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本网活动方案内容页

军训实施计划方案(整理5篇)

2024-07-08 20:46:02活动方案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军训实施计划方案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军训实施计划方案范文第1篇

军训工作是高中学校教育教学的一项重要内容,是国家人才培养和国家国防后备力量建设以及提高学生身体心理素质的重要措施,通过军训,使学生掌握基本军事技能和军事理论知识,增强国防观念,国家安全意识、加强组织性、纪律性、弘扬爱国主义、集体主义和革命英雄主义精神,磨练意志品质,激发战胜困难的信心和勇气,培养艰苦奋斗,吃苦耐劳的作风,树立正确的世界观,提高综合素质。

二、县教育局军训工作领导小组

三、三所高中要加强军训工作的领导

成立学校军训工作领导小组,把军训工作列入新学年工作计划的重点内容,并制定详细的军训工作方案。校长要对军训工作负总责,分管军训工作的领导负主要责任,政教主任、后勤主任、班主任、任课教师是各项工作的直接责任人,各责任人要明确责任,各负其责。

在军训工作中,学校要实行岗位目标责任制和责任追究制度。保证我县高中军训工作顺利进行。

四、严格组织实施,提高训练质量

学校要严格按照《高级中学学生军事训练教学大纲》的要求,加深对军训工作的认识,建立完善的军训教学管理制度,按计划严密组织实施军训工作。提高军训质量。

1.三所高中、职教中心必须组织实施2014年新生开展军训工作。军事技能训练不少于7天,军事理论知识讲座不少于10课时。

军训时间安排在8月20日至8月31日之间,各校可根据学校的具体情况作具体的安排。各校军训时间、地点、教官人数、着装安排如下:

2.军训内容:各学校要严格按照《高级中学学生军事训练教学大纲》的内容要求制定军训内容进行军事训练。

3.军训教官由学校与武装部,武警中队协商解决。

4.军训经费以文件为依据,不得任意提高收费标准或把军训费用挪作它用。

5.制定训练考核、评估制度。对学生每天的参训表现、态度等情况进行详细的纪录,通过不同形式评定学生的军训成绩,并将其成绩记入学生本人档案。

6.做好军训工作的档案资料的建档工作,在训练其间,注重原始资料的2024整理。对学校的军训工作计划、教学计划、管理制度、教案、安全防范措施、图片、影像、学生考核材料、学生成绩评定档案等2024资料进行归类整理,建立规范的军训工作档案。

五、安全工作

1.各学校要高度重视军训期间的安全工作,建立军训工作各项安全管理制度,加强食堂、商店、宿舍的卫生管理及疾病防控、交通、器械的管理,制定切实可行的安全防范措施和各类突发事件应急预案。

2.加强安全教育,严格执行安全管理制度,做好高温中暑防范措施,防止一切意外事故的发生。

3.要切实做好高中新生身体状况的调查工作。对有严重生理缺陷、残疾或者特殊疾病的学生,有本人申请,学校批准,可以减免不适宜参加的军事技能训练科目。

六、督导奖励评估总结

1.军训期间,教育局组织督察组到各校进行督导检查工作,对军训工作成绩突出的学校,优秀教师进行表彰,并2024参加上级先进单位和个人的评选。

2.各学校要认真做好班级、学生的考核、评估工作,要在军训结束前开展以班为单位的会操竞赛,要召开军训工作总结表彰会,对军训工作成绩突出的优秀班级、优秀学生、优秀教师进行表彰。通过竞赛表彰活动,增强师生的国防教育意识,促进团结,加强纪律性,增强学生爱国主义和集体主义精神。

七、宣传工作

1.各学校要认真做好学生军训的宣传动员工作,让学生明确军训的重要意义和基本要求,激发学生参加军训的热情。

2.军训期间,学校要充分利用校园广播、宣传栏等表扬军训中涌现出来的好人好事,营造积极向上,生动活泼、和谐关爱的军训氛围。

3.通过新闻媒体和教育信息网宣传军训中的典型事迹、先进经验、特色和成效,加大军训工作的宣传力度。

八、经费

本次军训费用由各校按相关文件规定收取,参训学生服装等费由学校根据实际需要收取,多退少补,不允许盈利行为和乱收费现象的发生。

九、上交材料

㈠2014年8月15日前所交材料

1.各校(三所高中、职教中心)军训工作计划(计划中须有军训工作领导小组、军训起止时间、地点、方式军训内容、教学日、课时安排)。

2.军训突发事件应急预案。

军训实施计划方案范文第2篇

关键词:士兵;职业发展教育;法律;制度

一、士兵现役阶段个人职业发展教育的法律和制度保障

自美国内战结束后,美国的资本主义经济迅速发展,对知识人才的需求非常迫切,美国政府适应形势加大了教育公立化和普及化的进程,大量的公立学校日益发展,国民教育体系得到确立。在这种社会背景下,军队人员也成为文化教育普及的对象被纳入进来。早在1866午美国国会就通过了一项法案,规定“凡有驻军的地区、警备区和永久营地,均需建立学校,以使全部士兵均得以学习英语各科,特别是美国的历史教育”。在这一法案的实施过程中,许多士兵在训练之余可以参加学习,完成中学后的教育,弥补入伍前由于各种原因中止的学习。在此法案的基础上,军队建立了武装部队学院,并明确规定非战时士兵都应进入这种培训机构学习,通过提供多种科目,让士兵有机会脱产学习,接受系统的专业训练。这种培训是以全日制方式安排士兵学习民用专业和军事专业,为其日后进入更高层次的学习打下基础。后来到第一世界大战结束时,军方从战争经历中发现许多士兵知识文化明显不足,有的甚至看不懂军事指令,为此由军队自己组织讲习班教给士兵读、写、算等基本技能,力图给士兵普及国民教育。这期间著名的“劳白赤学习组织”也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因为它提倡“人人教人”的做法,引导接受过补习的人反过来将学到知识传授给其他人,在这期间每年约有30万士兵参加军队体系的文化课程学习。后来这种由军队自己承担文化教育的办法成为常规形式对士兵进行各种教育,并逐渐形成了军内士兵接受职业发展教育的基本制度。

从20世纪20年代开始,军队士兵的文化教育逐渐取向于国家国民教育领域。因为此时联邦政府通过设立教育行政机构等措施,逐渐突破以往联邦政府无权过问和干涉教育的传统,一些2024教育的法令纷纷出台,并促成1920年国会通过了《史密斯―费斯法》,对部队士兵残疾者进行职业培训,首次安排高校给在战时或执行其它军事任务中受伤的士兵进行培训,使他们获得专门职业技能,为其重新就业和自立谋生提供保障。后又于1940年通过了《国防职业培训法案》,在教育系统内安排服务于军事工业领域的军人,对他们再度进行职业培训,并拨款1500万美元作为资助。在这些法案的影响下,普通高等教育逐渐向军队人员开放,并为军人就学提供便利。例如在犹他州的盐湖城附近的Hill空军基地,在四所大学的支持下,就开设了为军人选修硕士学位的33门课程。

20世纪70年代美国全民终身学习法案加入到高等教育法案后,确立了继续教育、补救教育、职业晋升教育等在国民教育中的地位,这对士兵的文化教育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而且在终身教育观念的影响下,对士兵教育由原来主要满足国家发展之需转向强调个人发展需求上。从那时起,美国军队各军种都建立了由各级副参谋长主管的组织严密的文化教育系统和继续教育系统。前者规定凡有750人以上的军事基地或单位驻军,都要设立文化教育中心,其间设置业余高中班、专科班和大学班等。据统计,美国全军共有此类文化教育中心近千个。后者的中心任务是“统筹计划研究与实施各种教育计划,支持合格士兵的专业及个人发展。”在该系统支持下的个人发展是一个按计划实施的、循序渐进的教育过程,并力求完成两个目标,一是对于不符合入伍前必须达到的高中毕业征兵条件的士兵,应让其在完成第一服役期前达到高中毕业或同等学力。二是让士兵在与军、民相关的学科方向取得大学学位、文凭或专业证书。同时规定,这两个目标由以下具体计划来保证实现。

一是中学补修计划。该计划是一种脱产学习计划,帮助士兵获得中学文凭或同等学力证书,提供的助学金可以100%满足课程费用。

二是军人职业补习学校学位计划。它由各军种学习中心开办,提供士兵熟练完成工作需要的能力教学,同时也提供业务能力教学以帮助他们达到延长服役的条件及专业要求。它的具体学习方式是学员利用教学材料(装在军事学习中心计算机上的软件)自定学习进度,因此可以在职学习,也可以脱产学习。学习内容主要包括阅读、写作、数学以及士兵为了在服役期间有突出表现的必须掌握的其他内容。

三是大学学位计划。该系统的教育中心以手册的形式提供60多所有兴趣提供继续教育给士兵的院校目录,供士兵选择。士兵常通过函授、远程等灵活的学习方式,经过学术或技术课程学习后可以获得学位或证书。

这些计划是一个由全国各地及海外各院校组成的网络,它承认并满足士兵对各种教育的愿望而且为士兵按照各自的情况提供了多种选择机会。这些院校有自由入学的条件,允许士兵通过非传统方式完成学习课程,负责提供学术性辅导;对在服役期间的经历给以最高学分,对于以往要求必须住校学习的课程,可以根据士兵的特殊需要做调整;执行转学政策,承认士兵在其他学位计划中完成的传统与非传统学习过程。学习终了要由国家教育委员会负责学业鉴定,并根据士兵在民间院校的训练与经历给予学分建议,公布在《武装部队教育经历鉴定指南》中。

继续教育系统设有教育中心顾问,对士兵完成继续教育任务起关键作用,他帮助士兵确定教育目标,在士兵实现目标全程中提供不间断的咨询服务,帮助他们选择学校、取得财政援助或免费方法取得教育贷款。

进入新世纪后,美国军队根据建设“21世纪军队”的战略需要,提出了建立“整体军事院校体系”的计划。其中建立网上大学是其主要组成部分,其目标是面向全体士兵提供边服役边学习的机会。军方在军事351―18号条例的指导下,利用网上大学加大对现役、国民警卫队和预备役人员士兵进行统一在职教育的力度,并于2001年率先在佐治亚州本宁堡、肯塔基州坎贝尔堡和得克萨斯胡德堡等3个军事基地开始实施,首批招收约700名士兵入学。学习者在所服役的部队所驻基地,便可以通过网上大学远程教育系统获得学士或硕士学位。网上大学最大优点在于学习全是免费的,学员在签订上学合同后就可以获得便携式计算机,并给以奖金和学习咨询服务,通过3门课程考试者可获准免费上网,其免除的费用包括学费、书费、上网费等。随后,网上大学实施单位逐渐扩大到其它部队和地方,甚至国民警卫队土兵和海岸警卫队队员也可以在明尼苏达州明尼阿波利斯市的开普拉大学网上上课并获得学位。据统计,截止2004年大约有8万名士兵通过了网上大学远程教育,极大地提高了士兵的学历层次。

本文为全文原貌 未安装PDF浏览器用户请先下载安装 原版全文

二、士兵退役后个人职业发展教育的法律和制度保障

(一)与两次世界大战退役士兵相关的法案。

(史密斯―休士法)。1918年国会通过了该法案,目的是为一战后的退伍军人提供职业培训,使他们重返就业市场,同时在该法案的支持下,政府加大对美国的军事工业职业教育投资,使军队内举办的职业教育蓬勃发展起来,成为美国职业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此后于1942年颁布了《兰翰姆法案》,对失业退伍军人及其子女进行专门教育安排,通过教育来帮助这些家庭根本性解决困难的目的。

《军人权利法案》。二战结束后,美国军队人数从1200万减至150万,数百万归国军人由于缺乏职业训练,归国后在就业问题上发生困难。为了避免大批军人重新转入平民生活和返回劳动力市场引起的大规模失业和“不荒废一代人”,以及尽快培养大批更多更好的科学家和工程师以适应“冷战”需要,1944年5月8日,美国国会通过此法案。该法案规定“在1940年9月16日以后,当前战争结束之前,在陆、海空中过役的任何人,都有权接受职业训练或教育”。同时还规定复员军人学习的时间一般在一年和四年之间。由政府支付其每年不超过500美元的学费和每月50美元的生活津贴。法案实施后,每年约25万军人进入高等学校学习。据资料显示,到1956年最后一个复员军人从联邦政府那里获得最后一张支票,利用这一法案的总数达225万人,在高峰的1947年,115万退伍军人在高校注册学习,占当年美国高校在校生总数49%。为应对退伍军人大批涌人高等院校而带来的教学、管理和生活问题,各高等院校、高等教育协会都普遍成立了专门的退伍军人委员会,作为退伍军人教育的咨询、规划和联络机构。许多高校优先照顾退伍军人人学,修改校历、开设各类短期课程和实习课程以方便退伍军人。

《乔治―巴顿法》及其后续法案。1946年美国杜鲁门总统签署了该法案,更进一步扩大接受职业发展教育的士兵数额,使没有进入高等院校就读的士兵获得教育机会。按照此法案的规定政府拨款1000万给农业部门的职业教育,拨款800万美元给工、商业部门的职业教育,后又于1956年对渔业和卫生行业专门投资500万美元,鼓励发展职业教育招收士兵就学。O这样通过支持职业教育最大限度地促进士兵在这些行业的教育机构入学,从而为士兵的再教育创造了良好的教育环境。自此,未就读于高校的士兵通过各行各业的职业教育,以灵活就学形式如夜校培训、短期培训、初级学院和社区学院完成了职业再教育,极大地增强了士兵的职业能力,保障了充分就业。在此基础上又通过了《冷战退役军人法案》和《越南战争复员军人法》以加大朝鲜战争和越南战争后退役军人获得学习的机会,据《美国总统经济报告》统计的数据,这期间有850万退伍军人接受了高等教育。1966年《退伍军人职业调整受益法》对自1955年1月31日后在各兵种服役180天以上的荣誉退伍军人给予受教育的便利。1970午《退伍军人教育法》提高对退伍军人的教育补贴。

(二)教育过渡发展时期的法案。70年代由于高等教育的过度发展,失业人数骤增,为保护退伍军人的就业利益并在美国盛行“终生教育”和“生计教育(又称职业前途教育)”的观念的影响下,美国政府依据美国法典第32章的规定,加大对士兵职业发展教育的经费援助,为此推行《退伍军人教育援助计划》,倡导土兵要从工资中拿出钱来缴费,士兵每缴1美元,美国政府补贴2美元。条件是1977年1月1日到1985年6月30日人伍的士兵,在1987年4月1日前开设退伍军人教育资助计划账户的士兵,交纳了从25美元到2700美元不等的费用(可返还)并完成第一期义务服役的士兵。该计划经1997年修订后,允许(退伍军人教育援助计划)账户中有1美元以上的士兵转入

(三)《蒙哥马利法案》。该法案由国会议员蒙哥马利提出,于1984年国会通过之后开始实施,1986年6月正式实施。法案规定:凡1985年7月1日以后入伍的士兵,经本人同意,均在服役期的第1年内,每月交纳100美元(从薪金中直接扣除)作为退伍之后上大学的助学基金。土兵退役后的10年之内服役时间在3年和3年以上的军人如果在地方院校进行学习培训(包括进入大学和各种技术学校学习,参加函授学习),均可享受每个月427.87美元的助学金,总额可达15403美元。服役时间在2年以上3年以下者,每月享受347.65美元助学金,连续享受36个月,总金额为12 500美元。这个法案是一项由国防部与地方教育部门共同参与来完成的,它为美国士兵打开高校之门创造了条件。据统计,每年大约有70万人次的美国军人在地方大学进行进修,包括积攒学分、攻读学位的获得专业技能证书。

(四)专门机构负责退役士兵的个人职业发展教育。日常对退伍士兵的职业发展教育由专门的退伍军人事务管理局集中管理,这一机构成立于1930年,设有正副局长1人,助理局长5人,法律顾问1人,诉讼委员会主席等高级官员。由总统直属,设有总局和地方分局,工作人员达23万人之多。该机构依照国家(退伍军人就业训练紧急法案)等相关法案的规定,一方面安排私营单位负责退伍军人就业培训,同时作为鼓励措施,联邦政府要支付公司新雇员的一半薪金。另一方面按照法案规定积极与高等院校联系安排每年的退伍士兵进入高等教育机构学习,并妥善分配相关法案规定的资助基金。作为补充措施,还安排士兵到就近的学徒训练班和农业训练班或恢复就业资格特别训练机构再教育的学习活动。例如,该管理机构设立的“退役军人当教师计划”,则由军队专门出资50万美元专门培训退役人员和拟退役人员中愿意从事教学工作的官兵,并使其取得教师资格证后到相关学校从教。目前有2100多退役人员(2/3为士兵)在全国数百所中小学任教。

另外,美国还有专门的退伍军人协会,它代表退伍军人向政府和国会交涉2024退伍军人的事宜。该协会属于社会团体;接受来自各方的捐赠资金,为军人参加各种学习提供学费和其它杂费。

三、启示

(一)转变传统的士兵再教育观念,创新士兵职业发展教育途径。长期以来,我军士兵的职业再教育一般由“军队这一个大学校”承担,学习内容主要是现代化战争知识和思想、政治素养知识。尽管军队也提供士兵一些民用文化教育,但一般贯彻“干什么学什么的原则”,学习内容非常有限。而如今信息社会的快速发展,使得各种工作岗位越来越提高了对从业人员的复合性能力要求。依照传统方式培训的士兵学到的知识陈旧、科技含量低,造成其能力单一,远不能适应这种挑战。而且信息社会不光仅仅要求学习就够了,还要有速度、有系统的学习高新内容,以便适应工作中的人才竞争、岗位竞争状况。在此种情况下,就应转变士兵再教育的观念,借鉴美军士兵个人职业发展教育的做

本文为全文原貌 未安装PDF浏览器用户请先下载安装 原版全文

法,充分利用各种国民教育机构对士兵进行未来职业的提前教育投资。而能给军人提供这方面要求的最好的教育方式是高等院校的参与。当前我国高等教育发展很快,随着社会与市场力量介入教育领域,高等教育的卖方市场逐步形成,诸如公立院校、民办院校等可为士兵提供多种教育服务,大大增强了教育的可选择性,这为实现士兵个人职业发展教育提供了充分的条件。

(二)加强士兵个人职业发展教育的法律和制度建设。应通过健全法律制度来确保士兵接受个人职业发展教育。从我国的传统作法来看,历来执行带有计划经济或福利性质的、以牺牲效率为代价的退役土兵硬性安置办法,因而一般在注重如何安置军队退役人员方面的法规和制度比较健全,但却忽视了如何提高这些人员从业能力的法律和制度保障,对保护士兵转入社会岗位的后继发展能力的立法价值选择不充分,这就造成了安置行为的短期性。借鉴美国的做法,应从职业教育体制、经费提供及管理等方面加强法律和制度建设。其一是进一步完善现役士兵的职业发展教育体制,使教育与时代要求相符,其二是制定退役士兵职业发展教育的法律,并建立起相应的运行机制。从美国出台的上述法案来看,士兵职业发展教育的经费问题是立法的核心因素,它对于保障教育的实现具有根本作用。因此我们在制定相关法律时也应明确经费的筹集、分配等问题,争取通过多种制度供给来实现对士兵的资助效力。当前可尝试建立士兵津贴教育积累金制度、军队职业发展教育基金资助制度等,或者直接将一定比例的退伍费转入教育费用,强制士兵退役后直接进入高校接受教育。

(三)尝试将提供高等教育作为安置退伍军人的手段。当前军队复转人员在地方安置工作难度逐年增大,如果将提供高等教育作为安置的一种方式,就会有许多益处。一是有利于退伍军人个人素质的提高,有利于维护就业市场的公平,有利于增强退伍军人在就业市场的竞争力。二是从长远来看,可以降低结构性失业人数,避免一些潜在的社会不稳定因素。三是避免在青年人群中形成由退役士兵组成的教育盲区,从而大大提高我国整体国民教育水平。

军训实施计划方案范文第3篇

关键词:非战争军事行动;车辆装备;对策

前言:

车辆装备保障工作是非战争军事行动的基础,准备工作完成的好坏极大程度上影响了军事行动的效果,同时车辆装备保障工作也是现部队快速机动的重要环节,因此相关部门要认清当前非战争军事行动车辆装备保障的主要特点,并结合这些特点和问题进行总结分析,形成具有可行性的理论知识,其次还要加强演习训练,提升保障人员的实战能力,确保在军事行动中能够良好的完成任务。

一、非战争军事行动车辆装备保障的主要特点

(一)非战争军事行动突发性强,要求保障工作做出迅速反应

非战争军事行动突发事情较多,行动变化较多,所以对车辆装备保障工作提提出了较高的要求,部队车辆装备保障部门通常在毫无计划的情况下接到任务,从接受任务到准备任务的时间非常短,因此就要求车辆装备保障部门具有极强的反应速度,能够在短时间做出最为正确的反应,确保军事行动的顺利进行[1]。

(二)非战争军事行动多元化,车辆保障指挥协调难度大

非战争军事行动中军和地力量多元化,现场情况变化复杂,使指挥协调的工作难度增加,其次行动中的用车和装备都是来自不同的部队和机构,加上各军兵种之间、军地之间保障关系复杂,这也极大程度上增加了现场指挥协调的难度。

(三)非战争军事行动形式多样,车辆保障任务繁重

非战争军事行动具有形式多样,参与行动的车辆和装备种类繁多,因此产生了繁重的工作量,尤其在遇到特殊情况的时候,如交通系统破坏严重时,实施车辆装备保障工作将面对更多的困难,这对补给繁重的车辆设备工作造成了更多的工作量。

(四)非鹫军事行动环境复杂,车辆保障任务受条件限制

在非战争军事行动中,其通常出现在环境复杂的地区,该地区通信、交通不够发达,再加上当地气候、道路、环境等因素的影响,使车辆设备保障工作更加难以进行。车辆装备保障环境条件复杂、保障手段和方法受到很大限制,保障行动和保障力量难以展开,从而增大了车辆装备保障的难度[2]。

二、优化非战争军事行动车辆装备保障的对策措施

(一)加强车辆装备保障的理论研究

车辆装备保障的理论知识是良好展开保障工作的基础,因此部队要加大研究车辆装备保障工作的理论知识的力度,从实际出发,结合我国当前的军事行动情况,认真总结非战争军事行动车辆装备保障的经验和教训,分析出问题并得出具体的解决方案,为今后同样事情的发生提供了解决依据。其次要研究车辆装备保障工作任务的基本特点,并形成与其特点想匹配的行动方案,加大对士官的理论培训,使其在面对突发的军事行动时能够应对自如。同时部队要完善行动计划,在面对情况复杂、环境恶劣的军事行动时,要充分的考虑实际情况,梳理好军事行动的目标,真正的把车辆装备保障工作计划落实,并力求一项任务多套方案,一套方案多种措施,形成上下一体,规范配套的车辆装备保障方案体系。除此之外,在任务行动中要进行准确的观察,发现问题要及时的调整工作计划,从而确保部队接到任务后能够做出最快的保障反应[3]。

(二)加强车辆装备保障的实战训练

加强车辆装备保障的实战训练对于提升非战争军事行动车辆装备保障工作效率有着重要的意义。但凡一切事物不能仅仅停留在“纸上谈兵”,系统的车辆装备保障工作理论是行动的基础,要想进一步加强工作效率还需要进行更多的实践训练。加强车辆装备保障的实战训练可以大致分为两个方面,一方面是针对性演练,要求部队能够结合年度军事行动计划制定合理的演练计划,训练中要营造复杂的军事情况和恶劣的环境,让行动人员能够充分的感受任务的关键性和紧迫感,使其能够在真正的行动中做出正确、迅速的反应,从而提升实战保障能力。另一个方面就是要加强心理训练,保障人员过硬的心理素质是保障工作顺利完成的先决条件,因此平时要加强对保障人员的心理培训,使其具备过硬的心理素质,能够面对实战中各种突发的情况。在训练时要结合实际情况,分别进行心理调控性训练、技术性心理训练、野战生存性心理训练等,提高保障人员心理素质,为非战争军事行动的顺利完成打下坚实基础[4]。

(三)加强车辆装备保障指挥制度建设

制度是一切行动的指向,车辆装备保障工作也不例外,部队要在现有的行动指挥制度上建立由精干人员组成的非战争军事行动常态化车辆装备指挥机构,要明确保障任务和目标,理顺上下级的指挥关系,合理非配保障人员,做到以人定岗,优化人力资源。其次要改进指挥的手段和方法,传统的指挥方法已经不能适应当前复杂多变的军事行动,需要指挥官及时的做出调整,面对复杂的军事关系,要冷静的分析当前形势,树立整体性的指挥理念,实现保障信息的跨建制,跨地区适时共享和有序流动,从而进一步满足军事行动中的各种需求[5]。

结论:

综上,加强非战争军事行动车辆装备保障工作并非短期可至,这是一个漫长的过程,需要2024部门的大力支持和军队整体素质的提升,要充分的认清当前保障工作中面临的问题,及时的寻求解决方案,从根本上提升保障能力,为我国非战争军事行动的顺利完成打下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蔡有苍,朱永昌,李洪德,郑世闩.非战争军事行动车辆装备保障主要对策探讨[J].汽车运用,2015,03:15-16.

[2]李洪涛,李成楼,聂周.非战争军事行动车辆装备保障的特点及对策[J].汽车运用,2014,11:22.

[3]李振孝,郭玉前.非战争军事行动车辆装备保障问题研究[J].汽车运用,2010,09:17-18.

军训实施计划方案范文第4篇

预备役部队在组织和实施战时快速动员时,后勤和装备有三项主要任务:一是先期收拢后勤和装备机关预任干部和后装保障分队;二是快速动员,为兵员集结各阶段提供运输、饮食、住宿、医疗、经费以及装备维护保障;三是组织请领从军队后勤系统和装备系统调整补充专用装备,接收从地方征用的通用装备物资,并按编制和标准将其配发到位。在整个快速动员后装保障的全过程中,实施快速、高效的后方指挥以及同保障各方保持密切协同,加强后方防卫,保证后勤和装备安全,是影响整个保障成败的关键;接收、补充、配发后勤装备,为部队提供食宿、医疗、经费保障则是后勤保障面临的现实任务;组织协调运力搞好运输保障,及时将各类装备物资和人员快速输送到位,将是整个后勤保障的重点和难点问题。先期动员阶段,在接到上级预先号令后,预备役部队后勤和装备应提前做好后装机关预任军官和分队的接收准备及先期收拢工作。快速动员兵员集结阶段,“运、食、住、医”等主要由地方相应级别的政府负责提供保障。考虑到预备役部队快速动员展开时人手、运力等方面存在的不足,可视情况请求上级提供支援保障,申请将补充的物资送达后勤和装备仓库。军民通用装备物资的征用则主要由预备役部队所在地政府负责。

充分准备,打牢保障基础

做好预备役部队快速动员后装保障的准备,是预备役部队后勤和装备平时应常抓不懈的一项经常性、基础性工作,也是后勤和装备战备建设的中心任务。预备役部队后勤和装备只有在平时科学地对动员保障的各个因素进行全面系统的客观分析和运筹规划,扎实充分地做好快速动员保障的人员、预案、物资等方面的准备,才能达成快速动员保障有力的目标。做好后勤和装备预案准备,一要搞好潜力调查,摸清地方军民通用设施、装备、物资,掌握其数质量、品种、型号及分布情况,与地方2024部门共同研究确定允许征用的一般数量和最大极限;二要对征用的对象作出原则规定,对拟征用的每件装备、操作人员及每种物资都要落实到具体单位。为保证征用数量充足并能应付意外情况,计划数应比编制数大10%~20%;三要在充分理解上级意图的基础上,以本级司令部快速动员预案为立案之本,按照“上下衔接、齐全配套”的总要求,重点编制好后勤和装备保障方案、专用装备物资请领计划和通用装备物资征用计划,切实抓好预案各条款的商定和逐项落实,使预案具有可行性和实用性,防止出现预案和现实脱节。后装人员是实施预备役部队快速动员后勤和装备保障的主体,要按照“收得拢、拉得动、用得上”的要求配齐配好后勤和装备现役、预备役官兵,加强教育管理和训练,提高他们的军政素质和保障技能。一是坚持专业对口原则。后勤和装备专业性强,技术要求高,预备役部队后勤和装备分队应在地方业务对口单位组建,后装人员尽可能在地方对口专业人员中预任、预编,以便于部队动员时对口征用地方2024物资装备;二是坚持合理编配原则。通常采取扩大范围组建和相对集中编组的办法,既要有利于组织活动和均衡负担,又不致于影响正常工作的开展;三是坚持科学组训原则。要提高预备役部队后勤和装备快速反应能力和保障能力,必须按纲施训。训练方法,可采取以会代训、以工代训,结合平时抢险救灾训练、参加部队综合演习等形式灵活组织。训练要着重提高各级后勤干部、骨干的专业知识水平和技能并使之掌握现代化条件下平转战后勤保障的组织原则、程序和方法,增强分队协调和遂行保障任务的能力。预备役部队专用装备物资基本上都预存于部队所属战区的战役储存体系之中,军民通用物资则根据征用计划寓于地方各相关单位。做好物资准备应注意三个方面的问题:一是要根据后勤和装备动员预案和物资编配计划,明确军地物资储备,确保所需物资量足质好;二是要按战备要求管好、用好、维护好现有装备物资,使其保持良好的技术和战备状态,保证随时都能拉得出、用得上;三是要加强与上下级后勤和装备、当地国防动员委员会、军事指挥机关以及被征用物资的具体单位的联系,对预案中计划补充和征用的物资有多少、在哪里、怎样补充到位等情况要了如指掌,保证一声令下,各类后勤装备物资能迅速启动,快速配发到位。

完善法规,健全保障制度

军训实施计划方案范文第5篇

【Key words】Oint training; Career oriented training; Join

经过多年的教学实践和探讨,军队各院校对“合训分流”模式的不断摸索和改革,军事指挥人才的培养正逐步走向正规,人才培养质量不断提高,对推动部队战斗力建设做出了重要贡献。但由于受到种种因素的影响,军队院校在实施“合训分流”培养生长军官的过程中,或多或少还存在一些影响人才培养质量的问题,如办学思想观念还相对滞后,培养指挥人才的意识不强;有的教学任务分配还不够合理,学历教育和任职教育衔接还不够顺畅;有的教学能力有限,任职教育水平还不能很好的适应部队需求等。在这些问题中,学历教育和任职教育衔接不畅,一直是困扰各院校保障初级指挥生长军官培养质量的一个难点问题[1]。因此,开展军队院校学历教育与任职教育衔接问题的研究,查找衔接问题存在的根源,探讨为提高人才培养质量进行有效衔接的思路和方法,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和军事价值。

1 科学合理的确定院校的教学任务

1.1 增强合训专业的针对性和实用性

合训专业设置要体现“基础性、综合性、针对性和实用性”的原则,实施知识、能力和素质相结合的“通识教育”。从军事高等教育和军事变革、信息化战争发展趋势看,无论是从我军生长军官的培养,还是从指挥军官的长远发展看,都需要坚实宽广的科学文化基础和扎实的专业技术基础。因此,以任职专业培训需求为标准,充分论证适于军队生长军官培养的合训专业,淘汰与军事指挥员培养关联度不高的专业。

1.2 专业的选择必须突出军事性和应用性

普通高等学历教育具有鲜明的定向性,军事高等教育也不例外,学历教育的应用背景是军事领域。指挥生长军官学历教育的学科专业选择,应充分体现培养对象未来任职岗位的特点和需求。那种笼统的、毫无目标的“宽口径”设置专业的做法,对具有严格“计划经济”特征的军事人才培养,不可能达到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目的,是不可取的。

1.3 依据院校的特色和自身优势确定合训专业

不同的院校,由于肩负的使命任务不同,各种客观条件的差异,在长期办学实践中形成了自身的特色,某一个或几个学科专业具有较强的优势,有的在人才培养中已经得到充分的体现,有的可能尚属于蕴藏在院校内部的潜在优势。因此,在选择合训专业、考虑上述原则的同时,应当首选本校的优势专业。如果是构建新专业,则应通过调研、论证,充分考虑潜在的优势,特别是师资的优势。如果在各种条件中尚不能完全满足,应该是经过实事求是的分析论证,经过努力可以达到新建专业的需要,也应大胆地迈开新专业的建设步伐。一定要避免不考虑自身条件,盲目攀比,追求学科门类齐全,不切实际的开设新的合训专业,特别是不应开设不具优势特色、与任职培训需求差距较大的专业。

2 优化合训与分流人材培养方案和课程体系

2.1 一体化设计合训与任职的人才培养方案

根据当前合训到任职专业不对口、任职培训生源的知识与素质结构参差不齐的现实情况,应进一步深化合训与任职的人才培养方案,进行一体化设计,特别是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体系等方面的综合设计,防止出现教学内容重复、同一课程在各院校的要求不同、任职专业所需的基础或专业基础不够等现象。

2.2 整合和优化“合训”与“分流”两阶段课程体系

在合训与分流的课程设置实施过程中进一步细化,以确保课程体系设置的科学性、系统性,避免重复设课或出现过大的“缝隙”。在课程内容上,两个阶段要做到“上挂下联”[2]。合训阶段在按专业规定的课程施教中,要做必要的延伸和拓展,既要完成课程的教学任务,又要适当照顾分流阶段的需要。分流阶段的专业课教学,要与合训阶段所学的内容挂钩,达到学以致用。

3 重点培养学员的科学文化和专业知识

3.1 夯实学员的科学文化和专业基础知识

坚实的科学文化和专业基础知识是构成学员素质的基础,它直接影响着学员的能力素质、任职能力、专业水平和今后的发展。从部队调研看,学员的知识、能力结构还不够合理,军事理论知识和专业基础知识不够牢固,缺乏新知识;创新意识不强,独立获取新知识和创新能力不够;计算机、英语基础打得不够牢固,应用能力较弱。因此,为适应军队信息化建设和未来发展需要,满足部队对人才培养的需求,各院校在新的“合训分流”教学计划实施过程中,一直在注重打牢科学文化和专业基础,加大对学员发展潜力和发展后劲的培养力度[3]。在加强数学、物理、英语、计算机和人文等公共科学文化基础知识教学的同时,英语和计算机教学要在坚持四年不断线的基础上进一步加大应用教学力度,增强实践教学环节,提高学员的应用能力。

3.2 加强学员任职能力的培养

军队院校人才培养在注重打牢科学文化和专业基础教学的基础上,必须进一步加大对学员任职能力的培养。一是,凭借院校 “合训分流”培养方案,紧紧围绕部队的实际需求增强教学的针对性,在加强专业基础课教学力度的基础上,应适当拓宽和加大专业课程教学内容的深度,特别是对新装备中的新理论、新技术、新战法和新训法,使学员能适应分配到不同岗位上工作的需要[4]。二是,根据部队军事斗争准备和新装备训练及时更新、优化专业课程教学内容。专业课教学要紧贴部队实际,牢牢把握部队发展最新动态,把部队的新理论、新技术、新战法、新训法及时充实到课堂,使得院校教学与部队作战训练需求同步或超前。专业课的教学内容和教材基本要求是“专而精”,不能“宽而散”。

4 深化改革教学内容、方法和手段

如何提高课堂授课质量,是军队各院校做好学历教育与任职教育衔接的一个重点、难点问题。教员要讲好课,首先要认真研究各门课程的目标定位和对学员知识、能力、素质结构的指向性,要能充分体现出学历或任职教学改革的思想。同时,要加大教学内容、方法和手段改革的力度。

改革教学内容,要强调其先进性、综合性、针对性、应用性[5]。突出“新”,要求教学内容必须紧跟装备发展、部队需求发展和作战对象的发展变化;强调“实”,要求教学内容必须紧密联系部队、具体装备、主要作战对象,突出案例教学,加强实践性教学。

要进一步加强课程的总体设计,在任职教学中广泛采用启发式、问题式、案例式、教练式、辩论式、研讨式等强调学员能动性的教学方法,提倡讲思想、讲思路、讲方法、讲要点,加强教员与学员在课堂上的交流,为学员留出一定的创新思维空间。同时,还要注意课堂教学内容的先进性和信息量大小,突出课堂教学特色。从满足学员岗位任职需求的总目标出发,对科学文化和专业基础知识,本着“够用、顶用”的原则进行设置;对专业知识,本着原理够用、技术与技能顶用、指挥与组织训练会用的原则设置;对军政基本素质进行全过程强化训练。

5 改善任职专业教学实作保障条件

教学装备是院校实施专业课程教学以及教员、学员获取知识和开展科研的基础平台,是加强装备实践教学环节的必要条件。没有装备,教学就失去了依托,就没有基础,就会影响教学培训质量。因此,必须进一步重视和加强教学装备建设。

必须紧紧围绕部队需要,依据教学计划、大纲,及时调整教学装备建设规划、计划和保障方案,加大新装备申请、调拨和建设工作力度,确保教学装备与部队装备同步发展或有所超前,确保“合训分流”教学计划的顺利实施,确保装备课教学有实装保障。

依据“合训分流”教学计划的教学施训要求,按照装备及系统的训练组织需要,对专业教学实验室和专业教室进行调整、改造,突出实现装备的系统功能;加大训练模拟器材研发力度,装备教学采取实装加模拟器的办法,走实装和模拟训练器材协调发展共同保障的路子,加强武器装备的原理、战斗操作、作战指挥等的教学运用,进一步提高教学效果。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