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本网工作报告内容页

信息调查报告(汇总2篇)

2024-07-08 11:25:02工作报告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信息调查报告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信息调查报告范文第1篇

此次调查以国内120家企事业单位为调查对象,涉及教育、信息技术单位、机械制造、政府机关、金融服务等五个行业,大多数处于江苏省南京地区。调查时间范围从2002年3月到2002年12月。有72家被调查单位填写并寄回问卷,有效率为60%。

被访单位以中小型单位居多,其中200-400人以上的单位占六成以上,另外值得强调的是,本次调查的针对性极强,被访者多为单位的科技、信息或电脑主管、计算机专业人员和管理决策层人士,对网络安全产品有极高的认知程度。从事计算机相关工作的被访者达90%强,其中科技、信息或电脑主管占56.1%。

调查的内容主要包括被调查单位自然状况、网络应用状况、网络信息安全的软硬件(包括规章制度)、紧急情况及应对措施和政府政策的支持等五个方面。

由此可见,本次调查的结果具有一定的代表性。

一、网络安全问题不容乐观

Internet技术的高速发展带动了单位及政府各部门的上网工程,他们纷纷采用先进的互联网技术建立自己的内部办公网(Intranet)。在被访的单位中,“已经建立”单位内部网(Intranet)的单位达82.3%,“正在规划”的单位占15.0%,只有2.7%的单位还未考虑单位内部网的建设。在Intranet已建成的单位中,平均每单位拥有1.3台服务器及28.4台客户终端。

当问及被访者对于信息系统安全的认识时,92.2%的被访者认为信息系统的安全事关单位运行,其余认为不很重要的被访单位均还未建立单位内部网。由此看来,享受到信息共享的单位已充分意识到网络安全的重要性。在信息安全的六个领域,被访者对其重要性的认知不一,90.3%的被访者认为病毒防护最重要,81.7%的被访者认为防止来自Internet的恶意入侵的重要性次之,排名第三重要的为服务器及数据库应用的访问控制和内部用户口令管理、安全审计(均为75.9%),第四、五位为数据加密和虚拟单位网(59.4%)和身份鉴别、电子签名(58.8%)。

在已建立单位内部网的单位中,其信息安全领域亟待解决的问题分别有病毒防护、防止来自Internet的恶意入侵、服务器及数据库应用的访问控制、内部用户口令管理、安全审计、身份鉴别、电子签名、数据加密和虚拟单位网。电脑主管对以上问题处理的紧急程度可以体现出其问题的重要性。在以上单位中,68.2%的被访单位已感受到网络安全的威胁,其中35.8%的被访者认为威胁主要来自于单位外部,另外32.4%的被访者认为威胁主要源于内部。

二、安全投入有待提高

从技术层面来看,网络安全现在已经有了各种各样的解决方案,但在实际应用过程中,真正重视网络安全的单位并不是很多。在国外单位的IT投资中,网络安全投资将占20~30%,而在中国,单位对网络安全的投资在整个IT系统投资中的比例不到10%。本次调查结果验证了这一说法,高达75.5%的被访单位能够接受网络安全产品投资在信息化建设总投资中的比例都在五个百分点以下。

“服务是增值商品”的概念在中国还不普及。在问及被访者是否愿意接受免费或低价但需为此支付服务费用的网络安全产品时,53.8%被访者愿意,29.5%的被访者认为无所谓,16.7%被访者明确表示不愿意。在愿意接受服务费用的被访者中,比例也不高,通常都在3%以下。

三、曾遇到的网络安全问题及其处理

在问及被访单位遭受病毒侵害的悲惨遭遇时,有18.0%的被访单位很庆幸地回答“从没有”遭受过病毒的侵害。在遭受侵害的单位中,频率多为一年或更长(21.3%)、一个季度(21.0%)、半年(18.3%)和一个月(16.2%)。为免遭病毒和黑客的侵扰造成损失,14.8%的单位时时备份数据,25.3%的单位每天备份一次数据,28.2%的单位每周做一次备份,23.0%的被访单位的备份频率较为稀疏,为8天或更长时间。从以上数据中我们发现,单位备份数据的周期通常为时时备份、当天、一周。在从不备份的单位中,多是从未尝试到病毒威力或长时间未遭受侵害的单位。在单位备份数据和文件时使用最多的介质是可擦写光盘(48.8%)、软盘(44.2%)和磁带机(37.8%)。

随着互联网的日益普及,计算机安全问题不再仅仅局限于单机安全。由于病毒不仅可以通过软盘,而且能通过网络传播,随着联入因特网的用户不断增加,受国际病毒传播的机率大大增加,所以,使得计算机病毒防范、防治范围也不断扩大,加之计算机犯罪的手段近年来出现日趋新颖化、多样化和隐蔽化的发展态势。据被访者对于不同类别的安全防护产品的市场潜力预测显示,网络防病毒产品的市场潜力最大,为54.3%,其次为网络监测产品(20.1%),再次为端到端安全通道及认证(13.8%),网络安全评估审计产品和VPN产品的潜力较小,分别为7.9%和3.9%,由此可见病毒给单位带来的巨大压力。

调查显示,所有单位遇到的首要网络安全问题是病毒袭击,其他安全问题依次是:未授权的信息存取、网站内容遭破坏、未授权的数据或配置的更改。从规模来看,50~100人的单位遇到的安全问题最多;?

对于网络安全产品,目前使用最多的是防病毒软件,在200个被访用户中,有191个正在使用防病毒产品,占总数的95.5%;其次是防火墙产品,使用者占45.0%。

在问及遭到攻击后是否向政府相关法律部门报告时,65%的单位选择不会,其中70%认为报告会引发消极影响(例如客户对其保护其私人信息安全的能力的怀疑),12%的人为不知道向哪个部门报告,还有8%的认为采取内部补救措施比报告来得更好。

四、最迫切需要的网络安全产品和服务

调查显示,目前有36.5%的用户对网络安全产品无需求,无需求主要有两种情况:一是已有网络安全产品,暂无需求(70%);二是目前未遇到安全问题,购买安全产品还未纳入议事日程(30%)。接下来,需要的网络安全产品是防火墙、防病毒、黑客入侵监测,分别占被访者的31.5%、26.0%和18.5%。前两种产品又是目前使用最多的产品,对于防病毒产品,单机版占近一半。黑客入侵监测、漏洞扫描等也有许多用户迫切需求,这说明一些用户的总体网络安全意识已经提高。

在问及希望政府的支持方面,76.3%的单位认为政府相关部门应开通企业信息化管理咨询热线提供对口技术支持,20%希望政府开设信息安全方面的免费讲座。96%的认为应该加强相关法律建设。

调查报告最后认为,我国国内企业的信息化基础建设整体还比较落后,投入较少,对网络信息安全缺乏足够的重视,网络信息安全前景不容乐观。

南京审计学院《网络经济及其风险防范》课题组

信息调查报告范文第2篇

一、前言

众所周知,信息科学技术是当今现代化最显著的标志和最先进生产力的代表,对社会的变革和发展产生着广泛深刻的影响。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实现司法信息的网络化已经成为人民法院工作发展和融入社会的客观趋势。

近年来,随着我国改革开放不断深入,经济建设飞速发展,同时,案件数量也在逐年增加,新型案件更是层出不穷,这样的客观事实要求我们的法官除了要不断提高自身法学理论素质外,还必须有足够的精力应对大量的案件压力,如果我们仍然按照传统手工模式处理案件审理过程中的相关事宜,办案速度和效率根本无法保障,法官们会感到力不从心,筋疲力尽。举个简单的例子,以前,仅就法院审理案件中的裁判文书制作,传统方式完成撰写、核稿、签批、印发,费时、费力,效率不高,反反复复,挤占了法官大量的办案时间,现在通过网络,文书的撰写、审批和分发工作均在网上实现,节省大量时间和办公费用,自然工作效率也提高了。还有,以前法院办理的案件数量较少,没有相应的统计软件,完成每月的司法统计工作都是统计员手工完成,不仅工作量大,而且准确度也不高,目前,法院全年审理的案件成百上千件,手工操作根本无法想象,而且核对表与表之间的关系非常困难,报表的准确度更是无法保障,现在有先进的司法统计报表软件使得这一工作变得轻松多了。我们应该充分认识到信息化在提高审判效率,促进司法公正,加强法院管理,践行司法为民等方面所发挥的重要作用。

二、信息技术对法院工作的影响

具体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案件审理高效、公正

目前我国在加快经济建设的同时也在不断加强法制建设,根据需要我国制订和修订完善了很多的法律条文,出台了很多新的法律法规,要求法官尽快消化这些新的法律知识,提高驾驭庭审,处理疑难案件的能力。

依据2024的诉讼程序,运用网络技术和数据库技术设计的案件信息管理系统软件,在该系统中我们将在案件审理过程中的所有诉讼活动全部记录下来,包括立案、分案、排期开庭、主要证据材料(图片格式)、裁判文书、宣判情况、上诉情况、结案和案卷归档等信息,相关人员通过浏览电子卷宗可以全面了解案件流转情况,严格控制审理期限,规范法官审判活动,是案件流程管理强有力的监督工具,通过设置审限预警机制,杜绝超审限案件发生,确保审理案件程序公正,法官将主要精力用在审理案件上。利用案件质量评查体系,监督法官办案质量,通过证据展示、庭审笔录、庭审录像等技术手段,规范了庭审行为,提高了庭审效率。异地办案,法官可通过专有网络实现法律文书签批和授权电子签章,方便快捷审理案件,及时将法律文书送达到当事人手中,减少来回奔波,劳顿之苦,基层法院审理的案件,如当事人上诉,通过内部专用网络即可自动向上级法院提交电子卷宗等,重大疑难案件提交审委会,可以在通知召开审委会的同时,将案件的电子卷宗和相关信息发送给每位审委会成员,便于提前了解案情和查阅相关法律,提高审委会对案件的指导和监督力度。通过随机摇号程序产生的评估、拍卖机构,规范对外委托工作,这些都让当事人切实感受到法院司法行为公正高效。

(二)信息服务多样化,全面落实司法为民

我们这里讲到的信息主要指非保密的法院审理案件的相关信息,包括:开庭公告、送达公告等,以前这些信息多以报纸、法院(法庭)外的公告栏、电话或直接送达等形式实现,目前,除上述方式外,法院可通过多媒体技术(触摸屏)、网站(互联网上)等面向大众的公共信息服务平台将这些信息发布出去,方便当事人查询,同时,网站上还可向诉讼当事人和社会公布与诉讼2024的其他信息,如:诉讼指南、法院审判流程、生效裁判文书等。这些信息窗口都拓展了法院公布信息的渠道,扩大了法制宣传的范围,同时让社会更加了解法院工作、监督法院司法行为,使当事人体会到方便、快捷、公开、公正。

(三)信息资源共享

应该说,法院审理案件形成的卷宗是非常宝贵的档案资料,是进行法学研究的一个重要资源,是能反映一定历史时期法院审判活动的重要资料。

法院审理诉讼案件,包括一审、二审、再审程序,每一诉讼过程在卷宗中都有记载,同时也形成与实际卷宗完全一致的电

子卷宗,卷宗数字化管理就更加便于信息资源的共享,首先我们要求已经审结的案件向社会公开,接受监督,还有就是在实现法院上下级之间互联互通的情况下,通过网络实现上级法院法官直接调取下级法院审理案件的电子卷宗,减少案件移送的时间,提前了解案件的一些情况,再有,对于审理生效归档的案件,我们可以通过技术手段对电子卷宗信息进行分类整理,对这些案件信息资源进行加工分析,形成统一标准的法院审判信息资源库,供相关人员调阅和研究。

通过调阅法院审理的案件信息,可以形成反映法院工作的综合指标体系,这里面包括:收结案情况,案由分布情况,结案方式,法官办案效率等信息,作为法院领导决策的依据,对法院下一步重点工作具有很好的参考价值。这也是信息共享给法院工作带来的好处。

(四)改变传统庭审模式

远程视频技术的运用,改变了传统模式下各方诉讼参与人必须同处一个物理空间的束缚,目前正在探索运用的远程开庭模式,正是借助于网络技术、视频技术、证据展示技术而进行的一种全新的开庭审理方式。所谓远程视频庭审是指依托法院与法院之间的专用数字通讯线路,利用视频会议技术,采用数字音视频系统支持,实现法官和各方诉讼参与人同处一个逻辑法庭空间内,通过双向可视系统进行开庭审理的一种庭审方式。特别是在最高法院收回死刑复核和二审案件开庭审理中尤为有用,可节省大量的人力、时间和奔波劳顿以及差旅费用。办理案件异地庭审的案件平均审限33天,而本地庭审的案件平均审限仅为17天。另一方面也会增大了办案成本,浪费大量的人力资源,办案数量比较低,但人均出差达 XX天,支付差旅费就多达XX多万元。利用远程视频庭审系统审理案件仍然是通过公开开庭的方式进行,这种通过网络搭建起来的审判平台,并不违背公开开庭审理和直接、言词原则,所有的审理程序包括法庭调查、举证质证、法庭辩论等都是在所有庭审主体要素同时参与下进行的。只要网络平台和硬件设备合理配套,全面实现这一目标,只是时间问题。同时,我们可以通过实时庭审直播进行庭审考评工作以及重、大要案件的远程观摩。

近年来,随着科技技术的快速发展,人民法院使用计算机技术和网络技术所进行的信息化建设也得到了长足进展,相当数量的法院已经初步完成了局域网建设,办公自动化系统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与实践,我们的法官们已经开始运用计算机网络技术管理大量案件信息,切身体会到信息技术给审判活动带来的方便快捷的好处。司法信息的电子化和网络化已经在人民法院的各项业务工作中日益体现出了实时、高效、科学管理的优势。

法院信息化建设同时也是实现公正与效率工作主题,全面落实司法为民要求所必需的现代化科技手段。然而我们应当看到,信息化不是简单地用计算机代替手工劳动,也不是将传统的管理方式照搬到计算机网络中,而是要借助现代信息技术,引进现代管理理念,对落后的经营方式、僵化的组织结构、低效的管理流程等,进行全面而深刻的革命。

三、法院信息管理运用现状

成铁中院运用信息技术服务审判、执行工作起步较早,但是由于受当时的硬件条件和技术力量等诸多原因的限制,其高效、快捷的优势一直未能在法院工作中体现出来,但是这些年我们在信息技术运用上始终坚持改革创新和实事求是的原则,在省院和院领导的直接领导和关心下,不断实践,搭建内部局域网和两级法院专网,全面推广使用省院指定的统一的应用软件,通过网络实现所有案件的审查、立案、分案、审理、结案、归档、查阅全过程网络处理。

自我院正式启用四川XX软件开发的《法院信息管理系统》,我们对其进行了功能完善,在网上成功实现办公、办案,实现了对案件的流程化管理,提高了办案效率。

1、公文流转电子化、程序化

我院在使用上坚持全员培训和个别辅导相结合的方式,普及计算机知识,熟悉操作要领,院长和部门领导亲自带头使用,做到人人会用,除保密信息外,所有公文信息及签批手续均通过网络实现。

公文流转模块主要包括:收文管理、发文管理。通过自定义流程图和处理人员,实现了将公文从撰稿、审核、签发、格式审定、承办和归档等环节顺序流转,完全符合日常公文签发的流程,网络实现解决了时间和人员等问题,使其流转过程全部电子化、网络化、程序化,无纸化,同时,对目前我院正在使用的各类公文格式模式化,直接套用,方便了撰稿人员后期排版操作。

2、后勤管理现代化

这主要包括车辆管理、办公用品管理等。申请车辆不再像以前拿着单据到处签字,也不会为驾驶员出车情况统计犯愁了,网上申请用车,用车记录统计轻松实现,通过车辆修理记录、加油和出车记录全面了解车辆状况;申请办公用品只需点击需要的物品,在完成必要的签批手续后,发放人员就会在申请人的桌面显示领用物品的信息,你可以领到办公用品了,同时,如果库存不足,也会自动提示库管员及时补充,物品的进出都有准确记载,方便查询统计。

3、案件流程规范化

案件自立案登记开始,即自动生成与原始卷宗完全一致的电子卷宗,通过授权,相关人员可以在网上实时监控案件流转的具体位置,掌握了每个流程环节停留的时间,查看案件材料,必要时提示承办人完成审理、结案操作,实现了立案登记---案件审查---立案审批---编号---分案到庭----庭长分案----承办人办案----审结----结案----归档等环节网络化操作和管理,引入审限预警机制,避免超审限案件的发生,保证了案件审理的公正和高效,同时我们要求将每个环节2024和产生的案件信息都添加到电子卷宗内,包括扫描材料,可通过审查电子卷宗完成案件质量评查工作。通过计算机管理案件,减轻了法官管理大量案件的压力,计算机可以清楚显示每件案子的开庭时间、地点和案件临近审限的期限。裁判文书和执行案款的签批直接通过网络实现,财务根据执行案款审批表(有相关人员电子签名)退还当事人案款,同时,案件审限管理、对外委托鉴定也通过网络实现。

案件流程动态管理,以及案件监督部门实时参与,有效地改变了承办法官被动集中录入卷宗信息的现象,电子卷宗成为能实时反映案件审理过程的窗口,引入了案件审限管理和中止、延期审批制度,有效控制审限,避免了随意性,规范了办案人员操作。

4、司法统计智能化

法院司法统计工作是法院一项非常重要的工作,通过报表反映法院审理案件的情况,要求准确、及时,运用智能的司法统计软件,随时都可以生成报表数据,只要各部门严格按照软件设计要求及时录入案件信息,就能保证报表数据的准确,目前,我院每月都是通过该系统自动完成报表的2024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