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本网工作总结内容页

小学英语远程培训研修总结{汇总5篇}

2024-08-04 19:48:01工作总结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小学英语远程培训研修总结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小学英语远程培训研修总结范文第1篇

一、有效组织,有序进行

早在培训开始前,江苏省徐州市就召开了全市2011年国培专题培训会议,对各下级部门和学员阐述了“国培计划”的重要性和紧迫性,说明了培训的方式和时间、学员及辅导教师的职责等事项。培训启动阶段,我建立了班级QQ群和飞信群以方便与学员沟通,并及时督促学习,交换培训心得。

培训过程中,作为辅导员,我担任起督促学员学习、培训技术指导和作业检查等几项工作。通过班级QQ群、飞信群、电话、短信等多种方式与学员联系,让他们在第一时间明确国培计划、必须完成作业的数量和质量、写文章的数量、上网参与研讨及跟帖的方式、数量等培训考核内容。培训期间保证QQ在线时间每天不少于8小时,在线给学员们解答疑问,解决各种各样的问题。对于不能解决的问题及时与奥鹏教育中心的老师沟通协调解决。在作业批改方面,尽量多写评语,对优秀作业严格把关,及时把作业中的问题反馈给学员。负责组织管理本班学员线上和线下学习研讨;引领学员交流研讨,回答学员问题,归纳学员疑难问题并反馈给学科专家团队。在此期间,我编写了5期班级简报,以提供给学员学习,解答学员关注的共性问题、重难点问题,进行典型案例评析,并公布上阶段学习的总结与反馈以及下阶段学习的引领等。同时,按时组织学员进行在线视频教学与答疑,引领学员交流研讨。培训结束阶段,督促未完成培训任务学员完成学习任务及作业,将学员作业整合并提交参与互评,认真做好培训总结。

二、收获知识,收获成绩

本次培训由熟悉中小学英语学科教育的高水平专家和一线优秀教师(教研员)组成项目专家团队,负责课程资源开发、骨干培训、集中培训和远程培训教学等工作。项目首席专家为王蔷教授,项目绩效评估专家为鲁子问教授,专家团队中一线优秀骨干教师(教研员)比例为50%。本次培训为参训的小学英语骨干教师设置了4个模块、14个专题、共计88学时(必修60学时+选修28学时)的远程培训课程,为参训的初中英语骨干教师设置了4个模块、20个专题、共计94学时(必修60学时+选修34学时)的远程培训课程。培训历时一个半月,时间并不宽裕。但是我班所有的老师都能克服自身的困难,在培训结束时以优异的成绩完成了培训学习。在此期间,绝大多数学员都是牺牲午休时间、利用晚上休息时间进行学习和完成作业的。学员们的努力最终收获了成绩。目前,我班学员已经以100%参训、100%优秀率的成绩完成了培训。平均学习时长64小时14分54秒,作业提交率100%,发帖回帖共计4256封,对于这样的成绩,表示十分满意。

三、受益其中,不断进步

这里有着深厚的学术氛围,这里有着热烈的问题讨论和交流合作,这里有太多的知识需要我们去学习,这里有太多的精彩讲座等待着我们去聆听,因此,我们学习的脚步无法停歇。于是,我们在这里贪婪地吸收知识的“养分”,用心去学习“专题视频”,积极参与“专题活动和讨论”,认真完成“作业和研修日志”; 我们在这里还可以欣赏到“精华观点”,慢慢品读“精彩作业”,参与“热点话题”的讨论……虽然培训已经结束,但是我们的探讨与实践还在继续,远程培训是一个学员在线自学、教师在线辅导和师生在线互动有机结合的过程,而教师的培训和成长本身又是一个逐步发展和成熟的过程,理论和方法也需要在实践中经过一段时间的应用、检验、理解和巩固。相信这次培训对大家的影响是终身的。

小学英语远程培训研修总结范文第2篇

以往的培训在开始之前很少有培训方与受训教师之间的互动,基本上都是培训教师报到后,直接开始面授,对于受训教师对本领域知识的把握程度、接受能力缺乏必要的了解。而笔者认为,培训教师应该根据培训计划,在每次培训开始前的一段时间对受训教师做问卷调查并布置学习任务,内容包括英语知识的学习、相关教育理论的学习以及教学案例的学习等,要求学员完成一定量的自我学习并进行自我评价。通过这种方式让受训教师对自己的知识结构、能力有正确的认识,进而明确参加培训的目的和目标。培训机构可以根据问卷调查反馈的情况,全面把握受训教师所擅长以及所缺乏的专业知识,作为下一步进行个性化培训的参考。

二、建立多样化的面授模块

农村中小学英语教师的学历普遍不高,专业背景以及教育经历各异,很多人甚至并非英语专业出身,这就在客观上要求培训内容应该按照难易程度区分开,根据不同的内容设置不同的面授模块。模块的设置可以参照高等院校学生的选课方式,设置必修模块和选修模块两种。必修模块包括专业的英语听、说、读、写,选修模块内容应该涵盖教学方法、中西文化以及一些跨学科的教学内容,如教育心理学、教育技术、文学素养等。同时,在培训期间,可以通过专题讲座、案例教学、教学观摩等方式帮助学员掌握知识、开拓眼界、提升教学素养。

三、建立个性化的网络辅导

多样化的面授机制是为了更好地提高受训教师的专业水平,而个性化的网络辅导则可以更好地满足每个教师不同的特点以及需求,使培训更具针对性。教师的年龄层次不同、性别不同,对专业知识和授课技巧的接受度和关注点也存在很大差别,因此,接受培训后,其问题点也会不同。在网络技术高度发达的今天,网络为人们提供了多种即时交流的途径,E-mail、QQ和微信等即时通讯软件的普及让交流变得更加方便、快捷。因此,利用这些媒体工具建立远程辅导系统的可行性大,有效性高。通过网络进行远程辅导可以实现培训教师一对一具体教学,让教师的辅导更具有针对性,而学员的个性问题也可以得到及时的解答。网络的随时性也有利于师生根据自身情况灵活地安排学习时间。

四、建立训后实践、观摩环节

面授和网络辅导可以帮助受训教师提高专业知识和理论能力,但这对于教学一线的教师来说还远远不够,将理论知识运用到实际教学当中才是最终目的。因此,在理论培训结束后,还应邀请城市中小学优秀英语教师将有特色的教学方法、教学手段以及教学理念介绍给受训教师,同时采取一对一联络的助学模式。因为城市的中小学英语骨干教师对新课程标准下的教学目的、任务要求、教材特点有着较为深刻的理解,并有丰富的教学经验,他们可以帮助受训教师制订合理的教学计划、教学目标、教学进度等,在学习策略、评价方法、课程资源开发等方面也能够提供一定的建议。同时,可以组织受训教师走进城市中小学英语课堂,一方面,可以直观感受优秀的英语课堂是以怎样的方式呈现的;另一方面,在备课—说课—授课三个环节接受指导后,可以自己尝试组织课堂活动,感受良好的师生互动氛围,积累教学经验。还可以组织受训学员互相听课,共同探讨。实践证明,这种模式已经取得了很好的效果。比如,笔者所在单位在对浙江省丽水市农村小学英语教师进行培训的过程中,邀请了杭州、宁波、金华等地的名师到教学现场,为学员上示范课、研讨课,使学员从中了解到了英语教育的多样性。

五、结束语

小学英语远程培训研修总结范文第3篇

调查发现,该地区英语基础教育的现状不容乐观,主要表现在学生学习特点和教师资源现状两方面。

(一)学生学习特点分析结果发现学生在英语学习动机、对英语接受程度等方面有明显的特点。结果均值从高到低为:土家族(85.45);汉族(83.12);苗族(78.23)。因为土家族学生基本以汉语为母语,其学习动机水平最高,英语学习的认知机制不受第二语言迁移的影响和作用。其次,调查发现,民族学生英语学习动机相对单一。绝大多数学生只强调英语学科的工具价值而忽视其人文价值,其学习动机水平显然很低。另外调查结果发现该地区学生对英语语言文化的兴趣及接受程度较低,这种直接导致了学习方法的差异性:在英语学习过程中,很少有学生对英汉两种语言文化进行对比分析。故学生们所采用的是传统的英语学习方法,构建知识途径渠道单一,忽视了英语语言文化本身所承载的人文价值和文化传承功能,从而导致了这种接受程度低的现象。

(二)教学资源配置不均衡调查发现,首先本地区存在严重的英语教师不足,尤其是农村地区的中小学。且在现有的英语教师中有相当一部分缺乏正规的英语专业教育背景,有的教师是通过短期的培训就上岗。教师教学任务繁重,调查结果发现有43.2%的英语教师承担着三个班或以上的教学任务,40.5%的教师周课时达15节。繁重的教学任务使得教师根本没有时间和精力关注专业发展和教研活动,更别说在教学中创新教育能力的发展等。英语教师学历低,专业教育背景不合理,这种现象尤为突出,而教育部对基础教育师资的要求是:小学教师达到大专层次;初中教师达到本科层次;高中教师达到本科层次,并有若干比例的研究生(王斌华2003)。其次,教学手段落后,由于国家西部支援计划基金项目以及教育部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项目的全面实施,本地区城镇中小学的教学硬件已经有所改善,但是多于大多数农村小学来说,基本上仍是传统式的教学模式,教师是“一支粉笔一本书”。调查发现,即使城镇已经配置了多媒体设备的学校,很多只是一种摆设,并没有发挥其应有的作用,原因是多数教师因教学任务繁重,缺乏相应的培训,没有使用现代对媒体教学设备的能力。

二、民族地区英语教学对策

(一)强化职后培训,优化师资队伍教师首先要掌握生动有效的课堂语言教学方法,然而英语作为第二语言,在教师的教学过程中更重要的是教师能够娴熟地驾驭简单明了的教师语言,这才是二语习得的重要途径。”基于教师的缺乏,教师脱产进修培训是不现实也不可能的,因此以校本教师培训和校本教学研究为基础,学校领导牵头,依靠学校名师以及外聘名师积极开展相关教学教研活动,通过教学科研共同促进的方式来转变教师教育教学观念,改进教学方法,提高教师的整体素质。

(二)创新教学方法,渗透课程理念新课程理念要求教师应因人而异,因地制宜地实施相应的教学方法。结合地方特色,尽量多采用当地生活中的人和事作为教学素材,制作相应的教学辅助材料。其次教师需要关注学生的情感发展,以学生为中心,关注学生发展,培养学生主观能动性。新课程理念倡导融洽的师生关系,那样的教与学就会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在轻松融洽的教学环境中,培养学生的语言综合能力。

(三)强化短期培训,着眼职业规划民族地区英语基础教育要从英语教师的职业生涯规划视角着手,将教师短期培训与长远职业规划相结合,短期内解决当前突出的专业知识问题,长远规划教师职业生涯的发展问题,提升教师的综合素质;另外英语教师应通过进修和培训逐步掌握英语学习理论、英语教学法、教育学、发展心理学等学科原理,这样才能逐步提高地区英语教师的总体教学能力。

三、结语

小学英语远程培训研修总结范文第4篇

【关键词】应用本科 英语专业 创新人才培养 师资队伍建设

当前,我国的高等教育体系已经达到世界上最大规模,为现代化的建设作出了巨大贡献。但是随着经济的深入发展,面对经济结构的调整和产业结构的升级,特别是创新发展战略的实施,高等教育结构同质化倾向严重,人才供给与需求的矛盾日益突出,人才培养结构和质量越来越跟不上经济结构调整和产业升级的步伐,服务生产一线紧缺复合型、应用型、创新型人才。

一、英语专业创新人才培养体系的构成

同志曾指出:“当今世界各国之间的竞争越来越决定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发展进程。而创新是不断进步的灵魂”。如何才能培养英语专业的创新人才成为当代英语教学专家和教育工作积极探索的一个重要课题。

英语专业创新人才的培养体系由三大模块组成:具有创新精神的教师队伍,英语专业创新人才的培养目标和培养手段,以及英语专业创新人才的评估体系和实践方案。在这三大模块中,第一模块是关键,是核心。教师是创新教育的实施者、激励者和监督者,创新型人才的培养首先需要有创新型的师资队伍。没有具有创新素质的教师队伍,就无法制定英语专业创新人才的培养目标和手段,更谈不上行之有效的评估和实践方案的实施。因此如何建立一支创新素质的教师队伍就成了实施创新教育、培养创新人才的主体。

二、应用型本科院校英语专业的师资现状

高等教育大众化时代的到来,为应用型本科教育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契机。教师是学校的核心竞争力,应用型本科院校应切实加强师资队伍建设。随着招生规模的扩大,学生数量迅速增加,给学校教师特别是青年教师带来了超负荷的工作压力。学生就业时,有着较高英语水平的专业人才是市场上的宠儿,因此尤其给英语专业的教师带来了新的机遇和挑战。面对不断发展的新形势,应用型本科院校中英语专业的师资建设存在着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

1.师资队伍结构不合理。首先,年龄结构不合理。目前,我国应用型本科院校英语专业的教师队伍主要由三部分构成:社会招聘教师(大学毕业生)、退休教师和兼职教师。总体来看,青年教师所占比例大。青年教师虽然经历充沛,拥有新颖的知识结构和良好的语言技能,但是他们的教学经历短暂,教学经验相对不对。其次,性别比例结构不合理。由于女性对语言的独特感悟能力和英语专业的特殊性,选择以英语教育作为专业的女生的比例远远大于男生。而从业后,女教师的人数也大大超过了男教师的人数。她们不仅要承担着同男教师相同的教学任务,还面临着生育、进修等问题。第三,职称结构不合理。拥有高级职称的教师凤毛麟角,大部分为讲师。

2.教学模式陈旧。多年来,我国的英语教学一直采取“填鸭式”“ 灌输式”的教学模式,即以“教师讲,学生听”,以教师为中心的课堂教学模式。而随着高校的扩招,英语专业人数激增,班型不断扩大,这在一定程度上也限制了学生参与课堂互动的机会。这种单向的课堂教学使学生成为语言知识的被动接受者,既影响了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也违背了语言学习规律,更不利于创新型人才的培养。

3.科研水平较低。科研能力和科研水平一直是应用型本科院校英语专业教师的一个薄弱环节。尤其是在学科级、核心级刊物上发表的文章数量少之又少。主要原因是教师对科研的认识上有一定偏差,认为搞科研仅仅是评职称的需要。虽然部分老师具有科研的意识和热情,但由于缺乏科研学术氛围以及自己本身科研力量有限,科研水平的提高一直是一个难以突破的瓶颈。

4.师资培训制度不健全。有些应用型本科院校缺少长远性计划,只在乎短期效果,培训质量和培训收益不高,资金和人力投入不足,尤其是不能体现英语教师的个性化和多元化。且培训重点不突出,只注重基础性培训,缺乏对教师更新知识、全面提高教师整体素质和职业发展的继续教育。

三、应用型本科院校建设创新素质的教师队伍的建议和策略

1.改善师资队伍结构。应用型本科院校在招聘和培养教师时,要把握英语专业的学科特点,本着“四个结合”的原则,建立一支结构合理的师资队伍。第一,专业基础性和专业理论性教师相结合,确保教学发展的需要。在英语师资建设上,要依据学科的特点和教学的实际需要去分配基础课教师和专业理论课教师的结构比,努力使师资配置科学化。第二,老、中、青梯队性建设相结合,确保可持续性发展。中年教师短缺、青年教师过多是目前应用型本科院校英语教师队伍中的一个显著特征。而中年教师又是梯队中的中坚力量。因此,稳定中年教师、培养提高青年教师是师资队伍建设的重中之重,是可持续发展的根本所在。第三,校内培养和校外引进相结合,促进交流,发展提高。应用型本科院校除了大力引进高职称、高学历的英语人才之外,还要充分利用周边院校的英语师资优势,达到资源的优化与共享。第四,国内与国外相结合,促进国际文化的交流与渗透。应用型本科院校要根据其英语专业的学科特点和自身条件有针对性地引进外籍教师,这既是满足英语教学的需求又是英语教育发展的必然。

2.加强英语师资队伍培养。要加强英语专业学生创新精神、创新意识、创新思维以及创新人格的培养,教师要把实施创新教育渗透到各个教学环节当中去。这就要求教师必须更新教育观念,转变传统的教学模式,在教学内容、教学手段、教学方法等方面进行创新,最终建立一支集教育观念、教研能力、师德修养等多方面素质于一体的英语师资队伍。

首先,教育观念要体现“以学生为本”、“全面发展”。教师树立创新教育观念是实施创新教育的前提。“走出去”,才能“引进来”。教师应尽量多接触国内外教学改革的新理念、新动态,并及时组织讨论、交流,并应用于课堂教学的实践。在教学活动中,教师要强化创新教育意识,将创新教育贯穿于人才培养的全过程。其次,教学手段要体现“多样化”、“先进性”。电子计算机技术的飞速发展推动着传统教育方式的变革。依托现代科学技术发展起来的诸如网络技术、多媒体技术、虚拟技术等现代化教学手段在教学过程中将发挥主导作用,使高等教育的内涵、功能都发生革命性的变化,促使教学方式向远程式、交互式、多样化、个性化的方向发展,为实施创新教育提供广阔的平台和空间。应用型本科院校英语教师要学会并提高运用现代教育技术的能力,掌握现代教学手段,将慕课、微课、翻转课堂应用于教学中,提高教学质量,提升教学效果。再次,教学方法要体现“开放性”、“互动性”。在教学活动中,教师要把学生作为真正的教学主体,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体现教师的主导作用。要打破传统的“填鸭式”、“满堂灌”教学方式,实施开放的教学模式,将单一的课堂讲授扩展成启发式、讨论式、参与式的课堂交流和课堂实践,引导学生在课堂上积极主动地开展学习,积极参与教学过程和教学评估。

3.提高教师的科研能力。应用型本科院校要着眼长远,根据英语学科的特点,全方位、多渠道地推动教学科研工作。要充分发挥教育科学研究的作用,营造重视科学研究,倡导“以科研促教学”的学术氛围。并且要不断完善与规范研究项目的申报和管理工作,对课题的申报、评审、验收、考核、奖励等进行具体规范,调动教师从事科研工作的热情和积极性。依据英语学科和英语教学的特点,积极为英语教师外出进修创造条件。要鼓励教师在职攻读高一级的学位;增加访问学者的选派数,提高教师的科研素质。应用型本科院校英语教师职称偏低,缺乏学科带头人和重点科研项目。为此,要建立较为完善的学术梯队,要通过重点学科建设,培养学科骨干和学术带头人,以重点科研项目为切入点,逐步建立以学术带头人为核心的科研小组,重点突破,从而闯出一条具有自身特色的科研之路。

4.师资培训和职业发展相结合。为了提高学校的综合实力,实现长远发展的目标,应用型本科院校应采取一定的行政和指导办法,借助市场法则和经济手段,充分调动单位和教师个人在培训进修方面的主动性和积极性,设立教师培训专项经费,以保障师资培训的正常进行。依照英语的学科特点,增加教师脱产进修的机会和外出学习的比例,同时把短期进修、在岗培训制度化,在学校内部形成教师学习提高的氛围,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此外,培训的重点应该从基础性培训和学历补偿教育逐步转向着眼于更新知识、全面提高教师素质的继续教育培训;从以理论培训为主转到以提高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和技能教学水平为重点的能力教育上来;培训机制从主要依靠学校逐渐转向学校、个人相结合上来。在英语教学事业蓬勃发展的今天,英语教师的职业发展也显得尤为重要。因此英语教师本身也应该积极进行自我建设,提高终身学习的意识和能力,积极利用现代多媒体资源进行自我学习,实现自我能力的提升和个人素养的提高。

教学质量是教学的生命线,而师资队伍建设是提高教学质量的关键因素。在英语专业创新型人才培养体系下,应用型本科院校应该重视英语师资队伍建设,多渠道全方位地调动教师教学和科研的积极性,建设一支结构优化、素质良好、不断创新、富有活力、相对稳定的英语专业教师队伍。

参考文献:

[1]高等学校外语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英语组.高等雪貂英语专业英语教学大纲[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社,北京: 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0.

[2]吕乐,戴炜华.教学探究:外语教师职业发展的关键[J].外语界,2007(4).

[3]束定芳,庄智象.现代外语教学―理论、实践和方法[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社,2002.

[4]文秋芳.英语专业创新人才培养体系的研究与实践[J].国外外语教学,2002.

[5]叶立青,吴晓燕.应用型本科生培养模式的创新和构建[J].吉林工学院学报,2002(1).

[6]张昌波.应用型本科院校的战略定位[J].高等职业教育―天津职业大学学报,2005(5).

[7]张辉莹.实用性人才培养与大学英语教学模式改革探索[J].中国人才,2011.

[8]张光.对高校教师队伍建设中稳定新问题的思索[J].中国西部科技,2007(6).

*本论文为辽宁省教育科学“十三五” 2016年度课题立项阶段性成果,课题名称:应用型本科院校英语专业创新人才培养实践研究,课题编号:JG16DB249。

作者简介:

小学英语远程培训研修总结范文第5篇

第一,扩大词汇量,强化语法结构。在每单元的单词学习过程中,由老师举例,然后学生造句子,采用中英互译的方式。提高翻译能力最基本的就是要有足够的词汇量,就算看过了不记得,多看几遍就会有印象,慢慢也就会了。同时句子的结构也很重要,中文和英文大家都知道不一样,可不同的地方在哪里很少人知道,最大的一点就是区别在于翻译,我们中文是顺着翻译的,而有些英文的句子,可是倒着翻译的。例如:Iron Man is the hero of the kid译:“钢铁侠是小孩眼中的英雄”,而不是“钢铁侠是英雄小孩”。所以总的来说就是注意两点:词汇和句子结构。

第二,重视课文练习讲解,传授翻译技巧。本人主要从两方面来做:一方面,是进行课文段落翻译训练。在大学英语精读教学中有必要使用这一方法,因为当学生对课文理解有问题时,一般会要求老师将原文翻译成中文,这有利于学生对文章大意的理解。而大多数教师倾向于用语法翻译法来解释,结果导致学生一知半解,理解的不清不楚,反而造成更多的问题。如果教师能在英语教学中,适当使用段落翻译法,这样让学生对原文有了深人的理解,也就很容易理解课文的重点与难点,使学生在对照中体会语法翻译与段落翻译的不同之处,达到了训练学生翻译技巧的目的,从而提高学生的翻译能力。另一方面,老师可以从课文中选出些长难句,让学生分析句子结构再翻译,然后参照译文,引出翻译技巧。如大学英语精读第四册第五单元,In medicine as in law,government,and other lines of work,the requirements of honesty often seem dwarfed by greater needs:the need to shelter from brutal news or to uphold a promise of secrecy;to expose corruption or to promote the public interest。这句子中medicine,law, government,brutal news,corruption这类词都不能按照字面意思直接翻译,都是抽象名词。在翻译过程中都应当理解成具体名词,分别理解为“医疗行业,法律行业,政府机构,可怕消息给人们的打击或影响,腐败行为或现象”。处理dwarf这个词时,要注意这个词是该用主动形式还是被动形式,在本句中就应该使用被动形式。主动形式表示该词前面的内容比后面的内容更重要,意为“……使后面的内容显得相形见绌”,被动形式反之。处理requirements这样的词时要把词性进行转换,把名词转换为动词更易表达。参考译文为:医疗行业和法律行业、政府机构等其它行业一样,人们往往对诚实并不十分看重,他们更看重其它一些事情,譬如设法避免可怕消息给人们带来的打击恪守保密的诺言,揭露腐败行为以及促进公众利益等。

第三,更好地利用课后的翻译练习。翻译是一项创造性的语言活动,具有很强的实践性。不通过大量的实践而要提高翻译能力,无异于想学游泳却又不下水一样。但是无论在大纲的修订中还是在教材的编写中,始终是侧重阅读和听说能力的培养,而“译”处于被忽视的地位,很多大学英语精读教材没有翻译理论方面的知识,对翻译技巧的训练只能依靠有限的课后练习。没有较强的翻译能力,这无疑是学生英语知识构架中的缺失,对于成为社会需要的复合型人才是不利的。而很多练习,老师也就是对对答案或干脆无暇顾及,更别说引导学生学习翻译方面的理论知识了。我的具体做法是:让学生对练习给出不同的译文,然后让全班同学进行比较,找出其不同之处,比较其准确与否,找出最恰当的译法。这样就摆脱了学生以往依赖教师给出正确译文的老办法,也培养学生动脑筋实践、评析译文的能力。翻译必修课的课时很有限,学生的翻译实践还远远不够,作为打基础的精读课,老师就应该尽量弥补这方面的不足,对这些翻译练习要精讲,并贯穿翻译理论知识。这样的训练方法,从学生的反应来看,收获颇多,效果还是很不错的。

当然,学生还应打好汉语和英语的基本功,要学习和研究中外不同的文化,那么我们怎样才能有效地对学生进行训练,以提高他们的汉英翻译能力和水平呢?我认为可以从以下两方面培养汉英翻译能力:一要培养对英语的语感和悟性;如把“相声”翻译成英语不能只是翻译其形式,还要翻译其内涵。翻译成cross talk,外国人不明白;不如翻译为comic dialogue更好懂。二要培养对英语和汉语之间差别的意识。如But the illusory nature of the benefits such deception is meant to produce is now coming to be documented. 这句子的主干结构是“the illusory nature of the benefits ( ) is coming to be documented.”字面意思可以理解为“这种没有根据的好处……现在越来越被事实所证实了。”根据汉语表达的习惯,将被动句翻译成主动句较好。Benefits后面的一句“such deception is meant to produce”是定语,修饰先行词benefits。“…is meant to…”可以理解为“… is expected to…”“deception”一词可以具体理解为“医生对病人撒谎的行为”。参考译文是:然而现在事实证明,这种医生对病人的谎言会给病人带来的“好处”的想法是没有依据的。

总之,如果学生能按照老师所教授的方法反复进行训练,随着时间的推移,一定会大有长进。作为一名精读老师,应该不断加强自身素质修养,不断的研究教学方法,提高学生的双语能力,尽量培养出实用型的人才,在教师岗位上尽自己的一份力量。

参考文献:

[1]李忠华.大学英语翻译教学:现状与对策[J].外语与外语教学,2007,(09).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