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本网心得体会内容页

大学生翻转课堂心得体会(汇总5篇)

2024-07-06 08:43:02心得体会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大学生翻转课堂心得体会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大学生翻转课堂心得体会范文第1篇

【摘 要】大学英语课堂教学模式改革是教学改革的重要内容。课堂教学效果的取得、教学质量的提升离不开有效的教学方法和模式。分析大学生英语教学的特点、传统课堂教学模式针对大学生教学的不足,是采用翻转课堂教学模式改革的基础和依据。翻转课堂教学模式改革体现了现代教育理念,突出学生主体地位,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和质量、促进学生素质全面发展。

关键词 英语教学;翻转课堂;教学模式

中图分类号:G642.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0568(2015)05-0064-01

大学传统的英语教学模式是教师在课堂上讲课,布置课后作业。随着社会的发展与技术的创新,原来在课堂上需要讲述的内容,学生完全可以依托信息网络进行自学,课堂传统授课方式就显得效率低下。因此,对大学生英语教学而言,需要一种与传统课堂教学不同的模式,学生在课前完成知识的学习,而课堂变成师生间互动的场所,包括答疑解惑、知识的运用等,以达到更好的教育效果。学生可以通过互联网利用优质的教育资源,不再单纯地依赖老师去教授知识。老师的责任更多的是引导学生去运用知识。这就是“翻转课堂”。

一、现代大学生英语教学的特点

最近几年,由于大学院校的迅速发展,英语学科的教育教学也面临着新的挑战,这要求学生适应新的英语学习活动和形式。但是在大学院校,大多数学生忽视作为公共必修课的英语,他们将更多的时间和精力投入到专业课上。大多学生从中学开始英语学习兴趣缺失,进入到大学后,都认为英语可以不用学了,有的甚至持放弃的态度。

大学学生学习英语的不同习惯总的来说可以归因于英语学习兴趣的不同。有份调查显示,只有27.56 % 左右的学生能在课外主动、积极地学习,很多学生基本在课堂以外没有将更多的学习时间放在英语上面。51.04 % 的学生每天学习英语的时间少于1小时,其中大部分同学都觉得自己的英语基础很差,虽然也很想学好英语,但是上课听不懂,下课想自学,却又学不来。大学学生课堂英语学习的状况不容乐观,学生英语基础普遍较差,课堂英语老师教学模式单一,众多因素导致英语课堂教学效果很差,英语教学改革刻不容缓。

二、传统英语课堂教学模式与翻转课堂的对比

传统英语课堂的教学是由教师讲、学生听的陈述性教学。翻转课堂教学模式优点在于以学生为主体,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较之前者具有如下优势:

1.翻转课堂突破了传统课堂的教学局限。传统课堂最大的局限在于教与学必须发生在特定的时间(课内的40~50 分钟)及特定的地点(教室)。假如某位学生刚好在这一时段有其他重要活动便无法按时去聆听教师的教诲。还有一些因身体状况的“困难学生”及接受能力较差的学生。翻转课堂可以让他们坐在家里自主学习。所以,翻转课堂突破了时空局限,可以支持繁忙与困难学生的学习。

2.翻转课堂重构教学结构。教学结构是在某环境中展开的教师、学生、教材和教学媒体等四要素相互作用、相互联系的教学活动进程的稳定结构形式。目前,常见的教学结构形式主要有三种:以教师为中心,以学生为中心,及“主导—主体”教学结构。翻转课堂不属于上述任何一种教学结构,而是由“先教而后学”转向“先学而后教”,由“注重学习结果”转向“注重学习过程”,由“以教导学”转变为“以学定教”,等等。教学结构在翻转课堂的不同环节具有不同的特点。翻转课堂是对教学结构形式的又一重构。

3.翻转课堂体现新的教学理念。首先,翻转课堂实现了学生的个性化学习,课前通过视频控制来进行分层教学,课堂中进行有针对性的指导,改变课堂职能。课堂翻转后,课下学习,堂上交流,课堂教学的目的及控制策略发生了改变,更加注重交互。翻转课堂课前交互包括教师与视频教材、教师与学生及学生与视频的交互;课堂中的交互包括教师与学生、及学生间的交互等,从而提升了课堂互动的数量与质量。

4.翻转课堂的适用范围。翻转课堂并不适合大学英语的所有课程。对于低年级学生,英语学习的基础性知识必须通过教师进行传授。而到了高年级,学生的英语学习主要以实用性为主,学生的学习过程属于吸收内化和运用拓展,这时候教师可以进行翻转课堂的教学。

三、翻转课堂教学的基本思路

1.要树立教育变革的坚定信念。观念决定行为,有什么样的教育观念,就会有什么样的教育行为。很多教师在“分数至上”的教育环境中,已经锤炼出了一整套的看家本领,形成了一种固定的英语教学范式和习惯。实施“翻转课堂”,必然要打破自己和教育环境之间的一种平衡态,让自己处于一个新的、自己内心没有确切把握的动荡状态之中。

2.要有较高的教育信息化素养。当今学生对信息时代的电子产品和各类软件有着天生的亲近感。但现今的很多教师,尤其是英语教师,本身就属于文科,缺少了与信息技术的一份亲近感,一些高端视频制作等软件和技术很少涉猎。要推动“翻转课堂”改革比较困难,需要付出较大的努力。

3.要抓住“翻转课堂”的关键点。为了实施“翻转课堂”,很多英语老师将主要的精力都放在了视频的制作上,这其实也是一个误区。视频自然重要,但比视频更加重要的是如何支配课堂上多出来的这些时间。课堂的对话和讨论,需要教师做出精心的准备和细致的观察,真正做到因材施教。“翻转课堂”之所以成功,是因为课堂讨论所带来的学生“吸收内化”学习过程效益的提升。

4.做好角色转换。教师的角色从传统的圣人角色转变成导师;学生的角色更加突出学习主体性;家长需改变传统观点以理解新型教育方式,从而营造良好的学习环境和氛围。

5.对现代大学生而言,翻转课堂教学模式不仅仅应该停留在对事物的认知层次,为了配合专业学习,一定要强调思维由聚合走向发散这一教学理念,也就是知道“是什么”转向“怎么用”。

四、总结

翻转课堂英语教学模式改革适应了社会发展和时代的要求,体现了现代英语教育教学思想,是教师艺术地引导学生尽情体验探究的过程,是师生互动、心灵沟通、共同提高的过程。特别是学生在翻转中得到了“实惠”,其英语思维能力、英语口语表达能力、以及创新能力不同程度地得到了提高。当然,英语教学翻转课堂的研究还是初步的,还需要进一步深化。适应时展的要求,适应英语教学新要求,适应当代学生需要,不断改进英语课堂教学模式,发展和深化英语教学改革,为社会培养全面发展的人才。这是英语教育教学工作者最重要的职责,也是进一步研究课堂教学模式创新的动力。

参考文献:

[1]宋平锋.《大学英语》教学中的“乐教”与“乐学”[J].辽宁医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2):64-65.

[2]徐福荫,黄慕雄.教育技术协同创新与多元发展[M].北京:北京邮电大学出版社,2013:58~63.

[3]朱宏洁,朱赟.翻转课堂及其有效实施策略刍议[J].电化教育研究,2013,(8):81-83

[4]张金磊,王颖,张宝辉.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研究[J].远程教育杂志,2012,(4):46~51.

[5]赖文继.简论“翻转课堂”的价值[J].广西教育,2012,(10):8.

大学生翻转课堂心得体会范文第2篇

(中国人民大学附属中学,100080)

摘要:翻转课堂是信息技术支撑下的一种新的课堂教学模式。在我国,一些学校已经开始在理科和人文学科进行教学实验。通用技术学科的课程目标、课程性质、课程内容决定了通用技术的课堂教学,可以根据课程内容和学生实际,有选择性地实施翻转。当然,实施翻转课堂还会面临各个方面的困难,需要我们理性思考、权衡利弊、谨慎实践。

关键词 :翻转课堂 通用技术课堂 教学可行性

2014 年5 月7 日,“北京市通用技术教学现场会暨翻转课堂理念下基于问题解决的通用技术课堂教学实践研讨会”在中国人民大学附属中学隆重召开。人大附中的五位通用技术教师推出了四节翻转课和一节常规课,迈出了在通用技术学科实施翻转课堂的第一步,引起与会专家和教师的热议。究竟什么是翻转课堂? 为什么要实施翻转课堂? 通用技术学科实施翻转课堂可行吗? 如何实施? 目前存在哪些困难? 这些成为通用技术教师普遍关心的问题。

一、什么是翻转课堂

2007 年, 美国科罗拉多州“林地公园”高中的两位化学教师乔纳森·伯尔曼和亚伦·萨姆斯使用录屏软件, 将讲课演示文稿配以讲解声音, 录制成视频并上传到网络上,提供给上课缺席的学生课后学习。结果发现,没有旷课的学生也会通过这些在线资源去巩固学习。因此,两位教师尝试颠倒传统的教学模式,课前让学生在家观看教师提前录制的视频,课堂时间则用来完成作业或做实验,实现课堂的翻转。这一模式受到学生的欢迎,并在提高学生学习成绩、改善学生学习态度等方面取得了实效。很快,在美国很多学校得到推广。“林地公园”高中成为翻转课堂的发源地。

翻转课堂(Flipped’Classroom)又称反转课堂、颠倒课堂,它是相较于传统课堂而言的一种新的课堂教学模式。传统的课堂教学通常是教师在课堂上完成知识的传授,学生在课外完成知识的内化。翻转课堂首先从形式上予以颠覆———知识的传授通过学生自己课外在线观看教师录制的微视频完成,而知识的内化则在课堂上通过生生、师生之间的讨论、合作探究、问题解决、实践体验等完成,实现课堂的翻转。

翻转课堂不仅是形式上的简单颠倒,它实际上是“以教师为中心”向“以学生为中心”理念的翻转。在师生关系上,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和课堂的主体,“教师则上升为学生学习的组织者、帮助者和指导者的‘导演’的层次”,师生之间互动和个性化接触的时间增加,思想、情感的深度交流更加频繁;在教学方式上,课前的在线自主学习和课堂的面对面合作、探究学习有机融合,更符合学生个性化学习的需要;在教学流程上, 从基于问题或项目教学的任务引导到观看视频、在线测试、发现问题或提交总结再到解惑答疑、问题解决、项目实践等过程,帮助学生多次、深度地学习和内化知识。

二、为什么要实施翻转课堂

翻转课堂设计之初是为了帮助缺席的学生补课,客观上对学习有困难的学生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传统课堂中学习有困难的学生往往是被动听课,甚至有时跟不上教师讲解的进度。课堂翻转后,教师针对学生的问题进行针对性的辅导,学习有困难的学生将成为最大的受益者。而学有所长的学生则可以在释放的课堂时间内获得更多的自主学习机会,学生个体的差异得到承认并落实于实践,真正实现了学生的个性化学习及有效分层教学。

研究表明:在课堂教学中,学生注意力的保持遵循10 分钟法则。翻转课堂的课前知识传授, 通过5~10 分钟的微视频完成,符合学生保持注意力的最佳时长需求,有利于减少学生的认知负荷, 符合学生学习规律。

而“美国缅因州贝瑟尔国家实验室对不同方法指导学生学习24 小时之后学习材料保持率的研究也表明: 讲授占5%, 阅读占10%,视听结合占20%,示范占30%,讨论组占50%,实践练习占75%,向其他人教授/对所学内容的立即运用占90%”。因此,翻转课堂课前微视频的讲授较之传统课堂教师“一言堂” 的讲授对学生学习的贡献是显而易见的。与此同时,学生带着问题进入课堂,更能促进他们参与课堂活动,成为学习的主人,而不是游离于课堂之外。课堂上的时间用于生生、师生之间的问题讨论、合作探究、实践练习,不仅更有利于学习的保持,还可以更好地让学生在活动的过程中掌握方法,发展能力。

自2008 年北京市实施通用技术课程以来,人大附中一直在课程建设和课程改革方面进行研究和实践。为了进一步构建以学生兴趣和需要为本,促进学生真正自主、个性化地学习的教学新模式, 学校在2013 年引入翻转课堂的理念,并开始在通用技术学科有组织、有计划、有针对性、有目标地进行实践探索。

三、通用技术实施翻转课堂的可行性首先,技术课程的基本目标是“提高学生的技术素养、促进学生全面而富有个性的发展”。在技术素养的要素结构中,包括“技术知识、技术行为能力、技术思想和方法、技术态度和情感”。技术素养的构成是多维的,内容也非常丰富, 其中既有明确的学科知识、基本技能,也有设计、试验、探究、制作等实践应用,还有思想方法、人文因素、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独特追求,从培养学生技术素养的角度来说,翻转课堂具有很大的可作为空间。

目前的通用技术课堂教学, 在实现学生个性化的技术学习方面还存在弊端。课堂教学时间有限,知识的灌输现象、单纯的技能练习依然存在, 学生的个体差异被忽略,个性需求被抹杀,而翻转课堂对此可以弥补。

其次,技术课程立足于学生的实践,学生通过调查、设计、探究、试验、制作等活动,获得丰富的体验, 进而获得对技术思想方法的领悟和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发展。技术课程具有高度的综合性,涵盖了数学、物理、化学、生物、语文、艺术、历史、社会、环保、心理、伦理等知识,注重基于真实问题解决的创造。在传统课堂上,学生往往不是自己学会技术,而是被教会技术,知识整合的能力、知识转化及应用能力, 以及创新能力都没有得到充分的发展。翻转课堂或许可以通过释放课堂时间,将技术学习的主动权还给学生; 通过基于真实世界的技术问题的项目研究, 使学生获得丰富的技术学习体验, 发展知识的整合和物化能力;通过师生、生生的深度交流与思维碰撞,产生更多的创造火花,发展创造性解决问题的能力。

再次,翻转课堂教学模式较多运用于理科课程,它们的知识体系清晰,知识点明确,很多教学内容只需要清楚地讲授一个概念、一则原理、一个实验就可以,所以适合通过微视频的方式呈现。人文学科中的语文、历史学科也已经开始探索运用翻转课堂,重在通过微视频呈现阅读、写作、史料分析的方法,而课堂上通过展示、辩论、讨论与交流,发展学生的洞察力、思辨力和表达力,培养学生相应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通用技术课程内容融合了科学和人文,因此,实施翻转课堂是可行的。具体来说:

第一, 通用技术课程的核心概念包括设计、构思、权衡、优化、试验、结构、流程、系统、控制,以及相应的基本原理、基本思想和方法以及2024技术的性质、发展历史、社会影响等相关主题。这些可以成为实施课堂翻转的主要载体, 让学生在课外学习概念、原理、规则、背景资料,课堂内针对学生学习困难的地方组织讨论、订正作业、知识应用、问题解决、项目实践等,实现知识的深度内化。如在技术语言的学习中, 2024制图标准、三视图的原理、投影规律、绘图技巧、尺寸标注等内容,专业性比较强,很多学生都存在困难,经过3~4 次课的学习,学生并不能很好地掌握简单三视图的绘制以及规范的尺寸标注。在设计实践中,绘制作品的加工图时,常常出现表达不清,甚至表达错误。实施翻转课堂,将理论学习放在课前,并通过小测试,提前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课堂上有针对性地解决学习难点,可以极大地提高教学有效性。但并不是所有的知识都要通过翻转课堂的方式完成传授与内化,对学生来说有一定的难度、能够构成认知冲突、结构不良好的技术知识,实施翻转效果更好。

第二,在通用技术课程中,使用工具、习得工艺、物化实践,都依赖于技能的学习。知识学习解决的是知与不知的问题,而技能学习解决的则是会不会及熟练不熟练的问题。技能的学习需要以描述活动规则和方法的程序性知识作为指导, 但真正掌握技能,更重要的是要通过实际操作, 获得动觉经验,否则只能是纸上谈兵。

技能的学习,需要教师准确的示范与讲解,学生进行必要而适当的练习,并在这个过程中,得到充分而有效的反馈,从而建立起稳定清晰的运动感知。因此,采用翻转课堂的教学模式进行技能的教学,学生课前可以通过微视频更加清晰、准确地掌握2024技能操作的程序性知识,对操作的要点、技巧、出错点等提前做到心中有数,在课堂上有更充足的时间更有效率地进行练习,并得到教师的及时反馈。

第三,通用技术课程中的《技术与设计1》主要体现了让学生在“做中学”的思想,强调从实践到认识, 注重引导学生体验技术设计、探究试验、技术制作、技术交流和评价的一般过程, 初步掌握技术的思想和方法;而《技术与设计2》主要体现了让学生在“学中做”的思想,强调从认识到实践,注重运用基本的思想和方法解决现实的技术问题。过程体验和方法掌握是通用技术课程的重要方式之一。基于问题解决的、项目教学的技术课堂也可以进行翻转。课前侧重任务的引导,制作相关知识、原理、技能的辅助视频,为学生的项目研究、问题解决提供资源支撑。课堂上实现学生小组的、合作的、探究的学习。课堂的翻转,将为基于项目的技术学习创造更有利的条件,提供更大的空间。

第四,无论是传统课堂,还是翻转课堂,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内容都不是可以剥离于知识、技能、过程、方法之外,通过单独的教学能够实现的。翻转课堂提供给学生更为自主的技术学习环境及更多的技术探究、技术实践的机会,对于激发和保持学生对技术的亲近感、新鲜感、探究欲、持久的兴趣、积极的态度、正确的意识等方面具有优势。

四、可供借鉴的翻转课堂教学模式

翻转课堂在国外实践的案例很多,但基本采取了这样一种教学模式:课前观看教学视频,完成针对性的课前练习;课中快速少量地测评,解决问题、促进知识内化,总结、反馈。翻转课堂在我国本土化的过程中,很多学校进行了不断的探索与实践。昌乐一中打造出“二段四步十环节”模式,将翻转课堂的活力注入课堂中。“二段”是指“自学质疑课”和“训练展示课”两种课型;“四步”是指教师备课的四个步骤:课时规划、微课设计、两案编制、微课录制;“十环节”是指学生学习的十个环节,其中“自学质疑课”包括“目标导学、教材自学、微课助学、合作互学、在线测学”五个环节,“训练展示课”包括“疑难突破、训练展示、合作提升、评价点拨、反思总结”五个环节。通过两种课型,学生将需要回家完成的课前学习,在学校内的“自学质疑课”上通过自学、互学、测学来完成,减少了学生的课后负担。重庆市聚奎中学同样注重实践的总结和提升,提出翻转课堂实际操作的“三翻四环五步”。“三翻”是指教育目标、教育理念和教学方式的翻转;“四环”是指课前的四个环节:制作导学案、创建教学视频、学生自主预习和学习、教师了解预习和学习情况;“五步”是指课堂实施的五个步骤:第一步合作探究,第二步释疑拓展,第三步练习巩固,第四步自主纠错,第五步反思总结。

人大附中通用技术课堂教学实现翻转有两个前提, 一是基于项目的教学, 二是moodle 学习平台的建立。课前,教师制作教学课件、录制微视频、搜集与项目2024的资料设计导学案, 通过moodle 平台提供给学生;学生则根据自己的实际需要,结合自己的学习习惯, 自主掌握学习进度和学习广度, 观看视频或学习课件、资料; 借助于moodle 平台,学生可以在线提出问题,然后由教师组织学生讨论,了解学生是否学习以及学习中的问题。课上,学生展示学习成果或提出问题,师生、生生互动,答疑解惑;在此基础上,围绕项目,学生进行自主探究、协作学习,教师提供个性辅导;对于项目实施中出现的共性问题, 教师组织交流讨论、深化提升;最后,教师安排后续的学习任务。这一模式目前只是在学校范围内进行了初步的探索,还有很多值得研究和改进的地方。

五、目前可能存在的困难

首先, 最大的困难来自于我们的学生。传统教育模式培养的学生,自主学习、自我管理的意识和能力普遍较差, 在学习中,不会提问、不敢质疑;在课堂上,有效交流、团队合作的水平及对事物持续的兴趣和研究欲望都比较低。客观上,比较繁重的学业负担依然存在, 如果每个学科都实施翻转课堂,学生课后观看视频和学习资料、思考、提问、总结等,势必占用大量时间,课外活动的时间大幅缩水;学生对通用技术学科的重视程度比较低,不愿意把宝贵的课外时间用在这门课的自主学习上。

其次,实施翻转课堂对于教师也是一个巨大的挑战。要求教师具备良好的信息技术素养,能够制作精彩的微视频或PPT;能够站在课程宏观的角度, 完成课程整体设计、单元教学设计及知识点的教学设计;要防止碎片化的教学带来的课程逻辑性、严谨性的不足,既要准确确定知识点,又要呈现知识点之间的关联;课堂时间的释放,要求教师组织课堂的能力要有所提升, 基于问题的、项目的学习,则要求教师善于提出有效的问题,善于引导学生进行项目研究。

再次, 现实的困难也来自于不同地区、不同学校、不同学生在硬件设施装备上的差别;有些地区、学校的班额依然很大,即使课堂翻转,教师也无法照顾到每一位学生。

通用技术学科实施翻转课堂,理论上是完全可行的。实践上,人大附中的教师们也迈出了宝贵的第一步。但必须承认,前面的路还很长,甚至可能荆棘遍布,需要深入的研究、理性的权衡、谨慎的推进。

参考文献:

[1] 张金磊,王颖,张宝辉. 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研究[J]. 远程教育杂志,2012(4)

[2] 金陵.“翻转课堂”翻转了什么[J]. 中国信息技术教育,2012(9)

[3] 金陵.任务驱动,问题导向,拎起翻转课堂的纲———评两份初中语文《枣核》自主学习任务单[J]. 中国信息技术教育,2014(3)

[4]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普通高中技术课程标准(实验)[S].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

[5] 王秀红. 普通高中学生技术素养现状调查及教育对策研究[D]. 南京师范大学,2005

[6] 齐建芳. 学科教育心理学[M]. 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

[7] 王红,赵蔚,孙立会,刘红霞. 翻转课堂教学模型的设计———基于国内外典型案例分析[J]. 现代教育技术,2013(8)

大学生翻转课堂心得体会范文第3篇

一、翻转课堂的基本构架 ?

当前,学者对翻转课堂实践模式的介绍已不鲜见,加拿大穆斯乔草原高中的“教学短片”、美国高地村小学的“星巴克式教室”、美国加州河畔联合学区“基于iPad的数字化互动教材”、重庆聚奎中学的“三四五六”模式[2]等,无不体现着翻转课堂的多样化变式。概览其主要流程,大同小异,一般都是:课前自学教学视频——完成课前练习题——课堂探讨疑难问题——学习成果展示与小结。翻转课堂所采取的基本课堂增效手段无非是七大举措,即知识组块化、呈现微课化、讲授前置化、回馈及时化、教学问题化、重心后移化、学习社会化。下面从目的、流程、手段、核心与实质等层面对翻转课堂的基本框架做一剖析。 ?

(一)目的:自主学习环境的创设 ?

翻转课堂的首要目的是要借助信息媒体技术为学生搭建一个便于开展自主学习的环境,以此提高学生自身对学习活动的掌控力,促使他们自觉承担起学习责任,尽可能实现学习活动的自主化、个性化。为了实现这一目的,翻转课堂引入了一些“非常规手段”,它们主要是:录制课堂教学微视频,打破传统课堂教学的时空限制,学生可以自由、灵活选择学习新授课的时间;为学生研制了配套检测题,学生可以随时监测自己的教学效能,调控教学的步调;建立了学生自由参与讨论的网络学习社区,学生有问题可以随时从群内师生、家长、爱心人士等那里获取帮助;在课堂上,学生可以向班级提交自己遇到的学习难题,借助师生共同体、学生共同体的合力对这些难题进行攻克等等。可以说,微视频、网上虚拟社区、实体课堂环境、师生共同体、学生共同体构成了自主学习环境的五大关节点,它们相互勾连,形成了一个个接力式助学平台。为学生解决学习中遭遇的种种问题提供了系列化支撑。翻转课堂的三个关键要素是“流程要素、技术要素和环境要素”,[3]后两者存在的根本目的就是要为学生自主学习流程的展开提供硬件环境。 ?

(二)流程:问题取向的学程设计 ?

由“教程设计”走向“学程设计”,由“教授线路设计”走向“问题线路设计”是翻转课堂设计的关键创新点。当前,翻转课堂“已经由关注信息技术的使用转变为关注信息技术与教学全过程的自觉融合甚至是学生课堂精神生命的唤醒”,[4]这是翻转课堂具有无限发展潜力的根源所在,是打造快乐学习、高效教学的有力依托。其实,有效的教学流程设计不仅仅应该关注整个流程的科学性,即是否符合知识内在逻辑、是否适合认知规律,更应该关注整个流程对学习者的吸引力、激励性,即能否和学生的人生经验、学习需要产生共鸣,促使其产生学习的愿望与要求。从形式上看,翻转课堂的基本教学流程是“(问题前导)——观看视频——课前检测——课中讨论”的过程;从实质上看,却是一个“问题催生——问题探究——问题解决”的过程。显然,其主线不单单是知识形成过程,更是一个问题提出与解决的过程。或者说,翻转课堂其实就是一个“学习问题催生与解决”的教学装置,一旦学生进入这一“装置”,问题导向就会诱使他“身不由己”地进入学习流程,由不得他随意偏离学习的方向。从这一角度来看,翻转课堂可以拆解成为两部分:学习问题催生阶段(“视频学习+课前检测”)和学习问题解决阶段(网上与课中师生合作研讨)。与讲授学习相比,问题学习的最大优势是能够赋予学习者以强大的学习热情与学习动力,能够激发学生学习的潜能,故它属于一种高级学习,是以批判性思维、元认知为媒介的创造性学习的有效形式。正如英特尔(Intel)公司全球教育总监Brian Gonzalez所言,翻转课堂的确“可以迅速帮助学生提高学习积极性。”[5] ?

(三)手段:教学内容的组块化移置 ?

翻转课堂改变当代课堂教学景观的重要手段是变革教学内容的组织形式与呈现方式。从组织形式来看,翻转课堂利用技术载体把核心课堂教学内容及其教学进程进行了“固化”,实现了课堂讲授内容的组块化处理,这就是微视频技术。在录制短小精悍的视频时,教师一般选取的是单元教学中的核心知识或教学重难点内容,这一做法不仅有助于聚焦教学重难点、直击教学靶心,还有助于教师强化该部分的教学,达到“好钢用在刀刃上”的效果。从呈现形式来看,微视频具有便于学习者随时随地开展学习活动的优点,这些组块化的课堂教学内容可以在教学流程中随意移置,如可以将新授课内容移置到课前,达到学生先学的目的;还可以把教学内容按照知识点进行分割分块,达到分步学习新知识的目的;学生遇到疑难时还可以再次查阅某段教学视频,达到在课堂中多次重现教学重点内容的目的。借助微视频对核心教学内容进行组块化处置,翻转课堂由此实现了在教学中凸显教学重点、多次分步呈现教学内容的目的,实现了对新知识“一次内化”向“渐进式内化”的转变,实现了课堂教学的梯度性推进方式。这正是翻转课堂的内在合理性所在。所以,有学者指出,“翻转课堂主要通过教学流程翻转,分解知识内化的难度,增加知识内化的次数,促进学习者知识获得。”[6] ?

(四)核心:教学重心的整体下移 ?

翻转课堂的根本举措是教学重心下移,即由“教”向“学”、由“师”向“生”、由“讲”向“练”的下移。翻转课堂对传统教学的重要改变就体现在“将原先课堂讲授的内容转移到课下,在不减少基本知识展示量的基础上,增强课堂中学生的交互性。”[7]这样,学生在课堂教学中扮演了主角,学习活动成了课堂教学的主题。有了优质教学视频的辅助,学校优秀教师共同体的“组合效应”与互补优势在教学中得以充分体现,授课教师的主要功能发生了由“讲学”、“教授”向“导学”、“助学”的转变,学生独立学习与合作学习的地位随之上升,教师与学生在课堂教学中的地位与角色发生了戏剧化的“翻转”。由此,教师的重要性开始减弱,教学的重点变成了“学生如何学好”的问题。如果说教学一般由两个阶段构成,即“信息传递”与“吸收内化”,那么,在教学重心向“学”下移的形势下,学生对新知识的“吸收内化”成为教学活动的重心。激发学生学习动力、提供问题解决服务、引控学生讨论方向成为教师工作的新重点。无疑,从讲授为本走向学习为本、教师为本走向学生为本,既是当代课堂教学改革的主流,又是提高教学效能的重要思路。[8]建立基于“学”的重心教学模式是翻转课堂的根本旨趣所在。 ?

(五)实质:学习个性化、自主化与社会化 ?

翻转课堂给课堂教学带来的最大变革无疑是学习文化了。翻转课堂倡导的是以学习个性化、自主化与社会化为主调的立体学习文化。在这一课堂模式中,学生是学习的主人、主体、主角,研讨、合作、交流是学习的主活动,整个课堂教学活动体现出来的是学习为本、学生为主的精神,它与我国新课程改革倡导的教改理念不谋而合。这种新型学习文化更接近学习的三维本质,即学习是一个自我对话、文化交流与经验生成的立体过程。在翻转课堂中,学生基于“视频观看+练习自测”的学习活动属于自主化学习活动,是一个学生与自我对话的过程;学生对各种学习方式,如视频学习、研讨学习、独立学习等的自由选择充分考虑到了学生的个性化学习要求;学生在课堂中基于学习共同体的合作学习与基于虚拟学习社区的疑难问题研讨充分考虑到了学习的社会化属性。在翻转课堂中,学生不仅获得了来自社会文化的间接知识,生成了真实的学习活动经验。而且还获得了来自问题探究过程、与问题解决成败一起起伏的情感生活经验。应该说,翻转课堂是对真实学习过程的自觉模拟与主动回归。 ?

在此,我们把翻转课堂与传统教学用表1进行比较,大家从中可以对两种课堂间的主要差异形成更为清晰的认识。 ?

?

二、翻转课堂对传统课堂的新突破 ?

翻转课堂的出现无疑标志着当代课堂教学理念与实践的新突破,其对教学组织形式、课堂结构、教学设计、教学理念的变革无疑具有历史性意义。尽管我们已经看到,翻转课堂对学校硬件设施的要求是贵族化的,其对学生主体性素质的要求是高标准的,但我们应该清楚:翻转课堂中承载的一些新理念、新思维、新做法预示着未来课堂教学改革的走向,翻转课堂对世界教育教学思维的变革具有较高的启示意义。 ?

(一)打破了流水线式教学设计的神话 ?

在传统课堂中,整个教学是流水线式的,即“组织教学——复习旧知——教授新知——巩固知识——布置作业”。这一教学流水线在世界中小学课堂上长期处于统治地位,历史上发生过的任何教学改革都难能将之撼动,甚至它被视为课堂教学的“正统”,被视为课堂的“法定结构”,在教师心目中根深蒂固。翻转课堂的出现恰恰打碎了这一神话,促使教师放弃对教学流水线的迷恋,呼吁教育工作者接受教学环节可以“自由移置、反复再现、灵活嵌入”的新设计思维。利用微视频技术,教师的精辟教授环节可以经过“录制”处理而被固化,实现教学过程与内容的节段化或组块化,由此,这些内容与环节可以在教学流程中自由“位移”,随意嵌入学生的学习过程。在这一意义上看,翻转课堂突破了传统教学的流水线的“封锁”,为满足学生“想学就学”的个性化要求,为实现教与学间的灵活配置创造了条件。翻转课堂启示我们,教学在流程上应该具有三个特征:其一,教授活动应该有可回归性,即在学生学习需要时,它可以随时回到先前任何教授环节上去,随时防止学习变成“夹生饭”;其二,教学流程应拆解成以知识点为主体的组块,使之具有可组装、可配置的性能,这样,教学就可以采取“搭积木”的思路进行灵活组织,渐进式地达成教学目标;其三,教学流程应该赋予学习者更多的自主权,学习者可以按照自己的意愿与学习状态自由选择教学流程切入点,进入任一教学环节开始学习。一句话,教学流程应该由可以灵活移动的教学活动组块构成,教师应该防止教学活动过程被箱格化、线条化,成为限制教、学活动自由的牢狱。 ?

(二)强化了教学的助学本性 ?

如前所言,翻转课堂是最贴近本真学习形态的课堂形态之一,回归教学的助学本性是提高课堂教学效能的内在要求。在翻转课堂中,教学的助学属性集中体现在两个方面:首先,教学真正成了一种服务。传统课堂教学中的教辅工作,如为学生学习而录制视频、设计自测题、组织学生参与讨论、为学生学习答疑、引导学生小结学习成果、营造探究学习的氛围等等,在翻转课堂中都成了教师的主要工作。在传统课堂中,讲授、提问、组织教学、展示教具等才是教师的主要工作,而翻转课堂中,讲授的工作相当一部分由名师群体代理,“教师提问”变成了“学生自问”,组织教学的部分工作由学生小组代理,展示教具变成了学生在教具超市的自选行为,由此,教师的教学工作所剩无几,学生的学习责任空前提高。其次,教学变成了参与。在翻转课堂中,课程知识的主要提供者不再是教师,而是视频资源的录制者、学生共同体、师生共同体、虚拟社区中的学习共同体等。只要学生参与了上述教学主体的活动,学习就会自然发生,知识就可能获得。在传统课堂中,教学的主要形式是聆听教师讲授,学生知识的习得主要通过理解与内化来实现。而在翻转课堂中,学生参与任何一种学习活动都可能从中获取知识与经验,教学活动的灵活性与自由度由此增加。可见,正是由于教师地位的“下降”、学生学习形式的改变,才使翻转课堂变成了“学生的学堂”。 ?

(三)凸显了学习过程的复杂性 ?

学习具有多样化的属性,如社会性、个体性、文化性与伦理性等,翻转课堂的成功在于它有效兼顾、兼容了这些属性,凸显了学生课堂学习过程的复杂性。 ?

从社会性角度看,学习是人际关系介入的过程,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学生与家长等关系的协调与支持是学习活动顺利推进、学习问题得以有效解决的依托。翻转课堂借助在家学习视频、遇到问题参与社区与课堂讨论的方式构筑起了一个“超课堂”的学习共同体,多重社会关系被卷入课堂,教学活动变成了一个社会化实践,课堂学习获得了强有力的社会力量支持。 ?

从个体性角度来看,学习是学习者自觉承担学习责任、积极思维、展开自我对话的过程。学习是学生内化社会知识、形成个体经验、生成个体价值观念的过程,是学生借助自己的脑力智力、经验结构与认知图式来内化外来信息的过程。该过程无法由他人来代理。外界的力量,如教师的点拨、家长的督促等只是学生内化新知识的外因与辅助力量。在翻转课堂中,整个学习过程是学生自主学习、生发学习问题、寻求学习资源、解决学习问题的过程,它打破了整体划一式的传统课堂局限,为学生个体化学习提供了舞台,故更有助于个体学习的发生与展开。尤其是借助核心知识视频录制技术,整个课堂教学实现了“抽芯”式处理,变得高度精简、提纯浓缩,由此释放出了大量学习时空,为学生个体化学习提供了充足的物质保证。 ?

从文化性角度来看,学习是学习者与人类文化双向互动的过程,获取社会共同经验、建构个人知识是学生课堂学习活动的实质,是课堂教学存在的客观理由。客观地看,课堂教学是社会文化与个体经验间的一个转换点与交接点,能否保证学生在课堂上获得一定的文化知识检验着课堂教学的基本功能。在翻转课堂中,文化知识引入课堂的主载体是微视频。学习共同体对微视频的解读既是这些文化知识在课堂中被“活化”的过程,又是这些知识被学习主体进一步拓展的过程。微视频是激活人类文化的诱因,师生围绕这些视频的解读与讨论是社会文化知识在课堂上被再生产、再创造的过程。 ?

从伦理性角度来看,学习是弘扬伦理精神的过程,是基于知识生产伦理的实践。知识的生成是一个被社会逐步认可的过程,权威与对话是知识生成的两大机理。专家权威生产的知识也可能被社会认可,但知识生产的方式是违背伦理精神的;借助专业共同体对话渠道生产知识是民主的知识生产方式,是更容易得到社会认同的一种知识生产渠道。在传统课堂中,学习者脑中知识的形成主要依靠教师的权威,只要出自教师嘴中或教材上的知识就是合法知识,教师与教材是知识对错的仲裁者,这种知识生成方式有悖于伦理精神;在翻转课堂中,学生知识的形成有赖于学习共同体的讨论与自己独立的理性思考,这种知识生成方式是合乎伦理精神的。因此,翻转课堂的科学性还在于其对民主学习伦理的坚守与践行。 ?

三、翻转课堂对教学观念的有限改写 ?

翻转课堂的出现是触动教学认识观的一次变革,是现代媒体技术与课堂教学间的一次融合式创造,但我们绝不能高估这一“变革”的地位,因为它既不可能完全颠覆传统课堂教学,也不可能彻底翻转“教”与“学”之间的位次。正如有学者所言,翻转课堂“替代不了真实的师生互动的教学过程,也还不足以让教和学的关系发生本质变化”。[9]即便如此,翻转课堂对现代教学的有限改写也具有时代性意义。 ?

(一)教学的认识本质不变,但认识的流程是可“倒叙”进行的 ?

任何课堂教学的本质都是一次由教师来执导,以学生为主体的特殊认识活动,翻转课堂没有改变这一本质,它改变了的只是教学活动的环节组织与呈现方式。课堂教学是以间接知识经验为主要认识对象的实践活动,这就决定了在学习这些知识经验时必须经历“将知识打开,内化,外化”,[10]翻转课堂只是采取了一种“非常规”的知识“打开”与“内化”方式而已,即采取“微视频技术”来精妙地打开课程知识,用“课堂讨论疑难”的途径来内化知识。在这一意义上,翻转课堂的确开辟了一条独特的引导学生步入知识世界的轨道。同时,翻转课堂对教学认识(即教学环境中的学生认识活动)的流程进行了微调,即借助微视频技术将教学认识活动进行了阶段化的拆解与重组,借此打破了传统的“从已知到未知”的常规认识路径,改变了“感知——理解——巩固——运用”的传统认识线路,通过微视频的辅助采取“呈现核心知识——引发认识问题——课堂集中研讨”的新认识线路。这就使其教学认识线路采取“倒叙”的手法,“先呈现知识结论,再讨论相关问题”成为翻转课堂的经典教学认识流程。 ?

(二)教学的双主体性不变,但“偏学”型教学更利于教学目标的达成 ?

课堂教学是双主体交互推进的过程,师生间是以对话、交往为内容的主体间关系,双主体性是当代课堂教学的核心本质。传统课堂正是因为看到了这一点,才致力于师生关系的建设与经营,努力构筑师生间信息、知识、情感与心灵的多通道关联,为课堂教学的有效开展搭建桥梁。翻转课堂亦是如此,它依然承认并遵循教学活动的双主体性,义无反顾地推动学生的教学参与活动,强调优质精悍的微型教学视频对教学活动的重要性。不同的是,翻转课堂在双主体间更加偏向“学习”的一端。更强调学习对教学活动的基础性、主体性地位,大力倡导“以学定教”“以学带教”的教学思维。正如有学者所言,“翻转课堂使得教师从传统课堂中的知识传授者变成了学习的促进者和指导者。”[11]翻转课堂的实践者更加相信自学、群学、研学的威力,其倡导的主流理念正是我国当前高效课堂改革的理念——“多学少教”与“先学后教”,[12]他们竭力通过“促学型”教学环境的建构来变革课堂教学。故它走的不是“教学平衡”的第三条路线。因此,翻转课堂并没有彻底放弃对“教”的强调,尽管在这一教学环境中“教师不再是知识交互和应用的中心,但他们仍然是学生进行学习的主要推动者,当学生需要指导的时候,教师便会向他们提供必要的支持。”[13]翻转课堂没有也不可能改变课堂教学的双主体性本质,它对教学的改写仍旧停留在“双主体”框架之内。 ?

(三)教学的双边性不变,但媒介能够改变双边性的呈现形式 ?

课堂教学是教与学、师与生间的双边互动实践,双主体共在互动体现着课堂教学的本质所在。在传统课堂中,师生间的双边性有多重表现,如师讲生听、师问生答、师做生看等,师生在教学活动中遥相呼应、双向互动、交响共鸣,在彼此配合中共同演奏了一曲“双簧”。这种双边性特征体现着教与学相互依存、共生共长的关系。在翻转课堂中,似乎这种双边性关系被改变:教师退到幕后,退到视频中,退回到学习共同体中的“平等中的首席”角色,学生面对视频的学习、面向问题的学习、面对同学与家长的学习的比重迅速提高,课堂教学的主画面是学生。但这并不能改变教学的双边性本质。无疑,由于微视频的利用,教学双边性的表现有所变化:师生以视频、学习问题为中介的双边互动占据了主导地位,而师生在课堂中的直接双边交流开始减弱;教学的双边性痕迹被弱化,教学活动的主体形态是学生基于视频与讨论的自主学习,教师教授的“一边”随之变得模糊不清,视频研发、组织服务、咨询向导成为教师“一边”的主要存在形式,但整个课堂教学活动仍然离不开教师幕后科学、周密的筹划、制作与引导,教学活动没有变成由学生随性而为的“独角戏”或“乱弹琴”。可见,在翻转课堂中,教学的双边性没有发生实质变化,教学缺了师生任一方都不行,它只是向我们证明:在富媒介环境中,优质传媒介质的研发与运用很大程度上会改变教学双边互动的形态,致使“教”的一边退居幕后,“学”的一边被强化凸显。 ?

(四)教学的发展性不变,但问题驱动有助于发展目标的实现 ?

教学的根本追求是学生在课堂环境中的发展,尤其是学生在知识技能、学习方法、情感态度等方面的多维发展。从某种意义上讲,教学与发展是相互缠绕、相依相随的关系,有效的教学总是走在学生发展的前面来带动、促进学生的发展,在学生的“最近发展区”内撬动学生的发展。传统课堂促进学生发展的方式是用循序渐进、逻辑清晰、层次分明的讲授来帮助学生搭建理解之路,“动机诱导、讲授开道、知识内化、课堂练习”是其促进学生认知、思维、心灵发展的基本方式。翻转课堂采用的基本思路有所变化,“新知前行、问题生发、合作研学、建构结论”是其促进学生发展的一般思路。相对而言,传统课堂按照“知识逻辑”来组织教学,努力构筑知识同化的坦途,而翻转课堂则用“问题逻辑”组织教学,努力构筑尽可能真实、完整的学习轨道。前者的结果是学生主要在认知领域获得发展,而后者的结果是学生在学习相关领域,如学习方法、问题解决、学习态度等方面都得到了相对全面的发展。实践证明:相对完整、问题驱动的学习过程能够让学生得到更多维度的发展,更利于“三维目标”的全面落实。这也是翻转课堂更有利于教学目标达成的内在优势所在。 ?

大学生翻转课堂心得体会范文第4篇

[关键词] 翻转课堂;个性化教学设计;设计色彩

[中图分类号] G642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1008-2549(2017) 02-0080-03

教学是师生相互作用共同完成知识迁移的过程。相对于课程教学内容,教师的教学过程具有鲜明的灵活性和不确定性。通常说讲台就是教师的舞台,也就是说,教学能够显示教师个性化的创新思维。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的灵活、开放,为教育教学的开发与创新创造了无限得空间,学生个性化学习需要个性化教学设计的支撑,本文通过“设计色彩”课程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的教学设计,形成本课程个性化教学完整体系。

一 开放式教育理念下的翻转课堂教学模式

(一)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的生成

2011年萨尔曼?汗在TED大会上的演讲报告介绍“翻转课堂”这种教学模式之后,“翻转课堂”成为全球教育者的关注热点。翻转课堂教学模式英语的术语“FlippedClass Model”,翻译为“反转课堂式教学模式”既“翻转课堂”。顾名思义,这种教学模式是相对于传统教学模式而言。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知识的传递在课外,知识的内化在课堂。

翻转课堂教学模式改变了传统教学模式,对知识迁移进行重新构建,其特殊性主要有以下几点:其一,教学形式的转换,它包括知识获取时空的转换和师生主次角色的转换。教育教学的中心点是知识,教学的过程即是知识迁移的过程。传统教学模式知识迁移过程在课堂完成,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知识的迁移过程是在课前完成,形成完全不同的时空转换。传统教学模式教师往往是课堂的主宰,学生接受知识也是被动地接受。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学生接受知识在课前完成,课堂是师生对于知识的讨论与交流的内化阶段,在这个过程中,学生是课堂的主体,教师的任务在于引导和解疑答惑。

(二)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的运行规律

翻转课堂教学运动规律主要由课前、课堂和课后三个阶段构成。课前包括教师学习资源的筹备和学生自主学习行为。课前学习的内容是由教师提供的学习资源和学习任务单,学生根据任务单完成相应的内容。课堂是翻转课堂模式师生面对面交流的唯一环节,也是在学生完成自主学习任务之后的反馈过程,通过教师精心设计环节,师生面对面的交流、答惑、研讨等活动检验学习的状况与效果。课后是翻转课堂模式下教学的延伸与拓展。学生在课前对知识的自主学习和课堂对知识的内化中,思维空间得到更进一步的扩大,由此产生更多的好奇与欲望,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在课后对知识形成追踪和深入探究,促使学生学习积极性得到无限延伸,使翻转课堂教学潜在能量继续放大,从而提升教学质量与效果。

移动互联网设备是翻转课堂实施的物质基础。翻转课堂教学模式下师生课外的沟通和课内交流都离不开信息技术的介入。课前对信息技术的运用主要在于学习资料准备和沟通平台建设两大方面。课前学生自主学习资料的准备视频是关键。教师可以自我录制或从网络下载所需要的视频教学资料供学生课外自主学习。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的沟通平台主要有网络教学平台和及时沟通平台。教师可以根据自身条件,利用便捷平台服务于教育教学。

二 翻转课堂教学模式个性化教学的形成

(一)翻D课堂教学模式的共性及其特点

1 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的变量分析

无论是翻转课堂教学模式还是传统教学模式都是以教学的根本任务为出发点,知识的迁移运动轨迹的变动,知识本身并没有发生变化。翻转课堂教学模式也是以教学的不变因子――知识为基础,通过对变量因子的调和,激发教学的活力。翻转课堂教学模式下知识传递的时间、空间、传递的形式、方法、工具等都可视为变量因素。翻转课堂教学模式是教育教学实施的媒介,其主体对象是教师与学生,教师、学生的个体差异是显而易见的,也是教学中最活跃的因子。人的个体思想形成最复杂的变量因素。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的操纵者是教师,教师对于课程全盘实施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因此,教学最大变量因素即是教师,教师的态度、方法等直接影响教学的效果。

2 翻转课堂教学模式个性化形成的内因与外因

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形成课前、课堂、课后三个共性环节,教师需要通过三个环节的精心设计实施课程教学。教师实施翻转课堂教学活动是以一门课程为基础,不同学科的课程有自己特有的属性,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的实施是以具体的课程为依托,针对具体学科课程的特点进一步展开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的实践应用,课程的本质属性自然形成翻转课堂教学模式个性化的根本。

其次,翻转课堂教学模式下教师不再是知识传授的主体,而是教学活动的指导者,教师的独立思维、知识水平、性格特点、个体喜好等方面具有一定的差异性,在应用翻转课堂教学模式上都会以个体熟悉的方式进行设计实施,自然流露着个性差异。教学是个复杂的过程,课程属性、教学环境、教学对象等差异性,对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的应用都将形成一定的影响。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的共性形式成为教师教育教学创新的基础,个性化教师是课程形成个性化教学的根本,探讨个性化教学,构成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的丰富内涵。

(二)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的个性化教学特征

2010年8月,由美国软件与信息产业协会(SIIA)等三个组织主办的个性化学习研讨会了《创新教育:为个性化学习重建教育系统》的研讨报告,研讨会充分肯定了个性化教育和教学的必要性,个性化教学使学生享受到“差异学习”。个性化教学是根据学习者的个性特点和发展潜能,采取灵活、适合的方式,充分满足学习者个体需求的学习。翻转课堂教学模式之所以受到广大学生的青睐,就在于它满足了学生个性化学习的心理需求。翻转课堂教学模式下教师是教学设计与实施的执行者,因此,要求教师提供与学生相适应的教学资源,才能满足学生个性化学习需求。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的个性化特征包括教学内容、课前任务单、学习资源、课堂交流、沟通信息以及评价考核等方面的差异化设计。个性化教学强调“以学生为中心”,能根据学习者的兴趣、认知能力、学习风格等要素,为学习者提供个性化的学习方法、策略、内容等,以促进学习者更好地学习。

1 个性化教学设计与交流

翻转课堂教学的课前、课堂和课后三个阶段,是以知识为中心,形成知识的传递、内化运动规律。翻转课堂教学运动是完整的统一体,通过课前、课堂与课后的运动规律形成不可分割的整体,三个环节既独立又环环相扣,每一个环节的不足都会影响其它环节的效果。因此,教师对课前、课堂以及课后学习内容、组织形式的总体设计与内涵构建,对于实现高品质教学效果具有重要的意义。课前有目的、有特色的学习任务才能够有效引导学生完成学习任务。教师利用个性化教学资源以及网络教育资源,为学生提供优质的学习资源。课堂是检验学生自主学习效果的重要过程,丰富、有趣的课堂交流能够充分调动学生参与的积极性,教师精心设计教学活动、创设情境、协作探究,以促进知识内化、提升教学质量。

2 个性化学习平台

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充分利用课堂以外的时间促进学生的自主学习意识与行为。学生可以按照自己的学习习惯、自定学习步调、自由选择学习场所自主学习,实现学习者个性化学习。翻转课堂模式之所以形成就在于移动互联网的生活化,教师利用互联网的便利条件为课程教学开辟了课堂以外的学习空间。各种沟通平台不断涌现,为翻转课堂提供更加宽泛的信息传递与师生沟通的途径,教师选择相适应的沟通平台,设置线上、线下个性学习,构建课堂以外的学习空间,让学生享受一对一个性化服务与交流,满足学生个性化学习需求,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和习惯。

3 个性化考核评价

考核评价是对学生学习态度、学习过程以及学习效果的鉴定。翻转课堂教学模式扩大了学习的空间,容纳了课前、课堂与课后的学习过程。因此,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的考核评价就要针对学生学习的每一个环节给予公平、合理的鉴定。个性化教学与实践反映了不同性质的课程属性与学习过程,课程的任务要求与学习方法,要求实现考核评价的一致性。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的学习反映的不仅仅是学生个体的学习,同时也体现了团队的学习;学生课堂以外的学习、线下学习都应该给予及时评价。教师的评价仅仅是片面的,要融合多方人力资源,进行考核评价的合理设计,实现个性化教学与评价的协调发展。

三 “设计色彩”课程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的个性化教学设计

“设计色彩”课程翻转课堂的个性化教学设计包括教学内容、信息技术运用、课堂组织形式,以及考核评价等方面设计,各部分相对独立又彼此关联,形成本课程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的统一整体。

(一)“设计色彩”课程教学内容与学时分配设计

“设计色彩”课程教学内容设计主要遵循“去重避杂、突出重点”的设置理念,以专业人才培养为宗旨,针对传统教学内容设置存在分散、重复的问题,突出归纳色彩的教学主线,分解归纳色彩内容,形成单元教学内容。本课程教学任务重点在于色彩基础知识和归纳色彩技法的认知与应用两大部分,通过知识目标、能力目标和素质目标三方面的协调关系,对课程学习内容、知识点进行合理调配,使教学内容教学指向更加明确。课时上,压缩课堂理论认识学时(理论知识点课外自主学习),增加实践训练与应用学时,强调理论知识的实际应用,各单元学时分配依据课程目标要求进行差异化分配,使重难点一目了然。

(二)以“知识竞赛”为特色的课堂交流形式

“设计色彩”课程翻转课堂教学模式下的课堂交流个性化特色主要体现于“知识竞赛”形式的运用。“知识竞赛”课堂交流设计主要通过问题类型、组织形式、运行过程、评价方式等方面展开。竞赛的内容是对单元知识点转化为“问题”,通过“问题”设计和题型设计完成“知识竞赛”的内容;“问题”的设计要突出知识点的主次与重难点以及拓展“问题”。题型形式设计突出知识性与趣味性统一的原则,题型设计主要有必答题和抢答题以及判断题,兼有文字、图示等形式。在组织形式上,以营造轻松、愉悦的学习氛围为目的,充分利用人的猎奇心理和游戏路径心理,必答题设计抽签与抢答环节,抢答}穿插于抽签题之中,必答题设为课后拓展题,抽签题设计幸运题(只加分,不答题)等,根据教学内容进行不定期变换。

学生积极参与课堂讨论,必先储备一定的知识内容,这就促使学生课前认真、自主完成教师所提供的自主学习任务单的学习。课堂交流内容、知识点都已在任务单中明确,学生可以通过教师提供的学习资源或网络下载的学习资源自主学习。通过课堂知识竞赛答题,学生能够监测对知识的理解与掌握的程度,从而有效促进对知识的扩充、补充与反思,形成课后拓展学习的无限延伸。

(三)以慕课为主、即时交流的交互沟通平台建设

“设计色彩”课程课堂以外采用慕课教学平台为主,即时交流辅助的形式,建立本课程知识传递、情感交流的互通平台。慕课教学和即时沟通完成课下学习内容以及应对学生个体的问题和需求,确保课堂交流知识的储备与问题的探讨。即时沟通工具主要应用QQ、微信软件和手机移动互联网的便利条件,建立班级QQ、微信群,形成师生交流的纽带,同时也是学习资源传递的辅助渠道。“设计色彩”课程通过“慕课”(MOOC)教学平台和QQ、微信沟通平台,形成适合本课程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的信息纽带,有效地促进了本课程教学工作的开展。

(四)突出形成性考核评价机制

翻转课堂教学模式下“设计色彩”课程考核评价的个性化,主要体现于对教学的形成性考核及对教学内容考核的分层设计。对考核评价的内容、组织形式进行层层分解,考核的内容主要是对课程教学内容的理论认知与实践应用两大部分。理论知识的考核主要通过课堂交流环节和在线学习环节体现,实践应用考核主要针对手绘作品进行考核评价。

“设计色彩”课程的形成性考核,是对学生的学习过程、学习成果、学习目标的阶段性测评。通过单元阶段性测评和期末综合性测评,全面反映本课程学习的整体情况。“设计色彩”课程教学内容的考核包括两大部分:其一是平时分项单元考核;其二是期末综合考查,根据模块任务难易程度,层层分解学习内容,确定模块考核内容。同时,根据每个单元内容在该课程整体内容中所占比重,采取差异化分值量化分配。

翻转课堂教学模式是完整的统一体,通过课前、课堂与课后的运动规律,形成不可分割的整体,三个环节既独立又环环相扣,每一个环节的策划与设计都影响课程教学效果。开放式教育下的翻转课堂教学模式为教师个性化教学提供无限的可能,“教”与“学”的个性化更能突出教学的创造性。翻转课堂教学模式下的教师更是知识传递的设计师,教师的独立思维、知识水平、性格特点等方面具有一定的差异性,充分利用自身优势,立足实际学情,全面筹划、精心设计,在个性化教学中赢得教育的快乐。

参考文献

[1]曹育红.基于开放教育资源的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研究[J].成人教育,2012(1).

[2]张金磊,王颖,张宝辉.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研究[J].远程教育杂志,2012(4).

大学生翻转课堂心得体会范文第5篇

关键词:翻转课堂;大学英语;高效教学

自从1996年我国第八次教育改革开始以来,已经过去了20载。我国的教育改革取得了一系列重大成就,一些新的教育模式不断涌现,其中最为典型的就是翻转课堂。

一、翻转课堂的内涵

“翻转课堂”源自于西方,英文名称是“Flipped Class Model”,一般翻译为“翻转课堂式教学模式”,指的是教师将授课内容中的重难点部分制作成教学视频或PPT的形式,学生则利用课余时间自主学习教师录制的教学资源,理解授课内容,并通过互联网对授课内容进行深入的学习与拓展,完成知识的吸收内化。在课堂上,学生分组讲授自己对于学习内容的理解并说明存在的疑惑与问题,通过师生讨论、交流与合作,实现对知识的完全理解与熟练掌握。

二、翻转课堂对大学英语教学的意义

1.改变传统师生关系,突出学生的地位

翻转课堂对于大学英语教学最重大的意义就在于转变了传统的师生关系,突出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和重要作用。在传统的课堂教学中,教师居于高高在上的中心地位,而学生只能机械、被动地接受教师所灌输的知识。有什么疑问不能及时提出,很少与教师有充分的交流。这样一来,学生觉得课堂枯燥,学习积极性下降,逃课现象大量出现。而翻转课堂则彻底改变了这一不合理的状态。它将学生置于课堂的中心,成为课堂的主导者,而教师只是学生学习的引导者,师生在共同探究中不断合作,不断进步,这样的课堂既高效又和谐。

2.翻转课堂增加了学习中的互动性

翻转课堂最大的好处就是全面提升了课堂的互动性,具体表现在教师和学生之间以及学生与学生之间。由于教师的角色已经从知识的灌输者转变为学习的引导者,这让教师有时间与学生交谈。当学生遇到自己不能解决的问题时,教师可以及时给予指导。当教师更多地成为指导者而非内容的传递者时,教师就有机会观察到课堂上出现的问题,并根据具体情况进行调整,从而进一步提高翻转课堂的效率。

三、翻转课堂对大学英语教学的启示

1.对教学的启示

在翻转课堂教学模式下,教师的地位退而居其次,但教师发挥的作用加强了。

首先,课前教师要更全面地备课,对授课内容做到烂熟于心。如果教师不能对授课内容有深刻的认识与理解,就难以做出实用的教学视频与PPT。此外,自主学习的学生会在课堂上提出更多的疑问,如果教师不认真备课便难以为学生解惑。

其次,课上教师要注意把握好学生讨论的方向。翻转课堂的交流与讨论并不是漫无目的地“跑火车”,而是有秩序地分享知识与经验。教师不仅要为学生解答疑问,更要把控好课堂讨论的方向。否则翻转课堂就不是在提高效率,而是在浪费时间。

2.对学习的启示

高中的学习是机械死板的,而大学学习则是灵活自主的。翻转课堂对于学生的启示主要体现在自主学习和创新方面。21世纪是一个终身学习、自主学习的时代。作为当代的大学生,必须懂得自主学习。在翻转课堂的模式下,学生更应该提高自己的学习积极性,在不断的探索中学会自主学习,学会开拓创新。

3.对教育改革的启示

进入21世纪以来,我国的教育改革已经进入了“深水区”和攻坚阶段。面对层出不穷的社会问题,急需大量富有创新能力的人才。但传统的“填鸭式”教学培养出来的大部分人才并不能适应当今社会发展的需要。而翻转课堂这一新型教学模式则正好弥补了传统“填鸭式”教学的缺点与不足,适应了时代的需要,为我国教育改革提供了新的方向与路径。

大学中以自主学习为主要学习方式,要求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与创新能力,而翻转课堂的教学模式正好与大学学习方式相适应。推广这一教学模式不仅符合我国《教育信息化十年发展规划(2011-2024年)》的宗旨,更能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为学生的学习带来乐趣。翻转课堂是一种新时代的创新型的教学模式,必将在未来的大学英语教学中大放异彩。

参考文献:

[1]王斌宏.“翻转课堂”在大学英语教学中的应用[J].大学英语(学术版),2014(1):9-12.

[2]崔艳辉,王轶.翻转课堂及其在大学英语教学中的应用[J].中国电化教育,2014(11):116-121.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