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眼前所欣赏的这篇共有62846文字,由华忠磊更正,上传在【】。生产方式是指社会生活所必需的物质资料的谋得方式,在生产过程中形成的人与自然界之间和人与人之间的相互关系的体系。人们一般把物质资料生产的物质内容称作是生产力,把其社会形式称作是生产关系,这两者都是生产方式的建设性内容——物质生产方式(物质谋得方式)和社会生产方式(社会经济活动方式)。换言之,生产方式是两者在物质资料生产过程中的能动统一。从马克思对传统农业的评述看我国社会主义农业发展_农村研究论文如果你对此篇文章的写作能力需要改进或者修正,可以发表分享给大家!
第一篇 从马克思对传统农业的评述看我国社会主义农业发展_农村研究论文
关键词:小农经济;资本主义大农业;土地所有权ⅰ;土地所有权ⅱ;合作社的生产和占有
一
农业问题始终为所关注,除了《资本论》之外,还有大量的著作都对此作了深入考察和系统阐述,构成了他2024农业问题的精辟理论。以下仅就他对传统农业的评述作一个尝试性探讨,以期寻求于我们今天有益的思想财富。为了说明问题的方便,有必要首先对传统农业作一个简单的界定。这就是:(1)以生产资料的个体所有制和分散劳动为基础的小农经济;(2)资本主义发展阶段的大农业,即当年生活所处的那个时期的资本主义农业。
小农经济,按照的理解,通常包括自耕农、封建制度下的小农和早期公有制下分种小块土地的农民从事农业经营的一种经济形式。这种经济形式曾存在于人类社会的好几个历史阶段,并且在原始社会公有制解体后的一个相当长的历史时期还作为一种典型的社会经济形式发生过作用。当人类社会的发展进入资本主义阶段以后,它便失去了在社会经济中的主体地位,而变成了一种残存于社会缝隙中的、过渡的经济形式,于社会的进步与发展不再有多大的实质性意义。WWw.meiword.Com从多方面作了与研究。
(一)小农经济是一种落后分散的经济形式,不利于社会生产力的发展,最终必被历史所淘汰
指出:小农,“这种生产方式是以土地及其它生产资料的分散为前提的。它既排斥生产资料的积聚,也排斥协作,排斥同一生产过程内部的分工,排斥社会对自然的统治和支配,排斥社会生产力的自由发展。”由于这样的原因,所以尽管小农经济在人类社会发展的长河中延续了数千年,显得十分坚毅与顽强,但是,在新兴的资本主义经济面前却显得特别的脆弱与无能,不得不逐渐地退出历史的舞台。指出:小农,“它只同生产和社会的狭隘的自然产生的界限相容。要使它永远存在下去,那就……等于‘下令实行普遍的中庸’。它发展到一定的程度,就造成了消灭它自身的物质手段。从这时起,社会内部感到受它束缚的力量和,就活动起来。这种生产方式必然要被消灭,而且已经在消灭。”要不,就完全成为资本主义经济躯体上的一块赘肉,被纳入它的运行系统,由它去支配,其自身不会有任何的发展前途。
(二)小农经济孤立分散和与世隔绝的生产、生活方式,不利于生产关系的变革与社会的进步
小农经济的典型特征就是孤立分散、与世隔绝,相互之间缺乏联系与往来。在研究法国小农时曾作过如此描述:“小农人数众多,他们的生活条件相同,但是彼此间并没有发生多种多样的关系。他们的生产方式不是使他们互相交往,而是使他们互相隔离。……每一个农户差不多都是自给自足的,都是直接生产自己的大部分消费品,因而他们取得生活资料多半是靠与自然交换,而不是靠与社会交往。一小块土地,一个农民和一个家庭;旁边是另一块土地,另一个农民和另一个家庭。一批这样的单位就形成一个村子;一批这样的村子就形成一个省。这样,法国农民的广大群众,便是由一些同名数简单相加形成的,好像一袋马铃薯是由袋中的一个个马铃薯所集成的那样。数百万家庭的经济生活条件使他们的生活方式、利益和教育程度与其他阶级的生活方式、利益和教育程度各不相同并互相敌对,就这一点而言,他们是一个阶级。而各个小农彼此间只存在地域的联系,他们利益的同一性并不使他们彼此间形成共同关系,形成全国性的联系,形成组织,就这一点而言,他们又不是一个阶级。”这里所描述的不只是法国农民的状况,而且整个西方、乃至东方的小农也都如此。小农经济的这种特有的生产、生活方式,对社会生产关系的变革、乃至整个社会的进步与发展极为不利,因为它所能做到的只是自身的生产与生活方式的简单重复,不可能有其实质的变化。
(三)小农经济是旧的统治阶级专制制度的经济基础
的科学历史观告诉我们,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小农经济作为一种具有典型意义的生产方式只能存在于奴隶社会与封建社会,并且成为它的上层建筑得以产生与存在的全部基础。指出:“小农经济和的手工业生产,一部分构成封建社会生产方式的基础,一部分在封建生产方式瓦解以后又和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并存,同时,它们在原始的东方公有制解体以后,奴隶制真正支配生产以前,还构成古典社会全盛时期的经济基础。”他还指出:小农,由于互相隔离与分散的生产、生活方式决定了他们不可能是一个真正意义上的“阶级”,“因此,他们不能以自己的名义来保护自己的阶级利益,无论是通过议会或通过国民公会,他们不能代表自己,一定要别人来代表他们。他们的代表一定要同时是他们的主宰,是高高站在他们上面的权威,是不受限制的权力”。
综上所述,在那个时代,小农经济就已经失去了它存在的理由,因而,对它一直持批评与否定的态度。他和恩格斯都一致主张,当无产阶级一旦取得国家,就要立即进行改造,将之引导到公有经济的轨道上来,决不能让它们继续存在下去。
二
资本主义大农业的产生,引起了一系列的社会变革,对社会的进步与发展起了极为重要的促进作用。对此,作了全面深入的与研究。
(一)资本主义大农业的确立,第一次实现了土地所有权及其经营方式的深刻变革
首先,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确立,使传统的土地所有制发生了根本的质与形式的变化。指出:资本主义最重要的成果是,“它一方面使土地所有权从统治和从属的关系下解放出来,另一方面又使作为劳动条件的土地同土地所有权和土地所有者完全分离……”,“这样一来,土地所有权就取得了纯粹经济的形式,因为它摆脱了以前的一切的和社会的装饰物和混合物。”这是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在农业领域实现的一项重要变革。
除此之外,资本主义大农业的确立还带来了土地经营方式的巨大变化。由于土地所有制根本的质与形式的变化,就使土地的经营权与其所有权也发生了完全的分离,即所有权为它的所有者大土地所有者所有,而它的实际经营权则交给农业资本家或农场主去行使。这样以来,土地的所有者就根本不用为土地的经营操心了。由此,土地的经营权与其所有权就完全分离了。在这种情况下,即使是那些“在苏格兰有土地所有权的土地所有者,可以在君士坦丁堡度过他的一生。” 随着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对旧的农业生产方式的胜利,也使整个社会的阶级结构发生了深刻的变化。指出:“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即资本主义农业的生产方式。笔者注)的前提是:实际的耕作者是雇佣工人,他们受雇于一个只是把农业作为资本的特殊使用场所,作为在一个特殊生产部门的投资来经营的资本家即租地农场主。这个作为租地农场主的资本家,为了得到这个特殊生产场所使用自己资本的许可,要在一定时期内(例如每年)按契约规定支付给土地所有者即他所使用土地的所有者一个货币额”。这样,“在这里我们看到了构成现代社会骨架的三个并存的而又互相对立的阶级——雇佣工人、产业资本家、土地所有者。”这种情况是前所未有的,它使社会的阶级结构更加简单清晰。当然,在资本主义历史阶段并不排除若干中间的和过渡性阶级的存在。不过,即使如此,它们也不再是原来意义上的那些阶级了。
(二)资本主义大农业从根本上改变了农业的生产方式,极大地促进了生产力的发展
第一,资本主义确立了农业生产的市场化与社会化的社会生产方式。指出: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巨大功绩之一,是它“使农业合理化,从而第一次使农业有可能按社会化的方式经营”。这就是在社会分工的前提下农业部门只从事自己的特殊经营,摆脱了以往小农的那种自给自足的生产方式。资本主义大农业的发展,一样也“需要机器,需要通过贸易得到化肥,需要来自远方国家的种子等等”,然而,所有这些都可以由市场来满足,无需由自己来生产。所以,说到底,那些“机器制造厂、对外贸易、手工业等等就成了农业的需要。”这说明,资本主义把农业的生产方式推上了市场化与社会化的轨道。不仅如此,它还使农业随其自身的发展而不断地扩展,使它不仅扩大了国内市场,推动了国内分工,而且还开辟了国际市场,推动了国际分工,把整个世界连在了一起,使农业生产和农产品的销售及消费成了世界性的行为。
第二,资本主义确立了农业生产的规模化与科学化的技术生产方式。认为,资本主义大农业像资本主义大工业一样具有无限扩大的趋势,这种扩大除了接受农业资本家资本的限制之外,不再有任何别的限制,哪怕是市场的限制。他指出:“对资本家(即农业资本家,当然也不排除其他部门的资本家。笔者注)个人来说,只要他还能自己支配自己的资本,他总是使自己的生产规模同他所能支配的资本相适应。他所关心的是在市场上占到尽可能大的地盘。如果生产过剩了,他不会归咎于自己,而是归咎于他的竞争者。资本家个人可以用扩大市场本身的办法,也可以用在现有市场上占有较大份额的办法,来扩大自己的生产。”
农业的规模化经营必然带来经营方式的科学化与现代化,因为规模化经营最有利于科学技术的普及与机械化耕作方式的应用。指出:“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重要结果之一是,它一方面使农业由社会最不发达部分的单纯经验和机械地沿袭下来的经营方法,在私有制条件下一般能做到的范围内,转化为农艺学的自觉的科学的应用”,尤其是化学、生物学、栽培学等的应用。这表明,“科学终于也将大规模的、像在工业中一样彻底地应用于农业。”
农业的规模化经营也启动了机械化耕作的大门,使那些为大工业服务的大机械也进入了资本主义的农业部门。指出:“1680年,小农业还是一种常见的生产方式,而大地产只是个别的……,今天,大规模使用机器耕种土地已成了一种常规,而且日益成为唯一可行的农业生产方式。”这是资本主义大农业的又一历史性功绩。
第三,资本主义农业确立了工厂化或企业化的管理方式。指出:“发达的、同资本主义生产基础上的机器生产相适应的劳动制度,就是工厂制度,这种制度甚至在现代的大农业中……也占统治地位。”这样,在资本主义条件下,农业就变成了工厂化的农业,或“按工业方式经营的农业”。这种形式的农业,较之城市的大工业,具有一样的企业制度,或业主制、合伙制与股份制;一样的经营理念,如市场导向、价值增殖与效益最大化等等;一样的管理制度与方式,即利用簿记和先进的管理技术对全部经营过程进行监督与控制的具体制度与方法,等等。唯独不同的是它所经营的对象不是自然界中的无机物,而是那种具有鲜活生命的有机界。
三
在充分肯定和积极评价资本主义大农业巨大历史功绩的同时,也看到了它的种种弊端,并对之进行了深入剖析与批判,全景式地向我们展示了它的真实面貌与本质。农业,作为资本主义经营的一个有机部分,也同它所经营的其他方面一样,具有完全一样的基本属性与一般特征,同样,也一样地给社会带来了灾难,如对工人劳动的无偿掠夺和对剩余价值的狂热追求、残酷的市场竞争与生产的无状态、周期性的经济危机与农业工人的大量失业,等等。另外,农业又是资本主义经营的一个特殊领域,因而,它除了具有上述资本主义经济的基本属性与一般特征外,还有其特殊的个性,所以它对社会的影响还有其特殊的一面。
(一)资本主义大农业以经济与非经济的手段使小农经济归于消失,使世世代代生活在农村的农民失去了赖以生存的最后领地
资本主义大农业生产方式的确立虽说是一场深刻的革命变革,但是“同它所有其他历史进步一样,首先也是以直接生产者的赤贫为代价而取得的。”并且是“用血和火”的一种惨绝人寰的方式铸成的。另外,资本主义大农业还利用自己特有的生产方式和强大的市场竞争武器使小农经济归于消失。指出:过去,“这些资本家一向置身在农村范围之外,现在却把他们在城市中获得的资本和城市中已经发展起来的资本主义经营方式……带到农村和农业中来。”“一旦资本主义租地农场主出现在土地所有者和实际从事劳动的农民之间,一切从农村旧的生产方式产生的关系就会解体。”这样一来,那些世世代代生活在农村的小农便彻底地失去了赖以生存的最后领地,统统变成了被人剥削的“雇佣工人。” (二)资本主义大农业的确立,既造就了一个新的产业资本家——大农场主阶层,又培育了一个新的纯粹食利者阶层——大土地所有者,使农业工人陷入了双重剥削的境地
资本主义大农业的确立,不仅造就了一个新的产业资本家——大农场主或农业资本家阶层,而且又培育了一个新的不折不扣的食利者阶层——大土地所有者。这个新的农场主或农业资本家,同其他部门的资本家一样,都是那种“人格化的资本”,赚钱或生产剩余价值一样是他们所追求的唯一目的。他们一样要从农业工人那里获得一份丝毫不比别的资本家少的利润。这个大土地所有者,在资本主义条件下其身份虽说取得了新的社会形式,不是原来的封建领主了,但是,他们仍然还是一个实实在在的剥削者。如前所说,他们是一批“在苏格兰拥有土地所有权而可以在君士坦丁堡度过其一生”的那种纯粹的食利者阶层。较之其他的剥削阶级,他们具有更大的寄生性与腐朽性。指出:“任何一个社会阶级也不像他们那样浪费;任何一个社会阶级也不像他们那样有权要求过一种传统的‘适合身份’的奢侈生活……;任何一个社会阶级也不像他们那样可以放心大胆地负债累累……,因为别人在土地上的投资为他们提供地租,并且这种地租远远超过资本家从土地获得的利润。”这样,农业工人不仅要承受直接雇用他们的那些农业资本家的剥削,而且还要承受那个处于生产经营之外的大土地所有者的剥削。所以,较之城市里的工厂工人,他们的生活状况更惨、更糟。这一点,在《资本论》中有过详尽的阐述。
(三)资本主义农场主对土地的掠夺式经营使土地肥力减退,农业生产力下降
从根本上讲,由于对剩余价值肆无忌惮与毫无止境地追求,以及竞争规律的强制作用,农业资本家对任何一块土地都会想尽一切办法去榨取它的肥力,即使是利用科学也不例外。指出:“资本主义农业的任何进步,都不仅是掠夺劳动者的技巧的进步,而且是掠夺土地的技巧的进步,在一定时期内提高土地肥力的任何进步,同时也是破坏土地肥力持久源泉的进步。”这是科学技术的应用在资本主义条件下必然具有的一种特殊现象。
另外,还由于资本主义大农业特殊的经营方式,使农业资本家不愿意对土地进行长期投资,以改善地力,从而也就使地力不断减退,生产力下降。指出:“一块已耕土地,和一块具有同样自然性质的未耕土地相比,具有较大的价值。投入土地的经过较长时间才耗费尽的较长期的固定资本,也大部分是,而在某些领域往往完全是由租地农场主投入的。但是,契约规定的租期一满,在土地上实行的各种改良,就要作为和实体即土地不可分离的偶性,变为土地所有者的财产。”既然如此,所以,租地农场主为了自身的利益就不得不尽量节省对土地的投资,而尽最大努力去挖掘土地的潜力。如此天长日久,土地的肥力也自然就会日渐减退乃至衰竭。
(四)资本主义大农业破坏了人和自然之间的物质变换,打破了人与自然之间的平衡与和谐
从科学的意义上讲,人与自然之间不是那种单纯的索取与被索取的关系,而是一种相互的物资变换关系,并且这也是一种永恒的自然、经济与社会的规律。但是,由于资本主义大农业的天然缺陷,“使它汇集在各大中心的城市人口越来越占优势,这样一来,它一方面聚集着社会的历史动力,另一方面又破坏着人和土地之间的物质变换,也就是使人以衣食形式消费掉的土地的组成部分不能回到土地,从而破坏土地持久肥力的永恒自然条件。”实际上,以人与自然之间的物质变换远不只限于人与土地之间,而是广泛地存在于整个大自然界。人不仅要向大自然索取衣食,还要向大自然索取水、阳光、矿产、林木、空气和适宜的气候,乃至良好的生态等等。因而,人在与自然之间进行物质变换的过程中,只有保持其平衡与和谐时,才能享受大自然给自己的恩惠。否则,就会遭到大自然的报复与惩罚。这种情况,一直伴随资本主义数百年,使生活在其中的广大深受其害。对此,、恩格斯在《资本论》和《自然辩证法》有着大量的揭露与批判。
综上所述,资本主义大农业的确立,在推动农业生产方式变革、促进生产力发展与社会进步的同时,也带来了许多弊端,为社会的进一步发展设置了日益严重的障碍。这表明,资本主义大农业生产方式走到了自己的尽头,必然为一种新的即的农业生产方式所代替。
四
我国农业传统悠久,历来以农业大国著称。但是,农业问题一直是困扰我们的第一大难题,发展农业仍然是摆在我们面前的头等大事。那么,我们如何来解决好这一重大问题呢?笔者认为,这里办法虽然很多,但是,认真学习和领悟的思想和理论也是十分必要的。它对于今天发展我国农业仍然具有极为重要的指导意义和启示性作用。
(一)规范土地所有制,明确土地权属关系
生产资料所有制及其权属关系,是一切经济关系的基础,因而也是解决一切经济问题的关键。土地与农业问题也是如此。指出:“一切对小土地所有制的批判,最后都归结为对私有权这个农业的限制和障碍。一切对大土地所有制的相反的批判也是这样。”因此,要真正解决好我国的农业问题,必须首先明确土地是谁的,然后在此基础上,再来解决其中的2024权属关系问题。
笔者曾经撰文指出,根据对土地所有制问题的研究,土地所有权可分为所有权ⅰ和所有权ⅱ两种形式,或两层含义。土地所有权ⅰ,就是土地的原始所有权,它是因自然禀赋而发生的一种权属关系;而土地所有权ⅱ,则是因对土地的使用或投资所形成的固定资本(如道路通信系统、水源及灌溉系统、生态与植保系统、农业资源的循环利用系统等各种基础设施),包括土地肥力等而发生的权属关系。在我国现实条件下土地所有权ⅰ必须由国家所有,即所有(而不是各级地方,乃至任一具体单位或集团所有)。之所以如此,是因为土地是大自然的赋予,而不是人的经济活动的产物。尤其是在条件下,我们所奉行的是平等占有、平等劳动和公平分配的原则,因此,凡是生活在我国版土上的每一个中国公民对土地都有平等的所有权,因而只能为全社会公民共同所有,并由它的利益最高代表者国家行使。当然,地方可以在的授权下行使对土地管理权,为之管理好土地,从而可以获得一定的管理费。另外,土地所有权ⅰ为国家所有并不意味着所有土地都由国家直接经营,而是可以通过有偿转让的办法,交给组织起来的农业劳动者或其他需要土地的人或集团来经营或使用。
我们这样来处理我国的土地所有权,可以确保国家对土地的所有权,避免地方、单位或集团对土地滥用权力或乱作为,并从中牟取暴利。另外,这样处理我国的土地所有权,也不否定或排除劳动者个人或集体对土地所有权ⅱ的享有,因为这是他们的经营与投资行为所形成的,他们有充分的理由享有其所有、占有、收益与处置的权力。这样处理问题,有利于调动土地使用者对土地的经营积极性与持久投资,有利于完善土地基础设施,提高土地的肥力或自然生产力。
(二)坚持集体道路,变革现实农业生产的组织形式
上述可知,不论是劳动者的小农经济、还是资本主义的大农业,其生产组织形式都不利于农业的发展,所以,和恩格斯都极力主张在无产阶级获得以后,要不失时机地把农民的“私人生产和私人占有,转变为合作社的生产和占有”,建立农业生产合作社,将农民引导到集体化道路上来。当然,农业生产合作社只是农业生产的初级组织形式,还要不断完善和发展,向更高级的形式转变,使之获得能“跟整个社会其他部门的权利和义务处于平等的地位。”这就是说,在农业方面,“合作社的生产和占有”也会像城市的工业部门一样变成全民所有与按照社会总的计划进行经营的重要部门。采取这样的生产组织形式,可以避免已往农业的种种弊端,指导农业科学发展,引导农民共同致富。
根据这一原理,在我国,要发展农业,必须坚持集体道路,变革现行农业生产的组织形式。众所周知,我国农业现在实行的是所谓的集体与家庭相结合的双重经营体制,但在实际上,真正落实到底的乃是家庭。因为在我国广大农村现在根本就不存在集体经济组织,现在人们所说的村、镇只是行政组织,不是经济组织。这样一来,我国现在的农业仍然是一家一户式的小生产。这种形式的小
生产尽管在改革初期发挥过积极的作用,但在今天,它已与我国经济的市场化、社会化与现代化格格不入。因此,要发展我国的农业,必须变革现行的农业生产组织形式。对于这一点,同志早就说过了。他指出:“中国农业的改革和发展,从长远的观点来看,要有两个飞跃,第一个飞跃,是废除公社,实行家庭联产承包为主的责任制。……第二个飞跃,是适应科学种田和生产社会化的需要,发展适度规模经营,发展集体经济。”他还指出:“在一定条件下,走集体化集约化的道路是必要的。……农村经济最终还是要实现集体化和集约化。”至于下一步如何具体操作,笔者认为,可参照恩格斯提出的“股份合作社”的形式,让农民以承包土地、劳动力、资金、技术等生产要素入股,共同组建新的农业生产合作社,以此来实现我国现行农业生产组织形式的变革。
(三)实施规模经营与企业化管理,创新农业的生产管理方式
在变革农业生产组织形式的前提下,创新农业的生产方式与管理方式,即在分工与协作的基础上实施规模经营与企业化管理,是我国当前农业所面临的一个突出问题。由于农业受自然因素的制约很大,因而特别适用于大协作与规模经营。在《资本论》中谈到协作的必要性时特别以农业为例予以说明。这是因为,在科学技术还没有达到高度发达程度的情况下,人在大自然面前总是弱者,个人的力量更是微不足道,尤其是在面对大自然的暴虐面前更是如此。对此,人类如果没有大规模的联合与协作就将遭受灭顶之灾。另外,农业最讲究农时,误了农时,也就等于了违反了天理,违背了规律,必然导致颗粒无收。所有这些都说明农业生产需要大规模的联合与协作。唯其如此,没有别的办法。
创新农业生产方式和管理方式,还要适应市场经济的要求,搞好企业管理。这里最重要的是首先要有科学的管理理念,如市场意识、营销意识、赢利意识、竞争意识等等。当然,这还只是一面,此外还有另外一面,如强调市场意识,又不能盲目为市场所驱使,还要有全局观念与法治意识,服从国家的宏观管理与监督;讲赢利,又不能唯利是图,为富不仁,还要讲职业道德,履行社会责任;讲竞争,又不能搞你死我活,为我独霸,还要讲合作,讲共赢,等等。
此外,搞好企业管理,还要注重采用科学的方法与手段,既要学习引进西方发达国家好的做法与成功经验,又要继承发扬我国过去几千年、几百年、几十年不同历史时期总结和积累起来的好的经验与做法,既不可凡事皆欧美,唯洋是从,也不可盲目排外,唯我独尊,而必须相互借鉴,取长补短。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办好自己的农业,管好自己的企业。
(四)加强对农业的科技投入,走可持续的发展道路
无论在哪一种社会形态下,生产力的发展都离不开自然这样一个因素。社会生产所需要的物质资料,无不直接或间接来自于自然界。人类的生产过程,就是通过自己的活动把自然界的物质资料并入社会的经济系统,改变其物质形态与性能,以满足其需要的能动过程。因而,如果离开了自然界,就不会有人类的生产活动,也就不会有人类社会的经济。自然界对人类经济活动的这种作用在农业中表现得更为明显、更为突出。其一,农业直接以自然存在物土地(准确地说是耕地)作为自己的经营对象,并将这以外的博大的生态系统,乃至整个大气层及其以外的外层空间作为自己经营的条件,如果没有这些,也就没有农业;其二,生态环境的好坏,也决定农业劳动生产率的高低和农业的经济效益,尤其是在科学技术还不发大的条件下更是如此;其三,农业的生产、再生产过程与自然或生态系统的生产、再生产过程是相互交错、乃至融合在一起的一个统一的过程。这充分说明了大自然对农业生产的意义。
上述可见,农业是一个最为特殊的产业,它既是一个的运行系统,又是一个与大自然联系最为密切、且受制于它的大系统。所以,要发展农业必须从两方面着手,即一方面,遵循农业自身的发展规律,处理好人与经营对象之间的物资变换关系;另一方面,还要处理好农业与整个大自然、包括同整个大气层及其以外的外层空间之间的关系,以实现双双协调与平衡。为此,我们必须首先更新观念,纠正自身以及对大自然相互关系的认识,把自己当作整个大自然的一部分,将大自然当作我们的朋友,乃至衣食父母。当我们同大自然进行物质变换、取得物质财富时,也要遵循自然规律与经济规律,而不能恣意妄为。
在今天,科学技术日益发展的条件下,我们要解决好上述问题,实现农业的更好更快发展,还必须发挥科学技术的力量,走科学发展之路。一是加大科技投入,发展精细农业、生态农业(或农业循环经济)、知识农业和社会化大农业,提高农业的自身素质;二是转变我们的生产、生活方式,发挥人的主观能动作用,提高自然的生产与再生产能力,为农业的发展营造良好的生态环境。此外,也要为农业发展承担起应尽的义务与责任,建立完善的农业服务体系,为农业的发展提供良好的社会环境。2024这个问题。笔者已有专论,故不赘言。
第二篇 浅谈农民社会流动与现代性自觉——苏北滨海县农民流动个案研究_农村研究论文
论文关键词:社会流动 现代性 自觉
论文摘要:本文是2024苏北滨海县农民社会流动的个案研究,在问卷调查和大量访谈资料的基础上提出了中心理论假设,即苏北滨海县农民在不断的社会流动过程中获得一定程度的现代性,现代性的获得又反过来支配他们更理性的流动。
一、研究背景:区域农民社会流动的视阈
改革开放以来,农村外出流动人口迅速增多。苏北滨海县农民也大规模的向苏南等地涌人,与中国其他地区农民不同的是,滨海县农民一直就有向外流动的传统。经过多年的社会流动,今天的滨海县农民已发生巨大变化,很多人通过多年打拼在扩展经济资本的同时也增加了自身的社会资本。
近年来,江苏省开始将部分重点工业向苏北转移,由此带动了苏北建筑、服务等行业的发展。苏北地方也积极拓宽渠道吸纳资金、技术,不仅向大企业招商引资,还经常邀请本土流出在外的“流动精英”回乡参观,并通过大众传媒召唤在外流动农民回乡参与建设。地方此项举措主要考虑的是在外流动农民经过十至二十年的发展,不仅拥有较高的技术,而且在思维观念、心理状态、社会视野等方面也更趋向现代性,这对于发展地方经济所需成熟的劳动力和冲击传统乡土社会的“差序格局”具有双重的现实意义。流动农民出于对扩展自身利益的考虑也积极响应地方的召唤,近年来出现的“乡土回流”是一个很好的例证。
二、个案材料的选取与简单统计
由于流动人数较多,取得总体流动农民名单非常困难,因此,本文调查无法进行概率抽样,而是采取了配额抽样方法。WWw.meiword.COm具体做法是在滨海县委办公室帮助下抽取了振东、东坎两乡镇130人,其中被视为“流动精英”的21人,“普通流动者”109人,构成本次调查的样本。调查数据统计如下:
从年龄结构看,21到40岁的居多,其中21——30岁的占29.2%?,31——40岁的占30.8%?,41?——50岁的占20.8?%;从文化程度看,初中以下的占47.7%,初中占35.4%,初中以上的仅占16.9%?;从收人水平看,流动农民收人都相对较高,仅月收人2?500元以上的就占21.6%;从职业身份来看,受雇者占了56.9%,经营者占43.1?%。结合访谈资料,对上述数据做以下补充说明:滨海县流动农民从其职业身份可以将他们分为受雇者和经营者两类。受雇者主要在乡镇企业务工,从事服装纺织、电子制造等,其中以女性居多,从年龄上看也以21?——30岁的青年人居多,他们的文化程度也较高,收人与经营者比相对较少,多数在1?3002?300元之间;经营者主要从事运输、承包工程、承包菜市场等,收人多在2?500元以上,部分人月收人达到4?000元以上,这类群体以男性居多。“流动精英”主要在这部分人群中,很多“流动精英”已经积聚了几百万的资产,但他们的文化程度则比较低,多在初中及初中以下,年龄多数在40——50岁之间。他们获得财富的主要原因在于流动时间较早,利用上世纪80年代末期以来苏南等地大力发展经济的机会承包工地建筑等业务,回乡雇用农民赚取了第一桶金,在积累财富的同时他们也积累了丰富的市场经验,培育了敏锐的市场意识。
三、理论假设的提出与检验
(一)理论假设的提出:理性流动与现代性自觉。基于对苏北滨海县农民二十年来社会流动状况变迁的考察,本文提出一个中心假设:滨海农民在内在经济冲动力的驱动下不断外出流动,在流动过程中现代性越来越被强化,现代性的获得又使他们更加理性的流动。为进一步研究滨海县农民社会流动与现代性获得之间的关系,本项研究提出两条具体的作用机制假设:一是时间效应假设。这条假设主要是基于对苏北滨海县农民通过二十年的社会流动对自我身份判断、自我现状感知、自我归属感等方面维度的考察。鉴于苏北滨海县农民较长的流动历史和持续不断的流动现状,本文提出的假设是苏北滨海县农民已经认同外出流动,并且把这种行为内化为自身的生存模式和行为习惯,在流动过程中,去“乡土性”特征越来越明显,传统越来越弱化,现代性逐步增强。二是空间效应假设。这条假设主要是基于对苏北滨海县农民自觉了的现代性反过来又支配他们更加理性流动的考察。主要是对滨海县农民流动行为、动因、流人地认同以及出现的“乡土回流”等方面的研究。
(二)理论假设的检验:时间与空间效应检验
1.时间效应假设检验。本假设意在探析农民社会流动对他们自身获得现代性的影响,借用英克尔斯2024个体现代性的测量指标的一部分,主要从以下方面进行测评:第一,接受新经验。此次调查中在回答“假如有一种新技术能改进您的工作,您会对此采取何种态度”一问时,“乐于接受”的有82人,占63.1?%,有26人选择“等别人用了再说”,占20%,只有11人选择“稳妥一点,还是用老方法”,占8.?5%。从以上的数据中,至少可以获知两个事实:在接受新经验这一点上,过半数人的回答是趋向现代的;8.?5%的人选择了“说不清”,这种结果的出现有两种可能:一是被访者以前根本没有考虑过类似问题,二是他根本无法确定其态度。第二,教育期望。英克尔斯认为,所要求的教育年数越高,就越具现代性。在测量教育期望时,引用了英克尔斯设计的题目,只在答案上稍稍变动了一下,将年数改成不同文化程度。“如果能免费接受教育,您觉得您的孩子应该接受什么程度的教育?”在回答这一问题时,有2.?1%的人选“初中或以下”,有12.?3%的人选“高中”,有15.?9%的人选“本科”,有48.?8%的人选“本科以上”,换句话说超过一半的人在这方面更趋于现代性。第三,个人效能感。英克尔斯认为个人效能感是现代人的一个突出特征,它体现在对自己能力的肯定上以及对自己的行为应负责任感,而较传统的人常常持宿命态度,觉得事情的结果主要依赖于外在的力量。在这次调查中我们发现有77.?5%的人很相信他们的能力,他们选择了“个人的勤奋工作和能力”作为个人发展最重要的因素。第四,时间性。英克尔斯认为更现代的人会有更强烈的时间感,会更守时。调查中,我们曾向被调查对象问过这样一个问题“如果您的朋友说他(她)将要来看您,但却没有按时来,您认为他(她)晚来多长时间便算是迟到”。调查显示,只有82个人说“迟到一分钟,也算迟到”,占总数的63.1?%?,19.?6%的人认为迟到十分钟或半小时才算迟到,其他的人认为时间长短无所谓,这组数据说明滨海县流动农民时间性观念已经逐步增强。第五,生育观念。生育是流动农民生活领域中的一个极为重要的方面,它已经超出了生育保持代际延续本身的意义。生育观念可以从生育态度、生育偏好、数量期望、质量期望、生育孩次间隔期望五个方面考察。本文主要从农民对生育子女性别期望和数量期望两方面来测评。在数量期望上,有61.?4%的农民回答“一个”,37.?3%回答“二个”,要三个和三个以上孩子的人很少。在性别偏好上,有48.?9%选择了“男孩”,有5.?3%回答“女孩”,选择“男孩女孩都一样”的占到45.8?%。英克尔斯认为现代的人会提倡少生优生,结果显示,多数农民没有明显的性别偏好,生男生女一样的观念得到了认同,但仍然有将近50%的农民有着生男的性别偏好,这在一定程度上说明,要使农民完全接受现代生育观念仍然需要一段过程。第六,接触大众传媒。英克尔斯认为,现代人应更经常地接触大众传媒,如报纸、电视等。在问及被访者是否经常看报时,回答每天都看占总数的21.6%,25.2%的人说他们一周看几次,53.2%的人说他很少或不看报纸。但在问及是否每天看电视时,则有60.7%的人说基本每天都看,29.2%说基本每周看几次,说不看电视的人很少。问及所看内容时,88.9%的人认为“涉及自身的事”是他们最关心的事,“身边和周围的事”是他们其次关心的事,至于“国内外大事”排在了第三,其他“体育信息、娱乐新闻”在流动农民的日常生活中被关注的份额就更小了。这说明大多数流动农民在接受信息时,更注意信息的有用性,同时也不再认为世界其他地方发生的事与自己无关。 2.空间效应假设检验。本假设意在探讨一定程度上获得了现代性又是怎样影响他们自身的流动行为,本文采用以下四个指标进行测量:第一,职业期望。职业观念是农民观念的重要组成部分,职业与收入水平和社会地位、社会声望直接相关;农民实际上对职业的选择范围有限,尤其是对有助于实现社会垂直流动的职业变动。当问到“如果能够自由选择职业,您希望能够做什么”的问题时,有30.2%选择了“读书上大学”;有26.3%选择“经商”;24.9%的人回答“去城市自己找事做”;14.9%的人选择“到企业去打工”。结果显示,绝大部分滨海县流动农民已经不再局限于土地,而是希望走出土地去选择职业。他们已具备一定的职业观念,并敢于挑战高风险性的职业,这是一个很大的进步。第二进取观念。滨海县农民的社会流动冲击着这种因循守旧、安于现状的保守观念。当问到对“富贵贫贱是命中注定”的看法时,81.2%的农民表示“很不赞同”和“比较不赞同”,对于“知识改变命运”,91.2%的农民选择了“很同意”和“比较同意”。通过上面正反两种提问发现,滨海县农民对命运能够比较理性的看待,绝大多数农民已经具备一定的进取意识,他们相信自己对命运的把握,相信知识改变命运的力量。从社会化角度而言,当前滨海县农民在流动过程中越来越体现出现代性倾向,注重谋求自身的发展空间。第三,相对剥夺感。这个指标主要测量流动农民对自身生活状况的满意度、对流人地的认同感和对社会政策的公平性等。
当问道“您对目前工作和生活是否满意”时,51.2%的人选择了“满意”和“比较满意”,27.6%的人选择了“一般,还过得去”,11.4%的人选择“不满意”。这组数据反映了目前超过半数的滨海县流动农民对生活和工作持满意态度。当问道“在当地工作是否受到公安、学校及其他部门的一些不合理管理,比如收取子女教育赞助费,高额的暂住费等时”,47.8%的人选择了“我对此非常不满意”,37.9%的人选择了“现在比以前好多了”,14.3%的人选择了“只要不是高的离谱就行”。访谈得知,现在苏南等地方对外来流动农民基本持宽容态度,一方面,流动农民的确促进了地方经济的发展,另一方面,流动农民自身的素质在不断增强。第四,扩大社会资本意识。长期以来,我国乡村社会就处在这样一种“差序格局”当中,农民的交往行为一般都是以“己”为中心,以血缘和地缘为半径,逐层向外推延而形成的一种非正式交往。然而,调查和访谈发现,流动农民的社会交往方式正在进行一场深刻的转型。在传统与现代的博弈中,理性选择倾向迅速延伸向流动农民的观念深处。当问道“回乡走亲访友最先去看谁”时,68.6%的人选择“帮助过或能够给自己帮助的人”,21.3%的人选择“先看长辈,后看朋友”,其他的人选择了“看情况而定”。我们发现回乡流动农民在交往对象上逐渐发生了等级化,那些地位高、经济条件好的亲友成了他们拜访的首选对象,在婚丧嫁娶方面所出的礼金也根据交往对象的不同而有多寡之分。当然,恪于乡土传统,一些日常交往仍然保持着,但常常被表面化了。
综合观之,在对时间效应和空间效应检验的基础上,我们很好的论证了本文的中心假设,概言之,苏北滨海县农民在不断的社会流动过程中现代性越来越强,现代性的获得又使他们更加理性的流动,寻求更大的社会资本,或者说强化了他们自身的现代性。虽然,要使他们完全去“乡土性”是一个很长的过程,但他们身上所展示的现代性特征,折射了区域农民社会流动的特质。
第三篇 浅谈和谐社会视角下的新农村建设发展路径研究_农村研究论文
[论文关键词]新农村 建设重点 农民现代性成长
[论文摘要]新农村建设问题,事关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全局,是一场深刻的农村革命,必须突出重点,把握难点,研究发展对策,寻求破解措施。从新农村建设的重点入手,从理论和实践的层面了新农村建设的重点和难点,有针对性地研究提出了制定新农村建设促进法,加强农民科技教育,大力开展农民转岗培训,促进农民的现代性成长等对策措施。
建设新农村,是促进城乡协调发展、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战略举措。推进新农村建设,是一场深刻的农村革命,必须突出重点,把握难点,研究发展对策,寻求破解措施,这既是一项迫切的战略性任务,也是一项重大的科研课题。
一、新农村建设的重点
1、以农民增收为目标,发展高效新农业。发展生产是建设新农村的首要任务,发展新农业是保障农民持续增收、夯实农村经济基础的重要途径。我国幅员辽阔,区域发展很不平衡,各地应从本地实际出发,按照差异竞争、效益优先原则,整合内外资源,密切产业关联,推进生产要素合理流动,通过引导、企业运作、多元投入农民参与等方式,积极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和标准化生产,壮大特色产业。加速转变农业增长方式,以工促农、以贸兴农,推进城乡产业链的配套延伸。不断探索创新农业发展模式,贸工农并举,境内外联动,形成产业对接紧密、链条较为完整的外向型现代农业发展格局,构建现代化、国际化大农业。
2、以彰显文明为主题,树立健康新风尚。乡风文明是新农村建设的重要标志,树立新风尚是新农村建设的重要内容。wWw.meiword.cOm要积极发展农村文化事业,大力加强农村思想道德建设,稳步推进农村基层,努力形成既有时代气息又有开放特色的良好民风。通过开展科技、文化、教育、法律“四下乡”活动,活跃乡村文化。以学科技、塑新风、比致富、美环境为主题,引导农民群众提高素质,树立生态文明理念,搞好社会公德、家庭美德建设。加强农村基层组织建设,构建新型乡村治理模式,营造管理、安定有序的浓厚氛围。
3、以科教兴农为依托,培育现代新农民。培育新农民是扎实推进新农村建设的重要保障。农民是新农村建设的主体,建设“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的新农村,必须培育千千万万高素质的新型农民。否则,一切都无从谈起。因此,新农村建设的重点就在于提高农民素质,培养造就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讲文明、守法纪的新型农民。培育新型农民,应在树立现代意识、提高职业技能、紧跟发展潮流上下功夫。通过教育培训、激励创业、典型带动等多种举措,引导农民转变观念、开阔思路,由体力型农民向技能型、专业型、知识型农民发展。深入实施科教兴农战略,推进农业信息一站通,鼓励创办农业科技示范园。统筹发展基础教育、职业教育和成人教育,构建有利于新农村建设的现代教育网络。加强科技培训工作,培养一批致富带头人、科技明白人和流通经纪人,着力造就经营创业型、技术推广型、种养加大户型、能工巧匠型和转移输出型五类农村人才。
4、以促进和谐为宗旨,塑造宜居新环境。构建和谐农村是建设新农村的内在要求,塑造新环境是促进城乡协调发展、提高农民生活质量的现实需要。新农村环境建设既要着眼于促进经济社会发展、为广大农民群众提供良好的生活条件,又要有利于树立良好形象、扩大对外开放。按照先规划后建设原则,坚持高起点规划、生态型发展,稳步推进镇村环境的优化。发展循环经济,促进无公害农产品生产;构筑绿色生态产业走廊,推进植树造林,改善生态环境。
二、新农村建设的难点
1、农民总体文化程度低,平均受教育年限较短,整体素质不高。这既影响新农村建设的进程,也制约着农村劳动力向非农产业和城镇转移,是新农村建设难以逾越的障碍。中国科协最近开展的公众科学素养调查显示,全国城市人口中具备基本科学素养的人口比例为4.2%,而农村居民中具备基本科学素养的比例仅为0.7%,差距达3.5个百分点,农村具备科学素质的人口比例仅为城市人口的1/6;从教育情况来看,我国农民平均受教育年限不足7年,目前已有4.9亿农村劳动力中,中、小学文化程度和文盲、半文盲占4.31%,初中文化程度占48.07%,高中文化程度占9.7%,中专文化程度占2%,大专以上文化程度仅占0.52%,农村劳动力平均受教育年限较短,整体素质不高。培养一大批新型农民,是新时期的一项基础性工作,也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历史性任务。
2、农村基础设施薄弱。公共服务严重不足。从农村现状来看,农村生产基础设施和物质技术装备条件落后,农村公用事业用品供给不足,质量不高,经营管理也较粗放。到20o5年底,我国还有70个乡镇、近4万个建制村不通公路,近1万个乡镇、30多万个建制村不通沥青路和水泥路,四级和等外路占农村公路总量的近90%;全国农村自来水的普及率约为60%,不少省份如贵州、宁夏还不到30%;农村医疗卫生条件差等问题突出。主要表现在医疗设备落后,医疗技术力量薄弱,环境差等多方面的问题。
3、社会保障事业发展滞后。目前,在全国参加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的人口仅占全国农村人口的44.7%,由于医疗市场的变化,新型农村医疗合作保险仍以互助共济的目的为主,处于低水平、广覆盖的阶段,难以完全满足农民的医疗服务需求。特别是由于城乡医疗资源差距巨大,农民在患大病时往往选择城市大医院就医,农村医疗保险水平难以承担高昂的医药费用,农民家庭往往不堪重负,因病致贫、因病返贫的现象较为普遍。
4、中国农民的乡土性、传统性决定了缺乏社会发展的现代性。农民之所以还没有具有社会发展所要求的现代性,除了制度安排的原因外,还与农民生活的社会环境密切相关。在费孝通看来,农村社会最大的特性在于其“乡土性”。也就是说农民被土地束缚在一个封闭狭隘的地域空间,与外界交流很少。这种“乡土性”对农民的价值观、思维方式和行为模式会产生非常大的影响。英格尔斯认为,在传统社会环境中生活的人们易于具有下列素质:被动的接受命运,缺乏效能感;害怕革新,不相信新事物;同外界隔绝,对外界发生的一切毫无兴趣;信赖传统的权威,接受长者、宗教和习俗领袖劝告;只关怀个人的特别是家庭的事务,对社会的事务很冷漠,等等。这些素质往往把他们冻结在其现在生存和固有的情形和地位之中,这就会使那些过时的、陈腐的、时常令人难以忍受的制度继续下去,他们紧紧束缚着人们,最终的结果是个人与社会处于一种几乎相对静止,停滞不前的状况。显然,农民的传统特性来源于农村社会环境和在这个环境中的生活体验。
5、农村产业化水平不高,农民组织化程度低。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农业的产业化水平不够高,农业产业链条短,农产品增值转化比较低,初级产品多,高附加值的加工产品少。发达国家农产品加工率大多都在80%以上,我国只有40%左右;发达国家农产品加工产值与农业产值的比重大多在2.0—3.7:1以上,而我国只有约0.4:1;发达国家的加工食品约占饮食消费总值的90%,而我国仅25%左右。同时,在农业产业化进程中,农业龙头企业与农民的利益联结机制和利益关系还不够紧密。
三、加快新农村建设的对策措施
l、制定新农村建设促进法,建立权益保障机制。要积极稳妥地推进新农村建设,必须将行之有效的政策措施上升为法律规定,以法制作保障,确保政策的稳定性、连续性、发展性。应尽快制定新农村建设促进法,明确对农业的投资占本级财政收入的比例,将农民减负事项纳入法制化轨道,明确失地农民的补偿、转移就业等权益保障机制。建立协调统一的财政支农机制,保证新农村建设的资金投入稳定增长。使国民收入分配和资源配置向农村倾斜,主要向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生态建设、农村公品供给、农村社会服务体系建设四方面倾斜。
2、加快农民的现代性成长。农民现代性成长既是新农村建设的核心维度,也是新农村的“软件”工程。社会流动与城市体验是农民现代性成长的重要途径。流动可以促进农民增加对社会变迁的适应性和谋生的能力,可以扩大农民的生活空间,建立超越地缘和血缘限制的各种新型关系。流动还有助于农民脱离土地的束缚,开阔眼界,降低行为的保守性和心理封闭性。研究表明,农民从农村向城市的流动并在城市从事非农产业,农民居住在城市,体验城市生活,对农民现代性的成长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大众传播媒介对于农民现代性成长是一种有效的。美国社会学家丹尼尔.勒纳认为,大众传播可以打破传统观念的束缚,使人们积极投入到现代化的变革中去,他甚至把大众传播称为是国家发展中的“奇妙的放大器”,可以大大增加现代化的因素,加速现代化进程。伦纳和施拉姆在《开发中国家的传播与改变》一书中认为媒介接触程度是形成现代化的主要影响因素,“接近传播媒介的个人或村落更有现代的态度,更积极以及更趋向于担任一个现代的角色,现代化的预兆与大众传播媒介的暴露程度之间的关系密切。”因此,加快农村大众传播网络特别是互联网络建设对培育农民现代性至关重要。 3、加强农民科技教育,提高农民科技文化素质。《2024推进新农村建设的若干意见》明确指出,要加快发展农村社会事业,培养推进新农村建设的新型农民。因此,加强对农民的科技培训,培养出千千万万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是促进农民增收,加快新农村建设的有效措施,是农村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最本质、最核心的内容,也是解决三农问题最为迫切的要求和关键所在。
4、大力发展农民转岗培训,加快农村劳动力有序转移。今后20—30年我国农村教育面临的最大课题就是如何将巨大的农村剩余劳动力压力转变成人力资源优势。按人口转移角度预测:每年通过升学转出400—5o0万,通过职业培训转出4o0万,在20—30年内自然减员1亿,转出l亿,新增1亿,农业人口(城乡二元户口制度改革后,以农业人口为准)减到全国人口的50%(农村8亿/全国16亿);通过进一步发展在50—60年内减到30%人口(4.8亿/16亿),实现农村城市化、现代化目标。按建国后城市化率发展过程预测(谨慎乐观预测):l982—2000年,城市化率增长15.51%,平均每年增长0.86%,要达到70%,需要39.5年。1953—2000年,城市化率增长22.83%,平均每年增长0.486%,要达到70%需70年。改革开放三十年,乡镇企业异军突起、迅猛发展,加上外资企业吸纳了近2亿农民工,今后经济发展速度较快,也不会达到这一速度可能略低于1978—20o0年的城镇化率发展速度,根据审慎乐观预测,约需要40—50年,快则2o40年实现,如果出现不可预测的情况可能推迟到2060—2o7o年,需要60—70年的时间。按照这一农村人口转移进程,有计划、有重点、分步骤开展农村人力转岗培训,开发相关课程和教材,研究制定科学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增加资金投入,任重而道远。
5、加强农村基本医疗建设,提高医疗卫生服务水平。加强农村公共卫生和基本医疗建设是保护农村生产力、建设新农村和和谐社会的重要保障手段。一是要强化镇卫生院的社区卫生服务功能,村卫生室逐步改造为社区卫生服务站。制订发展规划,对农村初级卫生保健逐步进行达标验收,努力实现农村卫生基本现代化。二是积极普及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在此基础上,切实减轻农民就医负担,公平享有基本医疗服务,强化医疗质量管理和药品价格监管,规范医疗卫生服务秩序,解决农民看病难、看病贵的问题,确保农村卫生机构有效运行,保障群众的健康安全。三是加强疾病预防控制和医疗救治服务。提高处理农村重大疫情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能力,重点控制严重危害农民身体健康的传染病、地方病、寄生虫病和人畜共患病等重大疾病。四是加生人才队伍建设。采取特殊的资助政策,通过定向招生、定向就业等方式,加强对面向农村的适用卫生技术人才的培养。制订优惠政策,鼓励卫生技术人员到乡镇卫生院工作,提高基层工作的卫生技术人员待遇,稳定乡镇卫生人才。
6、建立健全农村保障制度,提高农村社会保障水平。从注重城镇社会保障体系建设转变到协调推进城乡社会保障体系建设上来。在人口多、低子薄的基本国情制约下,国家从推进工业化和城镇化的战略出发,首先解决城镇的社会保障体系建设问题,这是正确的、可以理解的。但是在基本完成城镇社会保障体系建设以后,特别是进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新时期,必须按照统筹城乡发展的要求,不失时机地将农村社会保障体系建设提到议事日程,统筹城乡社会保障体系建设。建立覆盖农村的社会保障体系,是关乎国运,情系60民生的大事,是广大群众的根本利益所在。只有占全国大多数人口的农民的社会保障问题得到解决,全社会范围的社会保障体系建设才能真正落到实处。在具体操作上,坚持“总体长远设计、分项逐步实施、突出重点难点、建立制度体系”的原则,全面谋划社会保障体系建设的总体思路和发展目标。可根据城市主城区、城乡结合部(含小城镇)和农村的不同情况,研究建立三个不同特点的社会保障模块,提出三者可以转换对接的具体保障办法,建立实行与生产力发展水平相适应的,个人、集体和国家能力可承受的城乡有别的社会保障制度,满足城乡不同水平的社会保障需求,让改革发展的成果惠及最广大的群众。
7、加强农村基层组织建设,为农民增收提供组织保障。在县、乡镇班子及党员干部中,开展“亲民、为民、富民”活动,增强亲识,提高为民本领,实现富民目标。当前农民群众求富、求知、求安、求乐的愿望日益迫切,推进农业和农村现代化建设的任务非常艰巨,要求农村基层干部不仅要有为民办事的意愿、干劲,还要有为民服务的本领。从基层干部的实际出发,要破除四种思想,确立四种意识,即破除因循守旧、墨守成规的思想,确立勇于创新、敢为人先的意识;破除四平八稳、裹足不前的思想,确立大胆试、大胆闯、大胆干、不达目的不罢休的意识;破除小富即安、小进则满的思想,确立不进则退、小进是退、慢进也是退的意识;破除妄自菲薄、无所作为的思想,确立鼓励竞争、勇于竞争、在竞争中求发展的意识。
8、健全农业科技推广体系,带动农民实施科技兴农战略。农业科技推广是农业科技成果转化为现实生产力的桥梁和纽带。因此,要理顺体制,稳定队伍,明确农业科技推广组织的公益性职能,实行基层人员县级通管,创新理念,改进方法,提高服务能力。引导农民调整经济结构,农业结构调整要由一般口号向指导服务型转变,由行政计划型向市场引导型转变,由主抓单一的种植业向农村二、三产业转变,由主抓数量向数量、质量并重转变,由就农业抓农业、就农村抓农村向推进农村工业化、现代化转变。积极引导,多方联系。有计划、有秩序、多形式、多层次地组织农民外出务工。振兴农业的根本在于科技,为适应新形势,要创办科技示范园,做给农民看,带着农民干,帮助农民致富奔小康。
第四篇 浅谈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文化信息事业之我见_农村研究论文
论文关键词:新农村;文化传播;建设
论文摘要:本文以新农村的文化信息传播问题为核心,指出了新农村文化、信息传播的时代意义和紧迫性。并就如何构建新农村文化传播体系提出了有益见解。
“十一五”规划提出建设新农村的战略任务,体现在精神文明和文化建设上,显得时分突出和沉重。我们面对的不仅仅是贫穷.更严峻的是面对愚昧和落后。改变贫穷和落后是建设新农村的两翼,缺一不可。
我区幅员辽阔.人口居住分散,道路交通闭塞,长期以来各种信息传播渠道不够畅通,广大农村牧区获取信息十分困难。加之文化生活单一,因此群众的思想观念也比较传统,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社会经济发展。要建设新农村新牧区,必须首先改变这种状况,让广大农牧民群众不断及时获取外界的新思想、新观念、新信息,与时俱进。
各类新闻媒体在建设新农村的伟大实践中担负着重要的任务。地处边远的我区农村牧区,有的地区连广播电视讯号的接收效果都不太好,报纸杂志在农村牧区的订阅率很低,在今夭这样的信息社会里,这确实是一个很大的问题。很难想象这样的地区能够有好的经济发展状况。这种情况必须改变,我们要有组织有规划的做许多具体工作。
1加大投人建设农村牧区信息网络
我区各级财政及相关部门.要充分认识到目前农村牧区信息闭塞制约经济社会发展的严重性,下决心加大投入,尽快改变这种状况。WWW.meiword.COm首先要在农村牧区建立起有线电视传播网.让农牧民能够通过电视了解国内外、区内外动态。同时丰富文化生活。促进思想观念的转变。尽管需要较大的投入,但这样做是十分值得的。我们知道农村牧区的电视还十分普及,但农牧区群众看到的电视节目很少,有的地方只能收视到一两个台,而且模糊不清,收视感觉极差。在农村牧区建设完善有线电视网络的事情一定要落到实处,、部门、个人可以集资搞。有线电视网络的畅通,是一个地区文明的标志之一,新农村新牧区的建设,不能没有这样的标志。各种报纸杂志在农村牧区的订阅率低,有客观原因,也有主观因素。客观方面主要是订阅渠道不畅,时效性差。邮政订阅报纸杂志,农村牧区路途遥远,传递不能及时到达,影响订阅的积极性;报纸杂志价格高,贫困农村牧区存在经济困难。主观因素主要体现在农牧民文化程度较低,阅读和理解存在困难。另外,真正适合农牧民阅读,能够体现他们的生活情趣的报纸杂志少。但无论怎样评论这些事情,我们都必须认真地思考农村牧区的信息和文化传播问题,想方设法解决存在的问题。如果农村牧区只有经济的发展,而文化滞后太远,新农村的建设是不够完整的,甚至是建设不好的。
鉴于以上的实际情况,我们各级应当制定出建设新农村的文化、信息发展规划,把它和农村牧区基础设施建设等同起来.投入足够的资金,建立完整的体系,形成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互相促进,良性循环。 2搭建坚实的文化、信息平台
有人认为,文化的传播只能促进,不能推进,但我们也不能一概而论。就目前我区的情况,只要我们实事求是地搞,农村牧区文化、信息的传播事业是可以有效推进的。过去我们曾经尝试过,但有成功的经验.也有失败的教训。比如农村文化活动室,倡导搞了好长时间.但能够持续发展下来的不多。认真思考一下,问题究竟在哪里?归根到底还是我们不够认真,决心不大,做法欠妥。我们现在重新考虑这样的问题,应当把搞文化建设的职能同市场经济的规律结合起来,在农村牧区搭建坚实的文化、信息传播平台。
这个事情需要和群众一起来做。要积极组织、投入、规划,群众要参与、管理、维护。农村牧区党的基层组织要担负起具体的职责。有条件的行政村可以建立起文体活动室,可以进入互联网,由长期投入,群众后期维护管理。把回乡的初、高中毕业生组织起来,让他们积极投身到农村牧区的文化、信息传播事业上来,按照推进和市场引导相结合的模式,推进农村牧区文化建设。农村牧区知识青年是文化建设的主力军,他们既有强烈的愿望,又有基础知识,只要能把推进乡村发展与他们自身发展的需求统一起来,形成一种能够持续发展的长效机制,农村牧区发展文化信息传播的平台就能搭建起来并持续下去取得成绩。
3农村牧区文化、信息传播既务应又务实
农村牧区文化、信息传播平台建设起来后,耍坚持走既务虚又务实的发展路子。传播新思想、新观念,树立人生道德观,科学发展观等需要大力弘扬;生产生活中的科学,能够带来经济效益的市场信息,专业技术是信息传播的重要方面。这个平台既是传播精神文明的,又是播种物质文明的。
建设新农村需要文化、信息建设先行。农村牧区的落后、贫困,物质的贫困和精神的贫困是互相作用的。把农村牧区的文化、信息传播工作做好,一定能够大力促进农村牧区社会经济的发展,加快农牧民脱贫致富的步伐。
各类新闻媒体,既是文化的载体,又是信息的载体。把各类新闻媒体的作用在建设新农村的伟大实践中充分发挥出来,是各级的贵任,也是新闻媒体的贵任(、贫穷落后的地区需要文化、信息,已经富裕起来的地区也需要文化、信息,文化和信息是促进发展的推助器。目前而言,广大农村牧区最需要的是农副产品的产供销信息,科学致富信息,承载厉史使命的各类媒体,要自觉地站在为建设新农村服务的前列,把传播的重点向农村牧区倾斜。
长期以来,广大农村牧区由于文化生活的贫乏和信息的闭塞,形成了思想概化、价值观单一、安贫乐道的思维定势和生活习惯,尽管这些年市场经济大潮再三冲击,但要彻底改变落后状况,还锵要长期坚持不懈的努力。先进文化的冲击,能够从思想上改变一种根深蒂固的习惯。要让农牧民感受到时代的巨变,积极参与其中并共同享受现代文明的成果,是建设新农村的目标。
新农村的文化建设,至少要与农村社会经济的发展同步。文化搭台,经济唱戏,是一种非常好的发展途径。
第五篇 基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农村环境污染防治思考_农村研究论文
?????????????? 作者:陈永华 付伟章 陈洪刚
摘要阐述了新形势下环境保护的目标任务,并针对农村环境污染日趋严重的客观现实,了当前农村面临的主要环境问题和成因,提出了农村环境污染防治的措施,对加强农村环境保护、治理农村面源污染以及促进农村社会、经济和生态环境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关键词新农村建设;污染防治;环境保护
中图分类号x32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 1007-5739(20xx)06-0391-03
envirinmentalpollutioncontrolofruralregionbasedonconstructionofnewsocialistcountryside
chen yong-hua 1fu wei-zhang 2 chen hong-gang 1
(1pingyi environment protection bureau of shandong province,pingyi shandong 273300; 2college of resources and environment, shandong agricultural university)
abstractthe target of environment protection under new situation was introduced in this paper.according to the objective reality of increasingly serious enviromental pollution in china’s rural region,the primary environmental problems in current rural region were introduced.then the main reasons which led to the enviromental pollution were yzed.finally,prevention and protection measures for environmental pollution were proposed,which had guiding significance in rural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rural pollution management,sustainable development of rural society,economy and ecological environment.
key wordsnew countryside construction;pollution control;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上提出“建设新农村”的政策,新时期农村环境保护工作就是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建设“清洁水源、清洁家园、清洁田园”的新农村为目标,坚持以人为本和城乡统筹。wwW.meiword.CoM围绕农村环境污染防治这一核心任务,全面推进环境友好型农村生产生活方式,积极培育农村生态文明,以环境保护优化农村经济增长,不断改善农村人居环境和生态环境,保障农产品质量安全,为实现全面小康社会目标和构建和谐社会提供环境安全保障[1-3]。
1目前农村面临的主要环境问题
当前,我国农村环境保护形势十分严峻,点源污染与面源污染共存,生活污染和工业污染叠加,各种新旧污染相互交织,工业及城市污染向农村转移。
(1)农村饮用水仍存在安全隐患。全国仍有3亿农村人口饮用水不安全,其中因污染造成饮用水不安全人口达9 000多万人。大多数农村饮用水源地没有得到有效保护,污染治理不力,监测及监管能力薄弱。
(2)农村生活污染加剧。据推算,全国农村每年生产生活垃圾约2.8亿t,生活污水约90亿t,人粪尿年产生量2.6亿t。绝大多数没有处理,生活污水和垃圾随意倾倒,随意丢放,随意排放。“室内现代化,室外脏乱差”成为一些地区的形象写照。
(3)面源污染和土壤污染日益突出。我国是世界上化肥、农药使用量最多的国家,据统计,全国化肥和农药年施用量达4 700万t和130万t,而利用率仅为30%左右。流失的化肥和农药造成土壤污染、地表水和地下水污染。据不完全调查,目前全国受污染的耕地约有1 000万hm2 [4]。
(4)畜禽养殖及农业生产废弃物污染严重。全国畜禽粪便年产生量达27亿t,80%的规模化畜禽养殖场没有污染治理设施。在个别地区,畜禽养殖污染成为水环境恶化的主要原因。每年产生的6.5亿t各类农作物秸秆有20%未综合利用,或被焚烧,或被堆积于河、湖、沟渠或道路两侧。每年地膜残留量高达45万t,造成土壤污染严重[5]。
(5)农村工矿污染突出。乡镇企业布局分散,工艺落后。绝大部分没有污染治理设施,造成严重的环境污染,因污染引发的、纠纷事件呈上升趋势。城市工业污染“上山下乡”现象加剧,全国因城市和工业固体废物堆存而被占用和毁损的农田面积已超过13.3万hm2。
(6)农村生态破坏严重。目前,我国农村还存在着大量掠夺式的采石开矿、挖河取沙、毁田取土、陡坡垦殖、围湖造田、毁林开荒等现象,很多生态系统功能遭到严重损害。
2农村环境问题的成因
(1)对农村环境保护的紧迫性和重要性认识不足。我国现有的环境管理体系主要是针对城市和工业污染防治建立的,缺乏城乡统筹考虑,对农村环境问题重视不够。一些地方“先污染、后治理”的现象严重,片面强调农村经济发展,忽视农村污染治理和生态保护。农村环保法律法规和制度不健全,监管能力薄弱。农村环保工作起步晚、基础差,缺乏农村环境保护的专门法律法规,如畜禽养殖污染防治、面源污染防治、土壤污染防治、农业废弃物资源化利用等方面的相关立法仍处于空白。
(2)农村环境监管能力严重不足。大多数基层环保部门经费紧张,监测设备陈旧落后,人员不足,无法开展农村环境监测和监察工作,地方对辖区环境质量负责的法定职责得不到履行。
(3)农村环境基础设施建设严重滞后。长期以来,农村环境保护方面的投入十分有限,缺乏投、机制和政策,村镇生活污水、垃圾处理设施严重缺乏。目前,我国近4万个建制镇和集镇绝大部分没有集中的污水处理设施,300多万个村庄的生活污水大部分未经处理就直接排放。
(4)农村环保科技支撑薄弱,宣传培训亟待加强。由于多种原因,农村环境保护工作尚未建立起配套的科技支撑体系。农村环保多是直接套用城市环保的办法,很少重视科技创新,缺乏适应农村区域特点的农村环保运用技术。农村地区的环保宣传教育和培训还很有限,导致一些干部、群众的环境法制观念不强,环保意识薄弱。
3农村环境污染防治措施
3.1农村饮用水水源地污染防治
(1)科学划分饮用水水源保护区。应参照2024规范要求,尽快完成饮用水水源保护区划定和调整工作,确定保护区等级和界限,并设立警示标志。优先划定人口比较密集的村镇集中式饮用水源保护区,把水源地保护区与各项自然保护区建设结合起来,明确保护目标和管理责任,加强饮用水水源保护区水土保持和水源涵养。农村分散式应用水源地的环境保护,要根据具体情况,采取相应的管理措施。
摘要阐述了新形势下环境保护的目标任务,并针对农村环境污染日趋严重的客观现实,了当前农村面临的主要环境问题和成因,提出了农村环境污染防治的措施,对加强农村环境保护、治理农村面源污染以及促进农村社会、经济和生态环境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关键词新农村建设;污染防治;环境保护
中图分类号x32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 1007-5739(20xx)06-0391-03
envirinmentalpollutioncontrolofruralregionbasedonconstructionofnewsocialistcountryside
chen yong-hua 1fu wei-zhang 2 chen hong-gang 1
(1pingyi environment protection bureau of shandong province,pingyi shandong 273300; 2college of resources and environment, shandong agricultural university)
abstractthe target of environment protection under new situation was introduced in this paper.according to the objective reality of increasingly serious enviromental pollution in china’s rural region,the primary environmental problems in current rural region were introduced.then the main reasons which led to the enviromental pollution were yzed.finally,prevention and protection measures for environmental pollution were proposed,which had guiding significance in rural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rural pollution management,sustainable development of rural society,economy and ecological environment.
key wordsnew countryside construction;pollution control;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上提出“建设新农村”的政策,新时期农村环境保护工作就是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建设“清洁水源、清洁家园、清洁田园”的新农村为目标,坚持以人为本和城乡统筹。围绕农村环境污染防治这一核心任务,全面推进环境友好型农村生产生活方式,积极培育农村生态文明,以环境保护优化农村经济增长,不断改善农村人居环境和生态环境,保障农产品质量安全,为实现全面小康社会目标和构建和谐社会提供环境安全保障[1-3]。
1目前农村面临的主要环境问题
当前,我国农村环境保护形势十分严峻,点源污染与面源污染共存,生活污染和工业污染叠加,各种新旧污染相互交织,工业及城市污染向农村转移。
(1)农村饮用水仍存在安全隐患。全国仍有3亿农村人口饮用水不安全,其中因污染造成饮用水不安全人口达9 000多万人。大多数农村饮用水源地没有得到有效保护,污染治理不力,监测及监管能力薄弱。
(2)农村生活污染加剧。据推算,全国农村每年生产生活垃圾约2.8亿t,生活污水约90亿t,人粪尿年产生量2.6亿t。绝大多数没有处理,生活污水和垃圾随意倾倒,随意丢放,随意排放。“室内现代化,室外脏乱差”成为一些地区的形象写照。
(3)面源污染和土壤污染日益突出。我国是世界上化肥、农药使用量最多的国家,据统计,全国化肥和农药年施用量达4 700万t和130万t,而利用率仅为30%左右。流失的化肥和农药造成土壤污染、地表水和地下水污染。据不完全调查,目前全国受污染的耕地约有1 000万hm2 [4]。
(4)畜禽养殖及农业生产废弃物污染严重。全国畜禽粪便年产生量达27亿t,80%的规模化畜禽养殖场没有污染治理设施。在个别地区,畜禽养殖污染成为水环境恶化的主要原因。每年产生的6.5亿t各类农作物秸秆有20%未综合利用,或被焚烧,或被堆积于河、湖、沟渠或道路两侧。每年地膜残留量高达45万t,造成土壤污染严重[5]。
(5)农村工矿污染突出。乡镇企业布局分散,工艺落后。绝大部分没有污染治理设施,造成严重的环境污染,因污染引发的、纠纷事件呈上升趋势。城市工业污染“上山下乡”现象加剧,全国因城市和工业固体废物堆存而被占用和毁损的农田面积已超过13.3万hm2。
(6)农村生态破坏严重。目前,我国农村还存在着大量掠夺式的采石开矿、挖河取沙、毁田取土、陡坡垦殖、围湖造田、毁林开荒等现象,很多生态系统功能遭到严重损害。
2农村环境问题的成因
(1)对农村环境保护的紧迫性和重要性认识不足。我国现有的环境管理体系主要是针对城市和工业污染防治建立的,缺乏城乡统筹考虑,对农村环境问题重视不够。一些地方“先污染、后治理”的现象严重,片面强调农村经济发展,忽视农村污染治理和生态保护。农村环保法律法规和制度不健全,监管能力薄弱。农村环保工作起步晚、基础差,缺乏农村环境保护的专门法律法规,如畜禽养殖污染防治、面源污染防治、土壤污染防治、农业废弃物资源化利用等方面的相关立法仍处于空白。
(2)农村环境监管能力严重不足。大多数基层环保部门经费紧张,监测设备陈旧落后,人员不足,无法开展农村环境监测和监察工作,地方对辖区环境质量负责的法定职责得不到履行。
(3)农村环境基础设施建设严重滞后。长期以来,农村环境保护方面的投入十分有限,缺乏投、机制和政策,村镇生活污水、垃圾处理设施严重缺乏。目前,我国近4万个建制镇和集镇绝大部分没有集中的污水处理设施,300多万个村庄的生活污水大部分未经处理就直接排放。
(4)农村环保科技支撑薄弱,宣传培训亟待加强。由于多种原因,农村环境保护工作尚未建立起配套的科技支撑体系。农村环保多是直接套用城市环保的办法,很少重视科技创新,缺乏适应农村区域特点的农村环保运用技术。农村地区的环保宣传教育和培训还很有限,导致一些干部、群众的环境法制观念不强,环保意识薄弱。
3农村环境污染防治措施
3.1农村饮用水水源地污染防治
(1)科学划分饮用水水源保护区。应参照2024规范要求,尽快完成饮用水水源保护区划定和调整工作,确定保护区等级和界限,并设立警示标志。优先划定人口比较密集的村镇集中式饮用水源保护区,把水源地保护区与各项自然保护区建设结合起来,明确保护目标和管理责任,加强饮用水水源保护区水土保持和水源涵养。农村分散式应用水源地的环境保护,要根据具体情况,采取相应的管理措施。
第六篇 完善民族乡村治理的路径:基层行政改革与社会资本互动_农村研究论文
摘要:本研究选择苗族村寨为蓝本,了基层行政体制改革与民族社会资本分别从外部和内部两个层面对民族乡村治理产生影响,进而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民族乡村治理的路径。
关键词:乡村治理;行政体制改革;社会资本
以\"乡政村治\"为主体内容的行政体制改革是近些年来对民族乡村生活干预最大的外在因素之一,它引发了乡村治理结构上的巨大调整。
从地方回应的角度来看,民族乡村基于特殊的文化传统与社会资本结构而具有了较大的特殊性,因而特别值得关注。
一、民族乡村治理的外部推力:基层行政体制改革(一)乡村生活秩序的重构:治理结构的视角。\"乡政村治\"的基层行政体制改革自1982年《----法》规定设立村民委员会,作为一种为中国农村治理量身打造的制度形式,\"村治\"被赋予了推动中国农村社会向现代社会转变的期望。从本质上讲,选择\"乡政村治\"的改革模式有意识地革除掉先前\"政社一体\"的基层权力结构,重新以市场经济理念为指导、以整合乡村精英与传统权威为手段、按理念重新设计的乡村现代化的建设方案。\"乡政\"将先前直接深入到村寨的行力终止在乡镇一级,作为地方治理主体的地方在逐步转变自己的角色定位,从而释放出乡村的管理空间给民间进行自我管理。WWw.meiword.CoM乡村权力调整给村民自治提供了治理空间,在这一权力的调整过程中,村民、村两委、经济组织以及其他利益团体与实行有效的合作并完善乡村治理是一个重要问题。
(二)民族乡村治理的压力与动力。在\"村治\"的过程中,来自于外部和内部的压力对村民自治进程提出了挑战。村民自治组织和村民在自我管理中的知识水平和技能是影响村民自治的制约因素之一,也为乡村治理带来了内在压力。由于在广大乡村中,受传统习俗等社会资本因素影响,如何选择乡村治理的方式是摆在\"村治\"过程中的一个难题。另外,在我国民族乡村中,不同民族间由于组织文化的差异,公民的参与意识也因而存在显著不同。乡村自治的真正实现与公民参与意识的提升有密切联系。因此如何提升村民的公民参与意识也是民族乡村治理中面临的压力之一。同时,行政干预还将在一定时期内存在,这构成了对村民自治的外部压力。虽然在\"村治\"过程中面临许多压力,但是基层行政体制改革是在科学发展观指导下最终实现乡村生活现代化的重要途径,也是民族乡村治理的强大动力。因此要以改革为动力,不断突破面临的各种压力和制约瓶颈,在改革和创新中推进民族乡村的治理。
二、民族乡村治理的内部动力:民族社会资本(一)\"社会资本\"的框架。罗伯特·帕特南认为,社会资本指的是社会组织的特征,诸如信任、规范、以及网络,他们能够通过促进合作行为提高社会的效率[1],他并从\"信任\"、\"互惠的规范\"、\"公民的参与网络\"的视角对意大利地区进行了研究。我国少数民族在漫长的岁月中形成的具有民族特色的社会资本因素。
譬如:家支在凉山彝族乡村治理中的发挥整合资源、凝聚人心、内部控制、强化认同的积极功能[2],而本文仅以苗族为蓝本,揭示民族社会资本因素对乡村治理的影响。罗伯特·帕特南的研究方法为我们研究民族社会资本影响下的乡村治理提供了有用的框架。
(二)以\"社会资本\"为主体的调查情况。
20xx年1月,课题组成员到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雷山县的西江苗寨进行了调查。根据社会资本的框架,我们在问卷设计中特别考察了苗族乡村生活中的信任、规范、网络三个维度的情况。通过对问卷的统计(如下表)与,揭示贵州苗族社会资本在乡村治理中的状况:
1.网络关系的现代化有助于乡村的管理如表所示,通过对问题1、2、3、5、12的回答情况统计,可以看出多数人认为民族乡村应当按民族管理方式进行治理,缺乏现代化的参与意识。问题4和问题6这二个涉及选举的问题考察了影响选举的不同因子。第一个因子是\"家族的影响力\"如何的问题,第二个因子涉及\"亲情\"和\"友情\"。问卷结果显示,聚族而居的苗族并不完全地顺从宗族的影响,他们大多数非常看重选举的责任和意义,并且在一定程度上将这种选举责任看得高于亲情和友情,这显示出苗族在组织上的成熟与理性,是促进参与网络完善的推动力量。
3.传统权威与规范在村治中受到重视第7、8考察的是村民2024自治主体、自治原则的相关看法。对问题7的统计说明,在与新政策相比较的情况下,大多数人还是选择了老规矩。对问题8的统计表明如果打算在苗族乡村当中发现一种可以取代老年苗族的地位而居于苗族乡村生活中心位置的群体相当困难。
尊重老年人,尊重生活经验的积累,尊重传统智慧,在苗族乡村中已经不只是涉及到伦理道德问题,更深切的意义是表明了苗族社会进行组织与管理所进行的集体选择,这种选择源于历史但是在当下仍然有着深刻的影响。 ???4.信任关系的边界在调整中不断扩展第9、10、11个问题则集中于测试村民对信任对象的选择,这一组问题所反映的核心是苗族村民如何选择信任对象以及对组织化的乡村生活的基本态度。有72.2%的村民表示出对民间组织的依赖,认为参加民间组织会获得帮助。这种认识与苗族历史以来的共济共助传统相互说明。这表明在社会网络建设的过程当中,基于血缘关系所建立的强联系正在逐步为基于地缘关系的弱联系所平衡,邻里之间的空间联系已经在相当大的程度上侵蚀了曾经是单纯的血缘组织内部所拥有的高度信任。苗族乡村社会的组织因子既有血缘联系的传统也会有地缘关系的发展。这组答案似乎暗示了一种综合了血缘与地缘的网络关系会不断地在苗族乡村社会中发育出来的可能。
三、完善民族乡村治理的路径:行政改革与社会资本互动从上面,可以看出,基层行政体制改革与民族社会资本分别从外部和内部两个层面对民族乡村治理产生影响,为此我们从以下几个方面探讨完善民族乡村治理的路径。
(一)构建\"引导\"与\"多元参与\"结合的治理结构。以\"乡政村治\"为主体内容的基层行政体制改革来自于国家层面的推动,在民族乡村治理中,依然将担当重要角色,但应逐步在民族乡村治理中转变自己的角色定位,由\"主导\"逐步过渡到\"引导\";协调村民、家族、民间的村民组织、经济组织以及其他利益团体的利益关切;发挥和多元主体在治理结构中处理共同事务中的不同作用以及建立它们之间的相互协调与合作的体系[3]。构建\"引导\"与\"多元参与\"结合的治理结构要发挥民族乡村的社会网络的重要作用。在乡村治理的过程中,实现存在着复杂的利益冲突和矛盾,而科学运用民族乡村的社会网络资源有助于提升乡村治理的现代化水平、增强不同治理主体间的协调与配合,缓解和化解矛盾、增加他们在处理共同事务中的能力、提升村民的认同感。
要重视家族关系、友情、亲情关系对网络关系的影响,减少社会网络的外部性,促参与网络的完善,使民族乡村的网络关系在乡村治理中发挥积极功效。
(二)健全\"行力\"与\"乡村话语\"信任的合作模式。由于行力长期的影响,乡村生活中产生的行政依赖和行力的影响力还将在一定时期存在,行力在乡村自治过程中退出后仍将拥有一定影响力。但随着行政体制改革的推进,行力在苗族村寨中的影响应逐步减小。从现实来看,权力的调整和转移是一个复杂的过程,既要认识到行力在\"村治\"过程中退出是改革的要求,也要看到在基层行政体制改革中权力和制度的惯性的存在。因此,在民族乡村治理中,应使村民能够有效的表达意见观点和利益诉求,建立村民之间的信任关系、建立与村民互信的关系,构建两者的信任合作模式,使行威和乡村话语共同在乡村秩序重构的过程中发挥作用。而构建两者之间信任合作的模式,建立健全乡村话语表达的渠道应
从以下几点进行思考:一是不断增加村民的参与意识和意识,提升村民的14参与能力;二是使村民话语表达规范化,保证乡村秩序的稳定;三是建立畅通的乡村利益表达渠道,完善参与参与网络;四是促进和村民之间信任关系的形成,促进国家和乡村的互动。
(三)完善\"体制内精英\"与\"体制外精英\"合作的规范体系。体制内精英是村民中拥有正式权力资源的人,体制外精英是村民中拥有传统资源及其他资源、在村民中有一定影响的人,比如苗族中的老年人群体等。为促进体制内精英和体制外精英的合作,要完善体制内精英和体制外精英合作的规范化制度体系。完善2024体制内精英和体制外精英合作的规范体系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一是要完善2024体制内精英和体制外精英合作的法律法规,使两者之间的合作有规范化、制度化保障,促进体制内精英与体制外精英互信与合作关系的形成;二是要为体制内和体制外精英合作提供有效机制,提供组织保证;三是要有相关的道德规范和制约,对其道德方面进行规范和约束,能够使其更好的遵守相关规范,实现村民利益;四是要逐步建立体制内和体制外精英合作的监督体系,对\"体制内精英\"与\"体制外精英\"合作的过程进行监督;五是要加大投入,促进苗乡经济发展,尽快缓解劳动力持续外流的势头[4]。
(四)实现\"发展目标\"与\"认同目标\"互融的目标愿景。在民族乡村生活重塑过程中既要实现民族乡村的发展目标,促进民族乡村生活的现代化又要重视民族文化传统,在经济社会发展的过程中获得村民对国家的认同。只有不断促进农村的经济社会的发展,才能使民族乡村融入到现代化发展中。因此在民族乡村政策的制定与实施中要考虑民族乡村区域发展的特殊性和社会资本结构的状况以及经济发展的非均衡性,使民族地区在共享改革发展成果的同时,保持民族特色、并在社会资本与改革的互动中不断重塑民族乡村秩序,完善民族乡村治理,实现民族乡村的永续繁荣和发展,这样才能促进广大村民对国家的认同,实现农村的稳定和发展。因此在民族乡村治理的目标愿景规划方面要根据民族乡村的社会资本等状况,使民族乡村既融入现代化发展之中又具有民族特色,构建不断现代化的民族乡村自然地方面貌,实现民族乡村的全面协调与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罗伯特·帕特南.使运转起来[m].
江西出版社,20xx.195.
[2]罗章.家支在当前凉山彝族乡村治理中的功能研究--基于社会资本理论的视角[j].
云南社会科学20xx(3)[3]孙柏瑛.当代发达国家地方治理的兴起[j].中国行政管理,20xx,(4).
[4]罗章.劳动力持续外流对欠发达地区的影响与对策:以贵州为例[j].重庆社会科学,20xx(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