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本网合同范本内容页

合同管理风险防控措施(整理5篇)

2024-07-04 15:44:01合同范本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合同管理风险防控措施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合同管理风险防控措施范文第1篇

【关键词】建筑施工企业;合同管理;法律风险及防控措施

一、建筑施工企业合同管理的相关含义分析

所谓合同管理是指对包括合同的审批与签订、履行、变更、终止、违约处理等在内的合同全过程的计划、组织、控制、调节、诉讼和监督检查等管理活动的总称。企业合同管理的全过程都存在着法律风险,建筑施工企业也不例外,因此,建筑施工企业在建设工程施工合同管理过程中应当高度重视并有效识别施工合同管理中的法律风险,采取有效措施对法律风险进行防控,以最大程度地减少法律风险的发生,维护施工企业自身的合法权益。[1]

二、建筑施工企业合同管理过程中不同阶段所涉及到的法律风险分析

第一,在合同签订阶段建筑施工企业所面临的法律风险。在这个阶段,建筑施工企业合同管理所面临的风险主要有以下几方面:一是建筑施工合同主体存在不恰当的问题。对于建筑施工企业来讲,合格的合同主体应当是具有相应民事权利能力以及相应民事行为能力的合同当事人;然而在实践过程中却经常出现签订合同的双方尽管有以上两种法律规定的能力,但却不是合同的当事人,存在合同当事人主体错位的现象,一旦发生合同纠纷,很难厘定主体;二是在合同签订过程中经常出现合同文本行文不严谨的问题。这里所提到的不严谨,即文章不规范、不准确,极容易引起误解和歧义。三是在涉及到的合同条款上海存在不全面、不完整的问题,一旦发生违约事故,如果合同中没有对此予以事先约束,那么就会产生重大的法律风险。四是往往对从合同的重视程度高于主合同的重视程度。五是双方主体在违反国家相关法律、法规以及当地规定签订的合同,一旦合同发生纠纷,双方主体不但不会得到法律的保护,反而还会收到相应法律法规的处罚。

第二,在合同履行阶段建筑施工企业所面临的法律风险。在这个阶段,对于建筑施工企业来讲,可能会涉及到的法律风险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一是对于实践中遇到需要变更的事项而没有及时在合同中予以变更。在建筑施工实践过程中,受主客观条件的影响出现变更是很经常出现的事情。但是对于在实践操作过程中出现的变更没有体现到合同中,未进行及时变更,由此很容易导致建筑施工企业加大风险损失。涉及到的合同变更主要包含合同内容变更以及合同主体的变更。对于承包方的建筑施工企业而言,更重要是为了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关键在于变更要及时。二是对合同欠缺必要的动态化管理。例如应当对合同办理签证确认的却没有办理签证确认;应当发出书函的,却没有发等等。在合同履行阶段实施动态化管理是建筑施工企业进行自我有效保护的重要途径和主要方式,但是这一点往往被忽视,造成相应的法律风险。三是合同当事人并没有对合同规定权利义务予以有效行驶。按照《合同法》相关规定,对于合同当事人是具有抗辩权的,然而很多建筑施工企业对于合同法赋予的这项权利却不知道如何行使,最后很容易使建筑施工企业单方面垫资施工,不利于发包方欠款问题的解决。

第三,在合同终止阶段建筑施工企业所面临的法律风险。合同法律风险对于建筑施工企业来讲,是贯穿始终的,从合同准备阶段、合同签订阶段、合同履行阶段和合同终止阶段都是存在的。然而很多建筑施工企业往往认为合同风险在合同终止阶段就不复存在了,其实这种观点也是具有一定的片面性。即使再合同终止之后,合同管理过程中依然存在一定的法律风险。对于合同终止之后,如果施工企业违反合同规定中的保密条约、保密协议以及相关通知等合同后期义务,那么施工企业依然是要负相应法律责任的。从这层意义上讲,尽管在合同终止阶段,合同风险依然是存在的。再比如,如果建筑施工企业在施工之后,没有将事先合同规定中对各种资料予以有效的保管和存档,一旦发生纠纷,建筑施工企业若是拿不出相应的卷宗,就会在纠纷过程中处于非常被动的地位。

三、建筑施工企业合同管理过程中进行法律风险防控的具体措施分析

第一,对于建筑施工企业来讲一定从自身做起不断提高对合同管理风险的思想意识。从某种程度上讲,之所现实中有很多的建筑施工企业面对诸多的法律风险,其最重要的原因之一就在于平时没有对合同管理的风险予以高度的重视,从思想意识上没有认识到合同管理存在的法律风险会对企业造成的重大损害。因此,建筑施工企业必须在平时高度重视合同管理过程中的风险,主动转变观念,不断提高法律风险意识,对合同管理中存在的诸多风险予以高度重视。从思想意识上重视,需要建筑施工企业在平时做好相关方面的培训和教育工作,组织企业管理层和企业领导者对该方面的学习,研究现实案例、开展经验交流等,以更好的提高企业所有人员对合同管理中存在的法律风险防控意识、以及提高会对企业产生的重要负面影响的潜在法律风险。

第二,建筑施工企业要逐步建立健全合同风险管理的有效组织体系。对于建筑施工企业来讲,建立健全合同风险管理组织体系异常重要,只有建立健全了合同风险管理体系,才能更好的对合同风险的防控、管理、应急等各个环节开展更加具有统一性的指挥负责体系,有助于在对合同风险防控管理中形成一种组织有力、分工负责、相互协调的机制;同时,建立健全合同风险组织体系能够加强对合同管理过程中出现的风险加强调查和研究,在平时重点针对合同管理过程中存在的风险以及潜在的风险进行有效分析,提高应对合同管理风险的应急性和针对性,有效的减少因为合同管理风险而对企业造成的损失。建筑施工企业可以建立由企业法人任主管,法律、业务部门主要负责人牵头负责的机制,明确各合同管理部门及人员的合同管理职责,实现合同工作层层有人管,事事有人抓的工作局面。建立健全施工企业合同管理的组织体系,可以为防控施工合同管理中的法律风险提供一定的组织保障。

第三,建筑施工企业有必要对合同当事人的资信情况等进行深入的核查,以避免在后期合作中出现的合同管理风险。在进行合同谈判之前,建筑施工企业很有必要对当事人的资质进行全面的审核,对当事人在存在的合法性、法人的行为能力方面、合同签约资格、合同以后的履行能力等各个方面的资质都要予以审核。建筑施工企业对合同当事人的资信进行的审核,还需要重点做好以下几方面的工作:一是当事人在营业执照方面是否合法,是否具备相关资质;二是对当事人的授权委托书状况进行审核,看看是否具有资质进行合作;三是对当事人的相关经验业绩和信誉、荣誉方面进行审核;四是对上级部门颁发的质量体系认证书情况、金融机构颁发的信用证书等情况进行审核。对于建筑施工来讲,对当事人进行审核是非常有必要的,尽管在前期可能需要花费一定的时间,但是从长远来看,能够有效比避免因为当事人资质或信誉问题而为建筑施工企业造成相应的损失。

参考文献

[1]曹红程;许恩信;李丹,论建筑施工企业合同管理法律风险及防控措施[J]. 重庆城市管理职业学院学报,2009/03.

[2]黄少彬;张旭;牟艳华,中小企业合同法律风险及应对策略研究[J].湖南财政经济学院学报,2012/03.

合同管理风险防控措施范文第2篇

今天,我们在这里召开廉政风险预警防控工作动员大会,是为了贯彻落实县委、县纪委廉政风险预警防控试点工作会议精神。廉政风险预警防控工作在我县尚属试点,财政局被列为6个试点单位之一,充分体现了县委、县纪委对财政工作的关切和重视。作为试点单位,我们要按照统一部署,抓好党风廉政预警和领导干部腐败风险防控,促进财政事业健康发展、科学发展。下面,我就如何抓好这项工作讲四个方面的意见。

一、充分认识廉政风险预警防控工作的重大意义

(一)开展廉政风险预警防控工作是深化学习实践活动所需。当前,我局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已接近尾声,学习实践活动的一个明确要求就是要突出实践特色。从纪检监察工作的角度来讲,就是要认真查找在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倡廉建设中存在的不适应、不符合科学发展观要求的问题,并加以解决。而廉政风险预警防控工作就是我们在以往工作中存在的一个相对薄弱的环节。廉政风险预警防控,主要是针对权力运行中的风险和监督管理中的薄弱环节,主动预防,超前预防,推动关口前移,从源头上预防腐败,是科学发展观“更加注重治本,更加注重预防,更加注重制度建设”要求,在反腐倡廉工作中的具体体现。纪检监察工作要始终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要以推进此项工作为重点,促进反腐倡廉建设的科学发展,从而真正达到党员干部受教育,科学发展上水平,人民群众得实惠的目的。

(二)开展廉政风险预警防控工作是反腐倡廉客观形势所急。开展廉政风险预警防控工作,是坚持反腐倡廉“标本兼治、综合治理、惩防并举、注重预防”方针的内在要求,是贯彻落实中央《建立健全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20**-2012年工作规划》的重要举措,是构建具有特色惩防体系的有效途径。把廉政风险预警防控工作作为“惩防并举、注重预防”的具体实践,有利于进一步增强预防腐败工作的前瞻性、预见性、针对性和主动性,有利于减少腐败现象的发生,有利于为党员干部营造良好的成长环境。

(三)开展廉政风险预警防控工作是关心爱护党员干部所在。保证干部成长安全重于泰山。我们财政干部手中大多数都有着行政许可、行政审批、财务开支、物资采购等一定的权力和资源。但同时这些权力和资源也不同程度地面临着各种各样的诱惑和考验。廉政风险预警防控工作针对不同单位、不同岗位的不同风险点的个性和特殊性采取预防措施,增强了教育、制度、监督工作的针对性和有效性,可以提高党员干部自觉接受监督,主动参与监督和积极化解廉政风险的意识,促进决策民主、程序公开、运行规范,使预防腐败的责任落实到每一个岗位和每一个人,职责清楚,目标明确,便于检查和考核,防止权力滥用。在党员干部出现腐败苗头,未构成违纪时,及时予以提醒、预警和处置,促使党员干部正确、健康、有效地履行职责,以免铸成大错,这也是体现以人为本,关心、挽救有腐败倾向党员干部的有力措施之一。

二、深刻理解廉政风险预警防控工作的具体内涵

廉政风险:是实施公共权力的主体,在行使权力过程中,发生滥用公共权力或的可能性。

预警防控:是纪检监察机关针对工作中可能发生的问题或已经出现的错误苗头进行主动防范和监控的一种措施。

风险具有客观性、损失性以及不确定性的特性。风险的客观性揭示了任何有业务处置权、有职责的岗位都有风险。风险的损失性揭示了一旦风险发生,就会对本人有效履行职责,对事业、对社会各个方面都会产生不良影响。作为国家公职人员,有责任、有必要主动防范,把风险发生的可能性减到最低。风险的不确定性揭示了风险只是有可能发生的,并不是必然会发生的,是可以通过建立一套有效的预防措施,增强自身的自律意识,去防止风险发生的可能性,或通过努力把它降到最低程度。

廉政风险预警和防控工作的核心任务就是关注和遏制“发生腐败行为的可能性”,针对在思想道德、制度机制和岗位职责三个方面存在的廉政风险,在综合运用现有工作手段的基础上,通过前期预防措施、中期监控机制、后期处置办法构建了预防腐败的“三道防线”。其中,前期预防措施解决了预防工作覆盖面的问题,规范了预防工作的措施体系;中期监控机制做到及时发现问题;后期处置办法对可能发生的腐败行为实施超前预警。

三、全面掌握廉政风险预警防控的工作程序和重点

(一)工作程序

廉政风险预警防控工作按照制订方案、贯彻执行、检查考核、修正完善四个环节进行。

1、制订方案。成立局廉政风险预警防控工作领导小组,明确工作职责,确定廉政风险防范管理目标,制订实施方案。

2、贯彻执行。通过查找廉政风险点,分析风险发生的原因和结果,评估风险发生的可能性和影响程度,建立风险库,制订执行防范措施。一是查找廉政风险点。结合自身实际,在从上到下或自下而上清权明责的基础上,查准找全廉政风险点。二是分析廉政风险发生的原因和结果。认真分析廉政风险存在的原因、根源及可能产生的后果,提高防范措施的针对性。三是评估廉政风险发生的可能性和影响程度。采用定性和定量分析相结合的方法,评估廉政风险发生的可能性大小和影响程度的高低,提高防范措施的有效性。四是制订并执行防控措施。明确责任主体和完成时限,有针对性地提出防范措施,着力形成以岗为点、以程序为线、以制度为面,点、线、面相结合,环环相扣的廉政风险防控机制。五是建立廉政风险库和廉政风险预警机制。建立廉政风险库,对风险进行综合分析,把握重点,提炼共性,及时修正防范措施。同时,逐步建立廉政风险预警机制。

3、检查考核。建立和完善廉政风险防范管理考核制度,通过信息监测、定期自查、上级检查、社会评议等方式,对风险防范各项措施的落实情况进行考核评估。考核工作要与领导班子和党员干部年度考核、工作目标考核以及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考核等结合进行。

4、修正完善。按照年度运转,周期循环的推进方式,根据检查考核结果,纠正存在问题,完善工作措施,修正完善防控制度等,推动工作进入新一轮循环。

(二)工作重点

查找风险点,是预警防控工作的重中之重。这次试点工作风险点查找的对象包括全局干部职工。

1、把握查找廉政风险的方法

通过“自己找、领导提、相互帮、集中评、组织审”五步法,从梳理行政管理事项、审批程序、公共服务程序等业务流程方面入手,查找廉政风险点。

2、把握查找廉政风险的类别和程序

(1)廉政风险三大类别:思想道德风险、岗位职责风险、制度机制风险。

(2)廉政风险查找程序:第一步,针对个人岗位查。查找对象对照岗位职责、执行制度的实际,通过查找风险“五步法”,认真查找并分析评估自身在思想道德、岗位职责方面存在的廉政风险,提出防范控制风险的具体措施和办法,由各股室、单位负责人审核后报局廉政风险预警防控办公室备案。第二步,针对各单位职责查。各股室、单位对照“三定”方案和业务流程,查找体制机制方面存在的廉政风险。重点查找并分析评估人、财、物管理和行政审批、行政执法等重要方面存在的廉政风险,提出防范控制风险的具体措施和办法,由分管领导审核后报局廉政风险预警防控办公室备案。;

3、把握查找风险的重点部位

重点围绕政府采购、政府投资项目招投标、民生等领域的重要环节的风险点查找;突出围绕拥有行政许可、行政审批及人、财、物管理等业务处置权的关键岗位的风险点查找。

4、把握查找风险的四个关键步骤

(1)清权明责。对行政管理权力或业务处置权力进行全面清理和确认,是找准风险点的基础。通过梳理行政管理事项和业务工作,明确各个单位和岗位职责,并依照运行程序绘制业务流程图。

(2)找准风险。围绕岗位权力、权力运行核心找准可能出现廉政问题的点和环节,而不是找工作差距。查找风险点一定要在“自己找”的基础上,通过领导提、相互帮、集中评、组织审等形式查准找全。

(3)分析评估。按照风险发生几率、危害程度和违法、违纪、违德等方面,进行分析评估并确定风险等级。

(4)制订措施。针对已经查找确定的各类风险点和风险等级,确定采取工作措施的力度,有计划地研究制订教育、制度、监督等方面的具体防控措施和相关工作程序,并统一以流程图或表格等形式在一定范围内予以公开。

5、把握制订防范措施的“五强”原则

一是岗位措施对应性要强。对应风险点的岗位措施要体现一岗双责的要求,确保“双安全”,即确保在勤政方面有效履职,廉政方面不出问题。

二是防控措施衔接性要强。要避免单位与单位、岗位与岗位、正职与副职之间的防控措施互不衔接,防止出现空白点和断档。

三是公示公开监控性要强。要加强政务公开、事务公开建设,强化外部对单位、岗位执行职能的监督,做到岗位责任人的自控。要加强网络建设,把风险点和风险防范管理措施在局域网进行公开,提高网络的监控性,规范工作程序。

四是制度建设可操作性要强。制度建设既要注重制订,又要注重执行;既要注重实体要求,又要注重程序要求;既要注重廉政建设的制度,又要注重勤政,以廉促勤,使廉政勤政相得益彰;既要注重正面要求,又要注重责任追究。

五是廉政教育针对性要强。查找风险点和制订防控措施的过程,也是一个教育的过程。要与教育有机结合起来,贯穿单位措施、网络建设以及制度建设的全过程,让每一个人都自觉分析危害,启发主观防范意识。

四、具体要求

(一)要加强领导。廉政风险预警防控工作在我县尚属试点,我局作为试点单位之一,各股室(单位)要高度重视此项工作,切实加强领导,统一思想认识,认真组织实施。局领导班子成员、各单位负责人要按照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的要求,带头查找廉政风险,带头制订和落实防控措施,带头抓好自身、本单位和分管范围内的廉政风险预警防控工作,确保防控腐败的各项要求落到实处。

(二)要狠抓落实。坚决克服形式主义,防止走过场,做到人员、时间、措施、效果四落实。

合同管理风险防控措施范文第3篇

【关键词】供电企业;廉政风险;防控措施

在供电企业廉政风险防控工作中,通常是围绕生产经营管理环节进行预防控制,避免对企业形象造成不良的影响。在廉政风险防控工作中,要善于发现风险,并制定有效的防控措施,以此提高供电企业的经济效益,促进企业的发展。

1 供电企业廉政风险防控工作中出现的问题

廉政风险防控工作没有到位的责任制。首先是个别单位没有重视廉政风险的重要性,没有深刻认识廉政风险防控的意义,没有全面考虑廉政风险防控措施。其次没有进行彻底的廉政风险查找,在查找廉政风险点时,没有对自身的情况进行全面的考虑,以此有效的分辨廉政风险。同时工作人员没有足够的参与防范意识,使廉政风险防控措施和企业经营活动处于独立状态。

缺乏精确的廉政风险防控措施。首先廉政风险防控措施没有突出重点,只是进行大规模、全面的进行。在建设廉政风险防控措施中,供电企业会将企业所有的岗位和业务包括进去。企业领导主要是进行一手抓,不管是哪个部门,哪个工作人员都进行廉政风险建设。但是在廉政风险防控措施建设中要有相应的侧重点,针对企业实际情况进行有效的防控措施研究,突出防控措施中的重点。其次廉政风险防控措施中出现大量的交叉重复现象,在廉政风险防控措施中,有岗位、业务、行风以及违纪违法等风险措施。但是在岗位风险中包含着业务风险,而行风以及违纪违法风险却又在业务办理过程中产生的。这在很大程度上使企业廉政风险防控措施存在着交叉重复的现象。

没有充分发挥出廉政风险防控预警作用。首先没有全面掌握廉政风险情况。由于供电企业没有及时开展监督检查工作,没有通畅的风险信息等原因,使企业领导者不能及时了解和掌握单位、部门和个人的倾向性问题。其次没有做到及时更新廉政风险预警指标。廉政风险预警指标本身具有动态性特点,供电企业在没有对风险用户预警指标进行评估更新时,当企业外部和内部情况发生变化时,没有对指标进行及时的更新,预警机制不能及时的做出反应。

2 加强供电企业廉政风险防控措施

识别和查找供电企业廉政风险点。在识别和查找廉政风险点时,要对引发腐败行为的因素进行全面的分析,由于廉政建设风险点具备着客观性、复杂性、潜在性以及可预防性等特点,在分析供电企业廉政风险点时,要进行全方面、全视角、有重点的进行分析和查找,做好重大决策风险防控、岗位风险防控、业务风险防控、违纪违法风险防控、行风风险防控等。制订出有针对性的防范措施,确定出嫌疑腐败条件,以此防止供电企业出现腐败现象。

突出和明确廉政风险防控措施的重点。首先要建立防范思想风险制度,加强重要岗位工作人员的党风廉政教育工作,建设良好的廉政教育长效机制,对领导干部以及员工进行有效的学习教育,提高重要岗位工作人员抵抗风险的能力水平。其次要不断完善廉政风险防范制度,对日常廉政风险管理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全面的分析,并将风险防范制度中存在的倾向性,对出现的苗头等问题进行有效的探究,以此对风险防控制度进行完善和改进,完善制度体系,各级纪检监察部门要加强对风险防控工作的监督管理工作。另外要做到防范岗位风险,要将各个岗位和工作人员的操作规范进行有效的明确,并将岗位工作流程进行分解,加强监督和审核力度,对岗位和工作人员实施有效的监督工作,对领导和部门的权力的全过程进行有效的监督。最后要进行防范流程风险,建立完善的风险防范监督检查机制,监督管理部门要按照相关规范流程进行监督管理。针对供电企业部门容易产生腐败行为的现象进行全面的分析,并制定完善的业务流程,提高透明度,降低工作流程出现风险的机率。

建立规章制度,制定出廉政风险防控的着力点。首先要建立完善的风险防控机制。提高风险防控教育水平,为建设风险防控措施奠定有效的基础。在加强廉政风险教育工作时,要加强管理人员和防控人员的廉政风险教育工作,采取多种教育形式,比如进行警示教育、听取廉政党课、开展红线巡讲和家庭助廉等方式。努力提高企业党员、干部的政治素养,加强党员、干部的道德修养水平,以此加强廉政风险防控措施。其次要提高廉政风险防控制度的约束作用。在建设廉政风险防控制度时,要确保防控制度可以有效的预见廉政风险防控工作所遇到的新形势,并可以提前防范新问题。在廉政风险防范中的关键环节要建立完善的管理制度,将防控流程进行相应的细化,并明确岗位和工作人员的职责,确保廉政风险防控措施可以充分发挥出巨大作用。最后要加强风险防控措施监督检查水平。对廉政风险防控措施进行有效的监督防范,保证供电企业能够进行规范的管理,供电企业的权利能够健康稳定的运行。在廉政风险防控措施中,要加强工作人员的防控水平,全面监督岗位责任、在岗管理等环节。同时要有效的监督和检查供电企业易发生腐败的环节。

建立有效的风险预警机制,有效整合风险预警资源。在廉政风险防控工作中,通常会涉及到较广的范围,建立大范围的监督体系,防范和控制廉政风险。在整合风险预警资源时,要将供电企业各个层面建设有效的廉政风险预警机制,发现和2024的资源信息,建立有效的廉政风险预警信息2024平台,提高风险预警机制的科学性和实用性。

加大廉政风险处置力度。首先要对廉政风险进行定期分析。供电企业要建立相应的党风廉政建设工作小组,定期对廉政风险进行全面的分析,针对具有潜伏性、突发性等特点的廉政风险进行仔细的分析和研究,将风险防范措施进行有效的明确,并由相关部门狠抓落实。其次要加强考核问责力度。供电企业在履行权利时,也要做出相应的责任承担制度。使廉政风险防控措施有着巨大的科学性。针对违反制度者和工作不认真者做出一定的惩罚。最后要开展自查整改活动。供电企业在加强廉政风险防控措施中,要定期开展自查整改活动,抓紧相关部门的整改、汇报和自查工作,将廉政风险进行有效的消除。

3 总结

在加强供电企业廉政风险措施中,要对廉政风险点进行有效的查找和识别,突出和明确廉政风险防控措施的重点,制定廉政风险防控的着力点,建立规章制度。同时要建立有效的风险预警机制,加大廉政风险处置力度,以此加强供电企业廉政风险措施,确保供电企业能够稳定运行。

参考文献:

[1]梁国栋.电力企业廉政风险评价体系与方法研究[J].中国电力教育,2013(02).

[2]许飞.浅谈基层供电企业廉政风险防控机制建设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改革探索,2011(11).

合同管理风险防控措施范文第4篇

关键词:风险预防控制;煤矿安全管理;危险源识别

0引言

中国是一个煤炭大国,煤矿地质环境复杂,煤矿企业生产力水平还有待提升。而基于风险预防控制下的煤矿安全管理能够显著降低煤矿安全事故的出现,避免煤矿出现重大安全事故,对煤矿安全事故危险源进行实时预警,针对危险源选择不同的预警方式,在煤矿正常生产过程中随时传递相关安全信息,及时切断根除导致安全事故的危险源。

1风险预防控制下的煤矿安全管理

风险预防控制下的煤矿安全管理是一种基于过程的管理方式。根据风险预防控制理论,风险预防控制对象可以分为能量与行为失误[1]。处于可控状态中的能量与行为被称为危险源,处于失控状态中的能量与行为被称为隐患。风险预防控制下的煤矿安全管理对象为危险源而非隐患,然而在实际工作中,煤矿往往对这两个概念区别不甚清晰,过于重视安全隐患的控制管理,而忽视了危险源的控制管理,没有遵循风险预防控制的理念。所以,煤矿安全管理工作应该在关注隐患管理的基础上重视危险源管理,以实现真正意义上的风险预防控制。风险预防控制煤矿安全管理全过程可以分为五个步骤,分别为危险源识别、日常监测管理、预防控制中心信息处理、应对风险控制策略及风险控制实施与评价。这五个步骤相辅相成,相互递进[2]。在具体煤矿安全事故出现前对引发事故的危险源进行准确识别,预测危险源所形成的安全风险程度,并且对其开展监测与预警,最后对危险源进行妥善处理,以避免出现煤矿安全事故,保障煤矿生产顺利安全进行。风险预防控制下的煤矿安全管理是一种闭环管理模式,能够不断完善与优化煤矿安全管理中存在的漏洞与欠缺,最终达到煤矿长效安全管理的最终目标。

2风险预防控制下的煤矿安全管理实施

2.1风险预防控制下的煤矿安全管理原则

在煤矿企业安全生产过程中,风险预防控制是避免安全事故出现的关键环节,为了实现风险预防控制目的,煤矿企业在开展风险预防控制管理时需要遵循以下原则:a)闭环性原则。所谓闭环性原则即为煤矿企业在进行风险预防控制过程中必须要完成闭环过程,从第一步到最后一步都要规范进行,秉持闭环原则,从根源上避免煤矿安全事故的产生。在风险预防控制实际实施过程中由于受到粗放式管理往往在管理制度、生产技术、安全教育等方面较为重视,而在信息反馈与预防控制方面相对薄弱,难以实现闭环性;b)动态性原则。煤矿生产体系的特点使得其拥有高强度的动态性,不同的工作环境、工作时间、工作人员、工作设备下煤矿生产都有可能形成新的危险因素。因此,风险预防控制必须要动态、实时预警,才能实现风险防控的目的;c)系统性原则。煤矿生产过程是一个内容繁杂多样的系统,包括瓦斯防治、防尘、通风、支护、掘进系统等。在实施风险预防控制时必须根据不同系统的特点与安全事故预防策略来选择科学合理的预警与应对措施,以保证煤矿安全生产系统的可靠性;d)及时性原则。危险源为煤矿安全事故的源头,在煤矿生产过程中危险源出现问题则极有可能导致出现安全事故。因此,在进行风险预防控制过程中,工作人员一旦发现危险源存在异常就应该第一时间采取应对措施并向上级汇报。

2.2风险预防控制下煤矿安全管理全过程

2.2.1危险源识别危险源是煤矿安全事故发生的源头,是能量与行为集中的事物。在风险预防控制煤矿安全管理中,危险源识别是十分重要的基础,其对于风险预防控制工作的有效性有直接影响。鉴于此,煤矿企业的危险源识别工作要发动全体员工一同开展,全面覆盖企业生产活动与机械设备的各个领域,让危险源可以被完整识别[3]。煤矿企业可以编制详细、合理的危险源识别调查表格,请企业员工都积极参与到危险源识别工作中,并且详细填写表格,利用事故树、事件树等方法深入识别煤矿生产中存在的危险源,尽可能全面真实识别生产过程中存在的各项危险源。2.2.2日常监测管理日常监测管理工作主要是指煤矿企业对煤矿日常生产活动中的各项内容进行全面检查与定期不定期抽查,主要目的是监测煤矿日常生产过程中是否存在未识别出危险源或新增危险源。如检查工作人员已准确识别危险源,则需要按照煤矿企业的制度与经验来选择合适的措施进行处理,有选择性的停止生产开采、疏散工作人员等,并且将详细的实际情况与选择使用的措施汇报给风险预防控制中心。由于煤矿生产拥有动态性的特点,在不同环境、不同地点、不同时间、不同条件下危险源可能变化或新增,因此一旦发现危险源需要及时将危险源归档处理,并且作为日后重点监测对象。2.2.3预防控制中心信息处理预防控制中心的信息处理是煤矿企业开展风险预防控制安全管理的专职部门,其主要工作包括煤矿企业风险预防控制的日常管理、开展风险控制措施等。当日常监测管理所获得的信息传递至预防控制中心时,该部门必须第一时间组织专业人员处理危险源信息,灵活采用各种危险源识别的方式来核实是否出现新的危险源。如未出现新危险源则继续开展日常监测管理,如出现新危险源则需要对其进行整体评价[4]。2.2.险控制策略如预防控制中心识别后出现不可容忍的风险,需要对该危险源进行深入识别,制定应对风险源的计划与方案。煤矿企业针对生产过程中存在的风险分析可以有针对性地选择不同的应对措施。a)新建、改造、消除、控制风险的相关一系列技术措施,以便消除风险带来的安全隐患;b)优化煤矿管理制度、生产规程等,并且落实完善的监控管理措施,提供紧急预案对危险源进行控制管理。2.2.5风险控制评价与实施煤矿风险预防控制下的煤矿安全管理环节中风险控制评价与实施是最后一个关键环节,其主要是针对原有与预备使用的风险控制措施进行评价。预备使用的风险控制措施需要在正式实施前通过预防控制中心的相关工作人员对措施进行审核与评价,对其可行性与科学性进行评价,在对措施的科学性合理性进行充分论证、确定后可以批准并且要求实施。煤矿企业风险预防控制管理工作的相关部门与在岗人员需要针对具体措施开展岗前培训工作,保证能够严格按照应对措施的相关规定与要求进行,预防控制中心需要对风险应对措施的效果进行监督管理,如措施实施后未能满足要求,则需要重新制定相关计划与措施;如措施达到要求则需要对其进行标准化处理,以巩固应对危险源的效果。

3结语

在煤矿企业生产过程中必须建立完善、科学、系统的风险预防控制系统,以满足煤矿生产的实际需求。风险预防控制煤矿安全管理体系的核心就是对危险源进行识别、日常监测、预警与安全控制。针对这一安全管理体系,煤矿企业应该全面判断自身特点,选择合理科学的危险源与风险评价方式,完整而详细、全面而系统的对危险源进行辨识与评价,以便可以第一时间发出警报,制定切实可行的安全防范措施。

参考文献:

[1]卢刚.煤矿安全管理中存在的常见组织错误与预防控制策略分析[J].经营管理者,2015(12):106.

[2]孙广军.风险预控管理体系在煤矿机电安全管理中的应用[J].科技创新与应用,2014(5):9-10.

[3]孟现飞,李克业,刘飞.基于3级嵌套安全管理模式的煤矿安全风险预控研究[J].中国安全科学学报,2013(4):102-107.

合同管理风险防控措施范文第5篇

【关键词】煤矿;安全管理;风险预控管理

引言

我国是世界上最大的煤炭储量国,最大的开采国,也是最大的煤炭消费国。同时,还是事故发生最频繁的国家。由此产生的经济损失估且不谈,每一例矿山事故的背后都牵涉到活生生的生命,对家庭和国家的影响不可谓不大。虽然近十多年来我国的煤矿安全生产有了很大的改善,但是我国的百万吨死亡率、总的死亡人数等仍然远高于其他国家,特别是欧美发达国家。按照现代安全管理阶段发展理论的划分要求,它由经验管理、制度管理、风险预控管理和文化管理四个递进阶段理论构成。从目前煤矿企业的安全管理模式来看,我国尚处于前两个阶段,即经验管理和制度管理阶段,这种管理属于事后管理,管理效果较差。风险预控管理是一种事前预防的管理模式,它改变了以往的事后管理方式,采取措施完善管理中存在的漏洞和不安全因素,做到防范于未然,这样才能实现煤矿企业的长治久安的发展理念。下面,本文就对煤矿风险预控管理模式进行探讨。

1、煤矿风险预控管理的涵义

作为煤矿生产安全的过程管理模式,煤矿风险预控管理从严格意义上来说,包括5个部分的内容,即危险源识别、日常监测、预控中心信息处理、制定风险控制措施以及风险控制措施的评审和实施。它们彼此之间并非独立存在,而是兼有某种内在联系,也说是说相临的内容项具有承接联系,代表了管理实施的先后顺序。具体地说,危险源识别是风险预控的第一个步骤,要求在事故产生之前由安全管理人员全面对危险源进行分析,包括源头和风险大小的评估。对危险源进行监测和监控是它的第二个步骤,然后是对那些可能引发事故的危险源进行信息采集,最后要求采取一定措施进行预防与处理,防范重大事故的产生。煤矿风险预控管理具有无可比拟的卓越特性,能够及时发现阶段管理存在的问题并予以修正,因此能从长远意义上保证煤矿的安全生产管理。在实际执行过程中我们应坚持四个基本原则,即及时性、闭环性、系统性和动态性,如果实现了这一目标,可以说我们就能及时正确地进行预警,从而大大降低煤矿生产中的系统风险,减少事故发生率。

2、煤矿风险预控管理的具体内容

2.1 煤矿安全风险管理

上文提到,识别危险源是煤矿风险预控管理所必须重视的,因此在事发前应对危险源进行必要的评估,评估其危险性大小,引发事故的可能性等,然后对其发现的危险源进行连续的监测,一旦危险源引发事故的可能性超过一定值,立即发出预警,从而有针对性地采取措施以预防事故的产生。可见,危险源的辨识意义重大,是煤矿实现安全风险防控的先决条件,要想减少甚至杜绝事故的发生,必须全面监测、全面辨识。

2.2 煤矿安全管理2024的制度的制定

为煤矿日常风险预控管理提供制度建设保障,包括安全管理组织机构的建设,激励奖惩制度制订,管理运行体系设置,岗位职责设置明确,监督机制完善健全,煤矿文化建设合理到位等。

2.3 煤矿井下作业人员的不安全行为管理

人是生产力的重要因素,据统计,在我国过去发生的众多煤矿事故中,有相当一部分是由人的不安全行为引起的。可见,对人的行为的管理是煤矿安全管理的重要内容。在煤矿的风险预控管理中,对人的不安全行为的管理,不是简单地制定一些规章制度,来对人的行为进行一系列的惩罚或奖励,而是要分析其产生的实质条件、原因以及是否存在某种规律特征,然后再这些行为进行条理归类,然后对每一类不安全行为分别采取相应的管理手段与制定相应解决方案。

2.4 煤矿安全管理要素标准和措施制定

当安全管理所有危险源辨识出来以后,接下来要做的工作就是对这些危险源进行提炼,形成一系列管理要素。这样,在今后的管理中,只要控制好了这些管理要素,就可以实现对危险源的有效控制。然而,如何控制好这些管理要素,把它们控制到什么程度,这就需要制定一定的管理要素标准和管理措施。管理标准的制定应以防止安全事故发生为原则,管理措施是管理要素达到标准的手段,在能达到目的的前提下,手段应该越简单越容易实现越好。

2.5 煤矿安全管理辅助环节建设

安全管理辅助环节建设也是煤矿风险预控管理的一部分,主要包括煤矿生产环境管理、职工健康保障体系建设,煤矿事故救援体系建设等,这些都是安全管理中不可缺少的。

3、引进风险预控管理模式的意义

(1)在目前煤矿行业总体不景气,我国煤矿安全管理落后,安全形势不乐观的大环境下,煤矿风险预控管理给煤矿企业长效安全管理指出了新的方向,为我国煤矿企业提高经济效益、走出困境带来了希望。

(2)引进风险预控管理模式有利于企业更及时的发现危险源,从而达到“早发现、早预防、早解决”的管理要求。

(3)煤矿风险预控管理是建立煤矿本质安全型管理系统的核心,也是建立本安型煤矿的起点,煤矿风险预控管理能否运用成功,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煤矿能否建成本质安全型煤矿。

(4)煤矿风险预控管理改变了传统的事后管理模式,是从前瞻性的角度来完善煤矿企业风险管理内容、应急预案内容的一种以预防为主的主动管理模式,它极大地提高了煤矿企业风险管理的效率。

4、煤矿风险预控管理的全过程

风险预控管理过程可以根据煤矿企业的不同情况而灵活调整,但通常都应包括以下几个部分:

4.1 危险源识别

从煤炭行业兴起以来,危险源无处不在,如瓦斯威胁、机电故障等,这些危险源如果不及时处理,就很可能引发安全事故。风险预控管理首先要进行危险源的识别,只有对做到了对危险源全面而有效的识别,及时进行记录,才能为后面的管理打下良好的基础。

4.2 日常监测

煤矿企业通过一定的监控系统,对煤矿生产全过程进行监控和检测,一旦发现可疑的危险源,就会自动向预控中心报告,同时还会采取一定的初步措施,使危险源暂时得到控制,预控中心收到反馈报告以后,对信息进行分析判断,看是否需要采取进一步的措施,同时建立危险源档案,作为日后日常监测的内容。

4.3 预控中心信息处理

预控中心是整个煤矿隐患信息处理的核心,预控中心的工作内容包括日常管理、煤矿风险预控的中长期规划以及风险控制措施的执行。日常监测信息反馈到预控中心后,预控中心即对其进行分析,判断是否出现已经辨识出的危险源,同时根据各种辨识危险源的方法,检查是否出现了新的危险源。如发现则对新危险源进行评价,如没有发现则继续进行日常监测。

4.4 制定风险控制措施

尽快分析风险的大小和产生的原因是预控中心对风险评估之后应立即执行的步骤,它关系到风险防控的效率与质量。如果风险较小,引发事故的可能性很小,则可以暂不处理。相反,如果风险引发事故的可能性较大,则必须马上制定一定的控制措施,同时对措施进行必要的可行性分析,如果可行,则予以实施。对于煤矿企业而言,风险控制措施大体上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管理类措施,即修改某些管理程序、作业规程或标准等,然后将修改后的规程等在生产中落实;另一类措施是技术性措施,即通过新建、改建或改造等手段来消除或控制危险源。

4.5 风险控制措施的评审和实施

风险控制措施的评审包括对原有风险控制措施和准备采用的风险控制措施的评审。新的风险控制措施计划在实施前应由预控中心组织2024人员,对风险控制措施进行评价,论证其充分性和可行性,经过讨论确定后,批准并实施。相关的责任部门、岗位人员在实施措施前应先经培训学习,确认已理解并能按措施要求实施,预控中心应对风险控制措施实施过程和结果进行监督和测量,未能达到要求的,应重新制定风险控制措施并实施,达到要求的,应予以标准化,巩固成果。

5、煤矿风险预控管理质量的评估

为了不断提高管理质量,应该对风险预控管理的质量进行评估。质量评估的方法很多,如BP网络评判、专家评判等,具体选择哪一种评判方法,可以视煤矿的具体情况而定,没有一定之规。但无论采用哪种评估方法,都要体现以风险管理为核心的基本思想。因为只有这样,评估才能反映出煤矿的安全管理是否完善,是否落实到位。评价内容主要根据风险管理的内容来制定,可以包含以下几点:

(1)评价煤矿的风险预控管理是否到位,风险管理中危险源辨识是否全面,危险源静态和动态度量是否正确,危险源信息检测是否及时,危险源预控措施是否全面,危险源产生风险预警方法是否正确,预警是否及时,预控是否得当。

(2)评价对人的不安全行为的控制是否准确到位,包括人的不安全行为产生机理分析是否合理,人的不安全行为控制手段是否合情合理,是否以人为本。

(3)对煤矿安全管理中的组织结构进行评价,包括评价相关组织结构设置是否合理,奖惩制度是否合理,不同岗位之间是否分工明确,管理运行体系是否闭环,是否建立了良好的监督机制,是否建立了良好的安全管理文化氛围,等等。

6、结语

煤矿风险预控管理模式是一种全新的煤矿安全管理模式,它改变了以前传统的重视事后管理,轻视事前预防的管理模式和方法。它通过对煤矿企业存在的危险源进行辨识和日常监测,对存在的风险进行预警,并制定出一整套风险控制的措施,从而将危险从源头上进行消除,真正做到防范于未然。这是一套规范、科学、系统的安全风险管理体系,对于保障煤矿企业和员工的生命财产安全,对于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乃至对于提高我国整体的煤矿安全管理水平,都有着非常重要的积极作用。

参考文献

[1]李新春,宋学锋.基于风险预控的煤矿安全管理评价系统建立研究[J].煤炭工程,2007,(9).

[2]魏晓平,巩岩,李媛.煤矿企业安全生产风险预控分析[J].煤炭经济研究,2007,(2).

[3]郭桃艳,杨君.试论如何建立安全生产的长效机制[J].煤炭工程,2006,(6).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