(三)数字档案资源建设。档案信息资源建设是档案信息化建设的基础和核心,是一项长期的工作。档案信息资源建设主要包括馆藏档案目录中心数据库建设、各种数字化档案全文及专门数据库建设、电子文件的收集、传统载体档案的数字化转换和资源整理加工等。档案馆应规定每年接收各门类实体档案时,同时接收与之相对应的电子文件;在归档整理实体档案时,电子档案顺序、档案保管期限等应与电子档案顺序、保管期限相一致,这样既有利于电子档案的管理和提供利用,也给将来的鉴定工作打好基础。传统载体档案的数字化是一项系统化工程,可以按照特殊载体优先、重要程度优先、共享性强优先等原则分步实施。

(四)档案信息安全建设。档案信息安全建设是数字档案馆建设的基础工作,数字档案馆安全包括数字档案数据的安全、信息系统及其网络平台的安全。主要通过两条途径:一是按照信息安全等级保护的要求,采用相应安全保障技术方法,配备必要的软硬件设施。二是建立健全数字档案馆安全管理制度,并严格按照实施。

制度体系建设与实施方案范文第2篇

【关键词】施工组织设计大纲;施工组织总设计;单位工程施工组织设计

1. 施工组织设计在建筑工程中的作用

1.1在投标过程中,施工组织设计作为技术标的一部分,是投标人根据招标书、图纸等有关资料对实施拟建项目的理解,向招标人阐述如何科学、合理、经济和安全地实施拟建工程项目的部署和方法,为项目的中标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在项目实施过程中,施工组织设计是项目管理的重要依据,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1)施工组织管理。(2)施工准备工作的开展。(3)施工进度计划的编制。(4)物资供应。(5)质量、安全、进度和成本等指标的控制。(6)施工方案和技术措施的编制。

1.2因此施工组织设计是根据招标书或合同的要求,以国家现行规范、标准的规定以及图纸设计要求为基本原则,对拟实施项目,以施工中所需的资源和时空条件为主要要素,从人财物保障、专业与协作的协调、空间布置与施工顺序的组织等方面进行部署,为节奏均衡地、安全地和连续地实施项目提供最优方案。

1.3通过编制施工组织设计,统筹考虑施工项目的各种有利和不利施工条件,预计施工过程中可能发生的各种情况,事先制定相应经济技术对策,如确定临时设施的数量、规模和用途,以及施工现场布置方案,确定施工方法、施工顺序、施工进度计划、劳动组织措施和物资供应措施,保证施工项目按期交付。

2. 建筑工程施工组织设计分类

(1)建筑工程施工组织设计一般分为投标施工组织设计和实施性施工组织设计两类。

(2)投标施工组织设计以施工组织设计大纲或施工组织总设计为主,主要满足招标书要求,是投标书之技术标的组成部分,有时根据商务标的需要而调整,以项目中标为目的。

(3)实施性施工组织设计又以施工组织总设计、单位工程施工组织设计为主,主要满足合同的规定,要求在经济上合理、技术上安全可行,用来指导工程项目的实施。

(4)施工组织设计大纲、施工组织总设计是单位工程施工组织设计的编制依据之一,对单位工程施工组织设计的编制具有指导意义,单位工程施工组织设计是施工组织总设计的进一步具体化,内容更加全面和细致,编制深度也更加深入。

(5)投标时招标人在招标书中提供的施组格式常采用施工组织设计大纲和施工组织总设计模式,中标后总承包单位编制的实施性施工组织设计常采用细化了的施工组织总设计模式。

(6)现行国家规范GB/T50202-2009规定了施工组织设计有施工组织总设计、单位工程施工组织设计和施工方案(或专项工程施工组织设计)。

3. 施工组织设计的内容

(1)施工组织设计的内容要符合项目招标文件或施工合同约定的各项技术经济的指标和要求,编制时要严格执行国家现行有关规范、标准,推广新技术、新材料、新工艺的应用,实行节能和绿色施工方法。在时间、空间上合理安排施工顺序和施工现场布置,有序地组织各种资源进场,保持均衡施工,推行计算机及网络技术在项目施工管理中的应用。

(2)由项目总承包单位负责编制的实施性施工组织设计,如有分包工程,则由分包单位在总包单位的总体部署下,负责编制分包工程的施工方案或特殊、关键过程的施工方案,并将其作为单位工程施工组织设计的一部分。

(3)施工组织设计大纲、施工组织总设计、单位工程施工组织设计及专项工程施工组织设计至少包括以下编制内容见表1。

4.1编制依据。如果是投标施工组织设计,则由投标人据实填写,不论对于投标施工组织设计还是实施性施工组织设计,其编制依据应包括以下内容:

(1)法律、法规类。中国现行建设有关的法律、法规;中国现行有关工程建设方面的规范、标准和图集。对于其它工程(如国际工程和援外工程),应以招标书的规定为准。

(2)招(投)标书、图纸及技术资料类。工程项目招、投标文件;项目施工图、图纸会审设计交底和设计变更;工程项目岩土工程勘察资料;企业技术标准及质量、职业安全健康、环境管理体系文件;施工组织总设计(如有)等。

(3)合同和其它类。工程项目实施合同;与实施工程项目有关的保险合同、采购合同和分包合同;对项目所在地当地考察所得政治、经济、气候、环境与特殊自然条件方面的资料;投标人在项目所在地的施工经验。

4.2工程概况。施工组织总设计中工程概况要说明的是项目主要情况和项目主要施工条件,对单位工程施工组织设计是简要说明工程概况和各专业设计概况,设计对施工提出的要求,专项工程施工组织设计的工程概况包括工程主要情况、设计简介和施工条件。工程概况应主要以图表、文字说明工程难点、重点、特殊做法与要求等,以及各专业的新技术、工艺与要求,特殊环境条件,特别制约条件和合同特别要求等。

4.3施工部署。

(1)总体目标,应分别说明实施项目拟实现的目标,包括质量、工期、职业健康与安全、环境保护、绿色施工等。

(2)施工组织机构,明确项目管理组织结构形式、人员构成、工作职责和权限。

(3)工程项目的划分,应按照《 建筑工程施工质量验收统一标准》 GB 50300 中单位工程(子单位工程)、分部工程(子分部工程)、分项工程的划分原则,以及GB50207-2012、GB50208-2011、GB50209-2010规范对相关的子分部工程、分项工程的修订,对建设项目中所含单位工程(子单位工程)、分部工程(子分部工程)、分项工程进行详细划分,必要时按GB50411-2007、GB 50550-2010规范补充建筑节能工程、建筑结构加固工程分部(子分部)、分项工程划分,为编制施工进度计划和分部、分项工程施工方案和工程质量验收提供依据。

(4)施工段划分与主要施工顺序。

施工段的划分是项目实施在空间和时间上的总体安排,应对施工各阶段由主要到次要的顺序完整地叙述划定的施工段之间及其内部的施工顺序。

(5)各单位工程及其分部(项)工程的衔接措施,说明施工段之间、各单位工程之间以及分部(项)工程之间如何衔接,包括计划管理、界面管理以及交叉作业管理的措施。

(6)专业穿插与协调。说明不同施工阶段间的周转材料、施工机械和劳动力的穿插安排和协调配合,穿插与协调配合的内容、过程或部位。

4.4施工准备工作,期限以施工准备工作中持续时间最长的一项确定,需从以下方面进行阐述:

(1)准备工作内容与计划,并要说明责任人和完成时间。

(2)劳动力准备,包括劳动力来源、资质、培训与考核等。

(3)技术准备,与拟实施项目有关的一切场内、场外技术准备,包括项目施工组织总设计,单位工程施工组织设计,专项施工方案,质量、职业安全健康、环境管理体系文件,各类施工专用计划等编制、审核及审批。

(4)物资准备,要说明物资准备、加工订货的内容等,包括物资准备的时间、见证取样检验及复试方式。

(5)施工现场准备,包括场地平整及障碍物的拆除、生产与生活临设建设、测量工作、现场平面布置等,以及招标书或合同规定的工作。

(6)其它准备工作,与工程有关的其它工作,如象征性开工仪式等。

4.5施工总进度计划,应结合网络图说明以下内容:

(1)施工总进度计划安排说明,包括各阶段施工时间安排。

(2)工期控制点设置,包括:开工、竣工时间,主要施工阶段开始、完成时间,标书或合同要求的其它控制时间,工期控制点应设置在网络图的关键线路上。

(3)关键线路上各单位工程及其分部(项)工程穿插搭接关系及延续时间。

4.6施工总平面布置方案,需根据项目的性质和特点对以下内容进行描述,必要时由计算确定:(1)布置原则。(2)生产、生活临时设施布置。(3)施工机械布置。(4)施工道路。(5)施工用水及排水。(6)施工用电。(7)临时供热。(8)临时仓库与材料堆放。(9)工地运输。(10)工地加工场地。(11)其它临时设施,包括安全警示标志牌、现场围挡、六牌一图、企业标志、现场防火、垃圾清运等。

4.7施工方案。

4.7.1根据工程的具体情况,不论是投标性还是实施性施工组织设计,其中的施工方案,要具有针对性,同时应简明扼要,不宜过细或过于具体,其作用是为以后编制专项方案、作业指导书或技术交底提供依据。

4.7.2施组大纲、施工组织总设计中的施工方案应该是原则性的,阐述的是施工方案的主要原理、思路与方法,而单位工程施工组织设计中的施工方案则是对其深化、细化,具有验证性的意义,具体的施工方案更加细化并具有可操作性。

4.7.3对实施性施工组织设计,要按照国务院第393号令《建设工程安全生产管理条例》和建设部建质[2009]87号文件《危险性较大的分部分项工程安全管理办法》的规定,对达到一定规模的、危险性较大的分部(分项)工程,需要编制专项施工方案,并附安全验算结果。

4.7.4一般情况下施工组织设计中的施工方案要与拟实施项目的分部、分项工程划分表相对应,并应包括以下内容(可根据工程具体情况增减):

(1)施工测量控制方案——测量准备工作、平面控制网布设与单位工程定位、施工测量放线,以及各项测量放线工作精度控制。

(2)地基施工——材料质量要求、地基处理方法、地基处理过程的检试验。

(3)桩基础施工——材料质量要求、桩基施工方法、地基处理过程的检试验。

(4)基坑工程施工——材料质量要求、基坑支护方法与要点、降水与排水。

(5)土方工程施工——土方开挖、地基钎探要点、土方回填。

(6)混凝土基础与砌体基础——材料质量要求、混凝土基础与砌体基础施工方法、质量控制要点。

(7)地下防水工程施工——材料质量要求、地下建筑砼自防水、卷材防水、涂膜防水、特殊施工法防水、地下防水质量控制要点。

(8)钢筋工程施工——材料质量要求、钢筋现场存储、钢筋加工、钢筋连接、基础钢筋绑扎、现浇框架结构钢筋绑扎、预制构件钢筋绑扎、钢筋工程质量控制要点。

(9)现浇框架结构模板工程施工——模板体系选型、配置与设计、基础模板施工、地下室及水池墙壁与顶板模板施工、框架柱模板施工、框架梁板模板施工、楼梯模板施工、斜屋面模板施工、清水模板施工、特种模板施工、模板拆除施工、模板质量控制要点。

(10)砼工程施工——砼施工前准备工作包括砼原材料检验与砼试配、各种构件砼浇筑操作要点、砼试块留置和砼养护、砼缺陷修补、砼成品保护、砼工程质量控制要点。

(11)砌筑工程施工——材料质量要求、砌筑砂浆、砖砌体工程、混凝土小型空心砌块工程、石砌体工程、配筋砌体工程、填充墙砌体、墙体拉接筋与构造柱施工、填充墙工程质量控制要点。

(12)特殊结构专项施工方案,如预应力工程、钢结构工程、木结构工程、装配式结构等,以及拆除与加固、节能工程等,要编制专项施工方案作为施工组织设计中施工方案的补充。

(13)屋面工程施工——材料质量要求、找平层与保温层、卷材防水、涂膜防水、刚性防水、瓦屋面、隔热屋面、细部构造、屋面工程质量控制要点。

(14)装饰装修工程施工——材料质量要求、抹灰工程、门窗工程、吊顶工程、轻质隔墙、饰面板工、幕墙工程、涂饰工程、裱糊和软包、细部工程、装饰装修工程质量控制要点。

(15)地面工程施工——材料质量要求、基层铺设、整体面层铺设、板块面层铺设、地面工程质量控制要点。

(16)特殊部位施工方案 ,如后浇带施工方案、预应力施工方案、挡土墙施工方案、斜屋面施工方案、洁净房间施工措施等。

(17)建筑给排水工程——给排水工程材料要求 、管道预留预埋、室内给排水支(吊)架制作与安装、室内给水系统、室内排水系统、室内热水供应系统、卫生器具安装、室内采暖系统、室外给水系统、室外排水系统、室内供暖系统、供热锅炉及辅助设备、给排水工程施工试验。

(18)建筑电气工程——电气工程材料与设备要求、电气工程预留预埋 、室外电气系统、变配电室、供电干线系统、电气动力系统、电气照明安装、备用和不间断电源安装、防雷及接地安装、电气工程的测试和调试。

(19)智能建筑工程——弱电工程设备与材料的要求、通信网络系统、办公自动化系统、建筑设备监控系统、火灾报警及消防联动系统、安全防范系统、综合布线系统、智能化集成系统、电源与接池、弱电工程系统检测。

(20)通风空调工程 ——通风空调材料与设备要求、风管制作、风管部件与消声器制作、风管系统、通风与空调设备安装、空调制冷系统、空调水系统管道与设备、防腐与绝热、通风与空调系统、通风空调工程施工试验与综合效能调试。

(21)电梯工程 ——材料与设备要求、电力驱动的曳引式或强制式电梯安装技术措施、液压电梯安装技术措施、自动扶梯和自动人行道安装技术措施、电梯试运行、电梯检测记录。

(22)脚手架工程——脚手架搭设基本要求、脚手架构造基本规定 、脚手架工程安全专项施工方案。

(23)自然条件影响下的施工方案——雨季施工措施、防台风施工措施、场地稳定性及不良地质施工措施、冬季施工措施、高温季节施工措施、防白蚁虫害的施工措施、防雷电的施工措施及其它自然条件影响下的施工措施。

4.8施工检验和试验根据工程的具体情况,施工组织设计中对施工中的检验和试验,应阐述以下内容:(1)检验和试验原则。(2)检验和试验工作内容。(3)检验和试验管理职责及资质要求。(4)现场实验室和检验、试验设备。(5)室内环境污染检测与控制。

4.9主要资源配置,根据施工预算、施工方案、施工进度计划编制主要资源配置计划,主要说明劳动力需要量计划、主要材料需要量计划、主要施工机具(设备)需要量计划和预制加工品需要量计划、资金需要量计划、施工设施需要量计划的配置。

4.10质量、安全、文明施工和环境保护的措施,说明质量管理和质量保证措施,职业健康和安全管理措施,文明施工和环境保护措施,以及招标书或合同要求的其他内容。

5. 施工组织设计的修改

5.1对于投标施工组织设计,作为技术标的一部分,施工组织设计的一些参数要与商务标保持一致,如有修改,则施工组织设计与商务标相关的部分同时修改。

5.2对于实施性施工组织设计,由于项目实施前施工组织设计编制时对项目情况的了解有时还不够充分和具体,加上实际实施时可能出现很多新的情况,如设计变更、施工条件受限等,在施工部署、施工方案、进度计划安排等方面,甚至是施工机械的配备和施工现场总平面布置等都有可能出现调整,因此在进入拟建工程施工现场或工程施工后,要根据现场实际情况与施工条件,包括一些特殊要求、市政条件、物资供应、场地条件、法律法规等,将施工组织设计中施工部署、施工方案、进度计划安排、施工总平面和施工机械等进行调整、变更,使之真正能起到施工的作用,施工组织设计调整原则为:

(1)根据现场实际情况和设计变更对施工组织设计进行调整。

(2)施工组织设计变更调整要与现场实际施工情况相吻合。

制度体系建设与实施方案范文第3篇

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里,整合档案信息资源将成为档案信息化建设的根本目标,这一目标的实现有赖于全国各地档案部门的共同努力,但这种努力必须是有序和协调的,要能形成合力。同时,在信息化的实践过程中, 电子 政务的建设实践可以为档案信息化建设提供很好的参照。在电子政务建设过程中,几个突出的问题是:低水平的重复建设、缺乏统一的领导和规划、由于缺乏统一标准各系统间无法互联互通导致形成的信息孤岛。相对于整个电子政务体系的建设,作为行业性系统,档案信息化工作要相对简单得多,而且也可以充分利用电子政务建设中已经形成的成果,如 网络 基础设施、安全基础设施、相关管理制度等,但由于档案行业本身可支配的各类建设资源都比较匮乏,因此,目前对于档案信息化的一个重要课题就是如何利用有限的资源、通过有效的统筹和资源共享与整合来推进全国的档案信息化工作,避免电子政务建设中出现的重复建设和资源浪费现象,而这必须依靠档案主管部门的强有力措施。从目前的档案信息化实践来看,笔者认为应在以下几方面加强档案信息化过程中的建设资源共享与整合:

一、设立专业的档案信息化工作专门机构

档案工作的发展已经走到了 历史 的十字路口,档案信息化工作对档案事业的持续发展提出了严峻的挑战。目前,各级档案机构都非常重视档案信息化工作并成立了各类档案信息化建设的领导机构,如各地的档案信息化建设领导小组或档案信息化项目建设领导小组等,这些机构的设立在很大程度上促进了各地档案信息化工作的开展,但笔者认为,仅靠这种非常设性的领导机构是无法适应档案信息化的长远发展要求的。档案信息化应该成为整个档案业务工作体系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因此也应该与业务指导、编研、档案法制等业务领域一样有相应的常设机构来具体负责此项工作。

笔者建议,在国家档案局层面设立常设的专门行政机构来加强对全国档案信息化工作的领导和管理,这一机构更多承担的是档案信息化建设的领导和管理职责而不是从事技术性工作;在地方各级档案局也应设立专门的常设机构来负责档案信息化工作,目前有些地方已经成立了信息化处、技术与信息化科等机构来负责这一工作并取得了很好的工作效果。通过成立专业的档案信息化常设行政机构,一方面可以将档案信息化纳入日常工作,强化对档案信息化工作具体实施的管理;另一方面也可以为档案信息化建设集聚专业人才,适应档案信息化工作乃至档案事业发展的长期要求。

二、强力推行全国统一的档案信息化标准体系

档案信息化标准体系包括管理性标准规范、业务性标准规范和技术性标准规范三个方面。近年来国家档案局针对档案信息化建设中的各种问题陆续颁布实施了很多标准,与此同时,各省乃至基层档案部门也制订了大量地方标准,其中很多地方标准与国家档案局的标准都是重复的。一方面,各地大量制订地方标准会占用其本就有限的人力、资金和技术资源;另一方面,多种标准的共存势必会架空国家标准,导致各地档案信息化体系上的不匹配,最终对形成全国性的分布式档案信息资源库造成障碍,即使地方标准与国家标准是协调的,这也会造成资源的浪费。

笔者认为,对于统一的行业性系统建设,多层标准的存在不仅完全没有必要,甚至会对系统建设的统一推进产生阻碍,为此国家档案局应该采取有力措施,尽快出台有关政策,统一安排各类信息化标准的制订工作,协调各地在标准制订上的各种探索和努力,逐步在全国范围内建立和执行统一的档案信息化标准体系。凡是国家档案局已经正式颁布的标准,就不应允许地方档案部门另立标准,对于违反此原则的地方档案部门,国家档案局可以通过相应的政策措施进行引导和纠正。

同时,国家档案局要加强相关档案信息化标准的宣传和落实,对于新出台的信息化标准要加强在档案系统和机关企事业档案部门的推广,使相关标准能够切实指导档案信息化实践,避免在档案信息化实践过程中的盲目性,减少物质资源浪费和人力资源浪费,也让信息化实践能够充分利用前人和国际国内通行的规范,提升档案信息化的规范性和质量。

三、建立全国档案信息化项目协调与交流平台

项目重复建设是电子政务建设过程中暴露出来的一个重要问题,由于各地档案信息化所面临的任务具有同质性,另外,目前档案信息化建设正处于起步阶段,许多新的领域还有待开拓,因此在大力推进档案信息化建设的背景下,各地极易在同一新领域纷纷上马同类项目,在还没有探索 总结 出相对成熟的建设经验的情况下,这会在很大程度上造成有限建设资源的浪费。为了在全国范围内统筹信息化建设工作,国家档案局和各省档案局应该及时掌握各地档案信息化项目的状况与进展,协调各地在新的信息化领域中的工作,避免各地在短时间内向同一新领域投入过多资源。为加强各地在信息化项目上的协调与交流,笔者建议:

(一)实行档案信息化项目备案制。国家档案局负责省级项目的备案,各省档案局负责本省项目的备案,通过这种方式及时了解各地的档案信息化进展情况,为优化建设资源提供基本决策依据。除了备案制度的建立,这一备案体系还应该由网络平台来支撑运行,即备案通过网络进行,以此来保证信息的及时性。

(二)建立全国性档案信息化交流的内部网络平台。通过这一平台,各地档案部门都可以及时了解其他地方档案信息化的状况,交流经验,共享技术资源,进行跨地区的信息化建设合作,与传统的通过会议、发文、考察等进行交流的方式相比,基于网络平台的交流将更加及时、 经济 和有效。

(三)加强档案信息化项目的试点与推广工作。作为行业性信息化建设项目,各地档案信息化工作有着极大的相似性和可移植性。因此,国家档案局可以选取一定数量的具有行业代表性的单位进行信息化建设的试点并提供相应的资金和技术资源支持,在此基础之上充分总结并摸索出一套信息化建设的 规律 和可行的实施方案,并将这些经验和方案向全国推广,指导各地的档案信息化建设,避免档案信息化建设的无序和杂乱现象。通过国家档案局的统一指导和统一规划,信息化建设将更加的有序和规范,从而结束。各地各自为政、闭门造车的局面。

四、充分利用原有档案信息化基础和电子政务建设的成果

档案信息化工作并不是一项全新的工作,这项工作的开展不是推倒所有的一切重新开始,而是在原有基础之上进行的一项创新工作。除了利用电子政务建设的成果之外,档案信息化还应充分利用原有的信息化基础。 计算 机在档案行业中的应用在90年代已经开始,从档案计算机管理系统到现在的档案信息化建设,计算机的应用由浅入深,大大地改变了档案的管理和利用方式。在档案信息化过程中,要充分利用档案计算机管理系统中已有的成果,包括档案著录信息、已经扫描的档案、案卷目录、卷内文件目录等,避免重复性工作,减少不必要的浪费。相关单位在进行档案信息化时,要预先分析已有的档案信息化成果,在充分利用已有成果的基础上规划和开展档案信息化建设。

档案信息化建设是电子政务建设的一个有机部分,要利用有限的资源高效推进档案信息化,就必须充分利用电子政务建设的成果,将档案信息化建设放在电子政务建设的大平台中来考虑。多年的电子政务建设已经建立起了较为完善的硬件设施和管理制度,并摸索出了一套经验,这些都为档案信息化建设提供了良好的基础,一方面,档案部门可以充分利用本地的电子政务基础设施,如网络基础设施、安全基础设施、管理制度等;另一方面,也可以充分借鉴其他部门的经验和教训。为此,各地档案部门应该积极参与当地的电子政务建设,成为当地信息化工作或电子政务建设领导小组成员单位,进入信息化规划建设决策层,通过为政府提供有效的文档服务来获得当地政府的支持,争取更多的资源来开展档案信息化建设;同时档案部门要深入了解本地电子政务建设现状,摸清可供利用的各类建设资源现状,要坚持一个基本原则,即凡是可以利用现有电子政务基础设施完成的工作就不要再进行重复投入。

五、市县级综合档案馆信息化建设的一体化

目前,我国各综合档案馆的信息化建设都是从头开始自主建设,从 网络 基础设施的建设、相关设备的购置、软件的开发与采购直到制度体系的建立,所有工作都依靠各综合档案馆的自身力量独立完成。但是,许多基层档案馆办公经费严重不足,人员知识结构无法满足档案信息化建设要求,在这种情况下再谈信息化建设就是纸上谈兵。因此,要建立全国性的档案信息资源库就必须为基层档案馆的信息化建设找到一条 经济 可行的非常规途径。

笔者认为,对于档案信息化资源严重不足的地区,可以尝试进行市县级综合档案馆信息化建设的一体化,即以市级综合档案馆为中心,重点支持市级综合档案馆的信息化建设,市级综合档案馆与其所辖区域的各县级综合档案馆之间实现高度的建设资源共享,这种建设资源共享应该是涉及网络设施、硬件、软件、人力资源以及制度体系等的多方位共享。通过市县一体化的建设模式可以有效实现档案信息化建设资源的共享,拉动基层信息化建设。例如,高性能的扫描和存储设备价格昂贵,在这种情况下,县级综合档案馆就不必购置这类设备,可以共用市级综合档案馆的设备;再比如,目前各地都在积极进行档案网站建设,但县级综合馆也不必都建立自己的网站,可以由市级综合档案馆统一建设,这样不仅能够大大降低建设成本,而且可以提高系统开发水平。

六、国家档案局集中优势资源,统一开发部分行业通用的软件系统

在软件系统的开发上,可以考虑借鉴垂直管理部门如国税系统的经验,由国家档案局集中优势资源开发部分行业通用的业务软件,统一下发给各地档案机构免费使用,这样做一方面可以极大地减少各地在软件开发上的重复投入,另一方面也可以确保业务软件系统的开发水平,同时也为以后全国性的分布式档案信息资源库体系的形成减少障碍。

在具体实施上,还可以引入开源软件模式,即国家档案局不仅向各地档案部门提供可运行的软件,而且还可以公布软件源代码和详细的开发文档,以便各地档案部门可以在有条件的情况下根据本地实际需要进行二次开发,满足各地的特殊工作需求。同时,各地的这些二次开发的成果也可以免费或有偿地提供给整个档案系统来使用。由此,在一些通用的行业系统软件方面将形成一个全国性的开发资源平台,各地档案部门都可以通过此平台来形成合力,从而在极大程度上减少对软件开发的投入、提升开发水平和应用效果。当然,要管理好这样一个平台,国家档案局必须提供强有力的管理制度和技术力量的支持。

参考 文献 :

1 、 国家档案局:《全国档案信息化建设实施纲要》2002年11月。

制度体系建设与实施方案范文第4篇

【关键词】水利工程;建设管理;思考意见

一、实施项目法人责任制,做好工程建设管理的基础

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引导下,项目法人责任制为工程招投标制、建设监理制提供了基本的制度保证,它是我国投资建设领域最基础的制度,承担着完善工程项目管理体制的根本作用。项目法人负责着整个工程建设,确保了建设项目的正常实施,监督着项目建设的质量、安全和施工制度,保证了资金管理和档案管理工作的全面落实。

二、规范招投标管理和合同管理程序,明确管理条件

国内的水利工程建设目前已经全面采用公开招标的方式进行管理,国家也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标准施工招标文件》为工程建设的管理提供了系统性的依据,在合同条款中,编码制工程量清单计价方式更加清晰明确,评标报告和标候选择人从多方面综合考虑,选择程序更加正规。在管理的条件中,投标单位从《文件》规定的形式、金额和时间条件上进行递交投标保证金,签订施工合同,项目法人也必须按标准预支款项,提交履约担保。

三、严格执行项目开工报告审批制度和设计变更审批制度

按国家下达的通知要求,项目法人要在项目开工前与施工单位、监理单位签订合同,按规定做好土地征用、移民安置、资金筹措、质量安全监督等工作,才能办理项目开工报告的审批手续。对于需要设计变更的文件,要及时办理设计变更审批手续,经监理单位签发变更指示后才能真正实施设计施工。

四、加强档案管理,使之有效服务于工程建设

《水利工程建设项目档案管理规定》明确表示,项目法人必须建立项目档案工作的各项规章制度,全面落实好项目档案的收集、整理、移交和归档工作,加强与档案管理部门的沟通、配合,坚持档案管理与工程建设同步开始、同步进行、同步完成,发挥工程档案的利用效果,更好地服务于工程建设。

五、加强质量监督工作,做好工程建设的监理管理事项

确保工程质量,组织协调参建单位建立质量保证体系和质量控制体系,是建设监理的必要目的。在建设过程中,强调市场之间的合作关系,实现市场对工程的监督、制约、协调机能,是提高工程建设管理水平的有效手段,能够实现投资的最大效益。工程监理对工程质量实施的监理工作要求对工程质量进行阶段性的质量监督,把工程质量建立在可靠的基础上。

六、建立管理统筹计划,确保建设项目质量

水利工程质量结合项目法人负责制度、监理单位控制、施工单位保证、设计服务和政府监督形成了独特的质量管理体系,强化了质量管理意识,全面落实了质量管理的责任和管理制度,建立起了质量管理的统筹计划,通过建设工程中的各方人员齐抓共管,确保工程质量的优良性。

七、完善安全生产管理制度,确保建设项目的顺利实施

在水利工程建设的安全生产责任制度中,推行安全生产管理体系,强化各项安全生产措施。工程实际情况中制定的安全事故应急预案能够加强施工现场的安全管理工作,并完善各项施工安全技术措施,能够提高安全事故应急管理和处置能力,给水利工程建设的预案计划提供有效的保障措施。

八、处理好建设项目各方人员的相互关系

在工程建设过程中,及时处理好参建各方的相互关系,能够有序开展工程建设。建设单位可以运用“查、促、帮”等方法来监督控制参建单位,督促监理单位认真履行职能,主动要求监理单位召开施工图会审、技术交底和施工方案研讨等活动,了解工程的具体情况,协调并解决管理中的具体问题。

九、实施文明工地建设工作,科学管理,文明作业

施工单位要注意保持环境优美、卫生整洁,做好施工区、生活区的文明建设,做到布局合理,标识明晰,体现现代化的精神风貌和时代精神,将文明工地建设中的工程建设管理体系和质量安全体系建设结合起来,把工地参建人员的精神面貌和环境卫生结合起来,真正实现以人为本,管理科学、文明作业的目标要求。

十、实施并执行工程验收制度

根据工程进展情况实施工程的验收力度,质量监督单位直接核定质量结论,在单位工程中项目法人有时会委托监理单位主持、验收质量结论,而阶段验收和竣工验收均由省水利厅主持,专项项目工程验收由相关部门主持。在整个进展过程中明确各个验收单位的责任,坚决做到工程质量、工程内容、配套资金、财务管理工程审计、工程款和工资的合格标准,确保各项工程内容的合理安排。

参 考 文 献

[1]徐勤勤,句广东.水利工程建设与管理主要工作及成效[J].人民长江.2010,41(4):37~40

制度体系建设与实施方案范文第5篇

一、关于《实施方案》编制过程

根据省政府的统一部署,省发展改革委会同相关部门于今年3月份启动了《实施方案》编制工作,今年5月底完成《实施方案》初稿,6月初开始征求省有关部门和地市意见,7月份收集整理反馈意见后又对《实施方案》进行了完善,形成了《实施方案》送审稿。

二、关于起草《实施方案》的总体考虑

一是充分体现国家政策。结合国家《生产者责任延伸制度推行方案》确定的责任范围和重点任务,进一步细化落实。二是充分体现特色。综合考虑产品市场规模、环境危害、资源化价值以及我省产业特色等因素,率先确定对电器电子、汽车、铅酸蓄电池等3类产品实施生产者责任延伸制度。三是充分体现我省生态文明建设要求。对接上报的《国家生态文明试验区()建设实施方案》中完善循环经济引导机制的要求,在《实施方案》中进一步落实、细化。四是强化可操作性。把落地、落实作为关键,对照国家文件梳理出重点任务,并明确任务的责任主体。

三、关于《实施方案》的主要内容

《实施方案》包含4个部分,共4千字。

1.关于指导思想

全面贯彻党的十和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六中全会精神,深入贯彻系列重要讲话精神特别是对工作的重要要求,紧紧围绕“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牢固树立创新、协调、绿色、开发、共享的发展理念,坚持“创新引领、绿色崛起、担当实干、兴赣富民”工作方针,不断完善配套政策体系,逐步形成责任明确、规范有序、监管有力的激励约束机制,通过开展产品生态设计、使用再生原料、保障废弃产品规范回收利用和安全处置、加强信息公开等,推动生产企业切实落实资源环境责任,提高产品的综合竞争力和资源环境效益,为建设生态文明试验区,打造美丽中国“样板”提供有力支撑。

同时,《实施方案》还提出了具体目标:到2024年,生产者责任延伸制度相关政策体系初步形成,产品生态设计取得重大进展,重点品种的废物产品规范回收与循环利用率平均达到40%。到2025年,重点领域生产者责任延伸制度运行有序,产品生态设计普遍推行,重点产品的再生原料使用比例达到20%,废物产品规范回收与循环利用率平均达到50%。

2.关于重点任务

结合我省实际,确定率先对电器电子、汽车、铅酸蓄电池等3类产品实施生产者责任延伸制度。

一是电器电子产品。包括建立符合市场规律的新型废弃电器电子等产品的新型回收体系、推动再生资源回收互联网交易平台建设、完善废弃电器电子产品回收处理相关制度、加强废弃电器电子产品处理基金征收和完善使用管理制度等四个方面。

二是汽车产品。包括推行生态设计、建立旧件逆向回收体系、建立信息整合机制、建立电动汽车动力电池回收利用体系、强化行业规范和准入管理等五个方面。

三是铅酸蓄电池。包括共建产品全生命周期追溯系统、构建基于物联网技术的省内铅酸蓄电池回收利用体系等两个方面。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