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计划经济的原因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计划经济的原因范文第1篇
[论文摘要]20世纪50年代建立起的计划经济体制在一定时期内对维护国家政权、恢复和发展国民经济起到了巨大的作用,但同时随着经济和社会的发展,它也日益暴露出越来越多的弊端,并最终消亡。本文将试图围绕计划经济体制在中国产生的原因、演变过程以及对它的作用做一点有益的分析。
一、计划经济体制在中国产生的原因
其实,计划经济思想在中国的产生是很早的,最早提出“新民主主义的计划经济”思想的是张闻天。1948年9月15日,他在《关于东北经济构成及经济建设基本方针的提纲》中指出:“新民主主义经济建设的特点,正是在于它能以明确的经济计划去适当地布置我们的人力和物力,去动员千百万人民为这一计划的实现而奋斗”。经毛泽东、刘少奇等人对《提纲》进行修改后,最终写进了1949年的《共同纲领》中。它规定,新民主主义经济的体制,是实行计划管理与市场调节相结合,指令性计划与指导性计划相结合,计划管理以市场为基础的管理体制,国家将在一定范围内对国民经济实施直接计划管理和间接计划管理。
二、计划经济演变的过程
第一、建立和调整时期(1949-1976)
(一)建立时期(1949-1957)
从新中国建立到社会主义改造全面完成,这是我国计划经济体制的建立时期。在恢复和发展国民经济、完成向社会主义过渡的过程中,国家采取了一系列措施,用了短短7、8年的时间,就初步建立起了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
(二)调整时期(1957-1976)
八大后,党开始探索适合中国国情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对经济体制的改革进行了积极的探索,提出了许多正确的主张;但随着反右派斗争的扩大化,党内“左”倾思想严重,探索一度出现不少失误。这一时期,主要经历了三次大调整:
①1958年,进行以管理权限下放为中心内容的全面体制改革。体制建立后不久,中央很快就发现了中央和地方以及国家和企业的关系紧张的问题,并对其进行了改革。1956年毛泽东在《论十大关系》的讲话中,最早阐明了此问题;1957年8月,国家经委提出了《关于改进计划工作制度的初步意见》,提出了对集中过多和控制过严的计划工作制度的改进意见;1958年8月,中央又发出了《关于改进计划管理制度的决定》,指出,实行在中央集中领导下,以地区综合平衡为基础的、专业部门和地区相结合的计划管理制度;在中央和地方的计划权限划分上,扩大地方计划权限。此后,开始了以扩大地方权限为中心的体制改革。
②1961年,进行以加强集中统一为中心的改革。这次改革是针对在“大跃进”改革中出现的偏差进行的调整。1959年,毛泽东就针对“地方权力下放过多,没有搞好综合平衡”的问题,强调要“统一领导,中央集权”。一段时间里,这些正确的意见没有得到正确贯彻执行,直到1961年,中央正式提出“调整、巩固、充实、提高”的方针,才开始对国民经济进行调整,做出了《关于调整管理体制的若干暂行规定》,并对经济管理体制做了相应的调整。
③文革时期,开始第三次改革。三年调整后,国民经济发展进入正常发展阶段。从1966年开始,进入第三个五年计划,由于不久爆发文革,此时出现了集中过多的问题,于是中央又提出了下放管理权限的问题。改革先从下放企业开始。1969年,中央决定将鞍山钢铁公司下放给辽宁省,此后,又将包括很多大中型骨干企业在内的央属企事业单位下放给地方管理。同时,在计划体制上实行“块块为主,条块结合”的制度。
第二、改革时期(19781992)
①从1978-1984年9月,初步改革阶段。
首先在1978年7-9月国务院召开会议最早提出经济体制改革中计划与市场关系。如孙冶方重提“价值规律”,李先念提出要善于用经济管理经济,贯彻多劳多得和等价交换的原则等。
然后在1978年底召开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作出转移全党工作重点的同时,提出必须对经济体制进行改革,强调指出,我国经济管理体制的一个严重缺点是权力过于集中,应该有领导地大胆下放,让地方和工农业企业在国家统一计划的指导下有更多的经营管理自主权。
②从1984年10月-1988年底,逐步成熟阶段。
首先在1984年10月召开的十二届三中全会上,党中央作出了《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比较系统地提出和阐明了经济体制改革的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它首次突破了把计划经济同商品经济对立起来的传统观念,明确提出了社会主义经济是“在公有制基础上的有计划的商品经济”的论断,提出改变主要依靠行政手段进行计划管理的状况,充分运用经济杠杆和发挥市场调节的作用,并且还规定了经济体制改革的方向、性质和基本任务以及原则、措施等。从此我国开始了以城市为重点的全面经济体制改革阶段。然后在1987年底召开的党的十三大上,又提出了建立计划与市场内在统一的体制,即国家调控市场,市场引导企业的经济运行机制,从而把“有计划的商品经济”的思想进一步深化了。
③从1989年到1991年底,争论和反复阶段。
这一阶段处于激烈的社会变革中,先是物价改革的“闯关”失败,导致物价大幅度上涨,由此引发了居民的抢购商品风潮,此后中央作出了治理整顿的方针;紧接着出现了1989年的政治风波,社会主义的生存面临着巨大的挑战。这些新情况,为一些不主张经济体制改革的人提供了借口,将这些事情的发生原因归罪于市场化改革,因此,批判市场经济的调子一时甚嚣尘上。在此关键时刻,又是政府出来为体制改革定了基调。
1990年12月24日,党的十三届七中全会召开前夕,邓小平同中央负责同志讲话指出,“资本主义与社会主义的区分不在于是计划还是市场这样的问题,计划和市场都得要。”这有力地批驳了反对市场化改革的错误论调。
④从1992年1月到10月党的十四大以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确立,计划经济体制逐步退出历史舞台阶段。
1992年10月,党的十四大作出决议第一次明确提出: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至此,计划经济体制从我国的历史舞台上逐渐退出。此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进入了逐步完善和成熟的时期。1993年11月,党的十四届三中全会将社会主义经济体制的目标具体化、系统化,阐明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基本特征,是建立社会主义经济体制的纲领。从1993年至1996年的宏观经济调控及其成功“软着陆”,进一步使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走向完善。2003年10月,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作出了《关于进一步完善社会主义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提出了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7项主要任务,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健康发展确定了下一步的走向。
综上所述,从计划经济体制在我国的演变过程,可以看出,它作为一种体制,其存在有其深刻的原因,随着社会的发展,其消亡也是必然的。对其的评价,既不能全面肯定,也不能全盘否定,而要坚持实事求是的态度,而要按照唯物主义的原则,辩证地分析之。我们要善于从中吸取经验教训,从而为我国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提供强有力的支持,保证我国地经济健康、稳定、有序地发展。
计划经济的原因范文第2篇
阶段评价指标的设置和运用不能充分反映任期经济效益和财务状况
1、缺乏一套统一、、规范的评价指标体系。当前,在审计实务中,任期(离任)责任审计指标体系在设计上一般有两个倾向:一个是过于简单,不能全面系统地反映被审单位的整体财务状况;另一个是过于繁杂不利于使用。另外,各审计机构确立的评价指标各不相同,随机性大,涉及的范围不尽相同,不能按照行长任期审计的要求,充分、正确地反映资产、负债、损益相关的经济指标完成情况,其中一些指标不能明确任期经济责任,从而削弱了该项审计的严肃性。
2、缺乏对评价指标的合理运用和分析。一方面纵向比较多,横向比较少。在行长任期审计中,通常是对比存款、贷款、不良资产占比等指标任期末比任期初的增长情况来说明其业绩,而缺乏结合被审计行所处的区域经济环境对各项经营指标完成的分析,以及对该行在本地区机构市场份额的变化分析。就可能出现的纵向上看存、贷款增长良好,而横向上看则市场份额下降,与当地其他金融机构的差距逐渐拉大的情况,不能公允地作出客观的评价。另一方面直接利用多,综合分析少。在审计报告中,通常是罗列任期内各项指标的计划完成情况,以其完成的程度来说明被审计行长的经营管理水平,而实际上一项指标的变动还包括许多非经营因素,单纯从期末期初时点数的对比或完成数与计划数的对比并不能完全说明问题。如:存款、贷款的增减还包含机构撤并、划入等因素;反映任期内不良贷款额度的增减,则包含政策性剥离给资产公司、人行专贷划入等因素;不良贷款占比下降,可能包含新增贷款对其的稀释作用,也可能有呆、坏账核销的因素。因此如果不根据具体情况剔除影响评价的非经营性因素,而就事论事地陈述各项指标的增减变动,就不能分清行长任期内哪些是通过自身有效管理增长的资金实力,哪些是通过切实可行的清收盘活措施而实施的不良贷款货币清收,真实反映不良贷款率的降低,从而很难对其任期内的经营业绩作出客观公正的评价。
经济资本管理的推行给行长任期(离任)责任审计提出新的要求
为加强资本和风险管理,优化资源配置,提高资本充足率水平,农行从今年起全面实行经济资本管理。经济资本管理是指在明确经济资本计量范围和的基础上,以资本制约风险资产的增长,将经济资本控制在既定范围内,并确保获得必要的回报,使业务的速度、效益与风险承担能力相协调。其主要内容是控制经济资本的适度增长,经济资本增量管理通过增量计划管理的方式来实施,即以每个年度为一个计划期,根据预测的计划期全行监管资本的增量(增长率)确定全行经济资本的增量(增长率)目标,并根据各分行的效益、风险等因素确定各分行的增量(增长率)目标并分配到各分行,各分行再将经济资本配置到相应的业务(资产)上。经济资本管理具有可以适应资本监管的需要?优化资源配置的效率,提高经营效益?有利于建立全面的风险管理体系,降低业务风险等特点,是评价、考核分支行经营绩效的重要基础。随着其推行,以前的计划考核体系将逐步淡化,并逐渐被其涵盖,如果这时候还单纯按信贷计划考核,就容易出现偏差,如:某行贷款增量超计划,单纯按信贷计划考核就应处罚,但其经济资本总量和信贷类经济资本增量未超计划,表明其低风险业务的增长超计划,并限制了高风险资产的增长,
可酌情免予处罚。因此,只有把两者结合起来,才能更准确、全面地反映一个行长任期内风险管理和资本管理的真实状况,行长任期(离任)责任审计的评价指标体系也应作出相应调整,以适应新的管理模式。
结合经济资本管理考核,完善行长任期(离任)责任审计评价指标体系
(一)设置原则。
一是全面性和重要性相结合的原则。全面性是指指标体系要覆盖业务经营的主要方面,各项指标相互补充、相互制约,全面反映经营业绩和管理状况。同时由于经营指标数量很多,不可能面面俱到,这就要抓住和采用有典型代表性、能重点反映任期责任履行情况的指标,使设定的指标全面而精确。
二是静态指标与动态指标相结合的原则。在承认、正视现实的基础上,指标应按照静态看贡献、动态看的原则设置,既静态反映任期某时点的经营业绩,又动态反映任期末与任期初相比各项指标的增减变化趋势;既纵向比较在系统内的贡献、名次,又横向比较在当地同业中的市场份额。
三是资本计划指标与综合业务经营计划指标相结合的原则。虽然在管理上有所差别,经济资本计划管理与信贷计划管理和综合业务经营计划管理具有相当程度的历史继承性,其管理的原则和目标是一致的。与信贷计划管理相比较,经济资本计划管理是一种新的资源配置方式,但在现阶段尚无法取代综合业务经营计划,信贷计划管理仍要坚持,但受经济资本计划的约束。因此审计指标体系设置也应两者兼顾。
(二)设置框架。
笔者认为应根据具体的审计期间,结合当时经营目标考核指标、等级行考核体系来设置评价指标,并顺应经营目标考核的变化进行适当调整。结合当前推行的经济资本计划管理,应包括以下指标:
1、反映市场竞争能力的评价指标。包括:期末存款余额、人均存款余额、任期内新增贷款质量、存款当地市场份额增长比例、人均存款增加额、中间业务增长率等。
2、反映经营效益高低的评价指标。包括:任期内历年利润完成情况、累计增盈减亏额、人均实际创利增长率、贷款综合收息率、资产利润率、收入费用率等。
3、反映风险控制水平的评价指标。包括:期末不良贷款余额、不良贷款绝对额下降率、月均不良贷款比例、不良贷款清收、盘活、保全计划完成情况、客户退出计划完成情况、任期内新增不良贷款比例等。
4、反映资源配置效率的评价指标。包括:经济资本余额、经济资本回报率、贷款经济资本率、经济资本增量(增长率)计划执行情况。
计划经济的原因范文第3篇
“一五”计划:从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过渡时期的一大教训
1955年3月召开的党的全国代表会议,讨论通过“一五”计划草案,并建议由国务院提请全国人大审议批准、颁布实施。同年7月,一届人大二次会议讨论通过“一五”计划。
主要由于缺乏经验,“一五”计划编制和执行方面存在不少问题,最主要的教训诸如:在投资总规模方面偏大,形成紧张的平衡。在投资分配方面,重工业偏多,农业和轻工业偏少;制造业偏多,煤电运等基础产业偏少;内地偏多,沿海偏少;军用偏多,民用偏少。在贯彻勤俭建国和自力更生方针方面,利用原有生产能力不够,新建和改建的企业规模偏大,标准偏高:非生产性建设和城市建设规划也存在偏多和标准偏高的问题。在计划体制方面,中央集权偏多,地方权限偏小。在生产建设方面,发生了1953年的“小冒”和1956年的“大冒”;在改造方面,1955年下牛年以后,搞得过快。
“二五”~“五五”计划:计划经济体制完全确立并进一步强化时期的三大教训
前三个五年计划的共同特点是只有一个纲要式的文件,并没有形成完整的计划,更没有提交全国人大讨论通过。所以从完整的和法律的意义上说,三者均不能构成国家的五年计划。
第一,由党的讨论通过的发展国民经济的二五计划的建议,是一个好文件。就“二五”计划建议的内容特别是指导思想来说,是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的产物。
但遗憾的是,由于“左”的指导思想在党内占了支配地位,从1958年―开始就把这个奸文件完全抛开。结果是.三年“”,再加上自然灾害和苏联撕毁合同的影9向,使得1961年中国经济陷入了深重危机。接着在实事求是的正确思想路线指引下,搞了五年的调整(1961―1965),又恢复和发展了经济。
第二,1964年5月,《第三个五年计划(1966~1970)的初步设想》,提出的“三五”的基本任务是大力发展农业,基本上解决人民的吃穿用问题等。但是后来,由于国际形势的紧张,也由于对国际形势做了过于严重的估计,将“三五”计划的任务重新规定为“必须立足于战争,从准备大打、早打出发,积极备战,把国防建设放在第一位,加快三线建设,逐步改变工业布局”。1970年8月~9月,中共九届二中全会审议的“四五”计划纲要(草案)提出:“四五”计划的主要任务是狠抓战备,集中力量建设大三线强大的战略后方,改善布局;大力发展新技术.赶超世界先进水平等。
可见,“三五”计划和“四五”计划虽有区别,但从他们的根本指导思想都是“左”的路线来说有共同点,给我国经济造成了极其严重的损失。
第三,至于“五五”时期,由于“”更趋严重的破坏,连个独立的纲要式五年计划都没有。只是在1975年编制了一个包括“五五”和“六五”时期在内的1976-1985年发展国民经济千年规划纲要草案。这个草案直到1978年才提交五届人大一次会议讨论通过。这个纲要也是在“左”的社会主义建设总路线指引下制定的。按照这个纲要的规定,到1980年,要建成独立的比较完整的工业体系和国民经济体系;在农业方面,要基本实现农业机械化。显然,这是一个急于求成而又根本不可能实现的计划。
从“二五”时期到“五五”时期(准确地说,是从1958年到1978年,但不包括其中的经济调整时期),由于“左”的路线在党内占了支配地位,特别是由于“”和“”的严重破坏,国民经济和社会事业都受到了极大损失,并没有得到应有发展。
上述发生的严重问题,从直接相关的原因上说,首先是同计划编制中存在的诸多错误相联系的。主要是:1、盲目推行强速战略,以致造成经济多次大起大落。2、长期片面推行优先发展重工业的战略,使得经济中的基本比例关系(主要是农轻重工以及积累和消费的关系)多年严重失衡。3、长期实行粗放经济增长方式,忽视向集约型经济增长方式转变,以致科技进步和产业升级缓慢,经济效益低下。4、缺乏稳定而又科学的经济地区布局战略。从“一五”前期的重点建设内地,跳到1958年“”中工业布局遍地开花,1964年以后又集中力量大搞三线建设。5、盲目推行自给自足的封闭战略.企业搞“大而全”和“小而全”,地区搞独立的经济体系,对外在很大程度上搞闭关锁国。6、严重忽视科学、教育和知识分子的作用。7、根本缺乏社会发展的观念,只是单纯的经济发展计划,致使就业、人民生活和社会保障等社会问题积累成山。8、根本缺乏可持续发展的观念.以致人口增长失去控制,环境和生态受到严重破坏。9、在财政方面,除了总规模过大和过多向重工业倾斜等问题以外,国防战略费和对外援助费也都超过了国力。10、缺乏完整、稳定、科学的五年计划,加剧了发展的盲目性。11.法制不健全。没有制定有关编制五年计划的法律,这方面没有什么约束力。更为严重的是,由于“”使党规和国法破坏殆尽,使得包括五年计划编制和执行在内的一切经济工作都会受”左”的路线支配。
“六五”~“十五”计划:计划经济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转变时期的六大教训
从1980年代初到21世纪初,在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重新确立的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指导下,依据邓小平提出的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三步走的战略目标和改革开放的总方针,以及国内外形势的发展,先后相继地制定了从“六五”至“十五”的五个五年计划。
由于多种原因,“六五”至“十五”五年计划的编制和执行中也存在不少教训。
第一,“六五”计划提出实行计为经济为主、市场调节为辅的原则。这是沿袭了1956年党的的提法。1984年党的十二届三中全会对此有了重大发展,提出“有计划的商品经济”。1987年党的十三大在这个问题上迈出了决定性的一步,提出新的经济运行机制,总体上来说应当是“国家调节市场,市场引导企业”的机制。
但在“八五”计划中又出现了这样的提法:初步建立适应以公有制为基础的社会主义有计划商品经济发展的、计划经济和市场经济调节相结合的经济体制和运行机制。这实际上又回到了上述的1982年和1984年的提法。直到1992年才将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确定为经济改革的目标。其突出表现就是:早在“六五”计划就针对改革前由于急于求成,盲目追求经济增速,忽视经济效益的“左”的错误,提出了一切经济活动,都要以提高经济效益为中心。但在此后1984年、1988年和1993年还发生了三次经济过热。特别是1993年将“八五”计划的年经济增长率6%提高8%一9%,尽管有道理,并仍处于我们经济增长的合理区间(约为7%一
9.5%),但在1992年经济已经明显过热,而地方政府对计划指标层层加码还难以改变的情况下,这种做法无疑对这一轮经济过热起了火上加油的作用。当然,这三次经济过热与改革前发的多次经济过热相比较,其发生机制.严重性和后果都有重大区别。但就急于求成这点来说又有某些共同点。
第二,伴随改革的进展,部门和地区的局部利益得到了强化。在某些情况下,这些利益就成为阻滞改革和发展计划实施的严重力量。前者如垄断行业改革进展迟缓.这固然同垄断行业的重要性和复杂性有关,但同这些行业的局部利益的阻滞作用也有联系。后者如2003年下半年发生的经济局部过热,其最重要的原因就是追求地方局部利益的投资;中动。
第三,渐进式市场取向的经济改革,尽管其积极作用是主要的,但也有负面影响。其中的一个方面就是为提供了滋生土壤和发展空间,而无疑又是实施计划极严重的破坏力量。
第四,由于对某些决定经济发展的基本指标的重要性认识不足,没有将它放到应有的战略地位,因而需要提高战略地位。比如要提高投资率和消费率预期指标在宏观调控中的战略地位。
这一点,是针对我国“九五”计划特别是“十五”计划对这个问题的某种忽视而提出的。在改革以后的第一个-五年计划(即“六五”计划)第一编“基本任务和综合指标”中就有积累指标和消费指标的规定。在“七五”计划第一部分“主要任务千口经济发展目标”中也有投资指标和消费指标的规定。在“八五”计划第二部分“基本任务和综合经济指标”中也有这样的规定。但在“九五”计划中,在第二部分“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奋斗目标”中仅有居民收入增长指标的规定,只是在第三部分“宏观调控目标和政策”部分才有投资指标的规定。在“十五”计划中,在第2章“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主要目标”中,提出了宏观调控的各项预期目标,其中包括“提高人民生活水平的主要目标”惟独没有投资调控的预期目标。只是在第25章论述宏观调控政策时,才在提出消费率预期指标的同时,也提出了投资率的预期目标。可见,在“七五”到“十五”计划中,投资指标在宏观调控中的地位有每况愈下之势。这是值得推敲的。
就实践上来说,如前所述,改革前后我国多次发生投资膨胀,都成为每一次经济过热的带头羊。因此,很有必要将投资率与消费率一起列入国家宏观调控的最重要的预期目标。
第五,由于众多因素的作用,计划科学性欠佳,需要提高其科学性。比如要提高确定投资率和消费率预期指标的科学,哇。在改革以来制定的五年计划中,有关投资和消费指标的规定,只有“九五”计划比较切合实际。与计划规定预期目标相比较,其实际结果,城镇居民年均消费收入和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纯收入的年均增速只高0.8个百分点,而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率年均增速只低0.9个百分点。其余四个五年计划规定的指标(或预期目标)与实际执行结果都相距甚远。即以行将结束的“十五”计划纲要而论,依据2005年上半年情况判断,居民消费率指标实际执行结果要低五个百分点以上,而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率要高10个百分点以上。
第六,促进计划实现的保证体系还很不健全,影响到计划的实现。因而要进一步建立这种保证体系。比如要建立实现投资率和消费率预期指标的保证体系。一是要建立长效实现机制。可以通过深化经济改革,转变经济增长方式,调整产业结构,建设节约型经济来形成这种机制。二是要建立预警机制。为此,要制定预警指标体系,还要依法授予国家有关单位(如国家统计局)定期预警信息。三是要强化监督机制。全国人大、常委会特别是财政委员会要着力加强全国人大讨论通过的有关投资率和消费率规定执行状况的监督。还要加强舆论监督和群众监督。
由于各种不确定因素难以在制定计划时完全估计到,计划规定指标与实际执行结果发生差异是常有的事。而且,在我国现行体制下,为了削弱地方政府层层加码的消极作用,国家计划指标定得低一些,也有积极意义。但为了有效发挥指导性计划的指导作用.总需力求提高计划指标的科学性。特别是像投资和消费这样的基本指标,它对国民经济其它指标有重要的制约作用。它的科学性如何,会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其它指标科学性。而且,在经济预测科学、经济信息和现代计算技术都很发达的条件下,把计划指标定得尽可能准确些.并不是什么苛求,而是大体上可以做到的事。
计划经济的原因范文第4篇
1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国防科研事业仍须实行计划经济管理
社会的进步,科学的发展,是一个国家经济实力的表现。特别是国防科学技术的发展,对一个国家政局的稳定、经济的发展起着保护和促进的双重作用。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我国的国防技术仍须具备相对的先进性、严格的保密性和科技成果不可流通性。为了充分发挥国防技术的作用,有效地保护国家利益,国防科研事业必须实行严格的计划管理。
2国防科研单位的军民结合体制要求计划经济管理遵守价值规律
军民结合体制要求对军品实行指令性计划管理,对民品实行市场调节。计划经济管理的方法是,定任务、定时间、定经费、专款专用。它的特点是:①对劳动对象的强制性,即必须在规定的时间内实现指令性计划;②对劳动者的制约性,即指令性项目专款专用。计划经济管理的强制性和制约性,要求科研劳动组织必须具备相对的稳定性。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经济的发展才是稳定的可靠保证。因此,作为指令性任务的军品研制,在完成过程中必然面临着市场机制的挑战。市场价格并轨,生产资料供求关系浮动,劳动价值的可比性,对完成指令性任务都有很大影响。忽视价值规律的作用,对调动人的积极性和完成计划的可靠性都会产生不良影响。建立军民结合的管理机制,增强了科研单位的增收创效能力,对计划经济管理起到了一定的调节补充作用,但作为计划经济工作本身必须重视价值规律的作用。
3科研经费计划管理必须引进市场经济核算机制
多年来,科研经费核算主要分为两大块,事业费核算和科研费核算。目前的核算方法,延用了原军队供给制和行政事业单位预算核销制的管理模式,它与改革开放后的科研管理工作已经很不适应。一是事业费严重超支,二是科研费核算失真,这是现行管理制度无法克服的弊病。落后的管理方法对调动人的积极性,促进生产力发展产生了一定阻力,因此研究市场经济规律,改进计划经济管理工作,是国防科研事业亟待解决的重要问题。
3.1 打破传统的核算模式,调整事业费核算内容
事业费的来源是国家定额拨款,限定开支范围,履行事业职能,列出实际支出。目前的事业费支出有:工资、津贴、职工福利费、离退休人员费用、公务费、设备费、修理费、业务费等项目,涉及到现代企业会计制度中的成本费用、期间费用和税后留利等多项核算内容。如此庞大的开支范围,用人均年6000多元的事业费去核销,必然会出现财务赤字。以三部1994年事业费支出为例:上级拨事业费543万元,而实际支出是1118-6万元,是计划经费的两倍多。其中科技人员的工资性支出是671万元,离退休人员费用是153万元,职工医疗费是114万元,在社会保险体系尚未健全的情况下,这些费用都是事业费必须负担的经费。如此严重的赤字核算,已经失去了计划管理的作用。尤其是对有明确经济载体的科研事业单位,工资作为劳动价值的一部分,应当随着劳动消耗转移到劳动载体中去,事业费应被视为间接劳动消耗(因科研任务是计划经济管理,不能创造利润)。因此,把科技人员的工资费用从事业费中分离出来是最为合理的管理方式。这样不仅解决了事业费超支问题,同时也解除了科技人员的后顾之忧.使职工医疗费、退休养老费有了可靠的保证,事业费也就起到了稳定科技队伍的作用。
3.2 统一科研费成本核算内容,提高计划经济管理水平
目前航天系统的科研费成本核算办法是在计划经济体制下延用了经费预算供给制、成本核算核销制。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企业会计制度实现了与国际惯例接轨,改革科研费成本核算办法也势在必行。
社会公认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是推动人类社会进步的基础力量。而第一生产力的主要消耗是人的脑力劳动,按照马克思关于复杂劳动多倍于简单劳动的原理,各国政府一般都比较重视脑力劳动者的待遇问题,
目的在于促进社会进步和经济发展。科技工作者是物质财富的直接创造者,把他们的工资、津贴等劳动费用作为完成科研任务的成本费用是无可非议的。而我们目前的核算制度是“见物不见人”,用部分事业费取代了直接劳动费用,背离了科技发展的价值规律,给科研管理工作造成了许多不利。一是科研费用的成本项目不全,不能正确核算每项任务的实际劳动消耗,使科技人员的劳动价值失去了可比性;二是造成人员经费开支紧张,超支部分没有出处,给财务管理工作造成困难;三是因为劳动和劳动价值的分离,容易出现争经费、多外协、少要人、多创收的短期行为,不仅造成了科研经费外流,而且对科技队伍的建设发展非常不利。要想改变这种被动局面,必须统一劳、资核算关系,准许科技人员工资进成本;遵守价值法则,以经济杠杆调节生产关系;提高预算水平,实行计划经济招标管理,向管理要效益,才能进一步解放和发展第一生产力。
3.3收益分配应体现国家、集体、个人三者利益兼顾的原则
目前执行的承包管理办法,有一定的积极作用,超支不补减轻了国家计划外支出的压力。但结余归已限定5%的收益率,没有充
计划经济的原因范文第5篇
关键词:会计政策;纳税筹划;原则;实施
中图分类号:F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3)07-0-01
一、纳税筹划的定义及特点
纳税筹划是指纳税人在税收法律规定许可的范围内,当存在多种纳税方案可供选择时,以税收政策为导向,通过对投资、理财、组织、经营等事项的事先安排和策划,尽可能减少不必要的纳税支出,取得“节税”的效益,以达到税后利益最大化和企业价值最大化的一种经济行为。纳税筹划的特点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1.合法合理性。所谓合法合理性是指纳税筹划必须严格限制在国家税收政策和税收法律范围之内,不得违背税收法律和税收政策,必须在税收相关法律法规的条件下实现,否则就不是纳税筹划行为,而是税收违法活动。此外,纳税筹划还必须与企业自身的情况和特点相结合,从企业长远战略和整体利益来考虑,应该纳入到企业日常经营管理活动中,而不是作为一个独立的部分来进行。如果盲目的进行纳税筹划,不切合企业发展实际,没有与企业长远利益相结合,那么纳税筹划将不能够满足企业的需求,也不能够实现企业税收成本的节约,从而也就缺乏合理性。
2.筹划性。所谓纳税筹划的筹划性就是指企业对于未来的一系列纳税事项实现进行科学的规划、合理的设计和有效的安排,以为企业争取获得最大的财务收益,从而实现企业经济利益的最大化。企业实现纳税筹划必须从企业整体利益考虑,综合考虑到企业发展的各项因素,致力于降低企业的整体税负,而不是单纯的孤立的进行某个税负的筹划。就企业而言,税负之间有着种种联系,各种税负的开支都是企业经济效益的重要组成部分,如果顾此失彼,也许一个税种是少交了,但是可能会多交了另外一个税种。因而,纳税筹划还必须纳入到企业财务管理和经营管理系统中,将其作为一种重要组成部分。如果将纳税筹划独立出来进行筹划,并不能够增加股东的利益,反而会因为盲目追求税负的降低而使股东们权益降低,因而必须加强对纳税筹划的规划、设计和安排。此外,企业在纳税筹划之时还必须充分考虑到,在实施纳税筹划的全过程都必须根据企业发展的实际情况和经济背景、纳税政策和纳税法律的变化而进行及时有效的调整。
3.目的性。所谓纳税筹划的目的性就是指企业进行一系列纳税筹划活动都是有着明确的目的,这个目的就是降低企业的税收成本,实现企业最大化的经济效益,使当前必须缴纳的税款和将来需要承担是税款支付成本尽最大限度的达到最低。为此,企业可以选择总体收益最大化或者是低税负的纳税方案,因而降低了税负也就代表着税负成本的降低,当然也就代表着资本的较高回收率。此外企业也可以通过滞延纳税时间的选择来实现纳税筹划,也就是在税收政策和税法范围之内,尽可能的争取获得延期缴纳税款的优惠,因为滞延缴纳税款的实践也就意味着企业在这段滞延期内可以获得与当期滞延税款相等的一笔无息贷款,作为企业日常经营管理活动的流动资金。另外,如果在通货膨胀的市场环境中,滞延纳税时间也能够降低企业实际缴纳税款的支出。总之,无论企业选择何种方式,何种方案进行纳税都是有目的的,这个目的就是实现企业经济效益的最大化。
4.专业性。纳税筹划的开展,并不是某一家企业、某一人员凭借自己的主观愿望就可以实施的一项计划,而是一门集会计、税法、财务管理、企业管理等各方面知识于一体的综合性学科,专业性很强。一般来讲,在国外,纳税筹划都是由会计师、律师或税务师来完成的;在我国,随着中介机构的建立和完善,它们也将承担大量纳税筹划的业务。
二、基于会计政策选择进行纳税筹划的可行性
1.会计政策选择是实现纳税筹划的有效技术。在市场经济环境中,纳税人都希望通过纳税筹划来减轻企业税负使自己受益。纳税筹划的技术有多种,如前面提到的扣除技术、税率差异技术、延期纳税技术、会计政策选择技术等,其中的会计政策选择技术就是一种有效的纳税筹划化技术,而且扣除技术和延期纳税技术又可通过选择合适的会计政策来实现纳税筹划的目的。如作为企业主要税种的所得税的征收一般是以利润为基础的,由于不同的会计处理方法将影响到企业所得税的缴纳,企业在选择会计政策,考虑其对税收的影响时,就可选择递延利润或降低收益的会计政策进行纳税筹划。因此可选择的会计政策为纳税筹划提供了空间,是实现纳税筹划的有效手段。
2.通过会计政策选择进行纳税筹划可操作性强。前面已说过通过会计政策选择进行纳税筹划一般是在经济活动之前对会计政策进行选择,是以既定的经济活动为前提的,一般不会影响企业的正常生产经营活动。而其他技术的纳税筹划一般要对投资活动、筹资活动、经营方式等进行调整,筹划成本较高。通过会计政策选择进行纳税筹划,不影响企业正常的生产经营活动,受企业内外部的经济、技术条件约束最小,筹划成本最低,相对而言可操作性较强。
三、会计政策选择遵循的原则
1.合法性原则
合法性原则,顾名思义,就是指会计政策的选择必须在法律范围内进行,必须符合税收政策和税法的要求。就我国而言,会计政策的制定都是政府为了实现会计规范运行而进行的对与会计原则,会计运行的程序以及会计运行的方法等所作出的具体的制度性的安排,以实现社会主体之间的社会利益调节和分配的合理性,最终实现和谐社会的目标。从这个程度上而言,企业所进行的会计政策选择是必须符合国家的意志,任何会计主体都必须对国家所制定的宏观会计政策和原则严格贯彻执行,在税法等相关法律的范围之内作出选择,禁止盲目的,随意的滥用会计政策。
2.公允性原则
所谓公允性原则就是指随着企业自的日益扩大以及由于会计准则的不完善,必然会给企业进行的会计选择带来了很多的便利条件,提供了丰富的发挥空间,因而在进行企业会计选择时必须注意到各方利益之间的协调,切勿出现损人利己的现象。
3.一贯性原则
一贯性原则就是指能够将企业的各项会计信息进行比较分析,保证企业各项信息之间的可比性和分析性,企业所进行会计政策的选择应该保持前后一致,不能够随意的盲目的变更会计政策的选择。当然,一贯性原则也不是一成不变的,企业必须根据企业自身具体的实际情况进行分析,如果出现已经选用的会计政策存在着计量不准确问题就必须根据实际情况作出相应的调整,重新选择那些最合适企业特点,能够最恰当反映企业经营成果等各项信息的会计政策。会计政策的选择一方面包括某项经济业务事项初次发生时的初始选择,另一方面也包括由于客观环境的变化对会计政策的再次选择。
4.成本效益原则
进行任何会计选择都必须付出一定的成本,企业在进行会计政策的选择之时应该对操作与会计信息之间的成本与产生的经济效益进行权衡。信息的精确性越高,则成本越大。当选择某个成本动因所带来的经济效益大于因选择该成本动因而增加的计量成本时,即应选择该成本动因;反之,就应放弃对该成本动因的选择。
5.谨慎性原则
企业在选择会计政策时不应该抱有投机心理,而应保持小心谨慎的态度,充分估计到未来可能发生的风险和损失,合理的核算企业的或有事项,不高估资产和收益,也不低估负债和费用,从而尽可能的降低企业财务风险。
四、会计政策选择的纳税筹划需注意的问题
第一,遵守法律法规,企业必须在国家允许的范围内进行有效的纳税筹划,遵照国家相关的会计准则以及税法,对企业经营进行合理避税,对于那些逃避纳税的行为我们是坚决抵制的。
第二,必须结合自身情况。不同的企业发展环境和模式不尽相同,某些会计政策不一定适合企业当前的发展状况,这就需要企业在进行纳税筹划时根据自身发展的需要,以企业的经营目标为基准,以政策为导向,选择符合企业当前发展的会计政策。
第三,注意协调。纳税筹划时的会计政策选择,应当注意公司整体的协调工作,应当考虑全面,不应只顾片面。每个不同的会计政策都有自己的特点,应该进行有效的整合,即要满足公司的发展需要又要适合企业的财务现状,不仅要合理避税降低成本,还要将纳税筹划的风险降低。因此,我们在选择会计政策时要以全局为重,全面考虑各种因素,选择能使企业长远发展的纳税筹划方案。
会计政策选择与纳税筹划有着密切联系,特别是企业所得税的筹划,受会计政策选择的影响非常明显。利用会计政策选择进行纳税筹划是行之有效的筹划技术,它相对于其它纳税筹划技术来说,筹划成本较低,因此必将受到企业的青睐。但会计准则和税法仍在不断地变化和完善中,利用会计政策选择进行纳税筹划的理论仍有待于我们继续研究和完善。
参考文献:
[1]刘驰,闻新燕.新会计准则、新企业所得税法与施工企业税务筹划[J].税务筹划,2008(4):105-106.
[2]盖地.税务会计与纳税筹划[M].大连: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2008(3):180-182.
[3]中国注册会计师协会.税法[M].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9:113-116.