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本网活动方案内容页

动力配电施工方案{推荐5篇}

2024-07-11 06:49:02活动方案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动力配电施工方案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动力配电施工方案范文第1篇

关键词:消弧线圈 配电网 馈线自动化 配电终端

中图分类号:TP2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91(2013)07(c)-0110-02

配电自动化系统是应用现代电子技术、通信技术、计算机及网络技术,将配电网实时信息、离线信息、用户信息、电网结构参数、地理信息进行安全集成,构成完整的自动化及管理系统,实现配电网正常运行及事故情况下的监测、保护、控制和配电管理[1]。馈线自动化作为配电自动化的核心组成部分,在正常状态下,可进行远方测量、监视和设备状态的遥控;在事故情况下可实现故障段的自动识别判断、自动隔离,并采取措施进行转供电,恢复对非故障段的供电,有利于提高供电可靠性,减少用户的停电,提高用户满意度。

大城市经济发达,高新技术产业集中,对供电可靠性的要求非常高,因此,研究城市配电网的馈线自动化实施方案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文将重点从故障定位与隔离角度出发,讨论不同接地方式下的馈线自动化实施方案

1 配电网接地方式的选择

当中压配电网由架空或由架空、电缆混合线路组成时,宜采用中性点经消弧线圈接地方式。因为此方式下的配电网中,线路发生单相接地故障时,由于系统的线电压仍然保持对称,用户不会感觉到故障的存在,此时线路可继续供电1~2 h,可有效提高配电网的持续供电能力[2]。同时,由于消弧线圈自身的感性电流对接地故障容性电流的补偿,降低了接地故障点的故障电流,配电网的自动熄弧能力得以提高。此方式下的配电网大部分单相接地故障为瞬时性接地故障,此时利用消弧线圈实现补偿,使故障电流小于一定值而自动灭弧,系统可正常运行。因此对架空线路集中的城郊地区,适合采用经消弧线圈接地方式。

当中压配电网仅由电缆线路组成时,宜采用中性点经小电阻接地方式。以电缆为主的配电网的单相接地故障多为电缆在一定条件下由于自身绝缘缺陷造成的击穿,多为永久性故障,此时线路的持续运行一般会造成事故扩大。为保证故障的迅速切除且限制过电压水平,配电网可采用中性点经小电阻接地方式,通过简单的配置零序过流或限时速断保护迅速断开故障线路。城市中心区基本实现全电缆出线,因此适合采用经小电阻接地方式。

2 小电阻接地方式下的馈线自动化实施方案

已有大量的文献对小电阻接地方式下的馈线自动化实施方案进行了讨论[3-8],文献[3]提出的馈线自动化方案包括:带时限电压型馈线自动分段方案[4]、重合器馈线自动化方案、配电终端集中决策解决方案、配电终端接地解决方案和保护方式馈线自动化解决方案。带时限电压型馈线自动分段方案和重合器馈线自动化方案模式简单实用,无需通信系统的支持,见效快,但其对开关性能要求高,且多次操作影响用户的供电可靠性,目前的配电自动化实施多不采用这两种方案。配电终端集中决策解决方案是目前最主要的馈线自动化实施方案[5~7]。这一解决方案中,安装在线路环网柜内(DTU)、柱上开关上(FTU)的配电终端采集负荷开关的开关位置、相电流和零序电流等信息,并传送至配电自动化主站(或子站),根据只有断路器至故障位置之间的配电终端会通过故障电流这一特征实现故障区段的定位与隔离[8]。其中几种解决方案此处不再赘述。另外还有利用故障指示器进行故障定位的方案[9]。

3 经消弧线圈接地方式下的馈线自动化实施方案

采用经消弧线圈接地方式的配电网,其特征在于单相接地故障时稳态电流微弱,利用传统的过电流故障检测方法较难实现故障的识别。对于经消弧线圈接地方式的配电网,在发生相间短路故障时,故障特征明显,其故障自动定位技术与经小电阻接地方式下的配电网中的要求类似;此方式下的配电网发生架空线单相接地故障的概率大,且在发生单相接地故障时,故障电流微弱,配电终端很难简单地判断是否有故障电流流过,这就对配电终端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甚至对CT/PT的安装方式同样也会提出新的要求,从而影响到馈线自动化实施方案的选择[10]。

相较于经小电阻接地方式下的馈线自动化实施方案,经消弧线圈接地方式的方案主要在单相接地故障下的故障判断识别上有较大的区别,对应于不同的单相接地故障识别算法,其实施方案会各有特点。

3.1 配电终端采样率

目前而言,单相接地故障识别算法主要利用单相接地故障时的电气量变化特征,集中在基于故障暂态量的方法,如首半波法、能量法等。在经消弧线圈接地的配电网发生单相接地故障时,暂态过程持续时间较短,一般持续一个周波左右,因此,在发生单相接地故障时,故障信号的精确可靠采集特别重要,需要配电终端的采样率瞬时提高。同时,有些算法利用的相电压与相电流的关系进行判断,此时还需要在配电自动化实施中加装相应的CT和PT。

3.2 配电终端的联动

在已提出的单相接地故障识别算法上,还有一种方法是残留增量法,其原理是线路故障发生后调节变电站内消弧线圈的补偿电流,利用调节前后配电终端测量到的零序电流变化量信息确定故障区段。此时就需要配电终端与消弧线圈联动,同时需要可靠的通信,以便实时接收消弧线圈的动作情况,定位故障。

4 结论

本文重点从故障定位与隔离角度出发,讨论经小电阻接地方式、经消弧线圈接地方式下的馈线自动化技术。分析表明,由于经消弧线圈接地方式下的单相接地故障的故障特征微弱,因此需要配电终端增加相应的算法实现单相接地故障的识别,根据算法的不同,需要配电终端的采样率能够瞬时提高,或者与消弧线圈实现联动。

参考文献

[1] 全国文献工作标准化技术委员会第七分委会.DLT814-2002 配电自动化系统功能规范[S].北京:中国标准出版社,1986.

[2] 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利电力部.电力设备过电压保护设计技术规程SDJ7-79[S].北京:水利电力出版社,1979.

[3] 林功平.配电网馈线自动化解决方案的技术策略[J].电力系统自动化,2001,25(7):52-55.

[4] 张永翔.深圳福永配电自动化方案探讨及工程实践[J].电力系统自动化,2004,28(9):98-99.

[5] 沈兵兵,吴琳,王鹏.配电自动化试点工程技术特点及应用成效分析[J].电力系统自动化,2012,36(18):27-32.

[6] 辛旭武.深圳配网自动化研究[D].广州:华南理工大学,2012.

[7] 黄兢诗.县级供电企业配网自动化的研究和应用[D].广州:华南理工大学,2012.

[8] 刘健,倪建立,杜宇.配电网故障区段判断和隔离的统一矩阵算法[J].电力系统自动化,1999,23(1):31-33.

动力配电施工方案范文第2篇

关键词 10 kV配网;电力工程;施工技术;问题;对策

中图分类号:TM7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7597(2013)23-0056-01

10 kV配网是应用较为普遍的配电网络,随着供电需求的增加,配电网的建设也日益复杂化、规模化。随着应用的普及,一些技术问题开始在工程施工建设中暴露出来,比如接线方式的失误等,这都会干扰电网的正常运行。因此,对这些问题进行研究,并寻找解决措施是非常必要的。

1 10 kV配网电力工程建设中的主要施工技术问题

为了更好的发展10 kV配电网,对其施工技术问题进行探索具有实用价值。在其施工建设过程中出现的主要问题可归结为以下几个方面。

1.1 外力破坏产生的问题

传统的10 kV配网常采用单端接线,并以射线状发散出去,这种方式实用性较差,易于受到外界环境的破坏。新技术的发展与应用,带动了10 kV配网供电方式的更新,环网取代单端接线成为主要的接线方式。这种方式虽然极大地优化了供电系统,提升了系统的安全稳定性,但却难以完全取代单端接线。很多地方采用环网与单端接线相结合的接线方式,部分采用环网,部分仍然保留单端接线。但是环网与单端接线之间并不能很好的融合,常常会干扰配电系统的正常运行。

此外,由于区域地形、气候、经济等的差异,在供电能力及用电需求上也有所差异。部分地区的电网供电能力不足,难以满足用电需求;而有些地区地理位置较为复杂、环境因素干扰较大,加大了电力工程的施工难度,并使电力系统维修成为一大难题。

1.2 施工方案与施工之间的差异性造成的问题

施工方案设计要考虑实际施工现场因素,理论设计与实际需求之间往往会存在误差。尤其是施工现场不可控因素很多,比如,常常会因特殊情况被占用或遇到不利施工的气候变化,这些都会干扰施工进程,为此必须根据施工现场情况进行适度调整。因为施工方案一旦确立,就不可以轻易更改,任何一个改动都要考虑很多方面,其他的部分也要做相应的调整。因此,要提前考虑一些现场因素,合理设计施工方案,不到万不得已,不要对施工方案进行更改。

施工线路较长,在施工中,每位施工人员仅负责一部分线路,这就会致使线路交接处出现一些收购问题,比如常见的衔接偏差等,这些问题都会干扰线路的稳定性,影响配电网的正常运作。

1.3 中性点接地方式中出现的问题

一般情况下,当电路的线缆被击穿的时候,如果不能够立即跳闸,就会由于短路发热而损坏线路。在10 kV配网系统中,系统的消弧配置是通过单相接入地下,当出现问题时,系统中性点接地备用系统将立即启动,这会致使接地的电流瞬间上升,强度高达平常的七倍以上,致使线路发热量显著增加而烧毁电线绝缘层或者使其老化,进而干扰电网线路的正常工作。

以上所述均为10 kV配网系统施工中存在的主要技术问题,这些问题的存在对配电工程的施工建设有很大干扰,甚至会对后期配电网的正常运行产生影响,为此,必须在施工中,必须注重这些问题,尽量规避这些问题或者降低它们对配电电力工程的影响力度。

2 10 kV配网电力工程主要施工技术问题的对策

针对10 kV配网电力工程中的施工技术问题,可以从以下几个角度进行处理。

2.1 加大10 kV配网电力工程技术规范管理力度

在城市电网的建设中,应采用分段规划的方式,在每一分段设置开关,以便保证段与段之间的相对独立性。在各分段的主干线采用环形网络方式进行设置,这样可以及时发现故障发生地点。此外,每一段区域的电路应当配置备用电源,以免电源运行故障时,配电网停止工作。在企业当中,应当增加冗余电路电源,确保企业的正常运行,防止由于供电不及时造成的数据流失。

2.2 降低外力破坏对工程建设的干扰

在施工方案拟定之前,要进行严格的实地考察,对沿路的状况考察清楚,尽量减少盲点,设定出性价比较好的施工路线。除了路况考察,还应当对线路服务的对象进行考察,不同的用电对象在用电需求上有所差异,应当在拟定方案的时候考虑进去,以满足消费者的需求。施工人员应当对自己所属的路段以及相邻的路段进行考察,与相邻路段的建设配合好。此外,施工过程中使用的产品应当尽量根据应用环境选择,比如在露天环境中应用的材料要保证其耐蚀性以及绝缘性等。

2.3 科学规划项目建设方案

实施线缆架空建设前,应当做好规划设计。在设计方案中,计算出在城市上空需要为架空线缆预留的空间大小以及架空高度。考察城市上部的建筑情况,安排好线缆布局,设计出性价比最高的线路。如果遇到无法解决的问题,如因绕道拉线造成的资金不足等,就需要和委托单位进行协商,及时对施工路线进行调整。

2.4 合理对配网设备配置进行调整

为了提升整个电力系统的运行性能,应当在绝缘性能、继电保护以及防止信号干扰等方面进行适当调整。设计多重保护电路,以防整个系统因一个小问题而瘫痪。前文中所提到的中性点接地法,是有效防止短路的一大措施,为了弥补其不足,可以增加接地电阻。当电路出现故障发生短路的时候,中性点立即接地,但由于接地电阻的存在,接地电流不会上升太大,这样就可以减少短路对线路的损害。此外,中性点、继电器的位置设定也是影响线路安全性、稳定性的关键因素,要合理设置,减少不必要的设备浪费。

以上4点从不同的方向阐述了解决配电网施工技术问题的对策,除此之外,还可以通过提升施工人员操作水平以及技术设计人员的专业水平来降低施工技术失误带来的配电网问题。

3 结束语

10 kV配网电力工程的实际施工过程中难免会出现一些技术问题,施工人员以及设计人员应该根据这些问题进行适当设计调整和施工建设,尽可能的减小这些问题对配电网正常运行的干扰。本文所介绍的一些施工技术解决对策具有很好的应用效果,是针对特定的施工技术问题而提出的解决方案。为了更好地提升配电电力工程的施工建设质量,还可以通过其他措施,比如对施工人员进行指导培养等来提高配网工程施工质量。

参考文献

[1]董恳遂.10 kV配网电力工程主要施工技术问题与对策[J].华章,2013(13):355.

动力配电施工方案范文第3篇

1?一般技术方案

在电网建设工程中,变电所增容升压等改造工程一般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为新建部分施工,一般先进行土建基础施工,然后进行电气安装;第二阶段为改造部分施工,需要停电后方可进行,一般先拆除原有的电气设备,再由土建根据新设备情况进行拆除或改造,最后完成改造部分新设备的安装。

2 ?本次方案设计

2.1 德胜变原状

德胜变原为35kV电压等级变电所,其规模如下:(1)原有主变为SZ9-16000/35三相油浸式有载调压变压器,电压为35±3×2.5%/10.5kV;(2)35kV进线1回,采用中置式手车开关柜,额定电流1600A,开断能力为25kA;(3)10kV出线6回,采用中置式手车开关柜,额定电流630A,开断能力为20kA;(4)本所北侧为预留的110kV场地,中间为主变场地,南侧为配电生产综合楼,电容器场地设在综合楼底层东侧,进所道路由变电所西北侧接入。

2.2 改造内容

经项目批复建设规模如下:(1)本期升压扩建新增的110kV主变压器及110kV配电装置布置于户外前期预留位置;原35kV主变压器予以拆除;(2)将原一层10kV开关柜、电容器、接地变拆除,并将隔墙拆除,改造为新的10kV开关室;(3)将原配电楼二层的35kV开关柜拆除,将此开关室改造为电容器室;(4)主控保护室地坪进行改造;(5)10kV配电装置、保护及通信系统全部更新。

2.3 方案设计

为提高项目进度、缩短施工周期,我们协调好各工序的衔接,合理安排交叉作业,对拆除顺序及施工方法进行优化,得出了以下方案:(1)户外本期新建的#2主变、110配电装置土建施工;(2)户内本期新增电容器组、10kV开关柜Ⅰ基础施工;(3)#2主变、110配电装置电气安装;(4)停运#1主变、35kV、10kV配电装置,10kV出线在外部搭接进行负荷转供;(5)拆除#1主变、35kV、10kV配电装置及保护装置;(6)户内电容器组安装;(7)户内未施工部分地坪根据设备要求作适当改造,破坏的户内地坪原状恢复;(8)户内新配电装置进行安装;(9)10kV出线外部线路恢复,全所改造完成。

2.4 改造后现状

经本次增容升压,德胜变改造后规模如下:

(1)新增主变压器采用SZ11-80000/110低损耗三相三圈有载调压自冷一体式油浸变压器,电压为110±8×1.25%/10.5kV,容量比80/80MVA,远景规模2×80MVA;

(2)新建110kV出线回路数2回,采用常规敞开式设备;断路器选用SF6单柱式单断口,弹簧机构三相联动操作型式,额定电流2000A,开断能力为31.5kA;隔离开关采用双柱水平旋转式,主刀配置电动操作机构、地刀手动,额定电流1250A,动、热稳定电流/持续时间为31.5kA/4s;电流互感器采用单相油浸倒立式;电压互感器采用电容式,远景2回;

(3)10kV侧改造后本期出线12回,采用中置式真空开关柜,内配真空断路器,额定电流2500A(主变、分段),开断能力25kA。远景24回;

(4)无功补偿方面配置了3组10kV电容器,容量为3×6000kVar。

3变电所土建与电气施工的方案设计

我们结合一般技术方案对德胜变升压工程进行综合分析:(1)户外新建阶段,110kV配电装置、主变基础施工及设备安装,不涉及停电施工;(2)户内改造阶段,先拆除原有电气设备,再进行土建的拆除与改造,最后进行10kV新配电装置安装,期间全所停电,10kV出线负荷需转供。

为提高项目施工进度、保障工程施工的有续衔接,我们组织设计、监理、施工等参建单位熟悉设计图纸所含括的具体工作内容,对变电所进行了实地勘察,重点为涉及停电的户内施工部分。

我们注意到现场有2项可利用为优化方案的条件:(1)本期的电容器室为原配电楼二层的35kV开关柜拆除后改造而来,但本期新增的电容器组邻近现有的35kV开关柜而未与其位置重叠;(2)本期新增10kV开关柜西侧的13个柜子(以下称10kV开关柜Ⅰ)基础为现有的资料室。该两部分土建拆除、改造施工可不涉及停电,即户内部分土建施工可提前至原电气设备拆除前进行。

从而,我们以全所停电、原电气设备拆除为界,将户内施工分为两个阶段,并结合土建基础保养期满即可开始部分电气安装的特点,对一般技术方案进行了细化、调整。并根据优化方案调整了土建拆除顺序:(1)综合配电楼中改造范围与运行设备位置未重叠的一层西半部隔墙、地坪及二层东半部隔墙部分,拆除改造工作在户外施工结束而电气设备仍在运行的情况下进行;(2)综合配电楼中其余涉及运行设备基础的部分,在全所停电、电气设备拆除后进行。

4?措施保证

为此,我们采取了以下几项措施来保证施工的顺利进行:

(1)工期保证措施:集中技术含量大且专业技术优势的实体,为最终实现工期、质量目标提供保障;合理安排先后工序、平行工序、交叉工序;运用P3及EXP软件管理系统对工程进行全方面有效控制和管理;加强业主和监理的协调与监督作用,平衡好建设过程中各施工关系;定期召开例会,及时解决工程施工中出现的问题,保证工程顺利推进。

(2)安全保证措施:认真实际地编制、落实安全施工方案,指出每一项作业主要危险点和防范措施;落实安全防护措施,严格执行安全防护标准,配备安全防护用品;做好安全防范,在带电设备附近等需提示、警告、禁止的场所布置醒目的标志牌;加强电土配合,避开交叉作业可能造成的相互伤害,重点控制电土配合过程中立体交叉物体打击、土建预留孔洞、各种电动工具施工用电安全、现场消防等安全难点。

(3)文明施工措施:加强现场文明布置,防止土建施工过程中扬尘等污染对运行设备产生影响;注重文明施工,防止土建施工机械对电气设备造成损害。

5?效益与结论

动力配电施工方案范文第4篇

【关键词】配网工程;技术管理;方案优化;过程监控

一、10kV电力配网工程施工技术管理的必要性

在电力配网工程中,其施工的质量是重点的控制内容。其主要是指在施工过程中采用和在技术措施完成施工项目,并达到相应的质量标准。工程中技术措施是否有效且可行,同时具备经济性是影响工程质量、成本、工期的重要因素。所以在现代的工程管理中,技术管理是电力配网工程中最为重要的管理内容。电力配网工程往往需要面对的是较为复杂的是个条件,施工容易受到多种因素的干扰,如气候因素、地质因素等。因此合理的技术措施是保证施工质量与安全的重要基础,一旦选择了错误的技术工艺就将直接影响整个施工段的质量,甚至是人身安全。因此在电力配网的施工过程中对具体采用的施工技术应进行切实的审核与管理,以保证适应性。另外,在施工技术管理中还应对新技术进行合理选用,即注意对新技术、新材料、新工艺等进行审核与管理,不能盲目的选择也不能一味的拒绝,而应对其适应性进行考察,进行选择性使用,因为新技术往往代表的是高效率与高质量,如果合理采纳当然对工程有利。总之在10kV电力配网施工中对技术层面进行强化管理是保证施工质量与人身安全的重要管理内容,在施工前、中、后期都应当进行全程管理,即做到事前有审核、事中有监督、事后有检测,这样才能保证技术管理的有效。并以此达到管理目标。

二、10kV电力配网工程的施工技术管理过程分析

1、施工方案与要点分析

在施工前应当对施工的具体方案和要点进行全面审核,这也是施工前必须做到的管理内容,过于相信设计部门的权威性是不能获得较好的现场管理效果的,有部分电力施工项目在施工中,出现技术性事故往往都是因为事前没有注意对施工方案的可行性进行审核。尤其是对技术衔接与施工要点没有全面的了解与分析,这样就导致中途因为技术原因而返工或者重新设计等,这样就增加了项目的工期与建设成本,带来较大的负面影响。因此从技术管理的角度看,一个施工方案必须从技术上是可行的,因此在施工方案确定的时候影响细致研究其各个部分的技术工艺与衔接是可行的,同时还要考虑工程项目的经济性指标,最大化的优化方案,节约各种资源。同时对于配电网施工技术管理必须要对施工要点进行重点审核,尤其是安全性问题。因为电力施工的安全性是其施工特点之一,如因为操作不当很容易造成人员伤亡的事故,因此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最好是停电作业,如不能实现应保持施工人员与高压或者带电设备的距离,在施工中必须监督人员的绝缘工作,从服饰到工具都应当进行严格管理。通过事前的方案管理与要点监督,在施工中就可保证顺利作业顺利的开展,从而减少施工中出现矛盾或者不合理的地方,还可以优化施工的流程,提高效率。

2、10kV电力配网施工技术的流程管理

从当前施工的状况看,10kV工程施工中对流程的管理还不够完善,这个情况与施工和管理人员都有一定的关系,管理人员本身的管理素质不够,不能全面的掌控流程管理全过程。因为流程管理主要要求的是工程的规范化操作、工程进度合理等,这些都是建立在对施工方案的全面执行上。因此仅仅依靠建立合理的方案而不监督执行,是不能达到技术管理的目标的。所以在施工中应注重对流程的管理与监督,进而实现现场的技术管理,从根本上看流程管理就是保证技术的合理实施,从管理的阶段上看,从施工方案设计到施工验收,最为重要的阶段就是施工阶段,而技术管理的重点也是如此,所必须在施工流程管理上进行严格管理。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强化工程施工中对方案的执行情况的监督与管理,同时可以合理的针对实际情况进行优化与改进;管理中力求组织合理化,提高方案的执行效率,加快工程进度;将安全放在所有技术管理的前面,即不论采用和在措施都必须保证其安全性,提高工程技术管理的事前控制能力;加强与成本控制的结合,即不论何种技术措施的选择与实施都应当保证预算目标的实施,尽量避免技术工艺造成成本浪费,或者延误工期。

3、10kV电力配网工程的技术监督

任何施工的过程管理都必须将质量作为技术管理的前提,通常在电力施工的过程中都是分阶段进行,挺好死每个阶段完成后都会进行质检,因此质量检测的过程就必须进行监督与管理,这也可以作为技术管理的一个重要措施。对于检测质量的监督与管理应控制其检测执行过程,不能在中间省去检测环节,尤其是在安全方面的质量检测必须按照相关的执行标准来进行,因为这些都会危及到人员的安全,如果检测不到位就会形成纰漏而影响人身安全。另外,对施工技术的监管还应对工程材料进行必要的检测,即在材料采购与进场、保存、使用等环节中对材料的质量和标准进行监督,尤其是用量较大且关键的材料必须进行全面的质量监督,如电线电缆,在采购时应保证其为资质合格的厂商提供,进场时应进行必要的抽检,并监督其保存过程,最后在施工领用阶段,检查其是否完好等。同时应监督材料的流通过程,避免施工人员与施工材料的引入形成利益关系,防止舞弊情况的出现。同时在施工中应对发现的问题及时提出并形成持续关注,从问题的提出到解决都要有人员负责跟踪,直至形成最终的改进成果。

三、结束语

总之,在10kV电力配网工程的施工中,需要加强技术管理,同时借助技术管理的过程化、标准化管理的实施来带动全面的施工管理的升级,即利用技术管理带动行政管理,这样才能保证工程管理全面而有效。从事前、事中、事后着三个阶段,将技术管理的过程阶段化、规范化,进而形成一个管理的清晰脉络,为配电网络工程服务。

参考文献

[1]刘宇文.10kV电力配网工程施工技术的全面管理措施分析[J].企业技术开发, 2011,(14)

动力配电施工方案范文第5篇

关键词:10kV配网工程;质量管理;工程建设;电力系统;项目管理 文献标识码:A

中图分类号:TM73 文章编号:1009-2374(2016)17-0167-02 DOI:10.13535/ki.11-4406/n.2016.17.081

纵观当下,在电力行业的飞速发展中,10kV配网属于电力发展的关键组成部分,它的运行是否安全、合理都将对整个工程的运行有着直接影响。然而很多电力企业对其施工管理并不十分重视,经常会在其施工过程中出现质量事故、安全事故、施工的操作错误等问题,这样不但会导致经济出现比较严重损失,还会对施工安全以及施工进程产生影响,所以应采取比较有效的方法来加强对10kV电力配网工程的质量以及建设进行管理,确保该工程项目的施工能够有序、安全地进行,进而保证该电力系统的稳定、健康以及可持续发展。

1 10kV配网工程的项目管理现状

当前,我们国家的10kV配网工程项目具有范围较广、复杂性较高的特点,在不同的地区,其经济条件之间存在着比较大的差别,在其建设中比较容易发生安全事故。对于这一情况而言,我们国家政府相应地采取了一系列措施,通过对其安全隐患的排查以及对安全事故的审核和调查,安全事故的发生概率也随之减少。我们国家目前还从没发生过影响比较巨大的与配电建设相关的安全事故,但是一些小型安全事故的出现仍旧给国家或者其施工人员带来了一定程度的损失,对配网工程的建设进度产生了较大影响,使得国家电网的经济效益大大降低,严重影响其建设工作的顺利开展。尤其是一些偏远或者正在建设中的地区,他们为了完善当前的电力设施,就需要对各种环境问题和交通限制进行克服,发生安全事故的概率有所上升,使得其施工人员的积极性大大降低。所以该工程项目的管理水平急需提高,需要创新施工技术,可以引进国外的先进施工技术来发展我国电网的建设,以满足电网用户的电力需求。

2 10kV配网工程建设管理要点

2.1 10kV配网工程设计管理

改造工程与配网建设的关键,就是提高配网的运行稳定性、可靠性,重点是中低压的配电网,比如10kV的配电线路、配电所等,这种中低压的配电线路其分布范围比较广泛,供电的区域接线交叉重叠、过程复杂,改造工程和配网建设的难度较高、工程量大,所以要加强10kV改造场地或者配网建设的全面勘察,按照区域配网线路的电能需求以及布置状况,加强配网工程的设计。通过优良的配网工程的设计,可以有效防止改造施工和配网建设的过程当中,出现线路复杂、供电不符合要求、线路交错不明、供电重叠的问题,确保改造项目和配网建设完成之后,供电能力可以满足地区对电能的需求。

2.2 10kV配网优化改造管理

配网结构的合理与否对10kV的配网系统供电质量有很大的影响,所以在10kV的配网建设过程当中,要重视优化管理配网结构。不断完善和优化配网的结构,通过对配网结构的不断优化,可以有效地降低电能的损耗,加强配网运行的稳定性与可靠性,提高企业经济效益,所以在对配网结构的方案进行制定的时候,要综合考虑好电压等级、配网的结构类型,还要充分考虑安全性、可靠性以及经济性等要素,确保配网设计计划的合理性与科学性。另外,还需要优选配网的设备。配网设备是配网系统重要的组成,配网的运行质量对配网系统的稳定性和可靠性有很大的影响,所以在对配网设备进行选择的时候,要选择价质量好、价格优、便于安装和运输、方便检修的设备。

2.3 10kV配网自动化建设管理

随着我国信息技术不断的发展,有越来越多的设备和技术应用在10kV的配网建设当中,当前配网管理正在往自动化和智能化的方向发展。为了配网管理的快速发展,需要更新改造配网设备,确保设备有遥信、遥测遥控的功能,提高设备运行的效率。另外,在具体的配网管理当中,为了确保电网的安全性和稳定性,相关的工作人员需要积极地引进先进技术,组织员工学习设备运行的方式和技术的操作方法,使员工的专业素质和技能可以和配电网的管理需求相适应。

3 10kV配网工程施工质量管理措施

3.1 制定合理,科学的施工方案

制定好合理科学的施工方案是10kV配电网施工的首要工作。一是要分析配网工程施工是否可行。参考环境调查的资料、地质勘察的材料,再结合类似项目工程的施工材料进行分析,深入、细致、全面地分析所制定的方案是否合理、科学、可操作。要组织施工单位、设计单位、权威部门统一进行审核、论证和分析,在不断完善、修改之后,最终形成科学的施工方案;二是做好造价的预算。工程项目立项的过程当中要重视造价预算和工程成本的预算,对工程项目建设施工所需要的财力、物力、人力等进行深入分析,预测出施工当中额外的费用,从工程整体上对造价进行,作为项目工程投资控制的依据和方向;三是要做好安全的预防,电网的配网工程是带电的工程,有一定的危险性,实际的工程建设必须要对安全问题足够的重视,在方案确定的过程当中要把隐患因素都考虑进去,并按照各种隐患问题制定处理的措施方法,防范安全事故,保证施工的安全。

3.2 施工人员管理

10kV配网工程的施工质量是非常重要的一个方面,对于施工人员的层次要求较高:一是要加强10kV配网工程施工人员培训,学习先进技能和管理知识,保持工程施工队伍先进性。工程的管理层要通过培训学习,对配电网相关的安全标准、法律法规和其他的管理知识十分熟悉;专业技术方面,要定期地对技术工作人员培训,加强新技术、新设备知识的学习,相关技术人员要加强对配网设备的检修和了解。如果施工的过程当中出现了问题,要能够快速地提出解决措施;二是制定出相关的激励政策以提高工程项目施工人员的工作积极性和主观能动性,培养施工工作人员的责任意识,让每位工作人员都可以意识到工程项目质量的重要;三是要对人员的持证上岗,资格考试严格要求,从而确保配电网的施工安全性以及质量可靠性;四是落实和贯彻责任制。落实和贯彻责任制是确保10kV配网工程质量重要的途径。在10kV配电网工程的施工过程当中,要把安全责任和施工质量的责任落实到具体的施工人员上,确保所有施工人员都知道自己的工作责任,树立出个人的责任意识和态度。这样即便在工程的施工过程当中出现了安全事故、质量事故,也可以找到相关负责人去追究责任,进行相应处罚,确保施工安全和工作质量。

3.3 施工材料管理

施工材料是配电网项目施工的前提条件,施工材料的质量是配电网项目工程质量的重要基础。10kV配电网工程项目分布地区十分广泛,涉及人口众多,所在环境气候异常多变,材料的样式、种类比较广泛,如果施工材料的质量达不到要求,配电网工程的施工质量就不可能达到标准,所以加强对材料质量的控制,是配网工程项目质量的前提保证。近些年来,配电网项目工程当中主要的机械设备、材料普遍都是业主单位来提供的,其材料购买严格的按照国家电网公司施工材料采购的相关流程和标准,可以很好地从源头上确保材料的质量达到要求,施工企业实行材料的领用制度,而且按照施工现场的实际情况对部分的辅助材料进行补充购买。就材料的质量控制来说,一方面,施工企业要完善采购辅助材料的采购流程和标准,保证辅助材料质量,监理、业主也要重点对自购的材料进行严格的质量检查,而且施工企业也要加强施工材料领用进场检查验收的工作,把好最后的质量关,对材料进行严格的现场管理;另一方面,施工企业如果发现材料有质量的疑问时,要及时和监理业主进行沟通,做好材料检验、试验工作,不合格的材料坚决不能进入施工场地,确保配电网工程的施工质量。

3.4 施工方法管理

工程施工的方法是对配电网工程的工序质量有很大的影响,10kV配电网工程施工的方法控制主要包含了施工工艺、施工方案、施工技术、组织方案等控制,施工技术、措施的正确性,施工设计、施工工艺能否严格落实执行,会直接影响到配电网工程的施工质量。在配电网工程的施工过程当中,经常因为组织设计和施工方案不合理拖延施工的进度,使施工时间出现紧张,为了赶进度影响施工的质量,最后会造成施工成本增加。所以制定施工方案的时候,必须要高度重视在施工现场的查勘工作,结合配电网工程的实际情况,立足质量进行综合研究分析,严格控制好施工方法,保证方案技术的可行性、操作方便、工艺先进、经济合理,有利于降低成本、加快进度、提高质量。另外,施工的流程都是按照阶段来进行的,在每个阶段结束之后都必须要经过验收检验才可以继续,这个时候就要对质量的检测过程进行严格的监管。必须严格遵循规范进行实施,不可以因为麻烦不进行必要的检验检测。

3.5 施工环境管理

在10kV电力配网工程的施工过程当中,首先要尽量确保工程电路设备不会受到外界干扰。主要措施有:一是在线路选择的时候,要尽量绕过污染较高的区域,线路材质要使用绝缘的导体,还要对线路进行防腐、防水的处理;二是在施工的过程中还要思考某些自然原因,合理地对其实施预测,做好预防,比如避雷措施方法,在线路经过森林的时候,要适当地提高电线杆高度。

4 结语

随着科学技术和我国国民经济的不断发展,电力行业的关键性作用越来越突出,在的新时期下,要做好10kV配电网工程的管理和建设工作,给配网的可靠安全运行打下坚实基础。要做好工程施工方案的设计制定,并对材料、人员、环境、技术等影响因素进行质量管控和改进,保证配电网工程的施工质量。

参考文献

[1] 刘盛浩.10kV电力配网工程施工技术有效管理探讨[J].企业技术开发,2011,(14).

[2] 朱美平.浅谈10kV配网工程项目管理的质量控制管理[J].广东科技,2010,(24).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