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家具实训总结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家具实训总结范文第1篇
一、指导思想
以党的十精神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中省市文件精神,整合培训资源,灵活培训方式,加大培养力度,突出抓好队伍建设,培养壮大高素质的人才队伍,为服务经济社会发展提供坚强有力的人才基础和智力支撑。
二、目标任务
经信系统计划每年培训各类人才1000名以上,力争用5年时间将全局系统人才全部轮训一遍,具体实施“人才培训工程”,即:党政人才、企业家人才、专业技术人才、技能型人才培训工程。重点对现有人才进行理想信念教育、政治思想教育、业务知识、技能和法律法规等相关知识的培训,全面提高人才队伍整体素质。
三、组织实施
以集中轮训为主,局机关和各企业结合实际采用领导讲课、专家授课、集体研讨、个人自学、现场教学、观看影片、委托培训等多种方式组织开展培训。
(一)党政人才培训。以局机关干部为重点,结合每年度干部教育培训进行。主要开展党的十精神专题学习培训、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教育、党性教育和道德品质教育,突出培训新型工业化、新型城镇化等方面的知识,不断加强机关党政人才的思想政治建设,切实提高岗位履职能力和解决现实问题的能力。
(二)企业经营管理人才培训。以提高系统企业经营管理水平和创业能力为目标,采取请进来与走出去相结合、示范培训与全员培训相结合的方式,多层次、多形式、开放性的开展专题培训。定期组织企业经营管理人才进行短期培训,到发达地区、大专院校培训,积极邀请著名企业家、资深学者、专家教授等开展专题讲座,鼓励和引导企业大力开展自主培训,实施培训全覆盖。
(三)专业技术人才培训。结合本行业工作实际,通过联合办班、委托办班专题培训等形式,轮训一批专业技术骨干,全面培训本企业、本行业专业技术人才,提高专业技术人才综合能力,开阔眼界,提升创新意识与能力。(四)技能型人才培训。根据本企业技能型人才的需要状况,以生产服务一线技能型人才培训为主体,与学历证书、培训证书和职业资格证书相结合,采取校企结合进修培训、岗位技能大练兵等方式在相关专业领域提供短期技能提高培训。
四、工作步骤
1.前期筹备(2014年7月15日前)
各企业根据实际制定2014-2017年人才培训计划及2014年人才培训具体方案,2014年7月20日前交县经信局。2014-2017年,每年2月底前上报本年度人才培训方案。
2.组织实施(2014年7月15日—2017年11月30日)
按照方案要求,各单位精心组织,周密安排,全面开展培训。
3.活动总结(2014-2017年每年12月31日前)
采取半年小结、全年阶段性总结、五年全面总结的方式对活动开展情况进行总结,对各企业组织培训情况进行检查、督促,及时分析情况,各企业每年末在认真总结的基础上形成书面总结报县经信局。
五、工作要求
(一)加强组织领导。“人才培训”工作在经信局人才工作领导小组指导下,各企业具体组织实施。各企业要立足实际,创新人才培训模式,成立专门培训机构,统筹安排人才培训工作,将培训落到实处,提高实效。
家具实训总结范文第2篇
关键词: 复合型训练;训练团队;科学训练;体育教练;国家队;合作模式?
中图分类号: G 808文章编号:1009-783X(2012)04-0299-04文献标志码: A?
北京奥运会的硝烟还未散尽,伦敦奥运会的号角就欲吹响。4年一次的奥运会是检验竞技体育成果的大考,也是展示世界人民和平、祥和与竞技的盛会。我国竞技体育健儿在北京奥运会上历史性地夺得51枚金牌,这一辉煌战绩将永载史册,同时也激励着体育工作者时刻思考,时刻创新,不断前行,不断超越。金牌的背后是科学训练、系统管理和创造性地整合各方资源。中国国家级运动队在奥运会备战过程中普遍采用并实施了复合型训练团队的工作模式,历史和实践检验证明这是一种行之有效的组织形式,在实际工作中蕴藏着深刻的内涵和?思辨。??
1复合型训练团队的产生与发展?
1.1复合型训练团队概念的提出
2004年8月,国家体育总局副局长段世杰在首期国家队教练员培训班讲话中提出建设“复合型训练团队”的思路。2005年11月,在备战2008年奥运会暨2005年冬训动员大会上,再次重申要“建设好复合型国家队训练团队,加强训练中的科技工作”。2006年7月,国家体育总局《体育事业“十一五”规划》,在19条加强各级国家队建设中指出“建设复合型国家队教练团队”,旨在“充分发挥管理人员、教练员、医务人员等各方面的积极性和创造性”[1]。
刘鹏局长在备战伦敦奥运会训练理论和实践创新专题会议上明确指出:当今高水平竞技运动训练的发展趋势是训练分工专业化和精细化,多学科综合实施。高水平运动训练不可能只靠一个教练员来独立完成。拥有一支专业化的高水平科学管理训练团队,通过多学科知识的有效集成,可以大大提高训练效益和训练质量。这是当今国际职业化运动项目和我国高水平奥运优势项目的普遍组织方式。专业化的复合型管理训练团队是研究把握训练规律和技战术创新的组织保障,这是作为国家体育管理部门官方提出的“复合型训练团队”[2]。
在组织行为学方面,团队成员之间自觉努力,相互取长补短,整体绩效大于个体绩效之和,并具备如下特征:团队是一种特殊的群体,其成员间互补性较强,并自觉为实现目标而努力工作,团队的整体绩效要大于个体绩效之和。
基于以上论述和分析,可以把复合型训练团队定义为:在竞技体育工作中,以运动训练为过程,以提高运动员运动成绩为目标,整合多学科专业人才的知识和能力,提高运动员竞技能力和比赛成绩表现为核心的工作人员群体。我国在20世纪80年代,科研人员开始逐渐深入运动队,当时称为“训练科研一体”,后经过多年的实践和演变,在备战北京奥运会的过程中,复合型训练团队被正式提出,并有效运行,北京奥运会辉煌成绩的获得正是这一特殊模式强力运行所产生的效果。?
1.2复合型训练团队产生的国际背景
对竞技体育强国美国、俄罗斯、德国和澳大利亚考察后发现,为了提高运动训练水平,各国都强化了训练和科研的有机结合,加强了科研人员与教练员的有效合作。科隆体育学院是德国国家体育学院,拥有多学科专门人才,这些科研人员都与国家奥林匹克体育中心有着密切的联系,尤其与专项主教练保持时刻沟通。德国项目主教练通常具有相当高的理论造诣和修养,他们不是通晓任何学科的大师,但是他们扎实的理论功底使自身知道,自己训练中需要什么专业科研人员介入,介入后进行什么研究。主教练的专业洞察力和选择性是德国教练员和科研人员密切结合的基础和特征,这也是通常所说的“科隆模式”。
俄罗斯是传统竞技体育强国,其科研和训练的有机结合具有多年历史传统。近年来,政府对体育的重视和投入进一步加大。在俄罗斯一般是4~5人的体育科研小组,采取长期跟队的方式与运动队保持着密切的联系。澳大利亚大部分国家队属于澳大利亚体育学院,国家体育学院具有多学科专门人才,对高水平运动队进行跟踪科研。美国高水平运动队的商业性质比较浓厚,有大学、体育公司、科研所等专门人员与运动队或个体运动员进行商业化合作,为其进行研究和反馈;但在美国国家奥林匹克训练基地内,也有长期的、稳定的、专业化的科研人员对高水平运动队进行科研工作。美国游泳运动员菲尔普斯在北京奥运会上历史性地一举夺得8枚金牌,其背后是一个强大的科研团队,团队负责人斯科勒瓦斯先生毕业于莫斯科体育学院,1993年移民至美国,在美国开设体育公司,专门为高水平运动员提供训练咨询、监控和指导,菲尔普斯8枚金牌的获得正是其背后科研力量的强大推动。
英国体总主席罗德·卡特在谈到新世纪教练时说:“一个教练员有效训练一批优秀运动员的时代已经过去。今天任何一个伟大运动员的身后,都有着一个由多学科人才构建的训练团队。”英国自行车队在北京奥运会上获得8枚金牌,自行车项目是典型的人与器械相结合的周期性体能项目,高科技含量是这一项目的主要特征和未来发展的方向。英国国家队工作团队中有17人之多,包括训练学、生物力学、生物化学、生理学、心理学、空气动力学、营养学、信息处理、器材等科研人员,把英国传统意义上的大工业生产模式引入到竞技体育中来,各专门人员协同有序工作,成为英国自行车项目金牌加工厂。
各国训练团队的合作具有共性特征,体现了该事物发展的客观性和规律性,深刻认识该事物的本质和特质是保持和挖掘其内涵和规律的基础。?
1.3复合型训练团队的本质与特征
当前,我国国家队复合型训练团队的组成主要是围绕奥运会周期的备战而组成的。一般情况是在4年一次的全运会结束后进入奥运会备战开始形成并运行,时间的节点一般是全运会结束开始至奥运会结束;因此,从时间上具有规律性和周期性。在团队目标上也非常明确,围绕核心运动员准备奥运会,取得优异运动成绩,其备战周期内还要参加亚运会和东亚运动会。团队人员包括中心领导、领队、教练员、医务人员、科研人员等。其中各项目教练员少数来自项目中心,大部分来自省市运动队,科研和医务人员来自体育科研所、各体育院校和各省市体育部门,人员来源和性质较为多样;因此,工作开展和活动组织较为纷繁复杂。复合型团队的建立、组织和运行是我国各个国家队备战奥运会的重要环节。
作为团队的一种表现形式,复合型训练团队是存在于竞技体育管理环境中的一种特殊形式。其有如下特点:1)目标高度明确,提高训练水平,在奥运会上获得优异成绩;2)团队成员具有复合型特征,即多学科、多专业人员组成,承担不同的工作,最终进行效益整合;3)团队的运行基础是提高运动训练科学化水平;4)团队核心具备专业性和高超领导才能,民主集中制的决策形式,是为了获得多方信息,更避免决策失误;5)团队需要不断发展、稳定、进步,团队的可持续发展更是项目科学训练的可持续发展。
作为一个开放的、复杂的和动态的现代运动训练系统,获得优异运动成绩,夺取金牌是一项系统工程,单纯依靠专项教练员的专项技能已经难以满足运动训练的多学科需要。“运动员是主题,教练员是主导”的二元化组织结构已经不能跟上时代的步伐,多元化、学习型和创新型的训练团队是发展趋势[3]。?
2复合型训练团队的运行机制?
2.1复合型训练团队的组织结构
复合型训练团队由项目管理中心领导、领队、总(主)教练、科研人员、医务人员和外聘专家等人员组成。项目管理中心主任是面对国家体育总局的第一责任人,奥运周期的参赛安排和训练设计都是在中心的统一领导下进行。外聘专家为来自国内外了解本项目规律和特征的专家,由于运动队特殊的工作性质和专家本职工作,其不能长期随队,但其深厚的专业功底可以对运动队提出战略规划、决策咨询,以及具体训练方法和手段的建议。例如:国家击剑队从法国聘请外国专家阶段性执教重剑项目,一方面,使我国教练员和运动员可以直接受益于国际高水平专家的经验点拨。另一方面,击剑项目作为直接交手的计分项目,把握和接触世界环境和脉搏更加重要。国家游泳队阶段性地赴澳大利亚和美国训练,接受外国专家的直接指导。领队负责运动员的思想教育、队内规章制度的建立、各种后勤保障的落实、宣传、市场开发等训练事宜。在主(总)教练领导下的教练组具体负责运动员的选拔、训练设计和实施、比赛规划和安排。科研人员负责科研攻关和科技服务,根据项目的不同特点,科研人员的选择各有侧重和不同,其中包含生理、生化、心理、生物力学、营养和疲劳恢复等专门人才。医务人员负责医务监督和伤病防护。多数运动队科研组和医务组人员有交叉与合作。科研组、教练组、医务组,以及项目领队的工作对象都是运动员。共同的工作目标都是提高运动员训练水平和运动成绩。?
2.2复合型训练团队的合作模式
科研团队和教练团队是复合型训练团队的核心和主体。在科研人员和教练团队合作的过程中,这2个团队在人员和工作上是相互交叉的,而不是孤立的。主教练既是教练团队的主导者,又是科研团队的参与者,是团队运行的枢纽。只有这样才可以使科研有的放矢,才可以使科研与运动训练有机结合,才可以使科研效益最大化,如图2所示。
科研团队人员和医务团队人员通过实时监控运动训练过程和效果,获得信息,进行分析,提出结果和建议,传达给科研负责人。科研负责人与主教练沟通交流后对运动训练作出方案,交训练团队进行具体实施。从复合型训练团队的运行模式(如图3所示)可以看出,只有运动训练实施向科研团队和医务团队的箭头是单向,其他均为双向箭头。这里需要强调的是,在合作过程中按照流程和程序进行工作,其中更重要的一点是多方需双向沟通和交流,这是复合型训练团队运行获得良好效果的标志性特征。
复合型训练团队的工作是围绕重点运动员展开,兼顾一般运动员,这是国家队复合型训练团队的一个显著特点。同时,也是备战奥运会的需要,是总结项目规律,认识项目本质和特征的必要。
根据项目特质的不同,科研团队的人员组成有所不同。在体能项目中,训练监控和疲劳恢复专业科研人员对项目的贡献率更高。对技能性运动项目而言,技术分析对项目的贡献率更高。不同项目的复合型训练团队在人员组成时,要有所侧重和选择。?
2.3复合型训练团队的动力机制
复合型训练团队是现代运动训练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促使复合型训练团队发展与运行的动力机制来源于外部竞争压力、团队整合效应和科技水平3个因素的交互影响。4年一届的奥运会和全运会是我国竞技体育工作者的周期性大考,体育管理者、教练员和运动员都承担着来自国家、省市、项目管理中心和个人名利成败的多方压力。教练员作为运动训练的主导者,自身的知识和能力远远不能满足当今运动训练的需要,外部竞争压力驱使体育管理者和教练员吸纳不同专业人才参与科研工作,服务和指导运动训练。这种外部压力越大,对复合型训练团队的渴求度越高。
我国国家队复合型训练团队工作人员中,科研人员大多来自科研院所、体育院校。他们都是周期性地获得体育总局科教司的科研课题,从中获得科研经费,从而服务于国家队,而教练员和运动队本身视运动员成绩提高作为其核心目标。在实际工作中,两者在利益驱使上是不同的。作为复合型团队负责人需要把2个团体的利益同一化和最大化。总局科教司在课题结题评审时把奥运会成绩作为一项重要指标来评判科研人员的工作效果,这从侧面促使了科研人员与运动训练的目标统一。另外,在课题经费管理使用,科研和训练的结合和开展等方面,团队负责人需要有效整合复合型训练团队的内部人员组成和结构,使其内部结构合理化,人员利益最大化,工作目标一致化。团队整合效应越大,复合型训练团队的动力效应越强。
当今运动训练水平突飞猛进,理念不断改革创新,训练手段方法日新月异。科技进步和科技成果转化对运动训练的渗透越来越强,科技水平的提高是复合型训练团队的保障和支撑;因此,外部竞争压力越强,复合型训练团队的团队整合效应、科技对运动训练的渗透和贡献组成复合型训练团队的三维动力模型。这3个因素越强,复合型训练团队的运行动力就越强,效益就越大,如图4所示。?
3复合型训练团队的组织策略?
3.1国家队管理模式的选择与确定是复合型训练团队的基础
运动项目发展历史不同,竞技水平的高低、管理者自身素质的差异、项目的内在特质不同等因素导致了国家队多元化管理模式,有些运动队是队委会领导下的领队负责制,有些是队委会领导下的总教练负责制。总局竞体司调查表明,60%以上的国家队支持队委会领导下的队委会分工负责制的集体领导方式[4]。
不同项目国家队差异较大,管理目标、职能、重点都会有很大不同,不可生搬硬套某一种管理模式,需要结合项目的特点和需要,根据本队的实际情况确定和选择国家队的管理模式,总的原则使复合型训练团队效益最大化,核心目标是提高训练成绩和比赛表现。?
3.2团队核心的人格魅力、组织才能与专业水准是团队高效运行的保障
复合型训练团队的核心是团队运行的关键,团队核心的选择与确定至关重要。国家队复合型训练团队的核心必须具备领导行为的四要素,即确定目标、运用手段、控制组织、进行协调。纵观我国竞技体育,凡是优势项目都有一名核心带头人,体操的黄玉斌,跳水的周继红,羽毛球的李永波。这也是我国竞技体育发展的内在规律,并在实践中经过验证是行之有效的。项目带头人具有优秀的品质和人格魅力,以及精湛的业务能力,可以把握项目发展方向和内在规律,同时具有高超的工作艺术和技巧。只有这样才可以使复合型训练团队中的每个分子发挥出各自优势,形成专业整合与合力,最终落实到运动训练中,在比赛成绩上获得表现。同时,避免在重大战略和方向性问题上出现决策失误。?
3.3内部结构优化和集约化是复合型训练团队高效运行的基本特征
效率问题也是一个质量问题,管理的高效率就是管理的高质量。我国各国家队复合型训练团队已经逐渐形成并完善。国家队复合型训练团队的建立并不是人越多越好,内部专业人员需要优化和组合,集约化人员内部结构,明确分工与职责。充分利用成员的专业优势,建立良好的沟通和交流渠道与机制。同时,避免出现复合型团队建设中的“马太效应”,即金牌项目有无数科研人员争相进入,落后项目无人问津。在实际工作中,根据项目特点和专业需求组建复合型训练团队。?
3.4团队成员之间具有共同利益,目标统一是复合型训练团队高效运行的核心
复合型训练团队中所包含的教练员、科研人员和医务人员等都是带着不同目的来到运动队中,教练员在训练工作中处于主导地位,运动员成绩的好坏对教练员名誉、地位和金钱的影响最大,其对运动成绩提高的动机强度上大于科研人员。科研人员从课题研究角度获得了研究经费,如何使二者形成互惠的共同利益和目标统一最为关键。实际工作中,教练员和科研人员的经常性沟通是最为有效的手段,教练员的主动性会强化沟通渠道和沟通效果。另外,项目管理中心不失时机地集体奖励有助于促进大家对团队目标的关注程度,调动团队成员的共同积极性。?
3.5有计划、有组织地提高团队成员的素质和业务水平是加强团队稳定性与长期性的必要手段,也是团队可持续发展的必要条件
在奥运备战过程中,复合型团队的素质和专业水平至关重要。当今高水平运动训练,对机能检测、训练监控、伤病防止、视频分析等专业的要求向更深一层发展;因此,团队人员需要不断更新知识,紧跟时代的脉搏。有计划、有组织地安排团队人员参加体育总局系统举办的各种国内外培训和会议,这也是吸引和稳定团队人员的一个重要途径。在一些国家队备战过程中,出现过复合型训练团队人员经常换人,每一次新人到来,对熟悉项目都有一个过程。目前,复合型训练团队中所需要的是专项科研人员,只有长期稳定地跟随固定项目运动队,才可以了解和深入运动项目,才可以对项目科研和训练提出建设性的研究思路和见解。?
3.6注重激发团队人员的创新思维,提高团队人员的综合素质,是运动训练产生突破和飞跃的源泉
21世纪以来,运动训练水平日新月异,在备战北京奥运会过程中,新理念和新方法不断涌现,只有不断更新,不断反省,用前人没有的思路和方法处理问题才可以走在世界的前列。近些年来,周期训练板块化、高原训练平原化、恢复手段动态化等理念的提出和变革,都迎来了运动成绩的跨越式发展。前进的道路是没有止境的,只有不断探索,不断创新,才可以产生新的突破。?
4结束语
从世界范围看,借助科技力量提高训练的科学水平已经成为当今竞技体育发展的必然趋势。复合型训练团队作为训练的一种组织形式,在增加训练中的科技含量,实现科学训练方面具有积极意义,对提高竞技水平和竞争力具有重要作用。为了强化运动训练科学化,提高我国竞技体育水平,我国各国家级运动队在备战北京和伦敦奥运会过程中,普遍建立和实施了复合型训练团队的工作形式,并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教练团队和科研团队进行有机渗透开展工作,主教练既是教练团队的主导者,又是科研团队的参与者。团队成员之间良好的沟通机制和沟通渠道的建立是高效运行的保障。外部环境的竞争压力、团队整合效应和科技水平3个因素的空间交互形成了团队运行的动力机制。国家队管理模式的选择,团队核心人员的确立,内部结构优化和集约化,团队成员之间共同利益的获得,提高团队人员全方位素质,创新思维和意识的培养等方面是复合型训练团队高效运行的集成因素。在未来竞技体育的赛场上,复合型训练团队将进一步强化和发展,也必将为我国竞技体育屹立世界巅峰贡献力量。?
参考文献:?
[1]赵阳,石岩.我国国家队科技服务主体的演变[J].体育与科学,2011,32(5):76-81.?
[2]刘鹏.备战伦敦奥运会训练理论和实践创新专题会议讲话[S].2012.?
[3]袁守龙.北京奥运会周期训练理论与实践创新趋势[J].体育科研,2011,32(4):5-11.?
家具实训总结范文第3篇
第一条为了充分发挥我国体育教练员的积极性、创造性,提高训练教学水平和指挥、管理能力,建设一支适应我国体育事业发展需要的体育教练员队伍,促进我国体育运动技术水平的迅速提高,特制定本标准。
第二条体育教练员职务名称为三级教练、二级教练、一级教练、高级教练、国家级教练。三级、二级教练为初级职务,一级教练为中级职务,高级、国家级教练为高级职务。
第三条本标准适用于体委系统从事体育训练教学的人员。
第二章岗位职责
第四条体育教练员的基本职责是完成训练教学任务,提高运动技术水平;全面关心运动员的成长,做好运动队的管理工作;参加规定的进修、学习。同时高等级教练员须承担对低等级教练员的业务指导、培训和辅导基层训练工作。
第五条三级教练岗位职责
(一)按照训练教学任务的要求,拟定和实施训练计划,协助高等级教练员做好运动员的训练教学工作。
(二)基本掌握运动员的选材和训练方法;总结训练教学实践经验,积累技术资料,建立训练业务档案,主动接受高等级教练员的业务指导。
第六条二级教练岗位职责
(一)按照训练教学任务的要求,制定和实施训练教学计划,承担运动员的训练教学和参加比赛的指导工作;培养后备人才。
(二)了解本项目发展方向,掌握运动选材和训练方法,及时总结训练教学实践经验,积累技术资料,建立训练业务档案;定期做出训练教学工作总结。
第七条一级教练岗位职责
(一)按照体育运动人才成长的规律,制定、实施训练规划和训练计划;承担运动员的训练教学和参加国内外比赛的指导工作;选拔、培养和输送后备人才。
(二)及时了解本项目的发展动向,结合训练教学实践,进行有关选材和改进训练方法等方面的科学研究,撰写论文。
第八条高级教练岗位职责
(一)按照优秀人才成长的规律,制定、实施训练规划和训练计划;承担优秀运动员的训练教学和参加国内外重大比赛的指导工作;选拔、培养和输送优秀后备人才。
(二)熟悉本项目国内外发展动向,掌握先进的技、战术训练手段、方法,以及科学选材、训练规律;总结培养优秀运动员和优秀后备人才的经验,进行专题研究,撰写科研论文;指导和推动本项目运动技术水平的提高。
第九条国家级教练岗位职责
(一)按照高水平运动人才成长的规律,负责制定、实施训练规划和训练计划;承担高水平运动员的训练教学和参加国内外重大比赛的指导工作;选拔、培养和输送高质量后备人才。
(二)掌握本项目国内外发展动向,先进技、战术和训练方法,以及科学选材、训练规律;总结培养高水平运动员和高质量后备人才的经验,组织并进行专题研究,撰写高质量的科研论文,指导和促进我国运动训练教学和运动技术水平的提高。
第三章任职条件
第十条各级体育教练员必须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热爱社会主义祖国,努力学习马克思列宁主义、思想和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履行教练员职责,遵守教练员守则,具有良好的体育道德和为体育事业献身的精神。
第十一条优秀运动队教练员任职条件
(一)三级教练
具有体育中专学历,从事训练教学工作一年以上,初步了解体育基础理论和专业知识,基本掌握训练教学的内容和方法,能够完成训练教学任务。
(二)二级教练
担任三级教练工作二年以上或具有体育院、系专科以上学历,从事训练教学工作一年以上;基本掌握体育基础理论和专业知识、技能;取得初级教练员岗位培训合格证书;能够较熟练地运用训练教学方法、手段,出色完成训练、比赛任务。
(三)一级教练
具有体育院、系专科以上学历,担任二级教练工作四年以上;比较系统地掌握体育基础理论和专业知识,能结合训练教学实践进行一定的科学研究,有一定学识水平的论文;初步掌握一门外语,熟悉本专业术语、能借助字典查阅本专业技术资料:取得中级教练员岗位培训合格证书;训练两年以上的运动员取得全国最高水平比赛录取名次;集体项目取得全国最高水平比赛较好名次。
(四)高级教练
具有体育院、系专科以上学历,担任一级教练工作五年以上;系统地掌握体育基础理论和专业知识、对本项目训练教学有较深的研究,有二篇发表或宣读的论文,或具有国内外先进水平的反映本项目训练成果的学术文章;基本掌握一门外语,能借助字典阅读本专业技术资料,进行简单的技术交流;取得高级教练员岗位培训合格证书;训练两年以上的运动员或培训两年以上的运动员输送后四年内达到世界水平或亚洲或全国优秀水平。
(五)国家级教练具有体育院、系本科以上学历,并经过国家级教练研讨班学习,担任高级教练工作五年以上;有二篇发表过的高水平学术论文,或具有国际水平的反映本项目训练成果的学术文章,或多次进行国际国内讲学和学术交流;掌握一门外语,能阅读和翻译本专业外文技术资料,进行技术交流J;l练两年以上的运动员或培训两年以上的运动员输送后四年内取得下列运动成绩之一:
1.奥运会前三名。
2.奥运会四至六名并世界锦标赛或世界杯赛前二名。
3.世界锦标赛或世界杯赛三人次冠军。
4.亚运会二人次冠军并亚洲锦标赛或亚洲杯赛二人次冠军。
5.向国家输送三名以上运动员或三名以上运动员代表国家
参加亚运会、世界锦标赛、世界杯或奥运会比赛,并取得五次全国最高水平比赛冠军或二人次亚运会(亚运会比赛项目亚洲锦标赛或亚洲杯赛)冠军。
6.集体项目奥运会前十名。
7.集体项目世界锦标赛或世界杯赛二次前二名。
8.集体项目亚运会冠军并亚洲锦标赛或亚洲杯赛冠军。
9.集体项目向国家队输送五名以上运动员或有五名以上运动员代表国家参加亚运会、世界锦标赛、世界杯或奥运会比赛,并取得亚运会(亚运会比赛项目亚洲锦标赛或亚洲杯赛)冠军或二次全国最高水平比赛冠军。
第十二条各类体育学校教练员任职条件
(一)三级教练
具有体育中专学历、从事训练教学工作一年以上;初步了解体育基础理论和专业知识,能够按照训练大纲要求完成选材和基础训练教学工作。
(二)二级教练
担任三级教练工作二年以上或具有体育院、系专科以上学历,从事训练教学工作一年以上;基本掌握体基础理论和专业知识、技能;取得初级教练员岗位培训合格证书;能够按照训练大纲要求较好地完成选材和基础训练教学工作,所培养的运动员30%达训练大纲及格标准。
(三)一级教练
具有体育院、系专科以上学历,担任二级教练工作四年以上;比较系统地掌握体育基础理论和专业知识,能结合选拔和培养后备人才的实践进行一定的科学研究,有一定的学识水平的论文;初步掌握一门外语,熟悉本专业术语,能借助字典查阅本专业技术资料;取得中级教练员岗位培训合格证书;向上一级训练组织输送二名以上(含二名)或越级输送一名运动员;所培养的运动员按训练大纲要求60%达及格标准,并在全国青少年或全省(区、市)最高水平比赛中取得较好成绩。
(四)高级教练
具有体育院、系专科以上学历,担任一级教练工作五年以上;系统地掌握体育基础理论和专业知识;对选材和基础训练教学有较深的研究,有二篇发表或宣读的论文,或具有国内先进水平的学术文章;基本掌握一门外语,能借助字典阅读本专业技术资料;取得高级教练员岗位培训合格证书;所培养的运动员按训练大纲要求80%达及格标准,其中20%良好;向上一级训练组织输送九至十四名运动员,同时具备下列条件之一:
1.培训一年以上的运动员,根据不同训练层次和项目特点,输送后最长七年内达到全国优秀水平。
2.培训一年以上的运动员,根据不同训练层次和项目特点输送最长四年内有三人获健将称号。
3.培训一年以上的运动员,根据不同的训练层次,输送后有二至四名选人国家队,或代表国家参加亚运会、世界锦标赛、世界杯或奥运会比赛。
第十三条在优秀运动队训练八年以上,曾获得全国冠军或集体项目全国前三名(主力队员)以上运动成绩的优秀队员,退役后从事教练员工作,符合规定的业绩条件者,可提前或破格确定教练员职务。
第十四条某些目前我国与世界先进水平仍有一定差距的奥运会重点项目和一些尚无世界性比赛的非奥运会项目的教练员确定国家级教练职务时,虽未达到业绩标准,但在缩小与世界先进水平差距和发展我国或本地竞技体育、提高运动技术水平方面做出突出贡献,经省、自治区、直辖市体委推荐,报国家体委审定。
第十五条凡在国内、外重大比赛中成绩特别突出,或在训练、科研、培养和输送后备人才方面做出重大贡献的教练员,可破格晋升相应的职务。
多年担任高级教练员,在选拔、培养和输送后备人才方面业绩卓著,对发展我国或本地区体育事业做出突出贡献,同时具备下列条件的少数各类体校教练员,可破格晋升国家级教练职务。
1.符合优秀运动队国家级教练任职条件规定的学术理论水平;
2.向上一级训练组织输送十五名以上运动员,其中有三人以上进入国家队(无国家队项目须有三人以上代表国家参加亚洲以上比赛);
3.奥运会项目培训一年以上的运动员,根据不同训练层次和项目特点,输送后最长七年内获得世界冠军或多人次获亚洲冠军。
第四章审定权限
第十六条审定各级体育教练员是否具备任职条件必须在上级批准的合理结构比例内,按工作需要合理设置岗位的基础上进行。
第十七条国家级教练需由当地高级教练审核组提出初审意见,经省、自治区、直辖市体委和人事职改部门审核,由国家体委审定,报国家人事部备案。
第十八条高级教练由省、自治区、直辖市体委高级教练审核组进行初审,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体委审核,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人事职改部门批准,报国家体委备案。
第十九条一级教练以下(含一级教练)的审定程序,由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决定。
第二十条省、自治区、直辖市高级教练审核组由当地体委人事、训练、竞赛部门的负责人和具有较高技术、学术水平的高级教练、国家级教练组成。成员一般在七人以上。审核组主要职责是负责按照任职条件对申报人的申报材料进行全面审核,并提出初审意见。
第五章职务聘任或晋升
第二十一条按照干部管理权限,由行政领导根据教练员所在单位的编制定员和职务结构比例,在经审定具备教练员职务任职条件的教练员中按岗择优聘任。
第二十二条聘任教练员,一般每一任期不超过四年。如果工作需要,可以连聘连任。
第二十三条教练员管理部门要对受聘教练员的德、能、勤、绩进行全面、公正、客观的考核。每年进行一次年度考核,任职期满进行一次全面考核,考核结果分优秀、称职、不称职,作为续聘、低聘、解聘或晋升、奖惩的依据。
第六章附则
第二十四条非体委系统的运动队从事体育训练的人,可参照本标准执行。
家具实训总结范文第4篇
中国企业系统化运作第一人,具有传奇式经历,任大型跨国集团训练机构中国区首席训练师和创办人。
前事不忘,今日之师。从傲普的阵痛中走出来,风云人物骆超已正式确认加盟健道国际,并出任健道国际副董事长、首席咨询顾问兼健道国际商学院执行长,担当起民族直销企业的培训任务。
简评:骆超在直销培训界屹立不倒的理由在于,他在失败中振作,并寻找新的方向。
No.2 杨滨
杨滨系性格管理学开创者、A21国际教育系统的创办人,同时任马来西亚活力健康发展有限公司董事长与CSMP性格生产力国际管理机构总裁。
作为各大直销公司与系统亲点的培训师,杨滨在中国范围内的直销企业中,都具备高度的亲和力,多年来奔走在中国直销培训第一线。
简评:擅长性格分析与领导力培训,善于用性格理论来指导直销行业内实践活动。
No.3 刘贵生
刘贵生一直以一个培训人的身份要求自己。从安利、新时代到现在的泰达国林,刘贵生在伴随公司成长的同时,都成立了专业的培训公司负责培训,身份一直定位于成功系统首席培训师。
多年前,刘贵生是早期安利政策委员会里负责培训与工具流建设的先行者,而今天,他已经成为杭州国林养生实业有限公司董事长,他的经历是培训师实用主义成长的范例。
简评:作为成功系统的灵魂人物,刘贵生的创新在于将安利网络21的培训精神演化成为可操作的实践技能。
No.4 李久慈
李久慈是当之无愧的特别讲师,他在直销行业中的影响力,体现在丰富经验,纯正理念,见多识广上。
有人用了这样一个比喻来形容李久慈,台湾的李九慈和时台名就相当于大陆的胡远江和禹路,陈得发相当于大陆的杨谦。李久慈是很多直销公司和系统的幕后人物,他的建设性在于,以培训师的身份,引进了很多先进的内训理念,给中国培训的国际化带来一股清风。
简评:作为台湾资深的直销研究者、培训师,近年来一直在大陆辛勤耕耘。
No.5 孙晓歧
孙晓歧的专长领域在于销售、人力资源与领导艺术,课程涵盖特色训练、案例分析、互动研讨、角色扮演、游戏感悟、分组研讨、现场销售训练与话术训练复制,因为在准客户开发策略方面、有效提升业绩的五大关键与成功销售黄金法则等三大创新思维,为他的北京东方东岐文化传播中心创造了可观的声誉。
简评:孙晓歧最大的优势是具备实战与理论的完美结合,帮助企业打开产品的销路,完美地吸收专家成功的经验与智慧。
No.6 天雕
1995年进入直销界,天雕先后管理过多家直销企业,至1997年开始对直销理论进行研究,系北大直销总裁高级研修班高级讲师。多年潜心进行直销实践和研究。曾为美国某电子商务公司教育培训总监,现为天雕直销咨询机构CEO。
简评:作为直销培训师,天雕强调直销人要与时俱进,研究新经济发展趋势,学习新经济环境中的新思维。
No.7 启航
启航作为一名培训师之外,还兼具多种角色,青年演讲家、潜能开发训练师、亚洲著名企业教练、中国直销研究院教授、中国直销教育网首席训练师、美国生命动力系统签约训练师、国家劳动保障部授权企业培训师。
简评:凭借多年的市场实践经验,启航先生在深入接触国际直销前沿培训理念的情况下,不断研究和总结本土化的培训模式。
No.8 董德
国内著名的实战派直销培训专家、资深企业教练;国际心灵训练导师,北京太和盛世行销顾问机构总裁。曾为天狮、完美、珍奥、健康元、太阳生科、健道国际、金道堂、身心国际、安美国际、琪雅、星邦生命、鸿宇国际等企业作过咨询顾问。著有《思想力成功学》一书。目前,董德先生专注研究直销网络系统的建设,并创立了天狼国际系统。
简评:13年的医药保健品工作经验,使董德对传统营销、会议营销、直销能够有效的结合,以精髓的培训系统课程,带动了现代直销的革新。
No.9 王宇诚
王宇诚专注于人性研究、个人成长、潜能开发领域,经过十多年潜心研究,以美国安东尼罗宾的潜能成功学、NLP神经语言程式学为基础,创立了一套独特的成功学系统,在拓展心智、塑造行为模式、潜能运用方面屡有建树。
简评:由于在玫琳凯女性职业魅力方面突出的培训技巧,王宇诚获得了中国人寿保险公司、波导集团、浙江娃哈哈集团、扬子江药业与大红鹰集团有限公司等多家知名企业的首肯。
No.10 郑柯
香港卓越国际训练机构总裁、首席导师,美国世联国际教练中心杰出教练兼亚洲区执行总监,清华大学素质培训中心导师。
家具实训总结范文第5篇
(北京一轻高级技术学校 北京 100068)
摘要:从一体化课程体系构建的角度,探讨了机械设备维修专业高技能人才培训课程体系的构建思路,提出按照一体化规程构建培训课程体系。
关键词 :机械设备维修;课程体系;构建;高技能人才培训;职业能力;一体化课程开发
中图分类号:G71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5727(2014)01-0016-04
《关于实施2012年国家级高技能人才培训基地建设项目的通知》指出:国家级高技能人才培训基地建设项目的工作目标是通过实施培训基地项目,探索适应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所需要的高技能人才培训的基本规律;深化培训基地与企业开展高技能人才培训的合作;从培养模式、课程设置、师资配备、实训装备、能力评价等方面积累高技能人才培训经验,为推动全国高技能人才培训基地建设和规模化培训高技能人才奠定基础。而课程体系建设是高技能培训基地建设的核心,是保障培训质量的关键所在,是实现培训目标的保证。2012年5月,我校被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批准为国家高技能人才培训基地建设项目立项单位,建设期为2012年5月至2014年5月。根据学校实际,我校确定机械设备维修专业高技能培训基地建设标准分高级工和技师两个层次。笔者拟介绍我校机械设备维修专业高技能培训基地建设中课程体系构建的方法和策略。
明确构建课程体系的逻辑思路
(一)以一体化课程开发技术规程为指导
为规范和指导各地、各技工院校做好一体化课程开发工作,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组织有关方面专家制定了《一体化课程开发技术规程(试行)》。《一体化课程开发技术规程(试行)》明确了技工院校一体化课程教学标准开发的指导思想、基本原则、结构内容和开发程序,是规范和指导技工院校一体化课程教学标准开发的技术性文件;按照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和技能人才培养规律,根据国家职业标准,以综合职业能力为培养目标,通过典型工作任务分析,构建科学合理的一体化课程体系,并以具体工作任务为学习载体,按照工作过程和学习者自主学习要求设计和安排教学活动,为打破学科性课程体系,开发适合岗位需求的课程体系提供了一种解决策略。
(二)课程体系构建思路
在行业、企业、教育专家指导下,以机械设备维修现场的岗位培训需求为出发点,从职业岗位的现状和发展趋势入手,开展职业岗位的职责、任务、工作过程的调研和分析;通过岗位职业能力分析,归纳工作任务,确定典型工作任务,进而确定培训课程;通过典型工作任务描述和学习情境设计,设计学习任务内容;以工作过程为导向,对学习任务进行方案设计;以学习就是工作、工作就是学习的一体化课程开发思路开发工作页,从而架构起基于工作过程的一体化课程体系,实现了培训内容与工作内容的一致性。
高技能人才培养目标与能力
根据高技能人才培养的具体方针及规划,笔者从强化职业能力培养的角度来分析高技能人才培养目标的问题。从高技能人才培养目标以及培养体系建立的实施规划可以看出,职业能力培训在高技能人才培训过程中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也就是说,高技能人才必须具备高规格的职业能力。职业能力可以分为职业素养和专业能力两个方面。
(一)职业素养
职业素养是指从事一般性职业活动应普遍具备的基本能力。对于机械设备维修高级工来说,包括具有积极的人生态度、健康的心理素质、良好的职业道德和较扎实的文化基础知识;具有获取新知识、新技能的意识和能力,能适应不断变化的职业社会;熟悉企业生产流程,严格执行机械设备操作规定,遵守各项工艺规程,重视环境保护,并具有独立解决非常规问题的基本能力;能指导他人进行工作或协助培训一般操作人员。
对于技师来说,除了具备高级工应具备的职业素养外,还应包括:能根据生产流程变化独立解决工作过程中非常规性的综合问题,具有一定的创新能力;能指导他人进行工作或培训高级工操作人员,能协助部门领导进行生产现场的相关管理工作。
(二)专业能力
专业能力是指对某一专业领域的活动有特殊作用,并在其活动中表现出来的能力。它是职业素养在某一方向上的高度发展,体现在职业技能上即为高技能操作能力,职业素养与专业能力是相互联系的统一体。职业素养是专业能力形成的基础,专业能力不能脱离职业素养,它是职业素养在某种职业中得到高度发展的特殊表现。要想在工作岗位上取得优良业绩,必须提高自己的职业能力,成为高技能专业人才。经调研,机械设备维修专业高级工层次和技师层次的专业能力需求如表1所示。
按照一体化规程构建培训课程体系
(一)企业调研,确定高技能人才培训目标
我校到北京周边地区大中型企业对机械设备维修专业就业岗位进行调研,了解机械设备维修岗位要求,应具备的能力、知识结构、技能水平要求以及实际工作任务。此次调研是以北京地区机械设备维修行业的国有、三资、民营等企业为调研对象。其中包括机加工企业、机械设备维修企业、机床制造企业等。调研形式以问卷调查和用人单位走访形式为主,与企业一线技术骨干或管理人员和部分毕业生进行了面对面的座谈和交流以及电话交流。调研内容涉及被调研企业的基本信息、被调研人员的基本信息、维修人员构成、企业维修岗位、机械设备常见故障、企业机床保养、企业对维修岗位培训意愿及建议等方面。
通过调研,我们了解到机械设备维修工的主要工作岗位有机械设备装配工、机械设备安装调试工、机械设备维护维修工、机械设备售后服务技术员等。机械设备维修工岗位要求机械设备工作人员具备机械部件与组件装配的工艺能力和操作技能、机械设备安装调试的能力、机械设备常见故障的排除能力、认真细致和精益求精的职业素质、良好的职业道德以及具备一定的创新和自我发展能力。
根据企业对机械设备维修岗位高级工和技师层次工作人员的能力需求的不同和企业对员工培训的需求,参照国家职业技能鉴定标准(高级工和技师)确定高技能培训基地机械设备维修专业的培训目标为:
高级工培训目标 通过培训,提高学员本专业的理论和技能操作水平。具备机械设备安装与调试、维护与修理相关知识和实际运用能力,具有对常用机械设备进行精度检测的能力,具有进行故障排除、维修保养及排除故障的能力,具有职业生涯发展能力,并达到本专业国家技能鉴定标准中高级工的要求。
技师培训目标 通过培训,提高学员本专业的理论和技能操作水平。具备精密、大型、复杂设备修理、安装的能力;具备编写维修作业的技术文件和主要部件的维修工艺的能力;具有常用设备质量问题的分析能力;具有在设备修理、改造中应用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的能力;具有数控机床编程和操作的能力;会进行设备修理、安装后精度检查;具有现场管理能力,能参与企业新设备验收工作;具有职业生涯发展能力,并达到本专业国家技能鉴定标准中技师的要求。
(二)机械设备维修工作岗位工作任务分析
在前期调研的基础上,我们召开了实践专家访谈会。在访谈会上,我们引导实践专家明确职业发展阶段等基本概念,由实践专家介绍个人从接受职业教育到成为实践专家的职业发展历程及有代表性的工作任务实例,并为高级工阶段和技师阶段分别列出3~4个具有代表性的机械设备维修工作任务案例。然后专业教师和实践专家共同讨论,将代表性工作任务的同类项合并,整理、筛选、汇总代表性工作任务,形成“代表性工作任务汇总表”,如表2所示。
在进行企业调研和实践专家访谈中,我们还了解到机械设备维修的工作流程如图1所示。
(三)分析典型工作任务,构建培训课程体系
典型工作任务和培训课程如表3所示。
根据机械设备维修中的实际工作任务及工作流程,结合高级工和技师层次人员的职业能力需求,我们组织实践专家和专业教师召开实践专家访谈会,分析机械设备维修工高级工和技师国家职业技能鉴定标准,进行职业行动能力疏理,将实际工作任务归纳整理成典型工作任务,以此作为机械设备维修专业课程建设的来源。访谈会上,我们对机械设备维修工作任务进行总结,通过集体研讨,提炼出该职业领域需要培训的典型工作任务,形成了11个典型工作任务。11个典型工作任务分别转化为11门高级工和技师高技能人才培训课程。根据典型工作任务的难度和范围,结合高级工和技师两个层次的工作难度及工作范围,结合机械设备维修高级工及技师鉴定标准,对典型工作任务进行分类归档,提炼出6个典型工作任务属于高级工层次,5个典型工作任务属于技师层次。再由专家与专业教师组成小组,分小组进行典型工作任务分析,对每一个典型工作任务从工作过程、工作岗位、工作对象、工具与器材、工作方法、劳动组织、对工作及工作对象的要求、综合性问题等要点进行分析归纳,归纳出学习领域。经过小组讨论,明确了各典型工作任务的基本内容,最后就整个研讨会过程和内容听取会议代表反馈意见,总结得出11个典型工作任务作为实践专家访谈会的成果,分析成果的实际价值。随后,进一步召集较高层次的企业技术专家和管理人员与实践专家、专业教师一起详细描述每个典型工作任务,包括工作对象,工具、材料、设备及资料,工作方法,劳动组织方式,工作要求等。在较高层次的企业技术专家、管理人员、实践专家的指导下,结合高技能人才培训目标,将典型工作任务转化为一体化课程。通常情况下,典型工作任务与一体化课程一一对应,形成高级工和技师两个层次高技能人才培训课程体系。
(四)描述典型工作任务,确定具体学习任务
在企业技术专家、管理人员、实践专家的协助下,具体分析每一门一体化课程所对应的典型工作任务,遵循教育教学规律和人才培养途径,完成每一门一体化课程的描述。对每一个典型工作任务从工作过程、工作岗位、工作对象、工具和工作方法、工作组织、对工作及技术的要求、综合性问题等要点进行分析归纳,确定典型工作任务的基本内容。具体内容包括完成机械设备维修任务的工作过程、提供的服务有哪些、服务对象是谁、怎样获得资料、怎样交付、工作岗位的名称及简单描述、环境条件如何等方面。
在企业实践专家的指导下,结合地区区域发展特征及学校师资、场地、设备的实际情况,设计开发可执行的学习任务。原则上,每一门一体化课程可对应设计开发若干个学习任务,若干学习任务的学习目标总和大于或等于该门一体化课程的学习目标。并且学习任务由易到难排列,高级工层次可以设计数量较多的引导性较强的学习任务,技师层次可以设计数量较少的综合性和开放性较强的学习任务。同时,每一门课程中的学习任务都设计了灵活选择的学习任务,主要考虑到不同企业对培训的需求有差异,这样可以根据企业的具体培训需求增加或替换与企业实际紧密相关的学习任务。
(五)以工作过程为导向,设计学习任务活动环节
针对每一个学习任务,具体分析其对应的一体化课程描述,根据该门一体化课程学习目标及工作与学习内容,完成学习任务设计方案,确定每一个学习活动环节。在设计学习任务时,既有按照国家技能鉴定标准设置的必修学习任务,也有选修学习任务。选修学习任务采取受训人员自愿选取的原则,可以学习选修任务,也可以把企业的项目或案例作为培训内容,采用一体化课程培训形式,由培训学校教师和企业共同开发、培训。在培训过程中,将高技能人才的职业态度、职业规范、职业习惯培养融入每一个培训任务中。定期更新培训内容,及时吸纳新知识、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新设备、新标准的内容,将职业道德、安全意识等纳入培训内容中。
(六)以工作过程为导向,设计相应工作页
根据该机械设备维修专业一体化课程标准,对应一体化课程或某一学习任务,开发编制相应的工作页,收集整理参考教材、工具书、说明书、网络资源等学习材料,建立该课程或该学习任务的学习资源包,引领受训人员完成培训任务。
结语
“让合适的员工参加合适的培训”,有助于提高员工培训的有效性和针对性。学习者根据自己的需要和基础选择培训内容,确定学习顺序。整个课程体系贯穿了职业素养培训,包括思想品行、职业道德及其他通用能力的培训。
总之,我校国家高技能培训基地建设机械设备维修专业课程体系的建立,以服务企业培训需求为目的,以一体化课程开发规程为指导,以工作过程为导向,以达到国家职业技能鉴定标准为目标,符合市场和行业发展需求。培训内容与企业实际生产紧密结合,同时,选修性的学习任务为受训员工根据自己的需求选择合适的培训内容提供了空间,有助于提高员工培训的有效性和针对性。
参考文献:
[1]徐广福.教育创新课程体系的构建[J].山东教育科研,2002(4).
[2]赵景利.高职高专建筑工程技术专业能力培养与实践教学体系构建的探讨[J].职业时空,2007(9).
[3]戴士弘.职业教育课程教学改革[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7.
[4]张延吉.课程体系构建的思考[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2012(35).
[5]赵志群.论职业教育工作过程导向的综合课程开发[J].职教论坛,2004(2).
[6]高振强,等.以就业为导向的高职课程与教学体系研究[J].宁波大红鹰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