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制造业生产管理方案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制造业生产管理方案范文第1篇
一、水泥制造企业档案管理存在的问题
目前,有的水泥制造企业档案管理工作已不能适应新时期档案管理工作的要求,这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档案管理体制不健全,制度不完善
虽然,大多数的企业已使用计算机管理方式进行档案工作,但还只是处于初级阶段,只停留在索引和目录的管理上。缺乏全面的档案管理制度,档案管理工作的随意性比较大,许多档案管理工作无章可循。
(二)观念落后
企业领导对档案的真正价值,对档案工作在水泥制造企业的发展过程中所起的作用缺少必要的认识,通常认为,档案室只是存放一些原始资料的场所。往往忽视档案的管理工作,把主要精力都用在了产品的研发和市场的把握上。
(三)档案文件不全
在接受档案的过程中,往往接受的文件不全面,遗漏一些重要文件的归档。在收集资料的过程中,由于专业知识的匮乏,整理和归档工作经常出现纰漏,这对档案管理工作的严密性产生了极大的影响。
(四)档案管理工作滞后
⒈档案编制形式和内容单一。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档案内容的载体形式应更趋向于多元化,各类档案的信息收集不全面,使得企业领导决策层,无法利用档案信息进行战略决策,从而使得档案没有产生其应有的经济效益。
⒉档案编制成果档次低,以一次性编制为主。只追求编制成果的数量,却不重视编制成果的质量,往往与实际相脱节。
⒊档案管理人员素质普遍较低、人数少。在实际的档案管理工作中,档案编制效率低下,究其原因主要是档案编制人员整体素质偏低,而他们的工作量又相对较大,所以给档案管理工作带来了较大的困难,严重影响了企业的档案管理的效率。
(五)缺乏档案管理专才
信息化社会的到来,需要一批既懂得档案管理专业知识,又懂得水泥行业专业知识,还懂得信息技术的档案管理专才。目前,许多水泥制造企业的档案管理人员还不具备这类的复合型人才,他们的知识结构需要进一步的提高,企业要为这一类人员提供必要的培训,使他们能够跟上档案管理专业快速发展的步伐,为企业的发展提供更有效的支撑。
二、水泥制造企业档案管理对策
针对上述的问题,如果不引起企业领导的重视,并加以解决,将会影响企业在水泥行业的核心竞争力和可持续性发展。因此,笔者认为,必须从以下几方面采取相应的对策来解决水泥制造企业档案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一)完善企业档案管理体制,严格按档案管理制度执行
要做好档案管理工作,就必须完善其体制建设。档案管理工作应引入合理的竞争激励机制,有效改变档案管理工作者目前不思进取、满足于现状的局面。竞争机制能使档案工作人员有危机感,优胜劣汰,工作效率低下,坚决予以解聘。从而能够有效激发工作人员的工作激情,发挥其个人潜力,更好的投身工作。
还必须制定详细的管理制度,并严格按管理制度执行。对档案管理工作人员明确其职责,评价其工作表现,以月度考核、季度考核和年终考核相结合,实行奖惩制度。从而调动全体档案管理工作人员工作的积极性,规范其工作。
(二)更新传统观念,重视企业档案管理工作
水泥制造企业档案管理工作是企业日常工作中非常重要的一个组成部分,对于企业的发展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档案不仅能为企业提供决策支持,还能为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提供帮助。档案就是历史经验,就是企业的资料宝藏。对企业员工应加强宣传力度,增强他们的档案意识,使他们认识到档案的宝贵性,才能重视档案管理工作。
(三)合理划分档案文件,确保归档文件完整、齐全
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计算机已经全面应用于档案管理工作。使用计算机辅助档案管理工作可以有效提高档案查阅速度,大大节省传统方式的手工操作所花费的时间。如采用条形码来代替档案号,既快捷,又可靠。不会由于档案管理工作人员的粗心或误判而导致档案文件的缺失。使用计算机进行现代化的档案管理工作,可以真正的做到事半功倍。
(四)档案管理工作创新,全面提升档案管理工作质量
企业要发展,要做大做强,企业的档案管理工作水平应该能跟得上企业的发展速度。这就要求提高企业所有人员的有关档案的业务知识。要对全企业职工进行必要的培训,为他们讲解档案的基础知识。档案管理工作人员还应明确自身的责任意识,对档案信息的保密工作,建立更为合理的管理方法和规章制度。企业领导层,要舍得投入资金,加强档案管理部门的基础设施建设,为档案管理工作人员更好的工作提供有力的支撑。
(五)加强企业档案管理工作人员的业务培训,提高其综合素质
档案管理工作的现代化发展,需要一批专业知识过硬、积极进取、勇于挑战、具有创新能力的人才。加强培养和造就一批综合素质高的企业档案管理人员的重要性,已经越来越引起企业界的重视。企业档案管理工作的优效,离不开高素质的专业管理人才,而高素质的专业管理人才,不仅需要他们具有较高的学历背景,还需要他们在工作中不断的成长。这就需要企业重视对这批人员的培训工作,使他们不断的学习,不断的成长。作为档案管理工作人员自身也要适时转变观念,走出办公室,和企业不同岗位的人员充分沟通交流,熟悉企业的各个组成部分。只有这样,才能更好的实现档案管理工作的现代化。
参考文献
[1] 赵晓勇.关于企业档案管理创新的探讨[J].中国高新技术企业,2010(4).
[2] 张剑星,周文泳.关于水泥制造企业培育核心竞争力的探讨[J].华东经济管理,2002(6).
制造业生产管理方案范文第2篇
本文以一个航空产品档案管理人员的视角,通过阐述协同研制中航空产品档案管理的问题,结合档案管理、信息管理、项目管理、构型管理等的相关知识,提出适合航空产品档案管理的、现实可行的优化策略,以提高航空产品档案管理的效率,实现档案为航空产品研制服务的宗旨。
【关键词】
协同研制;航空;产品档案;优化策略
1前言
协,众之同和也;同,合会也。所谓协同,应用到航空产品研制领域,便是指各个单位在某一核心单位的带动下,互相配合,积蓄能力,科学有序地发挥自身的优势,不断汇聚成统一的力量,最终高效地完成航空产品的研制。协同研制模式已成为国内航空企业的首选。它的优势不仅体现在某一航空产品顺利推出的目标达成上,还体现在核心单位的实力提升上,更体现在各参研单位的能力提高与整个行业的管理水平和研制能力的全方位提升上,可谓一荣俱荣,协同共赢。但由于协同研制涉及到多单位,各单位研制能力高低不一、协同意愿大小不同,核心单位综合能力不足等,给现实中的航空产品档案管理带来了不少问题。
2协同研制中航空产品档案管理的问题
2.1航空产品档案的归档质量参差不齐
航空产品档案是指航空产品在设计、研制和制造活动中形成的具有保存价值的科技档案,主要包括技术文件、图样及其相应的元数据。由于大多数航空产品的结构复杂,设计研发周期长,制造过程难度大,因此,由此产生的产品档案可谓数量繁多,质量参差不齐,给档案管理工作带来了很多困难。在协同研制这一模式下,频繁的设计更改会带来诸多风险,最为明显的例子是设计单位现行有效的图纸无法与生产现场对接,造成更改贯彻不到位,不仅会拖延研制进度,更易直接导致经济损失。出于保证研制进度和节约经济成本的目的,提高航空产品档案内容信息的质量便成了设计工作中的一大重点。而作为协同研制的项目,航空产品档案高度依赖计算机技术,研制过程中产生的档案数据格式无法得到有效的统一,往往是UG、CAD、PDF、TIF等格式齐上阵,同一格式往往又涉及多个不同的软件版本,造成档案无法正常打开并提供利用。这种管理的困境告诉我们,只有具备统一的数据格式,技术文件、图样才能在信息系统中被不同单位识别,得到有效的传递与利用。
2.2航空产品档案的传递效率无法保证
航空产品档案的传递效率体现在技术文件、图纸传递的及时准确上。协同研制中,设计、试验、反馈、制造是一系列循环往复的、波浪式上升的前进过程,绝不是单一的、直线型的前进过程。在这个过程中,设计单位产生的档案要贯彻到制造单位的生产现场中,制造现场的问题要反馈到设计单位并得到更改并归档再发放到现场,才能使试验、反馈、制造得以顺利运行。由于这个过程涉及到多个乃至几十个成百个参研单位,产品文件的更改又十分频繁,从制造单位现场问题反馈到设计单位的产品文件完成更改并归档所耗费的时间颇长,因此,给档案管理部门预留的时间甚少,甚至可以说没有,所以,档案管理部门必须加班加点完成发放传递,航空产品档案的传递效率无法保证。
2.3航空产品档案的成套性要求难以达到
某一型号的航空产品,往往由零件、组件、部件等组成,因此,航空产品档案的成套性特征非常明显。协同研制过程中,核心单位及重点设计单位为了赶进度,往往在时间节点到来前,顾不上归档的成套性要求,批量的、无序的产生产品档案,一归档即要求档案部门发放,无法确保成套性到达生产现场,给制造单位带来了混乱,浪费了大量人力、物力。
3协同研制中航空产品档案管理的优化策略
针对协同研制中遇到的上述问题,本文拟提出一个切实可行的、行之有效的航空产品档案管理优化策略。航空产品档案管理优化策略可概括为:在多专业协作团队的带动下,以项目计划为指导,以数据系统为支撑,进行适应构型管理和标准体系的航空产品档案管理。具体来说,此策略包含多专业协作团队、项目计划、构型管理、标准体系、数据系统等五方面要素。
3.1多专业协作团队
人是生产力中最活跃的因素。在协同研制中,人的作用不可小觑。为了尽可能地规避风险、解决问题,航空产品档案管理应具备一个多专业协作团队。这个团队应纳入各个单位的档案管理专业人才队伍,使其形成一股基础力量,其中,核心单位及重点单位的档案管理专业人才须起到一定的领导作用;核心单位及重点单位还应积极地将信息化人员、项目管理人员、构型管理人员、质量管理人员纳入其中,使其共同参与团队建设与讨论,每一专业人员针对协同研制中出现的问题,各抒己见,共同承担问题与风险。有多大责任就有多大责任心,必须将具体事项落实到每一专业团队成员,才有可能达到预期的效果。在这个多专业协作团队中,作为基础力量的档案管理专业人才,必须得到统一的专业培训,对协同研制高度认可并积极参与;认同并理解前端控制和文件生命周期理论,制定出统一的适合具体型号研制要求的档案管理制度,尤其在归档质量、数据传递规则、成套性要求等方面严格要求,并积极贯彻落实。其他专业人员,应积极探索建立一个有效的协作沟通体系。
3.2项目计划
项目计划不仅是航空产品研制的总纲性文件,更是具体到某一节点、某一季度、某一月、某一天的基础性文件。可以说,航空产品档案的产生、归档、传递、利用乃至销毁,都与项目计划息息相关。因此,某一航空产品的项目计划,必须自觉地将航空产品档案管理囊括其中。协同研制中,项目计划的制定必须遵循产品研制的发展规律,不可操之过急,亦不可无限拖延;涉及航空产品档案管理的项目计划部分,必须得到上述多专业协作团队的充分认可;必须具备一定的动态性,可在适度范围内进行调整。只有这样,航空产品设计单位可在计划指导下,归档质量可靠的技术文件及图纸;航空产品制造单位可在正常的时间范围内,接收到有效的产品档案,开展现场研制工作;作为两者链条的航空产品档案管理部门,可根据项目计划,逐步落实归档、传递工作,保证归档质量及传递效率。
3.3构型管理
构型管理是一种面向产品全生命周期的,以产品结构为组织方式,将各阶段产品数据(结构信息、工艺信息等)关联起来并对其进行管理和控制,从而保证产品数据一致性和有效性的技术。由此可见,构型管理与航空产品档案管理存在着某种程度上的内在联系。航空产品档案管理应充分吸收构型管理的成果,找到自身的发展之路。具体来说,在协同研制中,档案管理人员应重视构型管理的作用,可依托多专业协作团队,在构型管理人员的帮助下,以构型项为基础,设计航空产品档案归档、传递的规则,形成系统的航空产品档案管理制度,从源头上控制,充分保证航空产品档案的成套性及动态有效性,以促进生产现场的有序管理。
3.4标准体系
没有规矩不成方圆。标准体系建设对于协同研制中的航空产品档案管理至关重要。航空产品档案管理人员应积极地将管理中遇到的问题反馈标准化人员,标准化人员在接收到反馈后,分析问题,在多专业协作团队中发起讨论,共同研究,建设一个适应航空产品档案管理需求的标准体系。标准体系建设应符合下述要求:首先,标准体系应是一系列标准的有机组成体。航空产品档案归档的要求、传递的机制、利用的要求、销毁的方式,等等,均应有对应的标准;其次,标准体系建设必须统一且唯一,即同一方面的标准只能有一份,各个航空单位应充分认同并具体落实相应的标准;再次,由于各个单位的工作重心不同,对于标准的理解也存在很大的差异,因此,核心单位应有权力和义务对各个标准进行解释,并监督检查各个单位的落实情况;最后,由于产品研制周期较长,实际经验在不断地积累,标准体系应具备动态调整的能力。只有具备完善的标准体系,强调统一、有序,产品档案的归档质量才能得到有效提高,传递效率、成套性要求才能得到保证,不至于形成信息孤岛,延误进度,为协同研制打下坚实的基础。
3.5数据系统
数据系统是航空产品档案管理的物质基础。数据系统管理的重点在于产品档案接收与分发。针对业务需求,核心单位应对各个航空单位的系统建设进行指导,确立统一的系统建立机制,构建适应协同研制这一模式的信息系统。针对协同研制这种模式,各个航空单位应建立统一的数据系统,若无法实现完全一致,至少须具备数据转换的统一接口。在现有条件下,鉴于产品档案产生、归档、利用的管理特点,不同单位间的产品数据管理系统(PDM)、档案管理系统、文件传输系统等均应实现有机统一,以减少因数据系统不一致而带来的档案传递问题。但数据系统的建设依赖于构型管理和标准体系的要求,绝不能简单粗暴地要求信息化人员修改系统,而不考虑现实的构型管理和标准体系。
4结语
在复杂的航空产品协同研制过程中,我们遇到了诸多现实问题,一定程度上造成了人力、物力的浪费。但这种种探索也为日后的成功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正是基于现实中发现的问题,我们提出了协同研制中产品档案管理的优化策略。在这种策略的运行下,航空产品档案管理必将实现自身无可替代的价值,为航空产品的研制服务,为航空产业的发展壮大服务!
参考文献:
[1]叶小利.航空工业档案信息资源的开发利用[J].机电兵船档案,2011(02).
制造业生产管理方案范文第3篇
新法案与软件正版化
在论坛上,中国人民大学知识产权学院副教授张广良就“国际贸易中知识产权保护最新动向”做演讲。他提出,中国作为制造大国,制造业涵盖领域之广,企业之多让我们必须对国际贸易中法规的变化保持高度的灵敏,以减少因为缺乏相关知识产权保护意识和知识而带来的贸易争端。
2011年,《销售产品——窃取或盗用信息技术法》(简称新《反不正当竞争新法案》)在美国华盛顿州和路易斯安娜州通过。根据该法案,只要制造商出口到上述两个州的产品在生产、经营、运输、推广等任一过程中使用了假冒盗版的IT产品,就有可能构成不正当竞争,从而受到。该法案虽然只在以上两个州通过,但是已经得到了联邦层面的支持,那些没有具体制定此法案的州或地区也有相应的法律条款管辖类似的行为。
由于该法案针对所有国家,拥有众多制造企业的中国当重视并避免遭到。本次美国法律的修改把视角放在了信息技术产品之上,是对全球制造业企业发出的一个信号:尊重信息技术知识产权,使用正版IT产品。
面对新法案的这项突出变化,张广良提出了具体的应对措施,包括提高知识产权和软件正版化意识,使用合法软件等IT产品;提高知识产权应用能力,做好软件资产管理,以及提高应对知识产权国际纠纷的能力,妥善处理纠纷。
张广良特别指出,企业应该避免使用盗版产品能够节约成本这种“省钱”思维,而正确应对这一变化的方法就是对企业IT使用情况进行排查,确保所使用产品均合法,这样既能避免纠纷,还可以反向使用此类新法案,对使用不规范软件的竞争对手进行遏制,扩大自身市场份额和竞争实力。
加强软件资产管理
微软公司西区首席技术官施振纲在论坛上介绍,随着制造业企业对生产效率提升的越来越重视,IT技术将能从中起到关键作用。而新法案的变化让企业不得不思考如何排查自身的IT资产是否存在违规现象。就国内制造业而言,由于软件产品种类繁多,购买年限跨度大,产品授权差异等往往造成企业软件资产重复投资和利用率低下等情况。对此成都时代加华软件技术有限公司企业事业部副总监吴燕分享了“部署软件资产管理,推动制造业信息化”理念与经验,列举了软件资产管理软件在全球范围内多家公司应用的案例。
制造业生产管理方案范文第4篇
1.1对于技术档案管理重视程度不够
企业作为生产型企业,追求经济效益和社会价值最大化,重视经营管理和生产管理是正常情况,但技术管理作为企业管理的重要一环,对于企业经营和生产活动有着积极的正面作用,同样不应该被忽视。技术档案管理作为技术管理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工作内容繁琐、投入精力大、耗时长、短期回报不明显,这些特点给生产管理人员带来了很大的困扰,特别是对于生产任务重、人力资源有限的企业,同时由于技术档案管理可能出现的前人栽树、后人乘凉的工作效应,造成企业管理者对该项工作有意无意的回避。
1.2技术档案管理不规范
技术档案不同于行政档案、人事档案,其本身对于档案建立、分类以及日常更新需要一定的生产管理和专业技术经验,而具备这样经验的人员往往又是企业生产骨干,不可能投入过多精力在技术档案管理工作中,这就造成了技术档案建档、分类和更新工作中由于档案管理人员能力和经验不足技术档案管理不够规范,技术档案内容缺失或者关键参数不准确。另外,即使是生产技术管理人员在做这方面工作,也可能由于缺乏相应的技术支持和对于档案管理理解层次不同以及投入精力不同,造成该工作开展的差异性,都是直接影响技术档案规范性的重要诱因。
1.3技术档案管理缺乏连续性
技术档案管理贯穿企业的设计、建设、安装、调试、生产到后期检修、技术改造各个阶段,很难保证原有技术档案管理人员工作岗位和工作职责不发生变动,岗位变动就意味着该人员不再承担技术档案管理的主要责任,在人员变更的情况下,即使可以做到交接过程的规范与全面,也会因为前任与继任管理人员理念、能力和对该项工作投入度不同等各种原因造成该项工作停顿、半途而废甚至推倒重来,造成工作资源的极大浪费。同时,由于企业生产活动中各个阶段的工作任务的不同,对于技术档案管理来说,如果缺乏有效的指导或者规划也会造成技术档案管理中的断层或者工作不到位的情况出现。
2对于技术档案管理中存在问题的应对措施
针对技术档案管理中主要存在的问题,应该进行有针对性的整改,强化管理意识和制度建设,形成符合企业自身特色的技术档案管理体系。
2.1加强技术档案管理意识
首先需要肯定技术档案在企业经营和生产活动中具有不可或缺的作用,技术档案具有原始性和凭证性的特点,一旦技术档案管理不到位造成资料缺失或者技术档案管理工作中断将对企业造成不可预测的损失。其次,将技术档案管理作为生产技术管理工作的一项重要内容,定期进行评估和考核,避免因工作冲突或者人员工作疏失所带来的不利影响。最后,强化技术档案管理重要性宣贯,使得生产人员自觉加入到技术档案管理体系中来,高质量完成技术档案建设、管理工作。
2.2规范技术档案管理体系
技术档案管理体系的规范,首先需要明确技术档案管理人员的职责和工作流程,保证技术档案管理人员明确知道自己做什么、怎么做,可以综合档案管理规范和生产管理人员的需求,形成符合企业特色的技术档案管理体系,明确技术档案内容、格式、检索关键条目等内容,保证技术档案更新的时效性、形式的规范性,规避因人员变动或者企业经营氛围改变造成技术档案内容的疏漏以及质量下降。
2.3实现技术档案跟踪管理
考虑到技术档案管理贯穿企业全过程,建立并形成技术档案跟踪管理制度就显得至关重要了,建立以节点性工作为考核点,技术档案管理目标和任务完成情况作为跟踪管理的依托,可以有效降低因技术档案管理衔接不到位、企业经营情况发生变化影响技术档案管理工作开展等不利情况发生的可能。同时,对技术档案管理人员工作开展情况进行有效监督和指导,也是推动技术档案管理工作跟踪管理的有效途径。
3全方位打造立体式技术档案管理系统
要实现技术档案的全过程高效管理,就要求生产管理人员必须在项目前期对于技术档案管理工作开展有明确的思路和计划,并在技术档案建立初期甚至更早就明确档案内容、格式、档案变更程序以及如何实现技术档案跟踪管理的管理办法。
3.1技术档案的格式
技术档案的格式主要用于规范技术档案的建立和定点存放以及检索关键条目,应类别区分、装订形式、名称与时间排序、文本格式(档案名称、标识、页码等有效统一)等相关内容。通过规范技术档案的格式,可以让技术档案管理人员在整理技术档案时可以保证技术档案的完成质量和更完整、更有效地存放技术档案以及实现对于技术档案检索效率。
3.2技术档案的变更程序
技术档案变更程序是在技术档案内容或者格式发生变化,由技术档案管理人员完成的对技术档案的更改手续。为保证技术档案的一贯性,除非技术档案存在重大缺陷或者生产业务需求进行较大变动的情况下不对技术档案格式进行调整,而对内容的修改也应在保留原有信息的情况下完成,以保证原始信息留存和全过程管理。
3.3技术档案的跟踪管理
针对企业生产各个阶段的实际情况,制定技术档案的跟踪管理制度。例如在设计阶段完成项目科研报告、审批文件、设计资料等技术资料的收集以及对于技术档案管理架构和流程的实现,在建设与安装阶段完成设计资料变更、合同与技术协议、到货清单和设备厂家提供的设备说明书等技术资料的收集,调试阶段完成调试报告、设计变更资料的收集以及项目竣工资料整理,生产阶段完成机组性能参数、试验记录、工艺记录、生产过程控制系统备份数据和日常运维相关资料收集以及对现有技术档案调整工作,检修和技术改造阶段完成检修记录、设备变更记录、项目技术方案、技术措施等相关资料收集以及对于技术档案的补充工作。保证各阶段工作任务的有效落实,是技术档案跟踪管理的核心和根本。
3.4技术档案管理工作的贯穿
要打造立体式技术档案管理系统,关键是抓好贯穿整个技术档案管理的管理人员。首先,应强化技术档案管理人员的责任意识,让他们充分认识技术档案在生产建设、工程设计和技术改造工作中的重要作用,明确自己的责任和义务,才能更好地完成技术档案管理工作任务。其次,赋予技术档案管理人员足够的权利,可以调动技术档案管理工作所需要的人力和物力资源,保证技术档案管理工作顺利开展。最后,设立技术档案管理督管和奖惩机制,让技术档案管理人员在监督下工作,保证工作进度和完成质量。
4结语
制造业生产管理方案范文第5篇
[关键词]市政工程;工程造价;管路; 应用;提高
中图分类号:TU9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价值工程的运用可以提高产品及其零部件的标准化,可以去掉无用或是不必要的零部件,可以节约能源和贵重材料或找到更便宜的替代材料,可以采用最先进的技术,改革工艺和生产流程,这样可以在事前将产品的功能与成本控制在最优方案里,从而保证产品功能的同时,降低产品成本。只要是有功能要求和花费成本的地方存在,就能运用价值工程进行分析与研究。在产品设计阶段使用价值工程尤为重要。
1 价值工程的理论分析
由于社会进步的发展当前社会上的生产企业普及的采用,并发现问题给予改善现状的主要方法是使企业实施KPI诊断和PDCA(计划、实施、检查和处置) 循环等。运用这些改善方法可以是,使企业造价的个别性、差异性的标准化改善得以持续不断地进行。因而达到企业的造价的个别性、差异性作业逐步实现精益化。如对价值工程在市政工程造价管理中的应用进行改善时利用PDCA循环方法,其改善的步骤是先根据作业需要制定作业标准,然后在工作中按照制定的作业标准进行操作并将工作过程中的实际状况记录下来,再将实际操作情况的记录与作业标准进行对比看是否有不同之处,如果有就将其作为一个新的造价的个别性、差异性问题,然后采用5W3H 方法对其产生的原因进行分析,并根据其分析的结果采用新的措施对问题进行再次改进,同时根据所采用的措施对作业标准进行修改并制成新的作业标准。企业按照此方法依次循环往复地进行下去,就可以实现企业作业标准的不断优化。我国自20 世纪80 年代初引进价值工程在市政工程造价管理中的应用理论和概念以来,价值工程在市政工程造价管理中的应用发展已初具规模,良性发展的局面真正逐渐形成。价值工程在市政工程造价管理中的应用论在我国的研究始于20 世纪90年代末。
2 市政工程造价控制的特点
市政建设项目的工程造价主要有以下几个特点: 造价的大额性。造价的个别性、差异性。每项工程所处地区、地段和地理环境的不相同,使得工程造价的个别性更加突出。第一阶段军事后勤学上的价值工程在市政工程造价管理中的应用概念,虽然字面相同,但是意义已经不完全相同了:第一阶段军事后勤学上的logistics 概念主要是指造价的个别性、差异性。调度上的造价的个别性、差异性问题,而新时期的logistics 概念则是在各个专业市政工程造价管理全面高度发展的基础上基于企业供、产、销等全范围、全方位的市政工程造价管理问题。它是一种适应新时期所有企业,包括军队、学校、事业单位的集成化、信息化、一体化的现代造价的个别性、差异性。这个阶段的主要事实是20 世纪80 年代中期以来企业内部的造价的个别性、差异性:MRPⅡ是把生产管理与生产能力管理、仓储管理、车间管理、采购管理、成本管理等集成起来;DRP 是把分销计划、客户管理、运输管理、配送管理、车辆管理、仓储管理、成本管理等集成起来;ERP 是把MRP 和DRP 二者集成起来;ERP 是把MRPⅡ与人事管理、设备管理、行政办公等系统集成起来等等。
3 价值工程应用于市政工程的重要性及障碍
3.1价值工程应用于市政工程的重要性
在传统生产系统中,在制品库存和成品库存被视为资产,期末库存与期初库存之差,代表这一周期流动资产的增值,用以表示该部门效益的提高。当由不确定的供应者供应原材料和外购件时,其库存可视为缓冲器。所以,原材料、外购件和成品的库存,能够作为供应商不能按期供货增加的缓冲。工厂的效率是用车间设备利用率来考核的,车间管理人员的责任是保证各设备及工作中心连续不断地运行,达到满负荷工作,即使设备加工的零件并不是现在订单所需的。
3.2 存在的障碍
3.2.1 建设资金的流失
市政工程项目造价的控制与管理实质就是运用科学技术原理和经济及法律手段。而控制和管理的重点却恰恰体现在项目建设的各个阶段,在各个阶段采用科学的计价方法和切合实际的计价依据等控制手段,才能合理确定投资估算、初步设计概算和施工图预算,才能提高投资效益。当然,政府作为项目的投资人和项目管理者,也是项目的使用者,如果要有效地控制工程造价,必须从项目的各个阶段人手,在过程中寻找控制要点,将控制要点贯穿在阶段的控制过程中,将各个阶段的控制过程形成一个动态的闭环控制系统后加以严格监控。
3.2.2 计价依据的复杂性
由于影响造价的因素多,计价依据复杂,种类较多,除GB50500- 2008 《建设工程工程量清单计价规范》 (以下简称 《计价规范》) 规定的依据外,实际工作中主要还有以下七类。设备或生产线检测法,通过生产设备或生产线自动检测不良产品,一旦发现产品异常,立即自动停止设备运行,设备操作员检测法,操作人员发现产品有问题时,有权自行停止生产,以确保产品质量达到要求,最后工序检测法,在产品生产的最后一道工序检验产品是否合格,及时处理不合格产品,尽量避免出现生产中途停止的情况。
4 价值工程在市政工程造价控制中的应用方法
(1)对象选择。根据客观要求选择价值工程的对象,并明确价值工程活动的目标、限制条件和分析范围。
(2)组织工作小组。根据不同的价值工程对象,确定价值工程活动的工作人数,组成工作小组。
(3)制订工作计划。工作小组应制订具体的工作计划,包括具体执行人、执行日期、工作目标等。
(4)情报搜集。由工作负责搜集整理与活动对象有关的一切信息资料,解决对象是什么的问题。情报搜集的工作贯穿于价值工程活动的全过程。
(5)功能分析。通过分析信息资料,按功能定义的方法正确地表达各对象的功能,明确功能特性的要求并绘制功能系统图。
(6)功能评价。评价为完成此项功能所付出的代价是多少。功能评价包括原有对象的功能评价和创新对象的功能评价。
(7)方案创新。针对应改进的具体目标,依据已建立的功能系统图、功能特性和功能目标成本,通过创造性的思维活动,提出各种不同的实现功能的方案。
(8)方案评价。从技术、经济和社会等方面评价新方案的成本,看其是否能实现规定的目标,然后从中选出最佳方案。
(9)提案编写。将选出的最佳方案及有关的技术经济资料和预测效益编写成正式提案,以考查新方案能否满足需要。
[参考文献]
[1] 王文焕主编.高校建筑工程项目管理实践与探索[M].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2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