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本网活动方案内容页

内训师培训方案(优选5篇)

2024-07-08 19:43:02活动方案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内训师培训方案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内训师培训方案范文第1篇

关键词:培训档案 管理 利用

当前,知识经济使培训成为员工队伍建设的基本途径和提高劳动自身技能与劳动效率的重要手段。特别是随着终身学习型社会的倡建和继续教育制度的逐步完善,培训成为个人完善自我知识和经验储备的一个重要途径。培训档案工作作为培训管理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也被日益推到培训工作的前台,并成为培训工作成败得失的一个重要标志。

1 培训档案的内涵及特点

1.1 培训档案是指培训机构在培训教育教学、管理和服务工作中形成的对培训机构或社会具有保存价值的各种文字、图表、声像等不同形式的历史记录,是对培训的计划、内容、对象、结果、进度等培训业务全方位、全过程的记录。

1.2 培训档案的特点

与其他行业机构的档案相比较,培训档案的主要特点有:

1.2.1 培训档案材料的形成时间短且不固定,具有分散性。一般说来,各类培训长则几个月,短则只有几天或者更短时间,对培训资料整理和建档立卷工作提出了严峻挑。所以培训档案要在培训结束后及时立卷归档,否则极易造成归档材料的漏缺, 影响档案材料的齐全完整。

1.2.2 培训档案的来源广泛,内容丰富,类型复杂多样。每一类培训,其内容、形式和要求都有不同。一般来讲,仅培训的业务档案就几乎涉及各类学科和社会的各个领域,从学科知识培训、业务技能培训到思想素质教育培训等,但凡社会机构和个人生活工作的领域都有培训的影子。这就是资料数量大、涉及内容多、学科种类繁多,成为培训档案显著特点。另外,参加培训的人员有各个阶层, 各个职务级别, 年龄层次分布广。这就要求档案人员必须了解各种培训工作的过程, 熟悉各种培训工作特点, 根据具体情况进行组卷, 只有这样才能保证培训档案的质量。

2 培训档案的归档范围及分类

2.1 培训档案的归档范围

培训是一种有组织的知识技能和素质教育活动。按照培训工作材料的形成规律,能够形成培训档案的培训材料来源有三个方面:一是培训前期筹备过程中形成的调研资料、培训方案、培训教学活动和学员管理工作安排等资料;二是在培训过程中形成的教学资料、考试考查资料、各种管理记录、学员学籍登记表册和培训合格证审验记录等;三是培训教育教学活动结束后,对培训效果跟踪调查和咨询服务资料与记录等。

2.2 培训档案的分类

2.2.1学员培训档案

学员培训档案是培训管理部门为受训者建立的体现受训者在一定时期内参加培训项目的记录性文件。 档案的主要内容涉及个人姓名、性别、出生年月、学历、职务、职称、单位、参加培训的名称、培训日期、培训学时、培训机构、授课人、培训结果、培训费用等。

2.2.2培训班管理档案

培训班管理档案是培训管理人员在培训管理过程中形成的一些过程性文件档案,包括培训计划、培训项目建议书、培训项目评估报告,培训中心及外聘培训师资档案、培训办班通知、培训课程表、培训班学员签到表、学员成绩表、培训班教师授课测评表、培训效果评估表及改进意见书、其他资料(培训照片、课件、报道等等)、培训证书打印发放等。

2.2.3 培训知识储备档案

培训知识储备档案是由培训管理部门负责积累和不断完善的、在培训过程中形成的知识数据档案,主要包括以专业类别划分的自行设计和开发的培训课程、 各种介质形态的培训书籍和讲义、培训实况影像记录光盘,另外还包括以发生时间为分段的同一培训课程的版本修订、 知识补充与变更情况档案等。

3 目前培训档案管理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3.1 对培训档案材料的重视不够,档案管理意识不强。培训与其他教育形式一样,也是一种比较成熟的教育形式。但是它与其他教育形式相比较,具有后教育性和短期性的特点,难以得到与学历教育相同的重视,从而忽视了培训的档案管理工作,导致培训档案不归、漏归现象时有发生。

3.2 培训档案的管理队伍薄弱,管理能力不强。大部分基层管理人员、教师到学校领导对培训档案管理工作认识不足。往往都是兼职档案工作,又缺乏档案管理专业知识,造成培训档案管理不善。

3.3 培训档案缺乏健全的管理制度。当前,很多企业在培训档案管理工作中,对于归档材料的范围界定并不非常明确,以至于在存档过程中出现大量应归档材料的丢失,培训档案管理工作呈现出很大随意性。

3.4 管理手段很落后,工作效率不高。培训档案工作基本上沿用传统的手工作业,不仅重复性劳动量大、时间长、速度慢,而且极大地影响了档案的工作效率,制约了培训档案的编研开发与服务工作的主动性。即使一些培训机构使用了一些现代化管理设备,但因缺乏综合处理的技术能力,也未能对档案工作效率提高产生预期的效果。

4 加强培训档案管理的主要对策

培训档案的管理工作是单位整体档案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科学规范地做好培训档案管理工作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做好培训档案的管理工作应该从档案类别的划分、标准统一的档案管理、规范化管理流程三个方面加强管理。

4.1 科学合理地划分培训档案的类别。培训档案的管理应按照“分门别类”进行存储及管理,便于保存、统计及查询。基于这一目标并结合本单位当前开展的培训,将培训类型进行合理划分,如将培训类型划分为技能培训类、岗前培训类、竞赛类、合作培训、学历教育四大类别的档案分别进行登记、编目、分类整理、保管,便于查找、统计和分析。

4.2 加强制度建设,规范档案管理。要规范培训档案工作流程,依据《档案法》的要求,严格制定归档、保管、借阅等各项操作规范和工作规程。不定期地对培训档案归档数量、质量情况以及超期未还或未办理相关手续等情况进行通报。明确责任,强化档案管理意识。规章制度是档案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要通过制度建设,强化监督指导和落实,加大管理力度。

4.3 提高培训档案管理者的素质。要重视培训档案管理者的岗位培训和专题培训, 系统学习档案管理知识, 加强与兄弟单位培训档案工作的横向联系, 学习同行的管理方法和经验, 扩大知识面, 进一步提高业务水平。

4.4 强化信息管理,提高培训档案管理的现代化程度。为了能让档案管理工作能更好的满足现代化管理的要求,培训档案的管理部门,就应该主动使用现代化的档案管理手段和现代化的档案管理工具,例如:计算机、多媒体和自助服务设备等等,以此来改变以往存在于档案管理工作中的不合理现象,与此同时还要加强档案在网络方面的建设,让档案信息能够更好地实现实时传递,从而更好的服务于单位培训工作。

5 培训档案的管理实践

5.1 培训档案的2024与整理:培训材料内容广、数量大,加上各类培训的专业内容不同。因此,必须进行培训档案的整理、分类、汇集成册或加工成资料库,并按照档案的规范整理要求进行编目,合理组卷装盒,并录入计算机。

5.2 培训档案的管理:根据培训档案的分类,分别建立学员培训档案、培训班管理档案、培训知识储备档案三个大类。应按照分类将材料放置入档案盒子内,立卷编档号,记录所存档案的类别、目录及时间。保存档案要完整规范、分类要准确,有利于查找。电子化是提高培训档案管理效果的有效手段。

5.3 培训档案的利用:通过对培训档案材料的深入分析,检验培训目标是否达到、培训方式是否合理、培训效果是否达到、培训结果是否满意等。这对于培训计划的制定、培训内容、方式的确定,对于培训教学将起到非常重要的参考作用。对培训档案进行再开发、利用,有利于单位下一年度培训计划的制定和实施。针对已进行的培训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找到新的解决方法和途径;吸取已开办的培训的优点,在今后的培训中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赵和选.对培训机构档案工作现状的思考[J].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2009(33):185-186.

[2]王宗水.干部教育培训档案管理浅析[J].潍坊高等职业教育,2012(4):93-94.

[3]杨颖琦.供电企业培训档案标准化、流程管理[J].中国电力教育,2013(33):161-162.

[4]张丽娟, 赵.企业培训档案的管理[J].陕西档案,2012(2):44-45.

[5]李荔侠.浅谈培训中心培训档案的管理及应用[J].商情,2007(4):112.

[6]侯亚萍.浅析煤炭企业教育培训档案的完善与管理[J].办公室业务,2012(15):69-71.

作者简介:王梦曦 (1985--),女,四川南充人,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

上接第147页

一样其知识结构系统中是策略知识多于原理知识的。下面笔者将举出真实案例来说明案例教学对促进教师专业化发展的作用:

案例:一般现在时第三人称单数谓语动词词尾要加-s是我国学生英语学习的重点和难点之一,学生在应用时会常常出错,经常忘记在谓语动词的词尾加-s。事实证明,用传统的方式讲授并不能起到较好的效果。廖老师在讲授这个问题时是这样做的:

首先,呈现两个句子:He likes milk. She likes noodles.

然后,她给学生讲了一个小故事:这天,like刚出门就看见了he,他瞥了一眼he然后说道:“你以为你有根双节棍就很威风了吗?我才不怕呢!我可是有保镖的。”说完,like就把s拉到自己身边,like就变成了likes。然后,like就继续往前走,走到半路遇到了she,like马上大叫:“保镖s快来啊!别看she是个小女生,也厉害着呢!”幽默风趣的讲述逗得学生们哈哈大笑。

由于廖老师把学生容易出错的地方提前进行了强化处理,所以,在接下来的练习中,学生基本上没有出现漏掉s的现象,课堂教学的效果非常理想。

把语法规则放在故事中教,这一做法符合学生的年龄特点,激发了他们的学习兴趣,使得他们听得开心记得牢固,用得准确,为学生留下深刻的印象。当这样的案例展示在师范专业的学生面前时,他们就会思考得出,原来抽象、枯燥、干巴巴的语法教学也可以这样具体、形象、丰满、生动。从而得出自己在教学方面的独特方式,知晓在教学过程中学生的学习动机是非常重要的,让他们对所学知识感兴趣他们才能够更好的吸收知识。通过这样的方式职前的英语教师们会变得更加专业化。

3.3 改变师生观

师生观是指教师对自己在教学过程中的角色定位、对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的角色定位以及师生应当是一种什么关系的认识。这种认识非常重要,它直接影响到教师的教学态度、施教行为和教学方式,影响到学生的学习态度、学习行为、学习方式和学习习惯。

在传统的教学中,教师是知识的传授者,是教育的主体,处于绝对的权威地位。学生则是知识的接受者,是教育的客体,处于教师权威的管理和控制之下。在职前英语教师培训的过程中,受到这种师生观支配的英语教师常常采用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方式,生硬的传授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该有的准则和方式。在这种传统的师生观的影响下,作为知识的传授者,教师经常是站在讲台上告诉学生“为什么”和“是什么”。作为知识的接受者,师范专业的学生们则经常是被动的听教师对专业知识的讲解。被动地做笔记,被动的记忆但却不会灵活的运用。由于师生之间是主动传授与被动接受的关系,因此,他们很难形成真正的互动关系,很难形成真正的合作关系,很难形成平等的伙伴关系;教学过程中教师与学生也就很难构建出相互交流、沟通、共同思考的关系。

而案例教学的方法却全然不同,在实施案例教学的过程中,师生的关系首先是平等的,双方可以就具体案例在相同的平台上提出自己的观点。在此,教师不再是高人一等的感觉。教师与学生出于品等的地位,由教师去引导学生提出自己的观点,思考具体案例的可行性和必要性,而不是教师直接给出答案。教学的具体过程是开放性的,学生可以主动提出自己的观点,就算看起来是错误或不沾边的观点也大可勇敢的提出来。因为有了各种不同的观点,学生们才能够在众多的观点中过滤筛选出一个最佳的方案,才能够激发职前教师们对教学方式的主动探索。也只有是自己主动积极的去探索而发现的结论或策略才能够被灵活的运用到具体的教学活动中去。

4.结语

基于案例教学的特点,本文推敲论证了将案例教学法应用到职前教师培训中对教学情况三个方面的改善与提高。实践经验证明案例教学法能够为教育理论和教学实践搭建桥梁。珍贵的教学理论财富能够通过案例教学法的方式实现理论与实践的结合,让师范专业的同学们更容易理解复杂的理论知识并学会灵活的运用。无疑,将案例教学法应用与职前英语教师的培训中去具有着重大的意义。

参考文献:

[1] 郑金洲. 案例教学指南[M]. 上海:华东大学出版社,2000.

[2] 吕良环. 英语案例教学论[M] 安徽教育出版社,2011,84

[3] Cooney, T.J. Research and teacher education: In search of common ground [J].Journal for Research in Mathematics Education. 1994.25(6):608-636.

内训师培训方案范文第2篇

一、国培课标的种类

国培课标按照不同层次、不同学科、不同项目设计,共有66个课程标准(还有1个课程资源建设规范)。具体分布如下:

表1. 国培课标分类统计表

二、国培课标的结构

每个国培课标一般由四个部分构成,总体框架如下图:

课程目标总目标具体目标建议课程内容——维度(三个)模块、专题、学时、内容要点课程设置与实施建议课程结构要求主题式培训设计要求实施建议附:主题式培训设计样例

图 国培课标框架图

三、2024“课程目标”

每个国培课标的第一部分是“课程目标”,一般提供“总目标”和“具体目标”,供培训任务承担机构研制培训方案做参考。

总目标的确定,主要是根据不同项目、类别、层次、岗位对象能力提升和专业发展的需求。例如:

示范性短期集中培训项目针对地市级以上骨干教师专业发展需求,通过主题式培训,研究问题,分析案例,总结提升经验,提高师德修养,更新知识,提升能力,形成学习共同体,培养区域学科教学与教师培训带头人。

中西部短期集中培训项目针对农村骨干教师专业发展需求,围绕新课标的贯彻落实,针对教育教学实际问题,研究典型案例,提高师德修养,更新知识,提升能力,将新课标的理念与要求落实到教育教学中,形成学习共同体,培养县域农村学校骨干教师。

中西部置换脱产研修项目针对农村义务教育学校有良好发展潜力的中青年骨干教师,通过院校集中研修与“影子教师”实践,全面提高教师的教育教学能力和综合素质,为农村学校培养一批在深入推进课程改革、实施素质教育、开展教师培训中发挥辐射作用的带头人。

培训团队研修项目针对高校、教师培训机构和幼儿园、中小学一线骨干培训者和培训管理者,通过专题学习、案例研讨,提升培训者培训方案设计、培训课程开发、培训教学、培训组织管理等方面的专业能力,加强培训专家团队建设。

具体目标的确定,根据培训的具体任务要求、不同培训对象的需求、培训内容维度和模块制订。

四、2024“建议课程内容”

每个国培课标的第二部分是“建议课程内容”,其设计原则遵循:思想性与专业性相结合,既加强师德和专业理念教育,激发教师发展动力,又遵循教育教学规律和教师学习规律,提高教师专业能力;理论性与实践性相结合,既注重理论知识学习,又注重帮助教师在实践中改进技能和方法;适应性与引领性相结合,既适应现实需求,又突出课程内容对教师专业成长的引领。

建议课程内容供培训任务承担机构研制培训方案作参考。一般安排三个维度,如中、小、幼、特教师的培训内容根据国家颁发的教师专业标准分为专业理念与师德、专业知识与专业能力三个维度。每个维度下设若干模块,每个模块下设若干专题,每个专题提供学时建议和内容要点。内容要点是对专题内容的简要说明,可结合学员实际需求进行调整。

例1. 中小特教师培训的建议课程内容框架(见表2)。

例2. 培训团队研修建议课程内容框架(见表3)。

例3. 培训管理者团队研修建议课程内容框架(见表4)。

五、2024“课程设置与实施建议”

每个国培课标的第三部分是“课程设置与实施建议”,主要从三个方面提出要求或建议:一是课程结构要求,二是主题式培训设计要求,三是实施建议。

1. 课程结构要求

每个国培课标为培训机构设置培训课程提出了原则性的课程结构要求。如, 中小学学科教师培训的课程结构要求一般是(见表5):

原则上,每个维度浮动比例不超过5%。

又如,学科教师培训团队研修的课程结构要求一般是(见表6):

2. 主题式培训设计要求

这主要是针对短期集中培训开展主题式培训提出的要求。主题是集中培训的核心内容。培训课程均围绕主题设计和实施。培训机构可根据学科教师关注的热点难点问题,从学科教学内容的某一方面或学科教师专业能力的某一个侧面,形成培训主题,按照课程结构和内容设计的要求,设计出主题化的课程。

国培课标在这一部分为培训机构提供了若干个供选择使用的主题,当然,培训机构也可根据上述要求自定主题。

3. 实施建议

一般提出了四个方面的建议:

(1)教学方式建议。主要是三个方面的要求:

一是课程实施要将理论与观摩实践相结合,专题学习与交流研讨相结合,经验总结与反思体验相结合。理论学习要强调案例分析,实践训练要注重能力提升,交流研讨要注重学习共同体打造,反思体验要针对教育教学行为改进。

二是培训过程中要注重发挥学员的主体作用,创设学员参与的教学情境,在专家引领下,通过实践体验,提升学员的教育教学实际能力。

三是要注重培训方式的创新,采取案例式、探究式、参与式、情境式、讨论式、任务驱动式等多种方式开展培训,增强培训的吸引力和感染力。要充分利用远程教育手段,加强对学员培训后的跟踪指导。

(2)培训团队建设建议。主要是两个方面的要求:

一是实行首席专家制。首席专家负责设计培训方案、备课、进行过程指导等工作。

二是要组建高水平培训团队。高校专家与一线教师、教研员合理搭配,省域外专家原则上不少于三分之一,一线优秀教师、教研员原则上不少于40%。

(3)课程资源利用建议。一般有四个方面的要求:

一是根据培训主题和课程目标的需要,为参训教师选配适切的阅读学习的文本资源、电子资源和网络信息化资源,加深学员队培训内容的理解和掌握,拓展培训课程的功能。

二是培训团队主讲专家应向参训教师提供教学课件、讲课提纲、任务设计等培训课程资源,为持续学习提供有效支持。

三是把参训教师作为重要培训资源,建立班级虚拟空间,整理发掘课程实施过程中学员学习产生的有价值的鲜活的生成性资源,并尽可能提供给每位学员进行分享交流。

四是培训机构应全面开放校园资源设施,其中包括图书馆、资料室、电子阅览室等。应当及时向学员提供机构内相关的学术交流信息,允许学员进入任何教学场所参与学习。

(4)培训效果评价建议。主要是三个方面的要求:

一是要采取定性与定量相结合、学员与专家评价相结合、即时与后续评价相结合、自评与他评相结合的多种方式,对项目实施工作进行评价。

二是要采取过程性考核与终结性考核相结合的方式,对学员的培训预期目标达成度进行评价。

三是要注重对学员培训前后改进程度的测评。

六、2024“主题式培训设计样例”

每个国培课标都附上了“主题式培训设计样例”,为培训机构开展主题式培训提供方案设计的范式。一般格式为:

项目类别:××××××

培训主题:××××××

培训对象:××××××

培训目标:××××××

培训内容:(用下列表格形式列举,见表7)

内训师培训方案范文第3篇

[关键词]档案人员;岗位培训;监督机制;知识更新

档案事业的发展依赖于档案工作队伍建设,而档案工作队伍建设首先是档案工作人员自身素质的提高。因此,提高档案工作人员素质,是档案岗位培训的首要任务。

一、应建立档案工作人员岗位培训的管理监督机制,建立和实行档案专业人员岗位培训登记和考核制度

着重考核档案专业人员接受培训的状况和结果,如接受培训的形式、内容、时间及成绩,并记入培训登记册。制定和完善档案专业人员岗位培训与使用相结合的制度和措施,逐步探索培训、考核、使用一体化的新体制。档案人员在岗位培训工作当中,应采取岗位培训与专业技术职称评审挂钩制度,对需参加专业技术职务评审或是受聘的专业人员,均要进行培训,并以此作为考核晋升专业技术职务的条件之一,对未经岗位培训的人员均不允许上岗。通过岗位培训,使档案人员明确接受继续教育的权利和义务,激发其学习的自觉性。

二、岗位培训应注意知识的更新

随着社会的发展、科技的进步,档案工作也随之注入了新内容。这就要求档案工作人员必须掌握全面的知识,适应社会的发展,过去岗位的培训只抓(文书学)、(档案管理学)、(档案保护学)、(档案文献编篡学)等2024档案知识的传播,现在看来,只学五门课远远不够,应注意知识的更新,增设2024市场经济的部分内容,现代化的内容,法律、外语等方面的知识,这是社会发展的要求。因此,结合本地区、本单位的档案工作及档案人员的实际情况适当更新培训内容是非常必要的。

三、岗位培训应注意教师队伍的建设

档案工作人员培训的质量好与坏,主要取决于教与学的两个方面,其中施教一方是关键,处于支配、主导地位,也就是说要想提高岗位培训的质量,应先抓好教师队伍建设这一环节。理想的岗位培训教师,应该是集理论知识与专业技能于一身,并且熟悉成人教育特点的复合型教师。因此,作为档案教育的主管部门,应给予高度重视,创造条件,为各地培训好师资力量。定期或不定期举办各类师资培训班,向他们讲授新知识、新情况、新变化。并要建立严格的考核制度,选出优秀者颁发培训教师聘任证书,建立起兼职培训教师档案,实行统一管理。同时各地在选取聘请培训教师时,也应本着服务与服从教学的需要,做到宁缺毋滥,本地选聘不到适合的教师,要向上级主管部门或其他地区聘请,以保证岗位培训的质量,这也是取他人之长,补己之短的好机会。

四、岗位培训应注意方式和方法

内训师培训方案范文第4篇

小学教师继续教育工程是一项提升教师素质、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提升全民素质的大工程。由于校本培训是一种针对性强、实效性强的好方法,是一种集实践性、问题性、探究性与综合性于一体的培训方式,它既注重了教师个体差异,又使工作与学习、理论与实践有效结合起来,在反思与探索中为教师可持续发展不断注入活力,具有在本地培训消耗低,培训注重教师发展与学校问题解决的双重目标等经济实惠的特点,更能激发学校和教师参与的热情,使教师培训更具活力和效益。教师的校本培训在帮助教师更新教育观念、提高新课程实施的水平等方面也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二、农村小学教师校本培训机制的现状分析

(一)教育理念落后,参训动力不足。

校本培训应该是能有效激发教师的学习动机和创造性,使教师在培训中成为主动的发掘者和创造者,促进教师自身素质全面健康地发展的有效途径。但是从实际的学校培训情况来看,绝大多数教师参与培训的意愿是出于外部的压力,或者说借培训之机外出放松,对培训能帮助自我成长的作用认识不足,并没有树立终身学习观,也没有把自身的发展同学校的发展联系起来,导致主动参与培训的动力不足。

(二)培训内容系统性不强。

校本培训在培训内容上普遍存在系统性不强、针对性不够的问题。校本培训到底应该培训什么呢?这项行动需要规划一个目标,不能今天发现教师课堂教学不行,就开展如何上课的培训,明天觉得教师理论功底太差,就忙着学习理论,后天觉得教师不会搞科研,急着培训怎么搞科研。如果对学校教师的校本培训工作缺少系统思考,找不到适合的切入口,找不到解决问题的关键症结,就会出现头痛医头脚痛医脚的现象。

(三)校本培训的模式僵化,方法简单。

专题讲座、集中观摩、教师自学仍不失为学校校本培训的有效形式,它对快捷转化教师观念,更新教师知识具有重要指导作用。但不少学校校本培训模式局限于开展几次课堂观摩、举办几个专题讲座、开展几次教学竞赛,培训缺乏层次性、互动性,形式单一。校本培训无固定统一模式,要针对不同培训内容采用不同的培训形式。

(四)校本培训的评价机制缺乏。

评价是指挥棒,目前校本培训评价主要考查的是教师备课、听课笔记、作业批改次数等一些教学基本功方面的内容,评价内容不全面,体系不健全,评价不利于教师专业化发展,缺乏激励性。学校应制定切合本校实际,有助于吸引各层次教师积极参与的校本培训评价机制,评价机制要注重理论学习考核和实践考核相结合。具体措施如:对担任校内培训指导的教师给以奖励;对创新教法的教师给以奖励;对教、学、研成绩显著者给以奖励;对充分体现教师合作发展的教研组和教师给以奖励;对违反培训学习要求和纪律的给以严肃教育,等等。

三、提升小学教师校本培训实效的策略

(一)校本培训内容要体现出教师的主体性和积极性。

校本培训的过程就是教师教、学、研相统一的过程。校本培训应通过对发生在教师身边的教育教学的问题和案例进行剖析,促进教师成长。校本培训的内容要有助于促进教师形成自我在岗学习提高的需要;要有助于促进教师积极从事教育教学研究,改进教育教学行为。课堂教学研讨、案例分析、讲座、经验交流等形式可以交叉进行,使培训始终与教师的实际需求联系在一起,激发教师的探求欲望,使他们由被动的学习者变为主动的探索者。

(二)精心设计培训内容应突出针对性、全方位、多层次。

培训内容是为培训目标服务的。要实现培训目标,提高培训的质量和实效,在每次培训任务确定后要深入调查研究,了解和掌握本校急需解决的问题。从学校发展和教师的实际出发,发现矛盾和问题,把矛盾和问题提炼成“主题”。对各种各样的问题,我们还要进行筛选、提炼,形成校本培训和校本教研的主题。通过主题的研究,以点带面,共同提高。因为关键性的问题解决了,其他问题往往就能迎刃而解。

(三)不断改革培训方式,注重实用性。

1.模块式培训:根据培训目标确立培训内容,开发培训资源,采取“任务驱动、专家引领、以研为主、注重个性”的培训模式,强化校本培训的效果,再根据培训内容划分为若干主题,根据模块主题选择相关的资料,群体参与,分头研究。

2.教师论坛:选派一部分教师参加上级教育部门组织的各类培训活动。这些受过培训、学过先进理念的教师可根据培训的感受,在本校教师圈中担任一次论坛主角,将自己的经验、体会、认识及困惑整理成提纲,利用“论坛”的平台进行交流讨论,帮助其他教师将各自经验升华为理论成果。

3.案例教学:督促培训教师围绕一定的教学目的,选取教学实践中典型的真实案例,进行分析、思考、讨论并做出判断。撰写教学案例的过程,就是重新认识教学事实的过程,就是反思的过程、研究的过程、总结的过程、提高的过程。

(四)加强指导,督促检查;规范管理、及时考核。

内训师培训方案范文第5篇

一、指导思想

紧扣“十二五”中小学教师培训工作总体目标,聚焦“提高有效教学能力,促进学生有效学习”,重点学习《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义务教育学科课程标准(2011年版)和中小学教师《专业标准》,有效开展教师职业道德规范教育和“有效学习内容”主题培训,不断提高教师师德素养和业务水平。

二、培训对象

普通高中、初中和小学(含幼儿园)全体在职教师。

三、培训时间

(一)培训阶段

培训实施:2012年7月—2013年4月。其中,新任教师岗前培训、骨干教师研修提高的集中培训环节在暑假期间进行,在职教师岗位培训的集中培训环节在寒暑假或分散在双休日进行。

(二)培训学时

1.新任教师岗前培训120学时。其中,集中培训72学时,远程培训或送培送教20学时,校本研修28学时。

2.在职教师岗位培训72学时。其中,集中培训24学时,远程培训或送培送教20学时,校本研修28学时。

3.骨干教师研修提高:集中培训环节72学时,并进行1个月的校本研修(行动研究)。

四、培训目标

(一)师德教育

帮助新任教师掌握《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树立教师职业理想,形成践行师德能力。帮助教师理解和领会《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提高教师职业理想和践行师德能力。

(二)业务培训

1.帮助义务教育阶段学科教师理解、领会和把握课程标准(2011年版)的精神实质和主要内容,在课堂教学中落实课程标准的教育理念和基本要求;

帮助全体教师理解《专业标准》的基本理念,把握《专业标准》的内容要求,主动将《专业标准》作为开展教育教学实践、提升专业发展水平的行为准则。

2.帮助新任教师掌握教学工作常规和班级工作常规,尽快适应教育教学工作。

3.帮助在职教师树立现代知识观,转变教育观念,掌握修订版课程标准,更新教学理念,进一步提升教育教学能力。

五、培训内容

(一)新任教师岗前培训

重点学习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教师专业标准,学科课程标准,中小学教育教学技能,中小学教育教学常规,中小学学生管理规范。

(二)在职教师岗位培训

在职教师重点学习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教师专业标准,修订版课程标准与学习内容要点,修订版教材分析与学科教学知识(PCK)构建,学科学习内容疑难问题分析与解决。

(三)骨干教师研修提高

重点学习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教师专业标准,学科教学最新动态与发展趋势,课堂教学问题与对策,学生学习发展与评价,修订版学科课程标准与有效教学,教育教学研究与教师专业发展,校本研修设计与实施。

(四)高中部分学科教师培训

聘请省内外知名教师来集中培训提高。

六、培训形式

集中培训、远程培训和校本研修相结合,培训研修与“送培到县”、“送教下乡”相结合。高中教师和城市初中、小学教师培训采用“集中+远程+校本”模式;县镇和农村的初中、小学教师培训采用“集中+送培送教+校本”模式,有条件的农村初中、小学教师培训探索采用“集中+远程+校本”模式。

(一)集中培训

高、初中教师集中培训由市中小学继续教育中心统一组织分县区实施,小学和幼儿园教师集中培训由各县区具体组织实施,原则上采用小班教学,紧缺特殊学科亦可合并集训。以“参与式”培训为主,进行培训专题的重点内容指导、远程学习的方法辅导和校本研修的操作指导,着力技能提升和能力提高。

(二)远程培训

线上学习与线下研修相结合,采取课程学习、在线答疑、互动交流和资源服务等方式,进行培训专题的自主学习和互动研讨活动,着力观念转变和知识更新。

(三)送培送教

采用基于学科、巡回送教的方式,市组织省培训讲师团“送培到县”(初中)、县组织市名师讲学团“送教下乡”(小学)。

(四)校本研修

在学校(中心校)的组织下,以“探究式”培训和“讨论式”培训为主,进行学科教学研修活动;成立学校(中心校)校本研修学科指导团队,指导有效实践,着力实践改善和经验提升。

七、培训考核

考核方式坚持过程性考核与终结性考核并重,以理念更新、问题解决和行为改进为考核重点。实行“教师培训档案袋”评价方法,建立健全参训教师培训档案(具体办法另文通知)。

“教师培训档案袋”规定的各项考核全部合格,由县区教师进修学校和参训教师所在学校(中心校)于2013年6月向参训教师所在县、区教师培训机构报送合格学员名册及档案袋2024材料,小学和幼儿园教师由县、区教师培训机构认定培训合格,报市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中心审核;高、初中教师由市教师进修学校认定培训合格,报市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中心审核;市直学校教师培训名册及档案报市教师进修学校认定培训合格。

市直及各县区培训名册均报市教育局和市人力资源与社会保障局备案。

八、培训管理

按照市教育局《2024市“十二五”中小学教师培训工作的实施意见》要求,组织实施新任教师岗前培训和在职教师岗位培训,分级分层开展骨干教师研修提高。

1.加强培训团队建设和培训资源建设。市组建市级名师专家库和名师讲学团,并进行交流巡讲送教。

2.加强培训需求调研,科学研制培训计划和实施方案。2012年6月中旬,县区培训计划报市教育局审定、备案。

3.加强培训业务指导。围绕年度培训主题,市组织实施教师培训团队研修项目,提高教师培训者和培训管理者高质量地组织实施中小学教师培训项目的能力水平。进一步完善校本研修相关制度,实现校本研修制度化、规范化,确保校本研修科学性、实操性。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