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本网心得体会内容页

中药资源约束条件下中药经济增长方式的探讨_药学论文

2024-11-18 04:25:01心得体会

我们所阅览的此篇共有31054文字,由康宝国专心改正之后,发表在【】。道地,指代人事先疏通,以留馀地;实在;合适。 语出《汉书·酷吏传·田延年》:“丞相议奏延年 ‘主守盗三千万,不道’。霍将军召问延年 ,欲为道地。”中药资源约束条件下中药经济增长方式的探讨_药学论文感谢大家来浏览,希望能帮到你!

第一篇 中药资源约束条件下中药经济增长方式的探讨_药学论文

??????? 作者:刘振权,冀萌新,和晋予,张文生,吴英刚, 张占军

【关键词】? 中药资源;中药经济

“十一五”时期,我国大力推行循环经济,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大力发展生物产业,这给中药经济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机遇。中药经济的发展面临两方面的约束:一是需求约束,人们卫生保健的需求中,一部分是对中药的需求;二是中药资源约束,中药资源是一种自然资源,中药经济的发展必然对资源进行消耗。从我国中药发展的现状来看,中药资源的约束越来越突出。从经济角度而言,资源永远是稀缺和有价的,它是生产函数的基本变量,中药资源的禀赋及供给情况决定了一个国家中医药事业的长远大计及中药企业的经济增长路径。中药资源的有限性引发了对经济可持续发展的思考,资源提供了经济发展的动力,也自然地确定了经济可持续发展的边界。对资源研究的重点应该转向资源的永续利用与社会经济的持续、协调发展,必须考虑资源约束和环境承载能力。资源生态、资源经济成为主要研究领域。笔者将对这一问题进行和探讨。

1? 我国中药经济发展的现状

中药是一种古老而又年轻的资源。中药的发展和我国几千年来的文化密不可分,但在新时期,中药经济的发展面临现代医药的冲击和市场经济条件下新的需求,因此,中药产业又是一个相对年轻的产业。wWw.meiword.COM我国中药经济的发展现状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1.1? 发展迅速

随着物质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对卫生保健的要求也越来越高。中药在满足人们卫生保健需求方面有独到之处。中药材属于天然植物资源,在绿色经济发展迅猛的今天,中药材格外受到人们的重视;同时,中医药理论讲究标本兼治,这与现代医学理论截然不同,疗效更全面而不良反应更小。再者,现代技术的不断发展给中药的普及提供了更多的手段。在这样的条件下,中药经济维持了比较高的增长率。据统计,20xx年上半年,医药工业共实现利润169.6亿元,其中中成药实现利润43.26亿元,占全行业利润的1/4,同比增长了17.86% [1]。

1.2? 面临中药资源紧缺的约束

中药资源紧缺的约束对我国中药经济的发展形成了重要挑战。据全国中草药资源调查显示,我国现有的中草药种类为12807种,其中药用植物11146种,药用动物1581种,药用矿物80种。对320种常用植物类药材统计表明,其总蕴藏量达850万吨[2]。近几年,国外企业竞相低价收购我国中药材和提取物的现象愈演愈烈,中药资源的可持续利用问题日益突出,一些跨国制药企业凭借其技术优势与巨大的财力,纷纷用越来越低的价格,掠夺性地从我国购买优等药材和提取物或粗制品,已造成某些物种的濒危,如现在野生的麻黄、甘草已很少[3]。中药资源虽是可更新的自然资源,但对药用动植物进行掠夺式的采集和捕猎,忽视了动植物的生长和增殖规律。另外,很多地区盲目砍伐森林,不适当开垦农田,破坏了药用动物、植物的生存环境,使自然生态失去平衡。这些人为原因导致了某些中药资源种类的枯竭,减弱了资源的再生能力。资源的再生量跟不上需求量的增长,供需矛盾就会日益突出。

 2? 中药资源约束中药经济增长的理论

基于中药资源和中药经济的经济属性特征,有必要从经济学角度对其进行研究探讨。

中药经济增长需要使用生产要素(劳动与资本)和中药资源。经济增长依赖于大量中药资源的投入,中药资源的供给状况制约着经济增长的状况。假设商品的生产函数y为资本k、劳动力l、中药资源投入a的函数,即:y=f(k,l,a)。其中,y是产值,k代表资本,l代表劳动力投入,a代表中药资源消耗的数量。c=(k,l)代表生产中除中药资源之外的其他成本。

为便于,我们假定一定时期内生产技术水平和资本投入固定,劳动和中药资源要素边际报酬递减,两种要素之间可以互相替代。

中药资源约束是指资源商品生产量达到一定数量后,由于存量的限制,即使再增加资本-劳动的投入,产品的产量也不会增加。在中药资源约束下,随着k、l的增加,a的投入也等比例增长,但当a增长达到某一数值时,尽管再投入k、l,a也不再增加,从a达到极限状态开始,所有k、l追加投入单独作用于生产。在a达到极值后,y不可能与k、l成等比例增长;如果生产函数是固定或递减的规模收益,即使总的y上升,但单位资本-劳动所产生的y将不断下降。如果生产函数呈递增规模收益,则在某些情况下才能与k、l成比例增长。但(k、l)/a无论在何种技术状况下都会上升,每单位资本的y最终会下降。中药产业,尤其是一些名贵中药保护品种,这种特征十分明显(见图1)。

还有一种情况,中药资源存量有限且生产成本与日俱增,因此,稀缺性越来越严重。单位商品生产成本随着生产增长而增加:k、l必须大于a的增长速率而增长,这就产生了y增长的缺口。k、l和a之间以非对称方式(即k、l的增长对应于较小a的增长)向外扩展(见图2)。在这种情况下,a的相对价格必然逐渐上升。可以看出,随着k、l的增加,a的增加幅度却在减少。对于中药资源而言,从长期看,属于这种情况。

 3? 解决中药资源约束的途径

根据以上,中药资源对中药经济产生约束的根源在于三个方面:一是自然资源的储量与社会需求之间的矛盾;二是生产成本的上升;三是供求之间的结构性问题。因此,应该从以下方面着手解决中药资源的约束问题。

3.1? 实施动态监测,建立中药资源信息数据库

为了更好地评价和评估中药资源,实施资源资产化管理,在现有的历史资源数据的基础上,通过动态监测,加强资源数据的积累和系统2024摸清我国中药资源的基本数据信息,为区域规划和科学管理以及预测预报奠定充分的信息资源基础。建立系统实用的中药资源评价体系和中药资源资产评估体系。通过对中药资源的会计核算,尤其是价值核算,可以向社会提供经营者对中药资源消耗、环境破坏进而导致中药沙化退化等成本信息,促使经营者更加合理地承担社会经济责任,公平地计算成本、税收和利益,从而正确地核算国民生产总值和生产成本。中药资源会计核算为各相关利益者提供中药资源、环境变化的各种信息,通过这些信息,不仅可以了解中药资源的供求状况,也可以了解资源配置是否合理及合理化程度,进而有助于国家正确制定区域规划和经济政策,进行国民经济宏观调控;同时,也可以促使经营者实事求是地进行决策,优化资源配置和加强中药资源管理,促使宏观经济效益和微观经济效益的协调一致,提高社会的整体效益和经济的持续发展。

3.2? 加强生态环境保护

将中草药资源保护纳入可持续发展战略,强化全民对中草药资源的保护意识,严禁乱采滥挖、毁林开荒、过度放牧等破坏中草药资源的行为。中草药资源丰富的省份和地区应建立植物园等人工保护园区,进行活体引种保存;有条件的地方应建立低温、低湿的人工种质资源库,对中草药种子、果实、花粉、无性繁殖体等活性材料进行保存。

3.3? 在技术上探索解决中药资源种植的相关问题

很多中药资源属于道地性中药资源,道地药材是在一定的历史条件下、特定的生态地理环境中,通过不断的人为选择而形成的质优、量大的中药材。道地药材对生长环境有着特殊要求,野生的中药材进行人工种植,其药性可能会发生变化,这在一定程度上对中药材扩大种植产生了自然约束。因此,在技术上要对这种药材的道地性进行研究,对一些特殊药材的生长环境进行模拟,以保证人工种植中药材的药效。解决了这一问题,就可以进一步扩大中药材种植面积,提高中药资源产量和质量。

3.4? 对中药资源的生产进行供应链管理

对中药资源的生产和投入进行供应链管理是实现中药资源可持续利用、解决中药资源约束的重要措施。要在中药资源供求基础上,对中药资源的种植、开发、销售、储存、运输等一系列环节进行供应链管理。从供给方面来看,中药资源的开发利用需要充分考虑中药材的道地性等自然条件,这就决定了存在一个短期固定的供给水平。超过了这个水平,必然会造成中药资源的过度破坏。因此,要对中药资源进行科学检测,按照其道地性、种植规模、基地选址等多方面情况进行细分,确定供给模式和最高数量水平。从需求角度看,中药资源的开发利用必须遵循市场规律。

人们对中药资源的需求可以大致分为两大方面:一方面是人们对中药资源的直接需求;另一方面是中药材作为中药产品的加工材料,人们对中药产品的需求而引发的对中药材的需求,也可以称为引致需求。比如人们对罗汉果的需求,不仅包括对罗汉果本身的需求,还包括对将罗汉果加工成中药产品的需求[4]。因此,要对中药资源的需求进行合理预测,其中对中药资源引致需求的确定,要根据产品中该种药材所占比例和药品的市场需求量来确定。

【参考文献】

[1] 蒋维洲.中医药经济要素芹议[j].决策咨询通讯,20xx,15(1):25-29.

[2] 郑燕鹏,倪玉娟.中药发展的潜力与瓶颈[j].中药研究与信息,20xx, 7(2):31-33.

[3] 高凤清,马英华.中药产业发展的困境与突破[j].中国医药学报,20xx, 33(4):78-80.

[4] 孙红祥.中药资源开发利用与可持续发展[j].中国兽药杂志,20xx, 37(4):37-41.

第二篇 国产和进口甘草酸制剂治疗116例慢性乙型肝炎的药物经济学分析_药学论文

【摘要】? 目的 针对不同病情程度,观察国产及进口甘草酸制剂(甘利欣和美能)护肝治疗方案的临床疗效及成本效果。方法 116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分为甘利欣组和美能组,各58例,依据病情从轻中度和重度两方面分别观察肝功能指标变化、临床症状与体征改善,并做成本-效果。结果 轻中度病例,两组有效率分别为90.3%和90.0%,差异无显著性(p>0.05),从成本-效果比看,甘利欣组占优。重度病例,美能组在有效率及周期治疗时间上均优于甘利欣组,alt的降低作用也优于甘利欣组,差异有显著性(p

【关键词】? 慢性乙型肝炎;甘草酸制剂;临床疗效;成本-效果

abstract:objective to observe and yze the clinical efficacy and cost effectiveness of two therapeutic regimes with domestic and imported glycyrrhizin preparations (diammonium glycyrrhizinate and compound glycyrrhizin) for chronic hepatitis b. methods 116 cases of patients with chronic hepatitis b were divided into two groups. two groups were separately treated with diammonium glycyrrhizinate (58 cases) and compound glycyrrhizin (58 cases). variations of liver function parameters, clinical manifestation, and physical symptoms were observed according to different severity degrees of chronic hepatitis b. the results were compared by pharmacoeconomic cost?effectiveness ysis.results the effective rates of two groups of mild to moderate severities were 90.3% and 90.0% (p>0.05) respectively; by the cost?effectiveness ratios, the expenses in the group treated with diammonium glycyrrhizinate reaching the similar effect was 1owest. for severe cases, the group treated with compound glycyrrhizin was superior to that in the group treated with diammonium glycyrrhizinate at effective rates and duration of treatment cycle. conclusions according to the results of pharmacoeconomic cost?effectiveness ysis, cases of chronic hepatitis b with mild to moderate severities should be treated with diammonium glycyrrhizinate as the first choice. compound glycyrrhizi should be used at first in the treatment of serious chronic hepatitis b.

key words:chronic hepatitis b; glycyrrhizin; clinical efficacy; cost?effectiveness ysis

目前,国内对于慢性乙型肝炎的药物经济学研究主要集中在抗病毒治疗方面。WWw.meiword.coM由于抗病毒药物使用适应证的限制,以及经济条件等原因,能够系统接受抗病毒治疗的患者还比较有限,而绝大多数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还需通过抗炎保肝、抗纤维化等综合治疗修复肝脏的损伤。现阶段医院常用的护肝药物多为甘草酸制剂,有国产的甘利欣针和进口的美能针,一些研究报道显示进口美能在疗效方面优于甘利欣[1]。

本文对我院20xx~20xx年收治的116例慢性乙肝患者住院期间分别应用甘利欣、美能两类护肝降酶方案治疗的情况作回顾性,进行不同病情程度条件下两种制剂的药物经济学评价,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116例患者系本院住院病人,全部病例均符合《病毒性肝炎防治方案》和相关文献《病毒性肝炎防治方案》中的诊断标准[2]。血清hbsag和hbeag持续阳性6个月以上,hbv?dna阳性,血清丙氨酸转氨酶(alt)在正常值上限2倍以上者,排除合并其他病毒性肝炎感染、失代偿性肝病、肝硬化、肝癌患者。随机分为两组,甘利欣组58例,男41例,女17例,其中重度27例,中度23例,轻度8例,年龄20~58岁,平均(37.11±12.57)岁;美能组 58例,男39例,女19例,其中重度28例,中度24例,轻度6例,年龄21~57岁,平均(40.75±11.41)岁。各组在性别、年龄、分型等方面差异均无显著性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治疗方法

两组均采用基础护肝治疗(肝泰乐、能量合剂、维生素c等)。甘利欣组使用国产甘草酸制剂(江苏正大天晴药业股份有限公司);美能组使用进口甘草酸制剂(日本米诺发源制药株式会社)。

观测项目及疗程:观察两组治疗前后主要临床症状及体征、肝功能(如:tbil、alt、ast)指标的变化值。疗程以患者实际住院时间计算,并计算住院总费用及平均费用。

1.3 临床评判标准[3]

显效:症状明显减轻或消失,血清总胆红素、血清丙氨酸转氨酶降至正常;有效:症状明显减轻,血清总胆红素、血清丙氨酸转氨酶下降>50%;无效:未达到有效标准或血清总胆红素不降反升者。

1.4 成本计算

成本包括直接成本、间接成本和隐性成本,本研究只计算直接成本。直接成本主要包括药品费、给药费、检查化验费、住院费等[4]。药品费用按当年度我院招标价格计算,其他成本费用按当年度本市《医疗收费标准》统计,即总成本=c药+c给+c检+c住。依上标准,先计算每例患者实际住院总费用,再依据病情程度计算两组的平均成本费用。

1.5 统计学方法

数据以±s表示;计量比较用t检验,计数资料比较用χ2检验,p

2 结 果

2.1 临床疗效及住院时间观察

两组患者住院期间治疗前后在肋痛、腹胀、纳差、乏力等临床症状上均有明显改善;轻中度病例中有效率及住院日方面无明显差异;重度病例中在有效率及住院日方面美能组占优(两组有效率的计算均是以患者住院期间的病情改善情况及治疗效果来进行统计)。见表1。表1 轻中度及重度病例临床疗效比较

2.2 肝功能改善状况观察

两组患者住院期间治疗前后肝功能在不同程度上降低,轻中度病例中未见明显差异,在重度病例中差异明显,显示美能护肝降酶作用优于甘利欣。见表2。

2.3 成本–效果c/e

成本-效果的目的是平衡成本与效果,在二者之间寻找一个最佳结合点,以求达到某一治疗效果时费用最低的治疗方案。但成本–效果同时也注重治疗措施的社会效果,最佳成本-效果方案并不意味着一定是费用最低的方案[5]。对轻中度病例,甘利欣组有较低的c/e比值,而对重度病例,则美能组有较低的c/e比值。结果见表3。表2 轻中度、重度病例alt、ast变化比较表3 两组间轻中度和重度病例成本-效果

2.4 敏感度

为验证结果的准确性,需进行敏感度。将两组治疗方案药品价格下降10%,其他费用不变,以此进行敏感度,结果见表4。从表4可见,价格波动对成本效果各参数影响不大,说明结果可靠。表4 两组间轻中度和重度病例敏感度

3 讨 论

甘草酸二铵的主要成分是18α甘草酸二胺盐,具有较强的抗炎、保护肝细胞膜与降酶快,抑制肝细胞坏死,促进肝细胞再生改善肝功能等作用[6]。复方甘草酸苷是由甘草酸苷、甘氨酸、半胱氨酸等组成的复方制剂,其中最主要的活性成分是甘草酸苷,该药对于肝脏的降酶效果已被确认,其降酶作用在给药6 h后即可出现,给药12 h后使转氨酶降至最低值,推测为对肝细胞膜的直接保护作用并有双重抗炎作用[7]。本文中的两组资料显示,在疗程结束后,患者的肝功能指标及临床症状均有显著改善,验证了甘草酸强大的抗炎及肝细胞保护作用。

本文结果可见,甘利欣组与美能组对轻中度病例的降酶效果相当,在治疗总有效率及住院日方面无明显差异;美能组在重度病例的治疗方面较之于甘利欣组体现出优势,护肝降酶疗效显著,总有效率高,住院治疗时间缩短。从药物经济学成本-效果来看:甘利欣组对轻中度病例有较低的成本-效果比,经敏感度结果亦可靠,是较优方案;对于重度病例,美能组虽然成本费用较高,综合其成本-效果比值较低及治疗显效率高、总有效率高、住院时间短等情况,美能组为重度病例宜优先选择的方案。另外,在重度病例中,甘利欣组与美能组的成本费用相差不大,考虑为甘利欣组住院时间延长,使费用增加,符合临床治疗情况。由于样本量的不足,本结论有待大样本量研究的进一步论证。

【参考文献】

[1] 曹阳,唐小平,宋方闻.β体甘草酸与α体甘草酸治疗慢性乙型肝炎临床疗效比较[j].中国现代医学杂志,20xx,12(7):91-92.

[2] 中华医学会传染病与寄生虫学分会、肝病学分会.病毒性肝炎的防治方案[j].中华传染病杂志,20xx,19(1):56-62.

[3] 中国中医药学会内科肝胆病专业委员会.病毒性肝炎中医疗效制定标准(试行)[j].中医杂志,1992,33(6):373.

[4] 张述林,程茂金,熊光练.药物经济学研究应用[j].中华医学与健康,20xx,2:94-97.

[5] 郭文萍.慢性乙型肝炎4种治疗方案的成本-效果[j]. 中国医院用药评价与,20xx,3(4):227-228.

[6] 王晓霖,喻成浓,叶飞,等.进口复方甘草酸苷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的临床研究[j].贵阳医学院学报,20xx,32(1):56-58.

[7] 汪俊韬,于少军,肖炜.复方甘草甜素(美能)在肝病领域的临床应用[j].中国药房,20xx,13(8):500-501.

第三篇 如何围绕林业经济转型做好职工的思想工作_农林学论文

如何围绕林业经济转型做好职工的思想工作

作为一名在林业企业从事多年思想工作的政工干部,笔者认为,应从以下三个方面做好职工的思想工作。

一、围绕中心,使思想工作与林业经济转型有机结合,增强思想工作的感染力

思想工作要紧紧围绕企业健康发展这个中心,林业要实现经济顺利转型。在林业经济转型工作中,我们不仅是管理者,还是工作的实践者,我们和职工不仅是上下级关系,而且还是同事和朋友。我们必须尊重职工、关心职工,与之建立深厚的感情,这样不权有利于我们开展工作而且还能及时了解和掌握职工的思想动态、工作情绪,并不断挖掘他们的潜能,不断提高他们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不断提高他们的劳动技能和创造才能,充分调动他们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

其次是努力营造林业企业健康发展的良好环境。思想工作要紧紧围绕林业经济转型这个中心任务,适时的对职工开展形势任务教育,把林业面临的形势任务、发展方向向职工讲清楚、讲明白,积极引导职工增强危机感、紧迫感、责任感和使命感。要把林业转型的工作重点、难点和职工关心的热点作为思想工作的着力点,紧紧围绕林业发展的中长远目标开展强有力的思想工作,动员广大职工、当好主力军、打好主动仗,发挥好思想工作的有力优势。培育和朔造企业精神,增强思想工作的时代感和紧迫感,为林业企业营造健康发展的良好环境。 ?

二、服务大局、使思想工作融入到林业发展建设中,增强思想工作的渗透力

林业转型的首要目标是发展,是林业企业存在之必须,生存之根本,思想工作必须要服务于这个大局。WWw.meiword.com

一是要加强思想工作队伍建设。思想工作是沟通企业上下的喉舌,联系左右的纽带,传递信息的中枢、思想工作队伍是林业企业党的全部工作和战斗力的基础,是为林业企业发展保驾护航、为林业经济建设服务的主阵地。作为思想工作者要坚定,经得起考验,甘于奉献,耐得住磨练。思想工作部门与生产经营部门相比,属于“清水衙门”,所以要严于利己、时刻保持一种埋头苦干、任劳任怨、甘当无名英雄的精神,处处担当表率。发挥“身教重于言教”作用。同时,还要注重思想工作的人才培养,优化思想工作队伍结构,把思想好、能力强、素质过硬、理论水平高的人才充实到思想工作队伍。在企业中要从领导到班组形成自上而下的思想工作体系,实行党、政、工、青、妇一起抓,建立一支素质好、威信高、整体功能强的思想工作队伍,健全一套行之有效的思想工作制度;探索一条符合林业经济发展的思想工作新途径。

二是要加强现场思想工作。目前,林业的生产建设和安全稳定的任务十分繁重,思想工作要紧紧围绕经济转型这个中心任务,发挥好思想工作的服务保证作用。要结合林业转型时期的工作特点,把思想工作真正的落实到工作中,落实到基层,落实到生产经营当中去。要结合生产经营的实际,开展好各项活动,特别是要结合我们林业自身的实际,倡导“做新时期务林人”,营造和谐、积极、健康的企业文化,形成企业新的生产力。同时,作为新时期思想工作者要深入现场、深入一线,及时掌握职工思想动态,理顺情绪,化解矛盾,发现思想工作的薄弱点,改进工作方法,围绕生产经营的实际做好思想工作,为群众诚心诚意办实事。

三、以人为本,积极维护职工的合法权益,增强思想工作的说服力

开展思想工作,要贯彻集中制的原则,时时处处把广大职工的根本利益放在第一位。在企业转型发展过程中,要实行管理,凡涉及职工生产、生活和切身利益的事都是大事,都要摆到头等位置。制定决策,首先要考虑职工利益;开展工作,要关心职工生活,帮助职工解决实际困难。要以领导干部自身的良好形象,赢得广大职工群众的拥护与信赖。要坚持讲真话,不讲假话;讲实道理,不讲虚道理。

思想工作的根本任务是调动人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林业经济要转型,企业要发展,靠的是职工的创造力和开发力。以人为本,首先要解决的是职工的思想问题,即职工的思想包袱是什么?他们想的是什么,需要的是什么,抓住了这问题再去关心人、教育人、激励人、利用多种形式对职工进行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观、道德观的教育就会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以人为本是要真正在培养人的能力上下功夫,最大限度地调动职工积极性和创造性,使职工的思想工作具有人情味。

在做具体的思想工作时要紧扣主题。一要抓住重点,化解矛盾冲突。企业的转型升级,产业结构的逐步调整,岗位的设置,利益的分配,必然会涉及到职工的切身利益,这些问题处理不好,就会影响社会稳定,影响改革发展。因此,作为思想工作者一定要处理好稳定、改革和发展的关系,克服形式多成效少,压制多说服少,灌输多感悟少,强制多疏导少的工作方式,增强思想工作的使命感和责任感,把的宏观决策、上级的政策方针、意图、讲细、讲清、讲透,使广大职工把握形势,明确任务,坚定信心。二要把握热点,关注职工利益做好思想工作。要把思想工作与国家、集体、个人三者利益相结合,渗透到企业改革发展、科学管理和职工的生产、生活当中,做到哪里有职工哪里就有党组织;哪里有问题,哪里就有思想工作。

总之,思想工作是一项事关林业健康发展、转型升级、党组织核心作用发挥、优秀企业文化建设的系统工程,对加强林业提高经济效益和社会效应、提升企业知名度、树立企业良好形象都有着重要意义。广大林业思想工作者要大力弘扬思想工作服务于经济建设的宗旨,以高度的责任感,围绕中心,服务大局,以人为本,发挥作用,努力把思想工作提高到一个新水平,为推动林业企业转型升级、健康发展做出积极的贡献!

第四篇 浅议生态经济型林业发展存在的问题及建议_农林学论文

从梨树县林业过去五年改革发展情况看,基于现代化林业发展形势,结合我县林业发展建设实际情况,森林防火、森林病(虫)、人畜“三害”损坏森林资源情况,林业改革滞后,遗留下来社会林业矛盾等因素。我认为梨树县林业健康发展存在如下问题。

1 存在主要问题及原因

1.1 由于林业改革滞后,人们对市场经济意识,开发资源致富意识,短期耕种农田收益意识抢先,造成开采沙石矿、建设牧业小区、发展经济实体建厂房等项非法侵占林地行为尤为突出。收复林地造林阻力大,抢占林地、霸占林地,改变林地用途行耕蚕食林地行为屡禁不止,严重困扰造林、成林和加快林业绿化步伐。

1.2 我县现有乔木林多属于“三北”一、二期工程营造的防护林,造林树种单一,林种结构明显不合理。南部半山区多是落叶松、樟子松树种居多的水土保持林;中、北部多是杨树居多的防风固沙林。森林质量低,小老树、残次林占有一定比例。产出优质木材少,价格低经济效益差。据森林资源档案记载防护林占60.04%,用材林占35.11%,经济林才占4.85%,林地产出率低,按现实水平投入产出比例相差甚远,严重制约着林业经济发展。

1.3 由于近年粮食价格突长,给农田防护林更新造成极度困难,致使林带更新造林由宽变窄、由长变短,更有甚的农民还歪理霸着不让还林。村屯绿化也是如此,房前屋后林木明显减少,光腚屯、光杆路更多显现。wwW.meiword.cOm结果造成林地萎缩、造林绿化几年才能成活成林。

1.4 由于集体林改林木、林地落权到户后,到林木采伐时村大集体与村民小组小集体林木、林地位置错位,边界含糊不清;林改前不规范承包、抵债流转林木、林地更是不准;集体与国有林场林木林地权属存有混段。林权争议纷繁复杂多种多样,由于落实不了还林主体,只能维持现状,也延缓了还林造林进程。

1.5 林业产业仍处初级阶段

虽然涉林企业和经营户数不少,但是规范规模经营,合法开发资源的家数还不多。有待于规范化管理,强化政策扶持,保证涉林产业项目做大做强,进一步上档次,提高经营水平,使其合法化经营。

1.6 集体林权制度配套改革,建立健全“五项”制度落实的不平衡。林木采伐管理制度、林木、林地流转管理制度、林业社会化服务保障制度这三项均已落实。只有支持集体林业公共财政制度和林业金融支撑制度还没有得到落实,改革就难以彻底。国有林场改革尚未启动,现存林场经济危困,富余职工多,资源日趋减少,林业职工心存社会养老保险问题急待解决焦虑,很容易产生不稳定因素。

2 深化林业改革对策

2.1 集体林权配套改革,主要是按照吉林省的《集体林权制度配套改革实施方案》进行操作,保证20xx年底完成任务。操作内容主要围绕落实“五项”制度建设。一是建立健全林木采伐管理制度。二是建立健全集体林权流转制度。三是建立健全支持集体林业发展的公共财政制度。四是建立健全林业金融支撑制度。五是建立健全林业社会化服务保障制度。从前段集体林权制度主体改革看,出现一种倾向性问题,主要是获得林木所有权、林地使用后,更新造林不及时,改变林地用途行耕农田倾向很普遍。今后的任务还是要强化落实林改签订的还林合同兑现,严厉打击违约违法改变林地用途行耕行为。完善林木采伐管理,规范林木、林地所有权、使用权流转,健全林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和机制。使集体林权制度改革沿着资源增量、生态增效、林农增收的正确轨道健康向前发展。

2.2 积极争取国有林场先行试点改革,力争在五年内快速启动国有林场改革,尽早破解林场经营难题,消除深层潜在林业社会矛盾,实现国有林业的生态、经济双重发展增效。

3 保障措施

保障林业发展主要因素有,全面落实林业建设承载主体,增加建设渠道,科学落实公益林、商品林分类经营管理制度,切中各林种的造、育、管主环节经营,不断完善健全各类林木种苗基地化建设,深入拓展林木、林副产品经营加工利用空间,保证合理合法开发森林、林地资源,实现林地高产出、生态强功能、面向市场经济增效益目标。确定具体保障措施如下:

3.1 要以先进科学技术为支撑,科学引进造林新品种,适地适树更换造林树种,调整成最佳林种结构,合理区划界定公益林生态体系,商品林建设基地的布局。

3.2 要以县、乡镇、村、林业基地企业、林业专业合作社及林业大户为管理、建设经营的主体,层层落实管理目标、建设经营任务责任制,签订包保和完成造林绿化、发展林产业经济工作目标任务责任书,保证责任到人,任务到地块,发展到项目。形成林地总量不减少,林业用途不改变,从经营林业、林产业中要效益的局面。

3.3 要以政策扶持,项目投资为依托,靠全社会力量,全民参加造林绿化,人人关注参与林产业经济发展。发挥基地、大户带动经营辅射作用,由点及面顺势推动林业、林产业发展。

3.4 要突出“三防一护”保护森林资源措施落实到位。林业的“三防一护”工作是法律赋予各级的重要职责,也直接涉及到林木所有权、林地使用权的经营者切身利益,更会影响到人们生存环境和整个生态功能增减。因此各级、林业部门、广大经营者及全社会都要积极预防到位,做到及时扑救、防治和林业执法处罚工作,确保治早、治小、治了不成灾,减少森林资源损失,增加林木、林果、林副产品等产出量,提高林业经营效益及水平。

第五篇 低碳经济发展在林业中的地位作用及建议_农林学论文

1.森林是最大的储碳库和吸碳器

作为陆地生态系统的主体,森林通过光合作用吸收二氧化碳,放出氧气,并把大气中的二氧化碳固定在植被和土壤中。所以,森林具有碳汇功能。森林以其巨大的生物量储存了大量的碳。作为陆地生态系统中最大的碳库,森林被公认为最有效的生物固碳方式,同时又是最经济的吸碳器。与工业减排相比,森林固碳投资少、代价低、综合效益大、更具经济可行性和现实操作性。森林的碳汇功能和其他许多重要的生态功能一样,对维护全球生态安全和气候安全一直起着重要的杠杆作用。

2.森林锐减造成大量温室气体排放

毁林和森林退化以及灾害导致森林遭受破坏后,储存在森林生态系统中的碳被重新释放到大气中。《2000年全球生态展望》指出,全球森林已从人类文明初期的约76亿hm2减少到38亿hm2,减少了50%,难以支撑人类文明的大厦,对全球气候变暖造成了严重影响。粮农组织(fao)的数据,2000~20xx年,全球年均毁林面积为730万hm2。ipcc第四次评估报告指出,20xx年,源自森林排放的温室气体约占全球温室气体排放总量的17.4%,仅次于能源和工业部门,位列第三。而且,目前全球森林减少的趋势仍在继续。围绕哥本哈根乃至今后的国际谈判,许多国家和国际组织都在积极倡导通过恢复和保护森林生态系统,以推动“减少毁林和退化林地造成的碳排放(redd+)”等政策的制定,以控制温室气体排放,减缓气候变暖。Www.meiword.cOM

3.森林是适应气候变化的重要措施之一

森林是适应气候变化的重要措施,如大规模植树造林、治理荒漠化等,具有涵养水源、保持水土、防风固沙的作用;建设农田林网,起到了改善农业生产条件、提高粮食产量的作用;建设沿海防护林、恢复红树林生态系统,对抗御海洋灾害,保护沿海生态环境具有重要价值。而采用抗旱抗涝作物品种、加固海岸提防、减少森林火灾和病虫灾害、加快优良林木品种选育等,有助于提高森林本身适应气候变化的能力,森林适应气候变化能力的增强,反过来又会提高森林减缓气候变化的能力。

4.林业在发展低碳经济中的独特地位与作用

低碳经济的背景是全球气候变暖问题。作为陆地生态系统的主体,森林通过碳汇功能,在地球陆地生态系统中贮存了巨量的碳,是陆地生态系统中最大的碳库。林业是建设生态文明的重要基础。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进步,人们愈益认识到尊重自然、利用自然和保护自然的重要性。生态文明是以生态产业为主要特征的文明形态,林业既是产业建设的载体,也是生态建设的载体。现代林业的发展就是按照林业的基本属性和内在规律,致力于构建完善的林业生态系统和发达的林业产业体系,实现生态中有产业、产业中有生态的双赢目标。通过发展现代林业,生态文明建设就有了充裕的物质基础条件;林业产业的生态化,又促进林业潜能的循环释放,林业的可持续发展就有了强有力的依托和保障。森林是实施新能源替代战略的重要资源。

发展林业,增加林业生物质能源供给,对于维护我国能源安全、修复生态系统、推动农村经济发展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资源短缺和生态环境问题已成为制约我国实施可持续发展的主要因素。开发利用新能源和发展可再生能源,已成为我国调整能源结构、解决生态问题的国家战略。

5.林业低碳经济的基础理论

所谓林业低碳经济,是指在林业经济活动过程中, 通过科学管理和技术创新, 增加森林碳汇,减少林业碳源,从而以较少的温室气体排放获得较大产出的新的林业经济发展模式。

森林碳汇功能:

森林是陆地生态系统中最大的有机碳库, 据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ipcc)估计,陆地生态系统中储存了2.48 万亿t的co2,其中1.15 万亿t 储存在森林生态系统当中。森林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吸收大气中大量的co2形成生物量, 从而减缓温室效应。森林的生物量、植物碎屑和森林土壤固定碳素而成为碳汇,这就是森林的碳汇功能。森林具有以最小成本、实现最大固碳效益的潜力。造林就是固碳,绿化等同减排,森林的碳汇功能是林业低碳经济的一个重要理论基础。

6.低碳经济背景下林业发展的建议

林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调整优化林业经济结构,促进

林业产业的发展,是实现林业可持续发展物质保证。在第一产业方面,以市场需求为导向,大力推进短周期工业原料林和其他原料林建设;在第二产业方面,加大新产品开发力度,促进以低层次原料加工向高层次综合精深加工转变的步伐;在第三产业方面,要加大森林旅游业、花卉业的发展。调整林产工业产品结构,大力发展精深加工、发展优势产品,努力开拓木材林产品的新用途,延伸产业链,增加附加值,解决林产品结构不合理和产品缺乏竞争力的问题。调整企业布局和资产结构,实施大集团、大公司发展战略,共同开发新产品、新技术和新市场,提高企业专业化程度和产品技术含量,提高市场的竞争力。加大科学研究,提供科技支撑。

深入开展森林对气候变化响应的基础研究。加强林业减排增汇的技术潜力与成本效益;继续加强森林灾害发生机理和防控对策研究;加强气候变化情景下森林、湿地、荒漠、城市绿地等生态系统的适应性问题研究并提出适应技术对策;加强森林作为重要可再生能源库的研究和开发利用。通过科研,推进科技兴林、科技富林、科技强林的进程,为建设创新型国家作出积极贡献。加强宣传,引导全社会参与低碳发展。

森林在维护气候安全、生态安全、物种安全、木材安全、淡水安全、粮食安全等方面具有特殊作用,在全球高度关注气候变化的背景下,林业被提到了事关人类生存与发展、前途与命运的战略高度。粮农组织前总干事萨乌马指出:“森林是人类之前途,地球之平衡”。因此,应广泛宣传林业在发展低碳经济中的优势,充分调动企业、公众参与植树造林、保护森林等活动的积极性,通过林业措施,实践低碳生产和低碳生活。大力开发与森林相关的生物质能源,建立新的森林生态效益补偿机制。

据统计,我国每年森林采伐、木材加工等生物质废弃物约1 4亿吨,林木修枝等产生的生物质有1亿吨,树木果实和天然树脂有200余万吨,若能将这些资源的50%开发成能源,可以替代6500万吨的石油能源。一种新的森林生态效益补偿机制建立,可解决国家现存森林生态补偿难、负担重等问题,对理顺森林生态补偿的渠道和关系起着重要作用,并可为林业发展创造新的商机和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

第六篇 探讨林业的出路在于走生态经济林业道路_农林学论文

随着经济的发展,对环境效益与经济效益的结合度的要求越来越高,我国的林业尤其是地方林业生产方式较为落后,这就造成地方经济的片面化发展,不利于全面经济效益的实现,面对市场经济的挑战,必须走出一条既经济又环保的高效能发展之路。

一、林业现状

1、宏观上,林业资源较少且分布不均衡

宏观来看,我国作为国土大国,其国土优势与森林覆盖率不成正比。我国的森林面积落后于、美国、加拿大等国家,森林蓄积量也较为落后,较少的林业资源不仅不能发挥其环保优势,也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林业经济效益的发挥。就我国林业资源的分布来看,截止到20xx年,黑龙江大兴安岭林区森林面积净增67.45万公顷,达到817万公顷,森林覆盖率提高8.3个百分点,达到77.99%,而西部地区尤其是其西北部地区森林量少,很多地区荒漠化严重,这就形成了严重的地域性差异,而引起林业环境效益、经济效益等方面的差距。再就是,我国现存林业资源遭到严重破坏,尤其是天然林由于人们的滥砍滥伐,造成林业资源的浪费,影响了可持续发展进程。

2、微观上,林业内部结构不合理,经济带动力小

我国的林业资源,就地区性的林业结构分布来看,存在严重的不合理性。现阶段,我国林业生产结构,往往在于对林业本身的开发与利用,而忽视与林业相关的带动化产业的发展,如林业旅游区,林业创新绿色产品等,而片面性的开发,往往将林业生产等同于农业生产或是林业加工生产,这就缩小了林业的贡献范围,林业作为多元化价值主体,其不但承担着环境效益,而且担负着经济效益、社会效益与生态效益的多重任务,而其生产结构上的不合理,造成了一些大农业的发展,以及仅能维持一些大农业中的重要生产部门,这就不利于为地区经济提供多元化供应,影响了地区的轻工业、军用工业、化工业、建筑业等多行业的发展,不利于地区经济全面化发展。

二、林业出路在于走生态经济林业之路

生态经济林业是在遵循自然规律与经济规律的前提下,依据生态学和生态经济学的原理,进行生产经营活动,以实现经济、生物与社会良性发展的一种生产方式,其于农业生产、工业生产。我国林业资源的本身状况,以及其产业结构缺乏合理性,造成我国林业效益的确实,要将林业的综合效益发挥,就需要强能量、高效能的创新林业生产方式,走走生态经济林业道路,也就是说,林业走生态经济林业道路归根结底是由生态经济林业的综合效益决定的

1、生态经济林业之生态效益

自然环境是人类生存与发展的基础,生态经济林业,有利于维持生态系统平衡,改善生态系统的良性循环。生态经济林的构成林种多样,因地制宜的林种一方面适应了地区环境的要求,一方面维护着地区生态平衡。森林生态经济林具有涵养水源、保持水土、调节气候、防风固沙、保护动植物以及改善生态等多重作用,而环境效益下的多重功能远远超过了林种单独效能以及它提供林副产品与木材的价值。例如,随着林业发展,大兴安岭地区,加大生态防护育林工程建设,第一期“天保工程”实施10年来,取得了良好的成绩,就20xx年,全年完成人工造林66.7公顷,育苗41公顷,零星植树68600株,封山育林面积111029公顷,义务植树50万株,而森林面积的优势,使黑龙江大兴安林区成为中国最大的生态氧吧,有调查显示,林区仅新增森林蓄积可吸收二氧化碳2.2亿吨,释放氧气1.93亿吨,同时,林种的优化,经济林的种植,不仅发挥了经济林的环境效益,由于木材产量的增加也带动了木材加工业和乡镇企业、多种经济的发展。

2、生态经济林业之经济效益

生态经济林业是生态与经济的结合体,其发展不仅改善了生态环境,同时也促进了我国经济的发展,尤其是农业经济的发展。生态经济林业是将资源优化配置,以林分结构的优化,林种的调整等方式,实现林业资源的经济效益,同时,为建筑、造纸、轻工、化工等各行各业提供丰富优质的基本材料供应,实现地区林业带动的经济发展的目的。一些地区因地制宜,将特色化的经济林引入林业建设中,调整生产结构,发展一些林业养殖、林业加工以及林业培育种植等产业,实现了生态经济林带动农业发展,地区经济快速发展,大兴安岭至今抚育改造出材量593213立方米,带动生产大量林副产品,直接上缴利税费170多亿元,就林业个人收入来看,人均收入年均增收近千元,这有效的改善了人们的生活质量;近年来,随着林业旅游业的发展,越来越多的旅游收入进入人们腰包,这就有效地推动了当地经济的发展,为国家经济发展做出了重大贡献。

3、生态经济林业之社会效益

生态经济林业的生态效益与经济效益的实现,直接了社会效益的实现。良好的生态环境和高速发展的经济促使人们生活质量提升,在提升农业生产力,增加农民收入上起到了重要作用,而农民生活质量的改善,很大程度上促进了农民脱贫致富,有力的缩短了城乡差距,利于社会共同致富目标的实现,就地区而言,缓和了地区间的不平衡,实现着社会的共同进进步,为和谐社会的构建与实现创造了有利条件,促进了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总结:生态经济林业道路是针对林业发展中的自身资源问题以及发展结构问题提出的一种产业化结构调整的策略与发展方式,其实现了林业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与生态效益的统一,有力的促进了社会的全方位、可持续发展,是林业取得发展,实现效益的根本出路。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