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所阅读的这篇文章共有32565文字,由严锋伟认真订正之后,上传于!增长率(growth rate)也称增长速度,它是时间序列中报告期观察值与基期观察值之比减1 后的结果,用%表示。由于对比的基期不同,增长率可以分为环比增长率和定基增长率。批判思维_行政论文十篇如果你对这文章的写作能力需要改进或者修正,请告诉我们!
批判思维_行政论文 第一篇
发布时间:?20xx-2-25??作者:秩名??
写作缘起
哲学家巴斯噶有一句名言:「人只是自然界?一根脆弱的芦苇,但这
是一根会思考的芦苇」。
人类的优越性,在于其久思考能力,亦因此,能及正确地思考,
是我们不可或缺的。我们不但能思考各类事物,更能对思考进行思考。
我们称那些研究思考的学问为「思考方法学」。思考方法学的目的之一
是为了我们能有正确的思维来判别对错。若不太严格的话,我们可将这种
思维称曰「批判思考」。本文的主旨,就是要批判一些人们常犯的思考上
的错误,并且以实例展示何为批判思维及其之演译及运用。(1)
上篇:以名乱实
首先,我必须在这?极其简单的介绍一下句子(sentence)和
命题(statement)/(proposition)之间的分别。(2)明白了这一概念,
将有助读者们了解这节文章的意思。
在文法上,句子被分为几种,这?只集中讨论陈述句子。一般而言,
我们会说,命题是有真假值的陈述句子。若更简单点说,我们可视命题为
句子的意义。(怀特海将之称为「形上命题」)
试看以下例子:
(1)?今天是星期四
(2)?Today?is?Thursday
(3)?Heute?ist?Donnerstag. (3)
这是三句由不同语文写成的句子,但所要表达的意思只得一个。我们
会说,它们有着相同的命题,再看以下的一个例子:
「杀人是错的。」
对于这个例子,我们会说,这句子有多于一个以上的命题。它可以被解
为「某人觉得杀人是错的」、「在法律而言,杀人是错的」、「在现今人们
的伦理观而言,杀人是错误的」......因此,要讨论这句子的含义,便需先确
定其命题。
当读者们对语言(句子)与概念(命题)之间的关系有了一定的概念之后
,便不难明白本节文章所需要表达的内容。所谓的「以名乱实」,便是说
人们所用的语句与其意义概念(4)之间的不妥当。轻者,可以是语句的
含混或指鹿为马、无中生有等等的问题,不胜枚举。若有人以此种以名乱
实的思想行事甚至指导别人行事则为害尤烈。今略说明如下。
某人约会中学时的旧情人,却对妻子说去参加中学同学的聚会。小孩
测验不及格,对母亲说「这反映了当前教育制度的失败」(5)。使用词语
的伸缩弹性是一般人找寻借口推卸责任的常用手法。像上述的两个例子那样
,可否说是错的呢?这同常是颇难确定的。问题是:究竟其久用语,是否真
的能表达真实具体的情况?抑或会予人其它不同的情况的概念?
有些时候,由于说话者的用子不严谨,致使其所要表达的思想被他人理
解错误,遂出现争执。更确切而言,则并非别人理解错误,而是自己所用的
字句与所要表达之概念有偏差,因此令他人解读错误。例如,我们会常听人
说:「我知道有上帝∕∕佛的存在」(6)。其实,「知道」一词有相
当严谨的用法(7),一般人却将之与「相信」一词混淆了。其混淆之程度
,令一般(比方说)宗教人士完全没有考虑过其用词之问题,而只是一遇上
批评边努力辩护,却因字词之混淆而使自己的论点出现漏洞。其实,这一情
况下,只要将「知道」一词改回「相信」便可清楚,且不会削弱或动摇本来
的言论的正确性(因本来的概念便是这样的)。
另一个因用词不当而使本身言论出现毛病的例子见于《麦皮匠》九七至
九八年度(总第十二期)的一篇名为《请将手放开》的文章之内(以下简称
为《请》文)。其作者认为,「美国人正好是一个戴着总教主面具的磨坊主
人......举出美国人两个的事例,用来证明他们是如何伪善......」。接着
,此文的作者便举出美国如何干预别国内政,和对问题采取双重标
准等例子来支持其之说法。笔者在此并非欲批评其之观点,而是要指出其说
法之言语毛病。今设若有一居于美国中部的农民,不参与及接触(甚至会不
知道有),任何活动,而又懂中文的。若他看过这篇指摘美国人伪善的
文章后,会否感到莫明其妙呢?恐怕会的。原因是《请》文的作者把「美国
人」和「美国」这两个概念混在一起了。诚然,美国是由美国人投
票选出,也全由美国人组成。问题是,这并不代表此两个词语及其概念是可
以互换的,但《请》文的作者却如此做了。于是,明明是在痛骂美国的
,却把一些无辜的美国人也卷进去(8)。
为什么要特别提出上述这例子呢?原因是当明白上述例子的问题后,一
些重要的问题亦可迎刃而解。比如对于日本应否为二次世界大战道歉及赔偿
的问题,便是一个明显的例子。我们能区别日本人与日本之间的分别,
便知应向谁问责,而不用总之见到日本人便将之痛殴一顿(除非那人曾参与
二次世界大战,为日本决策或服务?),也不用为了使用日本货便耿耿
于怀,甚至用作反对追究责任的理由(那出产日本货的公司有否「牵涉」入
二次世界大战,则另作别论)。
上述的例子,均为不自觉地使用了不当的词语致使思想上出现混淆。但
以下所要言及的却并非如此,而是故意的使用「文字把戏」来误导别人,掩
饰真相。
曾几何时,我们常听人们说「现代的爱情」。但那究竟是甚么意思呢?
当某人贪心忘旧,移情别恋时,便说「这是现代人的恋爱态度」。一夜
情过后,便将之称为「现代爱情的进行方式」。当同时爱上数人而又遭人诟
病时,便辩称「这就是现代人的恋爱方法」。诸如此类的情况,实则是以名
乱实的举动。「现代」一词必须相对「古代」才有意义。但甚么是「古代的
爱情」呢?不知道。也许会有人说是「盲婚哑嫁」。那么,「现代的爱情」
便是「不盲婚哑嫁」的爱情?
可是,「不盲婚哑嫁」并不代表可以贪新忘旧。包括,三角(甚
至多角)恋等等。「现代爱情」这一类的说法,毛病在于诠释度过份广阔。
爱情本身已是一抽像的概念,再加上「现代」一词,越发使人不知其解。于
是,说者便可随意的为这个词语作出任何有利于自己的解释,而使自己的行
为变得振振有词。但当遇上拥有批判思维得人时,这种技俩便会无所遁形。
因为,他们清楚知道,这些如「现代爱情」之类的词语,不过是一些可随意
赋与解使的文字烟雾吧了。一但拨开了云雾,那些藏在这种文字把戏背后的
丑陋面孔,还不是照样的显露出来?
在此,我们更会记起在历史和上种种如何冠冕堂皇的字句。「东亚
共荣圈」、「」......乍听起来,是何等漂亮的口号!但骨子?呢
?
有了这种以名乱实的把戏,野心家便可层出不穷的遗祸人间。侵略他国
却称为「保护自己」;制造核弹却说「为了我们民族的尊严」;除
了特权阶级外其它人一无所有便是「」;恢复委任制度便是「的进
步」;把说成「一小撮人向欺压他们的人发泄不满」......一切一切,都
在企图文过饰非、混淆视听的言语,掩盖所作的最丑恶之事。
语言是表达思想的工具,不可随便改变其之意思。若言语世界与现实世
界脱了节--亦即言语不能表实情况--则言语将会变成一无是处。以名乱
实的举动,不但不可为之,且若遇上有人如此作为之时,我们应加以指出,
免得这世界充满假话。让我们记着伏尔泰的一句明言:「所为神圣的罗马帝
国,实质上既不神圣,亦不在罗马,更不是一个帝国」。
中篇:诉诸权威与人身攻击的谬误
「若言久为是,虽其出于庸人,不敢以为非也」;
「若言久为非,虽其出于孔子,不敢以为是也。」
上篇所提及的「以名乱实」。属于语理的范围。至于下文所要说明
的,则为谬误剖析的一种(9)。
在现今的世界?,有着各类形的知识。由于没有一个人对每样知识均加
以一一研究考察,因此,当我们对某种特定知识的内容所知不多时,便
只能相信别人所提供给我们的资料。甚么人的资料最为可靠、信赖呢?当然
是那一方面的权威∕专家了。
由是,当我们要解决经济上的困难,我们会找经济学的权威。当计算机出
现故障,我们会找计算机专家帮忙。在这些情况下,诉诸权为是没有不妥当的。
一般而言,我们说,「诉诸权威的谬误」。是指诸了不相干的权威。比
方说,我们要了解儒家学说的内容,但若我们即使找了强如爱因斯坦来解答
,那也是徒然的,因为爱因斯坦是物理学的权威,而不是儒家的专家。在对
儒家学说的研究和认知上,他只是与我们身份平等(甚至不如我们)。
当然,上述是一个极端的例子,只为用来说明何谓诉诸不相干权威把了
。可是,我们并非时常都会遇上如上述那样的极端情况的。反之,我们会遇
到的情况是,有一些问题,不知应找那一方面相关的专家。要判别哪些是相
干的权威,抑或只是「自命」的或以讹传讹的以为是某方面的专家,往往是
最考究的功夫。
例如说,我们可否
Peircexx逻辑代数中的几个符号及其它_行政论文 第二篇
Peirce逻辑代数中的几个符号及其它??
发布时间:?20xx-7-19??作者:张留华??
1
现代逻辑常被人们追溯到她的奠基人Frege?(Lebniz是先驱者的地位);接着谈现代逻辑,人们会自然地找到其身后的Peano、Russell、Whitehead、Wittgenstein、Carnap(维也纳学派时期)、Quine等人,如此就认为是勾勒出了现代逻辑的脉络。这一看法多年来几乎是毫无异议的。但随着逻辑科学尤其是现代逻辑的不断发展,有潜心思考的研究者(Fisch、Zeman、Hinttika等)发现了那多年来一直被忽视但却蕴藏在现代逻辑诞生之初的分歧,认为分歧之中与权威相对的另一面应该值得重新或深入的研究,这另一面就是由Boole开始经由Peirce、Schr?der直至后期Carnap、Tarski、Skolem等人维持的一条路线,它可看作是对逻辑基础研究的另一途径或方法(approach)。著名Peirce研究学者M.H.Fisch一语道出这一分歧的实际情形:“但Boole-Peirce-Schr?der?(在下文中我们简写为BPS)路线不是被Frege-Peano-Russell-Whitehead?(在下文我们简写为FPR)路线取代了吗?不;它只是被掩盖了。”
在BPS传统中,Peirce(1839---1914)是位极其重要的人物,这倒不仅是因为他天才般的思维和对哲学和逻辑史上后来工作者的实际影响(美国本土哲学家James、Dewey、Mead、Lewis等无不受其影响,甚至欧洲大陆的K.O.Apel等人的思想也多直接源于Peirce),也不仅是因为他涉足领域的广泛(除哲学和逻辑学之外,还有数学、天文学、物理学、语言学、化学、大地测量、心理学、现象学等等);而主要是因为他在现代逻辑理论史上的诸多实质性的贡献。我们已经很难统计他敏锐的洞察力到底涉及到多少逻辑贡献,但根据迄今为止Peirce学者的研究成果,以下的领域是当然的和主要的:形式逻辑(主要是对传统逻辑的改进)、逻辑代数、关系逻辑、命题逻辑、谓词逻辑、三值逻辑、模态逻辑、语言逻辑、逻辑哲学、归纳逻辑以及逻辑史研究。
Peirce早期的逻辑研究(从1865年到约1885年)主要集中于逻辑代数。在当时,布尔逻辑刚创立不久,布尔的追随者很多,著名的有Venn、Schr?der、De?Morgon等人,他们之间的研究有相互启发与借鉴之处(2024贡献的纷争,可参看Kneale的《逻辑学的发展》),但主要还是相互的。Peirce就是其中一位极具性又最有创新的突出人物。身为著名数学家Benjamin?Peirce(美国当时科学界的一权威)的儿子,Peirce本人也是一数学家,他对于代数在逻辑中的应用,得心应手,他甚至曾把“三段论”作为“联结词的代数”来研究。事实上,当时的符号逻辑就是逻辑代数(algebra?of?logic)。
2
在Peirce看来,现代逻辑的研究实质上就是代数到逻辑的一场“类推(ogy)”,这种“类推”的前提,首先就是对代数中的符号的选择。不同的逻辑代数研究者都有着自己的选择,它们或者是从代数中原封不动地引入,或者是对代数中的相关符号做出逻辑意义上的改进。我们这里从Peirce逻辑代数研究中所运用的诸多符号中选取以下主要的几个,其中有的是Peirce本人独创性地提出,有的是Peirce同其他人同时提出和使用,有的是BPS传统所特有的:
?一、包含于(inclusion?in?或?is或as?all?as)符号“—
1、A?—
2?、若A?—
他说,这样的定义虽然未区分开包含关系和包含于关系,但为形式逻辑目的,却是足够的。Peirce看到包含于符号具有逻辑上的优点:首先,原来布尔的符号只能表达,物的某种描述不存在,而不能说某物不存在;而使用包含于和非包含于(?—
2024Peirce的“—
二、包含(inclusive)意义下的逻辑加(符号为“+(超文本阅读注释:要在这一符号右下方加一逗号)”,有时直接用“+”)的使用。Peirce这样定义逻辑加:
1、A—
2、B—
3、若A— 符号“?+(超文本阅读注释:要在这一符号右下方加一逗号)?”是Peirce在1867年引入的,而(Peirce称)Jevons在1864年,R.Grasann在1872年,Schr?der在1877年,McColl于1877年也相继地提出了这一用法,即不管相互间是否相斥,都使用“+(超文本阅读注释:要在这一符号右下方加一逗号)”,把不同的项加在一起。这也就是我们常说的区别于算术加的逻辑加,或者如现代逻辑中所说的相容析取。譬如“欧洲人?+(超文本阅读注释:要在这一符号右下方加一逗号)?共和党人”就表示,把所有欧洲人和共和党人算在一起,而不用想尽办法,像在算术中一样,把共和党人加上两次。但若是Boole和Venn,他们就会写成“欧洲人+?(超文本阅读注释:要在这一符号右下方加一逗号)非欧洲人的共和党人”或“非共和党人的欧洲人+(超文本阅读注释:要在这一符号右下方加一逗号)共和党人”,这对于逻辑来说,显然是种不必要的麻烦?。 三、对“1”的理解。同布尔(而论域的概念最初是由De?Morgon引入的)一样,Peirce在逻辑上把“1”看作有限论域(limited?universe?of?discourse),而不是无限的全体域(an?unlimited?universe)。他认为,无限域将包括逻辑上可能的所有领域。在这样一个全域中,每一全称命题,如果不是重言的,就是假的;每一特称命题,如果不是荒谬的,就是真的。我们的谈话很少涉及这种全域,我们倒是经常想起物理上可能的,或历史上存在的,或有某种虚构的世界,或是其它的有限域。这样的一种观点可认为是BPS路线的一特色之处,年仅23岁就去世的法国著名逻辑学家Herbrand正是在一方面接受并重视了这样一种认识,另一方面精心研究《数学原理》系统的基础上,在谓词逻辑等现代逻辑理论上做出了突出贡献。事实上,在逻辑史上这样一种观点支持了包括可能世界理论(模态逻辑)、模型论、逻辑语义学和元逻辑理论等在内的一系列理论。然而,与以上有限域的认识截然不同的观点确实在过去以及现在的逻辑学家中存在,最为典型的是Wittgenstein,其名言“一切真命题都是重言式”和“逻辑命题描述世界的脚手架”的提出,正是基于一种无限域的认识;他把现实世界与我们的语言(认为,我们只有一种自然语言或人工语言)一一对应起来,认为我们对任何系统都只有一种解释,任何时候我们都不能跳出我们唯一的语言之外去言说我们自己。 四、其它符号。?以下我们将通过定义或描述的方法列出Peirce的另一些符号:逻辑等即等值“?=?(超文本阅读注释:要在这一符号下方加一逗号)”,与算术 谈初中英语写作的分年级训练_英语论文 第三篇 ?英语作文,是初中学生英语学习的一大难点。有的学生不知该写什么,有的学生不知该怎样写。不少学生写的是“中文式英语”,先想好中国话怎么说,然后翻译成英文,满篇的英文单词,却是中文习惯,让外国人看不懂,中国人不明白。学生感到作文难,一是“货源不足”又“不懂经营”,即:词汇贫乏,不会句型,不懂语法,如何去写?二是“底气不足,缩手缩脚”,越怕写不好,越不敢写,越不想写,就越不会写。 要想帮助学生写好作文,要有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先要帮助他们克服心理障碍,从简单的造句开始,从三、五句的小对话、小作文开始,要鼓励他们敢开口,敢动笔,要写一句争取对一句,让学生有成就感,体会到语言运用的快乐。练习写作的过程就是语言积累、运用的过程,要从学习英语开始,就多记一些重点词汇、典型句式、精彩段落,日积月累,积少成多。这样可以扩大词汇量,增加知识储备,有效地减少文章中的病句,给写作打下良好基础。同时还要说、写结合,边学边练,从仿写到自由发挥,循序渐进,不能操之过急,要帮助学生养成踏实写作的良好习惯,初中三年不间断坚持训练,不断加大难度,争取一年上一个台阶。在练习中要注意不同年级的特点。 七年级学生是初始阶段。学生们表现欲强,开始阶段大规模的chant练习能使他们背诵很多常用句型;丰富多彩的对话表演,能使他们掌握许多句子;三、五句的口头作文使他们信心大增,这时要趁热打铁让学生写下来,互相检查,老师做最后订正。让学生感到:写作其实这么简单。 初学阶段学生易犯以下错误:1、句型错误,常写无头、无尾、无谓语、无冠词或次序混乱的句子。如:What is it? Is a book.(无头)。Where is your mother? She at home.(无动词)。We at six get up.(次序混乱)。这些错误是受中文影响、用母语思考造成的。训练时一定反复强调背熟固定结构,多做造句、连句练习,每一个句子都必须符合英语规范的格式。 2、一致关系错误。常见错误有3类:1)主语和谓语不一致,特别是第三人称单数做主语。如: She have many books. 2)指代不一致。代词和它所指代的名词不一致,如:My mother gives me new pants. I like it very much. 或误用代词,人称代词和物主代词弄混,人称代词的主格和宾格弄混,这是七年级的重、难点。如:He favourite colour is red. 3)名词单、复数不一致。如:My father and mother are doctor. 要和学生一起认真这些错误产生原因,要充分意识到英、汉的不同,通过改错等练习加以纠正。 3、作文中的单词拼写错误,开始阶段要注意大、小写的运用是否正确,培养学生良的书写习惯。 八年级学生是发展阶段。学生们对句子结构有所了解,但不是很透彻,句子结构汉语思维痕迹明显,老师要把简单句的五种基本结构S+V+P, S+V, S+V+O, S+V+IO+DO, S+V+O+C讲透,让学生自己能遣词造句,并能检查句子是否正确。其中的S+V+P结构中文中没有,要讲清哪些动词是系动词,哪些词可以做表语,多举例子。在主谓结构中学生最易丢掉或多加be,在其他结构中的疑问句和否定句中学生又常误用be代替助动词do,平时练习多注意。同时依然要指导学生背诵好的段落、文章,进一步扩大量的积累,这时学生作文要多进行改写、仿写。仿写可以是局部的、片段的,也可以是整体的。仿写能使学生写有样板,练有目的,是初学写作者行之有效的方法之一。如:2024季节、最喜欢的运动、我的理想等。学生能把学到的短语、句子用到作文中,做到学练结合,兴趣大增,并且觉得写作不是难事。 改写的目的是为了加深学生对课文的理解和培养其写作能力。改写的方式多种多样,主要有:改写课文里的人物或事件发生的时间、地点等,以此练习时态和主谓一致;用不同的文体改写,如:把对话、通知等改写成短文,或把短文改写成对话;也可改写课文中的某一段或某几段。通过改写,可以帮助学生掌握基本语法和基本词汇,避免语言错误,为写出好的作文打好基础。 这个阶段学生常犯的错误:1、时态学多了,容易弄混,常犯时态错误,往往是主、谓不一致,前、后不统一,整篇文章时态混乱。如:Lin Tao is my friend. He like doing sports. Last week, he went to the park with his friengs. They want to play soccer there.…语法错误是“大错”,时态教学一直是初中英语教学的重、难点。2、新句型增多,运用不熟常出错。如:They all like flying kites. So we do. 针对某些句型反复操练,直到完全掌握。3、掌握不了重点词的运用,造成词语误用,表达不准确。如:Our teacher often encourages us learn English well. She gives us some good advices. 要想减少这些错误的发生,引导学生常复习词汇,多进行造句练习。 九年级是能力提升阶段。九年级课文长了,可充分利用课文进行口、笔头作文练习,如:用问题提示帮助学生概述要点;给出重点词汇来提示,进行复述、缩写等练习,这种练习可多人完成,互相补充。九年级的句式复杂,长句、复合句增多,为使学生理解好,教师在平时教学中可以经常让学生做长短句的拆并练习,做简单句、复合句的互换,使学生熟练的运用从句,熟练地掌握语言表达的技巧。如果能在写作中做到长句和短句相互补充,文章就会显得错落有致,语言表现力也会增强。 这阶段常犯的错误: 1、学生喜欢用长句,但结构、用词常错。如:There are some Young Pioneers help the old man clean the room. 2、从句运用出错。如:They often ask me when will they go to the Great Wall? 3、某些易混句型出错。如:…I have gone to Beijing many times. 同时,九年级的学生面临中考,在加强基本功训练的同时要根据所学内容,结合实际多做些命题作文,如:Why do We Learn English? How to Protect the Enviroment? 这种练习可限时完成,当堂朗读,师生评议,指出优、缺点,课下再改,效果很好。 针对中考而进行的作文练习,要求要明确:卷面整洁,文章符合题意;语句通顺,形成上下文语气和逻辑连贯的整体,不能东一句、西一句,语无伦次;句式正确,但不能过于单调,要多样化;尽量避免语法和拼写错误;整篇文章要达到所要求的字数,但不能过多。 总之,学生写出好的作文,并非难事,关键是要坚持不懈,指导到位,并形成好的习惯。 莱布尼茨的“可能世界”留下的历史困惑_行政论文 第四篇 发布时间:?20xx-4-6??作者:刘月生?罗仕国?? ??摘要: 莱布尼茨的“可能世界”的严格化、精确化,演变为图灵机概念,随着第一台电脑诞生,图灵机的物理实现,人类认知和智能活动被认知科学家们乐观地认为可以转换成计算程序用机器进行模拟。认知科学就形成了“认知可计算主义”的研究纲领,对这种“认知的本质就是计算”,人脑计算机都不过是操作、处理符号的形式系统的总看法,我们的中国学者在各自的相关领域都作出了应答:洪定国教授用“显析序”与“隐缠序”概念、金吾伦教授用“构成论”与“生成论”哲学范畴、刘粤生教授用“结构信息”与“交换信息”的广义信息范型重新解释了“现实世界”与“可能世界”的关系,这对认知逻辑的本质、人类认知活动经编码成为符号的过程作出了深刻阐明并提出了理论限度。 认知科学目前的理论困境和实践困难就在于它业已形成的图灵意义下的算法概念只能模拟认知和智能活动中的显序部分、形成构成论的原子抽象,或者按我们的说法叫经典的“结构信息”,它不能完全解释人类心智活动的内在机制及其体现出的灵活性、选择性和自涌现性。 吴学谋的泛系理论不是简单地依靠逻辑和图灵机算法,而是把结构信息作为要素的2024与关系的2024(交换信息:五互八筹)构成的复杂大系统来模拟人类智能,以冲破目前所做的只求系统的局部一致性的狭隘途径;而王德奎探索用三旋生物、物理的途径和黄展骥的放弃逻辑的人工手段寻求大逻辑的自然机制,以及周礼全先生在语境和隐涵等概念的基础上提出了运用自然语言进行成功交际的图式(《逻辑--正确思维和成功交际的理论》),都反映了中国学者们力图解决认知科学的深层问题的阶段性成果。我们相信,沿着这一系列探索,结合近年来人工生命、进化计算某领域的新成果,将会产生认知科学新的研究纲领。 关键词:认知科学?可能世界?交换信息?新的研究纲领(信息范型) 一、引论:历史之谜 20世纪的逻辑学家根据莱布尼茨的“可能世界”观念,再进一步严格化、精确化,建立起完整的模态逻辑语义理论--可能世界语义学。使我们可以从多元的角度去看待和探讨逻辑问题,也包括我们可以从认知的角度去探讨逻辑问题并建立各种认知逻辑系统。 与上述过程极为相似的是,十七世纪的哲学家莱布尼茨在三百年前用两个记号0和1的二进制算术来评注和阐述中国古代伏羲图的意义过程中,终于发现“六十四卦图中的64个六爻排列恰好与从0到63的二进制数字一一对应。这一发现使他异常兴奋,立即用法文修改和补充1679年的文章手稿,并将这一法文文稿送交法国科学院院报。”(朱伯--主编的《国际易学研究》第5辑第201页)在某种意义上,莱布尼茨是把易图的“可能世界”严格化,精确化了。但他如何把卦变图和爻变图演变成二进制算术、在走向符号化的同时,又不得不丢失易图的生生之易却是很少为人深究的。 董光璧先生在《易学与科技》的“易卦分类原理”中指出:“易图中的两仪、四象、八卦……就是阴爻和阳爻两个元素的无限重集的排列数。”(第85页)这里对卦变图所蕴含的卦变理论,早被莱布尼茨所揭示:“令人惊奇之处,是这种用0和1进行的算术竟然包含着一个叫做伏羲的古代的国王和哲人所作的线段的奥秘……中国人丢失了卦或伏羲的线形的意义或许已经有一千多年了;他们对(卦)作了诸多评注,却找到了我不知道离得多远的意义。最后它的真正解释竟然是从欧洲人那里来的。事情是这样的:大约两年多前,我写信告诉了当时住在的著名法国耶苏会士、尊敬的白晋神父,我的用0和1的计算方法,他立即就看出这便是解开伏羲图的钥匙。于是,他于1701年11月14日写信给我,并给我寄来了这位哲学君王的伟大图形,一直到64;这使人对我们的解释的真理性毫无怀疑余地,以至于可以说,这位神父借助于我们告诉他的解开了伏羲之谜。因为这些图形或许是世界上最古老的科学丰碑,经过这么长时间后,又重新找回它们的意义,确是显得稀奇无比。”(转引自朱伯--主编,《国际易学研究》第5辑,第205页) 但为什么被外国学者视为稀世瑰宝的卦变图,却为我国古代的一些学者视之为臆说呢?明董守谕说:“变卦之例,杂而不一者,各持师说也。愚之言变必欲与卦辞相符,此非愚臆也。”(董守谕,《卦变考略》卷上,第660页)清胡渭认为“李、邵为先天之学”,“既失《参同》之旨,又非《彖传》之意。”(胡渭,《易图明辨》卷九,第778页)。其实,董、胡的看法是透露了承接莱布尼茨思想而建立起来的现代认知逻辑系统固有弊端的征兆。 1、莱氏用0和1?的计算方法是否解开了伏羲图的钥匙。 伏羲图形作为世界上最古老的科学丰碑,如果仅仅是六十四卦图的数字结构,或者说“二元算术”(后人称二进制数字)即数字是用0和1两个基本符号组合去表示任意数字的方法,更具体说,它是满2进1的数系。那么它流传中国几千年也就不会成为众经之首。 2、六十四卦可用来表征六十四种可能出现的事或物。 古代中国,人们用它去预测自己在生产活动与生活中将要发生的事情。从数学的概率论观点说,如果64卦代表对预测事物可能出现的64个答案,而每卦又有6爻,这就又出现了六类不同答案,按照概率事件出现的概率公式知,预测的命中概率应为1/64或1/64×6?=?1/384,这是近代概率论的数学理论。 3、中国宋代邵雍曾对八卦顺序进行量化:“乾七子,兑六子,离五子,震四子,巽三子,坎二子,艮一子,坤全阴,故无子。”这一八卦量化顺序,表明邵氏已给出了十进制与二进制的转换方法,但没有达到莱氏的显化阶段,更无法像莱氏那样应用于计算机的设计,今天的高速电子计算机,以及各种自动化控制系统、机器人、人工智能理论,也许人们只想到莱氏的“可能世界”,但却忘记了这也是间接应用和发展了《易经》中八卦进位原理。 4、莱氏解开伏羲图的钥匙,只打开了一个数字化的现实世界,却留下了可能世界的历史困惑。其实《易经》之精华还在于“道”和“阴阳”对立变化的道理。应该把《易经》看成是发现并应用相对现象与相对原理的一部古老巨著——应将六十四卦作相对表示。西方科技与精神文明中间之所以鸿沟日益加大,不能相称,无非是缺乏相对之理,走极性思维所致。“按八卦阴阳(隐显)之律动,即可与数位值同步作无限之延伸,(这里的数位值指的是位数排列)。然,阴(黑)阳(白)隐显之设定,本随心象而论,任取其一为显,则无穷大等于无限小,且太极八卦本属对应之零壹同位!可析可分,可背可向,可来可去,故单一逻辑,可获得最高旁通率!宇宙时、空无无之数,因切割而兼寓‘有、无’,此一来去自如之逻辑壁合率,称零壹同位。”(陈子斌:《文明的生产力——河洛八卦开创的新智慧》)。 这种去极性的相对观,使卦变图的卦变理论成为组合创新生生不息的源泉,但历史如果没有让人类经历一次数字化的现实世界,我们是不会向可能世界再作艰难的历险的。(参见邓球柏:爻变与卦变,组合创新《哲学研究》20xx第2期)可能世界一旦以某种形式的现实世界出现时,就使我们重演历史的困惑。 二、正论:质疑与突破之路 莱布尼茨的数理逻辑设想,是构建一种理想化的“通用语言”和“通用数学”,把所有的推理都化归为计算,让所有推理的错误都成为计算的错误,以至最后可以通过计算解决各种争论的问题,经过弗雷格、罗素等几代人的努力,直到哥德尔证明一阶谓词演算的完全性时,终于建立了“一阶逻辑”的经典逻辑,部分地实现了莱布尼茨的理想。这种逻辑明显地是以二值原则(即没有任何命题不具有真假值)和实质蕴涵为假定的,而多值逻辑除了取真、假二值之外,还可取许多其他的值,由此,量子逻辑、模糊逻辑等都放弃了二值原则;模态逻辑则以其违反人们的常识的直觉用其它蕴涵取代了实质蕴涵。这些新的逻辑学分支就形成了与经典逻辑有别的非经典逻辑。 从语义学角度看,公理化、形式化系统的解释经历了从现实世界模型到可能世界模型的演变。现实世界模型亦称单世界假定,是指把形式系统内的一切符号和公式都解释为现实世界中的对象以及2024这些对象的命题,并认为我们能够在形式系统中适当地谈论其存在的一切都必定存在于现实世界的某处,只不过所关注的是这个世界的更为抽象和一般的方面或特性。可能世界模型亦称多世界假定,是指形式系统的解释框架除现实世界外,还有多个不同的可能世界,逻辑真理并不只与现实世界相关,而是与所有的可能世界相关,逻辑真就是在所有的可能世界中都真。 伴随着语义思考从现实世界模型到可能世界模型的发展,逻辑研究的重心也经历了从语形学(证明论)到语义学(模型论)的变化。 这在洪定国教授最近的论文(见参考文献6)中有哲学的升华。他认为:古往今来,破碎性的人类意识产生破碎性的人类实在,——尽管这种实在又对象化的以心理的、生理的、文化的和物质的形式集蓄于每个人的大脑和一切非生命的人造物之中。从现代物理学来看,现实世界是由分离而存在的粒子构成的。这种观念充其量是一种只在一定有限领域内近似有效的抽象。由各种可能世界生成的整个宇宙,必须被理解为一个单一的不能分割的整体,在这个整体中(为存在的部分)不具有基本的地位。 莱布尼茨的“微觉”及其在“潜意识说”上的意义_综合论文 第五篇 :文章试从“潜意识”的重要思想来源之一——莱布尼茨的“微觉”谈起,通过对莱布尼茨的单子论、天赋潜能说中2024“微觉”思想的阐述,说明从“微觉”到“潜意识说”是一种理论上的飞跃,同时指出了“微觉”在“潜意识说”上的四点意义。? [关键词]:微觉;单子论;潜意识 从教育学、心理学或哲学史发展的角度看,人们对于“潜意识”的理解和关注程度要远远超过对于“微觉”的理解和关注程度。因为“微觉”的提出者——莱布尼茨生前并未对“微觉”加以系统化的阐述或总结,他只是在单子论、天赋潜能说中提到了这个“微觉”,但是恰恰是这个“微觉”却占据了他整个理论的“基础之基础”的位置。诚如弗洛伊德所说的:“在我之前的诗人们和哲学家们就已经发现了潜意识,我发现的只是研究潜意识的方法。”可见,作为近代第一位肯定潜意识现象的人,莱布尼茨做出了巨大的贡献,他的“微觉”对“潜意识说”的产生和发展,对我们的现实生活有着不可估量的影响。本文拟从单子论、天赋潜能说着手,对莱布尼茨的“微觉”进行阐述,进而试论“微觉”在“潜意识说”及教育学、心理学上的四点意义。? 一? 单子论是莱布尼茨整个理论体系的基础,也是他2024心理本质论述的理论基础。在莱布尼茨那里,单子是一种单纯的精神实体,是构成复合物的元素,复合物只是一些单子的“堆积和聚集”;每个单子都是封闭的,互不发生影响;单子没有量的规定性,但是作为本体论上的一个最小单位,它在本质上是能动的,具有质的规定性。这里,莱布尼茨将单子看作“一”与“多”的统一:单子没有部分,不可分割,所以是最单纯的“一”;但“一”里又包含着“多”——知觉(“这个包含并表现单纯里面的一种‘多’的暂时状态,不是别的东西,就是所谓知觉”?591)?)。于是,他认为,人们之所以有时认为知觉是单一的,而不是多样的,原因只是许多“微觉”不易被发现罢了。? 这样,他得出了“微觉”,即察觉不到的知觉,才是单子的本质规定的结论。由于“微觉”,才使单子获得了永恒性和连续性而成为真正的实体。此外,他将“微觉”的适用扩及到了动、植物及无机界,从而克服了笛卡尔式的心物二元论,使单子成为统摄万事万物的普遍的实体即本体。因为意识的清晰表象是有限的,所以只有未意识到的“微觉”才能以混乱的方式表象整个宇宙,使单子“成为宇宙一面永恒的活的镜子”。“微觉”总是在不断追求更高的表象的清晰性,力图更清楚地把握无限,这被称为“欲求”,“欲求”正是“微觉”所固有的内在动力。由此,莱布尼茨建立了以欲求着的“微觉”为基础的能动的单子论,成为近代首先确立个体性原则的哲学家,对以后“潜意识说”发展过程中一度出现的一味关注个体的能动性产生了重大影响。? 如前所述,莱布尼茨认为,作为认识主体而存在的精神单子,同其他种类的单子一样,是一自成一体的封闭的存在物,不可能受到其他事物的作用,因此它的一切认识就只能来自自身,不会来自外界。“由于其他创造物不可能对灵魂产生直接的影响,因此观念原先就是存在于我们的心灵之中的,我们的思想是来源于我们自身的本性的深处。”这就提出了他的天赋潜能说,在他看来,“心灵原来就包含着一些概念和学说的原则”,但这些概念和原则是作为自然禀赋潜在于人心之中的,而不是现实的,只有当这些概念和原则通过感觉的机缘,即当感觉与外界对象相遇时,才会变得清楚明白,从而产生人的心理。? 莱布尼茨将心灵比作一块具有纹路的大理石,雕像的形象已潜在于固有的纹路之中,但只有经过雕琢,才能成为雕像。即莱布尼茨在时间上承认,人是先有感觉,后有普遍的认识,但这普遍的知识早已潜在,潜在是说虽然存在而还未被人明白地意识到,这种未被人意识到的感觉就是“微觉”。他引用了海浪之声来说明“微觉”,海浪拍岸,声大如雷,这是由于每滴水的声音是极微弱的,但它毕竟有声音。对这种极微的声音的感觉就是“微觉”。正是这个人所没有意识到的知觉的“微觉说”成为了引起后来“潜意识说”的一个极其重要的因素。? 二? “潜意识”并不是弗洛伊德的创造,最早提到“潜意识”的也不是莱布尼茨,但却是莱布尼茨第一次肯定了“潜意识”现象的存在,他克服了把心理现象与意识现象等同起来的观点,因此比笛卡尔、洛克等人坚持“在意识之外除了心理过程,什么也没有”的观点是进步的,对“潜意识”的进一步发生、发展亦是功不可没。? 首先,“微觉”对“潜意识说”中最本质内容的规定上具有重要意义,这就是说莱布尼茨的“微觉”与弗洛伊德的“潜意识”在内容上有继承关系。可以说,潜意识是继承了莱布尼茨2024“微觉”的最一般、最普遍的定义的。弗洛伊德在解释人的心理构成时,就使用过一个冰山的比喻,认为处于水面下的大部分冰山就是“潜意识”。它占了人的精神的相当大的一部分,它是人类思想、情感和行为的重要决定因素。即人类心理的基本部分和基本的能源中心是在不为我们的意识所觉察的潜伏在心理结构之深层的“潜意识”方面。同样地,他与莱布尼茨一致认为,“潜意识”的不被意识到并不等于它不存在,正如弗洛伊德所说的,“心理结构主要是潜意识的”,“潜意识是精神生活的一般基础,潜意识是个较大的圆圈,它包括了‘意识’这个小圆圈。每一个意识都具有一种潜意识的原始阶段;而潜意识虽然也许停留在那个原始阶段上,但却是有完全的精神功能;潜意识乃是真正的‘精神实质’。”? 其次,“微觉”的“欲求”推动力在“潜意识”的欲望、冲动,即动力因素上的意义。莱布尼茨的“微觉”不是静止的,而是在“欲求”推动下不断地追求更高的表象的清晰性,力图更明白地把握无限;弗洛伊德的“潜意识”里包含着许多不见容于风俗、习惯、道德、法律等等的个人的原始冲动、本能、出生后和本能2024的欲望及各种创伤事件。因为不见容于社会和文化或会引起个人心灵深处的极度不安,它们被挤出意识之外,压抑到“潜意识”中,“潜意识”里的内容并不是被动的、僵化的,而是积极活动着的,时刻寻找满足。这就像是被压入水的皮球,由于浮力的作用,时刻都在争取浮出水面。但是,我们发现,尽管莱布尼茨的“微觉”与弗洛伊德的“潜意识”都有类似欲望的东西作为内在动力或根本属性,可前者不仅在认识论上,而且在本体论上阐明了“微觉”作为单子这一精神实体的内在属性,是潜在的知觉,它不断地追求把握无限及表象的真实性、真切性,且可得,再次证明了单子并不是纯粹被动的,而是有能动性的;后者虽然也是能动的,但主要从心理学的角度出发,由于它往往与社会、文化相悖,受自我和超我及其作用的束缚、制约,“潜意识”的真实内容是被禁止表象的,即其追求表象的真实性而不可得。? 再次,“微觉”的理性因素在“潜意识说”上的意义。莱布尼茨作为德国理性心理学的创始人,与他在哲学上所坚持的唯理论及其在数学等自然科学领域的造诣是分不开的。他并不一味地贬低感觉经验,而是认为感性认识不能获得理性认识所能掌握的具有普遍必然性的观点;但人的感性认识却无时无刻不在表现着理性,文德尔班对此评论道:“莱布尼茨阐述的是这种思想:这些原则作为细微知觉,即作为2024思想的潜意识的形式,已包含于知觉之中,……永恒的真理的活动形式早已蕴藏于感性表象之中。”因此,莱布尼茨所说的感性就不是那种与理性无关的感性,而是伴随着某种潜在的理性因素的感性。由于弗洛伊德把“潜意识”说成是隐藏着本能冲动和压抑的欲望聚集的神秘场所,所以常常被误归为非理性范畴,但是,人类社会的任何精神现象和社会行为都不可能是单纯的非理性在地发挥作用,而是非理性与理性的相互契合、补充、合作的结果。? 2024弗洛伊德“潜意识”中的理性因素,可以从以下两方面去理解:第一,“潜意识”同“显意识”在交流信息过程中是受控于“显意识”的,从这个角度看,潜意识也是一种“被意识到了的存在”,它贯穿与人们实际生活过程的始终,因而具有鲜明的社会属性,也正因为这种社会属性,才使得教育成为了可能;第二,潜意识受到社会准则或个人理念的限制,这很好地反映在以“潜意识说”为基础而建立的弗洛伊德的人格结构理论上。本我是“潜意识”作用的原始结构,超我是人习得社会道德规范的结果,而自我最终起了协调本我与超我的作用,从而表现出自我,使本我的需要更适应外界的要求。在这里,弗洛伊德强调了理性对“潜意识”本能的巨大辅助、引导作用。可见,“潜意识”之所以为“潜”意识,并不仅仅是因为它包含着人的本能、欲望、意志、情感等非理性活动,而且是因为其离不开人的知识、理想、信念、道德等理性活动,否则就不可能准确、完整、辨证地把握人生,也就是说,人的精神活动和行为规范不能单单固守非理性非逻辑的“格”,或理性逻辑的“格”。? 最后,“微觉”走向“统觉”在“潜意识”变为意识上的意义。“统觉”是与“微觉”相对的一个概念,把握单子知觉的明晰度持续变化情况,“统觉”就是那已被意识到了的知觉,即其明晰度较高,是“2024内部状态的反省的知识”或自我意识。前面海浪由小声积成了大声的例子,就相当于“微觉”能动地堆积成了“统觉”。只有在这种状况下,我们人类才能感受到知觉,即这时的“统觉”达到了我们可以感觉得到的范围。当然,莱布尼茨是想用这些来论证固有观念和原理的存在,只是需要后天的机缘,将这个天赋潜能唤醒。与此相应,弗洛伊德也十分重视“潜意识”向意识的转化,认为只有意识,我们才能知道“潜意识”,正像只有“统觉”,我们才能知道有“微觉”的存在。将“潜意识”的内容输入人的意识,通过意识不断地唤醒、回忆“潜意识 人口xx的新阶段和21世纪_行政论文 第六篇 ??一、人口敲响的警钟 人口论提出已有数十年了[1],虽然这个词很有新闻价值,但随着时间的流逝,其新闻性也渐渐淡薄,人口论这种设想难道就已经失去其意义了吗?人口危机感的减退有其若干理由:第一,世界人口的增长率呈下降趋势。据统计,从上世纪60年代至70年代中期的2%下降到了现在的1.33%(1995~2000年平均数)。另外,2050年世界人口推算也从100亿修订至最近统计推算的89亿。人口增加控制政策取得顺利进展,给人一种人口增加问题已经明显得到解决,人口的发展已经接近尾声的印象。第二,1994年国际人口发展会议(即开罗会议)的行动纲领的焦点是生殖健康与权力(Reproductive??Health??and??Right)和妇女权力(Empowerment??of??Women)等以女性为中心的新理念。按道理来说,女性健康、经济实力的强化、社会地位的提高等,应该是世界人口问题所要解决的最终问题,但大多数人都认为这些是超越“人口”的女性论,特别是生殖健康(Reproductive??Health)在技术实施上仍有很多困难,并且需要许多经费支出,所以大多发展中国家实际上将其作为不同于人口论的另一个问题来对待。要充分理解女性对人口转换问题上的作用和意义,应将发达国家的经验导入发展中国家,其实践效果的实现才是今后的重大课题。第三,对于人口在现代史乃至人类史中的意义或对人口本身的认识不足。认识不足也许说得有点过分,但能明确理解人口在人类历史中的意义的人却极少,这也是人口后退论或消灭期待论的真正的背景原因。 最近,一股风潮引起了人口基金(UNFPA)的关注,《1999年世界人口白皮书》(The??State??of??World??Population??1999)上发表的“60亿——选择的时刻”(6??Billion-A??Time??for??Choices)[2],是一个让世界上所有人关注的主题。吃惊于这60亿世界人口规模的人决不会少。 39年前的1960年,世界人口是30亿,到1999年已达到60亿,象征第60亿人的婴儿是于10月12日出生的,亲自认定这第60亿人的男婴在12日凌晨0时3分诞生,这一新闻应该能够唤起一般人对“人口”的关心吧! 最近12年(1987~1999),世界人口增加了10亿,也就是平均一年增加近8000万人,将南朝鲜和北朝鲜的人口加起来也不过7000万人,这样下去,即使进行人口控制,到2050年世界人口也要达到90亿左右。 《1999年世界人口白皮书》中还就人口的高龄化、人口结构的大变动带来的经济、社会性影响及环境问题进行了深刻阐述,指出了其重大性,并详细论述了其解决方法主要取决于人类自身行动的选择。 二、人口的新阶段——3个顶点 人口有3个顶点:第一是人口增长率的顶点;第二是年增加量的顶点,第三是人口规模的顶点。就如大地震一样在最初的剧震后面还有很大的余震。 在古代,没有一个稳定的增长率,到17世纪产业革命以后,终于有了一个稳定的增长倾向,平均为每年0.3%~0.4%的水平,年增长率超过1%是在进入20世纪以后,特别是20世纪后半期的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人口发生了剧烈的,在60年代至70年代中期的15年中,更是达到人类历史上最高值2%,特别是1965~1970年期间的年增长率,超过了2%的水平,达到2.04%的高度,严格来说,这5年是人口的第一个顶点,正如表1及图1所示,从这个2.04%的顶点起,人口增长率开始急速下降,据的推算(1998年)20xx年将低于1%的水平,而2035~2040年间将会是0.51%,只有1%的一半左右。如果将人口增长率超过0.5%作为人口的重要条件的话,1900~2040年,这140年,可以说是人口的时代。 第2个是世界人口的年增加量的顶点,正如表1、图1所示,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初期约4700万人,然后突然猛增,1990~1995年的年增加量达到了8000万左右,最高纪录是1985~1990年,约为8600万,因此年增长量的顶点是这个8600万。如前述,增加率的第一个顶点是1965~1970年的2.04%,在20年后达到了第2个人口增加量的顶点。 表1 1950-2045年世界人口的年增长率和年增加量 期间年增加率(%) 年增加数(100万) 1950~551.77 46.8 1955~601.85 53.6 1960~651.98 63.1 1965~702.04 71.8 1970~751.95 75.7 1975~801.72 73.1 1980~851.71 79.4 1985~901.70 85.8 1990~951.46 80.0 1995~20001.33 77.7 2000-05 ??1.20 74.9 20xx-10 ??1.11 73.1 20xx-15 ?? 1.03 71.9 20xx-20 ?? 0.95 69.4 20xx-25 ?? 0.84 64.4 2025-30 ?? 0.72 57.7 2030-35 ?? 0.61 50.2 2035-40 ?? 0.51 42.8 2040-45 ?? 0.42 36.2 2045-50 ?? 0.34 30.2 资料来源::世界人口展望:1998报告。 附图 图1 世界人口的年平均增长率和年平均增加量 从每年增长的实数来看,从二战后的1950~1955年的平均4680万为出发点,经过了1985~1990年的顶点,再回到这个4680万水平,大约应该是在2030~2040年期间,从人口年增长的变化上来看,人口是从1950~2040年这90年间的事情。 前面说到从人口增长率上看人口是以1900年为出发点。很明显,如果从超过1%的1950~1955年为出发点的话,和从人口增长量看的人口时期是一致的。 人口从第1个顶点、第2个顶点,进入第3个顶点的阶段过程,就是世界人口的终极规模,目前尚未达到第3个顶点。人这种生物是不可能无限地增加下去的,究竟多少人才是极限,这个问题是今天所有科学领域的基本课题。环境的恶化、地球的温室效应、核战争、未知传染病的传播等比粮食短缺更威胁人类的生存。这样的危机因素仍有许多,我们虽然时刻关注这些问题,但不知何种因素会在何时、以何样规模使人类陷入危机之中。 但是,对这些不安定因素给人类的生存所带来的危险度起决定性作用的还是人类自己,也就是必须要注意到世界人口的增加和其极限规模的形成。世界人口的增加过去只是各个国家和地区人口增加的微观问题,现在已不是某个国家或民族的问题,而是整个人类的问题,换句话说,我们都必须了解这个问题,即这个我们人类赖以生存的地球还有没有能力再让我们生存下去。 这里,我们从世界人口有显著增加的产业革命开始,以经过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的猛增,到增长稳定静止的22世纪中叶为对象进行一番考察。首先,我们来看一下推测的到2050年的世界人口的动向(参照表2、图2)。在1998年的修订版中1999年世界人口为60亿,到2050年将达到89亿。值得注意的是,2050年的推测值每2年都向下修改一次,最早是100亿以上,到1998年已修订为89亿了。这里,重要的一点是2050年的89亿与1999年的60亿相比多了29亿,约半个世纪增加了50%,仍然有很强的增长潜力。 表2 0~2150年世界人口增长情况 年次 人口(10亿) 0 ??0.30 10000.31 12500.40 15000.50 17500.79 18000.98 18501.26 19001.65 19101.75 19201.86 19302.07 19402.30 19502.52 19603.02 19703.70 19804.44 19905.27 19995.98 20006.06 20xx6.79 20xx7.50 20308.11 20408.58 20508.91 21009.46 21509.75 注:2200年后,人口 中国城市流动人口影响因素的定量研究_行政论文 第七篇 一、引言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正在经历一个从农村到城市,从中西部到东部,再从东部到中西部的巨大人口流动潮(朱传耿等,20xxa)。人口流动已成为中国经济社会发展在人口领域的显著现象,它既是市场经济的必然产物,又反过来影响经济社会发展进程。因此,加强对中国流动人口的与研究具有重要的意义(朱传耿等,20xxb)。从人口流动的影响因素来看,市场经济条件下人口流动的资本、文化和科技要素的作用增大(林盛中,1993),制度因素已成为影响人口流动的关键(丁军,1993;李永宠,1995),城乡和地区差距扩大也进一步激发人口迁移和流动(蔡fǎng@①,1995)。但从总体看,这些研究没有从全国角度并利用定量方法对流动人口的影响因素作深入探讨。本文利用公安部1996年流动人口统计数据和国家1996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资料,对中国城市流动人口的影响因素进行定量研究。 国外学者认为,人口流迁的动因可以理解为“推和拉”两个方面的力量(Bouvier,et??al,1977)。“推”是指原居住国或居住地的不好的条件,包括人口过多、恶劣的气候条件、居住条件不好、缺乏机会和宗教等;“拉”的力量是指吸引移民迁居别地的因素,包括丰富的就业机会、适宜的气候、吸引人的生活方式、廉价的土地和自由等。许多别的因素可以调节这些推和拉的力量(Stouffer,S.A.,1940)。距离、搬家的费用、欲迁居的人的身体状况、家庭纽带的强弱等都会最终影响迁居的决策;法律及物质的因素也会起作用。但总的来看,人口流动的主动因是经济因素和社会因素。这里我们重点中国城市流动人口的“拉力”因素。 二、数据采集与处理 公安部1996年流动人口统计数据,包括全国3406个县市(其中包括区,以及省、设区市的累计)的流动人口分布情况,每一个县市构成一个调查表,列包括合计、性别(男、女)、居住时间、来源地(省外市、省外县、省内市、省内县、港澳台、国外)、居住情况(旅馆、居民家中、单位内部、工地现场、租赁房屋、其它),行代表迁移原因,包括合计、务工、务农、经商、服务、因公出差、借读培训、治病疗养、保姆、投靠亲友、探亲访友、旅游观光、其它13个项目。为了中国城市流动人口的影响因素,我们对公安部1996年流动人口统计数据进行2024 从《中国城市统计年鉴》中采集1996年16个社会经济统计因素,它们分别是:地区人口(万人)、市区人口(万人)、市区非农业人口(万人)、市区从业人口(万人)、市区个体劳动者(万人)、市区第二产业从业人员比重(%)、市区第三产业从业人员比重(%)、市区国内生产总值(亿元)、市区工业总产值(亿元)、市区利税总额(亿元)、市区百元资金实现利税(元)、市区客运总量(万人)、市区固定资产投资总额(亿元)、市区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亿元)、市区实际利用外资金额(亿元)、市区职工年平均工资(元)。 表1 城市流动人口与社会经济因素相关结果 社会经济因素 相关系数 相关系数临界值 检验结果 地区人口(万人)-0.010.3x 市区人口(万人)0.28??0.3x 市区非农业人口(万人) 0.28??0.3x 市区从业人口(万人)0.41??0.3 市区个体劳动者(万人) 0.59??0.3 市区第二产业从业人员比重(%) ??0.19??0.3x 市区第三产业从业人员比重(%) ??0.12??0.3x 市区国内生产总值(亿元) 0.55??0.3 市区工业总产值(亿元) 0.51??0.3 市区利税总额(亿元)0.42??0.3 市区百元资金实现利税(元) 0.08??0.3x 市区客运总量(万人)0.25??0.3x 市区固定资产投资总额(亿元) 0.39??0.3 市区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亿元)0.51??0.3 市区实际利用外资金额(亿元) 0.58??0.3 市区职工年平均工资(元) 0.7 0.3 注:相关系数显著性检验结果中,代表相关显著,x代表不显著。 三、相关 为了城市流动人口和其它16个社会经济因素之间的相关关系,首先计算城市流动人口和16个社会经济因素之间的相关系数。由于是二元相关(城市流动人口和其它的每个因素),因此采用了皮尔森(Pearson)积矩相关系数。取显著性水平0.01进行双侧检验,得到的相关系数、相关系数临界值和显著性检验结果如表1所示。 从表1可以看出,流动人口超过10万的城市中,流动人口总量和市区从业人口、市区个体劳动者、市区国内生产总值、市区工业总产值、市区利润总额、市区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市区实际利用外资金额和市区职工年平均工资相关性显著。其中,流动人口总量和市区职工年平均工资相关系数最大,达到0.7,相关系数超过0.5的从高到低依次是:市区职工年平均工资、市区实际利用外资金额、市区个体劳动者、市区国内生产总值、市区工业总产值和市区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与市区人口、市区非农业人口、市区第二产业从业人员比重、市区第三产业从业人员比重、市区百元资金实现利税和市区客运总量相关不显著,与地区人口呈负相关。 四、回归 为了进一步研究城市流动人口总量与这些因素之间的定量关系,我们采用了多元回归方法进行处理。首先对流动人口超过10万的84个城市用上述9个相关性显著的因素进行多元回归(见表2)发现,市区从业人口、市区个体劳动者、市区国内生产总值、固定资产投资总额、实际利用外资金额和职工年平均工资6个因素回归效果显著,总体回归效果也显著,但回归结果不理想。 表2 各个规模的城市流动人口回归参数 附图 为了进一步揭示城市流动人口与社会经济因素之间的关系,再按流动人口规模将城市分级,分级标准为:10万—15万,15万—25万,25万—50万和50万以上,回归结果见表2。(1)10万-15万规模的回归中,9个因素中只有市区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和市区职工年平均工资2个因素的F统计量大于临界值F(9,15)=2.59,回归效果显著,其余7个因素回归效果都为显著。总体F统计量也小于临界值F(1,15)[0.05]=4.54,总体回归效果不显著。(2)15万—25万规模的回归结果中,9个因素中的任何一个因素以及总体回归效果都不显著;25万—50万规模也是如此。(3)大于50万规模的城市回归中,市区个体劳动者、市区工业总产值、市区利税总额、市区固定资产投资总额和市区实际利用外资金额5个因素回归效果显著,总体回归效果也显著。 从上面的可以看出,只有流动人口超过50万的城市,其流动人口总量和市区的社会经济因素之间才有一定的线性关系。流动人口50万以上的城市有13个,这些城市流动人口数量很大,应该是人口流动发展较为成熟的城市,其流动人口和社会经济因素之间直接的规律性应该更强。因此,除了采用与上面相同的9个因素外,还将所有的16个因素考虑在内进行了多元回归和逐步回归,所得结果列为表3。 表3 50万以上流动人口城市的流动人口回归结果 附图 从三种回归方法的结果可以看出,16个因素的多元回归效果相当好,几乎所有的13个城市都能很好地回归,误差几乎为0。采用F统计量3.0为引入值,1.5为剔除值的逐步回归,结果有11个因素引入到回归方程中,分别为:市区个体劳动者、市区第二产业从业人员比重、市区第三产业从业人员比重、市区国内生产总值、市区工业总产值、市区利税总额、市区百元资金实现利税、市区客运总量、市区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市区实际利用外资金额和市区职工年平均工资。逐步回归的离差平方和为55845.2656、回归平方和为55841.3555、残差平方和为3.9090、复相关系数为1.0000。可以看出,用上述11个变量构建的回归方程和16个变量的多元回归效果相差不大,其F统计量为F(11,11)=1299.0813,远大于显著性水平0.01下的F临界值4.54,说明引入变量回归效果显著。从回归结果看,回归误差最高为3%,有8个城市几乎为0,因此回归效果很好,完全可以用逐步回归取代16个因素的多元回归;而9个因素多元回归效果不太理想,有6个城市回归误差超过10%,最高误差达27%,因此9个相关性较强的因素进行回归的效果不太理想。 可见,流动人口50万以上城市的回归效果较好,其中用回归得到的11个因素可以很好地表达流动人口总量,并用于预测的目的,回归方程为: 流动人口总量(万人)=-64.2655+0.2877市区个体劳动者(万人)+0.9874市区第二产业从业人员比重(%)-2.9195市区第三产业从业人员比重(%)+0.2680市区国内生产总值(亿元)-0.1720市区工业总产值(亿元)-0.8649市区利税总额(亿元)+5.1261市区百元资金实现利税(元)-0.0051市区客运总量(万人)+0.0531市区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亿元)+13.0708市区实际利用外资金额(亿元)+0.0208市区职工年平均工资(元) 四、研究结论 通过对 让语文课堂?成为孩子梦想开始的地方_语文论文 第八篇 山东省东阿县陈集联校 朱国林? 周丽萍 童年是多梦的季节,孩子的心中充盈着想象的,蓄积着创造的欲望。对这个五彩的世界,他们有着太多太多梦幻般美好的期待。而语文,似乎生来就是为放飞孩子们的多彩梦而存在的。孩子们在追“梦”中,原有的灵性得以迸发,潜具的悟性得以唤醒,与此同时,他们对祖国语言、民族感情也开始了美好的体验。那么,怎样让语文课堂成为孩子梦想开始的地方呢? 一、创设“梦”的情境。 教师倾心营造和与学生心灵相通的情境,利于孩子的自主体验、想象放飞、个性张扬,能诱发和促使“梦”的发生。毫无疑问,儿童与阅读的文本间存在着必然的或大或小的审美距离,只有当儿童与文本间产生了某种撞击,文本才会展现出无限丰富的意义,儿童也才会从中获得满足。而情境,正是二者联系的纽带。 情境召唤着“梦”,就像种子发芽离不开阳光雨露一样,儿童“梦”的生成也需要一定的外部催化。例如在教学古诗《游园不值》时,可以让学生表演其故事情节,使学生对全诗加深理解,学生们用他们的动作、神态、表情演绎了一段鲜活的故事,也是在表明自己对这首诗的诠释,一举一动皆是创造,一颦一笑皆蕴感情,跨越了遥远的时空界限,真正做到了读者与诗人的心灵沟通。学生学得开心、轻松、,不知不觉中创造性想像得到了发展。 二、放飞“梦”的翅膀 儿童的内心是最无拘束无束的,他们渴望走向原野,走近自然,渴望在广阔的天地放飞梦想。语文的世界是广豪的,上下几千年,纵横数万里,任你穿越时空,倾心对话。这就要求语文教学要彻底打破“课堂中心、书本中心、教师中心”的观念,充分拓展空间,增强活力。 首先,要营造良好的氛围让学生“自己说话”。如《月光曲》一课,播放音乐让学生闭目欣赏,用心去感觉,伴随着和谐优美的曲子,学生很快进入了愉悦其耳目,激动其心灵,开发其智力境界。这时,教师又不失时机地让学生说说听了乐曲后仿佛看到了什么,可谓“一石激起千层浪”,学生情趣高涨,各抒已见。有的说,看到调皮的孩子;有的说,看到了涨潮。还要组织孩子进行交流,让他们在相互的碰撞中得到视野的拓展。 最后,要让儿童回归远离了的生活世界。实际上就是要把学生从课程领入社会和实践之中。方面可以拓展课程时空,使学习不再仅仅指一堂课所学的内容,它打开了学生的视野,穿越时间的遂道,把过去、现在、未来的知识浓缩在一起,供学生阅读它跨越地城的界碑,让学生占有人类的全部精神财富。另一方面把生活世界提供给学生理解和体验,提高学生对生活的深刻理解和深入感悟,使他们不断领悟人生的意义,了解人不但活着,而且知道人应该怎样活着,使他们在与世界的沟通中感受生命的崇高,使精神世界日益丰富起来。如《只有一个地球》一课,教师先让学生调查周围的生活环境,搜集相关的资料,先让学生从他看到和听到的具体情况说起,人类随意的乱扔垃圾乱排废气、乱砍乱伐、使地球资源受到破环,人类自身也受到了自然的报复,水土流失加剧,土壤沙化日益严重,沙尘暴遮天蔽口……严重影响了人们的日常生活。而保护环境的地方,则大自然重新还给人类一个优美的山河。所有这些都能让学生反省自身,明白人类在为自身利益有所行动叶,看一看是否威胁到了其他的生命。学生会更加懂得人只有与自然和谐相处,才能真正享受到大自然的美丽,感悟到生命的真谛。 为了高高托举孩子们的“多彩梦”,就让语文课成为孩子梦想开始的地方吧!(作者单位:山东省东阿县陈集联校) 电力云计算研究_工科论文 第九篇 电力系统的计算任务繁重,实时性强,准确性高,对中心计算平台的承载能力要求极高。现有的电力系统主要采用嵌入式测量工具,可拓展性差,信息集成能力弱,升级空间小,因而传统落后的电力计算结构、技术需要进行创新研究。 通过提高电力系统的互联程度与智能化操控,加强电力系统数据的可靠性,建立计算模型,保证电力信息的采集、合成、、抵御等功能发挥,针对电力可靠指标的灵敏度、有效性等环节作出合理规划,以云计算作为崭新电力计算平台的计算模式,成为整合动态虚拟抽象的电力资源的服务工具。云计算是以互联网覆盖技术为支撑,综合运用若干计算技术的统称。它是指分布式处理、并行处理和网络计算的发展,或者说是这些计算机科学概念的商业实现,是基于网络的超级计算模式。经由远程操控有效地切换数据实用,协同区域网络的共享资源,为每位用户提供配套服务。Www.meiword.COm 1 电力系统的云计算 电力云计算是根据国内电网管辖进行的仿真模型构制,各网络都针对所辖区域内的电网建立了较为详细的电力系统模型,而对相邻电网的模型则在一定程度上进行简化和等值,并在此系统模型的基础上进行计算机仿真,为电力系统调度、运行、监控、保护、营销提供重要依据。 1.1 电力云组成 由于电力具有分布自然、可靠性强、实时性高、生产、输送、配置、使用同时完成的特点,因而电力系统的管理与控制的本质特征就是“分级管理、分层控制、分布处理”。根据电力系统的分布计算、集群应用的特征,构建云计算网络的物理结构。 为保证电力系统的层次清晰、布局合理科学,以主云和子云的级别区分资源调度,优化电力系统的数据运行水平。如下图所示,主云指电力系统终端整体结构,子云指各个节点资源分配,相互之间的数据切换是通过分级管理控制。 1.2 电力系统云体系结构 电力系统的云体系实质上是类似于金字塔结构形式,由基础设施、服务平台、应用程序组成。云体系按照层次划分为高级访问层、应用接口层、基础管理层、物理储存层,通过分层协同开发,能够满足各级电网的计算要求。 2 电力系统的云计算技术 针对传统电网测量技术中存在的模糊、不完全覆盖、损耗程度严重等问题,现行投入应用的智能化电网测量发展显得更加灵活使用,特别是针对跨区域、跨平台的电力数据计算,云计算具有高精度低损耗的特点,保证各级电网部门之间工作的协调性。 2.1 云计算的资源整合 电力系统是多用户多节点复杂电力资源的2024体,这就要求电力云计算具备较强的自我组织能力、动态协同能力、资源共享能力,云计算可针对电力资源数据库中存储的数据,发出请求,进而接收反馈信息,调配云机制中的资源,加以整合。 2.2 云计算的资源调度 电力云计算需要就动态网络环境中任务需求进行整理调度, 降低任务调配的重复率,简化客户需求 ,均衡云计算中可利用资源量。电力云需要针对资源的分布形式及客户的参考要求,进行有效的调度管理。由于对云资源进行了虚拟化,云内部任意终端可以像本地资源一样访问。在实际访问中,采用云调度来实现对云资源的管理。系统根据动态得到信息对系统中的资源进行优先排序,从而在得到计算请求后可以很快访问到云中可用的资源。 2.3 云计算的技术标准 云计算具有安全性高、可靠性高、协作性高、通用性高、计算能力强、服务范围广等特点,配合电力系统的运用要求。云计算技术还具备自身的技术标准,首先采用规范化的数据模型,以iec cim国际标准为依据,稳态数据交换可采用e格式规范,暂态技术数据以综合程序psasp的数据格式为准。电力云计算为电力系统规划、调度、科研提供了强大的技术支撑与服务效率,节约电力系统的维护成本。 3 电力云计算的展望 国内2024电力系统的信息化建设仍然处在起步阶段,各应用系统相互运行,在系统内部形成了一个个信息孤岛。重复处理交叉信息,容易造成系统数据库信息的浪费与失效。因而在进行云计算技术拓展的同时,需要就云计算本身存在的问题进行有效地调节,对其未来发展进行积极的展望。 3.1 安全稳定 对于大规模电力系统而言,时域仿真的计算量很大,因此目前尚只能应用于离线。一方面在提高云计算控制协作效率,另一方面要保证云计算处理干扰问题的稳定性要求,特别是基于网络随机性的处理因素,更需要对电力处理中的稳定性和安全性进行保障。 3.2 调度监控 电力系统调度与监控的力度随着分布式电源的增加呈现正比增强的要求,逐渐改变电力系统监理控制的集中式方式,通过云计算处理信息的能力实现大范围的实时监控与调度。通过云计算,增强信息协作共享效果。 3.3 评估运行 相对于传统的电力系统评估运行方式来说,存在评估效率低,运行成本高,制约信息可靠性。而基于网络云计算的计算速度、实时性等功能能有效地解决计算瓶颈,达到评估的标准要求。 3.4 发展展望 云计算适用于电网公司、发电公司、市场投资监管企业等不同类型,为了促进信息共享与安全保障之间的协调性,必须在设计云计算平台时,考虑计算数据吞吐量、负荷分配量、 广阔度、精度等,统一规划电力信息系统,解决云计算与控制能力。 4 结论 云计算是近年来在电力系统中应用广泛的技术,能够有效地解决各种复杂的电力问题,硬件投入设备少,可用性强,因而加强云计算研究是未来电力系统发展的主要方面。 信任 尊重 肯定语文论文_语文论文 第十篇 信任???尊重???肯定 ???????????????????——关爱差生 ????江西大余???王万辉(0797—8722362转812) ??也许,我所举的例子具有太多的偶然性;也许,我所说的学生并非真正的差生;但它,却给了我不少的启迪…… 新学年开始,我——一位刚调入东门小学的新老师,接任了二年级四班的班主任兼语文教师。因为我刚调入本校,我急于了解本班学生,于是,翻看成绩册,询问原任教师,在笔记本上写下了他们的学习、守纪方面的情况,也由此知道了谁是好生,谁是差生。而对于那几个新转入本班的学生,我无从了解,只能靠自己观察了。叶启,就在这不经意中走到了我的面前。 叶启——也是一位刚转入东门小学的新生。翻看评语,无所谓好,也无所谓差,平平常常、普普通通的一位男生。在第一次班队活动中,我要选一位管理班级钥匙的学生。在众多自荐者中,他的手举得最高,而且他家离学校很近,于是,我选中了他。在接过钥匙的一瞬间,我注意到他眼里闪过一丝喜悦的光彩。在以后的日子里,他把这项工作做得尽善尽美,每天按时开门、锁门,从未让一个同学在教室门口等过。我心里想:他好像还挺不错的。于是,我在班上表扬了他。 第一次作业,我就发现了他的字写得非常好,于是,我常常 拿他的作业给全班同学做榜样。尽管,刚开始时,他的作业正确率不高。后来,为了让全班同学少看到几个“x”,他做作业时认真多了,他的作业也变得对的多,错的少,甚至没有错的了。再后来,他的成绩进入了前十几名,于是,在我心中,开始把他列入了优等生的范围。 大概每个教师心中,对优等生都会有或多或少的偏爱,而由于对他们的偏爱,而变得对他们的缺点更容易宽容。其实,我也发现了叶启的不少缺点:上课会说闲话,有时会欺负同学等,只是因为我对他的印象不错,所以我从未大声斥责、粗暴地批评他,而是常常朋友式地与他谈心。谈话过后,他准会有所好转,尽管免不了再犯,但毕竟他乐于听从我的教诲,不与我对着干,而且,他违反纪律的次数越来越少,甚至能主动制止别的违纪行为了。 知道叶启原来是差生,已经是差不多半个学期的事了。一次,我偶然从他原来那所学校的任课教师处了解到:叶启从幼儿园起就是一个调皮大王。上课不专心听讲,爱与同学打闹。加上老师不停地对他批评,他变得对学习无积极性,对上学不感兴趣。听完他的介绍,我疑惑了,这是我们班的那个叶启吗? 在家长会上,我从叶启的母亲口中证实了,那个原来被称为调皮大王的叶启,真的已经变成了如今这个被评为书法特长生,为二(4)班的同学所信任、喜爱的叶启。他的母亲欣喜地说:“真 没想到换了一所学校,他就如同换了个人。是什么让他有了如此大的改变呢?” 是啊,是什么改变了他呢?如果刚开始时,我就知道他是调皮大王,我会让他管钥匙吗?如果我一开始就把他定位于差生,我会经常在班上表扬他,把他当作全班学习的榜样吗?如果我经常对他的缺点大肆批评,他能被全班同学评为“积极分子”吗?如果我一直对他存在偏见,他今天又会是什么样子呢?被信任、被尊重、被肯定的力量如此巨大,能使一个人发生意想不到的变化。 世上本无好生、差生之分,如果我们本无偏见,把每个孩子都当好生看待,给每个孩子以充分的信任、尊重与肯定,那“差生”将不复存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