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本网工作总结内容页

家教辅导总结{汇总5篇}

2024-08-03 08:43:02工作总结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家教辅导总结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家教辅导总结范文第1篇

关键词 高校辅导员 沙龙 载体

中图分类号:G647 文献标识码:A

1高校辅导员队伍建设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由于近年来高校的扩招,师生比远远超过教育部规定的1:200,高校辅导员长期处于一个工作压力大、责任大、工作负荷高的状态,导致了辅导员的学习、工作被日常的繁琐事务取代,广大辅导员往往是“两眼一睁、忙到熄灯”。为了确保学生的安全稳定,更是 12 小时上班,手机 24 小时开机待命。在这种状态下辅导员往往身心疲惫、工作热情逐步减退,变得麻木、冷漠,出现了对各项工作应付了事、执行力弱化的情况。同时,辅导员阅历不深、经验不足、研究不系统与时代环境变化、学生素质变化、学生需求变化之间的矛盾日益突出。辅导员工作专职而不尽专业,从目前高校辅导员工作现实来看职业化发展中的专职配比、资格认证等已具备,但内在素质、能力以及专业精神方面,尚不系统、即不完备也不显著。这些都在客观上对辅导员的能力和精力提出了极限性挑战。

由于社会环境和高校内部环境的影响,一些辅导员对自己职业角色缺乏职业认同。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一是认为辅导员职业声望低下,社会认可度不高; 二是认为辅导员工作性质特殊、内容重复、事务繁忙、琐碎、缺乏挑战性和创造性,很难激发出高昂的工作热情;三是目前有部分辅导员存在分流问题,队伍流动性大,工作缺乏稳定性,职业寿命短,大多数辅导员不愿意一辈子从事学生教育管理工作。

在很多高校,辅导员职称发展瓶颈仍然存在,由于没有专门的职称晋升标准、职称评定的学科支持,辅导员队伍很难评上高级职称。此外,职业化发展后部分高校的辅导员队伍出现了流动过快的趋势,“辅导员”成为了某些人职业发展的跳板和某些部门的“人才蓄水池”,辅导员随时随地都面临着转岗、轮换的可能,而轮岗、抽调走的又是辅导员队伍的骨干力量,长久以往,不仅影响了辅导员队伍的人员稳定,也不利于辅导员队伍的职业化、专业化、专家化建设。

2辅导员沙龙在高校辅导员队伍建设中的必要性

辅导员沙龙作为推动辅导员探讨工作、交流经验、共享成果、提升工作能力的平台,是高校改进大学生管理方式和方法的创新性尝试。该活动旨在通过专题研讨、主题发言、交流讨论、学习走访等多种贴近工作实际的形式启迪思维,共享经验,从而增强辅导员的工作责任意识、自主创新意识和自我发展意识。辅导员队伍是与学生接触最频繁,工作内容变化多端,工作方法形式多样的高校教师群体,他们可以在最短时间体察学生思想动态,可以对学生问题做出最及时的反应。高校辅导员群体是高校安全稳定的基础,是高校可持续发展的坚定依靠。为辅导员创造交流平台,是总结创新性学生工作成果,提高辅导员队伍整体工作水平的有效途径。

国内很多高校如清华大学、中国政法大学、浙江工业大学、南京师范大学等都率先将沙龙形式引入到辅导员队伍建设中,辅导员沙龙作为增强辅导员之间沟通交流的有效平台和提升辅导员执行力的有效措施应运而生。2006年,北京科技大学成立了“辅导员沙龙”,旨在加强辅导员之间的沟通与交流,形成辅导员队伍研究工作、交流经验、共享成果的互学互动互助氛围。大家热烈讨论研究诸如“大学学习的适应与转变”、“如何看待社会潜规则”、“校园人向社会人的转变”等课题。这种课题研讨活动使辅导员们掌握了很多有利于开展学生工作的方法理论,而且对辅导员工作产生了持久热情。

合肥师范学院辅导员协会(前身是安徽教育学院辅导员协会)成立于2006年10月20日,是安徽省第一家辅导员协会。该协会先后组织辅导员集体备课会、组织辅导员开展各类集体观摩、学习考察活动、协助学生工作部组织辅导员培训、辅导员素质拓展活动、组织各类辅导员征文大赛、辅导员系列讲坛、演讲比赛、迎新年晚会等学生成长导航活动并开展旨在增进辅导员内部友谊交流的文化活动。经过7年的打造,该协会已成为辅导员交流沟通的温馨家园、辅导员素质和能力提升的重要平台、辅导员队伍专业化建设的重要阵地。

辅导员沙龙意义深刻,每一位参与的辅导员可以将自己在工作中的体会和感受与大家一起分享,在工作中遇到的困难在这里倾诉,在此交流平台上,辅导员工作得以平稳有序发展。辅导员可以在沙龙里交流工作感受,沙龙是辅导员工作专业化、专家化的需要,为辅导员搭建交流平台,很有意义,通过这个交流平台,分享经验,使辅导员的工作思路不断拓宽。

3辅导员沙龙在高校辅导员队伍建设中的应用方法

辅导员沙龙的参加对象为在岗专职和兼职辅导员、相关部门负责人、学院(研究院)党委副书记、相关专业教师和特邀嘉宾。沙龙以专题讨论、案例讨论、情景模拟等为形式,将主题相关的,或知识,或案例,或情景梳理展示给参加者,提出自己对相关问题的看法并总结出一些可以探讨的焦点;参加者围绕主讲人的观点和提炼的问题各抒己见,展开讨论。

辅导员沙龙在高校辅导员队伍建设中是必要的,也是可行的。但是,高校应该如何应用辅导员沙龙呢?本文结合相关的辅导员工作实践,提出如下几点建议:

3.1选择合适的主题

这是辅导员沙龙成功的前提。沙龙常见于学术活动中,在青年学者群体内也比较流行,原因之一是他们积累了相当的专业知识,也接受过系统的学术训练,主题比较容易选择。但是对于高校来说,辅导员由于知识架构和社会阅历等不同,在专业技能、服务意识、执行水平等方面存在差异,选择合适的沙龙主题有一定的难度。一是坚持实用性和思想性。从辅导员日常工作着眼,选择一些工作中的问题或者日常生活中的问题开展沙龙。同时要兼顾思想性,因为作为辅导员不但要政治过硬、素质全面,还要懂得教育学、管理学、心理学、社会学、政治学、法律等相关专业基本知识,并能灵活运用这些知识分析社会现象,为学生释疑解惑,析事明理,促进学生健康成长。二是循序渐进。从辅导员自身谈起,为什么选择辅导员工作、心得体会、职业规划等,让困扰辅导员的一些重要问题能够得到很好地释放,增强对自身从事工作的认可度。三是大小适中。题目太大,则难免蜻蜓点水、浅尝辄止;题目太小,则不利于思维的发散和讨论的展开,甚至导致学术沙龙草草结束。

3.2合理确定时间、地点和人数

这是辅导员沙龙不流于形式、不发生变异的关键。在时间选择上,不能与辅导员上班时间冲突,而只能选择晚上或者周末,但又要考虑到辅导员对家庭的照顾。一次沙龙的持续时间以两个小时为宜,过短则不利于问题的展开和思维的发散,过长则难免重复或者分散主题。另外,考虑到沙龙需要事先的准备和事后的总结,工作量比较大,所以频率不宜过高,一般以每个月不超过一次为宜。就地点而言,沙龙一词的本意为客厅或会客厅,应当尽可能在轻松、舒适的地方举行,例如茶室、咖啡厅、配有小型圆桌的办公室、不宜安排在教室、会议室等过于严肃和正式的场所。就人数而言,以五到十人为宜。过多则不利于激发每一位参与者的热情,也不利于控制沙龙的节奏和进度。过少则很可能形成冷场,也不利于信息的聚集和思想的碰撞。

3.3妥善安排程序

这是辅导员沙龙成功的保障。总体而言,沙龙包括举办前的准备阶段、沙龙本身和结束后的总结与考核阶段。在准备阶段,要确定沙龙的时间、地点、参加人、主题和程序等,并将相应事项通知到沙龙参与者,并且要求他们作必要的准备工作,例如准备发言提纲等。学术沙龙本身一般包括开场白、主题发言、自由讨论、总结四个步骤。在此阶段,主持人的控制和引导十分关键。如果有偏离主题,主持人应当及时阻止;如果出现冷场,主持人要及时发言以活跃气氛;如果争论过于激烈,主持人可以暂时搁置争议问题;必要时主持人还可以宣布茶歇,喝喝茶、聊聊天,吃点零食。另外,主持人应当记录每位发言者的思想闪光点,做好总结和点评,寻找不足的地方和改进的方法,总结和点评应当以鼓励为主。

4如何加强辅导员沙龙在高校辅导员队伍建设中的载体作用

依据《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教育部关于加强高等学校辅导员班主任队伍建设的意见》,要求辅导员要集思想教育、班级管理和咨询与服务三位于一体。辅导员要不断加强学习,学会运用管理学、心理学等综合知识开展思想工作。要千方百计拓宽知识面,通过阅读或者调研的方式丰富自己的知识储备,在督促学生成长的过程中,自己也要进步。高校要以辅导员沙龙为载体、辅导员要以辅导员沙龙活动为契机,齐抓共管,不断加强辅导员队伍建设。对做好辅导员沙龙应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1)加强辅导员沙龙建设,顶层设计是方向――针对辅导员沙龙制度建设存在的民间化、碎片化等问题,顶层部门应注意沟通协调,兼顾多重问题,不能各自为政,更不能彼此矛盾。同时,积极推进辅导员沙龙队伍支撑学科的顶层设计,逐渐构建与辅导员沙龙工作相匹配的学科研究体系。要出实效,沙龙活动的开展一定要精心策划,设计好每次活动的主题思想,活动中主题思想突出。

(2)辅导员沙龙要制度化,制度改革是保障――高校应对职能部门和辅导员的工作职责加以明确界定,积极推进辅导员沙龙活动的常态化和制度化,引导辅导员从繁忙的“非本职”事务工作中解放出来,摆脱“保姆式”的发展模式,探索“人生导师型”的成长路径。

(3)加强辅导员沙龙建设,社会锻炼是方法――辅导员承担着学生个体社会化的教化职责,其自身的社会化建设也至关重要。应积极推动辅导员的社会化建设,组织辅导员到政府、企业、社区等交流学习,增强社会化认知,使其对学生的成长施加更符合社会需要的影响。所有辅导员要认真思考,积极参与,把好的做法进行总结。

辅导员沙龙活动自由、氛围宽松和谐,有利于辅导员之间沟通思想,交流经验。辅导员沙龙的举办,有效提升了辅导员的自身素质,切实提高辅导员的执行力,推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发展和创新,促进了辅导员队伍建设。

沙龙是全体辅导员的港湾,每个辅导员可以在这里谈心得,倾诉烦恼。同时,辅导员可以从沙龙大家庭里得到理解和支持。辅导员之间只有不断保持联系和交流,才会推动辅导员队伍向专业化、专家化方向发展,从而推动整个辅导员队伍素质和工作能力的全面提升。辅导员沙龙必将促进高校辅导员队伍的成长和壮大。

参考文献

[1] 王进才,李雄鹰.学术沙龙的创新人才培养功能探析[J].高教论坛,2011(7).

[2] 唐松林,左彩虹.学术沙龙与知识创新――兼对大学课堂教学组织形式的反思[J].高教探索,2007(4).

[3] 李非.浅议研究生学术沙龙的意义[J].黑龙江教育,2008(3).

家教辅导总结范文第2篇

【关键词】大学辅导员;专业化;管理体制;突围

1961年中共中央颁布的《高教六十条》首次把“辅导员”作为我国高校专职学生工作者的称谓,并一直沿用至今;学生工作在建国后的十几年里没有独立的地位。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学生政治思想工作”逐渐改变为“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即“德育”);高校学生工作除了“教育、管理学生”之外又增加了“组织、管理学生事务”,心理咨询、学生资助、打工与勤工助学的管理、毕业生就业指导等工作也加入到辅导员工作内容中来。

从管理体制来看,校党委设分管学生工作的校党委副书记;校党委下设学生工作部(处);院(系、所)设分管学生工作的党总支副书记(或学生工作组组长),副书记下设辅导员。对辅导员的管理可以说是“条块”结合的:各院、系是横向的“块”,党总支副书记管理;学校各职能部门是纵向的“条”。随着我国高等教育进一步发展,学生工作的内容越来越多,许多高校在校学生工作部(处)也设立了大学生资助中心、大学生心理咨询中心、毕业生就业指导和服务中心、大学生活动中心、学生教育管理科等。“大学辅导员”在“条”上的工作越来越多,大学辅导员面临前所未有的压力和困境,如下图1所示。

一、大学辅导员职业定位的追问

首先,“辅导员”有时间“辅导”吗?辅导员基本的工作有学籍档案和毕业生档案管理、困难生评定、贷款、保险、国家奖助学金、学校每学期的奖学金、不断增多的各种企业奖助学金、学生处团委的评奖评优、社会实践的组织、宿舍卫生、课堂纪律等等,还不包括班会、班级活动、给学生开各种证明、各种突发状况等。另外财务处、保卫处、校医院甚至物业、食堂等部门也把工作转交给辅导员,有时教学秘书也转移工作。所有相关部门对每项的工作要求都很高,时间稍微一分配,辅导员就别“思想辅导”了。

其次,辅导员有条件实现“辅导”的“专业化”吗?目前辅导员“专业化”的提法就是要求辅导员在思政教育、心理教育、就业指导等方面突出发展,成为专家。可是所有方向都具备“专家”资格怎么可能,充其量只能是杂家。就像看病,什么病都看的是“全科门诊”,通常是基层卫生所的要求;虽然大医院的“专家”也到“全科门诊”坐诊,但是他还是要回到自己的“专科门诊”的。辅导员有自己的“专科门诊”部吗?

再次,辅导员有意愿实现“职业化”吗?职业化的提法仅是针对原来的“干部”身份而提的,仅是为了说明辅导员“不仅是在做一个基层干部,而且是在干一项事业”,辅导员从事的“是一个全新的职业,可以干一辈子的事业”。从目前情况来看,大学辅导员的学历越来越高,可是打算终身化的寥寥无几:面临那么多杂活,面临可望不可及的“专业化”、“专家化”,目前的辅导员除了个别的升为党总支副书记之外,大部分仍然沿着转教学、转行政两条路分化。干到一把年纪了还在做“辅导员”听由“各个部门”下任务而奔波,任何人都是无法忍受的,即使是给他“副处级”或者“正处级”待遇。

最后,当前大形势有利于实现辅导员的“职业化”吗?校级领导对辅导员的地位囿于某些观念定势之中,一直认为大学辅导员都是毕业留校的学长,政治过硬就行,无专业可谈;认为辅导员就是班主任,就是管好学生的生活和思想,所有部门的杂活碎活交给辅导员,为教师们集中精力搞科研做好后盾。大部分学校领导,至少目前一直认为,好辅导员的标准是能干好所有的杂活,辅导员就是为学校分忧的基层干部,即使允许其参评职称,也只承认是个特殊的教师。

通过以上分析可见,大学辅导员面临很大的困境,其根本原因是体制的问题,是对辅导员身份界定的不清的问题。为实现我国大学生管理工作的科学化、制度化水平,真正实现辅导员的“职业化”和“专家化”,需要对辅导员进行全新的界定,必须在体制上实现新的突围。

二、学生工作管理体制的构建

大学学生工作必须首先在体制上对学生工作队伍进行明确,如上图2所示。

第一步,把学生管理与学生教育分开。学生工作部(处)、学生工作办公室、班主任三个层次是一条线。学工办是学生处在二级学院(或系)的分支机构,学工办主任只能是按行政级别管理,不是辅导员,也不是教师,准入学历条件可以低一点,优秀的可以往辅导员转。学工办通过班主任和学生干部完成学生处规定的各项工作。班主任通常是兼职的,由本院系教师或者学校在职、离职优秀党政干部或优秀研究生担任。

特别说明的是,宿舍管理的社会化问题一直未解决。一度提倡的后勤社会化改革,却因为中国特色的不成熟的中国大学生,似乎把高校推向了不负责任的境地,于是大学通常还是设宿舍管理科甚至管理处的。现在越来越多的学校实行宿舍物业管理,只要宿舍物业指定严格的准入、清退与检查制度,应该能管理好学生的生活的。院系辅导员也必须与物业公司建立联系,高屋建瓴地以宿舍为单位开展灵活生动的教育。应该正视学生的问题寻求解决办法,而不是通过行政手段简单地一股脑交给“辅导员”。

第二步,辅导员不足的问题可以通过分流现有思政教师来实现。很多马列教师、思政教师做了教师以后就当“甩手掌柜”,只给学生上课讲理论,下课走人,学生考试合格就可以了,不对学生思想实际水平负责,不通过实践教育承担其他培养责任,这实际上是在制度上把思政教师看做理论研究专家,是做学问的,不是教育学生的。而且,这种现状也堵住了辅导员专业化的道路——辅导员专业化就是转为思政教师,无法终身化、职业化;或者在就业心理健康方面的专业化,那就不能再叫“思想政治辅导员”了。

第三步,辅导员职业是一个专业群,应该成立“辅导员教育研究中心”,壮大队伍。“辅导员教育研究中心”至少下设心理健康教育、职业指导、创新实践、思政教育四个分中心。

心理健康和职业指导挂靠到学生处,创新实践挂靠到团委,思政教育挂靠到马列主义学院(基础课部)。各中心以教研室的形式组织对全校学生进行课堂教学和实践教育,开展课题或者单项研究,同时接待学生的咨询。

各中心要保证足够的人数,保证每个二级学院(或系)都能分配到固定的四类指导教师。以目前教育部要求标准计算,假如一个学校有15个学院20000学生,需要100个辅导员;现有100个辅导员和20个思政教师共120人,其中20人做学工办主任(副主任),每个学院可分到1-2人,剩下100人分成四个研究中心,每个中心25人,每个中心在每个学院都有1-2人,完全可以。而且每项教育活动是针对不同年级的,看似辅导的学生数量很多,其实分成四部分后只给一部分上课,其他年级的只进行咨询辅导,工作量不是很大。

第四步,加强管理,保证思政教育方向。在这个体制里,辅导员是双重身份,在团总支里是团干部,在研究中心里是教师。辅导员对自己所带学生的思政教育结果负责。

横向角度来看,各院系党总支对团总支辅导员的教育方向、方法和过程进行把关,可以针对学院特点开展有效地教育活动,保证学院学生不出问题,或者出了问题尽快有效解决;纵向来看,党委把学生处、团委和马列主义教研室列入直管范围,或者直接通过“辅导员教育研究中心”控制教育的有效开展,保证教育方向不出问题,教育计划科学、合理,并落实责任。

第五步,采取措施,做好辅导员专业化的保障工作。首先,学校设“辅导员教育教学研究中心”处级单位,职称评聘以“辅导员教研中心”为单位,按照与一般学院教学单位相同的比例分配名额。辅导员参评讲师、教授不用单列,名额分配到各“研究中心”。标准与其他专业的学院或者教研室相同。其次,辅导员的工资津贴待遇方案,各学校可根据自身情况安排,充分考虑体现辅导员在上课、开展活动、答疑解惑、科研四个方面所做的工作(比如上课或报告类的系统教育占50%,开展活动带动优秀占20%,出现问题答疑解惑占10%,总结经验和科学研究占10%)。

第六步,“辅导员教育研究中心”带领辅导员朝着职业化、专业化突围。各“分中心”制定工作量,真正实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一个学年内,辅导员的分工尽量确定,鼓励长期对该方向进行研究,便于专业化。“研究中心”负责人负责召集该方向的老师,交流本方向的热点问题,指导辅导员提高辅导、研究水平,帮助辅导员在公开刊物上发表自己的学术作品。学校还应在四个研究中心开设校级课题,或者由中心负责人带领优秀辅导员完成研究,并争取申请更高级别的课题。学校也可根据各中心教学研究成果,对其进行横向评比,予以集体奖励。

通过以上六步的分离与整合,一个清晰的中国特色的学生工作干部队伍已经呼之欲出了。就国外发达国家来看,以美国为例,美国的学生事务管理起源于替代父母管教,莫里尔法案把学生事务管理真正从学术事务中分离出来。美国的学生事务包括学生从进校到离校的除了学术事务之外的所有事务,比如招生、注册、选课、食宿、离校等。我国则是配合国内外政治、军事形势的发展,因政治的需要而产生的。虽然历经改革,主体框架仍然依附或者围绕政治工作的需要而展开,而非围绕学生工作事务而展开。

当前,我国高等教育辅导员的政治教育任务依然存在,但是学生事务管理的不断发展与庞大,仅仅作为政治职能的“附属”的地位显然不能适应高校的进一步发展,辅导员的专业化、专家化、职业化就无从谈起。

当前形势下,“政治思想辅导员”、“学生工作干部(辅导员)”、“学生事务辅导员”、“宿舍生活辅导员”、“团总支辅导员”、“学工办辅导员”等概念已经不准确了。“大学辅导员”的称谓不适合再叫“员”了,这个称谓明显带着“政治任务底层执行者”、“办事员”的烙印。大学辅导员的称谓可以广泛征求意见,称作大学生成长“思想导师”,或者“思想政治导师”更确切一些。

参考文献:

[1]年永琪.高校辅导员职业化、专业化研究综述[J].合肥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2).

[2]杨伦琪.大众化教育下高校辅导员工作面临的问题及对策[J].黑龙江高教研究,2005(4).

[3]范润宽.高校政治辅导员队伍“专业化”建设的必要性及途径[J].山西财经大学学报(高等教育版),2004(3).

[4]教育部.普通高等学校辅导员队伍建设规定,2006-07.

家教辅导总结范文第3篇

培训课程30个方面的内容分为职业能力培养、专业素养提升、思想政治理论教育、网络思想教育、习近平总书记讲话精神这几个方面,涵盖了辅导员工作中的方方面面,既有清华大学国情研究院的教授也有全国优秀辅导员的代表,从国家政策、党和国家的历史及当今社会的思潮再到网络媒体的运用,都要求我们审时度势,把握新时代的工作方向和主线,做好高校的青年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这些专家根据自己的研究方向,用最贴近生活、最生动的语言表达了自己多年的研究理论和经验的升华概括,让人听后印象深刻。这也反映出学生思想教育的工作队伍需要做到让受教育者尤其是广大学生青年群体能够主动接受教育的内容,就需要将政策、理论等转化成学生可以接受的思想观点,使其接受,从而真正起到引领带动的效果。这就需要我们活学活用,不但能够掌握党和国家的政策理论,还要了解青年学生的实际需求,从而做到灵活运用和完美结合。

从学习中我总结了以下心得体会:

1、辅导员应具有过硬的思想政治素质。只有自身的思想理论水平和道德修养达到一定程度才能成为学生学习、模仿的典范,只有辅导员自身具备了过硬的思想政治素质,才能感染学生,起到影响和教育学生的目的。也只有辅导员自己牢记使命,才能有信心教育和引导学生坚定政治信念,树立远大理想。

2、辅导员应具有丰富的学科专业知识。随着知识、信息传播迅速的加快,学生的知识面和获取知识的途径不断扩大,这对辅导员的知识储备提出了新挑战。只有不断吐故纳新,优化知识结构,丰富学生工作的内容,才能在实际工作中进行有针对性的教育,避免空洞说教,增强说服力。从培训中可以看到全国优秀的辅导员们都具备广博的知识和深厚的理论功底,这样才能做到深入浅出。

家教辅导总结范文第4篇

关键词:民办高校 辅导员 建设 对策

1978年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我国民办高等教育逐步兴起,到现在已有30多年的历史。由于我国民办高校高等教育起步较晚,民办院校办学时间短,办学经验不足,导致民办高校辅导员的队伍管理和建设没有得到足够的重视,发展相对滞后。民办高校辅导员作为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主要承担者,面临着更高的要求和更多的挑战。因此,建立一支高素质高水平的民办高校辅导员队伍,对于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进而推进民办教育的发展具有及其重要的意义,也是一项长期的任务。

一、民办高校辅导员的现状分析

(一)民办高校学生特点

现如今,民办高校学生从入学到毕业都与公办高校无明显差异,同样要修满一定学分方可毕业,只是在入学分数上采用国家专科或者“三本”的入取分数线,所以学生整体素质不如公办高校;再加上所有高校每年的大规模扩招。这无疑对民办高校辅导员的要求和挑战也越来越高。民办高校的学生普遍有以下特点:

1.生源欠佳,来源复杂

我国民办高校的大学生主要来源还是那些学习成绩差,高考分数低的学生。与公办高校大学生相比,民办高校大学生文化基础薄弱,学习动力不足,缺少奋斗的目标,自信心不足。民办大学生的这些特点容易使他们自暴自弃,自信心不足等等。

2.学生文化课成绩偏低,心理承受能力差

受生源的影响,民办高校的学生普遍存在学习基础较差,相对而言学习能力较弱,学习自律性不强,学习态度不主动地特点;另一方面,现阶段进入民办高校就读的学生均是在高考中因为多种原因造成学习成绩不理想,不能进入理想的公办高校而选择民办高校,故均产生不同程度的自卑心理,又加之家长期望值过高,压力较大,心理承受力和抗压能力很弱。

3.学生缺少目标及职业定位和规划。

尽管90后的孩子兴趣和爱好广泛,社会活动能力和实践能力较强,但他们非常需要职业规划、心理辅导、就业培训等多方面给与他们帮助的“良师益友”。

(二)民办高校辅导员队伍现状

1.结构性问题

青年教师较多,多数民办高校都是招聘刚毕业的大学生担任辅导员,辅导员队伍思想不稳定,他们中多数以辅导员作为跳板,做完几年就转到行政岗位或是从事专业教学。

2.队伍理论和专业素质不过硬

由于经费和政策等诸方面因素,辅导员上岗前缺少必要的培训。大部分都是边干边学、边学边积累边总结,使得这支队伍的管理水平不高。思政教育工作者需要广泛的理论基础,如心理学、社会学、哲学、教育学等,还需要具备现代工作者的技能。

3.工作定位不清,工作繁杂琐碎

民办高校的辅导员许多精力都用于日常事务工作,如到课率的检查、宿舍卫生检查、晚归检查、催交学费、评选国家奖助学金和处理学生突发事件等等,普遍存在工作领域模糊不清、工作内容繁杂凌乱、工作职责事无巨细、工作时间无限延长、角色扮演越位错位、评估检查没完没了等问题。

4.辅导员配备数量不足

教育部规定的辅导员和学生比例是1:200,但是很多民办高校为了节约成本,使得这个比例达到1:300甚至1:400。总之,辅导员队伍建设的滞后,人才的匮乏制约着民办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可持续发展。

二、民办高校辅导员队伍建设中存在的问题

(一)来源复杂,结构不合理

当前由于民办高校的办学属于私人办学,资金运转速度较慢,教师的工资福利待遇较差,因此,辅导员的来源也较为广泛和复杂,流动性极强,他们中既有研究生和本科学历的,也有专科学生升本后回校的。许多民办高校没有按照教育部文件规定1:200(本科生)、1:150(专科生)的比例配备辅导员。从数量上看,我所工作的单位――南宁学院也没有达到这个要求,致使该院的辅导员的人数长期以来相对不足,辅导员管理的学生较多,工作便就难以深入细致。另外,辅导员年龄结构普遍年轻化,工作经验、社会阅历和人生历练的缺乏,加之理论水平也不够深入,不少年轻的辅导员工作起来难以得心应手。辅导员队伍里女多男少的情况也非常普遍,而女教师大多是刚毕业的学生,多数人过两三年就将结婚生子,这样一来,辅导员更换的情况也时有发生,辅导员的更换对于学生和新接手的辅导员来说都在短时间内难以适应,而交接工作的不到位更是增加了辅导员后续开展工作的困难和压力。

(二)理论水平欠缺,缺乏经验和培训

目前,在民办高校当中,辅导员政治理论水平相对比较低,而民办高校的学生个性较鲜明,文化基础较差,加上来自社会、家庭、情感等方面的压力,导致出现心理问题的学生比例的上升,这就要求民办高校的辅导员具备较丰富的心理学知识。而在民办高校,由于经费投入不足,辅导员上岗前缺少必要的培训,往往都是一来就干,边干边学,边干边总结。民办高校的辅导员大部分是刚刚走上社会的大学毕业生,另一部分也大多是参加工作年限不超过三年的年轻教师,社会经验不足,处理突发事件的能力偏弱。而部分表现突出的辅导员在辅导员工作岗位上得到锻炼后,表现突出者往往又被调离工作岗位。

(三)职责过多,角色定位模糊

在工作的实际过程中,民办高校辅导员往往充当 “行政干事”、“教辅人员”、“党政秘书”、“团学干事”和“招生就业人员”来使用,大大降低了辅导员开展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工作职责,使辅导员整天套在繁冗的事务之中,使其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主观上想做好,但客观上往往力不从心。如此反复,辅导员学习思考的时间很少,更谈不上创新性研究,从而出现辅导员角色的错位、越位和缺位。与其余的岗位相比,辅导员的角色定位模糊,多数辅导员在高校中充当着各个部门的桥梁,更别说民办高校辅导员“保姆”式的扮演者。

三、加强当前民办高校辅导员队伍建设的对策措施

(一)政府对民办高校的进行大力扶持

一是出台宏观政策文件,把民办高等教育纳入经济社会发展总体规划,创造性地支持民办高等教育的发展,优化民办高等教育发展环境,破除制约民办高校教师队伍稳定的体制机制。二是着力拓宽筹资渠道,鼓励个人、企业和社会组织向民办高校捐赠,建立和完善融资担保体系,允许办学规范、信誉良好的民办高校向银行申请贷款,落实税费和用地优惠政策,支持民办高校吸引、培养、稳定优秀教师。三是加大政府对民办高校的奖励和补助力度,重点用于高水平民办高校建设、师资队伍建设、实验室和实习实训基地建设、科学研究、表彰和奖励为民办高等教育作出突出贡献的集体和个人。四是营造职业生涯规划的良好氛围,既鼓励和引导积极开展职业生涯规划,培育健康向上的职业发展环境,又充分利用社会资源支持高校辅导员职业生涯规划,形成社会合力,共同推进高校辅导员职业生涯规划的深入开展。

(二)民办高校重视辅导员队伍的建设

1.完善选聘选拔机制,明确辅导员职业要求

要进一步明确辅导员的工作宗旨和权利义务,建立相应的职业标准,从而帮助辅导员们做出理智的职业选择,无怨无悔地把辅导员工作作为一项可以长期从事的职业。其次,从思想素质、学习情况等各个方面,对辅导员进行严格选拔、考察和评定。另外,要通过辅导员的选聘不断优化队伍结构,不断增强年龄梯队的合理性、知识结构的互补性以及团队合作的融洽性。

2.完善培养机制,提升辅导员职业素质

要全面系统地开展辅导员队伍培训,不断提高辅导员的职业素质。一方面,要做好岗前培训,使辅导员具备基本的职业素质;另一方面,要做好在岗培训,支持辅导员外出培训并多为辅导员队伍创造培训交流机会,实现辅导员的个人目标与学校目标的有机结合,为深入开展辅导员职业生涯规划做好准备。

3.完善管理监督机制,引导辅导员科学规划

应充分考虑辅导员工作的特殊性,有效结合定性考核和定量考核,考核中要贯彻公平公正的原则,将考核结果与辅导员的职务聘任、奖惩、晋升等挂钩,达到激励先进、鞭策后进的效果。高度重视辅导员职业生涯规划,帮助辅导员进行科学定位,制定切实可行的职业发展规划。

4.完善晋升发展机制,拓展辅导员职业空间

要根据辅导员的个性特点、职业意愿和发展需求等具体情况,为辅导员疏通实现职业理想的道路,指明达到职业目标的路径,拓展辅导员职业发展的空间,建立良好的辅导员晋升机制。同时,还应为辅导员创设较好的发展平台和工作环境。

(三)辅导员的自我努力是内在动力

辅导员自身要深刻认识到工作的意义和价值,辅导员工作是教育人、培养人的任务,特别是在面对复杂多变的国内外形势和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要求下,辅导员工作的意义更加突出。其次,辅导员要对自己的职业生涯负责,积极主动、认真细致地进行自我职业生涯规划,第三,不断修正,完善规划。辅导员职业生涯规划是一个不断修正、不断完善、持续实施的循环过程。最后,教学、科研和社会服务是现代大学的三大基本功能,辅导员只有在促进学校教学水平的提高、科研成果的产出以及为社会提供优质服务方面多做文章,才能在学校占有一席之地,找到应有的位置。作为辅导员,既然选择了这一职业,就要干一行爱一行,安贫乐教,乐于奉献,成为学生学习的榜样。

总之,民办高校辅导员队伍建设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其成功与否将直接影响民办高校今后的发展壮大。因此,建设一支职业化、专业化、专家化的高素质辅导员队伍对于民办高校的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民办高校的辅导员队伍建设应该结合新时期的时代特征长期并且坚定地坚持下去,为我国的高等教育事业的发展探索出一条成功之路。

参考文献:

[1]董晏辰.民办高校辅导员队伍建设研究[D].吉林:东北师范大学,2010.

[2]黄文丹.民办高校辅导员队伍建设与管理研究[D].长沙:湖南大学,2011.

[3]连文忠,庄秋琴.浅谈民办高校辅导员师德建设[J].价值工程,2011,30(15).

[4]王姿琰.民办高校辅导员职业规划和专业化思考[J].青年文学家,2011,(04).

[5]徐绪卿.新时期中国民办高等教育发展研究[M].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2005.

[6]李娜. 新形势下高校辅导员职业生涯规划探析[J].广州航海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1,06(19):2

[7]付佳.高校辅导员职业化与专业化发展状况调研报告――以江苏省为例[J].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10(8):81.

[8]周为生.民办高校大学生思想道德素质现状及思想政治教育对策设计研究[D].上海:上海师范大学,2010.

家教辅导总结范文第5篇

(一)知识结构不合理

近年来,各高校招聘辅导员在学历要求方面已有了较大提高,基本上要求硕士以上学历,一些名校还要求博士学历。但不少高校在招聘时对辅导员任职资格仍然没有一个统一的口径,各个学校招聘辅导员要求的专业背景也不尽相同,虽然应聘成功的辅导员大都是优秀的毕业生,整体素质较高,但缺乏相应的专业知识储备,辅导员自身专业与学生的专业不具有任何相关性的现象也到处可见。随着社会转型的加快和学生思想观念不断的更新,要求辅导员不仅要掌握思想政治教育知识,还要了解和掌握社会学、教育学、心理学、管理学、哲学等诸多学科知识,而我们很多的辅导员在这方面的理论知识较为缺乏。

(二)职业倦怠凸显

学校的改革、发展离不开稳定的环境,辅导员开展大量细致的日常工作,使得许多不稳定因素被化解在萌芽状态中;也正是由于辅导员们在关键时候冲在最前面,使得一些影响稳定的事端及时得到平息。辅导员工作的重要性不言而喻,但是现实中,这只本该较为稳定的队伍却缺乏稳定性,很多辅导员因为岗位辛苦劳累,一人分饰N角,既是办事员、收费员、勤杂工还是全职保姆,基本没有想过长期专门从事学生工作,而是想在工作几年之后,通过这个“跳板”转岗到其他岗位。尤其随着一些辅导员年龄的增长,职业发展前景不太明朗,就会出现职业倦怠的状况,表现为工作应付差事,缺乏激情与动力,对学生感情投入不够,不愿与学生深入接触,更谈不上工作方法方式的创新,严重影响了辅导员队伍的凝聚力和战斗力。

二、辅导员工作科学化建设中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一)角色定位不准

当前辅导员已经逐渐发展为集思想教育工作者、班级事务管理者、就业指导者、心理咨询人员、学习指导者等多种角色,集多种角色于一体,成为一个角色集。同时辅导员在处理日常事务时会与专业教师、高校其他部门行政管理者、学生家长等角色也会产生交集,难免会发生角色冲突,即不同角色间发生矛盾和对立,使得工作无法顺利进行。高校辅导员承担的职责过于广泛,没有某种核心的职责,工作缺乏针对性和时效性,从而造成职责不明、角色不清,影响了其工作的科学化。繁杂的工作和模糊的角色影响了辅导员在理论学习上的提高和总结,一定程度上会降低工作热情,限制工作水平。

(二)培训工作薄弱

辅导员工作水平的科学化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对辅导员的培训。构建完整的职业培训体系,通过岗前培训、日常培训、高级研修等对辅导员的工作技能提升都会有促进作用。但实际情况是,辅导员总是被要求尽可能多的胜任学校交办的工作任务,却很少有机会进行深造和深层次的培训。一些高校在辅导员入职的时候就对继续深造和学历提升进行了约束,在对提供针对性的研修、技能培训和工作交流上投入力度却不够,培训工作薄弱,导致部分辅导员理论知识陈旧,工作方法守旧,专业化水平不高,不能适应当今社会发展的形势。

(三)职业规划缺乏

首先体现在学校层面对辅导员未来的发展缺乏规划,缺少必要的政策支持,造成辅导员看不到明确的前景。其次,辅导员本身具有管理干部和教师的双重身份,应该说“科学化、职业化、专业化”是辅导员发展的大势所趋,但高校辅导员长期工作在学生工作第一线,日常事务纷繁复杂,心理负担重,对自己的职业生涯缺乏合理的规划和思考,不能够正确的认识和定位自己,难以静下心来对遇到的问题进行提炼和升华,甚至在开展工作的时候存在浮躁情绪,工作科学化自然无从谈起。

三、辅导员工作科学化建设对策与建议

(一)理清角色,细化分工

著名的实证主义社会学家涂尔干作者根据维系社会的方式将社会分为:“机械团结”的社会,即传统社会。靠成员们高度的一致性、共同的归属感来维系。“有机团结”的社会,即近代的分工制社会。成员间的差异日益增加,但通过分工合作相互连接在一起。美国高校将辅导员分为职业辅导员、学业辅导员、住宿辅导员、心理辅导员等诸多类型,并且有严格的学位要求和准入制度。我国辅导员一般对学历和政治条件等要求较高,专业背景则比较淡化,辅导员队伍一般专业背景复杂,承担的工作职责也更为复杂。国内高校可以借鉴国外的这种分类制度,将职业规划、心理咨询、住宿管理、学业计划等工作划分到就业指导中心、心理咨询室、后勤管理中心、班主任等部门和人员。

明确辅导员的工作内容和职责对于提高工作的科学化水平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学生的日常管理工作应该与学校的相关部门结合起来,将一些本该由职能部门完成的工作从辅导员的工作内容中划分出去,辅导员在落实学校、职能部门的任务中起到督促和鼓励作用,而非直接完成上级部门布置的各类任务,在担任“杂务员”角色过程中迷失了方向。辅导员自身应明确自身工作的职责:哪些是作为辅导员必须完成的任务,对待这些要“严格执行”;哪些是可供选择的工作任务,对待这样的选修任务则可“基本完成”;而一些创新型的工作任务则适可而止,有条件和精力的辅导员适当参与。同时发挥其他行政人员、班主任的作用,减少辅导员负荷,发挥学生主体性,培养得力的学生干部,让学生在自我管理、自我服务、自我教育中不断成长,锻炼学生自我培养的能力。

(二)多渠道参与,构建培训研修体系

要构建一整套辅导员职前和在职阶段的学习培训体系,推动辅导员继续社会化。继续社会化指成年人经过基本社会化之后,为了适应社会文化环境,继续学习社会文化知识、价值观念、行为规范的过程。这既是一个学习和接受的过程,同时又是一个创造的过程。各高校应当结合辅导员工作实际,开展岗前培训、日常培训、骨干培训等培训方式,邀请国内外知名专家或者资深辅导员开展培训。通过举办讲座、开展报告会、研讨会等手段,提高辅导员工作的理论水平和实践水平。各省的辅导员研修基地则应定期举办培训班,提高辅导员的专业化水平。

高校应设立教育学、心理学、社会学、管理学等课程,帮助辅导员形成合理、完整的知识体系。同时鼓励辅导员在工作一定年限后继续深造,攻读与辅导员工作相关专业的硕士或者博士研究生,积极支持、鼓励辅导员结合学生工作实践开展科学研究,向职业化、专家化方向发展。学校可尝试设立思想政治教育、心理咨询、学生事务管理等硕士点,为辅导员的事业发展搭建学科发展空间与研究平台。有条件的学校还可创造机会,组织辅导员到国内外高校考察交流,学习著名高校先进的学生管理理念,开阔辅导员视野,促使辅导员由“经验型”向“研究型”转变。

(三)合理规划,完善流动机制

要推进辅导员工作的科学化水平,高校要为辅导员创造一定条件,引导其向专家化、职业化、专业化发展,优化辅导员工作队伍,为优秀的辅导员在级别提升和职称评定上提供平台,按照工作年限沿着副科———正科———副处等行政级别来确定辅导员的职级。高校应将辅导员纳入教师职称评定系列,作为教师队伍的重要组成部分,辅导员享有专业技术职务评聘的权利,沿着“助教———讲师———副教授———教授”的发展路径进行职称提升。但将辅导员按照教师职称评定要求设置,对于大部分辅导员来说门槛较高,容易造成辅导员整体职称偏低。博士毕业到高校工作,在满足晋升副教授职称的条件如,申报专利,主持课题等,一般过2年后就可以评副教授。辅导员由于承担大量的行政事务工作和教学秩序管理工作,时间有限,在、课题研究等方面均和专业教师有较大差距。在当前辅导员职业化、专家化、专业化背景下,各高校应该进行积极探索,将辅导员的职称晋升单列。评聘对象可以包括专职辅导员、从事学生工作的党政干部、共青团干部等,同时对科研成果、工作实绩和教学要求等指标做出统一规定。这对解决辅导员工作目标缺失和职业倦怠问题很有裨益。事实证明,合理的流动机制能够有效激发人的积极性和开拓进取的精神,给学校系统注入活力,从而推动实现学生工作高水平的良性运行。

高校应为辅导员创造条件,提供高校系统内转岗的可能性,或者让其在某一领域成为专家。如对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感兴趣,可以定量定性地做一些研究,寻求更多心理专家的帮助,进修相关课程,甚至攻下心理学硕士或博士学位,成为大学生心理学专家;对学生的就业与职业规划问题感兴趣,可以持续地关注学生的就业经验与问题,同时参与一些职业规划方面的课程教学或专业认证,这样可以成为就业指导专家,也会形成自身的核心竞争力;也可以选择成为党群工作方面的专家,学生专业学习方面的建议者或学习计划制订方面的导师。总之,辅导员工作专业化、职业化应是最终发展目标。辅导员自身也应该严格要求自己,不断提高素质和修养,坚持学习,明确奋斗方向,合理规划自己的职业生涯,逐渐向专业化、职业化、专家化方向发展,真正实现工作科学化水平的提高。

(四)深入学习,创新工作理念

当前,辅导员要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精神,研读十报告,领会报告中的内容。结合工作实际,立足学生成长,以推动教育发展的使命感实践十精神。改变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方式,结合时代创新教育方式,创新思想教育的载体和阵地。辅导员要了解学生的真正需要,让学生自己动手创建思想政治教育网站,使红色网站焕发生机与活力。多种教育方式并行,如电话、电子信箱、飞信、QQ、BBS等都可以成为教育大学生的工具。其次,辅导员应该有针对性地开展日常思想教育活动,将日常思想政治教育融入大学生专业学习、校园文化活动和社会实践的各个环节,把党和国家对大学生的要求融入各项学生喜闻乐见的教育活动中。思想政治工作的过程,应该是对话的过程、对情境的理解和接受的过程。社会学家舒茨认为,一个行动者有意识的想象着另一个人在想些什么,同时另外的行动者的意识里也进行着同样的想象,这种同时且相互的历程让日常生活变得可能,由“此在”到“彼在”是可能的,从主体间的角度来看,人类所体验的各种客体与事件是共同的。思想政治教育要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让学生与教师平等互动。积极引导学生参与课程讨论,充分考虑学生的接受性,学生从“被动”转为主动,才能使思想政治教育落到实处,取得实效。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