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本网工作计划内容页

老年友善机构创建工作计划{整合5篇}

2024-08-02 08:47:02工作计划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老年友善机构创建工作计划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老年友善机构创建工作计划范文第1篇

今年是“*”规划的开局起步之年,是推动经济社会切实转入科学发展轨道的关键之年,人口资源环境工作也站在新的起点上,面临着新的形势和任务。因此,今年在“两会”期间继续召开这样一个座谈会,围绕做好今年和今后一个时期的人口资源环境工作,分析形势,研究问题,明确任务,对于进一步落实科学发展观,促进我市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刚才,4个部门负责人作了发言,黄萌同志与各县(区)长分别签订了20*年度人口和计划生育、国土资源保护和利用目标管理责任书,并就做好我市人口资源环境工作作了具体部署,我都赞同。希望大家认真贯彻落实好这次会议精神。

近年来特别是去年以来,全市上下坚持把加强人口资源环境工作作为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作为贯彻中央宏观调控政策和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重要途径,作为生态市建设的核心内容来抓,各项工作呈现了良好的态势。人口计生工作狠抓责任落实,加强综合治理,机制进一步健全,法治化水平进一步提高,城市社区、农村和流动人口计生管理等重点难点工作取得了新的进展,全市人口计生工作整体水平五年来一直保持全省一类行列,低生育水平进一步巩固,出生性别比连续18年保持在正常范围。环境保护和建设方面,扎实开展生态市建设和创建国家环保模范城市和国家园林城市活动,创模和创园林城市分别通过了验收考核,通过创建有效促进了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深入实施“811”环境污染整治行动计划,加大重点地区、重点行业和企业污染的监管和治理力度,严肃查处违法排放污染物的事件,加强环保基础设施建设,治污能力进一步提高,环境质量有所改善;坚决淘汰落后生产能力,广泛开展了蓄电池、砖瓦窑等“三高一低”行业和“五小”企业的专项整治,去年拆除机立窑50座,节约用电2亿度,减少粉尘排放量2万多吨,今年可以全部淘汰水泥机立窑,实现三年目标两年完成,长兴县蓄电池行业污染整治已摘帽;全面推动循环经济发展,市委、市政府召开全市循环经济工作会议,研究制定了发展循环经济实施意见,制定并实施工业、农业、服务业发展循环经济行动计划,积极推行清洁生产,广泛开展节能、节水、节地、节材活动,推进资源的节约和综合利用。国土资源保护和开发管理进一步加强,执行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全面开展土地整理复垦,已连续5年实现耕地占补平衡,较好地保障了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出台了一系列节约集约用地的政策措施,土地集约利用水平逐步提高。水资源开发利用保护取得明显成效,围绕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科学编制了一系列水资源规划,通过实施水源建设工程、引湖济河工程、千万农民饮用水工程,加强水资源节约保护,水资源保障能力明显增强。“*”期间,全市大中型水库累计完成投资7.2亿元,相继完成了老石坎、对河口水库除险加固工程,兴建了凤凰水库,今年又启动了老虎潭水库工程建设。加强水资源水环境保护,湖州水质基本达到Ⅲ类水标准,成为太湖流域水质最好的区域之一。总之,对我市人口资源环境工作所取得的成绩,应该给予充分肯定。

“*”是我市全力实施率先崛起战略的关键时期。这个时期,是湖州加快科学发展,迅速做大经济总量,提高发展质量,进一步增强实力、激发活力、彰显魅力,加快建设现代化生态型滨湖大城市,奋力实现在杭湖宁发展带中间率先崛起的重要时期。经济的快速发展,必然会使资源要素制约和人口环境的压力进一步加大,一些老问题还没有完全解决,新问题可能会随之产生。一是在人口方面,我市将逐步迎来劳动年龄人口、市外迁入人口、总人口和老年人口的“四大高峰”,低生育水平还存在不稳定因素,如何有效快速地将人口压力转化为资源优势还有待于抓紧破题。二是在生态环境方面,湖州有限的区域环境容量与经济快速发展的矛盾日益突出,一些地方和单位对环保工作还存在片面认识,工作还不够到位,企业环境违法行为时有发生,因环境问题引发的群体性纠纷和事件逐年增多,已成为社会不稳定的重要因素,去年的“天能事件”给我们敲响了警钟。水生态环境没有得到根本性好转,太湖流域的污染治理任务十分艰巨,水质型缺水矛盾突出,水利基础设施建设有待于进一步加强,水资源、水环境保护和节约用水意识还需进一步强化。三是在土地和矿产资源方面,资源短缺的制约将长期存在,粗放式利用土地现象还没有从根本上得到遏制,在国家严把土地阀门的情况下如何提高土地节约、集约利用水平,保障经济建设用地,还需要很好地研究和创新。矿山自然生态环境治理和保护的任务也还十分艰巨。这些情况说明,在新的一年,人口资源环境工作的任务依然相当艰巨繁重。如果不能在这方面取得新的突破,落实科学发展观就无从谈起,增强“三力”、率先崛起也难于实现,人民群众也不会满意。因此,各级党委、政府和领导干部思想上一定要真正形成共识,牢固树立和认真落实科学发展观,把人口资源环境工作作为加快科学发展、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采取更加扎实有效的措施,切实抓紧抓好。要继续高度重视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一定要在稳定低生育水平的基础上,着力提高人口素质,使人口压力转化为人力资源优势。国土资源工作要围绕“保护、保障、挖潜、集约”的方针,做到保护资源更加严格规范,保障发展更加持续有力,更好地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环境保护工作要继续加大治理污染的力度,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加强生态保护和建设,积极推动以环境换取经济增长为主向以环境优化经济增长为主的历史性转变。水利工作要进一步加强水资源保护、开发和合理利用,不断改善水生态环境,特别是要按照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要求,更加重视农村水利建设和水环境整治,解决农村居民饮用水安全问题,着力提高农民生产生活条件。人口资源环境工作的一个最重要的载体、也是最终的目标,就是要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下面,我就加快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进一步推进人口资源环境工作谈几点想法。

一、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历史必然。党的*届五中全会首次把节约资源作为基本国策,把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确定为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中长期规划的一项战略任务。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是以为总书记的党中央紧密结合我国国情,借鉴国际先进发展理念,着力解决我国经济发展与资源环境矛盾作出的重大战略决策,对于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不断提高资源环境保障能力,实现国民经济又快又好发展具有重要意义。这次全国“两会”通过的“*”规划纲要和《政府工作报告》,把“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放在了更加重要的位置,提出了更加明确的目标,标志着我国已进入了由以环境换取经济增长为主向以环境优化经济增长为主转变的新阶段。这种转变是历史的必然,是基于未来发展的战略选择。本世纪头20年是我们必须紧紧抓住并且可以大有作为的重要战略机遇期,同时也面临着严峻的资源环境形势。一是资源约束矛盾日益突出。从资源禀赋看,我国是总量上的大国,人均上的贫国。人均淡水资源占有量仅为世界平均水平的1/4,人均耕地占有量不到世界平均水平的40%,石油、天然气人均占有储量为世界平均水平的11%和4.5%,45种矿产资源人均占有量不到世界平均水平的一半。资源禀赋与人口不断增长之间的矛盾将长期存在。加上我国正处在工业化和城镇化加快发展的阶段,这是一个资源消耗强度加大的阶段,更加剧了资源短缺的矛盾。二是环境形势更加严峻。当前,生态环境总体恶化的趋势尚未得到根本扭转,环境污染日益严重,生态环境恶化,水土流失严重,森林生态系统质量下降,生物多样性、生态安全受到严重影响。实践证明,传统的高投入、高消耗、高排放、低效率的增长方式已经走到了尽头,不加快转变经济增长方式,资源难以为继,环境难以承受。从湖州来讲,我市产业层次比较低,经济增长仍以粗放型为主,发展的代价比较高,如果走传统的老路,要素、资源、环境的约束势必会越来越大,势必会严重影响增强“三力”、率先崛起的进程。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是坚持以人为本,实现科学发展、构建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是提高人民群众生活水平和质量,促进社会全面进步和人的全面发展的必然要求。说到底,是增强“三力”、率先崛起的必然选择。因此,各级党委、政府要从战略高度充分认识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紧迫性,把它作为实施增强“三力”、率先崛起战略的重要任务和重大举措来抓,彻底转变粗放型经济增长方式,使经济增长建立在提高人口素质、高效利用资源、减少环境污染、注重质量效益的基础上,加快推进经济社会发展切实转入科学发展的轨道,促进经济加快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

二、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必须要加快产业结构调整。实现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是缓解资源环境制约的有效途径,是实现经济可持续发展的根本保证,更是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关键举措。我市的产业结构性素质性矛盾比较突出,制造业仍以纺织、建材两大传统行业为主,高新技术产业发展滞后,第三产业低于全省平均水平。前几年我市经济的快速增长主要是依靠生产要素的大量投入和资源消耗来实现的,是付出很大的资源、环境代价的。“*”时期,我市经济要实现12%以上的增长速度,必须建立在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础上。因此,我们必须致力于加快调整产业结构,实现产业结构的优化和升级,努力形成有利于资源可持续利用和环境保护的产业结构。除此之外,别无选择。要加快发展循环经济,全面推进工业“3911”、农业“4612”、服务业“3551”行动计划。研究建立以节地、节水为中心的资源节约型农业和减少污染、环保、绿色的农业生产体系;加快“二三三”产业结构调整步伐,积极用先进适用技术改造提升传统产业,加快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继续加大淘汰落后生产能力的力度,坚决杜绝“三高一低”企业的发展;大力发展能源、原材料消耗低,占用土地少,环境污染少的现代服务业,提高其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各级政府一定要加强重点行业能源、水、原材料消耗的管理,严格执行设计规范;加强节能、节水技术改造,加强废渣、废水、废气综合利用管理,提高资源综合利用率。要根据资源禀赋和环境容量确定不同区域的发展方向、功能定位,促进区域产业合理布局。

三、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必须要加快科技创新。科学技术对转变经济增长方式、调整经济结构、改变人们生产生活方式至关重要。要加快产业结构调整、转变经济增长方式,要做好开源、节流文章、从根本上解决资源瓶颈和环境污染问题,这些都需要科技创新。只有依靠科技进步,我们才能走出一条资源消耗少、环境污染小、经济效益高的经济发展道路。我们必须把科技创新作为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关键举措来抓。科技创新,一方面,要着力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加大对资源节约和循环利用关键技术的攻关力度,组织开发和示范有重大推广意义的替代技术、减量技术、再利用技术、资源化技术、“零”排放技术等,努力突破技术瓶颈,构建节约资源、环境友好的技术支撑体系。另一方面,要眼睛向外,不求所有,但求所用,积极引进国内外先进的节约资源和环保型的新技术、新工艺、新设备和新材料,加以推广应用。同时,要坚持引进技术与消化、吸收、创新相结合,增强自主创新能力。

四、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必须要加快体制机制创新。制度是基础,也是保障。要在实践中积极探索创新,加快形成有利于推进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的体制机制。要充分发挥市场机制和经济杠杆的作用,注重运用法律、行政、价格、财税、金融等多种有效手段促进资源的合理开发和节约使用,促进环境的保护和建设。逐步理顺资源性产品价格,建立能够反映资源稀缺程度的价格形成机制。制定鼓励生产和使用节能节水产品的经济政策,完善资源综合利用和废旧物资回收利用的税收优惠政策,继续实行限制高耗能、高耗材、高污染产品进出口的政策措施。要抓紧研究制定资源节约使用、有效利用的评价标准,完善市场准入制度,建立新上建设项目的资源评价体系。要完善土地市场和矿业权市场体系建设,改革完善土地资源产权管理制度,研究建立国土资源节约、集约利用的机制,进一步建立适应市场经济要求的国土资源管理体制。抓紧建立生态补偿、企业生态恢复、破坏修复责任等机制,健全环境保护的监测体系、评价考核和责任追究制度。

老年友善机构创建工作计划范文第2篇

策划书是目标规划的文字书,是实现目标的指路灯。撰写策划书就是用现有的知识开发想象力,在可以得到的资源的现实中最可能最快的达到目标。这里给大家整理了一些有关学校校庆计划书,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学校校庆计划书1意义

为了回顾学校历史,展现办学成就,展望美好的未来,扩大知名度,在和各高校的竞争占优势,激励师生、校友爱校荣校的精神,凝聚各方力量,推动学校全面、快速,发展成为全国知名高校,学校决定筹备启动校庆工作。

目的

一:通过本次校庆活动为切入点,向社会各界传达本校的发展历程、教学成绩以及在新的时代环境下,紧随脚步,对教育方针与理念的转变,扩大本校在社会的影响力,提升社会的知名度与美誉度。

二:通过本次活动的规模效应,营造出“校园文化氛围”,加强学生对学校的了解与信任,形成荣誉与自豪感。

三:以本次活动为契机,完善校园的“软件”,编撰校园的校史、构建“文化长廊”等信息、宣传、交流平台。

四:以本次活动为机遇,充分展现--大学的所取得的成就与荣誉,向与会的各级领导与师生进行汇报,并聆听相关的意见与建议,完善今后的工作领域,并力取得到领导的满意。

五:借助本次活动,以“学子梦想出发的地方”为主题,加强本校与校友的联系。彼此关注、支持,营造“校园情怀”“师生情感”的氛围,并为日后的相关校园活动奠定基础。

活动项目

(一)启动阶段(20--年--月——--月)

1.成立校庆筹备领导机构和工作机构

2.研究确定校庆日和校庆规范名称

3.召开各工作组组长会议,各小组选定工作人员

4.在校内外营造迎校庆氛围

具体活动

(1)“今天是你的生日—我的母校”为题举办激扬文字、真挚祝福主题征文活动,加强本次活动,引起学生注意,在学生中的情感共鸣。

(2) 以“我的老师”为主题开展多样的绘画、摄影、书法展。依此搭建老师与学生的情感交流。

(3)针对“贵州师范大学成立65周年”,面向校园开展校歌征集活动。目的是完善校园软件工程与开辟在校师生的参与途径,也用于校园文化的独特性与其它校园进行区别与突出。

(4) 校徽征集活动,目的完善学校的文化建设,并成为师生的情感归属标志,也为了去体现校园在社会的认知基础。

(5) 开设校庆网站,在各大网站社区登公告,让更多校友知道校庆。

(6)“母校,我为你骄傲”庆祝贵州师范大学65周年演讲活动,以突出校园65年来取的成就和社会影响为主题。并对获奖作品编撰入校历。(如刊首寄语)

4.启动校庆活动经费筹集工作。

学校接受和期盼来自社会各界人士的捐赠,用于庆典活动和校园建设

5.研究确定规划项目和校园景观项目

6.完成学校校庆筹备领导小组确定的其它任务。

(二)筹备阶段(20--年--月——校庆日前2个月)

1.建立各地校友联络站,编辑《校友通讯簿》。

设立校友网站

2.编撰校史,编印画册,编辑《校庆专刊》,制作光盘(专题片),设计确定校庆纪念品,出版发行校史

3.布置校史陈列馆

4.组织校园环境美化,校舍整修

5.组织文艺活动排练和师生活动布展

(1) “65年荣誉与梦想” 贵州师范大学65年的发展历程主题图片展。突出“成就”“荣誉”。

(2) 准备校庆文艺晚会活动,开展校友座谈会

6.制订学术交流活动方案,开展科技成果洽谈,组织学术报告和专家论坛

7.组织实施规划项目和校园景观项目

8.继续筹集校庆活动相关经费,设立专项基金

9.联系落实领导题词,确定重要领导、来宾和重要校友名单

10.制订校庆活动具体实施方案

11.完成学校校庆领导小组确定的其它任务。

(三)庆典阶段(校庆日前2个月——校庆日)

1.邀请领导、来宾、校友

2.编印(出版)校史、校友录、学术报告集

(1)在校庆日举行首发仪式

3.起草校庆文稿,印制文字资料

4.召开新闻发布会,在各种媒体上加大校庆宣传力度

(1)邀请新闻媒体参加校庆活动

5.登记接收礼品和钱物并进行展示

6.在校庆日举行庆祝活动

市领导、各部门负责同志出席,新闻记者也参加,全球校友出席具体安排:

A.唱校歌 B.校长致辞,市领导,知名校友致贺词 C.学校举行校庆纪念封、邮票首发式 D.举行全球校友会,由知名校友回忆历史E.举办校友大型酒会

学校校庆计划书2一、座谈会题目:《今天我们以母校为荣,明天母校以我们为傲》

二、座谈会主题:为迎接--学院校庆50周年,特邀部分成功校友与在校的师弟师妹们欢聚一堂畅谈成功之路、解说人生百态。

三、活动目的:增强校友对母校的情谊,以校友丰富的社会经验和人生感悟,帮助我们学生开阔社会视野,认识自己,明确目标,更好的规划我们的大学生活乃至我们今后的人生。我们通过《他们的今天,我们的明天》的座谈会这个活动,以报纸的途径向全校师生宣传我们活动主题和意义。

五、活动的地点:--学院(中桥校区)大礼堂

六、活动的流程:

《今天我们以母校为荣,明天母校以我们为傲》

活动的前期策划 座谈会评选优秀文章会前的布置工作 座谈会的过程拉赞助收集、整理资料和编辑、排版

七、活动的参加人员:

1、校友代表:(待定)2、老师代表:(待定)3、校领导:(待定)4、礼仪小姐:(待定)4、校生活部、校学生记者团、学生代表(待定)

八、活动工作的分组:

(一)、主持(1名):(老师负责)

(二)、邀请嘉宾人员:(老师负责)

(三)、场地布置:1、组长(1名):校生活部部长

2、组员(4名):校生活部成员;设备调试:(2名)校生活部成员;会议流动工作人员:(4名)校生活部;

(四)院礼仪小姐组:(4名)

(五)采访组:(8名)记者团成员

(六)编辑组:(3名)记者团成员

(七)摄影组:(2名)记者团成员

(八)资料收集整理组:(2名)记者团成员

(九)毛笔字小组:(1名)记者团成员

(十)公关部:(2名)记者团成员

九、活动工作分配:

主持:熟悉活动的流程,准备好开场白,把握时间的分配和座谈会的气氛。

老师:联系、邀请有关的嘉宾参加这个活动。

场地布置组长:全面负责场地的布置工作和人员的调配任务。

场地布置成员:负责装饰、美化场地,被邀请嘉宾、工作人员和学生代表的位置安排,以及有关物品(饮用水等)的摆放。

设备调试:负责多媒体使用,室内灯光和空调的控制工作。

会议流动工作人员:负责学生进出场的秩序,协作调试人员和主持人的工作。

礼仪小姐:引导被邀请的嘉宾入座。

采访组:采访成功的校友和学生代表。

编辑组:主要负责对优秀文章评选和报纸版面的排版设计。

摄影组:在会议过程的相片的拍摄。

毛笔字小组:写横幅。

公关部:拉赞助商

资料收集整理组:负责收集有关校友的个人资料和同学的有关心得感受的投稿等资料,选取好的资料和优秀的文章以及图片的整理。

十、活动内容

(一)、活动前期筹备,宣传工作。

1、在活动前,我们会主动地跟校的领导(什么领导)了解我们校的校友,请领导帮忙请出5个对我们学生成才,可学习性的校友。

请求领导帮我们联系他们回来参加我们举行的《今天我们以母校为荣,明天母校以我们为傲》座谈会。

2、在联系校友时,把《今天我们以母校为荣,明天母校以我们为傲》座谈会的目的、流程以及初定的时间告诉校友,将策划书以邮件的方式发给校友,并征求他们的建议。

3、与各系的学习部长联系,请部长通知各班的学习委员,在班里派出(1名)学习能力强、文笔比较好的同学参加《今天我们以母校为荣,明天母校以我们为傲》座谈会。

4、联系记者团、校生活部、书画协会、礼堂后勤、相关的老师商议活动有关的事宜。

5、和校领导联系,商量举行的日期。

申请好座谈会的场地。

6、礼堂有固定的话筒,准备3个麦克风、准备好装饰的盆景和饮用水、奖品。

7、场地布置组长:统计好到场的人数,布设礼堂的座位,保证到场的人有自己的座位。

8、派出公关部同学去进行拉赞助商。

9、将n位校友的基本信息以海报的形式放在礼堂内。

10、筹备以这次座谈会为主题的征文比赛(向参加人员传达比赛的规则、格式、投稿方式、截稿日期等信息,邮箱:123@w-it.edu.cn)(时间待定)

(二)活动的具体安排

1、座谈会的安排

(1)、活动的时间从下午2:30开始到5:30结束。(2)、学生在2:15前到达礼堂并就坐。(3)、嘉宾在2:15到2:30就坐。(4)、会议开始时,由主持人将活动的有关内容(嘉宾介绍、活动目的、意义以及座谈会的整个流程)简述。(5-7min)(5)、校领导讲话(10min)(6)、嘉宾畅谈(75-80min)(7)、学生与校友互动(学生以提问嘉宾回答形式)(40-50min)(8)、主持人对座谈会总结。(5min)(9)、主持人宣布《今天我们以母校为荣,明天母校以我们为傲》座谈会结束,并组织有问题的学生留下来与校友交流。(20min)

2、评选优秀征文作品。

(由记者团相关人员进行评选)

3、报纸编辑工作

(1)编辑组将收集的校友的资料、优秀文章、采访稿、拍摄图片和校友的部分经典语句、勉励语句进行编辑排版。

(2)编辑部将资料排好版后发给老师去印刷。

(三)、报纸的内容介绍

(1)校领导对本次活动的题词。

(2)部分被评选为优秀文章

(3)校友部分的经典语句、勉励语句。

(4)记者团的采访稿、拍摄图片

十、1、座谈会所需的道具:麦克风(3个)、盆景、饮用水(两箱)、横幅、海报、奖品(钢笔、笔记本、证书)、音响、数码相机。

3、活动经费(共195元)

饮用水(5元×2)、横幅(20元)、奖品(钢笔15元+笔记本5元×2+证书2元×9)、海报(105元)。

学校校庆计划书3-周年华诞将是学校发展的一个里程碑。为了回顾学校历史,展示办学成就,凝聚师生情感,弘扬温职院的精神,学校拟定于20--年--月举行-周年校庆活动,相约新老师生、校友,欢聚校园,重睹母校芳华,同叙离别友情。为使十周年校庆活动得以顺利开展,特拟定此方案。

一、活动意义

为了回顾学校历史,展现办学成就,弘扬学院“厚德长技”的办学精神,展望美好的未来,激励师生、校友爱校荣校的精神,凝聚各方力量,推动学校全面、快速。

二、活动主题

传承、开拓、团结、创新

三、活动目标

(一)通过本次校庆活动为切入点,向社会各界传达本校的发展历程、教学成绩以及在新的时代环境下,紧随脚步,对教育方针与理念的转变,扩大本校在社会的影响力,提升社会的知名度与美誉度。

(二)通过本次活动的规模效应,加强学生对学校的了解与信任,形成荣誉与自豪感。

(三)以本次活动为机遇,充分展现温职院的所取得的成就与荣誉,向与会的各级领导与师生进行汇报,并聆听相关的意见与建议,完善今后的工作领域,并力取得到领导的满意。

四、活动时间及地点

活动地点:----

五、活动对象

---学院及分校新老校友,各界相关领导

六、活动安排

(一)前期阶段(校庆前2个月)

1.成立校庆专门组织

(1)校庆主委会

主要负责筹集校庆活动相关经费,确定各工作组人员,制订校庆-周年活动方案;落实具体工作,拟定各工作小组计划。

(2)演出活动组

主要负责校庆文艺庆典活动的策划、组织,编写晚会主持串词;学生征文等比赛评比;制订节目的流程、风格、形式等细节问题。

(3)后勤保障组

主要负责校园总体环境整治及绿化、美化、卫生工作;布置校内环境,营造气氛;校庆筹备工作所需物品的供应;负责庆典场地安排和布置。

(4)联络组

主要负责外线各方面与本校的联络。首先制作出校友通讯录。

(5)安全保卫组

主要负责加强学校的安全保卫工作,保证学校的正常秩序;建立规范的进出门登记制度;加强校园的管理,限制各种车辆的出入和停放;热情接待与来访人员,使学校秩序井然有序。

(6)接待小组

主要负责接待和安排嘉宾、校友的食宿。

2.媒体宣传

(1)运用学院计算机系,建立校庆专题网页,及时发布校庆有关信息;

(2)编辑校庆校报校刊及海报;发布校庆公告。

(3)运用学院人文传播系传媒专业,拍摄学院10周年校庆宣传片。

3.邀请嘉宾、校友

由联络组负责;以电子邮件、请柬等方式邀请。邀请函样式见附件。

4.校园文化建设

学校校庆计划书4一、公关策划的目的

1、通过本次校庆活动,向社会各界传达本校的发展历程、教学成绩,扩大学校在社会的影响力,提升社会的认知度与美誉度。

2、通过本次活动的规模效应,营造出“校园文化氛围”,加强学生对学校的了解与认识,形成荣誉与自豪感。

3、以本次活动为契机,完善校园的“软件”,编撰校园的校史、构建“文化长廊”等信息交流平台。

4、以本次活动为机遇,向与会的各级领导与师生进行汇报,并聆听相关的意见与建议,完善今后的工作领域,并力取得到领导的满意。

5、借助本次活动,以“学子梦想出发的地方”为主题,加强本校与校友的联系。

彼此关注、支持,营造“校园情怀”“师生情感”的氛围,并为日后的相关校园活动奠定基础。

二、校庆活动时间计划

(一)启动阶段(年月——月)

1.成立筹备领导机构和工作机构

2.研究确定校庆日和名称在校内外营造迎校庆氛围具体活动

(1)“今天是你的生日—我的母校”为题举办激扬文字、真挚祝福主题征文活动,加强本次活动,引起学生注意,在学生中的情感共鸣。

(2)以“我的老师”为主题开展多样的绘画、摄影、书法展。依此搭建老师与学生的情感交流。

(3)针对“--大学成立20周年”,面向校园开展校歌征集活动。目的是完善校园软件工程与开辟在校师生的参与途径,也用于校园文化的独特性与其它校园进行区别与突出。

(4)校徽征集活动,目的完善学校的文化建设,并成为师生的情感归属标志,也为了去体现校园在社会的认知基础。liu-ue86.com

(5)“母校,我为你骄傲”庆祝--大学20周年演讲活动,以突出校园20年来取的成就和社会影响为主题。并对获奖作品编撰入校历。(如刊首寄语)

4.启动活动经费筹集工作学校接受来自社会各界人士的捐赠,用于庆典活动和校园建设

5.研究确定规划项目和校园景观项目

6.完成学校校庆筹备领导小组确定的其它任务。

(二)筹备阶段(年月——校庆日前2个月)

1.建立各地校友联络站,编辑《校友通讯簿》。

设立校友网站

2.编撰校史,编印画册,编辑《校庆专刊》,制作光盘(专题片),设计确定校庆纪念品,出版发行校史

3.布置校史陈列馆

4.组织校园环境美化,校舍整修

5.组织文艺活动排练和师生活动布展

(1)“二十年荣誉与梦想”--大学20年的发展历程主题图片展。突出“成就”“荣誉”。

(2)准备校庆文艺晚会活动,开展校友座谈会

6.制订学术交流活动方案,开展科技成果洽谈,组织学术报告和专家论坛

7.组织实施规划项目和校园景观项目

8.继续筹集校庆活动相关经费,设立专项基金

9.联系落实领导题词,确定重要领导、来宾和重要校友名单10.制订校庆活动具体实施方案

11.完成学校校庆领导小组确定的其它任务。

(三)庆典阶段(校庆日前2个月——校庆日)

1.邀请领导、来宾、校友

2.编印(出版)校史、校友录、学术报告集(1)在校庆日举行首发仪式

3.起草校庆文稿,印制文字资料

4.召开新闻发布会,在各种媒体上加大校庆宣传力度(1)邀请新闻媒体参加校庆活动

5.登记接收礼品和钱物并进行展示

6.在校庆日举行庆祝活动

(1)市领导、各部门负责同志出席,新闻记者也参加,全球校友出席具体安排:a.唱校歌b.校长致辞,市领导,知名校友致贺词c.学校举行校庆纪念封、邮票首发式d.举行全球校友会,由知名校友回忆历史e.举办校友大型酒会

(2)“庆祝--大学成立二十周年”文艺演出晚会。体现“荣誉”“团结”“梦想”主题。以活动的形式加强反映出学校的成果与学校的优势。也成为凝聚校园情感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3)--大学大型签名活动。发动和号召届时到会的所有实验师生的签名活动,体现“母校情深”的统一,表达出“我以--大学为荣”的自豪感。校庆筹备工作领导小组组成结构校庆筹备工作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宣传组、材料组、校友联络组、项目规划组、学术活动组、环境与建设组、筹款与经费组、文艺与师生活动组等9个工作组,各学院成立本学院校庆筹备工作小组。

学校校庆计划书5--工程学院办校--周年,全校上下正火火热热的为校庆做准备。做为---大学的一分子,我们也应该行动起来,为母校的--大寿欢呼呐喊。

一、活动目的

1.为迎接我校--周年校庆,加深同学们对母校悠久历史、深厚文化底韵的了解,提高同学们做为---大学学子的自豪感。

同时倡导同学们以自己的行为为母校祝寿,携手共创文明校园,为---大学骄傲,也要---大学因我们而自豪。

2.为了增进本班同学间的交流,营造和谐融洽的集体气氛,丰厚同学们的校园生活,陶冶情操。

二、活动主题

迎接--校园,创造文明校园

三、活动组织

1、活动总负责:--专业--全体班委

2、活动策划书:团支书:--

组委:--

3、活动地点:--学院-院-教

晚19:~21: 5、参加人员:--系--专业--全体同学

四、活动内容

1、前期筹办

1).班长组织班委开会,为活动做筹办。

2).组委通知全班同学,并将参加成员以寝室为单位分为六组,由每个寝室长担任组长,负责本组人员,班委负责组长。

3).班长接洽场地。

4).班长、文娱委员、团支书、组委选择一些到时将要进行的娱乐游戏。

5).选出两个普通话较好的、有自信的人负责主持。

6).所需物品:布置教室的装饰品(彩带、汽球等) 2、活动历程

1).晚上18:3全体班委在活动地点集合布置教室,并互相交流一下具体活动内容及活动流程。

2).晚上18:5全体参加成员于活动地点集合,并以组为单位坐好。

3).首先由班长上台为本次活动致开幕词,再由全班同学轮换上台发表自己对学校的看法和在--校庆到来之对学校的祝福。其间由同学自发组织娱乐节目来表达对母校的祝贺。并就创造文明校园发表个人意见。

4).21:活动基本结束,由团支书做闭幕词。

5).21:5由班委清场,大家解散。

五、注意事项

1).在别人发言时,不得打闹,要学会尊重他人。

2).在活动期间自由组织些有益、有趣、有序的节日,不做危险游戏。

3).不能在会共场所乱丢果皮纸屑,

4).关于本次活动的未尽事宜,班委另行通知。

六、后续工作

老年友善机构创建工作计划范文第3篇

廓清认识,奠定思想理论基础

在世纪之交,学校提出了建设世界一流电影学院的宏伟蓝图。首先,要明确什么是世界一流,世界一流的标准是什么?经过讨论,学校的共识是:一是能不能培养出一流的学生,这是最根本也是最长远的;二是能不能为国家经济社会发展作出不可替代的重大贡献,这是大学最直接的价值体现;三是在国际可比的关键指标上进入世界前列,这是必要但不充分条件;四是要有独特的办学理念和大学文化,这是大学软实力的要求。针对“现在距离世界一流有多远”的问题,学校梳理了“八方面差距”,即人才培养、师资队伍、学术研究、电影艺术创作、电影情报信息服务、办学条件、管理水平、国际影响力等,每个方面下又进行量化设计,明确二级、三级指标,形成完整的指标体系,目的是使学校在以上八方面达到或接近世界一流。

其次,要搞清楚北京电影学院有无可能建设成世界一流。结论是能!作为国内唯一的电影专业高等艺术院校并且在2011年、2012年美国《好莱坞报道》全球最佳电影院校排名中位列三甲,办学实力稳定保持在世界电影专业院校的第一方阵,北京电影学院有建成世界一流电影学院的底气。而且这种世界一流也必然具有中国特色,就是我们要探索建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电影教育体系,现在条件已然具备,并且恰逢其时。原因有四:一是近一个世纪的电影教育探索积累了宝贵经验;二是国内唯一、世界知名的良好基础;三是推进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建设电影强国提供了千载难逢的历史机遇;四是综合国力的提升和中国电影产业的迅猛发展为中国电影教育走向世界提供了强大后盾。随着中国经济的蓬勃发展,中国已经成为世界第二大电影市场,中国电影迈入了黄金发展期,中国电影教育业在不久的将来必将走向世界。

最后,要廓清建设世界一流电影学院相关重要问题的认识。校党委针对关系学校发展顶层设计的重大问题―学校发展目标、发展模式、发展定位、人才培养模式、学科专业建设、管理模式、发展道路和发展保障等方面作了深入调研,提出了要处理好世界一流与中国特色,教育规模与教育质量,学科建设与专业建设,专业教育与通识教育,教学、科研和创作,理性文化与感性文化,党群工作与文化建设等八方面关系,从而使全校上下进一步统一了思想、明确了方向,为建设世界一流电影学院进一步奠定了思想理论基础。

加强顶层设计,解决制约发展瓶颈问题

北京电影学院的发展目标是,到2024年建校70周年时,把学校建设成为世界一流电影学院;到2050年建校100周年时,把学校建设成为持续发挥引领作用的世界顶尖电影专业院校。

为了完成这一目标,学校紧抓历史机遇、自觉找准定位、主动寻找差距,解决制约学校发展的瓶颈性问题,适时提出了今后一个时期的发展思路―“育大师、著大作、拍大片、盖大楼、养大气”(简称“五大”),构建以本科和研究生教育为主体,以高等职业教育和继续教育为补充的人才培养体系,立足电影,服务文化事业和文化创意产业;立足北京,服务全国,面向世界电影发展,培养以人民为中心的电影艺术专门人才、拔尖创新人才和高端复合型人才,成为单科指向的多科性大学、成为教学研究创作型大学。而“5+1”战略的提出,就是为了更好地完成既定目标,清晰战略构想,引领学校发展。“5+1”战略包括:学科专业拓展与质量提升战略、人才强校与机制创新战略、研创提升与产学研一体化战略、加强外联和国际化战略、校区拓展战略,以及实施党建思想政治工作和大学文化建设五年规划。具体来说,学科专业拓展与质量提升战略、人才强校与机制创新战略主要是解决“育大师”的问题;研创提升与产学研一体化战略,主要是解决“著大作”“拍大片”的问题;校区拓展战略是解决“盖大楼”和基础设施严重不足的问题;实施党建思想政治工作和大学文化建设五年规划是解决“养大气”的问题;加强外联和国际化战略是引入外部资源、提升办学平台、支撑建设的问题。

按照“五大”的办学思路,以深化实施“5+1”战略为工作重点,学校辨证处理着世界一流电影学院建设各方面关系,全力解决制约学校科学发展的突出问题,着力实现内涵式发展向内涵和外延发展辩证统一的转变、单一学科向单科指向的多学科的转变、以专业建设为主向以学科建设为主的转变、以本科教育为主向本科和研究生教育并重的转变、以教学为主体向教研创三位一体的转变、从开放式办学向国际化办学方向的转变,千方百计推进世界一流电影学院建设。

实施战略,引领学校全面发展

1.深入实施学科专业拓展与质量提升战略,培养高质量人才

着眼世界一流电影学院建设,保持自身的学科专业传统和特色,进一步扩大电影学和电影人才培养的领先优势,巩固“中国电影人才摇篮”的地位,提升人才培养的国际影响。坚持“围绕内涵提升、扩大传统优势、着眼未来发展”的原则,围绕“一个重点,两条主线”的思路,认真实施学科建设五年规划和专业建设计划。与教育部、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共同制定电影专业院校的专业质量标准,在已有国家级、北京市特色专业的基础上,继续积极申报国家级、北京市特色专业,巩固提升传统优势专业在国内外的领先地位,大力加强新办专业建设,形成更加科学、开放的电影专业体系。充分发挥“三家共建”的政策优势,充分发掘北京电影学院与国内外电影制作企业和电影科研机构的合作潜力,充分利用产学研结合的教学模式优势,培养适应国家电影事业产业发展需求的高水平电影专业人才。实施教学质量评价体系建设计划。探索建立课程教学质量与实践教学质量相互验证、相互促进的考核评价模式。

2.实施人才强校与机制创新战略,建设名师队伍

以全面贯彻党管人才为根本原则,以适应世界一流电影学院建设需求为根本出发点,贯彻落实“育大师”的办学思路,确立人才资源优先发展的战略布局,以人才培养、引进、使用机制创新为突破口,以营造“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的良好氛围为基本要求,以汇聚高端人才、建设创新团队、扶持青年教师为重点,实施高端人才培养引进计划,中青年教师能力提升计划,教学、科研、创新团队建设计划,管理干部队伍能力提升计划,人才机制改革计划,打造一支结构优化、素质良好、勇于创新、适应学校发展需要的高水平教师队伍,造就一支高素质、专业化的党政管理干部队伍和一支专兼结合的高技能、作风好的教辅人才队伍,为建设世界一流电影学院提供强大的人才支撑。

3.实施研创提升与产学研一体化战略,促进协同发展

按照教学研究创作型大学的定位和“育大师”“著大作”和“拍大片”等办学思路,以实施“三家共建”和申报“2011计划”为契机,认真制定和实施科研发展规划,切实提升科研创作能力。加强对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的研究,鼓励跨学科研究,提高承担国家级、省部级重大科研课题的能力,使科研立项、成果、获奖数量和科研经费稳步增长,逐步实现对省部级(含)以上科研项目给予1:1配套经费支持;成立电影创作指导委员会,并建立电影创作基金,积极支持以学校或青年电影制片厂名义开展的电影艺术创作,提升学校艺术创新能力。努力搭建研创平台,集全校之力牵头申报建设“2011计划”协同创新中心项目,积极推进中关村影视文化产业创新园和大学科技园、中国电影高新技术研究院、中国电影文化研究院等园区中心的建设,积极申报国家级电影技术与艺术重点实验室、数字电影技术研发中心等;建设博士后流动工作站;创新产学研运行机制;鼓励教职工在做好岗位工作的基础上积极参加学校组织的艺术创作,积极搭建产学研结合的人才培养平台。

4.实施加强外联和国际化战略,提升发展水平

按照国际化战略,认真落实提升国际影响力计划、国际化师资队伍建设计划、拔尖创新人才培养计划等,把扩大开放和加强合作作为推进学校事业发展的战略性举措,瞄准世界教育发展改革前沿,借鉴世界先进教育理念,利用优质教育资源,开展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教育交流与合作,提高办学国际化水平。深入研究与北京市高校加强校际合作的模式,为北京市文化中心建设和文化创意产业发展作出新的贡献。成立学校理事会,积极吸纳和整合社会资源推进学校建设。注重发挥北京高校艺术教育研究会、中国电影教育与产业发展委员会和中国电影声音艺术工作委员等协会的平台作用。进一步研究制定科学的校友资源开发战略,形成“母校关心自己的校友、校友支持母校发展”的良好局面。切实加强新闻媒介的宣传,进一步提高学校的知名度,扩大学校的社会影响。

5.实施校园拓展战略,改善办学条件

坚持新、老校区建设并举,构建世界一流的大学校园环境和后勤保障条件。加强资源使用成本核算,激发各类办学资源的投资效益。积极争取国家财政投入,多方筹措教育基金,充分发挥学校教育优势,推进校办产业发展,增加办学经费,改善办学条件。加快信息化建设,建设数字化校园。继续推进后勤社会化改革,建设节约型校园。

6.实施加强党建思想政治工作和大学文化建设规划,为学校发展建设提供坚强保障

一是推进现代大学制度建设,全面提升党委领导学校科学发展的能力。以大学章程制定为契机,完善内部治理结构,推进现代大学制度建设。探索试行校领导班子成员分工协同工作机制(A、B角制度),深入研究教育规律、管理规律、艺术创作规律、党建工作规律,完善决策制度、决策程序和运行机制,进一步提高战略谋划能力和决策执行能力。

二是加强干部和人才队伍建设,保证学校事业持续健康快速发展。倡导“不进则退”“无功便是过”的思想和科学发展的理念。健全干部管理机制,优化干部队伍结构,使优秀干部脱颖而出、各尽其才、才尽其用。充分开发利用国内外人才资源,造就一支素质优良、结构优化、富有活力和在国内外有较大影响的高水平人才队伍。

三是加强党建创新,推进党建品牌建设。完善党的代表大会制度,落实和完善党的代表大会代表任期制,实行党代会代表提案制。完善党员定期评议基层党组织领导班子等制度。加强理论研究和实际调研,积极探索艺术院校党建思想政治工作的特殊规律,着力创建党建品牌,提升党建科学化水平。

四是加强党风廉政建设,确保学校各项事业健康发展。扎实推进惩防体系建设,严格执行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加强督查督办工作,在以廉政建设为重点的同时向勤政建设延伸,在以廉政监察为重点的同时向效能监察延伸;加大办案查案工作力度,对违法违纪行为坚决处理,决不姑息。

五是继续探索艺术院校加强和改进师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规律,培养全面发展的艺术人才。继续探索艺术院校学生德育工作的特点和规律,按照“经史并重、经实共举、经人相倚”的方法和途径,引导学生确立“向人民学习、为人民服务、做人民艺术家”的观念,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进一步健全学生德育工作体系,加强学生工作队伍和思想政治理论课师资队伍建设,继续推进思想政治理论课程建设;完善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灵魂,以师德建设为主线的教职工思想政治工作体系,探索符合艺术院校特点和学校实际的思想政治工作的内容和方法,提高教职工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实效,建设优良的校风、教风和学风。

六是大力推进文化建设,建设和谐校园。大力实施文化建设五年规划方案,建设以开拓创新、尊才重教、学术相长为核心的大学文化,实施学校精神文化体系构筑工程、文化建设平台系统工程、大电影艺术文化生态园工程等,构筑由精神文化、物质文化、行为文化和制度文化组成的内在一致、相互补充的大学文化体系,做到特色校园文化在“校园景点内有、宣传媒介里有、师生意识中有、实际行动中有”,形成良好的文化氛围和育人环境。

七是坚持以人为本,不断凝聚师生员工的智慧和力量,共谋学校发展。认真解决好师生员工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切实关怀困难职工和困难学生的学习、工作和生活,关心青年教职工的成长和发展。积极支持工会、共青团和关工委的工作,重视发挥派、无党派人士和统一战线各方面人士的作用,做好离退休老同志的工作,凝聚校友,关心校友、注重发挥校友在学校建设中的作用。

老年友善机构创建工作计划范文第4篇

一、上半年工作总结

上半年,镇党委政府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把“三提三创”主题教育实践活动作为推进镇域经济发展的一次重大机遇,强化发展意识,提升发展境界,坚定发展信心,营造干事创业氛围,加压奋进,创新实干,各项工作保持了良好的发展势头,1-5月份,固定资产投资__亿元,完成全年任务的49%,服务业投资__亿元,完成全年任务的__%,招商引资到位资金4.2亿元,完成全年任务的60%,国税完成税收__万元,完成全年任务的__%,地税完成税收__万元,占全年任务的47%。

(一)以项目为抓手,加速推进经济又好又快发展。年初,成立了20个重点建设项目指挥部,实行项目包保责任制和指挥部推进工作机制,落实责任,明确任务,力促项目快开工、快建设、快投运。一是优化发展软环境,创新工作思路,强化政府的引导和服务功能,对化工二期工程、健身器材二期工程、升金机械制造建设等项目全程跟踪服务。二是积极推进社区建设,成立三个社区建设项目指挥部,按照示范带动、压茬进行的原则,稳妥推进新型农村社区建设。三是针对国家产业投资政策,筛选申报了土地综合整治、中低产田改造、扶贫开发、苗木基地建设等符合国家产业政策的重点项目,积极争取政策和资金扶持。四是切实加强服务业载体建设,积极推进华云佳苑商住区、文化综合广场、良友物流园、皇山旅游开发、翟路扩展延伸等现代服务业和基础设施建设,大力提升服务业发展规模和水平,进一步拓展小城镇服务发展空间。采取 “一周一总结、一月一调度、一季一检查、半年一排名”的调度机制,确保项目建设进度。

(二)打造工业强镇,加快推进工业化进程。一是改造升级传统产业,发展壮大优质高效产业。以立业机械制造为龙头,加快矿山机械制造、矿山配件等传统产业的改造升级,集中力量培植壮大新能源、新材料、装备制造等特色优势产业,搞好项目建设储备。投资4.8亿元的明瑞化工二期工程,与首钢合作,利用其专利技术、工艺和设备,用硫酸渣生产生铁,该项目工艺为国内领先技术,不消耗焦炭,节能环保,目前正在积极施工建设中,达产后,年产生铁20万吨,新增产值2亿元,利税8000万元。二是狠抓招商引资,增强工业发展后劲。借助良好的区位优势、交通优势和资源优势,吸引优势企业、优势产业、大型企业到我镇投资兴业。三是积极培育新兴商贸服务产业,促进工业发展。以立业机械综采液压支架为龙头,大力发展矿山设备租赁业。以驻地煤矿为龙头,大力发展煤矿管理外包托管业。以良友、立人等大运输联合体为龙头,整合提升煤炭销售和物流运输业,逐步把我镇建成覆盖范围广、面向东部沿海和鲁南地区的煤炭储备、调运和周转中心。投资1.5亿元的良友物流园的立项、环评、物探、图纸设计已完成,等待开工建设。

(三)做好借势发展,全面推进城镇化进程。一是借助压煤搬迁和土地综合整治两项政策,积极申报,与驻地煤炭企业协商,实施新型农村社区建设,推进城镇化建设进程。按照1+X模式,坚持高起点规划、高质量建设、高标准实施,聘请省城乡规划设计院、济南恒信建筑规划设计有限公司、新泰规划设计院专业技术人员精心编制详细规划,并通过省专家评审论证。率先高质量建设金岭湖社区前羊村新村、龙泉社区玥庄新村,前羊村是土地增减双挂钩试点村,规划回迁楼28栋、村委会办公楼1栋,目前全部封顶,预计10月份前完成内外装修和配套基础设施建设,年前整体搬迁入住,明年上半年完成旧村复垦;*村是压煤搬迁试点村,规划建设回迁楼28栋,办公及卫生服务中心楼2栋、 幼儿园1处,占地105亩,现正在进行标段四的垒砌工作,年前搬迁入住。按照重点突破、示范带动、压茬进行的原则,积极推进榆山、大港、刘官庄、唐立沟和小湖等村的社区建设,这些村已完成民主测评、协议签订、房屋丈量、补偿测算等工作。二是借助市打造“三区一线”的有利时机,主动对接和融入新泰、新汶两城区、高新技术开发区、莲花山旅游大格局。以中心镇区建设为龙头,着力拓展发展空间,完善服务功能,高质量完成翟良路延伸扩建工程,高标准完成与之相辅的硬化绿化亮化工程,高水准完成华云佳苑商住楼建设,高规格完成文化广场建设,高效率完成府前街拆墙透绿工程,提升形象档次,提高城镇支撑带动能力和吸纳聚集能力。

(四)调整产业结构,大力推进农业现代化进程。一是积极推进土地综合整治、万亩中低产田改造,为产业结构调整创设条件。土地综合整治涉及于家庄、黄泥庄、前羊村、后羊村、小湖等11个村,中低产田改造涉及王家园、肖家上汪、富泉庄等10个村,重点进行土地平整、农田水利、道路建设、防护林等基础设施配套建设。项目建成后,有利于进一步调整土地,推进农业集约化、机械化和产业化水平。二是大力推进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和农业产业化经营。因地制宜,积极发展特色农业。通过引进新品种、开发新技术、加大试验、示范力度,实施优质高产高效农业集中连片生产。比较典型的是陈家上汪云汇苗木基地,该项目是山东云汇集团投资建设,计划占地2500余亩,总投资2亿元,是国家林业部重点扶持的曼地亚红豆杉培育发展基地,集培育、加工、研发、制作、交易于一身,配套旅游景点开发。三是落实好各项支农惠农政策。继续抓好政策性农业保险试点工作;严格粮食直补、农机具购置补贴等涉农资金的发放;强化涉农收费公示制,切实减轻农民负担,充分调动农民发展生产的积极性;综合运用税收、补助、贴息、担保等措施,为社会力量投资建设现代农业创造良好环境。

(五)整治城乡环境,着力推进城乡一体化进程。一是加大资金投入,完善基础设施。自去年以来,我们不断加大投入,购进垃圾处理车、综治巡防车、环卫三轮车、垃圾箱等环卫设备,配齐了专职司机和专职环卫工人,成立执法队伍,确保各村、各单位做到“二有二无”,即有固定的垃圾收集设施,有固定的垃圾处置场所;无垃圾积存,无乱倾乱倒垃圾现象。二是集中开展行动,彻底整治镇容镇貌。从环境卫生作业入手,做到清扫保洁精细化,环卫管理规范化,业主清理责任化。以巡查督导为手段,做到大街严管,小街规范,农贸归位、摊点归位、坐商归店、行商归点。综治巡防车每天12小时巡逻,拆除乱搭乱建;清理占道经营;取缔马路市场;严厉打击各种严重影响镇容的行为。三是强力推行“规范工程”“畅通工程”“亮化工程”。“规范工程”即门头房牌匾安放规范,做到三个统一:“统一高度”“统一材质”“统一底色”;门头房前车辆摆放规范,统一放在划定的车位停放线以内;流动摊点停放规范,统一停放在商贸城南、翟良路西、府前街以南的空场处。“畅通工程”,即各类机动车辆和非机动车辆必须在指定停车地点停放,做到人行道上无乱停乱放车辆。“亮化工程”即着力解决镇区、村庄主干道的夜间照明问题,及时安装、维修和更换路灯,做好路灯和广告灯箱等照明设施的维护和管理,确保街面路灯正常使用,亮灯率达98%以上。

(六)坚持以人为本,强力推进社会事业民生工程。一是坚持教育优先发展,加大基础设施建设,中学食堂改造正准备招投标活动。二是劳动保障工作得到强化,1-5月份,新增就业再就业320人,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766人,企业养老保险扩面115人,征缴养老保险费912万元,失业保险费完成84.93万元,工伤保险完成241人__万元,医疗保险投续保完成188人__万元,农村社会养老保险投续保14900人,保险金额完成__万元。三是深入开展平安建设活动,组织开展打黑除恶行动、治安环境集中整治和平安护航行动,加强平安灯、平安互助网、村民说事室、驻村警务室等治安防控体系的管理运用,充分发挥区域性治安联防中队作用,较好地维护了社会治安秩序。四是完善三资管理制度,规范招投标行为,严格采购预算。今年上半年共完成招投标活动16项,涉标金额226.43万元,集中采购309项,采购金额144万元,两项累计增收节支72.9万元。五是高度重视稳定工作。坚持责任下移、重心下移,坚持依法处访、依法治访,解决了一批疑难案件,妥善化解了一批进京上访老户的上访问题。六是狠抓安全生产。积极开展安全生产月活动,制定前羊村、榆山两村民房斑裂塌陷安全应急预案,确保安全;狠抓安全隐患排查治理工作,杜绝了重特大事故发生,安全生产形势持续平稳。七是做好计划生育工作。狠抓健康查体、节育措施落实、孕情跟踪服务“三个100%”,较好迎接了泰安市计划生育半年检查。此外文化广播、民政、科技、妇女儿童、民兵等各项工作也都取得了较好成 绩。

二、下半年工作计划

下半年,我们将紧紧围绕“争当科学发展排头兵,建设幸福和谐新镇”这条主线,坚持“工业强镇、商贸兴镇、产业富民”总体思路,紧盯“单项工作争第一、整体工作创一流”这一工作目标,以提标、提速、提能为措施、手段,引导全镇广大党员干部,提升境界、高标定位,乘势进取、突破跨越,鼓足干劲、奋勇争先,力争在全市率先实现小康社会、跨入全泰安乃至全省先进行列。

(一)强力突破、全面提升镇区社区建设。按照“对接融入主城区、加快建设新翟镇”的发展定位,着眼加快对接融合,稳步实施镇区升级改造,加快华云佳苑商住区建设,搞好翟良路两侧开发规划,实施府前街拆墙透绿工程和镇区环境提升,完成文化广场建设,全面提升镇区承载和吸纳功能。加快农村社区建设,完成前羊村、玥庄村搬迁入住,启动榆山、大港新村建设,启动刘官庄社区规划设计,全力打造精品社区样板社区示范社区。进一步优化农村人居环境,将全镇45个村全部纳入镇村一体化管理,积极开展环境综合整治,实施“绿化、美化、亮化”工程,严厉打击、处罚和问责违规占地、乱搭乱建、私挖滥采等行为,清理取缔非法沙场、非法煤矸石洗选厂,深化镇村管理,优化镇村环境。

(二)强力突破、全面提升项目建设和招商引资。一是依托市开发区,增强其承载产业项目的整体功能,遵循经济发展和项目建设的规律,使产业项目到园区集聚集群发展。二是依托镇民营企业聚集区,按照功能完善、特色突出、生态环保、环境优良、适宜产业项目和企业集约集群发展的原则,搞好科学规划,加快基础设施建设,建立优质高效的服务机构并加快企业入驻。三是进一步密切地企关系,深化地企合作,抓好协调服务,为企业尽可能多的提业、资金源等方面的信息,支持企业研发新产品,提升产品质量和档次,提高附加值。四是进一步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实施“以商招商、亲情招商、土地招商、项目招商”,盘活存量土地,用活挂钩土地指标,按照建成投产一批、开工建设一批和在谈一批的原则,切实抓好铝塑粘合用高分子膜、北方风电等项目的落地工作。

(三)强力突破、全面提升集约高效农业。按照区域化布局、产业化经营、规模化发展、标准化生产的要求,大力实施农业产业结构调整,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一是精心规划,加快现代农业示范园区建设。与省农科院、市科技局连接,深入调查研究,充分尊重群众意见,制定农业发展规划,明确发展方向、发展规模,转变农业经济增长方式,大力发展设施农业、高效农业,着力抓好设施棚菜、林果、桑蚕、畜禽、花卉苗木五大优势产业高效农业,为全镇农业发展指明方向。二是强力推进,稳步实施农业产业结构调整。认真贯彻落实省及国家有关优惠政策,在土地、资金、人才、环境等方面,给佳和奶牛场、云汇苗木基地等龙头企业以大力支持,引导企业通过技术改造和技术创新,提高加工精深度,延长产业链,促其发展壮大,增强辐射带动能力;积极与新疆国轩农业公司洽谈,争取项目尽快落地。三是搭建平台,积极做好土地流转工作。积极配合土地综合整治,宣传土地整治政策、鼓励引导塌陷村实施整体搬迁,通过前羊村、玥庄村的整体搬迁工作,带动周边村实施整体搬迁,旧村复垦后,大力推进土地流转工作的开展,鼓励集体经营、大户经营、能人经营,使农业生产要素优化配置,相对集中,从而达到规模化、集约化经营,鼓励农民将土地合法有序流转,积极引导农民按照平等协商、依法、自愿、有偿的原则进行土地流转,逐步发展适度规模经营,积极探索、重点帮扶,力争在土地流转工作上有新突破。

(四)强力突破、全面提升强农惠农水平。一是大力促进农村富余劳动力就业。加强和改善就业公共服务体系建设,着重做好重点群体就业工作,帮扶零就业家庭、双失业职工等困难群众实现稳定就业,大力促进农村富余劳动力就业。今年年底,全镇争取实现新增就业900人,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60人。二是提高居民收入水平。通过大力发展农村经济,带动村民发家致富,进一步拓宽农民增收渠道,千方百计增加农民收入。力争到年底,收入结构进一步优化,居民收入在经济收入分配中的比重稳步提高,中等收入群体进一步扩大。三是安排好困难群众的生产生活。健全农村社会养老保障制度,进一步调动农民参加养老保险的积极性,不断扩大参保范围,为社会养老筹措更多的养老资金;进一步完善“五保老人”的供养制度,适度提高供养标准。着力抓好低保工作,进一步提高低收入群体财政补贴水平,建立低保标准与物价指数、居民消费水平同步增长机制。加大对残疾人帮扶力度,推进应急救灾体系建设和群众性防灾减灾工作,积极探索新的扶贫开发方式,提高扶贫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四是满足人民群众的精神文化和医疗卫生需求。大力加强文化建设,加快建设覆盖镇村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广泛开展群众性文体活动;大力发展公共体育事业,广泛开展全民健身活动;加强公共医疗卫生工作,积极稳妥地推进医药卫生体制改革;搞好村容村貌整治,为人民群众休闲、娱乐和健身创造良好的环境。

老年友善机构创建工作计划范文第5篇

结合当前工作需要,的会员“小公主菲菲”为你整理了这篇2024年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工作总结和2024年工作计划范文,希望能给你的学习、工作带来参考借鉴作用。

【正文】

2024年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工作总结和2024年工作计划

一、2024年工作总结

1.强化政策落实,全力做好稳就业工作。一是不断完善就业服务体系。今年以来结合全市企业用工实际,提请市政府出台《关于进一步加强企业招工及用工服务若干意见》《加强企业招工及用工服务实施细则》。组建4个外出招工小组和外出招工协调工作小组,持续开展以工引工、外出招工、社会中介机构引进活动,目前招引外来员工27人。充分利用人社网络系统作用,扎实推进专场招聘、“2+N”招聘和网络招聘等各类活动。截至目前,共组织“2+N”各类招聘会92场,500余家企业提供2.56万个岗位,累计17136人参加招聘活动,达成就业意向11385人,主园区用工净增3787人,增幅9.3%。二是持续加大创业扶持力度。稳步推进创业培训,本年度共开展23期创业培训班,参加培训学员690人,圆满完成市级下达的年度工作任务。进一步简化办理流程,对符合条件的个人和小微企业及时审批发放创业担保贷款。预计到2024年底,发放创业担保贷款不少于7000万元,其中小微企业贷款不少于3000万元。三是兑现招工奖励政策。兑现以工引工及返乡就业人员奖励资金,鼓励企业老员工通过亲带亲、友带友、老乡带老乡等方式引进新员工,对成功介绍外乡或返乡人员来广稳定就业的单位或个人,在企业自主奖励的基础上,再给予1000元/人奖励。截止目前2024年度已兑现奖励资金174.7万元,补贴人数2821人。同时积极向企业宣传《人才兴企二十条》,鼓励企业引才引智、鼓励企业培优育强、鼓励人才扎根兴业。四是精准宣传就业创业扶持政策。通过发放宣传手册、利用广播电台、微信公众号等新媒体以及举办现场宣传会等形式广泛宣传创业扶持政策。深入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公开征集就业见习岗位、公益性岗位。建立新投产企业“人社服务专员”帮扶联络机制。定期入企走访调研,开展就业创业、社会保险政策宣讲等服务。五是有序推进高校毕业生就业帮扶。根据户籍地将帮扶对象分解到乡镇社区,层层压实帮扶责任,对离校未就业高校毕业生就业状况进行动态跟踪,将有就业意愿的人员全部纳入就业创业促进计划,开展分类帮扶,做到登记一人,服务一人。六是大力开展职业技能培训。今年以来企业新录用人员岗前技能培训共开展39个班次,结业合格2284人;企业职工岗位技能提升培训开班62个,培训系统上线2305人;普通劳动者就业技能培训开班18个,培训系统上线855人,砀山县技能扶贫培训150人;2024年度企业新型学徒制培养开展11个班次,参训学员542人。

2.深化制度改革,社会保障体系不断完善。一是强化征缴扩面和优化转移接续。企业职工养老保险参保10万人,同比增长14.94%;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参保8277人,同比增长4.19%;失业保险参保3.96万人,同比增长36.55%;工伤保险参保8.22万人,同比增长1.48%。城乡居民参保人数达到27.85万人,当年缴费人数为17.56万人,为符合领取条件的8.69万人发放了养老金,月发放率100%。长三角社保转移接续实现全流程线上办理。二是规范参保。自2024年4月起,逐步规范社会保险参保,实行企业养老、失业、工伤三险统一缴费基数并同时参保,使得职工社保全覆盖,保障了职工的合法权益,将逐步实现职工退休生活有保障、失业求职无担忧;大力推进机关事业单位工伤保险、失业保险参保,并推进保险费纳入财政预算,保障了机关事业单位在编人员的工伤保险待遇等合法权益;在用人单位为职工参加工伤保险的基础上,探索实施实施补充工伤保险,减轻用人单位工伤赔偿负担,化解用人单位工伤风险,促进工伤预防。三是建设基金风险防控体系。成立了社保数据对比领导小组,对各级疑点数据进行排查,联合公安、法院、民政、卫健四部门定期进行数据比对,对发现的数据问题进行及时处理;建立了完善的内控制度,并顺利迎接了省市多次检查,总体情况良好,对发现的不足之处进行了及时整改。四是调整职业年金记账方式。根据省市要求,将职业年金缴费由记账方式调整为实账积累,计划从2024年起对职业年金记账方式调整期历年形成的记账金额安排3年分批进行消化。

3.加大推荐评选,提升人事人才工作水平。一是完成2024年全市事业单位公开招聘工作。今年我市事业单位计划招聘124人,涉及卫生、教育、农林水专业技术领域以及行政管理等88个岗位。经过发布公告、资格审查、笔试、面试等程序,目前116人进入体检环节。二是加大技能人才培养力度。今年新增技能人才3537人次,占任务数(2500人)的149.4%,其中新增高技能人才771人次,占任务数(1090人)的70.73%,新增取得职业资格证书、职业技能等级证书1690人次,占任务数(1800人)的93.89%,其中高级工271人次,占任务数(400人)的67.75%,技师27人次,占任务数(30人)的90%,新技工系统培养705人,占任务数(700人)的100.7%。三是组织参加各类技能竞赛活动。成功举办我市第二届职工职业技能竞赛,推进1名选手参加全国新职业技术技能大赛安徽省选拔赛;组织参加宣城市“皖厨宣味·徽菜名城”首届烹饪技能大赛,共7名选手参赛,其中1名选手获得中式面点一等奖、3名选手获中式烹调优秀奖;4名选手参加首届长三角家政服务行业职业技能竞赛安徽选拔赛;3名选手参加安徽省第三届农民工职业技能竞赛。四是稳妥有序开展网上申报职称评审工作。今年首次使用网上职称申报系统,为保障申报人员顺利上传资料,指导用人单位经办人员认真学习网上职称申报系统操作流程。目前共审核通过并上报了13名申报人员的申报材料。五是多措并举开展博士后科研工作站工作。进一步规范博士后科研工作站管理流程,积极组织工作站申报参与省厅开展的各种项目和活动。今年有三家工作站申报了科研活动资助经费项目,有四家工作站参加了全国博士后创业创新大赛,其中有两家工作站进入了复赛,有一家工作站进入了决赛。

4.规范行政执法,劳动关系和谐发展。一是劳动保障监察工作稳步推进。扎实开展保障农民工工资支付工作,综合运用各种方法,用工管理趋于常态、保障制度逐步建立、劳资纠纷大幅下降,在大大改善根治欠薪工作局面的同时,切实维护了我市广大劳动者的合法权益和社会和谐稳定。二是是劳动人事争议处理效能稳步提升。组织参加劳动保障法律法规教育培训,开展劳动人事争议调解员仲裁员培训班,加强调解仲裁队伍建设,打造政治素养高、综合素质高的调解仲裁队伍。推进信息化仲裁院建设,上线运行全省统一的调解仲裁信息管理系统,落实案件受理、审理、监督统计等工作全流程信息化,推广应用全国“互联网+调解”平台,拓宽劳动争议纠纷调解仲裁申请多样化渠道,为群众提供便利。今年以来案件办理成效显著,截至目前,劳动监察受理投诉举报案件153起,涉及农民工1961人,涉及金额2607万元;排查全市工程建设领域在建项目97个,排查存在拖欠支付隐患项目6个,及时责令限期整改项目5个,涉及农民工389人,金额1265.3万元。仲裁院已立案受理261件,调解结案173件,裁决结案73件,终局裁决5件,其他方式结案7件,仲裁结案率96.9%,仲裁调解率68.4%。全市农民工工资支付工作平稳,全年未发生因劳动人事争议案件引发的上访或群体性事件。

二、2024年重点工作计划

(一)招工引工方面。进一步完善招工引工政策,制定全市招工引工考核办法,完善招工奖励办法,加大奖励力度;建立人力资源服务机构监管机制,鼓励引导重点临时缺工企业以服务外包的方式解决用工困难。常态化开展线上线下多种形式的招聘会,2024年全年计划开展136场“2+N”招聘会,其中80场周三、周六现场招聘会、18场乡镇“夜市“招聘会,20场网络直播招聘(每月固定8号上午9点举行直播带岗),18场劳务基地及其他招聘会。突出春节等重要节假日招聘,春节期间开展10场春风行动系列招聘会(3场网络直播招聘会,3场乡镇、开发区子园区招聘会,4场人力资源市场大型招聘会)。

(二)就业创业方面。在开展好常规创业培训的基础上,重点围绕乡村振兴开展创业和就业技能培训,2024年计划培训农民工3000人以上,开展1-2期乡村振兴主题创业特训营,培训学员不少于60人,开展乡村旅游、品茶员等乡村特色就业技能培训班不少于3期,培训学员不少于180人。继续实施就业优先战略,统筹推进高校毕业生、就业困难人员、退役军人、农民工等重点群体就业。2024年,计划开发公益性岗位200个,上岗率不低于50%;新增实名制就业不少于1.1万人;失业人员再就业率不低于60%;就业困难人员再就业率不低于70%;创业担保贷款计划发放不少于7000万。

(三)人才保障方面。围绕广德市开发区四大主导产业,积极组织广信农化等不少于3家企业开展企业自主评价,为企业发展提供技能人才保障;筹备广德市第三届“广德工匠”评选活动,计划表彰、提名奖各10名。围绕乡村振兴发展战略,积极推荐优秀的乡土人才参加全国、省、市技能人才评选及技能人才竞赛,所有竞赛项目计划各推荐2名选手参赛,加大乡土人才在技能人才评比中的比例。组织荣达食品有限公司创建升格为国家级博士后科研工作站。

(四)社会保险方面。扎实推进征缴扩面工作,企业职工养老保险参保达到10.12万人,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参保达到8450人;失业保险参保达到5.00万人;工伤保险参保达到8.40万人。针对目前我市社会保险参保结构不合理的现象(参加职工养老保险人数明显少于参加工伤保险人数),从2024年起将积极推进职工全险种参保计划,进一步提高全市职工全险种参保率。扩大协议医疗机构签订范围,简化转院流程,为工伤职工和企业创造更大便利。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