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大学语文的心得体会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大学语文的心得体会范文第1篇
关键词:文化适应;社会距离;第二语言习得
文化适应模式是第二语言习得理论中的重要概念,是由美国学者John.H.Schumann于1978年首次提出。文化适应是对一种新文化的适应过程,是学习者与目的语社团的社会和心理结合。其核心内容是:第二语言习得只是文化适应的一部分,学习者对目的语社团文化的适应程度将会制约他的第二语言水平。在文化适应模式中,Schumann通过“社会距离”和“心理距离”来分析和阐述文化适应程度。下面将结合兰大2013级汉语留学生来分析其在文化适应中的社会距离情况:
1、兰州大学2013级汉语留学生文化适应中的社会距离分析
社会距离是指第二语言学习者群体和目的语群体之间的关系,它主要是通过影响第二语言学习者与目的语群体接触的程度来影响第二语言学习者语言水平的提高,所以说留学生汉语水平的高低一定程度上和社会距离2024。社会距离包括八项因素,下面我们将逐一分析。
(1)在“社会主导模式”方面。“社会主导模式”是指第二语言学习者群体与目的语群体的平等程度。包括“主导地位”、“从属地位”、“平等地位”三个等级。毋庸置疑,平等的地位是最有利于第二语言学习的。兰州大学的留学生大多来自中亚、东南亚和韩国,他们所属的群体和兰大学生所属的群体在社会主导地位上基本是一致的,所以他们和目的语群体之间是平等的,这是他们汉语学习的有利条件之一。
(2)在“融入策略”方面。“融入策略”是指第二语言习得群体面对目的语群体文化时可能采取的态度和做法。包括“同化策略”、“保留策略”、“适应策略”三种,适应策略是最合理的。在兰大的留学生中,他们能把汉语作为长期学习的语言对象,就说明在对待汉语群体文化上不是保留的,而且大多数人都在努力尝试适应中国的文化,即使刚开始因为汉语的难度有过厌倦,但最终还是因为对中国文化的兴趣而激发了他们对汉语学习的热情。
(3)在“封闭程度”方面。“封闭程度”是指第二语言习得群体和目的语群体共同享用社会设施、共同工作的程度。如果封闭程度低,两个群体之间的接触比较多,比较有利于学习者;相反则不利于第二语言学习。兰大的留学生,虽然在汉语水平和其他方面和中国学生有差别,但是他们在大部分的学习资源、学习环境和生活环境上是和中国学生一样的,封闭程度比较低,所以对他们学习汉语很有利。
(4)从“凝聚程度”看。“凝聚程度”是指第二语言习得群体内部成员间的密切程度。很显然,如果第二语言习得这群体内部成员关系密切,就会减少和目的语群体的接触,从而不利于他们的汉语学习。虽然如此,仅第二语言习得者聚集成群的现象非常普遍,可以说大多数在中国学习汉语的外国留学生生活的圈子还是在外国人内部,与中国学生的聚集很少,在兰大的留学生也是如此,他们无论在学习中还是在生活中总是和自己国家或者其他国家的学生保持密切联系,和中国学生的交流很少,这不利于他们的第二语言学习。
(5)从“群体大小看”。第二语言习得群体人数的多少会影响学习者的语言学习,群体内部人数的多少直接决定他们的紧密程度,群体内部人数多的话,紧密程度高,从而和目的语群体的接触减少,因此群体越小则越能更容易取得好的语言习得效果。兰大的留学生群体人数在二十人左右,而中国学生大约七十左右,相对于中国学生留学生的群体比较小,这也在一定程度上使第二语言习得群体和目的语群体之间交流的机会增加,对留学生学习汉语创造了较好的机会。
(6)从“文化相似性”来看。“文化相似性”指的是第二语言习得群体的文化和目的语群体文化的相似程度。如果两个群体文化相似程度高,则学习者更容易适应对方的文化,更容易获得较好的习得效果。兰大留学生多数来自中亚、东南亚、韩国等国家,在文化相似程度上,韩国和东南亚国家的文化比起中亚国家和中国的文化相似程度更高,所以韩国学生和东南亚国家学生更容易适应中国文化,他们的汉语水平也相对高些。
(7)从学习者的“态度”来看。这里态度是第二语言学习者群体对目的语群体的整体态度。分为正面态度和负面态度两种。如果学习者对目的语群体的态度是正面的,则有益于语言习得。在兰大的留学生整体对目的语群体的态度是正面的,无论在课上和课下,对老师还是对学生都能表现出一种应有的尊敬和热情的态度,所以对他们语言学习比较有益。
(8)从“打算居住的时间”来看。第二语言学习者如果在目的语国家居住的时间长,他们的汉语水平则明显高于居住时间短的学生。兰大的留学生中在中国时间最长的是五年,较短的是两年,学习五年的学生汉语水平远比学习两年的学生高,在和目的与群体的交流中也表现出更高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2、社会距离理论对汉语教学和第二语言学习者的意义
在明确了第二语言学习者文化适应模式中社会距离和第二语言学习的关系后,结合兰大留学生在社会距离中各方面的表现并针对他们存在的问题,进一步分析社会距离理论对汉语教学和二语习得的意义。
汉语教学应该为学习者提供更开放的教学环境,创造更多和目的语群体交流合作的机会,打破学习者群体内部的封闭程度和凝聚程度;引导学生树立对待目的语群体和文化的正确态度,从而让学习者产生更合理的融入策略,提供一切有利于语言学习的条件。
从学习者来说,首先作为第二语言学习者应该树立一种和目的语群体的平等关系。其次,对待目的语群体的文化学生应该更加积极主动,以更开放的姿态适应中国的文化并主动和中国学生交流,对目的语群体要有正面的态度,学习者要全身心投入到语言学习中,尽可能在目的语国家长时间学习,这样汉语水平才能越来越高。
参考文献:
[1]王建勤.第二语言习得研究.[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9.
[2]刘.对外汉语教学引论.[M].北京:北京语言文化大学出版社.2010.
大学语文的心得体会范文第2篇
叶圣陶先生曾经说过:“什么是教育?简单一句话,就是养成习惯。”在语文教学中进行人文精神教育也不例外。语文作为一门基础性很强的学科,其最大特点便是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相互统一。因此,语文的学习不能离开它所蕴涵的人文精神,如果忽视了它所蕴含的人文精神,语文就成了空洞无物的东西,语文学习也就变得枯燥乏味。当前的语文教学最突出的问题便是弱化了对学生语文灵性的培养,把语文教学等同于其它知识性极强的学科,用一些支离破碎的知识点肢解了整个语文教学的整体性思考,使学生在一种极不情愿的状态下,按照教师的机械引领,去被动地接受枯燥乏味的知识熏陶。就这样,语文课在学生心目中变成了面目可憎的怪物,最终语文这门原本充满温情和人文精神的课程却成了学生不喜欢的课程。
语文教学之所以出现这一现状,与语文教学过分功利化的追求有着密切的联系。在语文教学中,过分地讲目的、求功效,并用对错这样一把简单的尺子来判断和评价学生的学习结果,这本身与语文超越世俗功利的人文精神所蕴含的美感是相悖的。正是由于语文教学的急功近利,不注重学生审美能力的融通与联系,以及对学生感悟能力的培养,学生对语文学习内容的审美感受便受到了大大的限制。语言和文字是充满灵性的,这种灵性主要包含语感、美感和灵感三个方面。
语感是人对语言文字准确、细腻、敏锐的感受能力,是对语言文字理解和运用中极为重要的感知能力,是语文灵性的基本要素。
美感则是对语言文字艺术性的把握,也是对语文美的感受能力,及审美能力。
灵感是人在创造性思维过程中认知发生飞跃的心理活动,它的外在心态是对问题突如其来的顿悟。灵感的产生是“长期积累,偶然得之”的结果。
由于语文教学过分围绕考试这根指挥棒转,以知识的传授为核心,以课堂教学为中心,学生的思维围绕教师划定的知识框框,不敢越雷池一步,稍有自己的想法,便被视为出格,遭到传统教条的“棒杀”。就这样,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和热情在一种无形的状态中逐步消减,最后不但感受不到语文学习的快乐,反而觉得学习语文是一种痛苦。在这样的教育环境下,即便是李白、杜甫、鲁迅、郭沫若这样的文学天才也会被消耗得江郎才尽、灵性全无。
语文教学是在思想的原野上进行的心灵漫步。只有放松学生的心灵,让学生在一种轻松的、无拘无束的思想状态下,他们才会带着自己的思想和想法投入到语文学习之中,并在思想的原野上看到花的美丽,闻到花的芬芳,形成愉悦心灵的情感体验,体验到语文学习的特殊魅力,在文字的天地里,自由地感悟人生、驰骋想象、涵养灵性。语文课的终极目标在于文化唤醒和美感唤醒。作为语文教师,应该自觉突破教科书和新课标设置的各种条条框框的限制,用文化和思想的阳光去激活学生们的“审美细胞”,这样语文教学才会步入返朴归真的健康轨道。要做到这一步,语文教师要自觉地将自己浸泡在一种高雅的语言文化之中,在文化的熏陶中诗意地生活。这样语文教师才会自觉地放弃功利主义的教学态度,固守语文的纯净,还语文教学一个灵性的天空,让学生的精神视野得到拓展,让学生的个性得到张扬,让学生的特长得到充分的展示。
有人主张语文教师要“作家化”。语文教师要教好语文,先要做一个文章高手,只有率先垂范,亲自写作,才会在与文字的接触中,形成敏锐的感受和把握文字的能力。语文课本中呈现的文章绝大部分是成年人的作品,作者对宇宙人生、社会家庭的体验是深刻的,蕴含的人文思想、美学因素融汇古今中外。
大学语文的心得体会范文第3篇
关键词: 文化适应 文化意识 英语教学
语言是交流的工具,语言的流利性和准确性不能决定一个人的交际能力,得体性也是很重要的一方面。语言的不得体会造成说话双方对彼此的误解,不利于交流的顺畅进行。语言的得体性离不开语言文化背景知识。语言中包含了一个群体所有的社会生活经验,反映了该群体文化的所有特征。儿童在习得一种语言的同时,也在习得该群体的文化。所以,语言和语言的运用不可能脱离文化而单独存在。由于语言是目的语国家文化的表现形式,不了解这个国家的文化,也就无法真正学好这门语言。英语教学不仅只是追求语言的语法准确性,还要介绍语言背后的文化知识,最终使学生具有语用能力。文化适应理论强调文化因素的重要性,因此,文化适应理论的提出给英语教学带来了很多启示。
一、文化适应理论
(一)文化适应理论的提出
20世纪70年代,美国学者John.H.Schumann在实验中发现,在第二语言学习者中,有的学习者语言习得速度非常缓慢,甚至停滞不前。Schumann试图通过纵向研究探索影响第二语言习得的因素。通过考查6位移民到美国的西班牙学习者在自然状态下习得英语的情况,Schumann和他的同事们发现,33岁的Alberto的英语水平和其他5位学习者相比,几乎没有提高。排除了智力和生理的原因,Schumann提出了“文化适应模式”(Acculturation Model)。Schumann认为,学习者对目的语群体的文化适应程度将决定其习得目的语的水平。文化适应强调第二语言习得是由学习者与所学语言的文化之间的社会距离(social distance)及心理距离(psychological distance)所决定的。距离越近,第二语言越容易习得。
(二)文化适应理论的具体内容
1.社会距离
社会距离指第二语言学习者群体和目的语群体之间的社会关系,它影响着第二语言学习者与目的语群体接触的程度,因而也影响着第二语言学习者语言习得水平的提高。具体来讲,两个群体之间的社会距离越远,接触越少,越不利于第二语言习得;相反,两个群体之间的社会距离越近,接触越多,越有利于第二语言习得。社会距离包括八项因素,这八项因素并非彼此独立,而彼此相关。这八项因素包括社会主导模式、融入策略、封闭程度、凝聚程度、群体大小、文化相似性、态度和打算居住的时间。两个群体处于平等地位、第二语言学习者对目的语群体文化采取同化和适应策略、第二语言习得群体的封闭程度和凝聚程度低、群体人数少、文化相似性高,对目的语群体的态度正面,以及居住在目的语国家的时间长都是有利于语言习得的。相反,则不利于语言习得,语言发展速度缓慢。
2.心理距离
心理距离指学习者个人对目的语及其社团的总体心理感受。心理距离是从个人与群体间的关系出发,考查作为个体的学习者由于情感因素造成的与目的语群体的距离。心理距离的大小将影响语言的输入,心理距离越近,语言输入量越大,越有利于习得。具体来说,心理因素由以下相互关联的四项因素构成。一是语言休克,指学习者使用第二语言时的恐惧感。在说英语的时候,学习者可能因为害怕说错而羞于张口或者觉得自己词不达意,再或因为说不好而失去信心,这些都是语言休克的表现。语言休克的程度越高,越不利于第二语言习得。二是文化休克,指学习者进入目的语群体时的一种焦虑。当我们进入到不熟悉的文化环境后,许多人都会有手足无措的情况,原来的思维模式不被现在的社会接受,原来的行为举止在现在社会中变得古怪,惯用的解决问题的方法也不再奏效。有的学习者会选择拒绝新的文化,把自己封闭起来,有的学习者则选择接受。在选择接受的学习者中,有的需要很长时间才能融入新的文化中,甚至反复好几次,有的则很快能度过文化休克期。文化休克的时间越短,程度越低越有利于第二语言习得。三是学习动机,指学习者学习目的语的原因。学习动机主要有两类,一种是融合型动机,指学习者学习目的语是对目的语群体感兴趣,想和目的语群体有更多的接触,想了解目的语群体的文化,想融入目的语群体。另一种是工具型动机,指学习者学习目的语是为了获得实际的好处。如拿文凭,找工作,出国和晋升。一般认为,融合型动机比工具型动机更有利于习得,因为工具型动机的学习者只要达到了目的就不再继续学习了,而融合型动机的学习者会因为对目的语群体充满兴趣而不断深入学习。四是自我渗透性,指学习者能否打开语言屏障,以开放的态度接受语言输入的意识。有些学习者之所以能达到较高的水平,是因为能够阻碍语言疆界的建立,使语言输入畅通无阻。语言疆界的建立并非不可控制,而是可以通过开放的态度消除,开放程度越大、渗透性越高,语言输入量越大,可发展的空间越宽广。
二、文化适应模式对我国英语教学的启示
(一)在英语教学中渗透文化教学
我国英语教学中一直以来都忽视教材中的文化部分,教师在讲解课文的同时,没有把语言里所体现的文化介绍给学生。这种教学模式导致学生不能正确地运用所学的语言,出现很多语用错误,结果导致很多人在与外国人进行交流时出现很多笑话和误解。如遇到“individualism”这个单词时,教师不能只告诉学生这个单词的意思是个人主义。个人主义在中西方文化中的涵义是不一样的。西方的个人主义是指个人价值至高无上,强调自我支配和自我控制,反对权威、宗教、国家、社会及任何其他外在因素以任何形式干涉和阻挠个人发展,强调人是价值的主体,相信每个人都有价值。而中国的“个人主义”是一切从个人出发,把个人利益放在集体利益之上,只顾自己,不顾别人的错误思想。中国文化中的个人主义是利己主义的同义词,是一个贬词。如果中国的学生不了解中西方文化差异,就会把这个单词的意思理解为自私自利。因此教师要在教学过程中及时讲解2024的文化知识,让学生明白每个词的适用语境。
(二)利用多媒体手段进行文化教学
教师可以在课堂上给学生放映一些国外的图片和电影,让学生对外国文化有更多的了解,学生对外国文化感兴趣,自然就更愿意学这个国家的语言。教师可根据所教课文的内容,准备一些相关的图片和电影等,让学生通过观看了解外国的风土人情。学生通过对中西方文化的比较,能更深刻地理解语言的真正涵义,从而避免在交际中出现失误。
(三)重视课外文化意识的培养
利用有限的课堂时间学习外国文化是不够的,教师还必须指导学生利用课外时间了解外国文化。学生在课外可以阅读一些英文报纸杂志,这有利于学生更加深刻理解考试中原汁原味的英语文章,锻炼学生的英语思维能力。鼓励学生在课外多看一些英美原版电影和电视节目,这不仅因为大部分电影或电视节目的内容本身反映了该国的文化,通过观看片中演员的表演,学生可以了解和学到目的语群体的社会方式和行为习惯。还可以邀请一些知名的专家和学者做这方面的专题报告,使学生从中更多地了解英语文化,培养对其的敏感性,鼓励学生多与英美人士交流,消除交际恐惧感。
(四)教师自身素质的提高
在我国,很多英语教师很擅长词汇和语法的教学,但是不一定了解外国的文化知识,更别提在课堂上去涉及相关的文化知识了。其实,文化素质也是教师必备的专业素质,自身有深厚的文化底蕴才能将文化讲得透彻、明白。这就需要广大的英语教师在平时多积累相关的文化知识,只有自己了解外国的文化,才能把外国的文化更好地介绍给学生。学校也可以定期对教师进行文化意识的熏陶,组织教师到国外进行访问和交流,让他们对外国文化有更直接的感受。同时也可以开展一些座谈会,教师之间可以互相聊聊彼此对外国文化的看法。这些活动在无形中会让教师逐渐形成文化意识。
三、结语
语言是交流的工具,更是传达思想和情感的纽带。理解了语言所包含的文化,交流才会变得更加顺畅和自在。广大英语教师要认识到文化差异的存在,并向学生讲解两种文化的相似性和相异性。学生了解了文化才能更加准确地使用每一个单词,语言能力才会更接近目标语。语言习得的过程就是适应新文化的过程。在Schumann看来,文化适应是习得语言的关键,文化适应受阻,语言习得自然也受阻了。因此,在教学中要努力营造英语文化氛围,让学生在了解文化的同时也习得语言。
参考文献:
[1]Schumann.J.Research on the acculturation model for second language acquisition[J].Journal of Multilingual and Multicultural Development,1986.
[2]Schumann.J.Social and psychological factors in second language acquisition in Richards,(ed.),1978.
大学语文的心得体会范文第4篇
一、朗读有助于学生深入体味作品,提高解读文本的能力
朗读的过程中,需要反复看作品,同时还要把它变为有声语言,这就增加了对大脑皮层的刺激,再者,朗读更需要认真领会、准确理解作品表达的涵义。这样,对作品的体味就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学生在深入体味的过程中,所得也就更多了。
朗读是对作品再创造的过程。朗读过程中,学生会依据自己的思维发展水平,结合以往的认知经验,融合真切的生活感受,不断体味作品,。通过朗读,学生自己会发觉对不对味儿,贴不贴切,然后再看、再体味、再朗读。这样精益求精的反复,能使学生对作品的理解更深,感受更深。通过朗读,学生就可以整体感知课文,把握作者的构思、立意、观点,体会作者思想感情,进而领会全文的主旨。通过朗读,学生会引发大量的联想,会与作者的情感产生共鸣,产生如见其人、如闻其声、如临其境的立体感,最终进入文章的美妙意境中。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应有意识地训练学生,认真指导学生反复朗读,促进他们掌握语文的内涵,体会语言的魅力,进而培养、提高学生解读文本的能力。
二、朗读有助于调动学生情感,提高表情达意的能力
朗读的对象一般是别人写的比较优秀的文学作品。呈现在学生面前的语言符号,没有色彩,没有声音,没有味道,没有线条,缺乏直接作用于学生感官的外部刺激,也就不能提供让学生产生审美情感的凭借。只有朗读者细心品味,才能解读作品,挖掘其深层次内涵。在朗读过程中,文字作品作为朗读材料,被朗读者仔细分析、深入体味之后,文中词语运用的准确,形象、含蓄、新颖的语言,语法修辞的贴切、生动,构思布局的巧妙、新颖,情景2024的感人至深等,总是启迪着朗读人的思路,思考着如何用最有效的方式,用有声语言尽可能完美的表现出文字作品的精妙。在朗读作品的过程中,优美的语言、美好的憧憬、高尚的情操,伴随着悦耳的声音,便形成了独特的语境,传达出“不可言传”的意蕴,情感激荡在朗读者的胸怀,使学生在理解文章语言的深层含义中,潜移默化地陶冶性情。这种表达,绝不仅仅只是“念字出声”的缺乏思维的活动,它实际上是绞尽脑汁的再创作过程,对朗读者起着潜移默化的作用,久而久之,就能使人思维精密,情感丰富,口头表达准确、生动。海德格尔说过:“语言就是生命活动。”这体现出语言具有提高人类修养以及精神高尚的人文价值。优秀作品中渗透的美的情感,通过反复的有感情朗读,学生自然能够体味,并将这美的情感渗透于心灵, 提高自己的人文素质。随着语言技巧的丰富,语言表现力提高,学生表情达意的能力自然增强。
三、朗读有助于培养学生语感,提高语文综合能力
学生语文能力的培养是语文教学的目的。语文能力是指个体与他人进行交际,在运用祖国语言文字过程中,能对自己的言语实践活动(听、说、读、写)直接起稳定的调节作用的个体的心理特征。语文能力的核心因素是语感。语感是个体对语言文字所表现出的敏锐感受力、正确理解力。培养和提高语感素质的重要途经之一就是朗读。
叶圣陶说过,“学习语文不该只用心与眼来学习,必须在心与眼之外,加用口与耳才好。吟咏就是心、眼、口、耳并用的一种学习方法”。从古至今,琅琅的读书声就是语文学习的显著特色。
在朗读的过程中,声音的轻重、缓急、长短、抑扬、虚实等综合运用会形成一种特殊的声音艺术效果——语调,它是读者由语言理解所生发的情感状态而表现的高低起落线。语调类型的多样化和表达手段的丰富性都极有利于培养语感。朗读时,从视觉扩大到听觉,增加了大脑皮层的刺激渠道,有助于输入型语感( 听、读水平) 的提高。
朗读是沟通口语和书面语的桥梁,有利于“说”、“写”水平的提高。课本中选用的都是准确、鲜明、生动的精美诗文,学生反复朗读,方能领悟文章章法的精妙,把握文章的来龙去脉,体味遣词造句的精当,修辞格调的讲究,书面语言的规范化。朗读应以理解为基础,对作品理解的透彻,方能读得声情并茂, 形成有效的“听”、“读”输入,加速口语和书面语的沟通,从读得通到写得通,从读得有感情到写得有情趣。因此,朗读比单一的“说话”训练有更直接、更明显的效果。
古人云:腹有诗书气自华。“书读百遍,其义自现”,“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熟读唐诗三百首, 不会作诗也会吟”,学生注重朗读,有助于储存知识,对文章的遣词造句、语法规律逐渐熟悉,并能积累大量优美的语句词段,自然有助于写作能力的提高。
四、朗读有助于推广普通话,提高学生语言规范化的程度
语文课本中2024的都是优秀文选作品。所用汉字都是规范汉字,字、词、句、段、篇、章都符合语法规范,学生在朗读中“耳闻目睹”这些汉字,自然就能记得牢,记得快,记的准,这样当然有助于他们更好地掌握语文基础知识。
对优秀文学作品的朗读要求,应分层次来进行:
首先,要求学生正确朗读,能读正每个汉字标准的读音,字音清楚、准确、响亮。这样,在朗读的过程中,教师就能很快发现学生的语音问题,从而及时帮助他们改正错误,纠正自己的方言语调。这与呆板的一字一词的正音训练相比,学生更容易感兴趣,学习效果也会更明显。
其次,要求学生流利朗读,把握好重音、停顿、语调及速度,并能饱含感情,读出语言气势及节奏韵味。学生朗读时,就必须认真揣摩,细心体会,把握好文章鲜明的感情基调,深入体会文中的意味、情趣和文气。“字训其义,句贯其意,文寻其脉,篇回其旨”,学生在声情并茂的朗读中,能真正感受到语言文字的无穷魅力,在潜移默化中训练了自己的思维能力,也培养了感情引发能力和自我调节能力。
语文课中能否有效实施朗读教学,教师需要注意以下方面:第一,朗读的目的性要明确。朗读前应精心设计问题,使朗读的目标明确、具体,这样才能有的放矢,把握好文章朗读的时间。第二,朗读的层次性要合理。学生应先认准字音,找出课文中出现的生字生词,逐一解决,这样才可能读得流畅。然后结合课文的体裁,运用适当的语音、节奏、语调,运用恰当的朗读速度,读出感情,读出语言气势,达到声情并茂。第三,朗读的灵活性要多样。根据课文题材和体裁的多样化,可以让学生分角色朗读,配乐朗读,或者诵读、美读,有时还可用表演法等等。
总之,在语文教学中, 教师应系统地训练学生的朗读,发挥朗读的独特作用,在琅琅的读书声中,潜移默化地培养学生的语文能力。
参考文献:
[1]韩雪屏.语文教育的心理学原理[M].上海教育出版社,2001.
[2]王尚文.语感论[M].上海教育出版社,2006.
大学语文的心得体会范文第5篇
关键词:实践型课程体系;教学模式;人文素质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3)25-0204-03
Structure of Practice Type College Chinese Course System
Abstract:This article,based on the analysis and integration of College Chinese course contents and the tentative study on the teaching contents and teaching methods,aims to find an effective vocational Chinese teaching mode,so as to improve the validity of Chinese teaching,and strengthen students' humanistic quality.The professional spirit will be emphasized during the combination with the specialized courses,and students' good professional quality and ability to adapt themselves to new posts will eventually be cultivated.
Key words:practice type course system;teaching mode;humanistic quality
为培养社会所需要的应用型人才,在高职教育阶段,有计划、有目标地培养学生一定的人文素养和职业言语技能。这就要求高职语文教学不同于中学时期的语文教学,不再侧重对文章字、词、句、音、结构的分析和掌握,而最为重要的是把学生多年积累和掌握的语文知识更多地运用起来,与所学的专业知识结合起来,构成自身的职业素养,以便日后在工作岗位上施展出来,为社会做出自己应有的贡献。因此,实践型《大学语文》课程体系的构建刻不容缓。
一、实践型《大学语文》课程体系构建的意义
1.高职语文教学应注重实践教学——提高语文运用能力。高职教育的根本任务是培养生产、服务、建设、管理第一线技术应用性人才。因此,实践性和应用性在高职教育中就显得尤为突出和重要。大学语文作为高职院校的一门公共基础课程,只有在这样的目标定位之下,全面更新教育观念,大力改革教学方法和手段,才能达到高职教育对《大学语文》课程要求,才能满足社会对高职院校培养人才的要求。
2.高职《大学语文》教学应结合专业——服从专业,为专业建设服务。高职《大学语文》教学应结合专业需要,为培养符合社会所需要的各类人才做出自己的贡献。因此,高职《大学语文》应构建与专业建设相结合的课程体系,服从于专业需要,为专业建设服务。因此,在大学语文教学中要突出职业教育的特色,教学要以实用为先导,注重高职学生实际语文能力的培养,为专业成才搭建平台。
二、实践型《大学语文》课程体系的构建
(一)实践型《大学语文》课程体系的构建之因
社会对高职毕业生的基本要求除了具备相应的专业知识和技能外,还应具备较强的言语交际能力、一定的阅读分析能力和应用性文章的写作能力等等职业素养。要实现这一培养目标,就要对《大学语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进行大胆改革,使《大学语文》课程体系的构建以实用为内容,真正发挥《大学语文》服务作用。因此,“大学语文”应该还其“语文”的本色,将言语技能的训练这一内容置于《大学语文》课程体系构建的重要地位上来。
(二)实践型《大学语文》课程体系的构建之路
高职院校的实践型《大学语文》课程体系构建应当是以学生为实践主体,以人文精神为内核,以言语技能培养为主线,全面提高高职学生人文素养和言语实践能力的课程体系。强调以实践为核心,将语文的人文性与工具性统一于实践之中。
1.以实践为主线的语文言语、写作技能训练之路。任何技能的获得都需要经过艰苦的系统训练,个人言语、写作技能的提升,同样要经过专门的系统训练。没有训练,没有实践,就没有知识的真正掌握。因此,《大学语文》教学应淡化课程系统理论学习,以“实用,够用”为课程教学原则,走以言语、写作技能训练为主线的课程学习之路。
2.以人文素质为核心的养成之路。人文素质的教育对于高职学生而言,“践行”是最为主要的。高职学生不仅具有扎实的专业理论基础知识和熟练的专业技能,还应该具有完备的“人文精神”内容,只有把这两者有机的结合在一起,才能真正内化为学生的人格要素,才能符合社会对人才的需要。
(三)实践型《大学语文》课程体系构建之重
1.改革课程教学内容。《大学语文》课程必须结合学生所学的专业,在课改的指引下,课程的总体思路是,将《大学语文》视为一个课程群概念,而不仅仅是一门单一的课程。将大学语文的人文性、审美性、应用性、和工具性的课程目标进行分解,分别由不同的课程来承担,下设《大学语文——文学欣赏》、《大学语文——应用文写作》、《大学语文——演讲与口才》等等课程。本校各学院可根据自己的专业、课时等具体情况灵活使用。
2.改革教法。一切从实际出发,教学更是如此,脱离学生的实情,去追求理想化的教学,那就只会是曲高和寡,只有教学的“形”,而不会收获到真正的“质”。
现代高职教育的一个重要理念是“以学生为中心”、“以能力为基础”,它主张“学”重于“教”。这种“以人为本”的现代国际高职教育理念应用于高职语文教学活动中,就要求高职语文改革教学方法。(1)侧重以应用写作教学为主。应用文的写作能力已经成为现代人能力结构中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作为高校的学生,无论是在校的学习,还是毕业后的工作、生活,都涉及应用文的写作。因此,培养学生学好应用文,掌握常用应用文的写法,并通过典型的范例分析,让学生体会什么是好文章,什么是应用文体的特点,让“格式化”写作的感性认识深入学生的头脑中。通过学习与训练,使学生们对应用文体形成的要领及语言美感有所理解、体认和感悟,从而提升其语文修养和语文运用能力,最终达到在工作中能说擅写,得心应手,获得职业发展。这么多年下来,笔者总结了自己的学生主要有四点:一是不太会学习,学习方法不佳;二是自信心不足,内心缺乏鼓励;三是没有良好的学习习惯,自主性学习欠缺;四是管不住自己,内心静不下来学习。针对学生的“四缺”情况,我采取“十八个字”:展开抓“心”教学,提倡“快乐”学习,建设“和谐”课堂。一简化课程,减轻压力。多年的教学让我把这门课浓缩为五个字“格式化写作”。课前通俗告诉学生这门课就讲这五个字,把格式学好了,再多的同类应用文体也就是换汤不换药。随后整门课程就围绕这五个字开展,把这五个字牢牢地灌输给学生。二创造教学点,鼓励学生,快乐学习。众所周知,在人的成长道路上,如果缺少鼓励和赞扬,只是一味的责备,人就会变得不自信与自卑,人性就会变得不健康。知透了这一点,在教学中,我想方设法激发学生,创设教学点鼓励学生,在教学互动中,让学生擦出“火花”赞扬他们,从而使他们在赞扬中找到成功感,收获一份认可的满足,体味一种身心的愉悦和快乐。三教学环节细致入微,从细微处改变学生,培养良好学习习惯。良好的学习习惯对学生获取知识太重要了。它包含有多个方面,比如预习、认真听课、集中精力、不开小差、不抄袭作业、上课带好教材、笔和笔记本等等。多年来我所教授过的班级,能做到以上这些的学生有,但并不是太多。其他不说,就拿最基本来讲:上课带好教材、笔和笔记本。可有些学生习惯上就是上课书、笔不带,光带人来教室,如此情形,不能视之不见,置之不理,这些学习习惯缺失的学生更需要我去关注和研究,以便采取好的方法给予改正。四让学生多动笔,少动“机”。学生们现在手上的“机子”种类很多,俗话说:丧志。有些学生是一刻也离不开它,从进教室那一刻至下课,一门心思,都在那上面,即使说说两下,过不到一会又拨弄起来。心不静,身不安,如何有心思集中精力在学习上。做教师可不能干着急啊!得想办法解决这种状况。如何能让他们的手有控制地离开这些机子,我至今能想到的办法不多,只是让他们动手练习,让他们的脑子暂时忘掉那些机子上的内容。仅此而已,希望自己能有更好的办法帮助他们。(2)侧重口语训练教学。文字表达能力和口语表达能力,是社会交往对人们提出的最基本要求。了解别人,介绍自己,合作共事,都需要较高的口语表达能力。因此,无论是择业面试或者是走上工作岗位,对大学生来说,口语表达能力都是非常重要的。培养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应作为《大学语文》课程体系构建的一个重点,把提高学生“说”的能力作为大学语文教学主要目标任务之一。从教学内容上,课时安排上给以充分保证。(3)多媒体教学手段运用,拓宽《大学语文》教学内容的容量。多媒体技术大大提高了教学信息的容量和宽度,这从一定程度上解决了教学直观问题。为教师充分利用多媒体这种学习渠道,给学生学习《大学语文》提供巨大的资源库,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创新精神。(4)坚持并积极推进课内授课与课外阅读紧密结合的方式。一方面教师可根据授课内容布置课外阅读的重点书目,并要求做读书笔记。另一方面,同时鼓励学生参加学校开设的第二课堂学习。在教学中,随时留心学生们的需求。记得在上课时,投资理财专业2010级的卢欣欣和崔汉平同学向我请教学习书法的事情,我把他们找来,让他们向学校团委申请成立一个书法社团,组织一些爱好写字的同学来共同学习,我利用每周三晚上义务为他们教授书法知识。(5)精讲多练。要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应用写作能力和口头表达能力,教学中,就要改变讲得多,练得少,理论多,实践少的做法,加大对应用能力训练的力度,讲练结合,精讲多练,组织多样生动的实训。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让学生在实践中提高运用语言文字的能力,掌握应用技能。例如,笔者教授《应用文写作》课时,每一章节内容,我都有一张练习纸,根据应用写作文体来设计内容(格式+模拟场景),练习前我先给学生开个头,然后学生们根据我的格式思路往下写;同时鼓励学生把多年的语文知识好好运用与发挥,给好时间,当堂完成,当堂批分,按要求表现好的学生多加分等。
3.更新评价。《大学语文》课程改革要打破常用的考核方式“一次考试分优劣”、“重期末、轻平时”的做法,应确立一个新的评价标准,比较全面地测试出学生的综合语文能力。语文课考核的方法要遵循一个原则:突出平时,提高平时成绩所占比重。平时成绩要力求占到学生总成绩的70%左右。此举才有利于改变“临时抱佛脚”式的应试考试模式。
综上所述,在高等教育大众化背景中,高职院校《大学语文》教学模式正面临着巨大的挑战。而直面挑战,建构基于实践的、具有职业教育特点的高职院校实践型《大学语文》课程体系构建才是一条必由之路。
参考文献:
[1]朱玲.谈大学语文的定位[J].中国青年政治学院学报,2005,(5).
[2]彭庭松.我所理解的《大学语文》教学[J].文学教育,2008,(5).
[3]陈厚春.中学语文教学研究理论的发展及中学语文教学面对现实的反思[J].徐州教育学院学报,2004,(2).
[4]易敏.2024大学语文改革教学的调查报告[M].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
[5]陈巧虹.谈谈大学语文的教学改革[J].福建财会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4.
[6]艺丹.“大学语文”教学改革的思考与实践[J].华北航天工业学院学报,20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